產品運營如何定義?

我現在是產品運營。。目前我做的事情是。梳理產品。。。如果平台要上什麼活動。需要我這邊提供產品。。。有點太枯燥了。。。並且。我們今天開會說。。要在一些平台開店。類似淘寶。。一號店。等等。。大概十個。。。這樣子的話。。他們所需要的產品都是我這邊提供。。。那我不就成為庫管了么。。。

這樣子的話。我感覺學到的東西太少了。。我們運營三個人。。一個負責產品。。一個負責推廣。。。(不是seo)一個負責活動營銷。。

我們的部門叫營銷部

這段時間我可能臨時要接手淘寶C店的運營。。因為。。淘寶是我們的其中一個渠道。。。其他的兩個運營做QQ商城和亞馬遜、。


2017.01

感謝這麼久的答案還有人在陸續關注。

行業變化很快,但到今天這個時間點,很多人其實還是下不了所謂「運營」的定義,我個人覺得也沒有必要去定義,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每個人每個公司都會找到符合自身訴求的定位,並不斷動態調整著。

16年底開始提及「下半場」,拋開忽悠的話,不管有沒有「下半場」,之前不管是劃著羊皮筏子、還是開著軍艦,風力夠強看著都是不斷前進,現在風力弱一點了,就慢慢開始看清楚和重視水手的實力了

——————————————
別糾結定義,這個概念現在很多時候就是拎不清。

想像你是周杰倫的經紀人,但是他還不出名

你是不是要讓他通過各種途徑各種渠道增加曝光度?哪怕是放出一些負面消息或者緋聞(市場和渠道
增加曝光度後,是不是要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周杰倫,增加越來越多的粉絲(用戶
粉絲量夠多了,是不是要想辦法開演唱會、賣專輯、拍廣告來掙越來越多的錢(變現

你明白粉絲是周杰倫能火多久,掙多少錢的最重要原因。但仍然會碰到很多問題,比如時不時很多人粉絲轉路人了,甚至粉絲轉黑了。
你會找最鐵最有能力的粉絲建立鐵杆粉絲團(核心用戶群),針對粉絲團有特定福利,當然粉絲團也要為了周杰倫做很多宣傳啊助聲勢的貢獻;然後周杰倫紅了小10年讓他寫點中國風歌曲、或者乾脆練8塊腹肌(嘗試推動產品改動來增加用戶量

與別的明星合作啦,比如和費玉清合作,不僅費玉清再紅了一回,自己也吸收了很多費玉清原來的粉絲(商務合作);去跟各個電台、各個電視音樂節目、演出售票搞好關係,開個微信微博,增加周杰倫音樂榜單推薦(渠道推廣

最後你也要明白經紀人的重要性,不單是能把東西做好,還能把好東西做砸,就比如如果你像張亮的經紀人惡劣對待記者啦、發布會遲到N小時啦,或者讓周杰倫代言各種虛假廣告甚至出什麼周杰倫手機啦,雖然一時掙了目前正常很難掙的錢,但是由於粉絲和口碑的流失,這個明星就嗝屁了。


受邀。

運營是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什麼是運營?這就是運營。

運營要看數據,根據平日數據和活動數據找出特性,什麼樣的活動對數據提升有幫助,有多大幫助,什麼樣的活動對數據提升沒有幫助。

運營要反向提出產品需求,幫助產品找到最合適的路徑。

運營要設計各種活動,比對數據進行總結和提升。

運營要背營銷相關的kpi,一切產品的數據波動,一切營銷的推廣效果,你要給出答案。

……………………

如果,這還學不到東西,那肯定是你敏感度不夠,缺乏主動學習的技巧和能力。


1、把不是你的用戶的用戶,變成你的用戶

2、把不是活躍的用戶的用戶,變成活躍用戶

3、把不是付費的用戶的用戶,變成付費用戶

運營的產品界限很模糊,不必糾結於運營的定義,重要的是你團隊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昨天寫了一篇文章,剛好和這個問題對等

~~~~~~~~~~~~~~~~~~~~~~~~~~~~~~~~~~~~~~~~~~~~~~~~~~~~~~~~~~~~~~~~~~~~~~

業界的人士都喜歡用生孩子和養孩子來形容產品和運營的關係,好吧,那Q妞就借鑒一下,來和大家聊聊孩子他媽···(尷尬)··

俗話說不懂運營的PM不是好的PM,為了怕被嫌棄,Q妞最近去惡補運營了~~(我絕對不會承認是被一群年齡比我小,本領比我高的准PM們打擊到了!!!)

業界眼中的運營

產品有《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運營也有《人人都是運營經理》,果真是夫妻檔~~。

Q妞最近和他們夫妻倆深度接觸後發現,運營大體可以分為:內容運營、用戶運營、活動運營。

老規矩,Q妞不喜歡廢話,直接上圖大家看的仔細~~

【內容運營】

就是用「圖片/文字/視頻/音頻」等一系列的內容的組合。而在這個過程中,還要通過「採集製造/呈現管理/擴散和傳導/效果和評估」等系列手段配合產品的改進/需求分析和推廣。

【用戶運營】

說白了,就是想方設法引入新用戶,留住老用戶,促進轉化率!這個涉及到的就是「開源/節流/轉化/刺激/留存」這些指標了,當然如果是網頁還涉及到了PV/UV等等~~

【活動運營】

說白了就是用個活動留住用戶,刺激用戶,增加用戶黏度!當然整個活動流程也是要全權負責的~~(成本VS收益~是個問題)

舉【許多】栗子

空理論看了也是白看,所以Q妞決定實操一下~~

第一個上架的——【扇貝】(Q妞貌似很喜歡用它舉例哈哈,主要是被還慘過~~)

第二個上架的——【簡書】(用它絕對是為了裝文藝)

第三個上架的——【喬布簡歷】(我每次都會想到喬幫主···)

Q妞眼中的運營

最後小小總結一下吧,Q妞自己覺得除了可以把產品和運營理解為生孩子和養孩子的區別外,覺得產品是1;運營是0;產品+運營=1000000000000000000000···

嘿嘿上圖~~

燒腦題目

最近做了一道題目,來考考大家~~

「請估算一下成都有多少個井蓋」(我是路痴~我是路痴~我是路痴~~)

Q妞是個喜歡PM的小白,也正在努力擺脫小白稱號~~歡迎大家加Q妞【個人公共號:進擊的PM 】 交流~~

(微信後台回復4-21 可獲得高清圖文,文章發後才發現不太清楚囧~~~)

~~~~~~~~~~~~~~~~~~~~~~~~~~~~~~~~~~~~~~~~~~~~~~~~~~~~~

原文鏈接:今天聊聊孩子他媽——運營


產品運營就是基於互聯網產品,以最低的預算、最優的路徑、最高效的執行、最有效的手段吸引大批忠實用戶,建立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壁壘,並最終取得產品市場成功的過程

對於很多從業者而言,即便是無法給自己所從事的運營工作下一個定義,也不會影響優秀的運營帶領自己的團隊實現用戶「獲取」、「激活」、「留存」,形成「傳播」及「收入」。但是當我們靜心下來梳理運營的知識體系時,很多同學都會苦惱,應該給「產品運營」下個定義。

傳統企業對運營是這麼定義的:運營是對運營過程的計劃、組織、實施和控制,是與產品生產和服務創造密切相關的各項管理工作的總稱。這個概念很複雜,總結起來就是各項管理工作的總稱。這也解釋了運營並非像產品經理那般被大家追捧,甚至大多數剛入行的從業者都不太理解運營的緣故所在。一個產品從計划到正式推出,對應的運營工作往往非常繁雜,從前期準備各種運營計劃及提案,到產品上線時的運營方案組織與實施,並對各種推廣效果進行有效的監測,這些都是運營人員需要做的工作。再細分一點,從SEO、發布軟文、內容的編輯審核,到產品的種子用戶獲取,核心用戶運營,活動的策劃,甚至是部分公司及媒介的工作,都會涉及,範圍相當之廣。另外非常重要的一個要素就是它跟整個產品的生產和服務是緊密聯繫的,如果沒有產品,運營的價值也無法體現,運營必須依附在產品這上。總之但凡有助於產品用戶數據增長,活躍度增加或者整站收入的獲取等各項瑣碎事情都與運營相關。

那如何給互聯網產品運營下一個定義呢?

產品運營就是基於互聯網產品,以最低的預算、最優的路徑、最高效的執行、最有效的手段吸引大批忠實用戶,建立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壁壘,並最終取得產品市場成功的過程。

第一是產品運營必須基於產品本身,一切運營策略和營銷方式的製作都是從產品出發的,這也是普通運營人員與優秀運營人員最為明顯的分界線。運營的玩法有千萬種,但如果與產品脫離,即使再炫酷,再有噱頭,最終無法獲得的用戶或者是提高已有用戶的各種數據指標,也是徒勞。

理解運營的第二個維度:運營的特性決定著這份工作是如何來做的。

第一點是最低的預算。

不管是在成熟的項目裡面做運營,還是在創業項目裡面開始產品的冷啟動,我們都面臨著一個現實的問題——預算非常少,推廣經費捉襟見肘。這個時候需要運營人員能以小博大,以四兩撥千斤之勢迅速獲得大量用戶。尤其是對移動產品推廣而言,大部分創業公司無法通過市場投放來獲得大規模用戶,必須得依靠某一個賣點或者事件形成病毒傳播,從而獲得爆髮式的增長。所以運營不是靠預算取勝,相反,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運營是沒有太多預算的,只能靠創意或服務來取勝,所以極低的預算是每個運營人員在工作中遇到的第一個問題。但是,沒有預算也並不意味著你的工作進度可以放慢。工資本身就是預算的一種,一個零預算的活動,如果需要運營人員投入幾周甚至是幾個月,加上隨之投入的設計人員的時間及技術人員的時間,成本也是很高的。所以最低的預算往往是最為殘酷的現實,需要我們建立起對運營的第一個認知。

第二點是最優的路徑。

最優路徑是指,產品運營不要走彎路,網站現在面臨什麼樣的問題,你急需解決什麼樣的問題,就用什麼樣的方案來達到目標。是提高用戶的活躍度,提高用戶的註冊數量,還是提高用戶的黏性?針對這些目標設計活動的出發點就會完全不一樣,你要用針對性的方案來做活動而不是繞彎子。這就需要運營人員減少慾望縮短路徑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你需要明確你的目標。

接下來你就需要分解目標,把整個推廣活動的路徑分解到每一個會考慮到轉化率的節點,然後分而優化之。比如前兩年流行的O2O項目,地推會是他們的首選推廣方式,每天在寫字樓、商場等人流量較大的地方我們都會收到大量的點餐網站的傳單。在這個地推過程中,從公司到地推人員,從地推人員到消費者,從消費者到傳單接收者,從傳單接收者到下載者,從下載者到使用者,從使用者到長期使用者,這便構成了這次推廣活動的整條路徑。在每個傳播節點,你都需要考慮到轉化率,比如,從公司到推廣人員,公司要求推廣人員到與產品用戶群體重合度高的地方發傳單,在發傳單的時候要面帶微笑,用標準的話術引導用戶看傳單的內容。但是在實際執行過程中,效果肯定會打折扣,轉化率就變得不可控了,作為運營人員,你有必要考慮一下,這個轉化節點的路徑,如何讓發傳單的人員理解用戶群體重合度高這個詞。標準話術如何可實操,按照用戶行進的速度看,整個接觸時間不會超過5秒鐘,那什麼樣的話術既能讓發單員可操作,又能讓用戶聽著有感覺,並進行下一步操作。

舉一個常見的例子,在傳單上面通常會有二維碼,這個二維碼可以是網站地址的二維碼,也可以是App下載地址的二維碼,那麼問題來了,這個節點的轉化率又會有多少?用戶匆匆掃一眼如果進入的是網站,會有意願把他設置成常用網站的轉化率肯定不會高,如果進入的是應用市場的下載頁面,針對蘋果跟安卓不同的用戶群體你還得設置兩個二維碼,或者是直接跳轉到了下載頁之後,又會重新面臨剛剛說到的問題,用戶對網頁無留存,同時受制於網速的情況,能當時做下載決策的用戶會少之又少,而傳單在大部分用戶手上持續的時間不超過100米的路程的行進時間,因為會遇到垃圾筒,所以這個節點的路徑就會相當重要,假如,你能把流量直接導到用戶常用的App上去,會不會事半功倍,比如傳單頁的二維碼直接就是微信公眾號,然後加關注就能享受優惠,同時再提醒下載App或者註冊網站,把流量導到最終想達到的目標去,會不會更好?當然,具體的結果還是得依據不同的產品及其測試結果,那測試就是路徑優化的一個過程。

第三是最高效的執行

每一個產品都有其推廣的窗口期,比如2010年流行的團購網站,2012年流行的在線教育,2014年流行的互聯網金融,當這些概念已經非常火熱之時,留給新晉的創業團隊的空間和時間已經非常之少了。因為在這些互聯網產品或者概念開始流行前,已經有極具眼光的人投身其中了,對他們而言,最大的挑戰就是能有效地把握窗口期,在概念流行之前確立自己產品的地位,並獲得資本的青睞加速其發展。所以這需要運營人員低調而高效地迅速把產品推向目標市場,驗證產品的價值假設及增長假,以此獲得大批用戶。

當此領域的窗口期來臨時,所有的創業者都把目光投向這個領域,所有技術產品甚至運營策略都被無節操的複製時,最後決定成敗的就是對每一次推廣活動嚴格高效的執行。2011年7月,美團網完成第二輪融資後,王興說服了阿里巴巴負責B2B銷售的副總裁干嘉偉擔任美團的COO,負責美團網的供應鏈、銷售部、品控部、編輯、客服等運營工作。干嘉偉推出了有名的「三板斧」政策,即在硬體上,改變組織結構,推出大區制;在軟體上,確立銷售管理制度;執行「狂拜訪、狂上單」的業務策略,奠定了美團2012年的業績增長基礎。正是因為美團網高效地執行「狂拜訪,狂上單」的策略,美團網在線的SKU才取得爆發性增長,交易額也狂飆猛進,迅速拉開了與其他競品網站的差距,從「百團大戰」中脫穎而出,取得最後的勝利。

第四是最有效的手段。

運營工作複雜而煩瑣,每天突發的各種問題都需要急速解決,但是即便這樣,也不能用拆東牆補西牆的思維去解決表象的問題,只有直擊問題的根源,用最有效的手段去解決,才能讓繁雜的工作變得更加可控。比如,在產品誕生之時,都面臨著一個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即是先有內容還是先有用戶。糾結這個問題本身沒有意義,缺什麼解決什麼,這裡涉及手段的問題。比如內容是瓶頸,方法之一是用程序抓取內容,其好處是速度快,壞處是內容沒有經過整理不一定是用戶想要的;方法之二則是自己去編輯整理內容,並引導活躍的少量用戶去貢獻內容,其好處是內容可供消費,壞處是自己又多了一份編輯的工作;方法之三是建立一個激勵機制,讓用戶自己生產優質的內容,其好處是一旦有好的激勵機制,後面的工作就會變得相當輕鬆,並且會立刻進入一個正向的循環,但是壞處是所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相當長,而且不一定能達到想像中的效果。有效的手段也不是想當然的,需要結合網站本身的定位來制定,比如純SEO的網站,可以通過優化數據收集規則來產生內容;而以問題為主的社區類網站,使用前面介紹的第二種方法就算是初期最有效的手段;而對於內容生產方式非常重要的在線教育網站,前面介紹的第三種方法就算是有效的手段。

第三維度:所有的手段都只為達到一個目的——吸引忠實用戶。

一個產品最寶貴的價值在於有一批忠實的粉絲然後形成一個良好的產品氛圍。忠實的用戶會給產品很多幫助,他們既充當測試的角色也充當了產品經理的角色,同時兼具運營的屬性,他們不斷把需求及使用過程中的不滿反饋給生產者,也會不斷把產品當中會讓他們尖叫的功能分享給自己的朋友甚至在社交媒體上可影響的用戶,哪怕是每天登錄網站,刷新網頁貢獻PV對創業人員、產品和運營都是很大的鼓勵及肯定,他們對網站的貢獻是非常大的。

原文:十分鐘幫你理清產品運營的定義-姑婆那些事兒官網

姑婆那些事兒是移動互聯網推廣運營知識分享平台,我們邀請一線互聯網人分享實操經驗,內容包括App(android,ios)推廣運營、Wap推廣運營,校園推廣及互聯網領域最新動態 。歡迎大家積極踴躍與我們一起探討推廣運營那些事兒。

http://weixin.qq.com/r/e0lNVQvEi1b0rU829xxp (二維碼自動識別)


運營的宏觀和微觀世界

運營,一個互聯網「後產品時代」的重要職能崗位,這是使產品再次綻放曙光的重要手段,運營的作用將會在移動互聯網世界裡愈發重要。

——題記

每一個新興產品事物的誕生,都是有認知模糊、從不被理解到被主動接受的一個過程。運營這個名詞,更確切地說這個崗位職能也是在互聯網世界裡認知較為模糊(雖然已經改善了很多,但還是充滿認識的錯誤),很多企業老總不太認可這個職位所帶來的價值。其實這個也是運營其不完善的系統方法論以及它所帶來價值體現案例不多所導致的。

大家對運營的理解可能還停留在打雜跑腿、什麼事都做,什麼事做得都不深入,入行門檻也很低,最起碼是相對於產品經理而言。導致很多人都想進入運營這個行業,但是真正做得好運營的不多,這跟大家對運營的認知不全面有很大關係,可能大家覺得運營無非就是跟用戶聊聊天、推文、策劃一些線上活動,拉新留存轉化,每天被KPI追著屁股走,可以想像結果是有多差。

在我們所認知的世界裡,凡事都要有兩面性,而理解一件事物也得從宏觀和微觀角度去認識。運營也得要從宏觀和微觀角度去認識他、理解他,這也是高級運營和初級運營最明顯的區別。現如今有句話叫做宏觀角度的運營是戰略思維上的運營,微觀角度的運營是執行層面上的運營。只有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去理解運營才是完整的運營。

我們不只是關注執行層面上的運營,更應該把運營放到一個宏觀的角度上去理解他。

高級運營和初級運營的區別可能在於初級運營關注更多的是執行,你交給我什麼我就做什麼,而不去思考為啥這樣做以及這樣做的出處;而高級運營則會想到更長線的運營方案規劃以及整個運營的操盤。那我們在宏觀的角度去理解運營,到底從哪些方面入手呢?

1.不同階段的產品,在運營的時候都各有側重點。

比如一款剛出來的產品,剛上線不久,很多東西都未得到驗證,這時候急需要一批用戶來檢驗此產品是否可行。而很多運營人員就會急忙想著拉新,用戶越多越好,來檢驗我這款產品行不行,這是明顯錯誤的做法,在一個產品還沒得到市場的認可情況下,應該是先招募一批高質量的用戶來內測體驗,及時得到反饋,以求改進。比如2011年的知乎,採取的是較為封閉式的邀請制運營方式,憑藉邀請碼邀請一批專業領域的大V進來使用產品,如李開復、雷軍等。通過他們來提升產品的逼格和帶來社區整體的專業感,為產品帶來話題性和持續的關注。這是上線不久的初創型產品的運營方式。

過了摸索階段的產品,進入一個較為快速增長的時期,這時的運營方式也要相應地變化。主要體現在推廣渠道上、話題延展性上以及用戶運營的方式。產品在得到市場認可的基礎上,快速佔領有效市場變得尤為重要,這時鋪渠道,打廣告,造話題,就是你讓大規模用戶認識你的最佳時機。比如在2014年的滴滴,微博話題持續不斷,跨界營銷玩的比杜蕾斯好,線下補貼用戶好似不用錢,通過廣告的狂轟亂炸,在用戶心理形成很好的認知,品牌度初步建立起來。以及進入補貼的後期階段,滴滴出行在用戶運營這塊慢慢轉向精細化運營,根據不同地區、時段向不同用戶實施補貼策略。這是快速增長期的產品運營方式。

在過了快速增長的階段,產品進入較為穩定的時期,這個時期產品運營方式應該表現得更為成熟,側重點上關注的商業模式變現和用戶活躍度這幾塊。比如我們現在的微信,微信是屬於進入穩定期的產品,用戶增長也進入一個較為平緩的階段,而這時候你可以看到微信朋友圈廣告,以及平台接入更多衣食住行的服務,都是微信進入真正盈利的時代。又比如今日頭條,今日頭條作為聚合新聞一刻新星,在這兩年的發展速度異常兇猛,但是進入2016年,增長速度開始放緩,這時候用戶活躍度就變得異常重要,就像前幾個星期的今日頭條截取鳳凰新聞客戶端的流量就可以看出今日頭條對用戶變得是那麼的渴望以及跟京東的跨界合作,都是在活躍量和商業模式上不斷探索。

每個事物都是有壽命的,而產品也不例外,所以當一款產品進入暮年期,我們在對其運營的時候,方式也是不同,例如我們最熟悉的天涯、貓撲、豆瓣等等,這些產品都是進入衰退期,這運營方式上只能通過用戶召回、活動運營等手段其刺激,延長其衰退的時間,其他的我們做不了太多。

上面說的是不同階段,我們在運營一款產品時,採取的方式都會不同,在真正去運營的時候,不可盲目,一定得先搞清楚這款處在哪個階段。

除了從這個階段期這個宏觀角度去理解運營,還應該有這款產品的商業模式上去理解他,怎麼說呢?主要有以下兩點。

1.直接售賣產品或者服務

這個商業模式有點像傳統模式,就是直接售賣產品,而在互聯網世界裡,比如品牌電商就屬於這種。唯品會、聚划算、聚美這些電商網站在其運營模式上也會分為品類運營、商品運營、供應鏈團隊等。這幾個運營團隊的目標就是讓用戶體驗到足夠好的售前售後服務,確保整體的服務流程不會出現較大的差錯。但是他們又有自己的工作,比如品類運營是指哪個階段該主推哪些商品;而商品運營主要是負責商品的定價、上下架、儲備情況等;而供應鏈團隊主要是保證物流、供應商對接等方面的管理運營。

2.先免費,然後再增加增值服務

現在很多工具型產品都是通過先免費的運營方式,成功獲得一大批忠實用戶(前提是產品夠好),然後再通過其他服務收費。比如有道雲、印象筆記、雲盤等等工具性產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印象筆記,印象筆記在12年進入中國,期間不斷通過廣告、話題性炒作一躍成為最大的筆記類應用,積累了一大批白領忠實用戶。可是印象筆記雖然好用,但是一個月不到100MB的存儲空間是不夠的,那怎麼辦,官方就推出了高級會員賬戶,每年需要支付多少錢就可以享受大存儲空間服務。基於印象筆記的產品夠好以及用戶基礎夠大和忠誠度高,實現了由免費到盈利的過渡。當然了,現在筆記類應用出現了很多替代品,很多用戶同時會使用幾個筆記類應用,這時候也是運營方該推陳出新的時候了。

可以看到,不同階段,不同商業模式上,運營方式都會截然不同,這是我們在運營的一款產品的需了解的前提。我們不能為了運營而運營一款產品,應該更多地去了解這款產品背後所隱藏著的邏輯。

而有了宏觀性地去認識到運營是什麼樣的,在接下來的執行層面上我們才能按套路出牌。

現在很多做運營的人天天在說自己是打雜,什麼都做但是卻什麼做不好?很迷茫也很無奈。我相信很多人讀到這兒的時候,好像聽得很有道理,但是你讀完上面的從宏觀的角度去了解運營的時候,如果你還覺得迷茫,不知道運營到底是個啥東西的時候建議重頭再看一遍。

運營人每日做的事情,推廣、策劃、做ppt、做設計、陪用戶聊天、在豆瓣貼吧知乎上面泡著。但是很多人是為了做運營而做運營的,所以並不知道做這個有啥用,也並不知道產品處於哪個階段,我該重點什麼用什麼方式去做。

我們就拿活動運營這一個例子來說,活動運營是運營方式非常重要的一種,而且也是貫穿產品的整個過程。我們也知道在產品的快速增長期應該著重用活動進行營銷推廣。在活動的前期準備、活動策劃、活動執行落地、活動復盤總結當中,在每個環節當中,我都是要以用戶增長為導向。比如在活動前期準備,我們就要協調各部門的資源來重點運營這個活動,同時還得了解競爭對手的活動是怎麼做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就是我們在前期需要做的。而在活動策劃的時候,從活動設計稿、宣傳圖、活動時間、環節設置上、媒體傳播都要力求創新,想好每個節點上都要最大程度吸引住用戶。而在活動落地當天、則要進行人員調配、組織、數據收集方面做足功夫,不放過一個細節。在進行復盤總結時才能有話可談有成績可炫。

所以我們每天都在做用戶運營、內容運營、社群運營、活動運營、渠道運營這些單一模塊的運營職能,而且有些公司以用戶運營為主,而有些以活動運營為主,就是因為他們的產品不同,或者一樣的產品處在不同的階段,所用的運營方式側重點都會不一樣。

因此我們在做一款產品的時候,不要盲目地去模仿照搬他產品的模式,這樣不合適。而是應該充分了解你所運營的這款產品所處的階段、產品的類型以及它未來要怎麼變現的,我們都需要想好,才能按套路去運營。

總結

作為一個運營人不能單從微觀的去理解運營,這是狹隘的運營,但是也不能拋開執行層面去理解運營,那只是空中樓閣。而是,作為一個底層運營人,你應該在做執行的時候,多想想怎麼更好地規劃整體的運營方案,把手中做的瑣碎事放在一個戰略的角度去看,你才能理解做運營的真正意義。而作為一個高級運營,不能只是想著戰略規劃,也應該進行底層工作方法論的研究,運營是不能夠離開用戶的,運營只要深入用戶,才能為產品創造長期的價值。所以,如果你是做運營的,宏觀的去理解運營戰略思維的重要性,同時帶著運營戰略規划去做執行層面的事項才能做好運營。

文字丨藝林小宇,創意周末社群媒體運營總監,一個不愛寫作的PM不是好的運營總監


關於產品運營的定義問題,俺來畫個草圖說明吧。


龍崎的回答非常有意思(已點贊),這裡也簡單說下我個人的理解吧。

產品運營一般包含兩方面的工作:

  • 產品推廣,即在產品做出來以後,通過各種宣傳推廣手段,讓用戶知道市場上有這麼一款產品,並激發其興趣去了解和使用;

  • 用戶運營,因用戶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所以需要通過各種運營手段(如活動、內容、互動等)去幫助用戶解決問題,讓用戶喜歡,甚至分享產品;

這裡需要強調一下,在實際操作中,產品推廣與用戶運營這兩方面的工作一般不會分得太細,因為它們是互相影響的,分得太細反而會造成一些新的問題。如:

  • 負責推廣的只管拉新,完成KPI就萬事大吉,而不會去管新拉來的用戶質量如何,是否會對老用戶造成負面影響,這樣容易傷害產品,特別是對社區產品而言。

  • 負責運營的就只會盯著留存,活躍用戶情況,而不會思考如何通過老用戶分享,帶動新用戶增長,如此做運營肯定做不起來,特別是對新媒體運營而言。

所以,產品運營就是,通過宣傳推廣,拉來新用戶把產品用起來,再通過運營,幫助用戶解決在使用產品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從而讓用戶持續使用、喜歡我們的產品。


算了,噼里啪啦打了半天字都刪了。簡單粗暴點說。竊以為行業變化太快,公司與公司都不一樣,大家都是在找屬於自己的路,工作瑣碎龐雜,可謂摸著石頭過河。運營已然很難準確去定義其內容以及特質。

萬變不離其宗,產品運營工作依舊是想方設法——

讓你的產品有人用。

讓用過的人還想用。

讓用過的人一直喜歡用。

為了達到這些目標,採取渠道方法推廣,分析各種數據改善,使用方法改進。

所以,(竊以為)在互聯網企業中,產品運營的工作就是基於互聯網產品,吸引大批用戶,再將其轉化為忠實用戶。建立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並最終取得產品市場成功的過程。(工作不外乎是獲取→激活→留存→形成傳播與收入的過程)總之但凡有助於產品用戶數據增長,活躍度增加或者整站收入的獲取等各項瑣碎事情都與運營息息相關。

要點:

1.雖然剛才說過了在當下因為行業變化以及公司之間情況不一樣等等,導致運營內容龐大瑣碎已然很難去準確定義,然而運營必須基於產品本身。如果玩法斑斕多彩的卻不能吸引用戶以及提高用戶對產品的各種轉化率,那都是徒勞。

2.忠實的用戶即是產品的粉絲,也是產品的運營。他們自身自願會把產品本身的牛掰功能津津樂道滴推廣給別人,傳播產品好的口碑。而且也會反饋來產品的問題幫助改進(最典型譬如果粉與apple)所以,吸引越多的忠實用戶是一個優秀產品運營的終極目標,甚至說是運營的重中之重。


沒有邀請自己來答一波,來談談我對運營的理解,哈哈~

前兩天,有個小夥伴跟我聊天,我們就說到了產品運營這個話題。當時她就說,要不有機會你給我們講講產品運營吧,當時我們聊得挺投機,我想都沒想就答應了。可是當我回去仔細思考如何分享產品運營這個話題的時候,我就有點懵了,半小時到一個小時,根本講不清楚產品運營啊。歸根結底,是我們對於產品運營的認知和定義存在偏差。在此,也請大家思考一下,我們都做了這麼多年的運營了,大家有沒有想過產品運營的定義么?

1、 產品運營是個體系

著名的運營大神張亮老師,曾經說過一句話,那就是「運營是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運營是個筐,什麼都能往裡裝。」這裡就說明,產品運營其實是一個很大的體系,這裡面包含了很多的工作。

產品運營,大家也可以稱呼為互聯網運營,也可以叫運營,其實,我認為這三者的意思差不多。而產品運營下面,又包含了很多分支,按照運營的核心工作來分,一般分為內容運營、用戶運營、活動運營。以下引用張亮老師在《從零開始做運營》一書中對於這三個工作的介紹。

內容運營是指通過創造、編輯、組織、呈現網站內容,從而提高網站 / 產品內容的價值,以對用戶的黏著、活躍產生一定的促進作用的運營內容。

用戶 / 會員運營是指,以網站 / 產品的用戶 / 會員的活躍、留存、付費為目標,依據用戶 / 會員的需求,制定運營方案甚至是運營機制。

活動運營是指,通過開展獨立活動、聯合活動,拉動某一個或多個指標的短期提升。

從中不難看出,其實產品運營是個體系,每一個分支都是一種工作。並且隨著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出現了運營工作綜合化的特徵。比如近些年比較火熱的新媒體運營,那其實就是內容運營+用戶運營+活動運營的綜合工作,作為一名出色的新媒體運營,那肯定需要文可以賣萌逗笑寫文章,武可以吹拉彈唱聊用戶,關鍵時刻,還需要操盤一個活動,完成老闆短期內規定的KPI。

2、運營的定義眾說紛紜

如黃有璨老師所講,目前運營行業還處於一個草莽時期,因此很多東西並不規範,也很難成體系化。我覺得因此這樣就造成了不同的人對於運營的定義有著不同的看法。其實每個人的說法都有一定道理,這就像春秋時期百家爭鳴一樣,不同的流派都有著不同的觀點,但是其實每個觀點都有一定的可取性。

之前在知乎上,看過韓旭老師對於運營的定義。

他的理解是:互聯網運營是為產品傳遞價值、打造生態和創造玩法。

另外,張亮老師和章魚怕黑老師對於運營的定義,也曾經在各自出版的書籍中表明了自己對運營的理解

張亮:我認為一切能夠進行產品推廣、促進用戶使用、提高用戶認知的手段都是運營。

章魚怕黑:產品運營就是基於互聯網產品,以最低的預算、最優的路徑、最高效的執行、最有效的手段吸引大批忠實用戶,建立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壁壘,並最終取得產品市場成功的過程。

以上說法,其實都是有道理的,只是出發的角度不一樣,有的老師是從運營的價值出發,有的老師是從互聯網運營與傳統運營的區別出發,還有的是從運營的作用出發。每一個定義,都能引發我們打開一個新的思考角度。

3、我對運營的理解

關於運營,其實我也有思考過,到底什麼是運營。我的理解:一切與產品的生產和服務息息相關,以用戶為核心的,通過人為干預的工作統稱為運營。

通過定義,我們能夠發現產品運營往往是緊緊圍繞三個元素:產品、用戶和運營手段(人為干預),三者有著密切的關係。沒有產品的運營,那就是空中樓閣,根本談不上運營;而沒有運營手段的干預運營,產品很難發展壯大;而沒有用戶使用的產品,產品就一點意義也沒了。三個目標是穩定的三角關係,支撐起產品、手段、用戶三者良好的循環發展。我用如下的示意圖來表示:

以上是我對運營的定義的一個梳理和總結,可能也說得不一定對。不過還是那句話,關於運營的定義這個話題很大,每個回答都有不同的切入點。我們不能單純地去判斷誰對說錯,我們更應該做的是通過別人對於運營的定義,加深我們對運營的理解和思考。

PS:大家是怎麼看運營這件事的呢?歡迎與我探討,不吝賜教哦!

作者簡介:大雄,現阿里巴巴運營經理,前百度產品運營師,36氪特邀作者,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三節課人氣導師。每日更新,擅長總結運營類乾貨文章,梳理個人成長方法論。運營個人微信公眾號:大雄說(daxiongshuo100)。


產品如何穩定運行,如何優化;如何維護用戶群體,如何留住用戶;如何策劃活動,如何改變。


作者:菜頭先生
鏈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511787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雞年來到,我們需要聞雞起舞,更需要在新的一年裡始終鶴立雞群,卓爾不群。產品運營工作自然需要這樣,但是到底需要哪些技能和實踐呢?這還是需要我們好好規劃一下。

第一、產品運營汪們需要懂得內容建設

  產品運營和市場運營人員最大的區別可能在於產品運營一直是負責拉高用戶活躍值,而市場運營人員則需要一直拉高用戶數量值。很明顯用戶的活躍度是產品運營人員的首要目標。但說到產品首要給用戶展現的便是產品的內容,因此產品的內容建設一直是產品的重中之重。

  內容建設不但是幾篇文案、幾張圖片的事情,更是關乎到所有展示給用戶的信息。內容建設的崗位涉及很多,比如文案策劃、UI、產品設計等等。產品種一個好的用戶引導可能比得上你去拓展十家用戶渠道。人人都有暈輪效應,因此對於用戶的第一印象很重要。產品運營汪需要去練練文筆、美工以及產品功能設計了。這裡推薦的書籍是《用戶體驗要素》《那些讓文案絕望的文案》。

第二、數據分析,讓產品的數據去驅動你的決策

  數據依然是一個大概念,它涉及到產品運營的日常KPI、用戶的DAU、用戶畫像等等。作為一名運營人員,你不可能像心理學家一樣看準用戶的每一種心理,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藉助我們產品本身的數據來指導我們下一步工作的計劃開展。

  曾經有這麼一個案例,我們和團隊辛苦開發了一款內容型的產品,在辛苦得到一定用戶後,廣告的贊助商想要在產品的啟動頁中加上廣告。但是因此產品本身風格的限制,我們最後討論出了兩種方案,一種是按鈕式的,一種是純文字引導式的,兩個團隊針對兩種方案一直爭論不休。最後我們選擇A/B測試的一種方式,各分50%的用戶進行測試。最後我們發現使用按鈕式的效果要比純文字的要好的多。同時我們在啟動廣告本身加入了數據埋點,盡然很好的改進了按鈕設計的位置和樣式,這就是數據驅動的威力,這裡推薦的書籍《大數據分析》。

第三、產品設計,讓產品運營向產品經理轉變

菜頭先生接觸了很多做產品相關工作的人,他們可能對於產品設計本身來說很牛逼,但是一談到運營就顧左右而言他了。這樣的現狀是因為長期以來產品和運營本身是分開來組建團隊的。但是實際上來說每個人都知道產品和運營是無法分家的。因此,作為一個產品運營汪,你懂的產品設計將會給你的職場生涯增色不少。比如產品的功能設計,產品運營人員需要有更大的發言權。這裡推薦的書籍《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作者:菜頭先生,產品運營,專欄作家,一個集產品運營和設計於一身的實踐者!微信公眾號:caitoultt。


產品運營,套用互聯網裡說爛了的話就是,拉新、留存、促活。

讓你的產品有人用;

讓你的產品有人喜歡用;

讓你的產品一直有人喜歡用;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利用各種渠道、方式、方法來做一切的事情。


產品的含義太寬泛了,要是說產品運營的話,現在互聯網的產品無非四種、網站運營、新媒體運營、APP運營、商城運營,請根據你的公司定位自行補腦吧~

其他的還有活動運營,數據運營,內容運營等等。


運營也是CRM 的一種體現吧 ,以前是講CRM 現在這個概念逐漸被淡化。


產品運營實戰型定義:

了解運營方式的痛點,經過討論及分析得出可通過產品工具等方式進行解決。產品運營作為此項目的牽頭方,梳理業務需求內容。與產品進行溝通此需求方案的可行性。在產品開發階段進行跟進,測試階段進行實際場景驗證,辨別是否滿足業務需求或與業務需求內容是否一致。

與運營安排實際場景,進行功能驗證。驗證功能價值,及迭代的需求梳理。

其主要考慮重點可量化的指標:用戶數、流量,轉化、人效、GMV等等

整個流程核心點:運營方具體業務需求、產品功能的定位、商業計劃、運營手段布局

項目進度表:接收需求,分析需求、討論需求、調研、需求文檔輸出、上線、線上場景驗證,作為橫向維度;以時間、人物作為縱向維度


一個不知名的運營~~~~~~

運營這個定義本身已經是很難界定的,像有人在說運營是打雜,運營是銷售等.但是身為運營需要看到本質.

產品運營分為3種,

第一種是在小公司運營的各類工作都在做,包括營銷、推廣、用戶、活動、內容等等.

第二種是在大公司主要負責新產品的接手,或者新產品的開發,新產品的接手更多的體現是在產品內容設計、用戶調研、產品功能運營等.負責新產品的開發更多的專註於產品調研、用戶調研、產品人性化運營上面.

第三種是目前很多把一些對應的服務稱之為產品,而你就這些服務進行運營、規劃、營銷、制定等.

總體來說,產品運營有很難得界定情況,但是站在一個運營本身的高度,產品運營無論怎麼變化,都是為了產品更好地發展、使用率很高、產品規劃持續發展、提高變現.

以上就是個人淺薄的看法.


讓更多的人知道你的產品,讓知道的人使用你的產品,讓使用你產品的人對產品愛不離手,即使是付費


我個人對運營的有如下的理解,運營就是在維護老客戶的基礎上,拉進新客戶,並且在此基礎上循環,對現有用戶進行數據分析,以保證用戶留存,重新激活,進而新進用戶。至於說給產品運營一個確切的定義,因為產品運營是多方面的,我覺得就目前來說,說也不會給產品運營下一個定義,這也就是說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推薦閱讀:

已經三十歲了想轉行,去重上大學再讀個新專業還來得及嗎?
有哪些靠譜的職業測試?
做烘焙學徒是怎樣的體驗?
怎樣知道自己是否適合做科研?
古代都有哪些職業?

TAG:互聯網 | 互聯網產品 | 產品運營 | 職業 | 運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