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電腦做筆記?

你可以分工作筆記(會議和日程)和學習筆記(課堂和知識庫)。也可以混為一談。

主要討論,「如何有效,高效率,容易閱讀」

從如何記工作筆記?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059231 這個問題想到的。

也可以參考:如何把筆記做得漂亮?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815647

不知道這樣描述清楚嗎


=======原答案======

背景: 我平常都是在電腦做閱讀筆記,先說明一下在電腦做筆記的好處:有時我們讀完一本書,過了一段時間就己經把整本書的內容都忘記了,我覺得這樣很浪費時間,而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做筆記。

而為什麼會選擇在電腦上做筆記呢?

  1. 易修改: 很容易修改筆記,試想像實體文件中,一段文字可以多次改變成不同顏色或大小嗎?半年後對同一段文字有不同的看法,可以很容易地修改或添加
  2. 易攜性: 電子檔的保存比實體保存容易(試想像隨身攜帶三五十本書?)
  3. 高保存: 無論是電子書或電子筆記,放在雲端上根本不會不見,紙張也不會變黃哈哈
  4. 尋找快: 只需記得某幾個關鍵字,打在搜尋欄中,尋找起來很快

我做筆記的目的是讓以後的自己以最快速度重新明白書的架構和內容。

介紹一下做筆記的整個流程:

1. 下載電子書(有能力者請購買正版)

2. 閱讀時同時做筆記

3. 讀完一本書,如書本內容架構複雜,可嘗試做整本書的心智圖,有助重新理解整本書的架構

4. 雲端保存閱讀筆記(evernote, google drive, dropbox...)

做筆記方式

把電子書及做筆記的地方,分別放置桌面的兩側。左邊放電子書,右邊放做筆記的地方。如下圖

當看到有意思的段落或句子時,我會把它複製進右邊的筆記,若有自己的見解,也可一併輸入。個人會使用WORD來做筆記,原因有三:

1. 最通用的格式:OFFICE的龐大,未來幾十年內都不會消失,意味著幾十年後,還可以打開幾十年前的WORD檔來作修改。

2. 功能強大:可以把文字、圖片、PDF及其他格式的檔案放進WORD裡保存,以及可Latex的方式打出方程式,而不是用滑鼠逐個點。

3. 樣式設定:可簡化做筆記時的排版,而且自由度高,和美觀。如下圖。藍色範圍內的大寫壹字是用樣式設定出來,不是我打出來的。

樣式的設定大幅簡化排版的成本,可以設定內容的字體大小、顏色、定位點、段落間隔等等及最重要的編號,即上圖中大標的壹字及小標中的(一)字,這些都是用樣式設定出來,它們會自動在目錄顯示,大幅降低修改的成本。如下

當讀完一本書後,我個人是把閱讀筆記放進evernote來儲存,evernote自帶附件中的內文搜尋,可更快找到想要的內容。

當以後想尋找某本書的內容,就在Evernote裡尋找該書的WORD檔,並快速瀏覽一遍筆記的目錄,點一下目錄會自動跳到內容所在地。再開始詳細閱讀精簡過後的內容。

最後總結一下這種做筆記方式的優缺點

  • 優點:

1. 高度個人化:由於是你自己精簡過的內容,不會出現一些太簡單或你不想出現的內容,只會有你當初不太懂及讓你覺得有意思的內容。複習起來就不會覺得浪費時間。

2. 容量小:看完後,可以把電子書丟掉,只保存閱讀筆記,減少容量,例如整本電子書30MB,我把有有意義的段落抄下來,另外再加上圖片的容量,可能只有5MB。雲端保存有容量限制。

3. 只讀一次:不會重覆讀第二次,值得讀的內容都在筆記裡。

4. 簡潔美觀:WORD上有直觀的階層與美觀的格式設定,以後翻閱可以很容易看出書本的架構與自己想要找的東西在哪。

  • 缺點:

1. 讀得比較慢:常常要記錄下文字,當PDF是掃瞄檔時,更要自己手動打字,不能複製到筆記裡。

2. 打字時間多:像教科書之類內容較多的書籍,因為是有意義的文字較多,輸入文字會花很久的時間。我自己感覺有某些內容不是很重要,但還是需要記錄下來,而這樣的內容一旦多起來,就會感覺把時間都浪費在打字上,而不是閱讀。

最近嘗試直接在電子書PDF檔和EPUB檔上直接做筆記,希望能夠減少做筆記的時間。

尋找mac 上閱讀epub的好軟體中。。

=====2016年1月10日更新======

1. 增加及修改了原答案的內容及排版,增加閱讀性

2. 增加更新內容

背景: 由於個人一些硬體設備和軟體設備都更新了,所以做筆記方法也有一些改變。下面介紹一下

硬體設備: 在實驗室會用WIN7, 在家用macbook air, 手機由android換成Iphone

軟體設備: 在不同的作業系統下使用不同的軟體或APP,另外學校給了一個1TB的GOOGLE DRIVE

可以看出,由於我的作業環境已經跨了不同的系統,故我的工具環境要追求跨平台的。另外因為有了1TB的google drive,故容量也不再是我的考慮。

結論: 整個流程要隨工具的變化而改變

待續..


首先明確:

1、學習內容包括框架、概念、定理、公式、例子,不論文理

2、用電腦做筆記的好處在於實現複製、實現修改、實現移動學習

3、最好做3次筆記,第一次最全,第二次能記憶,第三次用時能查

4、最好做成資料庫,要有計算機思維

5、整理時要效率到極致,即不為整理而整理

6、公式化的操作其實不靈活,無論是筆記還是電腦記

7、筆記分為速記、學習筆記、工作筆記,速記側重靈活,學習筆記側重理解記憶查找、工作筆記側重查找

步驟:

0、第一次筆記建議手記,最靈活,做最細緻的筆記,可以分欄記,也可以p.s,可以有e.g,可以夾紙條,可以記書上,這部分雖說要靈活,但是還是建議堅持按框架、概念、定理、公式、例題的形式記,至少公式定理、例題要有,概念、框架(大括弧、表格、箭頭)可以有選擇的記在分欄或ps部分,這裡所說的「靈活」是指一定要理解知識和實現一兩天的記憶,不要為做筆記而做筆記,實在不行可以留白,留白留一頁多餘可畫畫,先看後面的書,有空再補充漏的筆記,在腦中把補充書上筆記、紙條筆記、e.g:到筆記本定義為事件A,安排時間完成事件A。

區分手記和電腦記:電腦記主要是為了未來查詢和使用而且保存時間久能夠複製,故需要簡單易用,遵循格式,手記主要是為了靈活,而且它是能真正成為學習的過程,有時候可以採取的方式。

1、框架圖、概念、重點、例題在網上下載

2、導入做成電子表格,放進手機,閑時複習

3、記得的刪去,不記得的用顏色突出,存為副本,複習一輪後用原文件繼續4的操作,利用記憶曲線反覆記憶

補充一點,筆記要和書本、PPT、練習冊、資料講義、下載的資料、視頻產生聯繫。怎麼產生聯繫:分別通過頁碼、書上的圈畫標註,PPT的頁碼、或者單獨整理出的頁面,錯題本,文件夾文件袋,整理文件夾,記錄在視頻的多少分鐘 幾種方式來產生聯繫。

技巧:

1、以前學Stata會把問題用大號字寫,相應的代碼用小號字貼在下面,也可以截圖貼下面,是受的prezi的啟發

2、同受啟發的是在紙質筆記上用小號字,力求一頁紙寫完一章的筆記

3、用表格而不是純文本,可以利用排序、篩選、填充顏色等功能

4、有時候資料太多會是致命的。下載資料的形式可以是幾個文檔,可以是摘錄後放進一個文檔;很多時候會遇到要返回出處再看的情況,不如直接下載網頁,要注意命名;需要有出處的複製超鏈接普遍傾向於記在網路文檔,因為txt、doc都不能一點即開;如果是圖片、長微博這種jpg,很有用,但要注意命名;如果是視頻,比如考研視頻、計算機教程,主要是文件夾要命名;說了這麼多你會發現你學這個學科下面有n多格式文件,加上移動端x2,同步當前不完美,雲端x3,網路文檔也有,這個問題就相當複雜,不處理好這個問題過了一個月,這個學科文件夾可以說就廢了。

對4的解決:

a.腦中定義命名txt、doc,htm,jpg,文件夾為事件B,抽空完成事件B。很多文件可能同是一種類型,所以命名原則:中心詞+區別,如:「mm概念 無解釋.txt」、「常考熱點 xx版.pdf」、「yy筆記/經驗 zz版.jpg」、「php教程 有做商品展示實例」、「張宇高數視頻 基礎」,以命名代替太深的文件夾。本質上過了很長時間後要用到這個學科文件夾是為了查找資料,所以可以創建一個「查詢」文件夾,把最方便查詢的文件整理到其中

b.關於本地雲端手機端同步這個問題,如果是用手機記憶學習,那麼關鍵在於手機上的文件不能超過兩個,因為閑暇時間不多,不能利用閑暇時間全面地學習;如果是其他目的,暫時沒考慮過

有必要再更新關於利用電子書、視頻學習的部分:

使用之前,最好要有一些工具:pdf轉doc、xls jpd轉doc工具,截圖工具,編輯pdf工具(截取pdf特定頁碼),手機平板截屏功能,手機編輯圖片功能,pc手機同步軟體(盡量不要跨平台,簡直複雜),印表機(相對於跨平台建議直接紙質)

下面以IT類為主要對象進行介紹幾種做筆記方法:

1 利用書籤功能,命名書籤

2 截取出特定頁碼,命名,存入一個文件夾

3 手記記清楚文件名和pdf頁碼

4 截圖和轉換格式後複製的對比:轉換格式四步走(記下頁碼或計算 — 打開編輯器 — 截取輸出 — 複製粘貼),圖片你要想再整理或者發布到其他平台可能不允許了,也就是說想快 想一次性就截圖,想環保以後要用就轉格式

5 關於pad上直接手寫筆記(未完)

待補充,以上真的是愚見,請指教!


先上來答了,沒看以上的答案,最近突然領悟到用電腦做筆記的精髓了,特此上來一答,於是找到了這個問題:

首先要清楚一點:

記筆記和整理筆記是不一樣的,不能以整理筆記的的標準要要求記筆記,否則筆記都記不出來,也不能起到幫助自己專註理解會議或課堂內容的目的。

寫文章和改文章也是不一樣的,不能以該文章的標準來要求寫文章,否則文章都寫不出來了,靈感轉瞬即逝,就如同我現在寫一樣,我要是想太多怎麼修改文章,那麼我這篇答案,也寫不出來。

在這個認識 之下,我們接著分別談這兩點--記筆記和--整理筆記:

一)記筆記

會議或課堂中的筆記,核心不在於清晰,核心在於全面深刻,在於幫助自己理解會議和課堂的內容,因為會議或者課堂都是非常即時快速的,所以,核心原則是「快」,其次是清晰。

怎麼樣「快」?

拿我用印象筆記做一個例子:

1)盡量不要切換,

2)盡量不要再鍵盤和滑鼠上切換,最好只用鍵盤打字的區域。比如,有時要打一些特殊的符號,像 對 錯 箭頭 ,希臘字母,數學字母等等。用文字表示這樣的意思。

為什麼不要切換滑鼠和鍵盤呢?心理學原理,切換是有代價的。有時你的記憶運轉的非常的快,你打字只需要無意識的運轉就行了,然後你可以更集中在內容上。其次,當你只打字的時候,才,因為只在做一件事情,總是在重複,重複多了,成為無意識非常流暢的動作,甚至你已經和鍵盤合二為一了,所以,打字這個行為可以做到無意識運轉。

二、盡量在鍵盤內少切換,能用26個字母,最好只用這26個字母。【】+=-,這種符號盡量少用。當然-----這個破折號可以一用。其他的不要用。

3)趕不上聽者講話速度的時候,盡量不要返工,有錯別字暫時不要改,回來的時候結合上下文和諧音也可以理解。

3)在此基礎上盡量求清晰

二)整理筆記

1)盡量要清晰,原則--為了重複看

怎麼做到清晰呢?

2)第一,在格式上可以運用印象筆記排版功能鍵。印象筆記可以把內容移到自己想移到的地方,

這兩個功能很管用,可以讓版面符合自己的「清晰」要求。

3)編目錄:可以先一邊開著一個txt文本,一邊找那些沒一小段的標題

如下

4)盡量形成一一貫之的符號系統,比如你的分類,一) 二) 三),1) 2) 3)

a b c ,先用前面的再用後面的。

總結:所以我的核心原則就是--專註。 記筆記干記筆記該乾的事,讓記筆記的干擾變得最小,整理筆記干整理筆記的事,讓它實現它自己的功能。

當然整理筆記也是一件有道道的事情,比如,裡面的符號系統,裡面的排版。裡面刪除不必要的東西。

比如寫知乎答案,寫完之後修改流程化

a)對齊開頭

b)加黑字體

c)刪除不必要的部分

整個答案耗時30分鐘,記錄時間只有在時間緊缺的時候才有意義,


推薦閱讀:

如何有效率地記筆記?
onenote英文字體自動變成Calibri的問題有沒有什麼解決辦法?
求推薦一款自我管理軟體??
iOS 上哪款手寫筆記應用能滿足大量文字書寫的需求?
印象筆記有哪些體驗不好的地方?

TAG:筆記 | 筆記類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