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委會競選曬履歷的家長真的如網友所說在上海非靜安區只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普通人嗎?

最近上海某不太出名的民辦小學家委會競選,簡直拼爹拼媽。家長們曬學歷、曬能力、曬企業職位、曬31套房、曬資產......引起軒然大波,但隨之有網友評論「玻璃心」「在上海很平凡」「在本地人眼裡很普通的」「資產階級早已不拼教育」.....請問在上海真是這樣的形勢嗎?


黃浦區:你是靜(zha)安(bei)區的吧?

講道理任何鄙視鏈到了頂端都是個環,大家剪刀石頭布誰也瞧不起誰,爭出個高低貴賤對實際生活也沒有太大引導作用。


據上海市統計局的數據,2016年全年上海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305元。

由此可見,那些家長絕不平凡,他們的經濟實力遠遠超過上海普通人。

至於某些網友的評論,那是裝逼吹牛。絕大多數中國人的經濟實力,是在網路論壇里靠敲鍵盤實現突飛猛進的。


並不是平凡的普通人。比起平凡的普通人,是挺優秀的了。瀉藥。

但是要說他們多厲害,那也真的與同樣教育資源和同樣家庭背景的人比,真不是多厲害。小孩五六歲,應該差不多三十五歲。外企HRD三十五歲的話,一路穩步晉陞就是了,普通速度,快的應該是division head,或者特別厲害的能做地區的ceo。還有那個管理三十五個億的,要是團隊規模少於三個人,就能有這麼多那還可以說說,要是十幾個人的基金那就真的說實話算是基金裡頭是不怎麼地了。我印象比較深就這倆。

但是更多的人三十五歲可能也只是部門經理,甚至可能混了一輩子只是科員。混的如何還是要看看跟誰比。至於神奇人士就不用比了,一比發現一個月掙的還不夠人家一天的飯補,一星期掙得還不夠別人一下午隨便機場喝的一點紅酒,那豈不是要絕望的自盡。。。


呵呵噠一句。

支護上面呢,除了程序員以外,就是在讀的學生多了,學生最容易得的是線性思維的毛病,我的高考比你高,我的學校比你好,所以我畢業了以後一定比你混的好。

結果就是畢業了以後被社會狠狠的摩擦。

比如說在另一個問題里很多答主把某家長的中密歇根的學校拉出來批判一番,然後說「我這個密歇根大學的如何如何」

誰說你讀的密歇根大學就能鄙視這個中密歇根的?人家就是家裡送出去找個好畢業的學校鍍金的,回來打個招呼就進了大公司,咋啦?

你覺得我這個密歇根大學的,那肯定比她強吧,她都能做hrd(人力資源總監),我回來還不得副總起步啊?結果大概率是你連部門主管的位子都做不到。

你也不看看馬雲爹是誰,馬化騰爹是誰,人家讀不讀211,985,都註定是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不可能打工的。

不然你以為以報喜不報憂著稱的統計局怎麼才憋出這麼可憐的收入數據?

等你畢業了混到比人家好再來說平凡的事。


靜安前請務必加個老。閘北?你也配姓靜?

真要說一下浦西市區的鄙視鏈的話應該是這樣的:

老靜安—老黃浦—徐匯—長寧—普陀—楊浦—虹口—閘北—南市

南市區就是我這麼一大老爺們,晚上騎車出門遛彎,我媽千叮嚀萬囑咐別騎著騎著騎到南市區去。

回到這個問題本身。曬出來的條件確實很平凡啊!除了資產階級不注重教育這條其他也都很對啊!

嗯31套房不怎麼平凡。


很多知乎網友只看到家長的學歷,然後就幻想自己以後一定能平步青雲。然而並沒有意識到,即使是你的學歷超出一個中年人,等人到中年的時候,混到他那個程度的概率遠遠低於他。

上海這個魚塘就這麼大。即使你吃的飼料比前面的成長起來的魚好,你也長不這麼大。除非(1)這些魚被割了韭菜,(2)你被投放到另一個魚塘。

反正我已經放棄了,不如活成一個泥龜,「曳尾於塗中」。


平凡不平凡,要看在哪個群體中取比較。這也是中產階層焦慮的根源。

1、高考選拔制度。上海的小學生一本率10%左右。對於中產階層而言,孩子考不上一本,是一件難以啟齒的事情。因此中產階層必須要保證孩子能在上海所有適齡學生中排在前10%。

2、民辦教育體制。在大多數城市,包括北京,買學區房是保證10%的一個有效方式。然而上海的民辦教育體制打破了階層壁壘,智商+努力,超過了學區房。

3、因此,中產階層買學區房已經不管用了,必須要從其他方面全方位輔佐自己的孩子排進前10%。包括但不限於:上補習班,全職輔導,成為家委會成員等。

結論就是:在上海現行的教育體制下,中產階層就是平凡人,在孩子考大學方面,他們並不比底層老百姓、滬漂有太大的優勢。

而在上海之外的大多數城市,他們的孩子考大學優勢非常明顯,因此不平凡。


陸家嘴或者南京路的高檔辦公樓里,這種人可以一抓半個辦公室。你說多不多


難道你不知道我乎是全宇宙最高大上的社區嘛?


優秀的普通人

中心城區有戶口的隨機抓100人能找出5~10個


比普通人強,但並非權貴或統治階級。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段有不同的看法吧。

當我還在讀書的時候,沒見過什麼世面,周圍也沒有什麼牛逼的人,看到他們輝煌的履歷,也會覺得他們的人生經歷非常的豐富。參加工作之後,也會接觸到同等人群,也會覺得他們也是會抱怨房價、為小孩早教忙來忙去的普通人。

可即使如此,我和他們的差距還是很大(傳說中的鍵盤俠就是我)

這就是在不同的時間段持有不同的想法。

可如果是王思聰在十五歲的時候看他們,和已到中年卻無所事事的人們看他們,所看待的肯定也是天壤之別。

這就是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想法。


在普通一本中,過了四級值得驕傲

在211中,過了四級不過如此

在985中,沒過六級有些丟人

在清北中,那就是比托福雅思了

簡單的說就是,有些知乎er沒把大部分人當同類


個人認為沒毛病,中國社會結構是啞鈴形狀的,頂端和底端都極其多,這種分布下,討論人均就是最弱智的行為。另外,來上海的確實是外地人有錢,本地人只需要當地主,收房租,你個本地屌絲是比外地奮鬥者有錢那就不可能有人來奮鬥了,奮鬥者生了孩子,有了錢想掌控,這也是合情合理的,你們別酸了,還什麼平均支配5萬塊,中國人有錢靠吹,完全是你沒到那個等級,再說遍,這種情況討論平均水平,真的弱智。


推薦閱讀:

是否有數據表明購買學區房讓子女上相對更重點的學校,會得到比非學區房區域的兒童更好的教育?
如何評價蘇州的入學積分制?

TAG:上海 | 中產階級 | 教育 | 學歷 | 學區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