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有什麼小方法讓自己行動起來?


先說一下拖延的本質,拖延的本質是對未來的悲觀。

比如,你明知道再不起床就要遲到,可是一想到起床後就要面對煩人的客戶或易怒的老闆,你就好像鬼壓床一般黏在床上;

明知道明天要交作業,可是解題太過痛苦枯燥,你就告訴自己再刷一會朋友圈;

明知道考試臨近,但是想到可能自己現在努力也來不及了,於是又找了個借口沉浸在遊戲中,逃避現實。

正因為你覺得這件事本身只會導致負面的結果,所以才遲遲不願動手,不然豈不是自討沒趣。從這個意義上講,拖延是人合乎邏輯的正常反應。沒必要沮喪。

不過一般到最後你還是會起床,寫作業,去看書,在最後期限的鞭打下逼迫自己,在高強度和緊張的努力中加深對這件事的厭惡和悲觀的情緒。

於是乎出現了一個死循環,你越拖延,最後的結果和你對事情本身的感覺就越負面;你對這件事的感覺越負面,你就有更多的理由去拖延。

那要怎麼斬斷這個死循環呢?理論上講我只要對所有的事物都充滿信心和積極的想法就可以了,這樣對任何事都充滿動力,但這往往是不現實的。

因為我們的本能是傾向於短期激勵的,無論是老師描述的光輝未來還是老闆畫的上市大餅對我們來說都是沒有意義的,在我們眼前的只有枯燥的題海和excel表格而已。

就算你每天給自己花樣打雞血,可你的身體還是非常厭倦學習和工作的,每次熱情消退之後你還需要濃度更高的雞湯來找回狂熱的狀態。

這其實也是拖延者的另一個誤區,就是認為我一定要喜歡工作我才會去填寫枯燥的表格,或者我一定要受到激勵才能完成作業或者看書,我一定要先改變我對這件事的態度我才能採取行為。

但是恰恰相反,我們改變自己往往是通過行為。那我們怎麼通過行為來斬斷拖延的惡性循環呢?在《幸福心理學》中提出了一種克服拖延的辦法:5分鐘起步。

5分鐘起步是說,你不能等自己受到激勵才去做某件事,如果你想做某件事,就應該直接去做它,告訴自己堅持5分鐘,而且往往在這5分鐘之後你就會發現,繼續做下去也並不是那麼難,甚至有時候你已經沉浸在其中忘記了之前的抵觸情緒。

為什麼5分鐘起步會有效果,我引用一個哈佛醫學院的實驗來說明。哈佛醫學院有一個俄羅斯方塊效應,在醫學院,他們發現學生連續玩了四五個小時的俄羅斯方塊後。他們回到宿舍,繼續他們平常的生活。有主觀報道說這些學生當他們去到超市時,他們開始重新排列貨架上的麵包,讓他們排成直直的一排,或者他們看到路上的車時會想「我要把這輛車放到這裡排成一排。」 並且他們回去整理自己桌面的概率也大大增加了。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我們在做某件事的同時我們也在建立處理這件事的認知模式,如果時間一長我們遇到任何刺激都會往這個認知模式中代入。

比如有個段子:某程序員的老婆叫他上街買幾個桃子,吩咐如果有西瓜,買一個。 後來他就真的只買了一個桃子回來。

再比如,醫生看到女性的裸體更多的會注意身體病徵而不是慾火焚身。

所以同理,起步的5分鐘就是為了讓你建立起學習和工作的認知模式,一旦建立起來,繼續堅持做下去並不是什麼很有難度的事,甚至不怎麼希望停下來,因為手頭的任務是最符合大腦所建立的認知模式的。

所以下次你再遇到不想做的事,就告訴自己,只做5分鐘,堅持住,如果堅持不住就休息(因為有時你的精力水平並不足以讓你形成認知模式,這時你應該選擇休息來恢復自己的精力)。

往往大部分時候,你都會自然而然的做下去,達成更好的結果,久而久之你對這件事的態度就變得更加積極了,而更積極的態度則會幫助你採取更多的行為。

這時行為就完成了對態度的改變。你由此產生的信心會像燭光一樣輻射到生活的其他領域,幫你創造越來越多的正面循環。告別拖延已經變成了一個時間問題。

收藏已經完爆點贊數了,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把好答案頂上去讓更多的人看到,對作者也是莫大的鼓勵~

感謝閱讀,不妨關注~

個人公眾號:DrHouse

http://weixin.qq.com/r/T0SYgIHEstzNrcXj9xFd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知道有個辦法叫做時間逼定,然後我抄了一段,省的你百度了,如下:

在西方的結婚儀式上,主婚的神父有一句話通常是必說的:「你們當中,若是有誰有合理的理由,認為這樁婚姻不應該舉行,請當著主的面,現在就說出來,否則,就永遠不要說。」這句話貌似為新婚夫婦著想,實則是在慫恿新郎或新娘的舊情人跳出來大搞破壞,把婚事攪黃。這就是談判中常用的一招技巧,時間逼定。嘿,這是上帝給你們的最後機會,你們再不說,就永遠也來不及了,連上帝也救不了你。

時間逼定的技巧,不僅可以用來慫恿別人,更可以拿來激勵自己。司湯達的《紅與黑》里,就有這樣一個細節,在我年少時曾給我以巨大震撼:

十八歲的於連給自己定下了一個目標:在晚上十點的鐘聲響起時,他一定要握到德·萊納夫人的手,並且留下。要成為德·萊納夫人的情人,這是他必須跨過的第一道關卡。德·萊納夫人是市長的妻子,已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她不僅身份勉強算得上高貴,而且格外珍惜自己貞潔的名譽。於連卻只不過是在德·萊納夫人家裡擔任家庭教師的一個窮小子罷了。但是於連還是強迫自己接受了這樣高難度的任務。他要征服德·萊納夫人的精神和肉體,更要藉此來錘鍊自己的靈魂,使其變得更加堅強。

當天晚上的花園裡,德·萊納夫人坐在於連旁邊,在德·萊納夫人的另一邊,坐著她的一位朋友,德爾維夫人。

交代完大致的背景,讓我們來直接品味司湯達精彩絕倫的原文。

於連一心想著他要做的事,竟找不出話說。談話無精打采,了無生氣。

於連心想:「難道我會像第一次決鬥那樣發抖和可憐嗎?」他看不清自己的精神狀態,對自已和對別人都有太多的猜疑。

這種焦慮真是要命啊,簡直無論遭遇什麼危險都要好受些。他多少次希望德·萊納夫人有什麼事,不能不回到房裡去,離開花園!於連極力剋制自己,說話的聲音完全變了;德·萊納夫人的聲音也發顫了,然而於連竟渾然不覺。責任向膽怯發起的戰鬥太令人痛苦了,除了他自己,什麼也引不起他的注意。

古堡的鐘已經敲過九點三刻,他還是不敢有所動作。於連對自己的怯懦感到憤怒,心想:「十點的鐘聲響過,我就要做我一整天里想在晚上做的事,否則我就回到房間里開槍打碎自己的腦袋。」

於連太激動了,幾乎不能自己。終於,他頭頂上的鐘敲了十點,這等待和焦灼的時刻總算過去了。鐘聲,要命的鐘聲,一記記在他的腦中回蕩,使得他心驚肉跳。

就在最後一記鐘聲餘音未了之際,他伸出手,一把握住德·萊納夫人的手,但是她立刻抽了回去。於連此時不知如何是好,重又把那隻手握住。雖然他已昏了頭,仍不禁吃了一驚,他握住的那隻手冰也似的涼;他使勁地握著,手也戰戰地抖;德·萊納夫人作了最後一次努力想把手抽回,但那隻手還是留下了。

於連的心被幸福的洪流淹沒了,不是他愛德·萊納夫人,而是一次可怕的折磨終於到頭了。」

整部《紅與黑》里,我最愛這個細節。於連便是對自己下了時間逼定的咒語:「十點的鐘聲響過,我就要做我一整天里想在晚上做的事,否則我就回到房間里開槍打碎自己的腦袋。」為了保住自己的腦袋,還有什麼手不敢牽?還有什麼險不敢冒?


等一下啊,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答案有人關注我了啊,這樣被關注我應該開心呢還是。。。。

………………………!…………?…………!……………………

謝邀~

俗話說得好,ddl是第一生產力啊。

所謂ddl就是deadline的縮寫啦,我相信就算是沒有接觸過這個概念的小夥伴也會有這樣的經歷:

1.第二天就開學了,前一個晚上簡直是連自己都不相信得補完了一個假期的作業。

2.語文考試啊,當你愉快的做完閱讀題,準備開始寫作文的時候,看了一眼表,我去,只剩半小時了,然後結局是半小時出了一篇質量頗高的800字作文。

3.知乎有人邀請我回答問題,在草稿箱里放了n久,直到快要覺得自己是一個過氣答主了,趕緊去清一波草稿箱,竟然能把所有答案都寫完了

等等等等【第三條請大家忽略謝謝合作】

這些事情都說明了什麼呢?都說明了ddl強大的力量,deadline是什麼意思呢?總結一下上面幾句很明確的含義了,就是死亡線嘛~

【啪!】

好吧別打我,ddl是指【完成一件任務的時間最後界限】,在臨近ddl的時候,人會產生緊張感,而我們都知道,其實一個人很悠閑動不起來大多數情況就是缺乏緊張感,因此ddl才能激發出一個人的潛力。

那麼具體怎麼做呢?其實和高票中的時間逼定是差不多的,給自己設定一個ddl。

但是,光定一個時間是用處不大的,因為自己設定的與真正的ddl之間有一個巨大的差別,那就是監管機制,面對一個ddl,你有可能要交作業給老師,交材料給學校,交表格給社團,這些都是有明確指向性的,也就是說你完不成是會有後果的,被罵,被打,被叫家長等等【啊,聽起來好恐怖啊。。。】

所以呢,再給自己設定一個結果。讓我們再來舉個栗子

啊啊啊,今天十點之前我要是寫不完作業我明天就不買辣條吃!【根據個人口味酌情選擇】

啊啊啊,一小時之內我就要背完這些單詞,不然下個月我就不買口紅!【根據個人愛好酌情選擇】

啊啊啊,周一之前我就要把這次的論文寫完,不然周一早上我就早起半個小時!【根據個人生活習慣選擇】

啊啊啊,五秒鐘之內我不關注這個答主我就會愛上她!【這個就不用選擇了】

這樣有了後果,自然就有了動力,當然,你要有實行這種後果的行動力。講一個最粗暴的方法,把這些後果寫在手機的記事本里,截圖,設置為手機屏幕,nice啊!我保證你絕對不會忘記的~

雖然這篇回答看似不正經,但是這個方法確實是我親測有效的方法啊,希望有幫助~

最後~

dva愛你喲~


內在規律+外在環境

其實也很好理解,布置好外在環境,掌握好內在規律,做一件事情就像有了觸點的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越來越快。

下面說一些自己的總結:

外在環境:

1.手機

這個應該是現在年輕人身邊最大的誘惑了,本來是要看一眼時間的,結果各種小紅點和推送太有吸引力,當然這不怪你,本能的點開圖標上右上角的小紅點是人類的天性。

(1)手機-通用-設置-通知-關通知閉

對我自己而言,我最重要的人都會通過微信來聯繫,微信和郵件推送,其他的全關閉,包括屏幕通知,app圖標通知和鎖屏。

(2)工作的時候,把手機放到可以聽到聲音提示,但是需要起身去拿的範圍,我會放到我工作的房間外面。

(3)防止早晨醒來玩手機賴床。可能不少人都有淘汰的舊手機,拿來做鬧鐘,沒有sim卡,把之前的app全刪掉,睡覺前處理好需要用到手機的事情,不要把手機帶入卧室。

這一條同時適用於學習期間的查單詞,截圖拍照,等等

拿掉手機,工作效率是不是瞬間提升30%?

2.工作/學習環境

就我來說,我喜歡極簡風格,扔東西的快感大於買東西的快感。沒有用的東西全都扔掉,什麼小時候第一次收到的情書啊,什麼第一次的滿分作文啊,什麼還剩一點點的鋼筆水啊。如果有的東西你不確定能不能用到,放到一個地方,觀察你用到它的次數,一個月都不用一次,直接扔了吧。

ps:我家的儲物間已經被我改造成了健身房

3.生活環境

除非有正式的場合或者要見重要的人,平時都是舒適的穿衣和飲食就可以了。

選幾件你認為比較舒適的衣服,放到衣櫃里最方便拿的位置,其他的風衣大衣斗篷洗好,熨好掛起來,我的桌面除了一個筆筒,兩本每天都要複習的教材和活頁筆記本,就剩下我的小黑和檯燈了。

宜家有很多簡約風格的收納物品,不能扔的東西,就好好的收納起來;冰箱,書櫃,洗手間。

用我媽媽的話說,自從我回家,家裡的使用面積至少增加了50坪。

內在規律

我認為這個才是重點,至少要佔到7成的比例吧。

有一次我和女神交代,我沒有好好學習,跑去玩遊戲,她很生氣,遊戲有什麼好玩的。

其實你想啊,遊戲互聯網公司那麼多的高材生,攻城獅,夜以繼日的開發一款遊戲,就是想法設法來研究怎麼樣讓你玩更多的時間來投入。可以說他們講玩遊戲時候人的內在規律琢磨的淋漓盡致。

(1)找出自己的睡眠-工作時間曲線

睡眠-工作曲線更合適的叫法是【精力曲線】

現在網路上早起和100天行動一樣很流行,這是好事,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早上八點開始工作的規律,很多人進入深夜反而靈感迸發呢。比如我在實習的時候租了一整套實習公寓,與我同住的舍友,這位舍友就是晚上工作效率很高的那些人,所以我們兩個一直有時差,完全不是生活在同一個時區里,即使就在隔壁一個周也很難見一面。

(2)在合適的精力曲線里做合適的事

大部分人來說,上午的精力最旺盛,那就上午做難度最大,時間最持久,創造力最高的事。

我自己到了晚上九點以後工作就效率非常低,去睡覺又太早。於是我就召集了一個小組,規定了分享的內容,這樣晚上九點開始我必須來講課,還要面對各種提問,用這樣的強制性外在要求來對抗低效率輸出。

(3)觀察自己不滿意的地方

之前我和爸媽一起住的時候,經常會大家一起出去吃飯,見朋友,做客。後來我發現工作與人情交往任務之間的切換非常浪費我的內心能量。我就自己到另一個房子去住,正餐每天兩次早飯和晚飯,每次七分食量,中間餓的時候吃一點水果和酸奶,一小點麵包。這樣既節約時間,又有效率。

很多人會喝咖啡來提高精力,這是個可以使用的方法,科學的建議是每天不要超過兩杯(以每杯2g咖啡原粉計算),聽說很多人每天喝十幾杯咖啡不帶眨眼的,這樣反而對身體沒有好處,也喪失了咖啡原本提神的功效。

那麼我用了一種caffeine cessation的方法,比如5天一個周期,前面四天可以喝咖啡,每天一杯,兩種以上的品牌交叉喝,第五天完全不喝任何的咖啡飲料。這一天會很難受,思考緩慢,涕泗橫流。可以安排一些低腦力運動,去超市,約朋友,家務等等。等到下一個周期再開始喝咖啡。

有時候會出現精力不集中,壓力大的情況,那麼再前面這幾天就可以咖啡以外喝一點紅茶,維生素飲料。但是到了戒斷日,一定什麼飲料都不能再喝。

(4)減少內心情感波動

對於很多人來說,要做一件事情之前會想很久很久,遲遲不肯邁出第一步。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問一下自己想做這件事情嗎?有做的方法嗎?那就去做好了。人之患在於想太多而做太少。

我用的一個好方法就是隨時讀一點書,中文書讀一讀文革以後老一代文學家的作品,外文書盡量讀原版,有些出版社的譯版也不錯。現在流行的口水書,雞(pi)湯(shuang)就不要去讀了,比如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啊營銷大師交給你的十個人生經驗啊。

每個人都是一枚玉石,你需要在各個方面各個角度,剔除掉廢石,把自己雕琢成品色最好的那顆。


那你就別廢話,現在就行動起來


多去奢侈品商場照鏡子,多去高級CBD顧影自憐,多去步行街看穿著時髦裝扮精緻的美女,多去高級住宅區看看豪宅豪車……

然後回家看自己多看自己幾眼,原來我是這麼個屌絲樣。

告訴自己,如果不努力,這一輩子就都這個屌絲樣下去了……


瀉藥。面對那些放著一大堆計劃不實行,還跑來知乎上問怎麼讓自己行動起來的人,我只能說因為你的生活還不夠窘迫。

當你從容不迫的生活被逐步蠶食,沒有退路的時候,自然就會行動起來了,這是本能。


關掉手機,閉上眼睛想想你不行動的後果。


我是一個嚴重的拖延症患者,我從小學開始就拖作業。

後來,我覺得人這一輩子,一定要干點什麼留在世界上吧?我想寫一本小說,但是總覺得自己沒到時候,算了,不去想了,那一定是猴年馬月的事兒了。

直到有一天,猴年馬月的最後一天,我對自己說,猴年馬月都要過去了,我在還等什麼?

我就在那天寫下了,我人生第一本小說的第一個字《 醉


瀉藥,先馬克,過兩天再寫……

--------------------------------------分割線-------------------------------------------

現在才寫並不是因為拖延症哈,因為前陣子沒辦網。

首先,先了解自己為啥會拖延,最重要的是要明白:

拖延從根本上來說並不是一個時間管理方面的問題,也不是一個道德問題,而是一個複雜的心理問題。

這句話來自簡·博克的《拖延心理學》,本書主要論證的是拖延的心理原因,所以作者這樣說也沒錯,但是我對這句話持保留意見,我認為在某些情況下,拖延並不僅僅因為心理問題。

常見的、我暫時能想到的拖延的原因有:

1.自我價值低,害怕失敗:只要你想要做成某件事,就得投入時間、精力,一旦投入了就有失敗的風險。很多人潛意識裡不相信自己能夠做成一件事,企圖用「不努力」來避免失敗的風險,心想著「反正是自己沒努力,所以這次失敗了也不代表自己蠢」之類的。

2.討厭即將要做之事本身:這點不多加贅述,比如你不喜歡上某堂課,自然也就希望時間過慢點,讓下課時間變長。

3.對時間的概念不清晰:人對時間的「長短」概念是受主觀感覺影響的,有的人對「一小時」的概念不明確,認為可以用它來做很多事情,其實刷刷微博不自覺地就過去了。

4.精力不足:答主就時不時會出現即使有很多想做的,但沒有精神去支撐我完成那些的情況。像這點原因就不是心理問題了。

題主問的是讓自己行動起來的小方法,重點在方法論這塊,所以就著重來講下技巧:

1.首先要明確的是,正如引用的那句話所說,千萬不要把拖延看成道德問題,它不是因為懶惰、意志力不足,從人的本性來說,意志力的作用是有限的,如果完全依靠意志力,是不太可能完成一個宏偉的目標的。

2.對於自己討厭的事,我們得管理對待這件事的觀念,定內在目標和外在目標,內在目標就是和自己價值觀相符合的,外在目標就是比較功利點的(比如對普通的工薪階層來說,養家糊口是必須的,就會有一些事情是自己不得不做的,我們就得說服自己去做這些不得不做的事)

3.很多地方都提到的,完成目標後給自己一點適當的獎勵也是有必要的,這也是能夠更好地說服自己的方法——做完這件事後,就有好事在等著我呢!記住一點,「胡蘿蔔政策永遠比大棒政策來的有用多了」,老是責怪自己,不僅會打擊自己實現目標的信心,久而久之,自己也會變成一個沮喪的、抑鬱的人。

4.對於時間的控制有兩種方法,如果是喜歡按部就班的人,那麼就用手機里的日曆設定一個時間表,規定自己什麼時間做什麼事;但我想大部分拖延的人都放蕩不羈愛自由吧,所以第二種模式可能更適合大家:不受計劃的約束,單純地計時,但在自己計時的這個時間段內必須全身心地投入所做的事。不需要太多時間完成的事,可以採用番茄工作法,不允許被打斷的事,可以計時兩到三個小時(按個人實際情況來,比如說答主如果看高數的話,腦力就堅持不了幾小時,但看心理學的話估計可以……)

番茄工作法 - 做法
1、每天開始的時候規劃今天要完成的幾項任務,將任務逐項寫在列表裡(或記在軟體的清單里)
2、設定你的番茄鍾(定時器、軟體、鬧鐘等),時間是25分鐘。
3、開始完成第一項任務,直到番茄鐘響鈴或提醒(25分鐘到)。
4、停止工作,並在列表裡該項任務後畫個X。
5、休息3~5分鐘,活動、喝水、方便等等。
6、開始下一個番茄鍾,繼續該任務。一直循環下去,直到完成該任務,並在列表裡將該任務劃掉。
7、每四個番茄鍾後,休息25分鐘。

5.寫日記之類的,記錄自己不想開始的心情,好不容易開頭了又是如何,最終完成了任務時的喜悅,以便留下經驗:「其實沒啥好拖延的,萬事開頭難,開了頭就順理成章地做下去了」或者「這個困難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

6.如果是精力不足以支持行動的話,那麼也許是生活習慣的某一環或者是某幾環出了問題,精力管理是個綜合性的問題,比如晚上沒休息好會影響第二天的專註力、精神,而沒有好好鍛煉也會影響的。這個方面的話,答主認為就要把各個環節都把控好,要作息規律、飲食規律,保持心情愉悅(實際上,你想著你每天都有事情可以做,有奔頭,事情完成後還有自己設定的獎勵,自然就會覺得心情舒暢不少啦,用TVB的話來說「人這一輩子最重要的就是嗨森」……)

以上,暫時寫這麼多,參考自《拖延心理學》、番茄工作法等雜七雜八親眼目睹過的理論、親測過的方法。

2.25補充兩點:

羅素在《論疲勞》中曾說「不允許自己去尋求那種有損健康、影響工作的過份而又使人疲勞的快樂。」所以對於精力管理而言,也要限制自己花很多精力在「玩」上面。比如說你工作完想看美劇了,看一兩集放鬆下心情就好,如果坐著一動不動看一下午就會覺得脊椎僵硬、頭也有些暈暈的——其實,玩也是需要消耗精力的啊!你說你去酒吧里搖頭晃腦地嗨一晚,會不會影響工作、有損健康?

由於人性本就是懶惰又「短視」的,所以很多人說學習、健身這類需要長期堅持才能看到效果的事其實是「反人類」的。戰勝拖延是個漫長的過程,其間少不了中斷、瓶頸,但是自己不能自我厭惡,嘲笑和質疑自己都會更加阻礙「戰拖之路」,遇到自己又失敗的時候,只需要理性地分析原因、找方法就好了,而不是一味地自責啥的。


先定個小目標,達到了就給自己一個大獎勵。

就像這樣

圖給你,共勉之:)


告訴自己現在就做,只做5分鐘。一般情況只要開始了做起來都不止5分鐘


多看優秀的人


為了自己以後能夠更好的裝逼

為了自己82歲能娶28歲的女人


App store,有個App 叫 Forest。

不謝


閉上眼睛,蓋住腦袋,小憩10分鐘,清空大腦,鬧鐘響時立馬進入工作狀態。

實在不想行動,拿本子拿筆,跟自己對話,察覺自己的情緒,分析他是否是合理的。往往到最後,就發現,這完全沒必要嘛。

另外,失敗就失敗,高標準的做不到,就降低標準慢慢來。要知道,飯要一口口吃,重要的是養成習慣。而且,不要期待你明天會做得更好,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然後每天總結,發現你經常會犯的錯誤是什麼,記下來,每天寫一遍預防措施,或者開解自己不再犯的話。


謝邀。

如果只談方法,不談其他,

那麼,我會有一個建議給出來,看是否能有所幫助。

就是,去找找「你要行動」的興奮點。

比如,這件事你應該做,卻懶得做,或各種原因讓你拖下去,一邊狠狠地自責一邊繼續拖,

那麼,其實能夠想像到的,

就是沒什麼可逼自己的因素出現,就一定還是在如此狀態中「糾結的執著」著。

畢竟,自己就是「不想不願」,這動力本身就是無敵的。

於是,嘗試著讓自己去發現「動力所在」,也就是刺激自己的「願力」,也許會有轉機。

比如,你討厭工作,喜愛旅遊,

那麼就找找工作和旅遊可能相通的點,

上上策是,「工作本身中就能找到和發現興趣之所在」,這會讓你對工作的感覺都會慢慢地發生變化。

下下策是,「就算工作本身很枯燥乏味,至少還可以賺到去旅遊的經費」,交叉點稍遠,但也算是動力可能的來源了。

因此,其實調整自己,能有一雙發現的眼睛和探索的精神,這可能才是重點所在。

畢竟,什麼事情有趣還是無趣,有勁還是沒勁,往往都是個人化的標準和衡量,

能重新去看待,這本身就已經是對自我的突破了吧。

當然,這只是自我的一點感覺和想法,僅供參考,

因為每個人的狀況都有著屬於自己的複雜,針對性的情況才會有針對性的方式。

而拖延,常常是有很多背後的緣由跟著,

能嘗試追溯和找到這些,還是根本。

因為這本身就是一個梳理自我的過程,你會發現很多連自己都可能不那麼清晰的地方。

也會因為能看到這些那些,而會明白自己的拖延,問題何在,

於此,最好。

希望這些能有所幫助。


沒有。不能迅速行動只是因為太閑,時間緊迫動作就自然而然的加快了。所以任何方法都是沒有用的。


先把必須做的事情做完,就可以為所欲為了


個人方法,選擇自己喜歡的警句,在自己懶下來的時候不斷激勵自己。

我用過的警句:

1.最可怕的是比你厲害的人比你還要努力:聯想到人工智慧機器人深度學習,你在睡覺他在學習。想到就沒心情玩遊戲了。多刷點知乎,多看點書吧。

2.最可怕的是自己放棄了:聯想到以前喜歡一個女孩,沒有追下去,失去了才後悔莫及。現在不努力,機會就逝去。包括加薪晉陞的機會。

3.數一下你多少歲,數一下你多少存款:很現實,數一下。努力吧少年。

----------------

類似的,總結自己知道的生活經歷,形成句子,不斷激勵自己。讓自己產生聯想,聯想到可怕的事情,自然就會行動起來。

另外贊同 @華旭老鄧的番茄工作法,一段時間內專心只做一項工作,然後休息一下,繼續進入下一個工作。專註,有效,小扎也是它的忠實執行者。


推薦閱讀:

你見過最嚴重的拖延症是什麼?
如何讓自己想努力?
學習時容易受外界干擾,關注時間不長,不夠專註怎麼破?初三了已經
怎麼治療拖延症?
拖延症,選擇困難症,懶癌晚期,怎麼治?????

TAG:拖延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