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大和民族的優缺點究竟是什麼?

最近突然想了解一下日本人的民族性格,結果度娘出來的都是些莫名其妙的東西。其中以羨慕認同為主,客觀中正有一點點,我就在想中國人這麼多,想必也有很多精英,但是居然沒有一個人可以分析日本人的那些所謂優點從何而來,所幸我自己說吧,反正不說憋得慌。

我們先總體來說,公正的評價一個民族和一個國家不能帶有仇恨情緒(但是客觀說我雖然喜歡日本女人但是對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卻不敢恭維甚至沒有絲毫的認同),我們說先說,日本是個什麼樣的民族?這個民族大概在那些認同日本民族性格的中國人眼裡有哪些優點?然後說這些優點的由來以及可能的變化。

最後認清這個人或者民族,而不要讓一些偽專家誤導我們網民的正常思維。


總體來說,看待一個民族我是分成三個部分來看的,就像看人一樣,先聽其言(不只是說話而是看他的處事表現和日常行為),後觀其行(不只是看他做了什麼而是看他做事的時候的準則和操守有所為有所不為),最後察其心(判斷他做任何事情內心深處的追求和底限)。

總的來說,大和民族的性格從淺到深依次整體呈現出從高到低的過程,也就是越是表面的事情越是狹小的事情大和民族做的越好,越是深刻的事情越是廣博的事情做的越差,如果最後審查他們的內心我們會發現他們的行為和內心的追求是極度不一致的。、

我總結出一句話概括,日本人大和民族:理想美好,境界淺薄,手段卑鄙。

一個民族的情緒分兩種一種叫民族理智,一種叫民族感情。和做人一樣,人要感情和理智互相制衡互相合作才是正常人,同樣,一個民族理智和感情互相制衡合作才是正常的民族,比如英國,比如法國,比如美國雖然他們或有缺點但是我們不能否定他們是一個優秀的民族,但是日本是這樣嗎,我們承認日本人有著優秀的民族理智和民族感情,但是為什麼大和民族總給人一種奇怪的感覺呢?我們想誇他,但是不知為什麼誇他的時候自己心裡沒底,但是我們又說不出為什麼心裡沒底。

因為大和民族的性格中感性完全支配理性(我們不說某個人或者團體,我們只說民族),這一點恰恰與德國人相反德國人是理性完全支配感性。從很多蛛絲馬跡中我們可以看出,在下關鍵決斷的時候大和民族總是扭曲現實理性來適應自己內心的希望。(一位韓國人說過,每當把盆景移植到廣闊庭院中的時候日本人總是犯大錯誤,這就是日本人經常犯這種錯的原因,這不是說日本人的判斷形勢的理智不夠而是因為關心則亂或者利令智昏,情感影響了判斷,比如,我個人很敬佩日本的兩個人中的一個山本五十六,山本對於美日戰爭的判斷是有清晰認識的,但是收到情感的指使山本必須去爭取那微乎其微的勝算)

在這裡我們要說一句德國人,德國人在下關鍵決心的時候,總是要蒙蔽自己的真實情感,一切以服從現實理智為主,從腓特烈到一戰德國,到二戰德國都是如此,德國人就像機器一樣跟著現實世界滾滾向前,而不是由內心去改造自己的處境,最後往往撞得頭破血流。

大和民族和德意志民族在軍事戰鬥力上都是公認的強大,但是這兩種強大卻有著明顯的區別,德國人冷靜沉著,戰鬥組織嚴密,體系配合完美,軍官士兵之間形同一體。這是典型的理智型戰爭才有的表現,也是理智控制感情的表現。而日本人狂熱激進,戰鬥意志旺盛,進退悍不畏死,這是典型的情緒化戰爭表現,也就是感情控制理智的表現。、

一旦下定決心,在這兩個偏執狂眼裡自己的民族就沒有其他選擇了,德國人只有戰勝稱霸和戰敗投降兩種選擇,日本人只有你臣服於我或者我臣服於你兩種選擇。但是過度的偏執就是瘋狂,睡會讓瘋子戰勝稱霸或者讓瘋子統治自己呢?於是乎,抵抗不斷的產生,最終讓偏執狂的偏執徹底毀滅。

這算是廢話嗎?大概吧

我從網上找來很多人公認的日本人的優點,逐條來談。

1.凝聚力。

無數人說日本人的凝聚力比中國人強,因為中國人總是喜歡窩裡斗(這一點我也承認),但是我們有一點沒有看到,那就是什麼才是真正的凝聚力。中國人窩裡鬥了幾千年,中國散了嗎?沒有,中國反而越來越統一。因為中國人的凝聚力是像空氣一樣活著萬有引力一樣存在的,什麼樣的比方能表現呢?好比,我看過一個節目,一對年過就是的老夫妻在電視節目攝製組面前淳樸的吵了一架(我想也許他們每天都這樣),然後呢,老漢為了顯示自己身體強壯開始和攝製組成員掰手腕,結果老太太衝出來打年輕人,因為她以為自己老公被人欺負了。

還有就是一個整天鬧矛盾的兄弟倆,面對四五個整天在一起的酒肉朋友的圍毆,誰的勝算大,誰的凝聚力大?我覺得不需要討論。

真正的凝聚力不是平時顯示自己很團結,而是在需要生死相依的時候可以放棄爭議結成生死一體的同盟。而不是像日本人一樣自下而上的控制和裹挾,日本人的凝聚力說白了就是一種自上而下的目標認同,類似同富貴同患難的黑道兄弟情,但是到了關鍵時刻生死關頭往往要樹倒猢猻散,但是這個問題怎麼解決的呢?然後才有了武士刀精神和天皇精神,其實就是為了防止樹倒猢猻散採取的一種精神控制。只是日本人不自覺而已。

2.好學。

日本人真的好學,這點我們不能不承認,因為事實擺在那裡。但我想說的是日本的好學學來的=東西用來做什麼呢?日本人學習了唐文華,在宋朝滅亡之後悍然宣稱自己才是中華文化的正宗繼承人。(呵呵,他想讓所有人認同自己和老師一樣的偉大)日本人學習了西方文化然後開始用實力擊敗自己的老師(你的本事我都學會了,那我就吃了你,就像和貓學藝的老虎),所以,看一個人的優點我們真的要看他想拿這個優點來做什麼,他的優點不重要,他的目的才重要。

3.勤勞?

勤勞?和好學一樣,他為了什麼?再者說,世界上最勤勞的人是日本人?那在西班牙就不應該反華商遊行,應該反日商遊行了。

4.危機感強。

不做虧心事怕什麼鬼敲門!有的人說日本人這個優點,光明正大,心胸坦蕩,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謀於未發,行於人前再是優點,杞人憂天是優點嗎?

我從中間插一句,我是五毛嗎,不是,但是我個人比五毛更加憤恨日本人,但是我們說但是,憤恨不能成為我們評價一個民族時歪曲其他民族的理由,我想公正的評價大和民族,但是在我眼中看到的事實和現實中日本人的行為差距如此之大,怎麼解釋呢?嗯,我們說難道大和民族沒有優點嗎?有,當然有,而且有很多,甚至大和民族的很多優點是值得中華民族學習和借鑒的,但是,

你們要問我為什麼要全面否定大和民族和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呢?是仇恨讓我發瘋了嗎?沒有,我不會用火燒圓明園來評價英國法國,我不會用趁火打劫奪走一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土地的(記不清了)事實來評價俄國人,因為這是不公平的,某個事件只能反映某個事實不能全面評價一個民族。所以,我不用南京大屠殺來評價大和民族。

我們就要用其他的例子來解釋這個問題。

世界上最可怕的人是什麼人?

世界上的人分這麼幾種,做好事的人,做壞事的人,可能做好事也可能做壞事的普通人。好人不用說了,一定會被讚賞(也不一定,如果別人佔據輿論高地,那麼白的也能說成黑的了)做壞事的人,一定會被打擊(惡有惡報,惡不積不足以亡身),還有普通人。他們都不可怕,可怕的是什麼人,一個不停的用做好事來為自己未來做壞事的時候做鋪墊的人,也就是王莽這種人,我們說壞人不可怕,偽君子才可怕就是這個道理,為什麼可怕就是

因為他們很有隱蔽性(平時看不出來一旦出現問題就天崩地裂)

很有破壞性(他們用做好事來為自己爭取各種支持,很容易煽動不明真相的人一起行動)很有欺騙性(他們可以用各種正當理由包裝自己丑陋的目的,用各種似是而非的理論匹配自己卑鄙的行為,所以,這種手段能夠欺騙世界上大概一半的判斷力不夠的人,到現在在中國認為日本人沒有什麼欺騙性的人也有很多)

所謂,大奸似忠,大偽似真說的就是王莽這種人也是大和民族這種民族。只是類似,不是說日本人就是居心叵測的壞蛋。

那我們總結我們為什麼要全面否定他們呢,因為其心不正,智益為害。如果一個人,一個集體,一個民族不能在核心民族思想上為自己確定正確的目標,那麼他所有的優點都將成為自己做壞事的工具,大和民族恰恰就是如此。

我們說日本人感性控制理性,有一個很有趣的表現,那就是在日本很多的藝術作品中動漫,日劇,遊戲等等傳播思想的載體中,某個人在最關鍵決勝負的時候,往往要靠為自己填充感情來使自己的實力全面爆發進而取得勝利(比如黑崎一護的「守護」,路飛的「同伴」等等等等),這不勝枚舉。也就是,日本人在客觀審視事實的情況下在內心裡是堅定的認為決心可以促進實力的覺醒,進而取得勝利的。理論上這是正確的而且是成立的,但是,這其實就是一種偏執和瘋狂,不能習以為常,更不能作為人生的常態。

大和民族的孤島環境讓日本人堅強,為了適應環境日本人非常進取,但是日本從小到大米面前總是有一座通向美好理想的大山,就是中國。中國先天的優勢,讓中國不論是在追求現實利益還是理論美好的道路上總是走在日本的前面現行完成對美好理想的追求,說白了,日本人發自內心的想做世界的楷模,但是生不逢時的不斷被中國搶先完成,於是日本人更加努力,但是就在某時某刻,日本對於中國的羨慕和敬佩,開始了黑化,也就是開始從羨慕到嫉妒恨的演變。

因為中國更先進,所以日本謙虛的像中國學習(沒辦法不謙虛,你想趾高氣昂的讓別人教你東西嗎?搞笑,所以,日本人的謙虛學習不是一種禮,而類似於一種韜晦的手段)一旦他們認為自己可以取代中國的時候他們就會試圖完成自己的心愿,開始向中國挑戰(甚至說某種情況下是中國激發了日本以小博大的才能和讓日本不斷的挖掘自己的潛力),他們的內心是這麼說的「把中國人踢下去,成為世人楷模的人應該是我」日本人的這種挑戰如果陷入失敗後(比如唐軍大敗日軍,明朝打跑豐臣秀吉)就會更加謙虛的學習,進而等待機會,其實他們的內心卻留下了仇恨和壓抑的種子,就像是火藥桶一樣等到一旦取得成功的時候集中爆發出來。所以,在日本在近代擊敗中國之後,日本的民族情緒才真正的狂湧起來,我們看看日本對中國極盡蔑視之能事,唯恐在任何一點上不能壓倒中國,並且千方百計讓中國人變成過去中日關係中日本的角色,日本在侵華戰爭中的表現就是這樣的,他想享受自己被人憧憬和崇敬的感覺,尤其是被自己的老師崇敬的感覺。

這是一種扭曲的心理。

所以,我們說在現實中的日本完全有資格和實力成文中華文化圈中的最完美的二把手,如果他沒有那些和自己實力不相符的野心的話,日本可以在大海上幫助中華文明體系拓展和維護海洋利益(如果可以的話南到澳洲,東到關島就可以完美的控制在中華文明圈裡了),在必要的時候比如中國衰弱的時候支撐起整個中華文明圈的穩定和信心,因為日本的天賦和實力可以支撐日本做到這一步,說白了如果日本沒有黑化的話,日本就是一個模型版的中國,但是遺憾的是這種天賦在日本被野心扭曲了,最後使日本變成了一個黑化的瘋狂的虛偽的優秀的國家。

在扭曲的心理下,儘管大和民族有著對美好理想的追求,但是過於急功近利(因為體量的問題,中國總是處於壓倒優勢,這是天生的短板,但是日本人不肯承認短板,總想依靠其他的東西來彌補體量的缺陷)導致行為上不擇手段(所以日本經常偷襲和不宣而戰,就是這個問題),在成功之後不能寬厚的包容所有人,反而高高在上貶低一切,沒有當領導的經驗為所欲為。最終為眾人所厭惡,陷入惡性循環。

我們這些普通人初始接觸大和民族的時候是很容易對這個國家民族產生極其深切的好感和敬意的,他們的言談,行為,舉止,禮節甚至思考和操守都有著像中國聖賢那樣要求的人的各種美好行為的相似性。所以,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在一開始都會由衷讚歎大和民族和日本人。

但是,我聽說過一句話說「在日本呆的時間越久就越討厭日本人,在中國呆得越久就越喜歡中國人」

斯言是也!

因為和日本人接觸的時間越長,細心的人有頭腦的人(在此區分哪些沒有自我思考能力的人比如長期在歐洲被洗腦的歐洲人還有灣灣們,他們不認為自己被洗腦反而言之鑿鑿的無根無據的指責別人被洗腦,每次聽到這些沒腦子的人的沒腦子的話,我只能徒喚奈何,因為有句名言這麼說「砍掉一個人的腦袋,比改造他的思想容易」,這些被洗腦的人完全被自己的國家機器或者國家政黨或者國家媒體控制,成了機器人,他們確實應該被砍掉腦袋重新改造)就會發現日本人的各種優點都是一種機械化的程式化的沒有依據的一種高尚(日本所有的優點都以高尚為出發點,所以我們總結為高尚),他們所有的行為就和語文數學一樣成了一種技術或者一種規矩,一種只在日本人中必須遵守的無形的規則鎖鏈。

有點虛偽的感覺。

那麼他們為什麼這樣呢?我們說過了,日本人的內心深處就是追求一種偉大的認同,說白了就是追求中國在中華文明圈裡那種唯我獨尊的偉大感覺。但是由中國在,他沒有機會,於是他必須試圖強化自己的實力,於是有了日本人其他的優點,在保留自己大和民族核心思想的基礎上,可以很容易的拋棄過時的東西接受必要的改革(其實他過去的東西也根本不是自己的哈哈哈,封建文化來自中國,在近代拋棄中國之後接受了西方,近代文化來自西方,在二戰拋棄了西方接受了美國),因為改革可以帶來實力的迅速增長,所以我們可以看出來,日本的改革不是以國家民眾福祉為基礎的,而是以國家實力是否能快速增長為基礎的。

這可以說是一種典型的唯利主義。唯利是圖不可怕,畢竟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但是,日本人不是這個樣子的,他們既要唯利是圖(用實力獲得別人的認同),又要別人稱譽自己不唯利是圖(因為他說到底追求的是一種名譽),這就陷入了現實和理想的矛盾中。於是我們可以看到在大和民族身上另一個有趣的表現————既要當婊子還要立牌坊(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對日本人的這種看法)。

然後呢,他們對外接受改革,對內呢就是加強控制,讓自己的民族和國家在凝聚力上超人一籌,形成更加強大的戰鬥力(尤其是面對中國這種傳統體量優勢的國家,日本人更加重視凝聚力因為日本的體量永遠不可能跟得上中國,所以他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凝聚力),自上而下的形成一種民族性的「團結」,之所以帶引號是因為這種團結是變了味的,真正的團結來自於所有人對於民族願景的認同和共同追求,然後拋棄成見求同存異,而日本的團結就是一種要求和強迫「天皇精神」帶來了民眾的服從,等級制度帶來了國家穩定,武士道精神帶來了危機下的承受力,以及藉由中國古道德而來的傳統「禮」和外來宗教來約束所有人的心智使之能始終保持在一起。

所以,在長時間接觸大和民族之後就應該可以發現日本人的各種高尚不是發自內心的,只是一種伎倆而已(所以在現實表現中,日本人總會遵守一些繁瑣的沒有意義的禮節和原則,這就是慣性作祟),一種披著是中國大道或者西方自由的外衣的鎖鏈。大和民族之所以有著難以言喻的民族凝聚力就是因為長久以來所有人都一直被這條鎖鏈捆著,最後變成了一種理所應當。

我們說一個題外話,就是在中國流傳甚廣的「崖山之後無中國」

是對是錯我們先不討論,我先說一句打底的話。那就是日本在重大問題上放出的言論總是有習慣性的功利目的,甚至在必要的時候胡說八道也是無所畏懼的,所以日本人說出的話大概有一半是謊言(當然經過習慣性的包裝之後讓很多普通人看不出來的謊言)。

比如「三個月滅亡中國」,這是典型的口號,別說三個月滅亡中國就算三個月走完中國日本人都做不到。

崖山之後無中國本身就是偽命題,我們不說什麼東渡之後無扶桑的酸話,我們將理論理。

我們先說什麼是偽命題,就是出於錯誤的目的,提出錯誤的想法,最終拿出來的錯誤的判斷。打個比方:

有一個人是獨生子,父母雙亡,有一個人告訴他「你媽自從生了你之後就再也沒有生過孩子,所以不能證明你媽一定有生育能力,也就是說你不一定是你媽生的,所以你繼承你家的家業本來就不具備合法性」

像這句話一樣,因為邏輯上有可能性我們不能完全否定它(因為人的本能只會否定完全否定錯誤的東西,對於模稜兩可的東西都是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的)所以,基本上就有一半的認同。所以絕大多數人明明內心知道這個命題是錯的卻無法反駁,這個問題有類似的例子嗎?有——白馬非馬!也就是邏輯上成立但是事實不符的偽命題。(要是讓公孫龍來指導中國現在的輿論戰的話歐洲人連屁都放不出來,額對不起,說粗話了)

這就是偽命題,當然也是現實打臉可以就解決這個問題,因為可以有宗族認親,血緣判定。但是,但從辯論來講這句話沒有什麼漏洞,在輿論戰中這種話往往能收到奇效,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足夠的歷史知識和判斷力。

這也不是日本人首創的,這種輿論戰的根本原理就來自於中國諸子百家中的名家,名家經典理論就說過「物莫非指,而指非指」也就是說,如果在事實很難理清的情況下,只要邏輯上能說得通的話在理論上都是成立的。

可能有點深奧!

現在我們說,為什麼這是錯誤的,我的這個觀點來自於知乎的對手(哪裡我就不說了為了避免廣告嫌疑)鬼谷子吧,裡面的以為大神對此做過深刻而精闢的評價,但是後來文章找不到了,所以我借花獻佛。

崖山之後無中華,為什麼是錯的?

我們先說中華是什麼?我們知道自古以來中國就沒中華這個國家,誰聽說過「中華國」呢?

自古以來,在中國的政權都有自己的國號,秦漢唐宋等等,雖然國土大小不同,外交控制力不同,軍事影響力不同,但是,這些王朝的對於泛中華文明圈裡的控制政策是一樣的,所以對於中華文明圈裡的核心就是現在的中國某個王朝來說自己就是中國,天下之中,核心之國。表明自己是天下的中心(中華文明圈)。自稱中國。

然後中華呢?中華事實上是一種移動的,充滿包容性性的混合文明代稱,這個文明以「天道」為基礎,「天下大同」為最終目標(這是歐洲人永遠不能理解的理論,他們不能理解天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我評價西方人狹隘(不包括美國人因為美國人足夠博大),就是因為他們對事情的判斷力淺薄)然後只要認同這兩個目標的文明就可以自由的進入中華文明體系,不管你是游牧民族還是農耕民族還是漁獵民族,不管你是什麼宗教,不管你是什麼文化,只要要認同這兩個原則你就可以成為中華文明俱樂部的一員,然後這個新來的文明所建立的政權就有資格參與一統天下的競逐,所以,為什麼自古以來的蠻族王朝都爭先恐後的宣稱自己是中華正統並且強迫中華文明圈裡的所有文明對此認同(比人蒙元,滿清),就算實在不行,就把自己的蠻夷文化改造成之前王朝所打造的中華傳統文化然後再說自己是正統(比如北魏)。反正都是為了天下。

說白了,中國就是歷史上所有處於中華文明圈裡具有完全控制力王朝的自我稱呼。也就是說,任何一個王朝只要實現了對於中華文明圈的強勢控制,就可以自稱中國,也必須自稱中國因為大一統思想的存在,只有自己成為中華正統自己才具有統治中華文明圈的合法性。所以,任何一個王朝只要有足夠的實力,必定開始宣揚自己文化才是中華文化的正統。

於是在中華文明圈裡出現了一個「正統」中華文化創造歷史,和一群非正統中華文化參與歷史的奇葩現象(因為這個圈子裡的政權都有中華文化的入會證明哈哈哈),當然這個正統的文化是隨著正統正權的實力來不斷改變的,當這個正統文化的維護者衰弱或者滅亡的時候,其他的伺機而動的有實力的政權就會乘機崛起,從而使中華文明圈的老大易主,同時,這個中華文化的正統也就變成了另一種文化。數千年來從未改變。

唯一例外的一點是漢族的文明發展的過於先進發展出了可以延祚漫長的儒家文化,做事太過正經(中國人做正確的事從不猶豫也不計代價)修了長城和大運河(雖然勞民傷財但是人人都不能絲毫否認長城和大運河的修建為之後的漢族政權在爭取軍事政治上優勢的時候所存在的巨大幫助)

正因為漢族在中華文明圈裡時間長久的強勢存在,使得儒家文化自然而然的成為了一種理所應當的正統中華文化(注意,是正統,不是唯一),其他的非正統文化雖然時斷時續的掌權(這也就證明了中華文明圈裡始終是有其他非正統中華文明存在的,只不過他們掌權時間較短),但是為了維護權利的穩定,所有成為中華地區實權掌控者的的任何非儒家文化政權都必須藉助一部分儒家文化來彌補自己過去野蠻文化的不足,實現國家政權的長治久安。從而令人驚奇的情況出現了,儒家文化在中華文化中登台表演的幾率太高了,使得台下的觀眾認為這只是一個人一個文化的獨角戲(這是誤會),一旦儒家文化下台的時間過長就使得所有的台下觀眾覺得不正常。

因為這種原因,使得作為中華文化主要代表漢族的儒家文化在外人看來就成了唯一的中華文化。這是一種錯覺。

但是為什麼在漢唐之前北方蒙古沒有進入中華文明圈呢?我只能說說他們太落後了,落後到連一張中華文明的資格證都填不了,五胡之所以亂華就是因為他們經過文明的熏陶獲得了資格證,再後來的突厥和回鶻始終沒有認同中華文化所以最後被打跑了。後來的遼,金作為漁獵民族參與了中華文明圈的競爭,後來的蒙古人更是靠著和遼金的發展才獲得了文明的進步「偽造的中華文明圈入會證明(武力和乘虛而入)」只不過蒙古人統一的太快了(遼金腐敗,南宋衰弱),快到根本沒有機會和必要去靠吸收文明來擊敗其他的中華圈其他政權,蒙古之所以以一種異文化的表現統一全國,僅僅是因為他們沒有時間吸收漢族的儒家文化,自身的原文化表現比較重,而儒家文化沒有進入蒙古政權而已。比如,如果統一天下的是前秦或者北魏這樣的異族政權(他們對漢文化的吸收更好)的話他們就可以為蒙古人樹立一個典型一個異族中華文化掌握天下的典範。

由此我們看到的事實是一個對漢族儒家文化吸收不足的假的異文化(因為蒙古人吸收了遼金文化)征服了從未被徹底擊敗過的漢族儒家文化,而不知所以的觀眾看到儒家文化到了就以為中華文化倒了,其實根本不是,倒的只是非常正統的漢族儒家文化和和儒家文化維護者宋朝政權。中華文化始終存在只不過傳統在中國文化圈中站主流的漢族儒家文化,遼金漁獵文化都變成了非正統文化而已。

而我們接著說,也正是蒙古政權對於漢文化吸收不足,使得元朝的執政根基很蒙古化(半野蠻半文明),雖然蒙古政權在成為中華文化圈的主人之後試圖吸收其他的傳統的中華文化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但是取得政權的容易(軍事進攻)讓這種文化吸收變得很緩慢,也正是在這種吸收中蒙古貴族才迅速的墮落(因為沒有漢文化來防止高層被腐蝕墮落)最終才使得境內的其他先進文化愈加厭惡蒙古政權,最終讓元朝成為了一個典型的短命王朝。

於此,才使得後來的滿清政權進入中國之後迅速採取了兩頭並進的方式來完成漢文化和滿族文化的融合,一頭是武的(剃髮,推著漢人往滿人靠攏)一頭是文的(滿漢一家,推著滿人往漢人靠攏),所以清朝才能獲得政權的相對(只是相對於蒙古)穩定。

由此我們看到,蒙古人也是中華文明圈的一員只不過吸收漢文化較少,政權壽命又短,才使得蒙古文化來和去都貌似一種異族文化。如果蒙古執政能長一點,對漢文化吸收好一點就不會這樣了。雖然後來蒙古的領袖試圖恢復大元,但是就是因為文化敵意使得蒙古難以逾越明朝的在北方的嚴厲警惕和不斷打壓。最後才把機會給了滿族。

所以,我們得出的結果是,崖山之後中華文化並未滅亡只是不再是中華文明圈的正統文化而已,取而代之的是一種不成熟的農耕游牧式的半游牧半農耕半漁獵的混合中華文化(當然這種不成熟的東西很快就垮了)。

中華文化未亡,只是變了個樣子。

還有一個核心的問題,就是因為特殊的原因蒙古從中國從中國分裂出去了,如果外蒙沒有分裂出去的話,崖山之後無中國這種論調就不會出現了,因為蒙古是中國的一部分自然也是中華文明圈的兄弟之一,一家子輪流當家本來就是可能的和正常的。但是,外蒙古分裂出去了,使得蒙古是不是中華文明圈的一員產生了疑問,由此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才可以拿崖山之後這種話來噁心中國人。

所以,中國的領導人從一開始就設立的是內蒙古自治區而不是蒙古族自治區,這代表什麼?這代表在將來的某個時刻在毛子無力顧及的時刻,中國可以恢復創建一個外蒙古自治區,讓我們拭目以待。

只有蒙古都收歸中國之下,中華民族的認同感才不會出現奇怪的疑問,成吉思汗是哪國人?這種問題,就是從此而來的。等到蒙古收復,中華民族的人員才算整齊,中華文明的這些「歷史問題」才能解決。

所以,崖山之後無中國是假的。

關於戰爭,我自己編造了一個小故事,講給大家聽

某一天,征夷大將軍統一了天下,決心率軍遠征,招募這個精銳的日本男人,男人說

「我要去苦寒之地了,等著我,養大我們的孩子」

妻子說「天下不是太平了嗎,為什麼還要打仗」

「那是天皇的夢想和大日本的榮光所在,身為武士,我必須去」

「我等你」

某一天,中國聽說了自己的兄弟之國被人進攻,招募這個精銳的中國男人,男人說

「我要去苦寒之地了,等著我,養大我們的孩子」

妻子說「那不是別人嗎,為什麼要你去?」

「那是兄弟之國,兄弟之國亡了就該我們了」

「我等你」

戰爭打了很多年,兩個男人都受了很多傷,離了很多功勞,但是他們同樣想念自己的妻子。

長官把消息帶回國內。

中國女人對孩子說,你爹還活著,我們等著他。你就快長大了,就快能幫媽媽的忙了,媽媽不用這麼累了。中國女人不識字,只讓捎話回去,我們也活著。

日本女人對孩子說,你爹在為天皇效忠,你也要像你爹一樣成為優秀的武士。日本女人不識字,把自己的頭髮捎給丈夫。

後來在戰場上兩個男人相遇了,他們都浴血廝殺,

日本男人想,為了她,我必須更加努力。

中國男人想,我背後是我的老婆孩子。

戰爭仍然繼續,很漫長。。。。

日本女人自殺了,把自己的信物交給丈夫,永遠陪在他身邊讓他為天皇效忠。

日本的孩子記住了,自己的父母都是為天皇盡忠了,等自己長大了自己也要做的更優秀。

中國的孩子記住了,父親在打仗,很危險,會死,母親在種地,很痛苦,會累。等自己長大了就能幫助父親母親了。

很久之後,孩子們長大了,他們也都上了戰場,但是,戰爭結束了。。。。

中國男人和孩子回到家鄉,女人已經死了,留下一座貞節牌坊。。。。。

日本男人和孩子回到家鄉,女人已經死了,供奉進一座神社。。。。。

時間還在繼續。。。。。。

兩個男人都死了,孩子長大了,

中國孩子告訴自己的孩子,你爺爺告訴我有人想滅我們的國,拆我們的家,他們是瘋子一樣的人,如果他們再來,不管他們多麼強大,你也要為了我們的家和國,打敗他們,記住了嗎?

中國孩子說,記住了,我下地去了。

日本孩子告訴自己的孩子,你爺爺告訴我天皇的夢想一定能實現,上次就差一點點,如果我們更努力的話,如果我們變的更強的話,我們一定可以,所以你一定要成為一個比爺爺和爸爸更優秀的武士明白嗎?

日本孩子說,記住了,我練武去了。

於是,時間繼續。。。。。。。


隨口說一下在日本生活這幾年對日本人的看法。

1、呆板、死腦筋、講究一些繁瑣的沒意義的形式上的東西、大道理說得極其溜其實沒什麼實質性內容。整個社會就像處在一個洗腦和被洗腦的狀態。

好處就是日本人自己樂在其中、每天都活得有聲有色雞湯灌頂自我感動、並絲毫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

2、一直說的日本人敬業、熱心、負責、服務態度好這些都不錯。但是這些優點的背面有一個極大的缺點、那就是缺乏人情味。

他們所謂的自分なりの役割を果たす的確可以理解為盡忠職守、但是同樣可以理解為「只做分內事」。所以你覺得他態度好熱心和善、對他來說這只是本分工作、是必須要做的任務、並不帶什麼感情色彩。你轉過身去他可以立馬拉下臉來、或者你求他幫個忙超出他規定工作範圍的他一點點都不會在你身上浪費時間、不會像中國人那樣變通、看情況通融一下或者出於主觀情感管一下「閑事」。

這也可能和日本社會注重身份階層有關。每個人都小心翼翼地站在自己該站的位置、扮演該扮演的角色、絲毫不敢越界、害怕擔責任。哪怕只是一點小小的無關緊要的事、如果規則里沒有要求他做或者說明允許他做、他就絕不會做。

好處就是與這些規制里的機器人打交道、永遠不用擔心節外生枝。雖然有時候因為不懂變通辦事效率會極其低下、但是在日本路只有一條、一切按照流程來、省了你找旁門左道走捷徑的功夫。因為一切小聰明都是無用功。

3、尼瑪日本人真是太會小題大做無中生有自娛自樂了!!!一個小小的公園瀑布能宣傳成「日本黃果樹」那樣、一個面換幾個澆頭就變成六七個地方的特產了!!每次旅遊都興奮的去失望的回、深感地方小沒花樣搞的悲哀啊ˊ_&>ˋ現在才知道我地大物博的天朝有多氣派了、怪不得我一日本朋友說去了一次九寨溝差點想跳到水裡、以後也不敢去中國玩了覺得是異次元ˊ_&>ˋ

好處…也算是有吧…他們自己看看公園瀑布買個紀念品、然後烏冬面澆頭換著吃開心就好咯…


日本居然有人大?那政協有沒有?


缺乏創造力,思維過於感性。


日本的文化特點不能一概而論。

日本今天的文化主要受到三種元素的影響:本土的封建小農-武士價值觀(勤勉、好勇、愚忠、論資排輩和終生僱傭制),中國漢唐的手工藝(精密儀器、茶道和插花)和佛教(禪宗、內傾、隱忍),近代荷蘭德國的工業技術(汽車)。

三種元素中,又以本土元素為主導和基底(體),中國元素為理想(魂),西方元素為手段(用)。

因此,事實上日本文化並未隨著經濟一起進入工業時代,仍然停留在農業時代。農業時代(鄉村小共同體)的禁忌機制是恥感:見不得人了。這在今天的日本仍然廣泛存在,在中國則被稱為面子文化。與之對比,工業社會的禁忌機制是罪感:我做得不對(例如來到大城市的奮鬥青年)。後工業消費社會的禁忌機制則是焦慮感:別人不喜歡我了(例如出身在大城市的青年人)。

由於野蠻的武士文化的存在,日本文化的特點比較接近於中國的楚文化。其優點和缺點可以集中於一個詞:執。往好里說,就是執著,往壞里說,就是執迷。整個國家因此一直低頭趕路但很少抬頭看路。唯一的一次抬頭看路是在1960年前後日美修訂安保條約的關口,然而還是被千百年來形成的舊勢力舊文化聯手絞殺了,就像八十年代之後的中國,開始了悶聲發大財悶聲作大死的三十年。


要說優缺點的話,其實我想說優缺點不是一成不變的,現在是優點,過幾年說不定就成了缺點,但一個民族的根是很難再短時間內改變的,至少也需要一場曠日持久到十年上百年或者規模驚人到近乎滅族的戰爭才會改變。

根就是民族的定義,文化,歷史,語言等等等等,怎麼說都好,他們就是一個民族的支撐,而一個民族的根,決定了一個民族的特性,所謂內在決定了外在嘛,只是這個外在不僅僅包含行為,還包括思想,禮節,習俗等等等等,他們從內在里衍生出來又反回去影響內在,形成了一種循環。

跑遠了。其實說白了,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根,要不然怎麼能被稱為民族,而獨特的根就衍生出了各種民族特點,民族性格。也就是比如危機感,重名譽,等級森嚴等等等等,而這些也都可以從霓虹歷史上找到印證,還可以從地緣和文化兩方面去解釋,這個就不多說了,我說得也不全,總之真想了解的話,不看完七八本書是不可能的,雖然了解不是理解,但光聽別人說肯定不行,大家雖然都是東亞文化圈子裡的,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你拿天朝的封建思想去想霓虹,不可取,相似的地方也許有很多,但差之毫厘。

總之,才疏學淺,我想說的霓虹的民族特點就一個,一個在霓虹金任何時代都能找到的特點(我認為),求活。

其實這個詞基本上就是廢話,那個民族不想活下去,不想萬萬年的,但是霓虹這個民族,求活這個詞的優先順序特別高,高到「這東西只要能讓我活下去,只要能讓我活得好,那我馬上就學。」並且等到他活下來了,活得好了,他就盯死那一個東西,其他的他就不願意看,不願意學了,為什麼,因為「其他的東西有風險,這個東西已經讓我活下來了,那我就不要冒風險了。」

他不是天朝的「實用」,他是抓著一根救命稻草就不鬆手,除非這根稻草撐不住,否則旁邊就是有一塊木頭他都不鬆手。但不得不說,霓虹金的眼光很毒,不光能判斷稻草什麼時候玩完,還能判斷這根稻草是不是最好的,而那些木頭到目前為止,對於霓虹金手裡的稻草來說,全是朽木。這一點也許可以稱作短視吧,特別是在現在這個用經濟殺人的年代,霓虹金又因為求活而特別抗壓,要讓他們覺醒,喊出「我們要正常的國際地位」可能很難。

說到這裡,明治維新和洋務運動很多人都對比過,其實「船小好調頭」是一方面,霓虹金在面對救命稻草時的那種求生慾望是真的很強,不分階級的,這方面已經可以和「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相提並論了。

還要說的一點就是,他不是就完全拋棄了上一根稻草,上一根稻草也許他還抓在另一隻手裡,上上一根也許他還咬在嘴裡,所以霓虹是我見過的,最能「特色化」的民族,從堯舜到漢朝,期間不斷開疆拓土的華夏都不一定比他能「特色化」,因為我們是「同化」,他們是「特色化」。

最後跑個題,同化就是比特色化難調頭,難跟上時代,明明同化的各種指標都比特色化好,但在快速變化的時代里就是比不上特色化,因為特色化能很快丟掉一些東西,很快吸納一些東西,甚至於,丟掉的那些東西不是真的丟掉,只是讓他不影響到進步,這一點太可怕了。而同化的話,大家都是一家了,否定一部分就容易被擴大到否定全部,就很難,很容易被既得利益者拿來做文章,而且還崇古,簡直沒招。

最最後,卑鄙這個東西。。。不卑鄙的都死了啊,只能這麼說。再說,他卑鄙你又能怎麼樣呢,防著唄。


在日生活多年、斗膽來答!

1 做事情模式化

規規矩矩、不願意變通。做任何事情都很規規矩矩,生怕有變化。

就拿吃的舉例、壽司、拉麵、火鍋、蓋飯、烤雞肉串、

飲食十分單一…而且吃什麼東西第一句的評價都是、美味しい、うまい

2 做事充滿矛盾

簡單來說就是對自己寬鬆、對別人嚴格,分幾個例子回答

2.1 表面一套背後一套

以前在便利店打工的時候,忘了在便當里放一次性筷子,打來投訴電話,要我們送筷子去他家!

還遇到過有些人就是當面什麼都不說,回家以後就往店裡打電話,說怎麼怎麼不好

2.2 排隊

眾所周知日本人喜歡排隊、規規矩矩!

然而曾因為排隊被日本人無語過很多次!

拉麵店打工的時候,點完大概3分鐘沒有給客人送上,

有客人就說「為什麼還沒有上面啊,把你們店長叫出來!」

店長說「正在按順序給你做呢」

客人憤而離開

2.3 不愛添麻煩

不愛添麻煩絕對是最大的謊言!

去日本的任何一個便利店看看,就知道垃圾桶里塞滿了開車來扔的垃圾。

一面強調不給別人添麻煩,一面卻還這樣做,確實很矛盾啊。


素質高 心裡討厭你也不會表現出來。

內向含蓄 各自做事 不怎麼說話。

崇尚美國 親爹親兒子的感覺 但普遍英語比較爛

日本的經濟雖然不好但足夠養活自己這麼多人了

畢竟第三經濟體

日本人傳統觀念是男主外女主內,孩子會有做家庭主婦的夢想,家庭主婦的工作量也很大。

日本人對工作無論做什麼都是全心全意投入 沒有自卑感。

日本人的可愛與性感是一個詞。

日本人對朋友以上戀人未滿的距離 興奮點最高,中國人對這個不理解不能摸不能玩就聊天還花錢

日本情人節 送巧克力有給必須有還的

日本父母鼓勵早戀

日本人對食物有多少吃多少不浪費


優:夠變態。

劣:夠變態。


推薦閱讀:

中國人如何看日本各種奇葩姓氏?
為什麼「吳」對於日本影響那麼大?
日本人為什麼把沖繩叫沖繩,是因為琉球群島像繩子被海水沖開了嗎?
日本人為什麼反對身份證制度?
在日本古代貴族才能享用的東西,現在平民就很容易買到的有什麼?

TAG:日本 | 日本文化 | 日本人 | 優缺點 | 日本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