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語入聲何以四分?

漢語諸支有入聲者多三分而不逮 夫閩南獨四分者 各支備爾抑或某支如此 其h尾迺混合之始歟 如是 h尾者有無規律 又ktp與h何爲文白 如h爲白則處ktp之先歟 抑後歟 h尾與鼻化音有對映否 而其入聲且欲何之


這麼好的問題居然沒幾個人回答。算是涉及閩語史的幾個核心問題之一吧!

已經超出能力範疇,強答一下。

首先明確一個概念,任何解釋都只是一個模型,每個模型都建立在假設前提之上,假設本身不成立,模型也就不成立。能解釋現象的模型本身不一定符合事實,但是不能解釋現象的模型一定不符合事實(比如經典的白讀弱化文讀不弱化的解釋)

本答試以閩語史的角度回答該題,下面是本答模型的前提假設

①原始閩語存在

②被採用以建立對應的俗傳詞是同源關係

③這些同源詞的時間深度能夠追溯到原始閩語時期

羅傑瑞的聲母構擬是最大的爭議點,但是韻母部分反對的聲音幾乎沒有。所以這個模型的系統能夠被我們借來解釋題主提出的問題。

羅傑瑞根據8個閩語點的"俗傳詞"數據給原始閩語的母語建立了91組對應,即91個韻。
在對應里的:

第4.4/4.5/4.6/4.7/5.5/5.6/5.7/5.9/5.10/5.11/5.12/5.13/5.14/5.15/6.4/6.5/6.6/6.7/6.8/6.9組

出現了-h尾和與之對應的 nn鼻化韻。

只要你對閩語今音略有了解,你就能察覺到,這幾組對應的韻母其主母音都是低母音或由低母音演變來。即在此類主母音的條件下,閩南的-p-t-k韻尾發生合併成-h尾,-m-n-ng合併為nn,其他主母音則繼續保持-p-t-k ,-n-m-ng對立的格局,合起來看即 韻尾-p-t-k-h四分,-n-m-ng nn四分。在此基礎上,他們留下的空檔由其他主母音的音類補上,從而主母音種類的對立減少,形成四個韻尾的格局。

為了便於觀察,音值構擬後圖表解釋會更加簡潔。音值構擬在韻類劃分的基礎上任意一個讀者都可以自行進行,如果借用羅傑瑞的音值為例,出現四個韻尾的原因即為:當主母音為α、a、o時,韻尾合併為-h或 nn鼻化韻(或合併為ng,如飯png 霜sng等形式),簡而言之就是三個韻尾合併為一類。如圖:

①三組加底色的都變成喉塞、鼻化(陽聲韻除了合併成鼻化也有別的形式)

因為上圖這些韻都轉入喉塞、鼻化,留下的ang an am這樣「音韻基石」的空檔就容易吸引其他韻部來填補,比如羅傑瑞構擬主母音為?的填補進來。

②在該模型里,轉入喉塞、鼻化是閩南語史的關鍵,因為它造成的空位是閩南語主母音大調整的發軔點,所以紅讀ang 陳讀an 淋讀am這樣的主母音就得到該模型的嘗試性解釋。

③之後的文讀音在自身演變補齊空檔之後,依託-p-t-k齊全的自身系統進入,按照「音值相似」而不是與原來已經鼻化、喉塞的音摺合進入。所以會出現-p-t-k既有文讀也有白讀的情況。

因為變化後的音值和通語的音值差距太遠,所以當地土文人就會「按需」補入一套和通語音值相近的文讀,因為這些音變只發生在閩南區域,別的閩語沒有發生這樣的的母音轉移,音值和通語的差距並不大,所以土文人不會再次去為這幾個韻引入一套文讀,所以在諸閩對比時,讀者就能發現,許多別的閩語在這組韻里就不會有或者很少有文白對立,即他們沒有引進新的文讀音。

模型評價:

①先不看羅傑瑞的韻母音值,僅就其關聯出的韻類而言,大體勾勒出原始閩語的韻母大致狀況。當然羅使用的點數過少,調查也不夠完全,所以離析出的韻類不夠細緻。但是就框架討論,影響不大,同時我們知道,"亞當"和"夏娃"不是同一個年代,不同韻類能追溯的時間深度是不同的,但是構擬音值時卻又不得不把他們放到同一平面強行考慮,在沒有韻書的情況下這樣的音值構擬本身就有天然缺憾,但是都不影響韻類本身的劃分。

羅雖然沒有明說,但是鼻化、喉塞顯然對他的音值構擬做出了限制,以顯得整齊。其實,這個音變理論上只能溯及到原始閩南語時期,能否溯及到原始閩語則另需討論。所以音值構擬不一定要以此為依據。

②閩東語北片的韻尾保存情況冠於諸閩,是探求韻尾原始狀態最重要的參考。

另一位匿名回答者提到了閩東的情況

不知讀者是否注意到,他所列的僅有-t尾和-p尾,不存在-k尾

原因是相似的,閩東語部分地區k尾在部分對應組(即韻類)里也變為h(見秋谷 韓文),這些對應組對應在羅的擬音里可以說是主母音為a、o的韻類在-k尾里變為-h,請注意,這裡k雖變為h,但是-p-k不參與,即音類上與-p-t並不混。另外,閩語普遍出現的梗曾攝收n的現象,據聞在閩東語北片如周寧等地不存在。ps:閩東語在南片還有後續變化,即-p-t-k合併為-k而形成-k與h對立的格局。

③最後提一個普遍的誤解(第一段提到的那個不能解釋現象的模型)即收-h的是白讀,收-k-p-t的是文讀。這句話本身極其不嚴謹,收-h是白讀大體無問題,但收-k-t-p是文讀是屬於誤解,(當然同一字存在-h和-ptk兩讀的沒問題)應該說文讀層是藉由-ptk這類發音進入閩地的,也就是說這類音在有白讀的基礎上,文讀音也藉助這類發音引入造成這類音既有原白讀又有新引入的文讀。文是借著這組音進來而已。舉個淺顯的類比,非敷奉的文讀是h,我們不能因此說所有讀h的字都是文讀,因為曉母本身就讀h,同理,文讀音進入自然是分ptk但是不能說所有的ptk都是文讀,因為不是所有韻類都合併成h,這類漢字沒有必要重新引進文讀而已。題外話,另外一方面說明文讀引入的時間相當早,引入源的ptk還沒混。當然也可能是土文人用韻書切出來的,這樣的話時代就不好判斷了。

另外文白概念不是嚴謹的層次用語,文讀音的層次不一定晚,白讀也不一定晚,是文是白取決於土文人對漢字音的認定。文白自身也是多層次的。只能說土人感有助於判斷時間深度。

必須要說明的是
A.在這些對應組中,陽入配對是羅的個人配法。

B.羅的韻類由於調查不全存在可以合併的地方,如他的yai、ui實質上是一類(見秋谷 韓).

同理,也可以進一步離析,比如羅本人發現散見於邵將閩中閩北的能區分"支 脂 之"的閩語點。韻類的劃分對音值構擬至關重要,因為涉及到母音數的設立,韻類與韻類之間的音值關係。

C.不是所有的韻都要唇牙齒舌喉全部配齊,有空要不要相互填是個人判斷,音系也不一定就是整齊的。如秋谷 韓主張把ye與「yai、ui」 合併,理由是「yai、ui」 這組只能拼喉牙,其實這組字都是微韻字(含一個非微韻但微部的"開")。微韻本身就只拼喉牙。雖然不論是中古音還是上古音都不能作為構擬原始閩語的直接依據,但是個人認為可合併可不合併且存在疑點的,可能存疑先不合併為宜。

最後必須聲明,很多內容多受群友和書籍啟發,並非本人發現,另外,本題純屬強答,必有錯誤,請批評。


這些讀-h的讀音和同樣字讀-p -t -k的讀音不是一個層次。

必須要說明的是,閩南話當中有-h的層次並非所有的入聲字都讀-h,事實上像「力」讀lat,「十」讀chap,「竹」讀tek,證明在這個層次中,也只是部分字發生了弱化。而後引入新的文讀層,這些字的文讀音的韻尾就加回來了。

但是你要是說閩南話是文白都齊備的情況下,這些字因為白讀「使用較多」而發生韻尾弱化,文讀字卻一個沒受影響,那我是不信的。


-h為白,ptk為文或白。甚至可以說,對於有文白異讀的字來說,h只分布在白讀中。

具體來說,對於文白異讀字的白讀,h尾主要分布在咸、山、宕、梗、曾、江這六攝之中,其中咸、山、宕、梗的白讀基本都是喉塞韻尾,而曾、江攝則部分是。而深攝、臻攝、通攝則基本不存在弱化為h尾的現象。

而對於無文白異讀的字來說,h尾也主要分布在咸、山、宕、梗、曾、江之中。因此基本可以說,閩南語在咸、山、宕、梗、曾、江攝之中存在一個弱化為-h的白讀層。

------------------------------------------------------------------------

那麼為什麼閩南語白讀的入聲韻尾會先於文讀弱化為喉塞尾,而且不是全部弱化,僅部分弱化呢?

學界的觀點有以下幾種:

1、李永明認為:「廈門話文讀因為和漢字緊緊結合在一起,一般說來,發展變化較慢;口語是不管文字的,因此發展變化較快。很多字的文讀音還保留了[p][t][k]韻尾,而口語已經變為喉塞尾了。」

2、劉澤民則認為閩南語的入聲是多層次的,早期入聲弱化為-h,晚期又從權威方言借入了ptk韻尾,兩個層次並存,形成文白異讀。

3、鄭偉娜則認為,以上兩種觀點不足以解釋白讀層中部分字弱化為喉塞尾,而部分字未弱化的現象。同時她認為這些字都讀入聲調,而相同聲母的字的入聲分化也有不同的方向,因此入聲韻尾弱化不可能是聲母和聲調影響所致,原因只可能來自於韻母。

事實上,粵方言的次方言中也存在入聲弱化,甚至是舒化的現象。在莞寶粵語中,咸、山、宕、江、梗攝中都存在入聲弱化為喉塞韻尾或舒化僅剩入聲調,甚至歸入舒聲調的現象。

黃家教先生認為,此類舒化現象跟粵語中與下陰入匹配的長母音[a]有關,他說:「(廣州)與中入相配的入聲韻,主要母音拉長,韻尾逐漸弱化,[-k]已似[-h],整個入聲韻逐漸舒化,這是入聲走向消失的重要標誌。」

而劉勛寧對陝西清澗話(晉語)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分析, 結果發現深、臻、曾、通四攝的字在清澗話中讀入聲,咸、山、宕、江四攝一般讀舒聲,梗攝二等和 三、四等對立。 整個清澗話入聲系統的分化呈現出與廣州話相當一致的地方,所以劉勛寧先生推測,古漢語可能像同語系的其他語言一樣,曾經是一個有長短母音對立的語言。

因此,在閩南語發展的過程中,咸攝、山攝、宕攝、梗攝、江攝這一組與深攝、臻攝、曾攝、通攝這一組極可能存在過與廣州話相類似的長短母音的對立。後來,長母音韻母的塞音韻尾由於受到長母音的擠壓,發音時間太短而逐漸弱化,於是先行舒化,變成了今天的[-h]韻尾甚至完全舒化。而這些韻攝中文讀層的字由於沒有經常在口語中出現,所以發展緩慢,依然保留著原有的入聲韻尾[-p][-t][-k]。 短母音韻母的塞音韻尾由於有足夠的發音時間,也保留了原來的強勢塞音韻尾[-p][-t][-k]。 而當白讀層的長母音入聲韻母弱化之後,原來由長短母音對立所表示的區別現在由韻尾的不同來承擔,長短母音的對立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義,變成羨餘成分,所以對立消失,成了今天的閩南語現狀。

------------------------------------------------------------------------

參考資料 《閩南語入聲韻尾的分布現狀及原因推測》,鄭偉娜。


閩南話讀鼻母音或者收喉塞尾的一些說法在閩東、閩西北以及廣東某些閩語點是收陽聲韻尾或塞音尾的,說明閩南話這些說法的變化是後起的。

以口語中的一些說法為例:

凹 廈門na?,福安nep,寧德n?p,廣州n?p,梅縣?iap,讀陰入

煠 廈門sa?,福安、寧德、廣州、梅縣sap

蝴蝶 廈門ia?,浙江景寧畲話i?b

甜 廈門ti~,福安tim,寧德t?m,讀陰平

水滿( ? ) 廈門ti~,福安tim

鹼 廈門ki~,光澤、廣東中山kiam,讀陰平

淡 廈門tsia~,福安tsiam

懶 廈門tua~,福安tian

提 廈門kua~,福安kuan

囝 廈門kia~,福安kian


h尾較ptk為後起,乃入聲弱化之先兆。


推薦閱讀:

韓語的母音分長短嗎?
粵語如何用國際音標標音?
為什麼「知吃詩日資詞思」和「里米」並不押韻,但在漢語拼音方案里韻母都是 i?

TAG:閩南語 | 音系學 | 漢語方言 | 語言演變 | 聲韻調分析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