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怎麼理解這句?

莊子名句,沒記錯好像是出自莊子-大宗師,但是好像這句話勾勒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生死觀與現在的有很大出入啊,是叫人看淡生死么?求大神指導理解


簡單來說,這句話把生與死,旦與夜相對起來,認為這都是自然現象,沒什麼特別的。結合下文來理解,莊子想告訴我們,既然生與死都是不可控制的(天也),那麼貪生怕死,貪身惜命這種心理實在是很無聊,無論人怎麼貪怎麼怕,死是必然的。再結合下文兩忘江湖之說,既然生和死都是必然的,再怎麼擔心也是改變不了這個事實,那不如像魚那樣兩忘江湖,把生和死都忘記了吧。繼續說下文,大自然既然讓人生,又讓人死,那終歸是有他的道理。善吾生,善吾死,這裡是倒裝句,以動句式,以吾生為善,以吾死為善的意思。所以從大自然的角度來看,「我」的誕生是一件好事,而「我」的死去同樣也是一件好事。這個道理要看清楚。


這句話啊,大概說:

看淡不看淡沒差,不管你多看重多淡然,都會生會死,這是自然規律,就和升太陽,落太陽一樣,不隨你主觀想法而改變。

我的看法嘛:

明白這個道理然後好好過日子,自己開心、滿意最要緊。

既然問了莊子生死觀,那就提一下他在《大宗師》里另外一句話:

夫藏舟於壑,藏山於澤,謂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藏小大有宜,猶有所遯。若夫藏天下於天下而不得所遯,是恆物之大情也。特犯人之形而猶喜之,若人之形者,萬化而未始有極也,其為樂可勝計邪?故聖人將游於物之所不得遯而皆存。善妖善老,善始善終,人猶效之,又況萬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

莊子舉例有點玄幻,自己打個比方吧:

我飯卡擱在抽屜里,有人把飯卡拿出了抽屜不知道放哪裡去了,我飯卡就丟了。我把箱子埋土裡,有人挖了丟海里,我箱子也丟了。

但如果我把自己乃至萬物融入「道」中(或者認識到其實你我萬物本就在道中)既然萬物本在道中、天地間、宇宙間,那你怎麼挪、怎麼換位置,怎麼著都在裡面,那自然不會丟。(蘇軾赤壁賦里也是相似的道理)

拿老子的話說,有患因有身,老子辨乎有無、持去、生死,尚且重視禍患,莊子更加曠然,齊生死、一是非、同物我,模糊概念。既然無我無有無是,自然無去無非,就是有,那也沒什麼大多了的,因為來去、生死、有無什麼的和日升日落一樣普通,都差不多嘛,不需要多在意。

處烏有之鄉,無用即大用,大用亦無用,有用無用,大用小用,怎麼樣都挺好,於我差不多嘛。

ps:

上面結尾不是消極和忽悠自己的意思。

就是想說,自己開心最重要,自己怎麼想最要緊。內心自由萬歲!

當然,各有各的看法,不認同我說的也挺正常的。許多人有在意的東西在意不同的東西,是很自然正常的,各有各的標準、快樂,和莊子說的那樣沒有標準的做法和想法。(好像齊物論說的?)

分享了下自己的看法,莊子是兩年前看的,看到就回答了,寫的寫的比較隨便,就這樣吧……

後面的內容其實對問題來說蠻多餘的,想到就寫了…寫多了,就當是記想法的隨筆吧。


生死是命,什麼是命?人活著就是有生命,死了也就是命沒有了。所以生死是一件自然的事,有生就有死。

白天和黑夜有規律的輪轉,這不就是天嗎?

所以人有得失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你想省事,答應了又讓別人自己做,那麼別人自己找外面的 標準來做,後果也是你自己要承擔的。

有人願意花時間帶人,而有人會理所當然。

按著規律走,按著規律辦事,最後自作自受。

這才叫做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推薦閱讀:

佛祖是否不關心自己的死亡?即使預見死亡也不迴避?
「後現代」的概念該如何界定?是否只是被純粹建構出來的?
如何理解佛學中的「不可說,一說便是錯」?
如何看待大眾文化中的「偽個性」?
《莊子·齊物論》的相對主義思想體現在哪裡?

TAG:哲學 | 道家 | 莊子人物 | 生死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