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戒律的原理是什麼?
筆者設計這個題目,是有針對性的。我曾經在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地區進行了解。發現漢傳佛教地區普遍性的不遵守佛陀制定的「半月半月誦戒還凈」制度。即使少數僧團進行半月半月誦戒,也不是如理如法。藏傳佛教地區也有敷衍了事的。這是當代「合格僧寶」極其稀有的根本原因之一。因為,戒體不能還凈,就不是清凈僧人,何稱僧寶?
佛陀制定的「半月半月誦戒布薩」制度,是保證末法時期,僧眾能「斷續還凈戒體」的最低標準了。若比丘比丘尼連這也做不到,怎麼可能稱為「僧寶」呢?並由此牽連了沙彌、式叉摩那、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都不能還凈戒體。(特例除外,即有清凈傳承的密法還凈,此須大善知識印證。)造成上述問題的關鍵原因之一,是因為不知道戒律的原理,是因為不懂佛說因果律,或不真實相信佛說因果律所致。不懂或不真實相信佛說因果律,就不會畏懼因果,就不會全心全意的持守戒律。因此,筆者設計了這個題目,令廣大僧俗了知佛說因果律,真實相信佛說因果律,誠心誠意的執持戒律,戒體能還凈了,再修行定慧,就有基礎了。漢傳佛教全面恢復佛陀制定的」半月半月誦戒布薩「制度,是重興佛說正法的基礎與保證。否則,將更加衰微。這就是我設計題目的緣起。
佛法中的戒律,是正遍知的佛陀制定的,是一切佛說正法的基礎。「心平何勞持戒」是肉身菩薩說的!是接引上上根佛教行者的,不是普遍適用的,特別是末法時期,幾乎沒有上上根性的人了!如果一個貪嗔痴慢疑具足的凡夫,總是念念叨叨的說「心平何勞持戒」,就譬如:(1)一個滿身疾病的人,還沒有治療,就念念叨叨的說:健康何須治病!(2)一個飢腸轆轆的人,又沒有糧食又沒有錢財,就念念叨叨的說:肚皮飽了何須吃飯!這就是古德教誡的」說食不飽「!!!
最怕掉書袋。也喜歡說大白話。心平何勞持戒。需要持戒是因為心不平,平了就好了!
-------------------------------------------------My Name is 分割線------------------------------------------------------
達摩祖師《一心戒文》一、於自性靈妙常住法中,不生斷滅之見,名不殺生。
二、於自性靈妙不可得法中,不生可得之念,名不偷盜。
三、於自性靈妙無著法中,不生愛著之念,名不淫慾。
四、於自性靈妙不可說法中,不說一字,名不妄語。
五、於自性靈妙本來清凈法中,不生無明,名不飲酒。
六、於自性靈妙無過患法中,不說過罪,名不說過。
七、於自性靈妙平等法中,不說自他,名不自贊毀他。
八、於自性靈妙真如周遍法中,不生一相慳執,名不慳貪。
九、於自性靈妙無我法中,不計實我,名不瞋恚。
十、於自性靈妙一如法中,不起生佛二見,名不謗三寶。
宗教信徒所做的一切,無非是在重複覺悟第一人曾做的事,曾走的路,曾受的苦。
戒律為什麼成為戒律呢,因為第一人以此法修行成功,世人認為他走通了一條路,便成了範本,後來者自然產生了照本而行就能通向同一終點的想法。
戒律,就是效仿者擔心走旁路的風險,所以造出若不按那「正法」而行就會失敗或遭報應的心理暗示。
然而就算我處處學他,我能成為他嗎?
不同派別對戒律的讀解不同,修行方式不同,就是千人千念的緣故,各自修的只是自己的法。
我不是他。
戒律其實是修行系統的補丁。
現在的戒律並不是悉達多當初一拍腦袋定下來的。起先他的徒弟都有大因緣,素質較高,幾個簡單的禁忌就夠了。後來僧團擴充,良莠不齊,原來的規矩就顯得網眼太大,兜不住小魚。法無禁止即可行,僧人也是人,是人就會鑽空子,戒律也隨之越定越細,有些類似於判例法的意思。
例如一開始淫戒指與女子交合而出精。有的僧人就搞猴子。於是僧團只好把戒律修改成不管搞什麼,出精就算犯淫戒。有的僧人又請女子入僧房,上下其手,只是不上本壘。於是戒律只好又加一條,與女子獨處亦屬犯戒。有的僧人就拉皮條,看人家辦事,自己在一旁過眼癮。於是戒律只好又加一條,僧人不許做媒……有的僧人就…於是戒律就…有的僧人就…
於是戒律就…有的僧人就…於是戒律就………參考資料大藏經律部《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第一》戒而生定,定而發慧。定慧即是菩提,戒則是定慧的基石。無戒修行則是魔道。
戒律是為少做惡事而定。
或者,借用一下 @劉一名 的答案
(以下版權 @劉一名 所有)
文殊菩薩與維摩詰居士探討佛法,如聯珠貫玉。眾人聽了,無不如醉如迷。有一位天女看見了這種情景,便現出身形,將天花紛紛拋向聽法者的身上。美麗的花雨從天而降,構成了一幅絢麗的圖景。奇怪的是,當花瓣飄到諸菩薩的身上,就紛紛滑落;而當花瓣飄到各位大弟子的身上時,便黏著在那裡。各位大弟子見狀,運起神力,想讓花瓣從身上落下。可不管他們怎麼用力,花瓣仍牢牢粘在身上,怎麼也甩不脫。天女問舍利佛:「為什麼要將花去掉呢?」舍利佛說:「這花粘在身上,與佛教的戒律不符,所以想辦法把它抖落。」天女說:「不要這樣說,花的本身並沒有符合不符合教義的區別,之所以認為它不符合教義,是因為你自己生起了想法。你看大菩薩們,他們並不把花看作是花,所以花雨不沾衣。而你們心中生起想法,產生畏懼之情,於是黏著了。有了黏著的念頭,怎麼能去掉黏著的花呢?」所有的宗教,設計戒律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區別教徒與非教徒,貼上身份標籤,塑造歸屬感,形成組織向心力。
南傳僧人,緬甸出家。受具足戒227條,每半月集體誦戒。
我認為佛陀教誡的核心是「自凈其意」。有的類似西方「認識你自己」吧。這話說著簡單,但我們經常注意到,生活中許多細節會妨礙我們清晰如實的認知自己,比如過於激烈的情緒、深度的自欺等等。這些不良習氣對我們的生命能量造成了浪費,所以戒律本質上是為了減少這種浪費,讓我們有更多精力投入八正道。
戒定慧是一套全面的修行體系。身口意的清凈,心智的穩定性,覺察的客觀敏銳。三者不可分割。
好多戒律細節來自古印度貴族教育,所以我更喜歡把戒理解為「教養」。按照巴利語,「戒」更適合被翻譯成「學處」,即美好的行為。
自己當初持居士五戒後,偶爾破戒,因為破戒很快樂;後來自覺持戒,因為持戒更快樂。很清晰的看著自己的心如何由散漫、易怒,變得善巧、平和。
結合出家後禪修的經驗來說,感官刺激是一種比較大的擾動,沉浸在欲貪嗔恚中的心,是動蕩的,就像波瀾起伏的水面,難以如實映照外界(經藏中也有類似的比喻)。因戒生定慧,對自己的把控越來越微細,就像從粗調進入微調。這種穩定性和洞察力也會反過來鞏固持戒。說鞏固似乎也不太準確,因為在我看來,平靜,柔和,慈悲,漸漸成為了一種習慣。
祝大家安好。為道制戒。不過,戒律是用來要求自己的。或參看《弘一法師永懷錄》會更有體會。
覺者由心生律 修者以律治心
在沒有達到覺者的程度的時候,需要一些戒律來約束,而需要用戒律約束的這些人,往往可能沒有大悲或者大願,在持續持戒的情況下,有極大的可能達到覺悟,這也就是以律治心,心平,不妄動,不生高下,胸懷眾生,此時就並不需要強制的戒律約束,而是內心自己升起的覺知。其實和王陽明知行合一的意思有一些像,知行合一其實是人內心的一種狀態,王陽明有一個意思是沒有到行的階段,其實是因為你知的程度還不夠。有的人到了知的層面,比如說佛教徒要慈悲 免殺生盡量吃素,但並不是每個信仰佛教的人都能這樣做到,原因在哪,在於自己對這件事情的覺知還沒有到一定的程度,那麼在這個階段如果用外力,也就是戒律來約束你,不讓你吃肉,一開始或許很難到明白這個件事情,但長期這樣修行,是很容易進入這個狀態的。
舉個例子,2014年我去博山正覺寺做義工的時候寺廟的老方丈60多歲,身體很好,好到什麼程度呢,和有一年的中國的一個運動項目冠軍比扳手腕,方丈最後是贏家。我們在宿舍的時候有一個師兄就講方丈的事情,她說方丈之前一天只吃兩頓飯,而且每頓飯只吃一點粥和並不多的食物,實際方丈有點微胖而且高,對於一個正常這樣體型的人來說,吃這些是遠遠不夠的。有次有人問方丈這個事情,方丈就說,其實人說吃素並不是吃全素,比如我們在吃米飯的時候,要想到收割莊稼的時候會傷到土地裡面一些蟲子或者其他生類,這樣其實並不完全是吃素,所以方丈對自己要求也很高,過午不食,而且每天只吃一點,就是為了減少進食可能傷害到生命的可能。
那天師兄講完這件事情,我突然就明白什麼叫覺者由心生律了,對於方丈這樣的人,吃素這件事其實已經不用用佛教很嚴苛的戒律來約束了,他自己給自己定的標準甚至更加嚴苛,這是對事情覺悟之後給自己定下的行為標準。而大多數人,心中即時偶爾會升起這樣的憐憫之心,卻仍然不是時刻都是覺悟狀態,有了律條的約束,會更容易進入狀態,當然也不排除有人不經過戒律就達到頓悟狀態。外部世界無常,內心世界無我。客觀無常,主觀無我。
佛教的戒律只有一種:具足戒。
因為一切慾望都滿足了,所以就不再為了滿足慾望而作惡,自然就達成了戒的目的。
http://zhuanlan.zhihu.com/sun-a 我的專欄 《基督教,佛教和哲學的統一》
信仰不是束縛你的鎖鏈,而且給你自由的唯一方式。我們凡人的行為像闖入瓷器店的公牛一樣笨拙,而我們卻不自知,佛陀看到了這些行為的後果所以制定了戒律。《入行論》云:自己是自己最大敵人,外在沒有什麼可怕的敵人,再大的敵人也只是奪取你的命,無法扔你三惡道,但自己卻能造自己墮落惡道之因。自己是自己最大怙主,外在沒有什麼威力勇猛的怙主,如果自己沒有做好、修好,最圓滿的佛陀也無法度你。
就是因為瞎問的人太多了,所以才弄個戒律,多省事。
看了你寫的,我很悲憫你。佛教戒律的原理是攝心,開始你就錯的離譜了。知道為什麼是攝心嗎?你肯定不知道,修行不是你想像的。但我可以告訴你佛法絕對不是持戒法。同時也要鄭重告訴你,說僧過惡,犯大重罪!你這白字黑字的批評四眾弟子,你不知道這裡因果有多重啊,迷惑顛倒,一知半解就胡言亂語,不知禍從口出。大概你還看過出家人的戒律和菩薩戒本吧,這都是有大過失的。有的經典是不能看的,真不知道你都幹了些什麼大事,將來的果報肯定輕不了。
你還是到寺廟裡問問出家師吧,怎麼能補救。我這不是嚇唬你啊。眾生迷惑,造諸惡業,能深巨海,能障勝道。
首先人人都很聰明,只不過花花世界迷了眼,覺得這樣也不錯,幹嘛要了解實意。有個打火機能點煙就可以了,我還非得分析那燃氣怎麼來的怎麼組成的,我能抽煙就可以了,了解他幹嘛。現在你在抽煙突然想知道那燃氣怎麼組成怎麼來的,想到一半煙癮犯了抽個煙就不想了。戒律就是讓你控制煙癮專心想那燃氣怎麼來的怎麼組成的。能看懂的就懂了,不懂的就少抽煙多思考。
主要目的:攝心。如果心可以為自己左右不必持戒。
原理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不殺生——壞慈悲心。不邪淫——壞成道種子。
不偷盜——貪心熾盛。
不妄語——罪障覆藏。不飲酒——一切嗜好可歸於酒戒,比如網癮。嗜好不同愛好,嗜好是負面的,讓你欲罷不能,從而作出錯誤的決定。比如——為了買手機賣個腎?怎麼都認為腎化手機重要。。。┐(′-`)┌通過戒律護持心念清凈,此心可以入道,此之謂功德。知止而後有定,
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生命有限,要有所為而有所不為。
戒也是價值觀和人生觀。
人不學不知道,玉不琢不成器。
草木不修剪也不能成材。草會亂長,人會亂想。
吾生也有涯而學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則殆矣。所以本師釋迦牟尼佛,才會不回答一些沒有用的問題。原始佛教的戒律有兩大類,一類是教理方面的戒律,共有七項,不殺靈、不盜搶、不邪淫、不妄語、不二舌、不惡口、不綺語,其原理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七聖戒統攝所有教徒,受此七戒得初果,這一內容記錄在《相應阿含經》第五五相應第七經,或《雜阿含經》第一0四四經。另一類戒律是專門針對僧團管理方面的,不飲酒其實也屬於此類。這類戒律就並沒有特別的邏輯原理可言。
佛教戒律,一是佛陀針對世間真實因果律,教誡信眾滅惡行善及護持清凈心的增上法!二是針對佛教出世間因果律,教誡信眾寂滅「五陰」業習的增上法。
佛教戒律是一個持續完整的系統。由世間法增上和出世間法增上二部分組成。世間法修習增上是基礎,繼續修習出世間法更增上寂滅業習是正行。戒律是二乘解脫生死輪迴之護,是菩薩執持無上菩提心成就自利利他事業之護,更是究竟圓滿無上菩提心之護!
推薦閱讀:
※受持五戒之後 感覺其他都沒問題 可是做到完全不妄語好像有些困難 應該怎麼辦?
※佛祖吃肉嗎?
※中國佛教徒不吃肉的習俗是怎樣出現的?
※唐僧和悟空在女兒國為了通關文碟撒謊,騙女王要結婚,是否破了出家人不打妄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