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編輯要做編輯而不是作家?

或者說有好的鑒賞力為什麼可能寫不出好作品?


編輯、作家分好多種,這裡只談文字編輯與傳統作家。

一、二者是完全不同的兩種職業。

編輯、作家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職業。舉個不恰當的比喻,就像明星與經紀人、琴師與京劇表演藝術家、流行歌手與唱片製作人。

下面兩條來自百度:

1、編輯是一種工作,也是一類職業身份。指對作品等進行編寫。從事此項工作的人士,中文被稱為「編輯」或修改,編輯屬於一種職業,其對應英文辭彙為Editor。編輯工作的主要負責人為主編或總編輯(總編)。

編輯是具有某一種具有專業素質,並從事該專業的文字工作的文職人員,最主要的任職單位包括出版社、雜誌社、電視台、網路媒體等。

編輯的分類包括兩種,文字編輯(Copy Editor)和美術編輯(Art editor)。前者主要負責行文措辭、知識點描述、內容結構,後者則需要揣摩分析著作的選題、中心思想、學術真偽、理論價值,所以編輯具有專業偏向性,比如文學、教育學、哲學、生物學、計算機科學都有相關的編輯工作。

不同於文字編輯,作為一種職業崗位,編輯不僅需要讀懂某一種類型的圖書還要能夠評審一類專業性內容。一本書、一份論文、一篇文章的出版或是發表與否,編輯有決定性作用;文字編輯只負責對選定內容進行細緻化的整理和修改。

2、作家泛指能以寫作為業的人,也特指文學創作上有盛名成就的人。因此,一般能被稱為「作家」者,其作品大都能夠獲得出版發行,歷史悠久。相對於「作者」一詞而言,「作家」一詞的褒義明顯較強,所以這詞很多時候會被用作為一種客套敬稱,或作為一種提高自己身價的標籤,流於溢美,因此,被稱為「作家」的網上寫手、自由撰稿人為數不少。

如果以動態的文學的觀點來看,世界------作家------作品------讀者

作家處於從世界到作品的位置,屬於生產環節,是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藝術加工創作的角色。

而編輯,相對來說,更多的處於作品與讀者之間的位置(或者說是藉由作品,溝通了作家與讀者),屬於流通環節,是對作品進行評定、修改等等的角色。

二、作家離不開編輯。

世俗觀點可能都認為作家的地位高於編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1、編輯更凝聚思想。

一份報紙、一本雜誌或者書籍的編輯,不僅知道雜誌的對象是哪個群體,知道讀者是什麼口味,更知道這份報紙、雜誌、叢書要表達的思想是什麼。因此在辦報、收錄文章、挑選作家的時候,編者的意圖指向非常明顯,而作家要麼就像「命題作文」進行創作投稿,要麼有了名氣之後可以接受約稿。

因此,可以這麼說,報紙、雜誌、書籍傳遞的是辦報人的思想,這是作家得以發揮的平台。

像現代文學三十年,許多流派作家合起來辦刊物,他們儘管有著作家與編輯的雙重屬性,但是嚴格來講,「作家」的身份是靠「編輯」這個角色來傳遞的。

2、編輯更知道市場。

編輯考慮讀者,要比作家考慮讀者
考慮的多。這關係到能不能賣出去、能不能繼續工作下去。

比如做古典文學研究的《文學遺產》肯定不會收錄跟當今時尚服裝相關寫手的文字。並不意味著後者讀者少,而是前者定位明確。而現在很多期刊「下半月版」無文不收,看似涵蓋更廣,但是照樣沒有價值、賣不出去。

《文學遺產》創刊於1954年,是全國唯一的古典文學研究專業學術刊物,本學科研究的許多新成果都藉本刊得以發表和確認,它代表了我國古典文學研究的最高水平,在國際漢學界也具有不容忽視的學術權威性。
本刊的主要內容有:有關古典文學理論、各時代作家作品、各文學流派、各種文體的研究,以及中國古典文學與現當代文學的貫通,與外國文學的比較研究論文。還有古典文學文獻資料的考據及研究整理,有關學科建設的探討,對有關研究著作的評論,國內外學術信息,等等。

而一個古代文學研究學者能以」遺產」錄用稿件為榮,可以當其畢生代表作品。這便是編輯價值的體現。純文學作家與純文學刊物編輯亦然。

3、編輯更精於品評。

有時候文學評論家自己也進行創作,但是文學創作和評論寫作不同,作家關注世界、普羅大眾,抒發個人情感思想;評論家關注作家作品,以及對文學的意義,儘管是自己的想法,但是有理論依據與方法論依據。

例如文學史上赫赫有名的批評家,他們自己的詩作等等非批評性作品很少留存,或者留存下來了,但是水平確實一般,遠遠達不到自己提出的文學境界。

鍾嶸(約468~約518) 中國南朝文學批評家。字仲偉。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人。曾任參軍、記室一類的小官。梁武帝天監十二年(513)以後,仿漢代「九品論人,七略裁士」的著作先例,寫成詩歌評論專著《詩品》。以五言詩為主,全書將兩漢至梁作家122人,分為上、中、下三品進行評論,故名為《詩品》。《隋書·經籍志》又稱之為《詩評》。在《詩品》中,鍾嶸提倡風力,反對玄言;主張音韻自然和諧,反對人為的聲病說;主張「直尋」,反對用典,提出了一套比較系統的詩歌品評的標準。

品評看似簡單,實則不然。這裡不詳細展開了。

作家與編輯也與此類似。

例如編輯大家葉聖陶,便教育和發掘了許多傑出的作家,如巴金、丁玲、戴望舒。

當然,也有許多作家前輩提攜後輩的故事,但是這種提攜需要資歷、資源與話語權,兩個初出茅廬的寫手,是無法形成提攜、被提攜的關係。

編輯也需要成長,但是這個工作就有這樣的先天優勢。

比如說《萌芽》雜誌每個年代都培養了一批年輕作家,有的已經成為現在文壇的中堅力量和後起之秀,這份功勞即使是一位資深的優秀作家也力所不及的。

三、二者也有很多重合的地方。

有的就具有編輯和作家的雙重身份。

再舉葉聖陶為例。作家身份不需說,但是更重要的是教育家、文學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其「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也不單單是針對其文學創作作品來講的。

可看
張兵《葉聖陶的編輯生涯與編輯思想》一文。

關於題主的另外一問,是關於創造力和鑒賞力的關係。都是面對文字,功夫卻不一樣。就像騎單車的時候,用的大多是腿的力量,正襟危坐的時候用的大多是腰的力量。每塊肌肉都鍛煉到當然可以,但是也有專註於某幾塊的。最明顯的就是每個運動所對應的典型運動員的身材 是有區別的。不能要求,是個運動員,今天要像跳水的,明天要像舉重的。

既有藝術創造力,又有品評鑒賞的功底,像錢鍾書,既有圍城,又有管錐編;魯迅既有野草,也有中國小說史略。

個所有長,術業有專攻,大可不必強求。

並不是鑒賞力強 導致 創作力弱,只是相對凸顯的結果。

批評與寫作的關係,也是一個大問題。有的作家重視對其作品的批評,可能越寫越好,也可能迷失了方向;有的作家不管批評家說什麼,自顧自的創作,可能形成自己的風格特點,也可能苦心孤詣但南轅北轍。

最後以下文作結。

  (本文系中國編輯學會會長桂曉風在「紀念葉聖陶從事編輯出版工作90周年研討會」上的講話。有刪節,標題後加)

研究、承繼和弘揚
葉聖陶的編輯精神、編輯思想、編輯實踐

葉聖陶先生是中國編輯的代表,他的一生就是對編輯工作功能最好的詮釋。說到他對編輯工作的貢獻,我想首先是他的編輯精神,而說到他的編輯精神,我認為第一條就是他對編輯工作的熱愛。上海文藝出版社社長郟宗培先生曾對我說,他曾向葉老請教:您的一生有這麼豐富的經歷,您認為有哪些工作是這一生中最值得回憶的。葉老沒講他當過全國政協副主席、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教育部副部長,他說,回顧一生就幹了一件事――當過編輯,如果要說干過的第二件事就是當過老師。可見葉老把編輯工作看得非常重。他對編輯工作的熱愛,特別值得弘揚。我們經常說人要有使命感、責任感,我認為這是需要感情的,如果一個人對一項工作對一項事業沒有愛,沒有發自靈魂的愛,那麼他對這項工作和事業就不會有使命感和責任感,僅僅靠理性的支配是做不好這項工作的。葉老說編輯與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是這兩個工作的共同點。西方認為教師是僅次於上帝的人,我認為編輯也是這樣,因為編輯是播種文明、播種文化的。從中國的孔子開始,孔子可以看做是中國的首位編輯,一代一代的編輯人高舉人類文明的火炬,一代一代地進行傳播、傳承。所以,我們今天首先要思考的是為什麼做編輯,我認為這是出於對民族的愛,對國家的愛和對文化的愛。對照葉聖陶先生,我們必須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其次,關於編輯思想。我一直在思考什麼是「編輯」。「編輯」既是動詞也是名詞。作為動詞,「編輯」是一種行為,對文化產品進行評價、選擇、優化和推薦;作為名詞,「編輯」是一種職業,我想應該是先有編輯人後有編輯行為,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事情。要搞好編輯工作,首先要有編輯思想。葉老有非常豐富的編輯思想,剛才大家已經引用了很多,也談了很多,我不再多說。

  再者,就是編輯實踐。葉老的編輯實踐是對編輯功能最好的詮釋,是對編輯功能淋漓盡致的發揮。在現在的編輯工作中經常出現的一個問題,就是編輯工作的含量較低,編輯工作的學術成分較低,當然從總體看這個問題不嚴重,但相當突出,比如一些編輯編過的稿子沒有留下多少自己的痕迹,甚至一年可以編上千萬字。編輯的工作是在編輯的過程中把自己的學識和自己的積累無條件地奉獻給作者,幫助作者提高作品水平,使之到達出版的要求和水平,並適宜於在大眾中傳播而且是高水平的傳播。在這個過程中,編輯的工作是創造性的奉獻,這需要編輯具備非常深厚的學識功底和非常嚴謹的精神,更需要編輯做大量的工作。可是現在有些編輯的基本功不紮實,使得有些稿子的編輯含量較低,甚至出現「清水稿」,也就是說在這類稿子中看不到編輯的痕迹。每家出版社都設有總編室,總編室里有書稿,我們可以調出過去的編輯書稿,看看以前的編輯是怎麼做編輯工作的,看看葉老是怎麼做編輯的。

  葉老的編輯精神、編輯思想、編輯實踐,是中國編輯界非常豐厚的精神財富,是中國編輯工作積累的重要組成部分。我特彆強調它在當今社會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為什麼?文化工作被提到了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上升到了全局性、戰略性的高度,而且黨和國家、人民對文化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文化建設的過程中,編輯具有特殊責任。借用「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我認為「文化興盛,編輯有責」,編輯對於民族文化的興盛負有重大責任。任何一個民族的復興不是經濟工作能全部涵蓋的,經濟是民族復興的基礎,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是民族復興的核心,沒有文化的復興哪有民族的復興,而在文化的復興中,編輯則負有重大責任。在文化建設的大背景下來研究葉聖陶先生的編輯出版思想和實踐,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而且正如《致編輯工作者的倡議書――像葉聖陶那樣做編輯》中所倡議的,也很具有針對性和特殊的指導意義。因此,在這樣一個階段里,強調編輯工作者要有高遠的文化追求,高尚的職業道德,高度的職業技能,高深的職業素養,我認為非常重要且具有特殊作用。

  中國編輯學會有責任承繼葉聖陶先生豐厚的寶貴財富,也有責任與民進中央,與葉聖陶研究會,與全國出版界的編輯同仁們一起,共同承繼和弘揚葉老留給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

  最後表達兩個祝願。一是祝願新成立的葉聖陶編輯出版思想專業委員會工作卓有成效,在編輯工作史上留下自己應有的影響。二是祝願在座的各位朋友和所有編輯界的朋友們心態好、身體好、人緣好,在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中滿懷豪情地、滿懷激情地創造,滿懷幸福地生活,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偉大復興多做好事!


說到底,因為作家是那個負責天馬行空的人,而編輯是那個負責讓天馬落地的人。


有部分作家之所以成就,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編輯。有不少作家的風格是編輯施加影響定型的。

(儘管編輯人的世界裡說編輯本不該做這種事情來著……)

我們自身經驗也有的,想寫出一篇很酷很棒的文章對吧?但是!結果可能不盡人意。

有的人大概是有一些寫作當年的天賦,有的人可能習慣於享受批判。所以!就這樣了……


編輯就是班主任,寫手就是學生。

編輯:今天我們要這個主題,你們寫一篇,我來挑挑改改。

寫手:我把文發您郵箱了,麻煩您看看,還有您看上個月的稿費。。

班主任:這節作文課的題目是xxx,寫得形象生動,下課之前交,

學生:我寫好了,我能不能出去玩了?還有老師國慶節我們學校放不放假?偷偷給我說一下嘛。


推薦閱讀:

從事網路小說創作是一件很低級的事情么?
【最難忘的一件事】主題的文章,怎麼寫才深刻?
稿子拖延了編輯一個多月,我應該怎樣向他解釋 才不至於使他氣憤?
怎樣練習漢語寫作?
提高寫作能力,為什麼動筆比閱讀更重要?

TAG:寫作 | 作家 | 編輯 | 鑒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