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回亂對陝西方言有多大影響?

看到有資料說人口損失很嚴重,回亂後從陝北河南山西等地來的移民是今天關中居民的主體。

那麼今天的關中方言和回亂前的關中方言有多大差距?


從漢語語音史學角度來說,除了西安咸陽轄區,其他關中方言都幾乎不受影響

全濁送氣率:自公元5世紀的中古西北方音開始,就有漢藏對音等極為重要而且明晰的歷史語音材料反應,西北方音1600年前開始,全濁聲母就應經反映為送氣性質全濁聲母,而到了1300年前,該類聲母就變為送氣清音濁流型聲母,再到五代宋時期,就完全清化送氣。

而這一點,今天的關中方言仍舊保持高比例送氣系統,與1600-1300年前的中古西北方言一脈相承,我們看下錶

除了陝西,在甘肅的秦隴片和隴中片里,這樣的一個全濁送氣層次的平均送氣率也在80%以上

而我們發現,西安轄區和咸陽轄區的送氣律最低,而且,在關中這麼多地區,沒有一個地區是送氣率處於40-60%之間的,這種高低落差如此不規則,不連續的比率,說明了西安和咸陽轄區受到過幾次大的衝擊,而其他地區並不強烈甚至毫無影響

一次大的洗刷——明清官話在全國各省的省內第一線城市的普及

一次大的衝擊——河南逃荒移民:導致西咸方言音系紊亂,音系框架鬆動;

一次致命性破壞——普通話的普及:導致西咸方言音系碎片化,音系以普通話基礎而重組,俗稱陝普/西安二普

所以,考慮地理因素,考慮城市化程度因素等等之後,西安咸陽轄區可以認為沒有方言,周邊的關中方言存活的還算不錯,但是80後出生的人的口音也開始紊亂


私以為設置民族自治區是一種不合理的做法,既然56個民族是一家,這個國家就是大家的,有什麼民族自治?漢人或別的民族就不能治理嗎?該取消了!


1,回亂使大量關中人口損失或外遷,使得關中話得以擴張到秦嶺以南部分地區。

2,回亂後關中大片地區成為無人區,大量河南和山西甘肅移民湧入,使得東府方言成為河南和山西混合(如渭南韓城等,聲調更接近河南話),而西府則更多繼承了甘肅口音(鼻音重)。

3,大量關中人為避禍而遷居延安南部地區,使得當地方言由陝北話變成了關中話

似乎我的評論被某位同志刪除並屏蔽了,不知是什麼原因,不過既然不願意被評論,那我發在這裡:

換了一批人,竟然對方言「幾乎」沒有影響?

不懂你說的什麼送氣

但是河南逃荒的人口遠比回亂後填入的河南人數量少,為何反而回亂後的人口填入對方言「幾乎沒有影響」,逃荒的一點點人口就使西咸方言「音系統紊亂、框架鬆動」?

渭南和韓城方言,聽上去明顯就一股河南味的感覺,你是如何推出受河南影響不如西咸方言受河南影響大的結論呢?

在地圖上對照看了一下你說的這些地方,大概可以看出,越靠近河南山西,送氣比例越大,不禁懷疑這是河南山西移民帶來的口音


還是說的陝西話,外來的總要被本地同化。就跟台灣人一樣,國語幾十年就變的面目全非了。


哪裡看到戰後移民了?


陝西方言主要有關中方言、陝北方言和陝南方言,回亂時沒有涉及陝南,主要是關中衝擊較大。不過當時無論回漢,都講陝西方言,戰後,外地居民大量湧入,但是受制於地域和當地文化的緣故,其或其後代都改了陝西口音。因此回亂對陝西方言影響不大,相反,叛回被逐至中亞形成東干族語,也算是讓關中話衝出國門走向域外了。真正歷史上對陝西關中話衝擊較大的兩個歷史事件,其一是河南逃荒,造成了陝西境內沿鐵路線散布了大量河南饑民並最終定居於陝西,因而陝西關中一帶操持河南口音的也大有人在;其二為普通話的普及~~


推薦閱讀:

「這」和「那」這倆字在普通話交流中可以不可以念作「zhèi」和「nèi」?
漢語大部分方言為何會出現大規模濁音清化的現象?
如果沒有現代教育,漢語音系會怎樣發展?
古代音韻學既無法證實又無法證偽,還能算科學嗎?
前鼻音後鼻音的歷史,以及漢語發音優劣?

TAG:方言 | 語言文化 | 漢語 | 漢語方言 | 語言演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