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前懸架擺臂材質對行車安全性以及駕駛質感的影響有哪些?
引自小強實驗室:
懸架通俗地講,就是避震。避震用料好壞,直接影響轎車的安全性、操控性和舒適性。懸架作為成本僅次於發動機、變速箱的重要部件之一,汽車廠家為了降低成本,便在懸架的材質和製造工藝方面,動起了歪腦筋。
據汽車專家汪英來介紹:衝壓件受擠壓後,有一定內傷,強度低於鑄造件,尤其是車輛在發生碰撞等極端情況下,衝壓件容易發生斷裂。如果汽車的前懸架擺臂發生斷裂,車輛就會「馬失前蹄」,極有可能發生翻車事故。衝壓件除了事故中表現較差外,舒適性也比較差,車輛跑長途時較顛,車內人員易疲勞。在《小強實驗室》20150412期節目中,主持人對於前懸架擺臂材質有以上評價,是否有過度之嫌?
作為整車開發來說,對於前懸架下控制臂的選材的考量有以下方面:
1.成本,包括加工工藝難度,產量,磨具費用,加工精度和產品一致性。
2.車輛性能,主要是操控性能和NVH性能以及抗疲勞和強度。等等等綜合以上各項參數和不同考量,經過QFD,DVPR和APQP最終確定懸架設計和選才。我個人認為對於懸架選才不能一概而論,譬如鑄造一定比衝壓好,鋁合金一定比鋼材要好。作為一個成熟的主機廠(ABB,日系三強),相信這方面一定有非常細緻的考量,所以各位消費者不必太過糾結於汽車某一部件的細節設計。引自小強實驗室:懸架通俗地講,就是避震。避震用料好壞,直接影響轎車的安全性、操控性和舒適性。懸架作為成本僅次於發動機、變速箱的重要部件之一,汽車廠家為了降低成本,便在懸架的材質和製造工藝方面,動起了歪腦筋。
據汽車專家汪英來介紹:衝壓件受擠壓後,有一定內傷,強度低於鑄造件,尤其是車輛在發生碰撞等極端情況下,衝壓件容易發生斷裂。如果汽車的前懸架擺臂發生斷裂,車輛就會「馬失前蹄」,極有可能發生翻車事故。衝壓件除了事故中表現較差外,舒適性也比較差,車輛跑長途時較顛,車內人員易疲勞。
就以上言論,我覺得專家的科學素養和專業技能非常低下。有誤導消費者嫌疑。
在我有限的職業生涯中,也參與過不同主機廠幾個新平台開發。就我個人接觸到的懸架材質有:
1. 鋼板衝壓2. 鋁合金鑄造3. 鑄鋼4. 等等等衝壓件受擠壓後,有一定內傷,強度低於鑄造件
所謂內傷是指衝壓件的內應力。在一般衝壓工藝過程中,會考量到受沖件的変薄率,材料流動性以及延展性。對於複雜型面,一個優秀的工藝過程會在変薄率,材料流動性,延展性取得平衡。由於型面複雜,板材必然經歷極大的塑性變形以至於得到了冷作硬化使得強度甚至得到提高。取決與主機廠選用的板材,衝壓件強度未必會比鑄造件低。尤其是車輛在發生碰撞等極端情況下,衝壓件容易發生斷裂。如果汽車的前懸架擺臂發生斷裂,車輛就會「馬失前蹄」,極有可能發生翻車事故。以上言論充分說明了該專家是在外星球造車。現在市面上的普通乘用車,白車身90%以上都是使用衝壓件通過電焊進行組裝。但在碰撞中,我們並沒有看到車輛各個衝壓件斷裂。【前一陣馬自達被撞是焊點斷裂,在此不做展開】在車輛碰撞過程中,各構件在短時間內發生極大變形進而吸收衝擊能量。在上世紀70年代,車輛設計理念卻是使用超高強度材料保證車輛碰撞中車身變形最小化。由此一來,所有衝擊能量傳遞到乘客對乘客生命造成極大威脅。21世紀以來,車輛碰撞理念逐漸轉移到吸能。言下之意就是以人為本犧牲車輛來保護乘客,因此需要構件能夠經受短時大變形而不發生斷裂。回過頭來說材料斷裂。從日常生活經驗來說,在拉斷一條橡皮筋的過程中,我們直觀的看到橡皮筋在拉伸到一定程度以後才發生斷裂。如果我們只對橡皮經施加極限載荷而不使它發生極限形變,橡皮筋反而不會斷裂。類似的,對於金屬材料,只有材料超過極限延伸量才會斷裂。板材的極限延伸量一般在20%左右(高強鋼越低)。普遍好於鑄鋁件造件與鑄鋼件相似。
因此,在懸架設計中,考慮到碰撞一般都會要求採用衝壓件。但如果考慮簧下質量,一般也優先選用鋁鍛件而非鑄件(鑄鋼沒有重量優勢)。衝壓件除了事故中表現較差外,舒適性也比較差,車輛跑長途時較顛,車內人員易疲勞。車輛舒適性也就是NVH性是車輛系統工程,並非懸架材質能決定。和底盤形式,硬點設置,軸套硬度等等相關。但通常情況下,由於鋼材楊氏模量較高,使構件剛度和固有頻率提高進而避免了共振。通常情況下,衝壓件NVH性能更好,但簧下質量高,降低了車輛動力性能。小強實驗室那種完全拋棄良心的東西看多了智商會下降的。
鑄造的懸臂遇車禍是直接斷掉,衝壓的則是變形。哪個更危險一看便知。
不懂這個所謂的「汽車專家」是真不懂汽車還是收了錢故意誤導消費者。首先「衝壓件事故中表現較差」根本沒有事實依據,特別是懸掛擺臂的強度根本不是整車強度中的薄弱點,也極少聽說過有因為擺臂強度不足引發的事故,而且作為合格的衝壓件,衝壓過程中會有冷作硬化的現象,(具體可以翻《機械工程材料》),強度反而會比一般的鑄造件好,相反,鑄造過程中更容易出現氣孔,沙眼,裂痕和內部應力,其產品質量相比衝壓更難以把控。 第二,也是所謂的汽車專家最無知的地方,汽車的舒適性和他懸掛件是衝壓的還是鑄造的完全沒關係,懸掛的舒適性與其懸掛形式(多連桿還是整體橋?),調教和NVH性能有關,跟材料(鋼還是鋁)也有一點關係,跟它是鑄造的還是衝壓的八杆子打不著。
有關底盤的舒適性,除了隔音外,就剩下避震設定,底盤調教,輪胎花紋、材質、厚度。
確實沒聽說鑄造件和衝壓件會有多大不同。
另外有關安全性,你看25%重疊面積碰撞測試,有何意義?作為媒體人,做一檔自己涉獵未深的領域的節目,尤其是給不明真相的老百姓看的時候,還是得多一點社會責任感。
浙大車輛工程方向這麼多有名的老師,同是在杭州,去請教一下也是不難的吧。至少人家給出一點指導意見,做的節目也不會有重大的方向性錯誤而誤導觀眾。不要每次都請一些領導來當顧問。。。最後,不是所有人
都能叫汽車專家的。他不會告訴你保時捷911用的是麥弗遜懸掛,他不會告訴你考維特Z07現在後懸掛用的還是3萬塊的麵包車上面的的板車懸掛,而且還簡配了,還只用一根他不會告訴你陸虎衛士,陸巡,G,牧馬人,途樂,後懸掛都是用的三萬塊麵包車上的板車後懸掛
謝邀。
乘用車懸掛(主要是擺臂,就以常見的麥弗遜懸掛的下擺臂為例),按用料和製造工藝分類,可分為衝壓件,鑄造件,合金件。一般來講,(鋁)合金件的金屬強度最好,質量最輕,能減少簧下質量,利於車輛操控,但是成本貴,所以它一般只出現在非經濟型車上。
鑄造件金屬強度次之,便宜,但就是重,操控和油耗不佔優勢。所以現在越來越少被使用。
衝壓件就像車身表面覆蓋件一樣,就是由幾層鋼板衝壓而成,質量比鑄造件輕,成本又低,金屬強度三者里最差,但利於操控和油耗,所以越來越普遍的在經濟車型里採用這個。
但是,安全性不止和用料有關,還與緊固有關,有些車只用一個螺母,有些車用了三個,當然,也不是螺母越多越好,好歹人家車廠的攻城濕是要計算受力極限的,達到國家標準了就好了唄。
買了就買了,別想那麼多撞車的事,安全駕駛比什麼安全配置都重要。如果還沒買,不妨挑車的時候趴下了看看車底,如果很在乎這個玩意的話。懸架通俗地講,就是避震。避震用料好壞,直接影響轎車的安全性、操控性和舒適性。 看到這裡就想吐糟。構件強度的主要影響因素有材料強度、構件幾何形狀、構件厚度等等。而且在實際使用中,構件能承受的最大荷載還跟荷載的作用點、作用方式、作用方向有關係。這麼多影響因素就盯著一個談,簡直耍流氓。
反了吧?鑄造件的熱應力、沙眼、晶粒方向不理想怎麼辦?
按小強那個思維的話,小米是全世界最好的手機了。並不是只看硬體堆砌。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OTE0OTcwNw==mid=209341728idx=8sn=13da86a320cb9e68f1201c12ea0e7520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d
衝壓工藝二戰就大規模用於槍械製造了到今天已經非常成熟。只要按設計要求製造衝壓也好鑄造也罷都能滿足使用要求,武斷的說國外車廠的什麼什麼,要麼是初中畢業的修車小弟要麼是利益相關 不是么?!
坦克早就不用鑄造炮塔了
昨天剛好在微信朋友圈裡看到這個視頻。不是汽車行業的,對這個也不是很懂,但是憑直覺安全性肯定不是簡單的比較一下材質就能判斷得出來的。我怎麼也想不通用鐵質零部件或鋁質零部件怎麼會影響到安全,難道是強度不夠會導致斷軸?雷克薩斯和沃爾沃沒聽說斷過軸啊!還有那些零件的價格,說得好像電腦城賣的電腦散件,一個個都明碼標價隨便就可以買的。
不學無術,胡言亂語
這麼多影響因素就盯著一個談,簡直耍流氓。
基本無視小強的說法,斷章取義
謝邀~但是很抱歉,對這個不是很了解…從一些業餘知識來判斷,個人覺得所謂懸掛用料好壞直接影響轎車的安全性、操控性和舒適性,這肯定是直接影響的,怎麼說也是一個部件,就算一個螺絲也是,但是換過來說,影響多少有待商榷,相較而言,懸掛的材料對這些的影響肯定不如懸掛模式,你說板車懸掛能和獨立懸掛舒適性相比嗎…
簡單的來答碰撞影響不大,但是疲勞強度計算的時候是有個成型工藝係數的,但起決定性因素的還是結構和材料本身駕駛質感就更玄學了,不評論。
安全不安全我不清楚, 反正是用了低端貨。 簡配就簡配,還找什麼理由呢。
推薦閱讀:
※大眾有哪些值得購買的車型?
※大眾車用機油的大量消耗換取零部件的高壽命?
※大眾引擎動力真有那麼強勁嗎?
※2016年2月,大眾的DSG問題解決得怎麼樣了?
※為什麼大眾渦輪增壓的車機油損耗普遍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