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出版社很少招人?

我即將畢業,專業新聞學,實習時做過網站編輯和微博微信編輯,不出意外以後會做新媒體編輯這一類的工作

但在大四最後一個學期的時候,突然多了很多空閑時間,我想了挺久。還是不想放棄吧,我喜歡書本,喜歡字兒印在紙上的感覺,喜歡書上印著漂亮的封面。雖然很多人都說這是夕陽產業了,但我覺得,還是有一些人喜歡看夕陽的吧

所以,我想去出版社做文字編輯。其實校對也行,助理也行的,打雜倒水什麼的都沒問題

唉說了那麼多廢話,總之不管行不行吧,想試一試,坐標深圳

但是問題來了,我在網上投簡歷,發現幾乎沒有出版社招聘的信息,我實習的時候也是這樣,太奇怪了,而且在我們學校那邊的招聘網站也這樣兒

這是普遍現象還是我的錯覺,大噶講一講


當然是你的錯覺!出版社用人短缺持續了2、3年,長期在招人。

而且正如你所說,有夕陽產業之說,有些人會望而卻步。同時,出版工作對各崗位的要求又不低,想進來的人未必能進來,或者進來後也有一定比例的流失。這兩個原因導致這一缺口一直存在,短期內不會改變。

為什麼你會有這個錯覺呢,也許是地域的關係。文化產業在北京的集中度很高,已經形成了群體效應。任何門類的書,在北京一地的銷售數字往往接近30%,作者也在這裡扎堆,不大會出現出版社外逃的趨勢。因此,北京外的其他城市出版業或完全空白,或形同虛設,有個別發達省份也走向集團集中運作,與北京及其他省份出版集團形成競爭。這導致當地可供選擇的用人出版方往往獨此一家,缺少需求方的競爭,或許顯得招聘不夠火熱。

如果有可能,歡迎你北上從業,出版行業非常需要你這樣有強烈興趣和歸屬感的人才!


昨天去面試,HR一聽我是大四才有這個想法就對我沒多大興趣了,她還特意說不是初中高中就有強烈的意願,我昨天精神不好也懶得解釋,大四能想明白這輩子想要啥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題主加油,上帝會眷顧有夢想的孩子


出版社招聘挺多的。上面有說出版社事業編的,確實是,不過現在出版社基本都轉企了,有一部分出版社不再新增編製或把編製卡的很死,去出版社工作也都是走的社招,也就是合同工,與原有帶編製的員工收入上會有寫不同。

大致規律是,市場化運作越好的出版社對人才的需求度就越高,招聘熱情越高,合同員工的績效分配越合理。

下面說的是對應題主的問題,為什麼感覺很少招人

單純說出版社數量,除去北京、上海總計400多家的樣子,其他一個省也就十家出版社的樣子。出版社一般並不喜歡招新編輯,兩年之內很難出活,相當於白養。加上現在出版社經營壓力大,都希望找有經驗能操作的編輯,行業內跳槽頻繁。一家出版社除非有非常大的調整,一年往多了說招5-6個新人,算算其實不多。

再有是吃資源的出版社,福利不錯,人員大多裙帶,就更不招人了。

不知題主身在何地,具體問題可以再具體聊。


中國的出版社分兩撥,中央和地方,數量大約1:2,但大部分資源集中在中央出版社,很大部分地方社都是賣賣書號,交給北京的圖書公司做了。

這就很瞭然了,地方社不招,是因為沒業務,你要去去圖書公司好了。

中央社呢,畢竟扣著中央,有相當一部分還佔著事業編,再加上各自有所屬的口,有的專業性較強,一般都是社科類招社科專業科技類招科技專業,自然比較難進些。

像題主這種情況,建議到北上的圖書公司試試,殊途同歸。


出版社很多在招人啊,只不過要求大部分都是碩士起。不過本科生可以去文化公司,那才是真正做圖書的地方。

民營文化公司,像磨鐵、果麥、博集天卷、鳳凰聯動等。我在鳳凰聯動,我們在招人,有興趣可以來試。


圖書編輯苦差事……工資不高,工作量大,壓力大……天天面對一堆爛稿……


現在很多出版社公司化了,所以招聘的時候可能不是用的出版社的名號,而是用註冊的公司名稱。

還有一些合資的,也可能借用合資公司的名。

當時我本來想在民營公司積累些功底再進出版社,去面試時我還以為是私人的,後面發現有大樹啊,這居然是出版社的合資公司,最後誤打誤撞,由於各種原因,又歸出版社招的了,雖然還是駐外人員~~

深圳的民營出版蠻好的,競爭力比出版社好,要實習的話還是建議去民營出版公司,能鍛煉人,做出成績的話,不愁以後進不了出版社。。。


推薦閱讀:

你為什麼辭職了?
面試後HR說回去等人事通知,代表沒戲了?
如果HR和用人部門面試官對應聘者評價不一致該怎麼辦?
投了簡歷如果沒面試通知,可以打電話過去問一下嗎?
為什麼《非你莫屬》BOSS 沒一個坐姿端正的?

TAG:求職 | 圖書編輯 | 編輯 | 出版社 | 招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