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清華北大之類的我國頂尖高等院校不能把教育資源公開化?

為什麼清華之類的高等院校不能把教育資源公開化?

---------2015年5月6日 22:39:39修改補充-----------

謝謝樓下提出的Mooc之類的,我說的並不是這些

更多時候,很多大學的某些特色課程都是不允許旁觀,嚴格控制講義留出。

甚至樓下看到有回答說是隔壁專業的過來旁觀都會被婉拒。

補充一句,樓下有些人提到很多大學圖書館不對社會開放閱讀,這也是教育資源的一種吧

------我是一條分割線------------------------------------

舉個例子,能夠把上課的PPT,或者是上課的視頻,進行分享。類似公開課但是不是公開課,就是把日常的課程做一個分享。

這樣更加利於知識的傳播或者分享。

不是單獨指清北兩所高校,而是各所985 211高校,教育資源和知識的共享在技術水平上並不難(我作為一個旁觀者,表示就算買不起伺服器,在那些視頻分享網站上分享也不是多難的事情)

這樣至少能讓知識更好的傳播,不是么?


題主咱下次問問題能一次把內容補全嗎?你這麼更新我這個答案基本就是答非所問了。

至於題主的新問題,我還沒想過呢,我只是還停留在對Mooc的基礎公開課愛不釋手,心情激動的久久不能自已的階段。

----------------------我是原答案的分割線,既然已經答非所問就權當分享吧-----------------------

大二女生,如何提升自己? - 詞暉的回答 ; 大二女生,如何提升自己? - 于震的回答

第一個鏈接里包含(但不限於)國內的有:

清華大學學堂在線;

台灣國立清華大學聯合mooc平台;

上海交大的好大學在線;

有39所985高校的課程合集的中國大學Mooc聯盟;

第二個鏈接是我在追和待追的課,都是特別好的課程,我從中受益良多

這些Mooc中包含各種領域的諸多門課程,它們有視頻,有作業,有思考練習,有實踐訓練,有討論區,有deadline,有參考資料,有後續深入方向,我不知道還要怎麼開放。


以上答案都同意,我來補充一個有點心理陰暗的原因吧。

因為公開課不是人人能講的,比起小班教學要考慮的事情多太多了。

所有的老師其實都是希望他的學術思想能夠被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的,因此將教學內容直接進行網路傳播肯定是一種擴大影響力的方式,但當這些內容被擱到大眾的目光下審視時,就需要特別審慎。譬如在發表論文時,每字每句作者都會仔細推敲,也仍然還需要同行評議、編輯審核等等方式確保文本與欲傳達的知識是一致的,是真實準確的。而現場演講這種方式,可能發生的錯誤表達,導致的錯誤理解機會可能更多,因為重新製作的機會相對來說較少。

在小班課堂上,教授可能會旁徵博引,興之所至隨時隨地提起一個新內容,比如「XXX曾經提出過一個XXX理論」,但如果是錄公開課,所有這些興之所至都要提前準備,他可能要查這個理論具體是在哪年提出的,他可能還要考慮其實當年YYY在差不多的時候也提了這個理論,那麼我引例時要不要提YYY?這些還算簡單,如果是某些人文社科類的教授,指不定講座內容時會提到哪些敏感內容,或者雖不敏感但卻會讓大眾反感的觀點。再次,可能會舉某些企業的例子,甚至會涉及商業秘密等問題。

綜上,目前多數大學都在積極推進MOOC,但做成型的公開課內容永遠與小班教學是不同的,想要把所有課程都變成MOOC也是需要時間的,以及,某些教育你永遠是不可能從公開課上獲得的。


隔壁我不知道,清華這兩年的mooc辦的是有多用心啊


PPT都是老師的版權好嗎人家花心血做的為什麼平白無故分享給你


不允許旁觀的課沒見過,因為教室座位不夠而要求沒選課的學生優先讓位給選了課的確實有不少。

哦對,有些實驗課確實會嚴格限制沒選課的學生旁聽,一方面是因為器材有限(一般都是根據選課人數準備的),另一方面是安全考慮。

暑期學校管理似乎會更嚴格,需要聽課證進入教學樓。畢竟暑期學校的課是要在學費外另外收錢的,另外也是為了攔住一些閑雜人等保證教學質量。不過暑期的課平時基本上也有開。

嚴格限制講義流出的有。有的是老師花了非常多的心血( @陳江 獃獃老師的flash課件!),不希望無良盜版商盜用。不過更多的是為了防止下一屆學生提前搞到講義用來抄作業和應付考試,還有些學生覺得有了講義就知道這節課講了啥了(希望題主不是這麼想的),容易蹺課。

其實一般專業課如果不做成MOOC的形式直接把講義給你你也看不懂啊,我作為上過課的現在回看當年的講義都有好些看不懂的= =


泄妖。比清華北大更牛掰的哈佛等世界名校,公開課資源都隨手可得了,有多少人如獲至寶如饑似渴地去學習了。

互聯網時代,缺的不是共享資源,而是對資源的利用。


你的設想不錯,但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照本宣科的話,北大清華的老師並不比其他人更高明;

自由發揮的話,豬往前拱雞往後刨,各是各的門道,學術研究還是多幾個人比較好,免得全國只有一個聲音……


作為老師,完成自身修鍊與教授學生已經算是盡責,大學裡的老師也很忙啊,課程錄製,剪輯,整理,發布,都是巨大的任務量,必須有專人負責,非極其想推廣知識的老師,和極其對教育資源珍視的領導,難做到大學資源的向外擴散,說到底是市場與從業者問題,相信選擇教育行業的人都有擴散知識與思想的願望,有人做他們會很配合,可這不是義務不是嗎,優酷網南師大酈波老師的蒼溟公開課,那也是播克君團隊製作經營,但不怎麼火爆,因為缺少大量觀眾,所以缺少經營者,所以這個事就是願意做的人做了,像復旦大學陳果老師的視頻相信太多人想看,但缺少這樣的中間服務者


有MIT Stanford的這些名校的資源。。我為什麼還要清華的,。。?


你一定不知道什麼是:

coursera

edx

果殼MOOC學院

愛課程

網易雲課堂

超星爾雅

中國大學MOOC

……

不知道並不可怕,但你至少可以試著找找。


你家的客廳晚上又沒有人住能不能給我住一下?有利於資源的共享和和諧社會的構建啊。

我就不明白了,人家老師做的課件為啥要給你看?你交學費了嗎?

知識的普及和傳播是國家行為,九年義務教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而老師傳授知識是職務行為,誰交錢給誰上課。就好比醫生是救死扶傷的,你不挂號人家給你看嗎?


圖書館資源,淘寶上有讀秀的全本獲取服務,6塊錢一本。包括書籍和各種論文。

課件,有的老師不發給學生,這我們也沒辦法,但是在文庫里一搜應該能找到很多。其實課件意義不大,一部分是照搬書里的,一部分是光列個要點。有書誰還去看課件。


題主,我在學校上過的幾乎所有的課程,都不反對旁聽和試聽。各大教學樓也並沒有任何對進入者身份分類的措施,每節課來旁聽和試聽的人也並不鮮見。

這應該也屬於某種程度的「公開化」吧。


太天真…這種東西短期內不可能公開化,而且我也不認為有必要如此。

你以為我拚命高考的動力是什麼。


讀研究生時,只能聽幾個老師的課,其他老師的課都是不能聽的。

因為這些老師都怕他們的研究成果被盜去,連他們指導的學生看的書,都要把書的書皮包上。以防止被其他導師的學生看到,偷學了書的內容。所以,他們的目的就是防止別人學了去。

也許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這就是上海的某一高校的某一個學院。我當時上學是2011年。到現在估計也沒什麼變化吧。

我們班的群里是40個人,從建群開始,到現在,幾乎沒有人會在群里主動說話。人人都在防別人。

沒有師生的情誼,也沒有同門的情誼,只是防賊防了三年。


公開教育資源也不等於義務教育,對懶人,你不逼著他,他就說你做的不夠好@( ̄- ̄)@


我有個英語課,外教老師都不把ppt上傳到網路學堂的。「這是精心製作的呀」。相比而言,其他老師把ppt傳到網路學堂,很多課程放到學堂在線,這已經非常公開了。甚至可以說,你所需要的清北教育資源,並不會像你想像的那樣得到就成學霸了。就清華而言,清華真正強在他的文化底蘊以及學校氛圍上。這些沒辦法公開的東西,才是吸引人的地方。


首先清華的課應該是隨便蹭吧。。。除了某些坐不下的課和實驗課之外老師才不會管你。

其次某些PPT是涉及到一些老師研究的項目,個別還是涉密的。分享出去出事了誰負責?但是很多公共課的PPT已經網上滿天飛了。

第三圖書館開放了你也擠不進去,哪有空座?而且我在圖書館勤工助學上班,書的上架順架基本都是學生來做的,你一下來這麼多人,後面維護的人最起碼要翻3倍,說實話那個分書的地方根本放不開。。。再說大學的圖書館有幾個是開放的,要去看書可以去社會上的圖書館,又不是多貴。

最後說一下,清華的mooc真的是做的很好的了,我覺得同一個老師將mooc的時候都更用心,比上課的時候好太多了。。。


一、觀念不同。

國外大學很注重大學的服務功能,對周圍社區的文化反哺。對比國外高校做的開放教育平台,再看看你國高校做的開放教育平台簡直是天差地別,有沒有用心做一眼就看出來。開放教育資源對於社會的意義毫無疑問是很大的,但實際操作過程中有很多問題(比如版權),並且開放教育資源給高校帶來的直接利益很少,國內認認真真做開放教育平台的高校實在太少。

圖書館的開放問題也一樣。

MIT OCW(MIT OpenCourseWare)麻省理工學院開放課程

OLI(Open Learning Initiative)(Open Learning Initiative)卡耐基梅隆大學開放課程

USU OCW(Utah State OpenCourseWare)猶他州立大學開放課程

Open Learn(Open Learning)英國開放大學開放課程

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國家精品課程共享服務信息平台

浙江大學課程在線:http://metc.zju.edu.cn/mooc/

二、校園安全

旁聽畢竟不同於網路開放課程,教室里座位就那麼多,有容量限制,大學滿足自己學生的需求都不夠,不開放給校外的人也是有道理的。教室人太多,消防安全方面也有隱患。

三、版權

很多教授課後給我們PPT的時候會叮囑一句:同學內部流傳就好,不要傳到網上去。一方面,教授對自己的講義擁有版權,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分享講義。另一方面,是國內的版權狀況實在太惡劣。

一點點看法,不成體系,歡迎交流。


不是有MOOC嗎……學堂在線啊……


推薦閱讀:

「 行動圖書館 」對於城鄉差距帶來了哪些實際上的影響 ?

TAG:教育 | 知識 | 開放課程 | 高等院校 | 教育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