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有些學者在學生時期發論文橫掃science nature,但獨立後卻只能在一般刊物上發論文。怎麼看這個現象?

受中如何看待「不少海歸學者在國外可以發表高水平論文,而回國後卻只能平凡地灌灌水」這種現象? 問題中某匿名用戶回答的啟發,問一下這個問題。

這樣可以消除國內外環境差異的因素。請大家多多發表看法。


(註:以下內容僅符合美國生物、生物醫學領域,其他學科我了解程度不足,不敢以偏概全)

(1)「通訊作者光環」

簡要來說,就是「通訊作者是大牛的文章更容易發CNS」。同樣級別的成果,大牛實驗室做出來的比AP實驗室做出來的往往能發到更好的期刊。首先是因為聲譽的問題,大牛在學術界混跡數年,做出來成果可信度更高。同樣是CNS級別的重要成果,審稿人會認為大牛造假的幾率更低,畢竟大牛會更珍重自己的名聲。再者是人脈的問題,大牛在學術界摸爬滾打,和同領域的其他大牛關係都不錯,像CNS這種級別雜誌的審稿人也一定是同領域的大牛,說不定大牛A的文章送到了他當年博後時期天天一起喝酒的審稿人B手裡(學術界人際關係connection繁雜,雜誌編輯不可能為了「避嫌」把文章送到不認識的人手裡),而初出茅廬AP C和審稿人B毫無關係,你們覺得審稿人B會對A還是C網開一面呢?此外,大牛寫文章「編故事」的能力也比AP要高很多。同樣的一套figure,大牛因為多年的經驗可以講一個非常好的故事,AP可能因為寫paper經驗欠缺(當時他們自己發的CNS paper是大牛寫的)講不了那麼好的故事,自然大牛的「好故事」對CNS這種頂尖期刊吸引力會更佳。

這種通訊作者光環往往也是雙刃劍。一是大牛也不一定靠譜,比如MIT Whitehead Institute的大牛Robert Weinberg非常喜愛在CNS上灌水,但最近有若干篇paper被retract (Three Retractions for Highly Cited Author)。二是沒法保證真正高質量的文章在頂尖期刊上出現。比如我老闆之前在Weinberg手下做薄厚的時候發了若干CNS,現在做出相同質量的工作就只能發到Nature Cell Biology, Nature Medicine第一個級別的工作。三是很多AP會「利用」大牛的聲譽,比如MD Anderson一個華人AP(現在已經是full professor)是Tony Hunter手下獨立出來的博後,他獨立後發的paper幾乎每篇都掛Tony Hunter的名字囧

(2)「首創效應」

能發CNS的工作一定要足夠新穎,比如第一次發現某條通路,第一次CRISPR進行tumor surpressor gene screening,第一次解到某種蛋白的結構之類的。很多大牛能發CNS就是有一套足夠新穎的方法發現足夠新穎的東西(比如癌症領域這兩年Tyler Jacks, Phillip Sharp, Feng Zhang那幾篇CRISPR methodology的文章),而真正做實驗的postdoc受益於此拿到CNS的第一作者。而當這些postdoc獨立之後,他們在當PI的前幾年大多也會延續之前postdoc用的方法,自然不夠「新穎」 能發 CNS級別的文章。(Feng Zhang這種從發現光遺傳跳到發現CRISPR的天才除外,顏寧這種搞結構的除外)。


據我了解,國內清北一些大牛實驗室採用流水線方式生產scn,每個學生專門地負責所有課題的一部分,這種方式對高產有利,但是對培養一個合格的phd無益。 所以說,學生階段最最重要的是培養獨立的科研思維,系統的思考能力。當然paper對每位phd意義重大,魚和熊掌兼得的美差當然最好啦。


adrian10學霸的回答已經很棒了,我只是作為一個基礎醫學的學酥來說說我的看法T_T

開個玩笑,生物醫學領域決定你能不能發好paper的最關鍵三個條件是:錢,錢,錢

國內的價格是一篇水貨SCI大概花費四十萬人民幣的項目經費,當然這不包括實驗室的大部分設備購置,僅僅是買試劑和作晶元模型等等的錢。有錢的實驗室才有好設備,有錢的老闆才能給學生買好試劑,才能玩得起晶元,換句話說,有錢才能把你的腦洞變成現實。而國外的大牛實驗室和國內的實驗室的差別,固然是越來越小了,但是真心不是沒有。所以就算是同一個人作同一個課題,在不同條件的實驗室得出的結果有很大幾率不一樣。

另外一方面,實驗室除了硬體之外,軟體也很重要,那就是前人的積累。一套適應自己實驗室條件的工作方法,師兄師姐留下來的資料和各種模型,都是無形的財富,沒有幾代學生長期的工作,又如何才能在一個方向上深入下去。讓一個在大牛實驗室作實驗做的得心應手的博後去一個陌生的實驗室重新建立自己的方法學,也是很痛苦的一件事。往往事倍功半。

再加上沒了以前老闆的大牛加成,要發好文章,難啊。

生物醫學狗很不容易的,大家要愛護它們!汪!


文章絕不是一個人的文章。


推薦閱讀:

小保方晴子在中國會怎樣?
如何查閱嚴肅的學術論文?
對科研人員,如何有效整理文獻資料?
畢業論文是否可以引用公司內部文檔?

TAG:科研 | 化學 | 博士 | 生物學 | 學術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