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書讓你看完之後逢人就推薦?

同樣的問題,為什麼電影回復的人就如此之少?

有什麼電影讓你看完之後逢人就推薦?


必然是這本《髒話文化史》了,高能預警。

我們學新的語言經常從髒話學起,就像外國人學中文很可能從草泥馬學起。

判斷一門語言是否學到位的標準之一是能否地道地罵人。

在該書中,語言學家Ruth Wajnryb 路絲·韋津 一本正經地教你說英語的髒話。

他嚴謹地分析了各種英語髒話的用法和起源,老少咸宜。

他指出Fxck 的用法博大精深,」英文初學者若想把Fxck用在公共場合任何一個人身上,可能最好先待在英語國家待個一年左右,如此一來,便有時間接觸此字的大部分變數「。

看完這本書,感覺像打開了一個新世界。

為了防止和諧,接下來我盡量貼圖。

很和諧的封面

髒話是一門語言最常用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最被學術界最忽略的。

這個世界沒有一句F-ck解決不了的話,如果有就兩句。

更多內容歡迎小夥伴們自己去探索~~~(神秘微笑)

如果你對我關於語言學習方面回答感興趣,歡迎關註:

自學考雅思 7.0,要做到些什麼? 怎麼學?

哪些英語單詞我們經常用錯?

每天堅持英語學習為什麼還是學不好?

為什麼很多人學了很多年英語,卻不能跟外國人簡單交流?

哪些英語用法是普通中國學生最生疏的?

有哪些出國後才發現的以前對英語的錯誤理解?

《經濟學人》雜誌好在哪?

更多語言學習筆記見公眾號 瀟峰學長,ID:xuxiaofeng600

回復「語言學習筆記」即可獲得。

專註語言,效率,閱讀,追求真知,一周一更,讓每一篇擲地有聲。


1989年,海子在山海關卧軌自殺。

自殺時他隨身攜帶四本書:《聖經》、《瓦爾登湖》、《康拉德小說選》、《孤筏重洋》。

在我看來,這四本書都具有濃重的象徵意義,代表著生命的某種追求。

海涯達爾的這本《孤筏重洋》,我是逢人就推薦。

海涯達爾。挪威學者。他在太平洋中的波利尼西亞群島調查研究時,聽島上一位僅存的土著老人,講著那已被人遺忘的古老傳說——

「提基,太陽之子,波利尼西亞人的領袖和神,他帶領我們的祖先來到我們現在居住的島上,在這以前,我們是住在海那邊的一個大國里。」

海的那邊,是南美洲,秘魯。

在南美與波利尼西亞之間,沒有別的,只有四千英里的大海。

結合島上的傳說、文物遺迹、植物物種,以及太平洋的風向潮流,

海爾達爾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

最早的波利尼西亞居民

是公元5世紀從南美洲漂洋過海而來的。

然而,在發表這個理論後,海涯達爾卻受到了學術界的嘲笑。

沒有一個5世紀的南美洲人,能到太平洋的島上。

你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他們沒有船。

「可是他們有木筏」

大家都笑了。

「你可以試試,坐一隻木筏,從秘魯到太平洋的島上,四千英里。」

海爾達爾決定試一試。

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聯繫各國大使館、聯合國官員、英美海軍部、秘魯總統府……尋找夥伴、搜集裝備、得到許可,跑到安第斯山的雨林里,砍伐造木筏用的九根筏木,直到一個成型的木筏躺在太平洋西海岸秘魯的海軍船塢里。

臨出發前,各國的一批海軍專家、航海老手來參觀木筏,參觀完所有人都感到垂頭喪氣。

一位海軍武官說,

如果參加遠航的人能活著到達波利尼西亞,那每人這輩子所喝的威士忌,都由他付錢。

一位秘魯最大的筏木出口商說,

這筏木多孔,漂到航程四分之一時,就會全部吸飽水沉下去。

一位挪威船長說,

兩個星期內,每一根捆木筏的麻繩都會被磨斷,木筏會散開。因為在海上這些大木料會不停地被拋來拋去,彼此磨擦。不使用鉛索或者鐵鏈,還不如收場了事。

(但是海涯達爾拒絕用鉛索,公元5世紀的南美人可沒有鉛)

一位大使說,

當你的父母聽到你的死訊,是會十分悲痛的。

他們送給海爾達爾一本《聖經》,要他帶著航行。

總之聽天由命,好自為之。

但海涯達爾堅信,

如果公元500年,木筏能夠帶著提基和他的族人漂洋而去,沒有散開,沒有沉掉。

那麼,他也能。

於是,1947年4月28日,海涯達爾和他的五位小夥伴坐著木筏掛帆西去。

出海前,木筏被命名為「康提基號」。

——美洲印加人心目中的大法師,太陽提基,康提基。1500年前被印加人逐出,由秘魯西行航海失蹤,而後又在波利尼西亞出現。

為了再現康提基的偉大航程,木筏的整個構造,忠實按照秘魯古代的木筏式樣建造,所以沒有什麼鉛索和鐵鏈,只有麻繩。

雖然按古代的式樣建造,但沒有一個活著的人能告訴他們怎麼駕駛古印加人的木筏。

這個問題專家們在岸上曾徹底討論過,但沒什麼結論。直到海爾達爾他們坐著木筏漂出去上千英里,每天用儘力氣,周身酸痛,手掌起繭,才掌握了印加人掌舵的輕鬆方法。

充滿樂趣與驚險的100天後,

他們坐著木筏登上了波利尼西亞群島。

波利尼西亞當地的老人說,

「你的『排排』(當地人對木筏的稱呼)真的來了,我們現在知道了我們的祖先是從哪裡來的了。」

這就是海涯達爾的《孤筏重洋》。

我想在這本書里,海子所看重的正是這份對自我信念的執著、勇氣和膽量。

這6個人是——

托爾·海爾達爾 挪威學者

赫曼·華辛格 挪威製冷技術工程師,熱力學專家

納德·豪格蘭 挪威二戰特種兵,無線電報務員

陶斯坦·瑞貝 挪威二戰特種兵,無線電報務員

艾立克·海賽堡 挪威畫家,曾航海週遊世界

班德·但尼孫 瑞典人種學家

順便說一句,2012年挪威曾將這段真實經歷搬上銀幕,拍攝電影《Kon-Tiki》,嫌看書麻煩的可以去看這部電影,但電影遠沒有這本書精彩有趣。


公眾號:海盜閱讀指南

(ID:RockedRadio)

坐地鐵沒事幹研究學院,指定讀物。


這本書我還沒有看完....但是終於不用微分幾何就能分析曲面真是一個「我們不用很累很麻煩就能成佛」的大新聞。

Geometry of Surfaces (豆瓣)

以及我還沒有看因為亞洲最大的圖書館沒有這本書:

The Four Pillars of Geometry (豆瓣)

以及相關的書評:

真正能體現幾何思想的好書 (評論: The Four Pillars of Geometry)


這本書第一版我買了6本,2本自己留著,4本送了認為會喜歡的人。結果到最後6本都送出去,後來又去了買了2本。

後來第二版買了十幾本送人。

書的體積很小,適合放在包里,煩悶的時候拿出來看。

于堅也很市井,所以我喜歡他的文字和睿智以及對生活的認知。他的攝影很爛,但是後期處理的不錯,但敢拿出來示人也是大師可愛之處

從看到他的詩歌開始就開始買他的所有的書包括原來的新周刊以及其他幾本雜誌上有他文字的。

這本書的印刷很精美,後來於堅全集里的紙張和印刷工藝和他一樣。

無非是瑣碎生活中暗含的詩意叫生活更有趣。


說一本小眾點的書吧,《浮生六記》,清朝 沈復 寫的

簡單的理解的話,浮生六記就是清朝一對文藝青年生於中產之家,不好好工作,玩插花等各種小資生活,到處旅行,把錢作沒了

女的說你看咱倆夫妻情深意篤,我也沒啥對你可好的,不如給你找個小三吧

男的挺不好意思的,說不要不要

女的說不行,一定要找

男的說那就找那個誰誰誰誰吧.....

結果不成想,那誰誰誰誰被財主買了去,女的悲憤而死,男的傷痛欲絕的故事。。。

但貴在心理描寫非常真摯,輕鬆之時洒脫如風,傷心之處扼腕嘆息,歡喜悲苦之情溢於筆端,讀起來不禁感慨人生不要整天想什麼有的沒的,高高興興活著就挺好....

逢人就推薦倒沒有,相親的時候推薦給過一個心儀的妹子,但那天狀態奇差,最終未果....

卷一 《閨房記樂》

卷二 《閑情記趣》

卷三 《坎坷記愁》

卷四 《浪遊記快》

卷五 《中山記歷》

卷六 《養生記道》

補充下,原書後兩記已經遺失,現只剩四記,市面上也有的書裡面帶著後兩記,而且寫得也不錯,但據考證均為他人續寫


《窗邊的小豆豆》

以前真的是見一個安利一個,後來長大性格越來越孤僻了就很少跟人安利了。

雖然距離我看這本書已經過去快10年了,但是至今都會常常想起書里那個可愛的小姑娘,溫柔的校長,以及那個用廢棄的電車車廂做成的教室。

每每想起那些故事都會覺得很溫暖。


看到這個話題,必須要回答一下。

《霍亂時期的愛情》何止是我逢人就推的書啊,簡直是一生推。豆瓣評分9.0超高分。

作者是憑藉《百年孤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加西亞·馬爾克斯。馬爾克斯說,《霍亂時期的愛情》是他寫得最好的一本書了。每個人都應該讀一讀。


馬爾克斯用不急不緩、漫不經心的敘事方式,講述了一段跨越半個世紀的愛情故事。

在五十年的時間跨度中,馬爾克斯展示了所有愛情的可能性,所有的愛情方式:幸福的愛情,貧窮的愛情,高尚的愛情,庸俗的愛情,粗暴的愛情,柏拉圖式的愛情,放蕩的愛情,羞怯的愛情……甚至,「連霍亂本身也是一種愛情病」。

很多人笑稱這本書講的是一個屌絲逆襲的故事,而主人公阿里薩在某種程度上也確實是人生贏家。

1

窮小子阿里薩是個沒有身份的私生子,而富家女費爾明娜明艷動人,被他稱為「花冠女神」。

他在見到她的第一眼,便無可救藥地愛上了愛上了她。這種感情迅速並且誇張的在阿里薩的心裡生長,甚至「他腹瀉,吐綠水,暈頭轉向,還常常突然昏厥…… 這狀況不像是因為愛情而心神不寧,倒像是惹上了霍亂」。

他們第一次相遇時,費爾明娜正心不在焉地給她姑媽讀著課文,抬起頭來看看誰從走廊里經過的一剎那,阿里薩的落落寡歡的神態便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阿里薩也一眼就愛上了這個明艷的少女,他以天真的方式開始偷偷跟蹤費爾米納的生活——早晨七點鐘,他一個人坐在公園裡不太為人注意的靠背長椅上,佯裝在扁桃樹下讀詩,直到那位姑娘無動於衷地在他身前走過。她們距他的生活十分遙遠。

姑媽說:「我和你在一起,他不敢過來。但是,如果他真是愛你,總有一天他會湊過來,遞給你一封信。」

其實阿里薩早就寫好了一封長達72頁的情書。但他的媽媽對他說,第一步應該是使她意識到他對她有興趣,以便他向她吐露愛情時不致使她感到意外,並且有充分的時間去考慮。

為了等姑媽說的這封信,費爾明娜茶飯不思地等了3個月,甚至無數次製造機會希望遇到他。所以後來當阿里薩遞上這封懷揣已久的情書的時候,費爾明娜徹底淪陷了。

很難確定,這個時候的費爾明娜是否真的愛上了阿里薩,也許只是在漫長的期待中愛上了想像的那個人。就像《小王子》書中提到的,玫瑰花之所以獨一無二,是因為小王子在她身上花費了很多時間。

阿里薩這個窮小子能走上人生巔峰,順利贏取白富美嗎?

2

沒那麼容易,他們的感情受到了費爾明娜父親的強烈阻撓。

費爾明娜的父親雖沒有正當職業,卻生活得很好。他的女兒就讀於「聖母獻瞻節」學校,兩個世紀以來,這個學校就為閨秀們開設如何做賢妻良母的家政課。這是一所收費昂貴的學校。

費爾明娜因為早戀,被學校開除。在她父親中,費爾明娜就是他的掌上明珠,他苦心培養是為了他將來能嫁給貴族,怎麼能跟阿里薩這個窮小子糾纏不休?

他蠻橫要求女兒離開阿里薩,但費爾明娜那一把刀抵著脖子逼父親放棄這個念頭。

勸說女兒無果,他又去找窮小子。阿里薩好不容易才得到女神的青睞,怎麼能輕易離開?

費爾明娜的父親掏出一把槍來威脅他。

那麼這一對苦命鴛鴦能斗得過頑固的父親,雙宿雙飛嗎?

並沒有,時間可以改變一切,當然也包含愛情,特別是費爾明娜並不十分明確的愛意。

為了拆散他們,費爾明娜的父親把她帶去了很遠很遠的舅舅家。在那裡費爾明娜驚喜地收到了阿里薩的信件,她開心極了。

她堅信,阿里薩會等他,別說一兩年,就算一輩子,她也對他們的愛情有信心。她甚至在信里答應了阿里薩的求婚。

沒什麼能拆散相愛的人,除了他們自己。

一年後,費爾明娜歸來,在集市上再次看到阿里薩,本應久別重逢的喜悅沒有出現。

眼前這個由於緊張而面色蒼白、瘦弱的瑟瑟發抖的少年,就是自己愛了一年多的人嗎?

在長達一年多的書信往來中,在費爾明娜的幻想里,無數次美化了她的未婚夫。他高大、偉岸、英俊,令無數少女瘋狂的紳士貴族她都不屑一顧,因為她的眼裡只有他。

她恍然大悟,原來一切都是幻想,所謂的愛情,是自己對自己撒的一個「彌天大謊」。

羅蘭·巴特曾在《戀人絮語》中這樣寫道:「在對方完美光潔的臉上,我忽然發現了一個疵點,儘管它也許微不足道(一個姿勢,一個詞兒,一樣小玩意兒或是一件衣服),可某種異樣的感覺卻剎那間在我從未意識到的某個角落冒出來,旋即將我愛慕的對象投入一個平庸的世界」。

阿里薩瘋狂地給費爾明娜寫信,她置之不理。

費爾明娜病倒了,書里的解釋是,父親懷疑她是霍亂。但也許是心中長久的愛戀忽然傾塌,傷心過度病倒了吧。

3

正是這次生病,讓費爾明娜的丈夫,小鎮上最有名氣最受人敬仰而且非常有錢的醫生烏爾比諾得以闖進女主角的世界,從此霸佔她五十三年。

烏爾比諾第一次見到費爾明娜就被她的明艷動人所吸引。在瑣碎而綿長的婚姻生活中,費爾明娜和烏爾比諾醫生逐漸衍生出愛情,然後又在愛情里互相傷害,彼此仇恨了一輩子。

馬爾克斯把婚姻里所有齷齪的細節,都在一本書里呈現了。

烏爾比諾醫生出軌了,費爾明娜一度離家出走。直到一年後,烏爾比諾親自接費爾明娜回家。在之後的二十年里,他們之間似乎只有無盡的爭吵。費爾明娜說,婚姻里,艱難多過快樂。

烏爾比諾愛費爾明娜嗎?非常愛,一點也不比阿里薩少。

如果有人說,他要和心愛的女神結婚,勸他看看這本書,或者他會相信,將來的某一天,自己也可能和烏爾比諾一樣出軌。

人生太漫長了。愛情又是我們最無法琢磨、漂移不定的,婚姻並不是存放愛情的唯一堡壘。

自此,阿里薩陷入了對費爾明娜無法自拔的長達五十年之久的感情漩渦。他在保有對費爾明娜「忠貞」的愛情的同時,又先後與不同的女人廝混。

最初是在船上,被一個他至死也不知道是誰的女人破了身。然後是失去丈夫的寡婦,他用身體安慰她。電影版本給出了明確數據,總共622個,最後一個女孩是阿里薩的親戚的女兒拖由他照顧也被他佔有。

他學會了尋歡作樂,但始終沒學會忘記費爾明娜。

他把身體給了其他女人,似乎那些女人或者那些短暫的感情,只不過是他用來熬過漫長孤獨的歲月的「止痛劑」,忘記費爾明娜?不可能。只是暫別痛苦罷了。

被女神拋棄後發憤圖強的阿里薩終於成為董事長,富甲一方。

烏爾比諾死了,正如阿里薩期待的那樣,他先死了。阿里薩終於等到了這一天。

晚年喪夫的費爾明娜不知道對阿里薩到底是不是愛,但是她很喜歡有他的陪伴,喜歡和他聊天。但她始終認為過去那些關於他的記憶始終只是幻想。

老年的費爾明娜和阿里薩建立起來的愛情不是對於他們年輕時候感情的延續,而是嶄新的以一個飽經生活磨礪的老人對男人和女人之間關係上的想法和經驗為基礎的愛。

她不顧女兒的反對,堅決要和阿里薩在一起。

50年前,因為我們都太年輕,人們反對我們在一起;50年後你們依然反對,因為他太老了。

在船上,該發生的一切都發生了,順其自然的,兩個老人的愛情是互相幫忙灌腸、洗假牙、觸摸彼此的鶴髮雞皮。並非年少時所憧憬的浪漫,卻又那麼用心。

至此,這段跨世紀的愛戀終於走到了尾聲,阿里薩讓船長掛上了霍亂的旗幟,他們決定不再回家,就在海上流浪。有彼此在身邊,就是天堂。

這本書還有電影版,想看書或者電影的小夥伴來我的公眾號【十點共讀書】找我吧!還有海量免費電子書資源,回復書名會有驚喜喲!每個深夜十點,都有我陪你讀書。


《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王小波

雖然很短,但我讀之不忘。

在同質化嚴重而體制化深固的時代,我沒有勇氣做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但我希望能看到有很多很多特立獨行的豬。


毛澤東選集。

雖然我看過不少的書,但從未有哪本如毛選一般帶給我強烈的震撼。譬如毛選開頭第一篇《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僅第一句就足以帶給人無窮無盡的思考:「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袁世凱為何復辟失敗?孫中山為何屢受挫折?中共初期為何步履維艱?抗戰後強大的國民黨為何又輸給了看似弱小的中共?

僅此一句話,就幾乎把上世紀前五十年政權鬥爭勝敗的實質說得清清楚楚。舉例來說,中共為何在初期步履蹣跚?其原因就在於不能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攻擊真正的敵人。中共早期以工人運動起家,但中國本身工業化薄弱,工人數量稀少,力量不足。同地主、買辦、帝國主義這些強大的敵人相比,無法進行有力的鬥爭。大革命的失敗就為中共上了最好的一課。毛澤東用其驚人的洞察力,在這篇文章中全方位的分析了中國當前的社會各階級狀況。最直接的成果就是在工人以外,農民是最值得共產黨團結的力量。毛澤東以此結論為指導發動武裝鬥爭,建立根據地,實行土地革命,贏得了來自農民階級強有力的支持。不僅在根據地站穩腳步,更為之後的國共內戰奠定了方針。1946年,國軍攜數百萬軍隊,更有美械加持,為何輸給了一幫泥腿子?其原因就在於中共正確的土地政策,將四萬萬中國人的絕大多數拉到了自己這邊。蔣介石只看到幾百萬兵強馬壯的軍隊,卻絲毫看不見中共背後數億農民。他的失敗也就理所當然了。

結合中國近代史來看毛選,就會發現毛澤東以其驚人的分析能力,準確無誤的預言了歷史的進程。而其中的佼佼者就是那篇著名的《論持久戰》。

抗日戰爭在當時是一場搏命的戰鬥,社會上的各種言論也是眾說紛紜。有速勝論,有亡國論,也有人提及持久戰,但只有毛澤東一人從頭到尾詳細的解釋了為何是持久戰?該如何進行持久戰?

毛澤東將中日雙方關於戰爭的因素進行了全方位的對比。日軍雖具有強大的軍力、經濟力和政治組織力,但其帝國主義的本質就決定了其退步和野蠻的特性。這個特質必然使得戰爭期間日本國內階級、日本同中華民族、同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對立。同時日本對比中國人力物力均有不足,無法維持長期戰爭。另一方面,中國雖軍力孱弱,但民族團結之大勢已不可阻擋。又在於中國國土之廣袤,人力物力之巨大,經得住長期戰爭的對峙。又因戰爭的進步性和正義性,必然得到全世界正義力量的援助。

這些特點,規定了和規定著雙方一切政治上的政策和軍事上的戰略戰術,規定了和規定著戰爭的持久性和最後的勝利屬於中國而不屬於日本。

——《論持久戰》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該文寫於1938年,其後的歷程也一如毛所預言。日軍起初憑藉強大之軍力席捲大半國土,但之後就再無力向前一步而轉為相持。中國軍民同心,結成中國乃至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得到英美各國廣泛援助。最後歷十四年之久贏得抗戰。

我想任何一個能客觀思考的人,看完這兩篇文章後都會大呼過癮,並驚嘆於毛澤東無與倫比的戰略能力。如果說當初四萬萬國人還在黑暗中摸索,那麼毛澤東便是站在上空舉著日月俯瞰眾生的獨特存在。

毛選更為重要的在於其思想具有強大的現實作用。我研讀還未久,但已從其中獲取數不勝數的益處。在現實生活中,毛選也多次助我解決一個個難題。曾經讓我看不透也猜不透的世界,終於掀開了一層薄薄的面紗。在黑暗之中的獨行,我不再踟躕迷茫,我的手中已經點燃了微弱但確實存在的火把。這一切都歸功於毛澤東及其毛澤東選集。

推薦閱讀:

帽子先生:從鴉片戰爭到如今,我們中國是怎樣一步步獲得現在的國際地位的?

帽子先生:為什麼毛澤東從未上過軍校,卻有超乎常人的軍事頭腦?

帽子先生:你認為誰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中國人?

帽子先生:《論持久戰》公開發表的那年,日方是否知道這篇文章?他們如何看待?

帽子先生:讀《毛澤東選集》需要哪些基礎知識?

帽子先生:歷史上有哪些不可思議的權謀手段?

帽子先生:什麼時候讓你體會到大學專業沒白學?


劍橋倚天屠龍史,新垣平著。

當年在天涯武俠版看到這個連載,驚為天人。學術翻譯腔和金庸小說的完美融合,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充滿了印證的趣味。

凡是喜歡金庸小說的人,都建議看看,強烈推薦!

隨便節選兩段,讓大家感受一下:

張無忌制服了趙敏,讓她打開機關放自己離去。其中的過程已經不可考,根據明教的正統記載,是張無忌身上光明的神力摧毀了趙敏內心的黑暗,讓她在內心轉變為一個明尊的虔誠信徒;但當時的各種野史則一口咬定是張無忌姦汙了趙敏並用淫術迷惑了她——事實的情況或許簡單得多:張無忌以性侵犯為要挾迫使趙敏打開了機關,卻並沒有真正傷害她。這種暴力手段和紳士風度的奇妙結合在趙敏身上造成了典型的斯德哥爾摩效應,而成為此後一段羅曼史的開始。

當張無忌到達濠州後,就召集明教的主要幹部來組建他的新司令部。與周芷若的婚約一經宣告,就受到了明教上下的廣泛歡迎。明教-武當聯盟急需這樣的婚姻。對於武當來說,這不僅讓他們延續了幾十年來兩派的友好關係,也讓他們回憶起一百年前張三丰和郭襄的交往,雖然在當時這段關係並未結出果實;而對於明教來說,意義甚至更為重大,曾幾何時,反明教最堅定的峨嵋派現在同明教結成了最親密的關係,這不僅意味著明教將獲得江湖主流勢力承認,更意味著郭靖、郭襄時代的抗元旗幟現在已經移交到了明教手上。而周芷若的掌門問題也輕鬆地獲得了解決:在丁敏君倒台後,日益衰落的峨嵋也不可能再和明教為敵,而攸須得到一個強大的盟友。在多方面的催促下,婚禮於三月十五日舉行。這場昔日宿敵之間的婚姻不禁令人想起拿破崙和奧地利的瑪麗-路易莎公主的聯姻。但與之不同的是,趙敏女公爵並不是約瑟芬皇后。


1. 以前的《第一財經周刊》。

我總覺得《第一財經周刊》剛創刊那兩年比現在要好看很多。也或許,是因為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獲取信息的途徑多了很多,或許信息的速度快了很多。從而,很多雜誌的信息就缺少了新鮮感。如果文章再沒有深度的話,就顯得平庸起來。

2. 一直以來的《讀庫》。

說實話,《讀庫》中的文章,有一些我也不喜歡,只是隨便走馬觀花式的看一看。但是,總的來說,它確實是非常優秀的書。我最喜歡的是歷史、社會小人物相關的文章。

現在的《讀庫》的開本比以前小了一點,更容易攜帶了。

3. 最近正在看的《巨人的隕落》三部曲。

非常佩服作者強大的敘事能力。

在大時代的背景下,交叉講述分別位於美國、英國、德國、蘇聯的幾個家族的發展和變遷。

雖然絕大部分的人物都是虛構的,但是卻都和一些歷史大事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我覺得有必要推薦14年對我影響最深的一本書。

周保松老師的《走進生命的學問》。

是我目前最推薦的。

推薦的原因我且不說,把書上的兩段話打下來,大家自己體會:

摘抄一:

人生而自由,卻無處不被枷鎖。這些枷鎖,來自製度習俗偏見觀念。要在諸多限制中,走一條不那麼從眾的路,為生命塗上一點異色,極為艱難。正因如此,我更堅信,要是每個人有機會活得好,就一定要改變種種束縛人異化人奴役人的觀念和制度,讓人呼吸到自由的風,意識到自由的可貴,並有勇氣做個自由人。

摘抄二:(書本反面)

我知道,說易做難,尤其在巨大的不公體制面前要求自己做個公正的人,需要極大的自信和勇氣,同時必須承受無數不可知的風險。但我們還記得羅爾斯在《正義論》中如何論愛嗎?「人一旦愛,遂極脆弱:世間沒有所謂愛戀之中卻同時思量應否去愛之事。就是如此。傷的最少的愛,不是最好的愛。當我們愛,就必須承受傷害和失去之險。」羅爾斯是說,決心做個公證的人,就想投入愛情一樣,路途中總有可能會受傷,但我們不會因為愛的風險太大而放棄去愛。為什麼?因為公正和愛,是我們生命中重要的價值。實現這些價值,生命才會美好。


《少有人走的路》

如果要扔掉書櫃里所有的書,只能保留一本的話,那麼我會選這本。

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總要與自己和解、與世界和解,謂之成熟。這一本書的作者,明明是一位心理醫生,但我竟然懷疑這是上帝的作品。字字珠璣,鞭辟入裡。初次翻閱,便忍不住一氣讀完,周身通泰。直到現在,我每年都會至少重讀一次,還有常讀常新的感覺。

摘抄本書第一節,分享在下面:

人生苦難重重。

這是個偉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真理之一。它的偉大在於,一旦我們領悟了這句話的真諦,就能從苦難中解脫出來,實現人生的超越。只要我們真正理解並接受了人生苦難重重的事實,那麼我們就會釋然,再也不會對人生的苦難耿耿於懷了。

遺憾的是,大多數人卻不願意正視人生的苦難。他們一遇到問題和痛苦,不是怨天尤人,就是抱怨自己命苦,彷彿人生本來就應該既舒適又順利似的。他們哀嘆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麻煩、壓力和苦難,總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他們詛咒命運不公,偏偏讓他們自己、他們的家人、他們的部落、他們的社會階層、他們的國家乃至他們的種族吃苦受罪,而別的人卻安然無恙,過著自由而又幸福的生活。我非常了解這樣的抱怨和詛咒,因為我也曾有過同樣的感受。

人生是一連串的難題,面對它,你是哭哭啼啼,還是奮勇前進?你是束手無策地哀嘆,還是積極想辦法去解決,並將方法毫無保留地傳給後人?

解決人生問題的關鍵在於自律。人若缺少自律,就不可能解決任何麻煩和問題。在某些方面自律,只能解決某些問題,全面的自律才能解決人生所有的問題。

生活中遇到問題,這本身就是一種痛苦,解決它們的過程又會帶來新的痛苦。各種各樣的問題接踵而至,使我們疲於奔命,不斷經受沮喪、悲哀、痛苦、寂寞、內疚、懊喪、惱怒、恐懼、焦慮和絕望的打擊,從而不知道自由和幸福為何物。這種心靈的痛苦通常和肉體的痛苦一樣劇烈,甚至令人更加難以承受。正是由於人生的矛盾和衝突帶來的痛苦如此強烈,我們才把它們視為問題;也正是因為各種問題接連不斷,我們才覺得人生苦難重重。

人生是一個不斷面對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可以開啟我們的智慧,激發我們的勇氣。為解決問題而努力,我們的思想和心靈就會不斷成長,心智就會不斷成熟。學校刻意為孩子們設計各種問題,讓他們動腦筋、想辦法去解決,也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我們的心靈渴望成長,渴望獲得成功而不是遭受失敗,所以它會釋放出最大的潛力,努力將所有問題解決。「問題」是我們成功與失敗的分水嶺。承受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痛苦,我們就能從痛苦中學到很多東西。美國開國先哲本傑明·富蘭克林說過:「唯有痛苦才能給人帶來教益。」面對問題,智慧的人不會因害怕痛苦而選擇逃避,他們會迎上前去,坦然承受問題帶給自己的痛苦,直至把問題徹底解決。

然而,大多數人卻缺乏這樣的智慧。在某種程度上,人人都害怕承受痛苦,遇到問題時都想迴避,甚至慌不擇路,望風而逃。有的人不斷拖延時間,希望問題自行消失;有的人對問題假裝視而不見,或盡量忘記它們的存在;還有的人用藥物和毒品來麻痹自己,企圖把問題排除在意識之外,換得片刻解脫。我們總是迴避問題,而不是直接面對它們;我們只想遠離問題,卻不想承受解決問題帶來的痛苦。

迴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傾向,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人人都有逃避問題的傾向,因此絕大多數人的心理都存在缺陷,真正的健康者寥寥無幾。有的逃避問題者,寧可躲藏在自己營造的虛幻世界裡,與現實生活完全脫節,這無異於作繭自縛。心理學大師榮格一針見血地指出:「神經官能症,就是人生痛苦最常見的替代品。」

替代品最終帶給人的痛苦,甚至比所逃避的痛苦更為強烈。正因如此,神經官能症才成為最棘手的問題。不少人還沒有解決舊的問題和痛苦,卻又要逃,避新的問題和痛苦,他們不斷用神經官能症作蠶絲,把自己一層一層包裹起來,陷入重圍,無法自拔。所幸,也有人能坦然面對自己的心理障礙,及時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用正確的心態面對人生正常的痛苦。

事實上,如果不顧一切地逃避問題和痛苦,不僅錯失了解決問題、推動心靈成長的契機,而且還會使我們患上心理疾病。長期的心理疾病會使人的心靈停止成長,不及時治療,心靈就會萎縮和退化,心智就永遠難以成熟。正確的做法是:我們要讓我們自己,也要讓我們的孩子認識到,人生的問題和痛苦具有非凡的價值。勇於承擔責任,敢於面對困難,才能夠使心靈變得健康。

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通過自律,在面對問題時,我們才會變得堅定不移,並能從痛苦中獲取智慧。我們要求自己和孩子自律,其實就是在培養雙方如何忍受痛苦,獲得成長。

那麼究竟什麼是自律呢?如何才能通過自律消除人生的痛苦呢?簡單地說,所謂自律,就是主動要求自己以積極地態度去承受痛苦,解決問題。自律有四個原則: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忠於事實、保持平衡。這些原則並不複雜,即便是10歲的小孩也能夠掌握。不過有時候,即便是貴為一國之君,也會因忽略和漠視它們而遭遇失敗,甚至自取滅亡。實踐這些原則,關鍵取決於你的態度,你要敢於面對痛苦而非逃避。對於那些時刻都想著逃避痛苦的人,這些原則不會起到任何作用,他們也絕不會從中受益。接下來,我就要對這些原則進行深入的闡述,然後,再探討它們背後的原動力——愛。



百度一下,自己找的到的。


史上第一混亂。


GUNS GERMS AND STEEL


《月亮與六便士》- 毛姆

十八歲那年讀的,正值三觀的創世紀階段,很慶幸,混沌結束之初就遇到了這本書,由此奠定了我「一個理想主義傻逼」的基調。

彼時高三,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壓力之大,不言而喻。我把這本書放在枕側,每晚臨睡前粗略翻一翻,識記一下其實早已爛熟於心的情節和詞藻。

文中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是一個繪畫極端分子,人到中年,陡然覺醒,拋妻棄子,獨自一人遠赴太平洋小島塔希提尋求創作靈感。他一生醉心於畫作,桀驁放逐,心無旁騖,直至身染麻風病死去。

印象深刻的一個片段,作者以第一人稱的視角進入思特里克蘭德的原始小屋,一抬頭,驚訝地發現屋頂內部亦是一副張揚熱艷的恢弘作品,那是思特里克蘭德眼瞎多年後創作而成的。

他在一片晦暗裡,臨摹出臆想中的星辰大海。

就像黑澤明曾經說「減去電影,我的人生等於零」一樣,無需將思特里克蘭德的生命提純,他的人生,皆是以繪畫作註腳的。

那時候我想,我來人間一趟,總有一樣東西是值得我毫無保留地為之犧牲的,在它沒出現之前,我還不可以崩潰,至少要熬過高考。

我做到了。

時至今日,我還是在等,等一個契機降臨,等屬於我的那一個奮不顧身。

私信總是很多,很大一部分來自面臨高考,考研壓迫下的焦慮學子們,討經驗的,求安慰的,純發泄的都有。如果可以,希望你們靜下來讀一讀這本書,你會發覺,生活真的有可能不止眼前的苟且。確乎有那麼一小撮人,在過你想過而不敢過的生活。

我的高三筆記封頁的里側用很稚氣的字跡寫了一句話,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槍聲一響,世人都匆匆忙忙皈依各類主義,談戀愛,游天地,做喜歡或不太中意的工作,享受遊戲。

有一個小孩子不想跑,她一屁股坐在草地上,慢吞吞等著看她的月亮。


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

這個赫胥黎是達爾文時代那個赫胥黎的孫子。

如果你看過這本書,就不覺得《北京摺疊》有什麼牛逼。有一些創意也許還有「參考」的嫌疑。

現在已經有很多翻譯的版本了。

但是這本書是1931年創作的;1932年發表的。

1931,我們這邊發生的是「9-18」,

從這本書去看現在的社會生活,你會覺得,有些人的智商就是很牛逼。


《富爸爸窮爸爸》

絕對是這一生中必看的書。

越早看越早受益。


余華 《活著》、《兄弟》


推薦閱讀:

剛開始接觸日本文學,到底該去看哪些作家的哪些作品呢?
如何系統的練習寫作?
讀過的書中,哪個人的心機城府最深,讓你感到欽佩和害怕?
好書看不懂怎麼辦?
要上大學了,大家有什麼好書推薦?

TAG:書籍推薦 | 生活 | 教育 | 書籍 | 調查類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