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水果同城配送+實體店模式,可行么?難度在哪裡?


跨過來簡單回答一下吧,因為恰好身邊有個朋友做了類似的嘗試。

這個朋友最早是做貿易的,掙了大幾千萬,桐廬人。大家都知道,桐廬是國內的快遞之鄉,四通一達,即中通,圓通,申通,匯通,韻達的老闆老家都在桐廬。而桐廬人又比較團結,經常會有同鄉聚會。一來二去,這哥們就對快遞有了興趣。先是加盟了一家國內快遞深圳的一個網店,後來陸陸續續把這家快遞公司深圳的網點全部買下來了。

這兩年,國內快遞市場競爭愈加激烈,利潤越攤越薄,而且產生不少壞賬,收不回來。而國內電商則發展迅猛,於是這哥們就打算進軍電商事業。畢竟,快遞和電商還是相對比較接近的。他姓吳,他愛人姓方,於是他便效仿京東的命名方式,把這個電商平台名稱叫做「吳方商城」。沒錯,他進軍的就是水果同城配送這一塊,因為他有個朋友,是在老家桐廬那邊做水果批發的。所以,他打算先從老家桐廬開始做,如果模式可行,就效仿快遞加盟的方式,在全國迅速推廣。

具體的過程,我就跳過不細說了。但從目前了解的效果看,不是非常理想。主要的問題有:

1 國內水果的單個訂單金額太小,配送成本太高。而幾乎所有住宅區附近500米以內都有小水果攤,除非網上特便宜,誰願意吃個水果還要在家等幾個小時啊。畢竟,下班途中順道買點水果還是挺方便的事情。

2 水果的倉儲,配送比較麻煩。比如人家要個2斤葡萄,個人買的話,提個塑料袋就行,但如果要配送,就需要放到盒子裡面,而且得放泡材,用紙箱包裝。

3 水果這玩意,比較難標準化,難以形成口碑效應。比如西瓜,很難保證你的客戶拿到的都是甜度滿意的西瓜,如果線下,一般人忍忍也就算了。而線上的,只要一次不滿意,顧客就再也不來了。

4 日常購買水果最多的是兩類人,一是家裡的大媽,送完孫子上學,去買菜,買菜的時候隨便買水果。這類人不會上網,而且對價格斤斤計較,所以很難成為目標客戶。第二類則是都市女白領,像那總晚上不吃飯,只吃一個蘋果的那種。這類人倒是非常很優質的客戶,但這類客戶一般網購的話,比較親賴那些進口水果,比如車厘子之類的。像中糧的我買網,順豐優選等,主要目標客戶就是這類,單個訂單可以達到80元左右。

以上,其實都只是技術層面的。最難的當然還是推廣,地推也好,平面廣告也好,電視廣告也好,都是非常非常非常燒錢的,需要準備好充足的彈藥。我見過的好幾個做平台失敗的例子,有做母嬰用品的,有做女性內衣的,做床上用品的。。。都有一個共同點:創業初期,一腔熱血,都認為「只要自己的產品好,就能形成口碑,慢慢銷量就會起來,因為顧客總是識貨的」。但事實上,很多時候人們的購買決定是非常感性的,尤其是當購買金額比較小的時候。再說,就算你產品好,前提也得是「人們知道你的存在」,現在早就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所以,創始團隊里,一定要有懂得如何推廣的人才。另外,如果是做自己的平台,務必準備好充裕的資金,真的很燒錢很燒錢很燒錢。不說一下子就進去幾千萬上億,開始準備個幾百萬還是少不了的。除非你的團隊非常牛,比如裡面有經驗豐富的IT團隊,有非常優質的採購資源,有非常牛逼的物流管理團隊,有著非常厲害的營銷人員,而且這些人員之前的履歷都證明他們是高手,否則,開始的時候不要想著去拉風投。風投又不是傻瓜,你至少得在初期證明你的模式可行,風投才會有興趣。我是真的見過好多,八字還沒有一撇,還停留在idea階段,就大談風投的事情。哎!

話說回來,生鮮電商還是一個很熱門的話題,如果做好了,當然前途無量。預祝提主旗開得勝,回頭上知乎來給我們分享創業經歷。


這個必須針對企業做,針對社區做是死貨。

比如某IT公司員工有100+人,老闆每天給2-300元給採購水果,作為員工的福利。

你就可以做到乾淨、殺菌、精緻等。

找20家這樣的公司,就可以養一家同城水果配送了。

開始的時候可以部分優惠來吸引客戶。


其實,我現在正在做水果。我們這邊的模式是,開店+周邊三公里配送+良性發展+再開店+再良性發展=外賣。


如果手頭上沒有現成的本地資源的話(我的意思是沒有本地公眾大號的話)那麼就一點點的來

1、做好產品包裝好(500份)找五個人,去大型廣場附近(電動車或者自行車,後面放一個保鮮箱,裡面放產品)開始地推。假如你線下賣15一份的話,那麼你的dm單上就要寫著網路訂購或者微信訂單買一送一(贈的一,可以是小份的一,明白么?)等等各種誘惑字眼。讓人們通過掃碼來完成網上訂購。這幾個人屬於是臨促 日資在100/D 左右。我不知道題主說的是幾線城市。你可以給臨促一些底薪,然後掃碼提成+銷售提成。這樣既用不了每天100,又可以讓臨促多給你宣傳產品的機會~掃碼提成可以用公眾號裡面的帶參數的二維碼完成。後台一目了然~

2、再找幾個這樣的人(500份),不是周末,而是工作日去商圈和大型寫字樓。干同樣的工作。

3、再找幾個學生兼職,派發DM主要是地鐵、公交站,和人員聚集的地方。薪資標準可以參考前面兩條通用。

4、然後你後台要做好,產品要給力。這樣的話每個月搞幾次這種地推能大大的把線下的購買力轉移到線上。水果的話肯定不是生活必需品,從哪買都是買,現在都是感性消費,價格也都差不多所謂電商的優勢是消費者足不出戶就能點x到家,但是你如果做水果切的話我認為又多了一項優勢。針對這問題來搞。

5、每周推出一兩個新套餐 紅色心情、清脂套餐、女神套餐,也就是不同水果的不同搭配,既標新立異而且能賣上價錢 可以兩款低檔水果搭配一款高檔水果。某寶有賣酸奶或者小沙拉你可以看看(1塊多一盒)白送一盒進去,消費者足不出戶就可以diy一個水果沙拉也是個噱頭

6、做到每天訂單多多少少的增加就好了。然後開始上其他水果產品。比如蔬果汁、凈菜等東西!

7、公眾號出彩,每周要有促銷活動或新品套餐,讓消費者能感覺到你這個東西還活著很重要。必要時弄些轉盤搖獎也很重要,增加用戶粘度和活躍度。或者推出一些月卡或者充值贈送之類的福利搞下沉澱資金的積累也可以。

8、曬單也是一個不錯的手段,本地網站,微博等平台要有曬單返利,也就是說消費者消費了,曬單的話可以返利,等一些網路推廣。

9、如果不算實體店的話2-3w的投資可以打死。因為現金流都是當天回收,這個也很重要。每天投資1k最起碼能收回成本就是成功,前提是你收穫了很多有可能有購買力的粉絲,這些潛在的用戶不可估量。總之我個人認為只要你粉絲裡面的購買力達到了,不管是賣水果了,賣充~氣~娃~娃~都可以賣。我真認為沒有實體店的必要,頂多可以搞個小作坊來加工水果

10、待續


很可行,現在很多做得好的都是這種模式。難度在於需要投入很大,爆發力不是那麼強。還有就是如果引入資本,會被資本控制,到時候會偏離方向。


人工太高,利潤率太低

死都不知道怎麼死


作為一枚宅女我還一直挺想家門口的水果店能送貨上門的。我大概可以接受40元起送和5元配送費。

試過天天果園,後來不怎麼買了因為他每次都是按箱或者盒賣的,一個人根本吃不完而且價格也變高了。但是我估計要做到大規模和優質只能這麼個賣法。所以...小水果店適合的應該是小範圍配送吧,比如附近一公里的小區之類的。如果是我的話我也會傾向於選擇每天下班會路過或者上門買過的小水果店。

其實好像有些水果店已經在餓了么上面註冊了。


給幾個數據自己算吧

1.以上海為例做2小時配送輻射範圍約5公里按平均數約24萬人口,實際購買能力人數約8萬。

2.生鮮類損耗較大,能做到15%以下的留下聯繫方式我來學習下。

3.生鮮可單價不高約85元。

好吧再補一刀 如果水果市場拿貨別談品質,如果直接產地直供最好聯繫幾家同行一起進貨。問題來了都有貨你要不要玩價格


我們的團隊做的是水果及鮮切水果的網上銷售。算下來也有一年多了。

主要的目標客戶是附近大學生,老師及考研班之類的學習機構。

這一年多總體用一個詞來形容:不溫不火。

我們高估了學生的購買力以及水果行業的利潤。最開始其實我們只做鮮切果,坦率來說,按我們的定價,只要每天保證六百的營業額我們就可以實現不賠。但現實是實現起來困難重重。消費者習慣很難培養。而苦苦經營了好久的客戶可能因為一個裂了縫的香蕉就丟失掉了。

後來我們由於貨物的堆積不得不開始嘗試賣鮮果。但最終發現如果賣大眾水果雖然解決了存貨。可再繼續做下去只是繼續地賠錢。我們像是面向消費者的慈善公司,每一單都在虧錢。服務雖然升級,但本質上與街頭水果店沒有區別。也沒有競爭力。

教訓:

  • 一定要找好目標客戶啊親

  • 物流不好做,自己配送的話如果客單價50在以下估計就很難賺了。
  • 重要的是你賣的是什麼。好吃才是硬道理。
  • 忠實用戶難培養,丟失卻很容易。
  • 相比線下超市的購買方式,人們挑挑揀揀,買著一兩個壞的也自認倒霉,只會怪自己沒好好挑。但是網上預訂就不一樣了,包裝不好都可能會出問題。

建議:

同城配送+實體店這種模式在我們這邊(長春)是有例子的。可以借鑒學習。

你可以關注下「果語堂」(完全不是廣告黨,某種程度上我們還算是未來競爭對手)。

他們就是微信營銷+線下實體店的形式。

具體來說就是微信個人號推送朋友圈消息,各種水果照片,貨物價格,今日特價等等。支付方式的話就是電話預定+淘寶鏈接。不過,他們現在線上好像也只做高端水果。配送就是聯繫第三方物流。盈利情況估計也不差。

線下的話已經開了好幾家分店。

重要的是。上個月李克強總理去吉大考察的時候見了他們的團隊。

這不前幾天又怒開五家分店。總理都見了,還會愁缺投錢的嗎?(笑)

店內裝潢不錯,商品也不算太貴(實體店就比較親民)。總之估計有戲。


建議做水果沙拉類型的雜燴套餐 冰凍儲藏 小便當盒的方式 ...這是我的一個想法..比一堆沒處理過的水果好多了..逼格也高 到手就可以拍照傳朋友圈..還可以稍微賺點加工費 更容易摻水(老闆你tm下面全是冰塊!)... 目標客戶為都市女白領 有錢臭屌絲 還有逼格黨...作出名氣以後感覺會很好的樣子...


北京有個許鮮,你可以看看,域名即拼音


某通背景同城配送公司溜達一下,你這種想法很好。給你提供一個赤裸裸的悲劇吧『點X點』當年是拿到了1億美金風投註冊用戶數百萬,現在呢!在苟延殘喘中。也就是說配送這塊不熟悉的業務千萬不要想當然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聚焦自己的點加油!!


勸你一句

水果配送除非大宗交易或者走進口/高精尖路線,不然利潤低的要死

水果運輸損耗很高的

你可以挑完好的水果組合搭配買果籃類的

那些被涮下的水果做沙拉果醬酸奶什麼的當做商品或者贈品買

水果配送的目標都應該是白領和企業老闆什麼的,自己有錢但是沒有時間去買水果或者懶得去買水果,別想指望學生和大媽去網上買水果

你可以像外賣一樣賣洗乾淨的水果和拼盤給上班族


我們買的不是蔬果,而是跟走鬼和攤販之間的情分。

你會不會在網上跟我一歲多兒子說:希哥,帶你爸來市場威吖,來,阿姨俾個番茄你食!

我買菜忘記帶錢,你願不願意賒賬,順帶借我二十買菜?


我從去年九月份開始,總體來說,效果可以,你要會給自己的客戶分類,一類注重價格,一類注重品質,對待不同的客戶要有不同的方案,說白了就是定製化,同時要有推廣計劃,至於技術在前期完全可以用免費,再者錢的問題,前期花費不大,到後期要想做大必須要有資金注入。


跟著 @飛魚 進來,就談談鄙見,依據題主,我想基於以下幾點:

1.應該是同城配送+實體店+「線上展示」;

2.普通水果+高端水果;

3.辦公商業區(B:辦公樓和酒店等商企,C:白領或其他人士)+租住社區

1.作者提到了微信或其他在線預訂。這是很重要的流量入口,關鍵還要配合營銷活動。運營更新等這些就不多細說。至於實體店,我想或許可以考慮打造成水果類的「美團」、「大眾點評」,就近配送,可追蹤果源,導入流量,做成平台,配送方面可以以水果店員工+自由員工配送。而不必自建自營。

2.可以以普通水果為主(相當於免費的、低價的吸引用戶,培養用戶習慣),後期或可開發高端水果(權衡與水果店的競爭關係,區分高價值用戶,提高利潤,可以嘗試自營特色水果等);

3.這個主要是指面向的客戶。其他知友也有說的,開發商企,增加大單採購。其實比如一些酒店商務會議等臨時性的水果採購解決方案也是可以考慮吧。另外就是普通白領日常水果的(可以通過每日水果推薦/水果搭配選購),再在下單界面推薦水果美容、水果等內容,刺激客戶下單,提高用戶購物頻次。

結算方式:

1.水果便利店、商企。協議+電子對賬的月結或一次性結算

2.一般散單客戶。每次支付肯定麻煩,建議是預存消費(信用度良好的高級用戶可以月結)等方式

其他:

1.比如消費多少、預存多少可以送水果盒之類的;

2.生日福利,沒買也干送用戶一個水果什麼的;

3.模式開展開來了,出差也能送;

當然理想是美好的,僅供參考。


挺好笑,水果配送也敢和餐飲配送比,餐飲業的毛利能達到60%,水果的毛利率能有20%嗎,你的進價能比外面水果店比超市能多多少的毛利空間。

作水果配送還不如作水果沙拉成品配送。


你好,我想把酥梨批發了,請問一下能批發嗎?


水果容易碰壞。配送最專業找柚遞員同城配送,我們有三大前景推動,1.新商業模式,2.外賣需求爆炸式增長推動,3.各大連鎖超市、大賣場線上消費訂單的推動。公司自主開發四合一,互聯網+物流配送平台,同城配送+同城物流+社區服務,低門檻、小投資、快速進入城配、物流、快遞行業。我們手把手教你開發市場及組建團隊,快速成功當老闆,你不應該錯失這個商機,給夢想一個機會,一起加入柚遞員同城配送。


有了用戶量,就要擴大人力規模,還要建設冷藏系統,難就難在很難控制成本與利潤的平衡點,現在看到最多的就是實體店+微商的形式,單純看O2O模式,在小城市看到的大都在虧損。


推薦閱讀:

為什麼西瓜裡面有那麼多子呢?
椰子把自己進化得好喝對它自身的意義是什麼?
保鮮袋裡的乾淨葡萄放在客廳幾個小時會有很多小飛蟲,它們是怎麼來的?
一年12個月對應的應季時令水果蔬菜有哪些?
為什麼市場賣的蘋果會有蠟?

TAG:創業 | 水果 | 物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