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每天網上都有需要得到捐款的慈善救助,我們如何應對?如何說服自己不捐

每天都會看到身邊的人在轉一些慈善救助、急救之類的朋友圈,裡面的行文中肯、客觀,讓我感覺自己一筆小小的捐款對他們是莫大的幫助,可是無法每一筆都捐吧,可是不捐的話又覺得自己好無情,這個問題該如何思索?


謝邀。慈善這個問題確實容易讓人為難,我也經常就此感到為難,特別是在查看了自己銀行卡的餘額之後。我自己偶爾會向一些機構或個人提供一些小額的捐助,數量比較有限,我對於慈善行為的想法如下,這裡主要是談提供金錢的「慈善捐助」,全是私貨,僅供參考。

1.慈善不是人的義務。理論上說,你的合法收入由你自己支配,你可以不進行任何慈善行為。你的法定義務有諸如納稅、贍養父母、撫養子女、不侵害他人權利等,如果你已經盡到的這些法定義務,首先你沒有任何過錯。

另一方面,你活著,努力工作,讓你的家庭和諧,不傷害他人,甚至還通過生兒育女延續人類的基因,這已經是對社會巨大的貢獻了。(注意,我的觀點是生兒育女是個人的權力和權利,但不是義務,因各種原因不生育的,並不意味著你幹了損害社會的事)

所以任何時候,我們應該首先看看自己是否盡到了真正應該盡的義務,在這個基礎上,再進一步做更多的事情。

2.慈善行為本身應該是一件快樂的行為,我十分同意當年王石說的「每人限捐10元」的觀點(當然他的說法是一種誇張的說法),任何時候你應該提供的捐贈是自己可以承受的。

所以,因為個人能力有限,我和你可能都沒有辦法捐助太多的人,甚至只能提供很少的捐助,甚至因為遇到一些困難,完全沒有辦法進行慈善行為,任何時候不應該對此有過多的心理負擔,否則無異於傷害自己。

古語云: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跡,論跡家貧無孝子;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好人。

當然,如果你在經濟實力增強後,願意提供更多的慈善捐助,無疑是利人利己的好事,但即使你成為富翁,慈善仍然不是你的義務。目前看來,喬布斯生前進行的慈善捐助遠少於蓋茨,但並不意味著喬布斯對社會的貢獻就小,喬布斯「重新定義了手機」的商業行為,本身就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的進步。慈善是最不應該進行比較的指標

任何時候,題主你不提供任何慈善捐助,都不等於你「無情」。

3.我個人進行慈善捐助的一些做法是這樣的,鑒於我自己現在的收入水平,我會提供一些小額捐助,單次捐助多在幾十元到百元左右,捐助的總額也不多。

我有一些朋友成立了公益NGO或類似於NGO的組織,我感覺其中做得不錯的,我進行了小額捐助,我對其行為有異議的,就不提供捐助了。我定期或不定期給一些我感覺做得不錯的、公開的公益項目進行小額捐助,基於我的收入水平,數量也不大。對於社交媒體上傳播的一些求助信息,因為核實成本較高,我一般不提供捐助,但如果題主認為可靠的話,按自己能力提供捐助即可。

4.我此前曾是社會新聞記者,報社的報社新聞部門每天會接到不少求助,希望媒體幫忙報道、募捐等。實際上,因為報紙的定位、新聞需要等等,只有很少的求助能被道出來,我有時也感到很無奈,但我能做到的,是盡量給我能報道的採訪對象做好報道,爭取一些募捐。

這裡我想說的是,你可能應該盡量解決好你能解決的問題。

近年,我所在的報社聯合了一些企業發起一些公益基金,其中有一個項目,就是可以給我們報道中涉及的需要受幫助的人直接給予捐贈。我得知這個情況後,幾次報道中都給求救者填寫了相關申請表,後來由基金給這些報道對象每人幾千元不等的捐助,我感覺對於當前的媒體狀況而言,能進一步做到這一點,已經很不容易了。

5.說說我身邊的朋友,僅舉兩個例子:

我的一位師弟D畢業後進入某大型IT企業,收入還不錯,經常給一些NGO提供捐助,前一段時間聽他說今年以來已經捐了好幾千元——其實這相較於他這個畢業才兩年的年輕人來說,已經不少了。據我了解他只向某一些特定的、自己熟悉的機構捐助,仍然做不到捐助太多,但因此感到很快樂。我們一些相熟的同學也很為他驕傲,我有時還調侃他是青年王X權之類。

一位師妹畢業後進入某助學類NGO工作,收入不高,她家境也很一般,她仍然苦中作樂。但我和其他同學有時也會私下聊起,她應該有更好的工作或生活,以她的能力,完全可以進入商業機構收入更高,甚至可以提供更多的慈善捐助,所幸她的男友(現在已經是未婚夫了)畢業後進入某大型房企,收入還不錯。

是的,也許你會說,是不是親自投入慈善工作中,能做的就會比捐錢更多?我認為不一定,參照我的前三條觀點,任何時候你都要首先履行自己真正的義務,再考慮其它。

6.我之前在其它問題的回答和討論中曾經表示過堅決反對官辦慈善,現在仍然堅持這一觀點。理論上說,政府如果能切實地履行自己的職責,社會幾乎不需要慈善,慈善原本就是對政府行為不足的補充(包括救災,當然過於嚴重的災害本身超出政府能力所及,民眾當然應該提供幫助,這也是一種人與人的互助。),所以慈善更應該是公民自發的、力所能及的行為。民眾通過各種方式促進政府履行工作職責,對社會的推動作用可能會高於慈善捐助。


我自己平時也經常捐贈。我的原則是,

一、捐贈對象過濾

輕鬆籌上的不捐,微博上個人求助沒有經過大型慈善機構證實的不捐。因為沒有慈善機構證實,只憑所謂親戚朋友的證詞很難判斷真假,也許會像羅一笑事件一樣被隱藏真相。但是經過慈善機構證實的我會捐,像支付寶裡面有個愛心捐贈應用,裡面的緊急救助項目里的大病兒童都是經過慈善機構核實的,有的錢會直接打給醫院。我自己判斷可信性較高,就會捐贈。裡面還有母親水窖等公益項目,我也會捐。還有微博上一些慈善機構也會發布一些求助項目。另外有時候我會選擇捐贈物品而不是現金給一些孤兒院福利院之類的,比如尿不濕奶粉。還有一些著名的公益組織,比如無國界醫生,曾經得過諾貝爾和平獎的,我也會比較放心。

二、捐款金額控制

我會控制在自己月收入(稅後)的10%。具體我覺得還是看個人的承受能力。感覺不可承受就少捐一些。


希冀未來之教育容納諸多慈善。

昨晚終讀完悲慘世界,已近2點。

前日爬過七仙嶺,被蚊蟲叮咬,

路上見眾多居于山中之民,

憶起曾經北皖農村的家鄉,

公共衛生之差,命運之重,

世界之大,莫不一同?

當今社會,是否如吾迷失?

前路黯淡,來路霧蒙,

卻終缺人生的燈火。

物質洪流中,諸多精神沉淪,

苦難日夜縱深,雙目失明,

然拋棄所有,物質靈魂,

似乎唯大愛可明,

唯小愛可持續,

唯己愛可堅定。

慈善,無論大小,深淺,

皆可量身適於現代,

慈善也是一路,或曰一道,

吾皆在其上。


推薦閱讀:

為什麼要以裸體的形式來做慈善或是公益的呼籲呢?
古天樂的默默慈善說明了什麼?
為什麼有人認為扎克伯格免稅轉移 99% 股份到自己新成立的公司是慈善行為?
如何看待誤傳扎克伯格承諾捐Facebook99%股份做慈善?
為什麼那麼多有錢人寧願花上萬養寵物,而不願意資助山區孩子上學或者希望工程?

TAG:慈善 | 捐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