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上聲和去聲在普通話里和方言中很不一樣?

為什麼漢語普通話只有四種聲調?第一個回答里,@陳染 說:

漢語普通話有四個聲調,分別用陰平55、陽平35、上聲214、去聲51來表示。

這裡用的是五度標記法,我大概能看得懂,後來我又看到了潮汕話的聲調(就是這個鏈接),裡面的調值是這樣的:

陰上51,陽上25,陰去213,陽去21

我覺得特別不理解,因為這裡潮汕話的陰上是普通話里的去聲,而與普通話的上聲最接近的反而是潮汕話的陰去。這是不是這個網站弄錯了?還是什麼原因呢?


題主可以這樣理解:

在某個語言/方言中,有一批字的聲調相同,就可以稱為一個聲調類。比如普通話中,就有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第四聲,媽麻馬罵,四個聲調類。

在唐宋時期(中古),漢語通語中有四個聲調類,平、上、去、入。

現代漢語方言的聲調類轄字,基本上都和中古漢語聲調類轄字有相承關係。

所以不同方言中的「上聲」、「去聲」,主要是轄字的關係。一般情況下,A地的去聲字,往往和B地的去聲字、或者C地的陰去字+陽去字是同一批字。

但是A地的去聲字、B地的去聲字,讀音不一定相同。他們各自的讀音,就稱為聲調值。

——————————————

比如說,在普通話中,「人、民、銀、行」四個字,聲調相同,我們就說它們屬於同一個聲調類。

因為這些字都是中古的陽平字,所以我們把普通話中的這個聲調類稱為「陽平」。

而在潮州話中,「人、民、銀、行」四個字,聲調也相同,它們也屬於同一個聲調類。因為歷時上同樣的原因,也把潮州話中的這個聲調類稱為「陽平」。

但是普通話中的陽平的調值為35,潮州話中的陽平的調值為55。

不同方言中,調類相同(歷史來源相同的字),調值常常不同。

而潮州話陰上和普通話去聲都是51,調值相同,這種調類不同、調值相同的情況,基本上是偶合。


每個方言里,相同調類的調值都不同。北京官話里的陰平是55,廣州話的陰平也是55,但西南官話的陰平是42,是個降調。調值在中古到現代的幾百年間會發生變化的(儘管現在還沒調查清楚中古的調值)。


要是你學過《現代漢語》,聲調那一節寫著:「調值相同的字,調類不一定相同。調類相同的字,調值不一定相同。」就像你說的,同是上聲調類,在方言里調值往往差異很大


主要是上聲和去聲的名字比較誤導人,正如梁海在評論里說的,調類和調值是兩碼事。樓主是望文生義了,以為上聲就一定是升調,去聲就是降調。其實未必。


推薦閱讀:

歐洲集權國家(如法國、英國)的方言在集權過程中的狀況是怎樣的?
普通中國人通過學習古漢語可以輕鬆閱讀古籍,請問還有其他文化下的語言,通過簡單學習能閱讀千年前的書籍嗎?
土耳其語與維吾爾語有什麼區別?
在中國,公共設施如果可以配備第三種語言/文字,這種語言/文字通常是什麼?第四種呢?第五種呢?
怎樣快速掌握粵語的聲母韻母發音?有沒有什麼比較好的規律?

TAG:語言 | 方言 | 漢語 | 語言學 | 歷史語言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