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知名的新聞網站會發布錯誤新聞,以2014年放假安排為例?
第一個在網上發布消息而非轉載的編輯是如何判斷新聞真實性的呢?
舉例,今天傍晚網易新聞發布了2014年放假安排,若干小時後發布「網傳信息有誤」。想問問新聞網站如何確認新聞真實性?為何看起來簡單的可溯來源的消息會發布失誤呢?以下我是所能找最早的信息來源:來自網易河南2014年放假安排時間表出爐 元旦5天假 春節9天假期
另外,比較多的新聞網站寫著來源是證券時報網,包括網易財經的來源也是此但我在這網站沒找到信息。
每個新聞網站都有一個轉載名單,在這個名單上的網站的新聞可以直接扒過來。所以只要有一家網站弄錯了,後果往往是大量網站一起錯。雖然很多錯誤看起來簡單低級,但網編可是沒那個功夫去做事實核查的。至於第一家網站為什麼錯,往往是因為把BBS中的內容不經核實就轉載到新聞頻道。所以,對於網站上的新聞確實應該多存留一些警惕,它們的績效是以點擊率計算的,在標題黨方面爐火純青,質量控制體系則不敢恭維。
本質上這個是和新聞的信息處理流程有關係的。一般來說,記者采寫之後,編輯進行修改之後,這篇新聞稿才會被發出來。一旦被發出來的新聞稿就是由其原發媒體的的信譽為其真實性做保證。新聞稿的信息真實性核查,是在新聞稿發布之前。於是其他媒體就可以放心大膽的引用,轉載這些新聞。
下面這個例子是典型的一錯錯一片。
因為做策劃的緣故,所以一般會讀大量的新聞,有一部分新聞會去求證數據來源。所以這種事情碰上的還是比較多的。上面是一次典型的記者采寫的時候粗心大意了。上面的截圖是百度新聞的搜索結果,下面是原網站發的報告的數據。這種錯誤要是不去翻原報告有時候找不到。所以編輯哪一環也漏過去了。
為毛門戶網站也會跟著錯呢?
門戶網站一般是不自己采寫內容的,因為沒有采編權。做的一般內容是評論,和新聞策劃。所以門戶網站會大量的向紙媒買版權,一般來說,和某個紙媒談好價格之後,比如100W一年。門戶網站就會寫個程序來固定抓取這些紙媒的內容(這個量很大)還有一部分是人手工發的。一天可能有幾百個媒體的上萬篇新聞稿被門戶網站發出來。而門戶網站都是高度市場化的公司,一個頻道當天值班的編輯可能也就倆人。一般來說,發出來的稿件90%連值班編輯都沒讀完。
編輯們掃一眼標題,判斷一下新聞的重要性之後,這篇稿子就沉在門戶網站的資料庫里了。剩下一些比較重要的稿子編輯們會讀完,在其中提出最重要(其實就是最招點擊的)點來做標題,然後腿上網站首頁。在這個過程中,來自規範來源的稿件是不核查其真實性的。
每分鐘幾千個UV的流量在那裡壓著,你早放一分鐘,就多幾千UV。沒人會在這個關頭審查新聞真實性的。
每一條新聞都會有新聞的來源。比如這個是新華網的。
還有一些其他情況:
有些新聞發生之後國內的紙媒不敢寫,或者寫了還沒發出來,或者只有外媒寫了,網媒就要自行組稿(按照天朝的新聞管制政策,這個是非法的,但是在非敏感領域,比如放假時間,公司類新聞這樣的問題上,網管辦也不會太糾結這個事兒)問題里貼的網易的稿子就是自行組稿的:在文章末尾有「本文來源:網易河南整合」
一般來說,所有的UGC內容網站——BBS,微博,校內網,知乎,豆瓣,維基百科都是不能作為新聞信息的來源的,他們可能提供了一個事實,但是作為新聞工作者必須要去進一步核實。國內不少新聞人會偶爾偷懶,把一些UGC網站的內容抄來做新聞。如果沒有進一步核實,而且事件本身不真實,就會出現上面的情況。這則假消息其實在網上已經傳了很久了。
11月13日晚間我發現網易新聞客戶端推送了這條消息,同時我在網易新聞網頁版上沒有發現。我懷疑這是客戶端值班編輯自行組稿的結果。
網易新聞和客戶端的編輯團隊是分開的,儘管可以相互使用稿件,但客戶端上審核沒有網頁版嚴格。再加上客戶端下午班值班人員少,導致客戶端有很大的出錯可能性。
再說一下網易河南,這是個地方頻道,從發稿權上我更願意把它看成網易娛樂。這些頻道自發稿件質量參差不齊,真實性和準確性很難保證。
最後說一下「證券時報網」的來源問題。證券時報網編輯在看到網傳消息後自行發布了同樣的稿件,但是證券時報網並不是新聞網站稿件的規範來源,所以也只被門戶的財經頻道抓取到了。2015年的都出來了 你還管2014的幹嘛呢。。。 看下2015的放假安排 【2015年放假時間表來了 這個必須看】-NMTV《新聞天天看》
推薦閱讀:
※調查希拉里郵件門的彼得·史密斯死了,他的調查工作會繼續嗎?
※如何評價台灣媒體?
※現在都是什麼人群在讀報紙?
※《紐約時報》新聞操作中「事實審核」(fact-check)環節的流程和標準是什麼?
※Twitter 上有哪些值得關注的新聞資訊類中文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