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洛陽?

可以從任何方面來


看到這個問題,有很強的回答慾望(? ?_?)?第一次在知乎回答問題。

我出生在廣東潮汕地區,除了旅遊沒有離開過家鄉,兩年前陰差陽錯地來到洛陽河南科技大學上學。一開始,無論是氣候,飲食,還是生活習慣都讓我無所適從。但慢慢的,我喜歡上了這座氣質渾厚,態度親切的城市。

首先說說洛陽人。由於自己的戀鄉情結,大學的朋友還是以廣東人居多,但是與本地的同學,老師和社會人士的接觸也不少。有駕校教練,有家教學生家長,有房東,有菜市場買菜賣菜的人……很想說的是,河南人真的沒有傳說中那麼壞,哪個地方的人都有好有壞,至少洛陽人挺樸實的。上個世紀洛陽重工業大發展的時候,全國各地的知識分子,技術骨幹都來到了洛陽支援發展並定居,是一個高素質的移民城市。我身邊的河南人,他們做事一板一眼,很較真,雖然有的時候我覺得沒必要;他們質樸踏實,賣小米的大娘缺的斤兩會主動補給我一個雞蛋;他們熱情誠實,會主動跟你聊天,熱心幫助你。洛陽人給了我很多幫助,他們確確實實是很不錯的人。

洛陽其實是一個挺宜居的城市。生活節奏很慢,但是基礎設施和城市形象要比我的故鄉潮汕三市任何一個市都好。沒錯,洛陽畢竟是一個歷史積澱豐厚的城市,是一本我永遠讀不完的歷史書,她從幾千年前就是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了!她有城市化的一面,城市配套設施相當完善,但又沒有像大城市打戰一樣的生活節奏。她乾淨有序,優哉游哉。洛陽的春天是我見過最美的春天,出生在在四季如春的南國的我,在經歷了北方光禿禿的冬天后,看到城裡樹上地上,各種說不出名字的花兒爭相鬥艷,牡丹傾國傾城……怎能不為之動容!正如詩人所說:「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下圖為河科大一景)而秋天金黃的樹葉和西苑的楓葉林也是美到令人窒息!

洛陽的古城文化常常讓我驚嘆不已,景點眾多。比如,古墓博物館神秘、瑰麗,個人認為是洛陽最好的景點,大大小小的墓構造講究,有自己的故事,精美絕倫的壁畫寄託了主人的美好心愿,栩栩如生的陪葬品穿越千年將主人的富貴和品味展示在世人眼前,也為考古作出了貢獻。行走其中,聽著講解器的講解,彷彿穿越時空,不禁對古人的智慧和想像力讚嘆不已。一般來說,遊客不會去這個景點,很想推薦大家去又怕太多遊客破壞了那裡的神秘和寧靜的氛圍……熱門的景點麗景門和古城小巷濃厚則有著濃厚的歷史氛圍,白馬寺中西合璧,天堂明堂金碧輝煌,龍門石窟大佛器宇軒昂,天子駕六向人們重現了周天子出行一景……慢慢遊歷其中,讓人禁不住感嘆洛陽乃至中華文明之博大精深。

但是,她經濟不夠沿海城市活躍,年輕人在這裡很難施展一番拳腳,是一個宜居但不宜奮鬥的城市。冬天北方的霧霾對人體健康影響也不容忽視,不過這是北方城市的通病了。洛陽的飲食對於南方人,特別是講究料理原汁原味的潮汕人來說,還是很重口味,各種牛肉湯,水席,確實是我欣賞不了的(._.)?????不過很有歷史特色……

大一的時候,我還很抗拒家鄉的人說我是北方人。但現在我常常說,我們洛陽……沒錯,洛陽已經是我的第二故鄉,我深深地熱愛這片土地,還有她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認識她,喜愛她,希望她有所發展,又希望她一直那麼舒適宜居。也許在我回到我的家鄉後,我還會常常想起她,聽到她的消息會緊張會興奮……或許還會熱淚盈眶。


更新:請大家閱讀我寫的這篇文章:《千年呼愁,從洛陽到洛杉磯》

文章鏈接:千年呼愁,從洛陽到洛杉磯 | 春曉網

-------------------------------------------------------------------------------------------------------------------------------------

我是洛陽人,算是經濟上二線與三線之間,生活環境比周邊的鄭州強太多,不是很堵車,有山有水有景區,還有旅遊年票。這是我們洛陽中州路秋天落葉的風景。

-------------------------------------------------------------------------------------------------

補充:看到我的回答排名這麼高,蠻激動的。

現在我要說說洛陽的其它方面,包括缺點和優點:

一、洛陽近代那些事兒

從1840年鴉片戰爭說起,這基本上是大家公認的中國近代史的起點。兩次鴉片戰爭的所開放的通商口岸都沒有洛陽。自此,洛陽的近代化,就落後於沿海地區的天津、上海、廣州、香港等地區。雖然洛陽避免了太平天國運動的經濟破壞,但也沒沾上洋務運動的好處。洋務運動使現在的武漢發展起來,比如漢陽鐵廠。

直到1904年,清末新政,開始修建從洛陽到開封的汴梁鐵路,也就是隴海鐵路的前身,1910年修成。鐵路給洛陽帶來了近代化,這已經晚了上海,廣州,香港和天津近六七十年了啊,洛陽的發展是如何蹣跚艱難。

在這就說說對洛陽發展影響至關重要的隴海鐵路的事情。

隴海鐵路最初修建的是開封至洛陽段,當時稱作汴洛鐵路。這條路早在 1895 年即開始測量,但是由於清政府缺乏資金,拖了很長時間沒有鋪上一根鋼軌。 1899 年 11 月,清朝督辦鐵路大臣盛宣懷以「預籌幹路還款、保全支路」為理由,呈請清政府批准歸總公司籌款建造。比利時公司當時以法國為後台請求承辦,得到清政府的應允。 1903 年 11 月,中比雙方由盛宣懷與比國鐵路公司代表盧法爾簽訂了《汴洛鐵路借款合同》。比鐵路公司承借款項法金 2500 萬法郎( 1907 年又增借 1600 萬法郎),並取得了承辦汴洛鐵路的權益和把該線接展到西安的承辦優先權。汴洛鐵路 1905 年 6 月開工, 1909 年 12 月完工, 1909 年 1 月 1 日正式通車,長 184 公里。

以下這些照片修建洛陽至開封鐵路工程(隴海線前身)期間,當時的隧道工程師,法國人約瑟夫·斯卡別克所拍攝,記錄了當時鄭縣(鄭州)、開封、洛陽沿線的民情風俗以及鐵路施工的現場情景。

1.工程師在開封和當地河南省政府官員的合影

2.鐵路建設者們

3.第一個穿山隧道拱環的建設

4.汴洛鐵路鐵路64公里處

5.官員及家眷的出行

6.洛陽洛河上的船

7.當時鄭縣(現在的鄭州)的主幹道

8.鐵路沿線的小孩兒。以上這些,說明了洛陽,還有鄭州和開封,整個河南發展得多麼遲緩,與沿海地區的近代化晚了多少年。這也奠定了直到現在,與東南沿海地區的社會經濟差距。


南方人在洛陽上學,有幸生活在傳說中美膩的西苑路,學校就不吐槽了╮(╯▽╰)╭。。。洛陽確實是挺適合居住的一個城市,什麼都很便利,買東西有自己的市場,附近就有旅遊,還有牡丹特色,沒有什麼動蕩,我在洛陽四年來從來沒見過打架的,罵街的也很少,所以我覺得洛陽人比較文明,可在我家不是這樣的,於是我比較喜歡洛陽-_-#~~但是論經濟,我感覺洛陽不太適合發展,可能是我沒見過世面,還不太了解洛陽╮(╯▽╰)╭

總之在幾年洛陽學習過程中,我已經愛上了這座古城~


歡迎訂閱本人微信公眾號:白河晚風

(一)移民之城

洛陽歷史上的數次興衰,都與人口遷徙有關。

作為九朝古都的洛陽城,歷史上有過四個故城。

周王城即今天的王城公園一代,這個城址雖然歷史年代太過久遠;但政治意義深遠。周公認為洛陽乃「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理均」,這既是說洛陽當時的政治地位,也是說洛陽依山傍水,形勢險勝的地理。這就是有名的平王東遷,它為洛陽帶來了大批西部移民。

洛陽漢魏故城在今洛陽白馬寺以東,當初劉邦想建都洛陽,被一個寒微戍卒婁敬勸阻,但是到了東漢,經濟政治形勢變了,劉秀集團多是中原大族,加之關東破敗,所以定都洛陽,洛陽城迎來了一次大的發展。在這之後,洛陽經歷了曹魏、西晉的戰亂毀壞,待到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洛陽城發展到了歷史的一個輝煌頂點。

洛陽城的第三個選址是在原漢魏故城以西,即今洛陽市東北郊,白馬寺附近。隋煬帝登邙山觀洛陽天漢之象,武則天遷都洛陽,關中十餘萬戶就食洛陽,絲綢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招徠了大量西域、中東商人定居於此,這是隋唐盛世,洛陽的又一個頂峰,日人來朝學漢唐禮儀,歸國後便仿長安和洛陽之制,修建了京都和奈良。

唐朝洛陽復原圖

自唐以後,金元明清,洛陽再無歷史上的輝煌,其古城在今洛陽老城,形制規模,都不比以往。元末戰亂,中原人口銳減,明初從關中遷入河南大量人口,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河南人說:「問我祖宗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

到了近代,洛陽經歷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兩次大型攻城戰,城區損毀嚴重,戶口驟減,到了1949年中共建政,洛陽一片殘破,城區人口僅餘6萬多,歷史興衰的舊幕在洛陽重演。

建國後,百廢待興,大陸的重工業幾乎為零,汽車不會製造,火車是拆解日本人留在東北「天皇號」仿製的,更不用說自製飛機導彈。一五計劃,發展重工業是國家之必需,洛陽因其為歷代行政重鎮,自然環境優越,民國時期袁世凱、吳佩孚又在西工區留下大面積兵營,遂名列全國十大工業城市之一。洛陽在近代迎來了又一次歷史性發展。

由於國家發展戰略的規劃,建國後短短十年時間,大量重工企業和研究所落戶洛陽,洛陽一拖、洛陽軸承、洛陽銅加工廠、洛陽礦山機器廠(現中信重工集團)、洛陽耐火土、河南柴油機廠、洛陽棉紡廠等,再加上許多軍工研究所,為這個城市奠定了現代發展的雄厚工業基礎。

大量重工企業的落戶,勢必帶來大量工業移民。上海、東北、廣州、山東等天南海北的技術人才和應用型人才落戶洛陽,從1952年到1957年,城區移民人數預計有20萬人,遠遠超過1952年城區人口的6萬多人,使洛陽成為了建國後突出的移民城市,也象徵著這座城市的軟實力。

計劃經濟時代的洛陽企業,幾乎無所不包,從工廠到住房,從學校到醫院,一個員工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乃至家裡的雞毛蒜皮,廠里都可以管。這也形成了洛陽西工區和澗西區特有的國營企業文化,這些在大型國營企業里的員工,相對待遇就比洛陽老城區的人好很多,加之大多移民有知識有技能,優越感就非常強。

如今看洛陽的道路名稱,也充滿了五湖四海的意味,如長春路,太原路,天津路,青島路,長安路,鄭州路,武漢路,重慶路,中州路,湖北路,湖南路……還有上海市場,廣州市場等。每一個名字的命名,都是洛陽移民對故鄉的一種紀念。

洛陽的方言也很混雜。老城區以河南話為主,西工區則河南方言與普通話混合,而澗西區則說普通話的比例甚高。你在洛陽澗西區的牡丹廣場走一圈,好多說閑話的老頭在那裡談論國家大事,操的大多是普通話,他們當年大多都是外地移民。

在整個計劃經濟時代,洛陽的經濟處於河南省首位,超過鄭州。以至於好多河南籍大學生分配工作,都首選洛陽的國營企業。那個時候,當國家幹部(即如今所說的公務員)不是首選,能夠進到大型國營企業搞技術、做管理,才是「香饃饃」,因為大型國營企業不僅待遇好,配套設施也全,各項福利要比政府單位好很多,這一點比較類似如今的中石油。

由於洛陽大廠多,九十年代國有企業改制,造成了大批產業工人下崗。洛陽作為重工業基地的地位受到經濟改革的動搖,這使洛陽在21世紀發展的十年逐漸落後於鄭州。

洛陽西工區的蘇式住宅(衛星圖)

在2000年後的十年間,洛陽和鄭州一直都處於比拼狀態,論工業基礎,重工業人才聚集,自然資源優勢,鄭州遜於洛陽,而論行政資源配置,交通(物流)優勢,洛陽要遜鄭州一籌。但鄭州的流動人口和洛陽的工業移民非常不同。鄭州的流動人口更趨向於商業化和勞動密集型加工業的短暫性流動,而洛陽的移民往往是以工業生產和科研為目的的移民,其穩定性更強。這也是為什麼在北方大量出現民工潮的時候,洛陽卻很少有人出去打工的原因之一,洛陽移民的大廠思維始終影響著他們的就業觀念。

而從歷史上來看,影響洛陽發展的還是洛陽的地理環境和文化實力,其作為世界聞名的古都資格,也只有西安和北京可以和洛陽媲美。洛陽厚重的文化積澱,優越的地理環境,河南沒有城市可以匹敵(開封的地理條件和交通無法和洛陽比)。洛陽城裡,處處都有典故,連計劃經濟時代在澗西區留下的大批蘇聯式職工住房,如今也入選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建築。這是洛陽的軟實力,作為旅遊城市,洛陽的居住環境與鄭州比起來,也要遠勝很多。

可是作為舊式移民城市,計劃經濟時代的洛陽移民,如今都進入中老年,與鄭州源源不斷的新興商業、勞動密集型加工業移民比起來(如富士康,思念,三全),洛陽的商業環境對年輕人吸引力不足。在這個快速消費,通脹不停,房價居高不下的時代,年輕人再也不會像八十年代那樣毅然放棄當國家幹部的機會,而選擇進入洛陽一拖這樣的國營大廠(因為當年國營大廠令人羨慕的福利如今蕩然無存),也不會只為謀得工資微薄的鐵飯碗,謀得一份所謂的養老保障,而放棄在外自由闖蕩的機會,基於這些原因,如今的鄭州看起來更加繁榮,更是河南籍大學生畢業流動的首選,這不能簡單說是年輕人的不成熟,這是時代的變遷。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當年朱鎔基總理大刀闊斧的改革,固然解除了中國經濟崩潰的危急,搞活了國企,挽救了中國經濟,但卻從此留下了地方政府「土地財政」的大問題,靠城建(如拆遷、修路、修水庫等)拉動內需,政府財政依靠土地出讓,最終造成房地產價格居高不下,當年的工人階層為了國家戰略發展,為了國企改革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而他們的下一代又要為朱式經濟改革的遺病——房地產,買單,透支青春背上沉重的房貸。在進入21世紀後的胡溫十年,政府只是在醫療、教育、社保和農業稅方面做了修修補補的工作,朱氏格局依然沒有人突圍。

在接下來的十年中,洛陽的振興,也許還需要像歷史上一遍遍重演的那樣,依靠——新的移民。只有新的移民才能為這個日益衰老的共和國之子注入新的活力。必要的商業和金融是必須的,必要的加工業、輕工業引進是必須的,大力發展河洛文化打造洛陽文化品牌是必須的,而這些也許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也許是洛陽能夠真正踩著國家發展的脈搏,做出前瞻性的舉措。

如今一輪又一輪的通貨膨脹,是國際性的,也是中國經濟結構自身的矛盾,中國平民自己的錢袋子自近代以來,從來都沒有真正富足過,宏觀調控為了抑制膨脹,只能將錢投入到與老百姓日常生活相關性不大的行業或具有前瞻性的項目以拉動所謂「內需」,而這些內需,並不是我們吃穿住行所謂的內需,而是道路的建設,廠房的擴建,土地的買賣,房地產的擴張,是銀行一輪又一輪的貸款,是金融的炒作,是少數利益集團的之間資金的流轉,雖然政府也在社保、醫療,教育方面做出了大量投資,但這些投資與拉動內需關係不大,它更像一種宏觀調控。

而與人民幸福感提高相關的這個內需,不是「大而泛」的「內需」,而是真正與民生息息相關,與「吃喝拉撒用」相關的內需,是高端科技發展的內需,是技術發展帶來人力成本上升的內需,是從實體商品消費到文化消費全面升級的內需,是沿海實體加工業向內地轉移的內需。

洛陽的發展,需要更多這樣的內需——這是這座城市吸引新一輪移民的動力。

這也是中國許多城市轉型面臨的真正問題。

——————————————————————————————————————

(二)關林之殤

繁忙擁擠的關林市場

洛陽關林之所以有名,是因為傳說這裡供奉著三國名將關羽的首級。以忠信仁義聞名的關聖,在民間受到極大的崇拜。每年春季廟會,這裡都會聚集海內外的華人到此祭拜。

因為關林廟香火的興旺,又因為伊洛漕運,這裡自明代萬曆年間就形成了關林市場。關林市場多年來一直以小商品批發為主,市場內成排的門面聚集,形成片區式的市場,後來政府為了升級市場,在市場中心地帶修建了二層格局的商貿城,然而商貿城二樓的生意,明顯不如一樓紅火。

我在關林市場內走動,整個市場內擁擠不堪,配套設施不完善。

先說停車場,那裡總是死死地停滿車輛,來晚一點的車輛不得不到附近的客運站去尋找停車位。市場大門口處本來人流量就很大,然而公交車站牌又在大門口旁邊,這使原來擁擠的大門更加擁擠,南來北往的車輛,巨大的公交車,進貨的私家車,小販,客流,停滿電動車的人行道,這還不夠,關林市場的入口處還專門停靠了兩輛小型消防車,這使情況變得更加糟糕,稍不小心,就會被行人和車輛碰到。

關林市場內人行道被商家的貨架擠到只有一米多寬,中間還有數不清的送貨車不停穿梭期間,衛生也很差,沒有公共廁所,有人在一些角落隔出的簡陋廁所,往往都很隱蔽。

人走在市場里,要不停地躲閃來往運貨的三輪車,駕駛三輪的人憑藉著豐富的駕車經驗,時而加速,時而驟停,有時為了和對面的三輪搶時間,會一下子衝出去,占居最有利的位置。

關林市場橫七豎八的規劃,雖然看起來筆直有條理,但讓進貨的人非常容易迷路,我不時要詢問商家該怎麼走,有時候一不小心,繞了幾個圈子,又轉回原地,整個市場對陌生人來說,簡直是一個迷宮。

關林批發市場既然是小商品市場,那麼當然就無所不包,從服裝到日用品,從家紡到裝飾材料,從家電到文具,平常你能想到的,想不到的商品,在這裡都有賣。繁忙和混亂,是這裡的常態。然而總歸這是好事,忙了才有錢賺。

可是關林的混亂現狀不禁會讓我想到義烏批發市場的整齊有序,關林市場2013年年交易額達到192億(數據來源),這在中國過百億批發市場中,排在37位(據一份網路流傳的統計表,僅供參考,真實性待考)而同期義烏的小商品交易額達到683.2億,這還不算義烏電子商務790億的交易額(數據來源)。

據說,關林80年代曾是全國三大批發市場之一(其他兩個不詳),曾經是河南小商品的重要集散地。還是義烏小商品市場的祖師爺,義烏批發市場的第一期模式便是模仿關林。

洛陽本地輕工業並不發達,但是關林憑藉百年積累的商業氛圍和便利的鐵路交通條件(隴海線、焦柳線、洛宜線),能夠「買全國,賣全國」,招引了各地的商人來此經商買賣,屬於集散地型批發市場。

近年來,媒體報道將關林與義烏作比較,指出關林市場是因為缺乏規劃才落後。傳統的批發市場空間布局有三種形態,即初級的「一字型」街市,中級「片區型」集市,高級的高層貿易中心。關林很明顯還處於街市和片區集市的混合,而義烏早已是高層貿易中心。

義烏商貿城內部整齊優美

為了解決這一瓶頸,洛陽市政府已於關林市場西邊對面,修建了寶龍商貿中心,用地下商業街打通新老兩個市場,又建立了阿里巴巴電子商務中心,希圖效仿義烏,發展電子商務。而這些雖然對解決關林市場目前的瓶頸極為重要,但是終究治標不治本。

關林市場現今規劃

電子商務、高鐵經濟和發達的物流早已將單一集散地型批發市場的價格優勢削弱到最低。這也是關林批發市場從80年代全國小商品集散地衰落到地區性小商品集散地的原因之一。如今到關林批發貨物的商人,主要還是來自洛陽周邊縣市區,其他省份的商人早已跑到江浙一帶的產地去直接批發小商品。義烏批發市場屬產地型和集散型批發的混合,而這是如今的洛陽關林不能比的,沒有產地和資源優勢,發展電子商務,只能是空談,關林的影響力也只能限於周邊地區。

多年來,當一窮二白,沒有資源,也沒有交通優勢的義烏髮展出了著名的「義烏模式」,早已遍地皆商。洛陽關林的批發市場還停滯在80年代中期的集散型市場模式,沒有產業依託,也沒有周邊資源整合,於是理所當然的落後了。

整體規劃的義烏國際商貿城

義烏國際商貿城

進一步講,義烏通過電子商務為平台,將市場規模擴展到了全世界。以江浙一帶為代表的外貿經濟,極大促進了中國加工業的發展,推動了中國經濟,而這時內地批發市場如關林者,早已被遠遠甩在了後面。

可是問題來了。當世界經濟發生動蕩,整個世界製造業疲敝,全球金融危機波及本來勤勤懇懇生產,依靠外貿致富的中國加工業,造成大量南方工廠倒閉,工人失業,造成經濟停滯,內需不足。

經濟危機面前,富足的江浙地帶,工廠面臨的是產業升級,人力成本上漲;而對於內地,他們面臨的是通貨膨脹、工資縮水帶來的生活壓力。雖然內地人也知道要加緊發展自身加工業,招商引資,促使江浙一帶工廠遷移內地,拉動內需,但是談何容易,中西部市場需求不足,交通不便,是制約南方工廠遷移的關鍵因素,沒有錢,單純依靠土地流轉把錢從左口袋放到右口袋,如何拉動內需呢?

這便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話說回來,經濟危機對於南方加工業也是機遇。當世界市場復甦,全球經濟回暖,南方加工業又將依賴外貿,再加上金融危機期間被逼迫的產業升級,南方的加工業勁頭將更加強勁,而內地依然可能陷入疲敝,最終的結果是內地與江浙一帶的差距越來越大。

當然,這裡面政府的主導就顯出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修建公共設施,是拉動內需的前提,但是,內地經濟的超發,又帶來種種隱患,過度超前地發展公共設施,升級產業園區,發展物流港,有時更像是一場築巢引鳳的一廂情願,製造了一座座鬼城。這又是矛盾,說到底,還需要時間等待。

在等待中,內地人幾代人的精力被消磨,存款被銀行的利率悄然蒸發,被房貸所綁架。他們在默默承受著經濟轉型帶來的「陣痛」——陣痛,對於一個國家是30年,而30年卻決定了所有人的一輩子。

讓我們再回到改革開放的元年——義烏小販兒雞毛換糖的時代,洛陽大廠國營工人不可一世的時代,五湖四海的商人跑到關林掘金的時代,南方人到北方修皮鞋、做傢具、開美容美髮店的時代,回望三十年,天壤之別,這多少有點大意失「荊州」的悲情。

而當年決定許多河南人如今命運的,也只是安土重遷的那份本分。

這也是關林之殤。

義烏當年的雞毛換糖

2014年1月16日

參考文獻:

1.《小商品批發市場選址及交通條件研究》

2.《關林故事》

3.《義烏市場發展史》

————————————————————————————————————————

(三)拈花微笑

我坐火車路過龍門好多次。列車接近龍門的時候,只見車窗外兩面山,中間水,頓然天光乍現,波光粼粼,不覺讓人驚嘆,龍門真是塊兒風水寶地。

我是在一個初夏的傍晚第一次來到龍門石窟。當時涼氣已經下來,天空昏暗,但山間亮起了明燈,每個石窟都像點起了一盞盞蠟燭,在夜空中,整個山頭像是一座佛城漂浮空中,亦真亦幻,甚是奇幻。

其實來龍門石窟的許多人,都如我一樣,不懂佛,也不懂石窟藝術,甚至對於石窟開鑿於何年何月,都不甚清楚,只知道,洛陽有個龍門石窟,來洛陽,牡丹和龍門石窟一定不能錯過。

我在佛窟間的棧道穿梭。看到佛和菩薩千萬種,他們的眼神似笑非笑,似睡非睡,多數佛的神態都是相似的,卻又不同。他們衣帶飄逸,神態端詳,彷彿了卻一切煩惱苦悶,對世事一無所求。當年捐錢開鑿這些佛窟的人,都是達官顯貴。在百姓看來,這些人享盡榮華,可凡人不知,他們有著一般人無法體會的煩惱——宮廷爾虞我詐,處處算計,即使榮華一世,到頭來也逃不過生老病死,愛憎別離,所求不得的人生七苦。他們捐資開鑿石窟,算是祈願,希圖佛菩薩能夠現世保平安,為祖先頌功德,也是滿足一種心理訴求。

傳說東漢漢明帝夢見金人,爾後白馬馱經,建立了中國第一座寺院白馬寺。這段歷史並不確切,更確切的可能是自張騫出使西域以後,已經有個別西域僧人千里迢迢來中原傳經,只是名不見經傳,鮮有留下教化的痕迹,到了漢明帝時期,才以皇帝的號令派人西域求法,建立白馬寺,佛教才真正以經文和寺廟的形式在中土立足,自此以洛陽為代表的中原便與佛教結下了因緣。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洛陽城得到了大規模興建,龍門石窟遂留下了太和、景明、正光年間的石窟。而民間在龍門開鑿石窟的年代更在北魏遷都洛陽以前。北魏末年,胡太后專政,她篤信佛教,籌巨資修建了著名的永寧寺,塔高近一百五十米,寺內彙集珍寶,並大規模開鑿龍門石窟。

後經河陰之變,爾朱榮溺死胡太后,北朝大臣兩千餘人一併於孟津河口處死,北朝氣數到此已盡。然而爾朱榮後來又被庄帝在宮中設計謀殺,庄帝又被前來報仇的爾朱榮氏集團捕獲,縊死於寺廟之中。北朝政權自此完全落入爾朱氏之手。而永寧寺最終被大火焚毀,化為青煙,龍門石窟也留下了北魏時期沒有完工的火燒洞、藥方洞、趙客師洞、唐字洞等一批沒有開鑿完成的洞穴。

到了唐代,政府大力發展佛教,唐高宗和武則天時期龍門石窟開鑿達到了鼎盛,萬佛洞是為歌頌高宗和武則天功德而建,武則天自稱彌勒下凡,偏愛彌勒佛,龍門石窟的千佛洞、惠簡洞、大萬洞五佛洞等都是以彌勒佛為主尊的佛。而龍門著名的盧舍那大佛,更是在高宗和武則天的親自經營下完成,武則天還捐出了兩萬貫脂粉錢助其開鑿,於是民間便有了盧舍那大佛神似武后的說法。中唐以後,經歷了安史之亂的襲擾,洛陽宮殿毀於一旦,龍門石窟在唐代以後陸續還有開鑿,但是規模都不比北魏與隋唐,龍門再未有過大規模皇家開鑿。

在清末民初的近代,龍門石窟遭到了嚴重毀壞,先是外國文物販子,再是附近民眾盜鑿,接著是民國遷都洛陽期間,修路炸毀了一部分石窟。幾十年間,龍門石窟凡是能盜走的佛頭,幾乎都被盜鑿一空,其中最著名的,也許要數賓陽洞《帝後禮佛圖》精美浮雕被毀在美國文物販子的手中。龍門如今留下了一座座無頭佛窟和無數盜鑿的痕迹。然而不幸中的萬幸,是文革期間龍門石窟沒有遭到毀壞。當時洛陽紅衛兵響應破四舊的號召,大批中學生趕往龍門和白馬寺,要毀掉寺廟石窟。洛陽政府心急如焚,可是政府系統癱瘓無法運作,市級政府又沒有權力調動軍隊,多虧市黨委有人(尤其是當時的市委書記呂英)急中生智,發動了洛陽農機學院(今河科大)的學生前去保衛龍門。洛陽農機學院學生接到消息後,立刻全校廣播動員,組織保衛隊,乘卡車火速趕往龍門,與當時受錯誤思想煽動的紅衛兵(他們大多都是思想不成熟的中學生)抗衡,據理力爭,大學生們守住每一個龍門入口,武力保衛,才避免了龍門石窟被徹底毀滅的命運。可惜的是當農機學院的學生乘車趕到白馬寺時,為時已晚,白馬寺已被當地紅衛兵和村民洗劫一空,大量經卷珍本佛像石碑被燒毀砸碎,洛陽白馬寺這一佛教聖地在運動中被毀壞殆盡。

如今世道太平,龍門被列為國家五A級景區,得到了很好的修復與開發,景區管理公司又打造了「龍門十景」,白馬寺也重新修建,招徠海內外遊客。可是靜心而論,歷史歷歷在目。龍門開鑿至今,經歷了一千五百年的風雨,存與毀,都在人事,這似乎是一個諷刺——佛本無相,人臆造了佛像,以保平安,助修行,而最終佛的人世之身卻賴於人的保護,逃不出人世的興廢。

提到龍門,最有名的形象非盧舍那大佛莫屬,駐足觀看,盧舍那大佛有著帝王般的雍容華貴。龍門石窟的佛像恆河沙數,千姿百態,喜樂苦悲的造型都有,然而盧舍那大佛代表了佛的眾相,她的微笑,代表了人對佛的一切美好祈願。

1981年,洛陽與日本福岡市建立友好城市關係。洛陽成為首批國內對外開放的城市。在對日交流中,洛陽市政府從日本方面得知,日本每年有櫻花節,每逢櫻花盛開,日本民眾扶老攜幼賞櫻花,舉國陶醉在櫻花爛漫之中。而洛陽自古就有「洛陽牡丹甲天下」的盛名,描寫洛陽牡丹的古詩詞更是數不勝數,市政府遂仿照日本,籌備牡丹花會,並於1983年4月成功舉辦了第一屆牡丹花會。迄今為止,洛陽已經成功舉辦了三十一屆牡丹花會。2013年花會,洛陽全市年接待海內外遊客近200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逾百億。王城牡丹,龍門禮佛,白馬祈福,洛陽如今真正再現了盛唐花開時節動京城的盛景。

這讓我不禁想起洛陽的興廢,想起歷代洛陽移民的興旺凋敝,想起龍門石窟與白馬寺的興建與毀滅。洛陽曾經輝煌,又經幻滅,又經重生,這是一個不變的輪迴。輪迴之中,千百年過去了,佛與牡丹,雖歷萬劫,猶然不息,這正是佛祖拈花微笑的真意。

————————————————————————————————————

——————————————————————————

(四)秦時漢關

傍晚沿澗河散步,偶然到了函谷關。夕陽下,兩千年的函谷關,關門高聳,城牆猶在,歷經風雨,並未淹沒。

秦時明月漢時關!這就是函谷關!

「三年(公元前一一四年)冬,徙函谷關於新安。」應劭注曰:「時樓船將軍楊仆數有大功,恥為關外民,上書乞徙東關,以家產給用度,武帝意亦好廣闊,於是徙於新安,去弘農三百里。」

史書上簡短之言,就這樣頓然現於眼前,讓人不禁情緒交織,難以安奈。

翻查資料,眼前的函谷關經歷代重修。最近一次重修是在1923年,由民國元老張鈁主持。康有為題寫門額:「漢函谷關」,及楹聯:「功始將梁今附驥,我為尹喜誰騎牛」;「勝跡漫詢周柱史,雄關重睹漢樓船」 。

兩千年前樓船將軍楊朴上書漢武帝,遷函谷關於此,種下一個「因」,便有了後世一代一代的「緣」。

絲綢之路、終童棄繻、帝王登臨、兵家必爭。

歷經一代代重修,一代代毀壞,函谷關猶如在此開闢了一個世界,時風時息,時雨時晴,映照世相。

然而那個「因」在那裡。或者說,在武帝之前的千年萬年,這個「因」已種下,某年某月某日,此地將營雄關。

愛惜歷史的人經過此地,會感懷歷史之滄桑,函谷關之破敗。

當年雄關蔓延百里,城關整體高十五米,關上築三層閣樓,並有雞鳴台與望氣台翼於南北。而今函谷關的閣樓並兩台毀於「文革」,其木材被拆除用於大鍊鋼鐵。哀哉,哀哉。

可放眼歷史,毀壞本身亦是歷史。創建歷史的人被歷史上的人毀滅,而毀滅歷史的人又被創造歷史的人毀滅。如夢中之夢,是跳不出的因緣循環。

古代的城關,多是貿易繁華之地。如今的函谷關周遭,遍地農田,遍地古墓。

因絲綢之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函谷關沾了「世界」的光芒,考古人員在此展開大規模搬遷與遺址發掘。幾年後,函谷關當會重修一新,變為洛陽又一旅遊勝地。

遺棄了近百年的函谷關遺迹,因了「申遺」的名號,方有幸重修。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在中國渴望世界的思潮中,不知還有多少古迹被重修,多少古迹被繼續遺棄。一朝一代,總有偏好,世事難料。

究竟我們自己是誰,誰知道!

然而這畢竟又是一段因緣。看如今偉大的工程,兩千年後,能如函谷關依舊,定然不多。

面對函谷關,如遇兩千年的老者。一代代的繁華、一代代的風流人物都如木梗浮於江湖,煙雲飄於天際。人不可以活兩千年,物不可以自號,度盡劫波,留下來的是真,是緣,也是相。

想來一切都微不足道,一切都是假有,可是一沙一世界,你我卻忘不掉

2012年10月8日

————————————————————————————————————

——————————————————————————————————

(五)老城變遷

2013年暑假,我在洛陽老城閑逛,老城經過政府整治修繕,雖然仍顯破敗,但略顯規模,清朝的鼓樓,復原的麗景門,都看上古色古香。

(洛陽麗景門)

(洛陽老城)

這些年全國上下都有了保護老城,保護傳統文化的意識,算是對以往破壞的反思,但是在當下,老城保護如果無法與經濟利益相得益彰,那麼往往就流於形式。

國內當之無愧為悠久古城的,首推西安、洛陽、開封,其次是北京、南京、杭州。這些城市本來就是旅遊城市,古城的開發與保護,至少能帶動旅遊,提高城市品味與地價,打造城市名片,投資與回報可能成正比,然而中國那麼多城市,古城也不少,也說保護,就困難重重,各種利益錯綜複雜。

這就說到政治、商業和文化的關係。政治和商業是一時的,文化是持久的,可是最終權衡的結果,誰能勝出,真不好說。歷朝歷代,從來如此。項羽燒了咸陽,董卓燒了洛陽,清軍的揚州十日、嘉定屠城,這是在政治面前,文化要讓步了,當然就歷史功過來說,自有評說;民國的開國元老張鈁,撥出巨資重修函谷關,建造千唐志齋,這是件流芳千古的事迹,1966年有人砸毀孔廟,也是要記上史書的。

毀壞本身也是歷史,這樣的辯證全都伴隨沉重的代價,好與壞,歷史自有定論。秦始皇遷民實邊,孝文帝禁說胡語,遷都洛陽,這是文化史上的大事。三峽大壩建成,淹沒了多少文化古迹,遷移了130多萬人口,南水北調遷移了33萬人口,這是在和平時期的大遷徙。動亂時期就更多,永嘉、安史、靖康之亂,金元清異族入侵,清末兩廣漁民南洋經商,內戰失敗國軍撤守台灣,建國初期的大逃港等,凡歷代天災人禍,饑荒戰爭,都伴隨著文物的大量毀壞,人口的大量遷徙。中共建政之後,為了支援國家建設,也有大量人才遷移,開發北大荒,建設大西北,內地工業城市建設等,都伴隨著大量移民,以洛陽為例,建國初期的1952年洛陽市區人口(不含郊區)僅有6.25萬人,到1956年驟增到25.2萬人,這其中除去自然增長,主要是大量工業人才移民洛陽支援建設,這些人口的遷入,對洛陽未來現代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數字摘自《1953-1966工業移民與洛陽城市的社會變遷》)

一旦人口發生了變化,文化勢必要融合,城市勢必要發展,發展勢必帶來重建,重建勢必要破壞原有格局。兩全之策確實很難。看如今的許多城市的老城,都是城建頭疼的問題。西安大明宮周邊的老城建築,一個個破敗不堪,想拆拆不動,不拆又頭疼,而洛陽的老城也是如此,許多建築需要保護,而城區改造有不能不做,南陽的解放路現在也是破敗不堪。確實不是文化人一句「心疼」便能敷衍的,城市的變遷從來都要受制於政治改革,經濟發展,戰爭動亂,人口遷移等的歷史變遷,《洛陽伽藍記》記載的多少寺塔名園,如今何在呢?

我在洛陽老城古董店的門口看到許多辟邪石獸、石馬、石槽,這些應該是古董商人從洛陽民間搜集買賣甚或墓地偷盜而來,文化的散落有時就是這樣,它很細碎,小到一塊兒墓石,大到一座城市的改建,一種文化的輸入。洛陽小李村,馬坡,邙山墓群,漢魏故城一代,你從衛星地圖上看,裸露的農田裡到處都是盜洞,像一雙雙幽深的眼睛茫然地望著天空。有人說如今的白馬寺是假的,其實這個已經不重要,佛教漢化,禪宗大盛,那一本本佛經,偷不走,毀不掉,只會普度眾生,發揚光大。從這個傳播與變遷的角度看,古迹的生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失傳,都有著深刻的原因,一味的痛心,是一廂情願,並不能解決問題。

(古董店的石獸)

我們珍視歷史,看重歷史的細節,是因為歷史的點點滴滴可以告知我們的過往,讓我們現實地穿越時光,看到久遠的,似曾相識的某個細節。在西安鼓樓的西羊市,我看到一種乾州鍋盔,樣子既不像新疆的饢,也不像中原的鍋盔,這簡單的食品,其實就是絲綢之路文化與食品傳播的明證,同樣一種食品,名稱不同,樣子在各地略有出入,但是功能都是一樣的:能充饑,易攜帶,儲存久。這正符合東西交通的商人對食物的要求。據學者考證,「饢」出自南陽方言「囊」,就是「好」的意思,西域商人吃了中原的鍋盔,就到西域去誇這個東西真「囊」,後來辭彙嬗變,就成了西域名吃「饢」。(參見《從南陽方言「囊」說到新疆美食「饢」》)。

西羊市的乾州鍋盔

家鄉南陽有條解放路,清時叫做長春街,是白河漕運的入口。入口處有個天妃廟,2013年新年,我去那裡轉悠,竟發現天妃娘娘就是媽祖,南陽人還頗具現象力地編出了天妃娘娘在白河顯靈救助遇難船隻,為迷路船隻導航的故事,讓畫工圖在牆壁上。我一查史料,才知道天妃廟是原來是由在南陽經商漕運的福建商人捐資建造。如今修復的天妃廟裡,除供奉有天妃娘娘,還供奉城隍爺,女媧,觀音菩薩,送子娘娘,文曲星,張仲景,甚至還有張獻忠的塑像,真是佛道結合。而天妃廟,確實也可以看做中國東西、南北文化交流融合的一個顯著例證。

(南陽民主街復興昌商號 二層鋪踏板)

這便是古迹和歷史細節帶給我的啟發。再看散居在中原的回族,洛陽有瀍河區,南陽有河街,這裡的少數民族、清真寺以及西域小吃,都是東西交通的明證。

(西安:穆斯林老太和漢民老太在聊天)

洛陽城在北魏時曾達到一個巔峰,廟宇林立,市井繁華,龍門石窟多座佛龕都在那時開鑿,然而有些佛龕只是半成品,只是粗略雕出一個佛的形象,便停工了,可見是戰亂與政變終止了那些花費巨大的開鑿,歷史的一面,後人由此可以想見。

南陽籍詩人瘂弦2013年寫信給周同賓,呼籲政府修復南陽解放路(從清朝到20世紀八十年代,南陽城最繁華的商業街),還特別呼籲望遵循「整舊如舊」的原則,洛陽有個老人李建虎,三十年漫步老城,寫下了《老洛陽》系列兩本書,講述洛陽老城的往事與變遷,南陽作家殷德傑寫過《老南陽:舊事蒼茫》,也是朝花夕拾一些老南陽城舊事,青島雪花啤酒還專門贊助了清華的一批學者,寫了一系列古都建築書籍(《古都西安》、《古都洛陽》、《古都北京》、《古都南京》、《古都杭州》、《古都開封》),在北京的馮驥才,已為文化遺產保護奔走吶喊了很多年。

老城往往是傳統文化保護的象徵,那裡的建築代表著文化的延續,那裡的街道布局,房屋設計保留著傳統生活的遺迹,那裡房屋主人的祖上,都有一段段耐人尋味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宗族祠堂,儒釋道,基督教等廟宇的存在,代表著一種久遠存在且綿延不斷的意識形態,它不僅僅是狹隘的君權統治觀念,更內在的是一種精神的從屬,人的一種精神必須,而這些宗教意識與中國主流的意識形態、科學觀念有誤解和衝突,如何看待和合理解釋不同意識形態的誤解和衝突,才是傳統文化保護的根本。在兩個方面,商業和政治的力量是蒼白的,我們更應該回到人的本位去看待問題。

學生在拉倒石碑

1966年的曲阜孔廟

破舊的南陽老城

(南陽老城居民的生活)

然而歷史的發展從來都是毀壞與重建並存,我們總在不斷地獲得,又不停地失去。這會讓某些傷感的人覺得,一切都是枉然。

2014年1月2日

附錄:

1.瘂弦的信

www.huaxia.com/hnny/xwjj/2013/05/3319407.html

2.從南陽方言「囊」說到新疆美食「饢」

提示信息 - 大河論壇詩人瘂弦致周同賓的一封信

————————————————————————————————

——————————————————————————

(六)永寧寺風雲

(永寧寺遺址)

北魏末年,有楊衒之者,官至秘書監,這個職位大概是如今國家圖書館的館長。他從河北鄴城(當時的東魏首都)出差到洛陽。看到東漢直至魏高祖孝文帝三百年來,一直輝煌無比的洛陽城,如今一片廢墟:

「城郭崩毀,宮室傾覆,寺觀灰燼,廟塔丘墟,牆被蒿艾,巷羅荊棘。野獸穴於荒階,山鳥巢於庭樹。游兒牧豎,躑躅於九逵;農夫耕老,藝黍於雙闕。麥秀之感,非獨殷墟,黍離之悲,信哉周室。」

(漢魏故城古城牆)

北魏分裂了,東西征戰,南北對峙,整個洛陽城已經毀於宇文泰和高歡之間的連年征戰,楊衒之作為一名反對佛教,深受儒家文化熏染的知識分子,便想起了前朝的興亡舊事,如今歷歷在目。

《詩經》有黍離之悲,講周大夫在周朝亡國之後,回到舊京,看到舊京宗廟宮殿淹沒在塵埃之中,不禁流下眼淚: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而洛陽,是北魏的舊京,可以想見,楊衒之當時到洛陽,此情此景,心中滋味,盡在這首詩中。

一切還要從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開始說起。

北魏拓跋氏是五胡亂華潮流中,進入長城最晚的胡族,自淝水之戰後,拓跋氏連續出了三位雄主(拓跋珪、拓跋嗣、拓跋燾),國勢日強,遂統一了黃河流域,建立了北方大國。到齊武帝永明八年(490),孝文帝拓跋宏親政後,遷都洛陽,興起大規模漢化,北魏的政局從此發生了巨大變化。

原來北魏的首都在平城(今山西大同),但孝文帝親政之後,有排除保守勢力的需要,在他之前,他的祖母馮太后已經把持朝政多年,遷都洛陽,能夠排除異己,集結支持自己的勢力,另一方面,平城距離中原偏遠,不利於魏國經營南疆,糧食生產以及各方面資源都不如中原,且魏還有吞併江南的宏志,入主中原,也是魏國國家發展必要的一步。

(北魏貴族出行圖,洛陽博物館藏)

而孝文帝其人,推崇漢文化,篤信佛教。孝文帝遷都洛陽,洛陽歷史上迎來了第一次大規模的建都運動,楊衒之所感懷的洛都輝煌,即這一時期的洛陽。

作為鮮卑族的孝文帝,遷都洛陽,是中國歷史上民族大融合的大事。但就其政權而言,利弊參半。他的推行漢化,遭到當時不少重臣乃至太子的反對。北魏遷都以前,為了防禦北方新興的游牧民族柔然,就在陰山以南、黃河以北的邊境,設置了沃野、懷朔、武川、撫冥、柔玄、懷荒等六鎮,派重兵鎮戍。這些鎮在當時受到朝廷的格外重視,朝廷劃撥親貴出為鎮將,士兵也多是高門子弟,六鎮長官也可隨時返京任職。

但自孝文帝南遷洛陽以後,六鎮地位下降,成了邊塞,各方面受到冷落,與洛陽的漢文化中心逐漸產生隔閡,當時派到六鎮的官兵,由當時的天之驕子,一落千長,成了政治棄兒,升遷無門,逐漸與洛陽的官僚集團產生了尖銳的矛盾。

從這個方面講,孝文帝的漢化在當時確實有些激進。孝文帝太子恂在內,極力反對漢化。齊建武三年(496),孝文帝出遊嵩山,命太子恂鎮守洛陽,元恂當時只是個十四歲的青少年,年少無知,竟然陰謀乘快馬回到故都舊地平城,還殺死了勸說他的謀事高道悅。事後孝文帝廢太子為庶人,後來太子仍不服管教,孝文帝無奈用毒酒把他鴆死。遷都漢化,不僅僅引起太子的不滿,原來舊都附近的地方刺史也陰謀叛亂,雖然都被鎮壓。

孝文帝的改革縱然是順應了歷史潮流,但對於鮮卑拓跋氏和魏國來說,加速了內部集團的分裂,魏國貴族內部形成了以武力和鮮卑文化為代表的平城六鎮集團和以漢族及接受漢化的鮮卑族文治為代表的洛陽漢化集團,這兩個集團的矛盾在日後逐漸凸顯,如果缺乏一個明主駕馭,實在是難以調和,兩個集團的矛盾也最終導致了北魏的內亂和滅亡。

孝文帝親政九年,成績斐然,最後在南征途中染疾而亡,一代雄主,死的時候只有三十三歲。

後太子恪繼位,是為宣武帝,宣武帝任用奸佞,沉迷佛教,耗資巨大,國政大壞。宣武帝死,太子詡繼位,新主年僅六歲,由生母胡太后臨朝稱制。

歷史似乎和當年馮太后臨朝,孝文帝幼弱,如出一轍,但是不同之處在於這個胡太后並無大的作為和才幹,任用的大臣元叉和劉騰,也都是胸無大志,滿腹權術的庸才,好在胡太后的相好,河清王懌,為人才幹,賴以在中間平衡。河清王懌是孝文帝第四子,他以天下為己任,對元叉、劉騰的作為有所限制。政治還沒到不可救藥的地步。可惜後來元叉、劉騰聯手製造陰謀,殺死了河清王,囚禁了胡太后。

(文昭皇后禮佛圖)

胡太后是漢人,篤信佛教,其聽政時,在洛陽大興佛寺,增修龍門石窟,並修建了地標性建築永寧寺。

「中有九層浮圖一所,架木為之,舉高九十丈。有剎復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

去京師百里,已遙見之。初掘基至黃泉下,得金像三十軀。太后以為信法之徵,是以營建過度也。剎上有金寶瓶,容二十五石。寶瓶下有承露金盤三十重,周匝皆垂金鐸,復有鐵鎖四道,引剎向浮圖。四角鎖上亦有金鐸,鐸大小如一石瓮子。

浮圖有九級,角角皆懸金鐸,合上下有一百二十鐸。浮圖有四面,面有三戶六窗,戶皆朱漆。扉上有五行金釘,其十二門二十四扇,合有五千四百枚。復有金鐶鋪首,殫土木之功,窮造形之巧。佛事精妙,不可思議。綉柱金鋪,駭人心目。至於高風永夜,寶鐸和鳴,鏗鏘之聲聞及十餘里。」

(永寧寺復原圖)

永寧寺的過度營造,耗資巨大,也是北魏由盛轉衰的見證者。

這個胡太后,不是一般的女人。魏國為了防止母后亂政,有一項制度——如果太子的生母不是皇后,太子生母就要被殺掉,以免日後亂政。所以後宮的妃子對待生男都誠惶誠恐,但是胡氏當妃子時,卻對其她妃子說:

「天子豈可獨無兒子,何緣畏一身之死而令皇家不育冢嫡乎?」

「但使所懷是男,次第當長子,子生身死,所不辭也。」

可見此胡氏不是一般人,也頗有心計。

後來胡氏生了兒子,做了太子,有賴於宦官劉騰和大臣於忠、崔光的保護,才免得一死。這劉騰、元叉後來自然而然成了輔佐重臣。

胡太后治國,初期任用了河清王懌、廣平王懷、崔光來擔任重臣,政治還不至於無可救藥。但後來河清王死,胡太后無能政治,聽任大臣貪污,賣官鬻爵,朝政由劉騰、元叉把持,魏國就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當時有一個高陽王與河間王鬥富的故事:

高陽王元雍有奴僕六千,使女五百,元雍吃一頓飯要費錢數萬。河間王元琛與元雍比富,駿馬十餘匹用銀槽餵養,招集王公宴飲,食器有水晶(玻璃)鍾、瑪瑙碗、赤玉壺,製作精巧,都不是中國產物。章武王元融看了懊惱,卧床三天不能起。

劉騰出任司空,各部門的長官每天去參見,察言觀色色,摸他的意向,然後回本部,遵照他的意向辦事。元叉的父親,最為貪財,向各部門提出各種要求,誰也不敢拒絕,從州刺史、郡太守、令、長各級官員,絕大多數都是用錢買的官。吏治敗壞到了極點,百姓也窮困至極。

當時政治腐敗,百姓生活艱辛,由此可見一斑。

(歌舞甬,洛陽博物館藏)

劉騰、元叉殺了河清王,囚禁了胡太后。胡太后在劉騰死後,重新出來執政,藉機殺死元叉,

在六鎮叛亂之前,已經有大臣元澄給胡太后講過六鎮問題如果不用合適的人處理,將來必成大患,而且也告誡胡太后,增修龍門石窟,興建永寧寺,都是巨大的工程,老百姓負擔很重,不少為了逃避賦役,不少遁入沙門,反過來又增加了國家的負擔,也是官逼民反。

元澄說,「章台麗而楚力衰,阿宮壯而秦財竭」。

可惜胡太后不用元澄的話。

北魏在胡太后治下,政治日壞,六鎮叛亂和內亂就理所當然,更可悲的是朝無大臣,不能充當中流砥柱,胡太后孤身一人,顯然已經收拾不了局面。

同時,胡太后和她的兒子孝明帝關係產生了變化。當年的小皇帝如今已經長大,對於母后的種種監視限制感到不滿。胡太后把在皇帝身邊密布自己的耳目,又想方設法阻止皇帝與外界聯繫,最終,母子矛盾激化。

明帝想請鎮壓六鎮有功,為朝廷出力的太原王爾朱榮為外援,除掉太后。便召爾朱榮進宮。爾朱榮派遣親信高歡先行試探,走了一半,明帝又下召止之。後來胡太后下手在先——用毒酒毒死了自己的親生兒子。立年僅三歲的孝文帝孫子,元釗做皇帝。

殺死了兒皇帝,另立新主,胡太后下了一招不得已的臭棋,就給軍閥留下了口實。

爾朱榮的手下,高歡對爾朱榮說:

「今天子暗弱,太后淫亂,嬖孽擅命,朝政不行。以明公雄武,乘時奮發,討鄭儼、徐紇以清帝側,霸業可舉鞭而成。」

於是,太原王爾朱榮便名正言順地聯合併州刺史元天穆,長樂王子攸一起進攻洛陽,美其名曰:

「赴哀山陵,兼問侍臣帝崩之由。」

《洛陽伽藍記·永寧寺》載:

「建義元年,太原王爾朱榮總士馬於此寺。」

便是說此事。

爾朱榮手中握有重兵,他讓軍隊為被太后毒殺的明帝披麻戴孝,一路殺到洛陽,胡太后本來命將領抵抗,將領們一看長樂王子攸也加入了討伐胡太后的隊伍,況且可能提前也有與爾朱氏也有密謀協議,便立刻倒戈,開城門投降。爾朱氏幾近長驅直入,進入了洛陽城。

而這爾朱榮是個粗人,進了洛陽,首先把胡太后和小皇帝投到黃河裡溺死,然後在洛陽大開殺戒,把洛陽朝廷滿朝官員騙到孟津一代,全部殺光,一口氣殺了兩千多人,這便是著名的「河陰之變」。

這一開殺戒,平城及北方六鎮鮮卑集團自然出了氣,表面上戰勝了洛陽漢化集團,實則將兩個集團的矛盾推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而爾朱集團從此在中原離心離德,無法站穩腳跟,也將自己排除在了權力爭奪之中,河陰之變,實則開啟了新的權力爭奪。

洛陽自從東漢劉秀建都到孝文帝東遷洛陽,四百多年來積累的文物制度,隨著這次殺戮征戰,也蕩然無存。

洛陽自此化為廢墟。

北海王元顥當時為相州刺史,爾朱榮集團攻陷洛陽後,便難逃到梁朝。

長樂王子攸在河陰之變後,不願再做皇帝。無奈沒有兵權,不得已被爾朱榮集團立為庄帝。成了爾朱氏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工具。爾朱榮在洛陽殺人太多,攻佔洛陽後,不敢再洛陽駐紮,甚至一度還有遷都晉陽的打算,雖然沒有成功,但他後來歸兵晉陽,留一個傀儡皇帝作為遙控,也就將自己和洛陽漢化集團漸漸分離開來,他的殺戮變成了洛陽漢化集團的借刀殺人。

六鎮叛亂中出了一個雄主葛榮,這時葛榮南下,爾朱榮率軍擊破葛榮。平定了六鎮叛亂的首領。

而這時,梁武帝遣將軍陳慶之率兵數千人護送魏降人北海王元顥至洛陽爭魏帝位。

「永安二年五月,北海王元顥復入洛,在此寺聚兵。顥,庄帝從兄也,孝昌末,鎮汲郡,聞爾朱榮入洛陽,遂南奔蕭衍。是年入洛,庄帝北巡。顥登皇帝位,改年曰建武元年。」

(北魏武館,洛陽博物館)

這裡,永寧寺又成為了一個歷史的坐標。

爾朱榮擊敗了北海王元顥和南梁的部隊,晉陞為柱國大將軍。庄帝不願意聽任爾朱榮集團擺布,幻想著殺掉爾朱榮奪權,實則是太幼稚的想法:

「時太原王位極心驕,功高意侈,與奪臧否肆意。帝恐謂左右曰:『朕寧作高貴鄉公死,不作漢獻帝生。』九月二十五日,詐言產太子,榮、穆併入朝,庄帝手刃榮於明光殿,穆為伏兵魯暹所煞,榮世子部落大人亦死焉。榮下車騎將軍爾朱陽都等二十人隨入朱華門,亦為伏兵所煞。」

爾朱榮被殺,爾朱氏集團的爾朱兆、爾朱世隆紛紛舉兵叛亂。庄帝本來就是傀儡,當然不堪一擊。爾朱兆攻陷洛陽,囚禁了庄帝,把他軟禁在永寧寺里。

「長廣王都晉陽,遣潁川王爾朱兆舉兵向京師。子恭軍失利,兆自雷波涉渡,擒庄帝於式乾殿。帝初以黃河奔急,未謂兆得濟,不意兆不由舟楫,憑流而渡。是日水淺,不沒馬腹,故及此難。書契所記,未之有也。」

(北魏騎兵)

當時庄帝還妄想藉助黃河天險,能夠拖延爾朱兆的士兵,誰知道天意不作美,黃河當時水淺,爾朱氏的部隊騎馬就渡過了黃河。由此細節可見,庄帝有多愚昧,本來就是傀儡皇帝,殺了爾朱榮,也加速了自己的覆滅。

爾朱兆把庄帝囚禁在永寧寺,另立太原太守長廣王曄為皇帝。爾朱兆駐軍在尚書省,立起天子的金鼓,設立計時的滴漏,後宮妃子,都被他納入軍中。時年十二月,天寒地凍,庄帝向爾朱兆乞求要一條禦寒的頭巾,爾朱兆也不給。

「遂囚帝還晉陽,縊於三級寺。帝臨崩禮佛,願不為國王。又作五言曰:

權去生道促,憂來死路長。

懷恨出國門,含悲入鬼鄉!

隧門一時閉,幽庭豈復光?

思鳥吟青松,哀風吹白楊。

昔來聞死苦,何言身自當!

至太昌元年冬,始迎梓宮赴京師,葬帝靖陵,所作五言詩即為輓歌詞。朝野聞之,莫不悲慟。百姓觀者,悉皆掩涕而已!」

(永寧寺遺址出土文物)

庄帝被殺。爾朱兆另立新主作為傀儡。

一場王位爭奪戰重新開啟。

爾朱兆的手下高歡,曾經追隨北方叛軍首領杜洛周,後來跟隨葛榮,葛榮被爾朱榮打敗,高歡便轉而跟隨爾朱兆。

高歡出身窮苦,年輕時在城上服役做工,偶然被北魏真定侯婁提的孫女婁昭君看中:

「神武明皇后婁氏,諱昭君,贈司徒內干之女也。少明悟,強族多聘之,並不肯行。及見神武於城上執役,驚曰:『此真吾夫也。』乃使婢通意,又數致私財,使以聘己,父母不得已而許焉。神武既有澄清之志,傾產以結英豪,密謀秘策,後恆參預。及拜渤海王妃,閫闈之事悉決焉。」

富家小姐給錢,讓高歡追自己,後來高歡有了妻子的資助,買了馬當上了隊長,又轉而成為了送信的函吏(快遞小哥)。

在高歡這裡,有兩個有意思的小故事。

其一,是令史麻祥有一次賞賜高歡一塊兒肉,高歡坐下就吃,卻惹火了麻祥,覺得高歡沒有規矩,令史是不入流的小吏,而高歡地位更為低下,在令史面前只能站著吃,所以就打了高歡四十大板。相必心懷高遠的高歡在當時一定心中燃起了不屈的怒火。

還有一個故事,是高歡有一天去洛陽送文件,看到洛陽城的武人因為不滿政府選舉武官的改革,衝進主管改革的官員張仲瑀家中,殺死了他的父親張彝和兄弟,而朝廷事後並沒有嚴厲就此事追責,還遷就了鬧事武人的意見。高歡從中看到了天下將亂的徵兆,回去後便散盡錢財,結交豪傑,準備有所作為。

高歡後來從爾朱兆部分離出來,率領葛榮舊部,去山東另立門戶,成了梟雄。

高歡立元朗為魏帝(魏後廢帝),與爾朱氏所立魏前廢帝對抗。爾朱兆率大軍來攻,被高歡擊敗。532年,高歡取鄴,爾朱兆爾朱天光等率大軍來攻,又被高歡擊敗。爾朱兆部將斛斯(姓)椿(名)等在洛陽大殺爾朱氏和其徒黨,爾朱氏勢力被消滅。高歡入洛陽,取消前後兩個廢帝的帝號,立元脩為魏帝(魏孝武帝)。魏國的政權,從爾朱氏轉到高歡手裡,高歡自居晉陽,控制洛陽的魏朝廷。

魏孝武帝被高歡脅迫,534年,逃出洛陽,投奔宇文泰。高歡立元善見為魏帝(魏孝靜帝)。從此魏分為東魏、西魏。後來宇文泰在長安建立了北周,高歡在鄴城建立了北齊。

洛陽逼近關中,高歡使魏孝靜帝遷都鄴。此後,洛陽到潼關路上,成為高氏宇文氏兩大勢力的決鬥場,繁榮超過南朝國都建康的洛陽城,又一次化為灰燼。

「永熙三年二月,浮圖為火所燒,帝登凌雲台望火,遣南陽王寶炬、錄尚書長孫稚將羽林一千捄赴火所。莫不悲惜,垂淚而去。火初從第八級中,平旦大發。當時雷雨晦冥,雜下霰雪。百姓道俗,咸來觀火,悲哀之聲,振動京邑。時有三比丘赴火而死。火經三月不滅,有火入地尋柱,周年猶有煙氣。」

北周后來滅掉了北齊,實現了北方的大一統,又經略南方,滅掉了陳,北周政權之後又被皇后的父親楊堅攛掇,遂開了隋唐大一統的局面。

而永寧寺,作為歷史遺迹,也埋藏在了歷史塵埃之中。

筆者閑暇之餘,騎摩托車至洛陽城東白馬寺以東,穿過田野,遙望長滿荒草的漢魏古城遺迹,踏過龍虎灘小村落,走到一千五百年前被燒毀的永寧寺遺址,當年損毀的木柱如今依然能夠看到大火燒黑的痕迹。

想起漢魏文物的巧奪天工,雍容華美,如今都蕩然無存。不禁感嘆歷史興亡,又感懷當今天下種種變故,內心被這片廢墟深深觸動。

(限於作者水平,本文一定有很多紕漏,煩請各位方家指正)

參考文獻:

1.《中國通史》傅樂成

2.《細說魏晉南北朝》沈起煒

3.《洛陽伽藍記》

4.《古都洛陽》王貴祥

5.《魏書》

6.《中國通史》范文瀾

——————————————————————————————————————————————————————————————————————————————————————

(七)以夢為馬

唐老師囑託我去洛陽文物考古研究院那幾本書。沉甸甸的幾本書,全是洛陽本地的考古發掘報告。我翻看其中一本《洛陽王城廣場東周墓》,如今的定鼎廣場地帶,密密麻麻全是墓葬,裡面出土了很多精美銅器,還有天子駕六車馬坑,保存了完整的馬骨和戰車的形制。

史書上記載,周公依照周武王的意思,營造了洛邑。《後漢書·郡國志》記載:「河南,周公時所城洛邑,春秋時謂之王城」和《國語·周語》記載:「谷、洛斗。將毀王城」後來考古工作者,根據這兩句話的記載,確定了周王城的位置。(周王城在洛陽瀍河以東,澗河以西。在白馬寺的西和西北一帶發現了附城成周城)

朝代改變,河水不變,谷水(澗河古稱)和洛水,就是今天澗河和洛河,兩條河發大水,要把王城沖毀,那麼,王城的大概位置就在那裡。

周朝原來建都與陝西西安一帶,後來為了躲避犬戎的襲擾,遷都洛陽。洛陽於是就有了許多周朝留下的遺迹。

翻看考古報告,我對書後面出土文物的附圖異常著迷,看了又看。許多玉石和青銅器上的花紋裝飾,直到今天,我們也不陌生,生活中的器物,中式服裝上的花紋,時常可以見到。只是出土的器物,受限於工具和材料,即使匠心別具,也沒有如今的勾心鬥角,複雜營造。它們看起來都像歐幾里德規定出的數學公理,簡單而永恆。尤其是那些變幻的線條和圓潤的輪廓,永恆、敦厚。

「問鼎中原」這個詞,也和洛陽有關。楚莊王和一個陸渾戎部落打仗,一直打到了洛陽,威脅到了京都,周定王派王孫滿來見楚王。楚王就問,周王家的鼎有多大多重呀?王孫滿意味深長地說:想一統天下,在於德行,不在於鼎有多大呀。周朝雖然現在衰敗,但是依然以德治國,鼎的大小輕重不是你可以問的!

鼎之大小,不可以問也!這話多麼擲地有聲。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上,寫了這樣一個傳說,孔子入洛陽向老子探討學問,老子說:「你所說的禮,倡導它的人和骨頭都已經腐爛了,只有他的言論還在。況且君子時運來了就駕著車出去做官,生不逢時,就像蓬草一樣隨風飄轉。我聽說,善於經商的人把貨物隱藏起來,好像什麼東西也沒有,君子具有高尚的的品德,他的容貌謙虛得像愚鈍的人。拋棄您的驕氣和過多的慾望,拋棄您做作的情態神色和過大的志向,這些對於您自身都是沒有好處的。我能告訴您的,就這些罷了。」

這樣的兒話,聽起來又何其的瀟洒。

西周東周,其分封制、宗法制的應用達到頂峰,這兩種制度的思想,一直影響到今天的中國人。

河南之地,又稱中原,這裡很多城市,都還保留著許多古地名,銘記著春秋戰國時期,華夏文明濫觴的那份輝煌。

海子有一首詩《祖國》:

「面對大河我無限慚愧

我年華虛度,空有一身疲倦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歲月易逝,一滴不剩,水滴中有一匹馬兒

一命歸天」

海子寫得很絕望,當我看到出圖文物的燦爛,我就想到了海子的這首詩歌。兩千多年後,當古老的文物出土,燦爛的文化顯現,歷史典故都和這片土地、和「中原」這兩個字,和一本本史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我們的語言,我們的習慣,我們的思維模式,都來自於這片土地所孕育的文化。

可是「面對大河,我無限慚愧,我年華虛度,空有一身疲倦」。

在璀璨的古文化面前,我想起這個時代個人的無助,大時代的無奈,思想的匱乏,只能空有一身疲倦。

「萬人都要將火熄滅,我一人獨將此火高高舉起

此火為大,開花落英於神聖的祖國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我藉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

那高高舉起的火,就是華夏的那不滅的進取。

以夢為馬,這四個字聽起來浪漫有詩意,而這個夢所承載的,不是什麼迷夢,而是永恆的璀璨和淳樸,是武王伐紂、周公營建洛邑的那份振臂高呼、德行天下的進取心態。

2017年1月11日

——————————————————————————————————————————————————————————————————————————————————————

待續


迷人之處在於那麼一股市井、清凈又懶洋洋的氣息。


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絲路起點,華夏之源。


我愛這個城市,但同時又對她的衰敗而惋惜,當所有人都在說絲綢之路起點在西安,鄭州嵩山少林寺,杜甫故里鄭州鞏義的時候,心裡總有那麼一點酸楚。這座城市的歷史在如今的經濟發展中漸漸被人忽視。東關大街邊那一個不起眼的孔子入周問禮碑,放在別的城市便是了不起的城市形象,隴海鐵路新安段一旁的函谷關遺址,匆匆而過的火車上的乘客根本不會知道這座「土包」的意義…洛陽那些厚重的歷史文化,都在被我們淡忘,這是我們洛陽人的悲哀。

曾經十省通衢的洛陽,早已被兩條交通大動脈交匯點的鄭州所取代;曾經的國民政府行都,解放時期的十大城市,早已經淪為三線城市的中流…洛陽的地位已經沒有那麼重要,喊了十幾年的中部崛起,在新的一帶一路的提法下再次被忽略,這是作為絲綢之路起點之一的洛陽的悲哀。

這座城市的未來我們決定不了,只願畢業以後能回家鄉盡一份力!


不愧是古都。

整個城市沉澱出來的氣質,讓我這個只在這片土地待過三天半的孩子,念念不忘。

我是湖北人~13年寒假屁顛屁顛地跟著洛陽的同學去洛陽玩了三天半。回來後這個城市讓我惦記了三年。(PS:以後還要帶男票去洛陽玩咩哈哈~!)

那裡安靜又喧囂,厚重又淳樸。好喜歡清晨寧靜的洛浦公園,洛河像鶴髮童顏的老人,守護著兩岸;好喜歡道路上成蔭的高大的法國梧桐,好喜歡那裡古老的夕陽,日落時撒在鼓樓下的被歲月撫的發亮的青石板上;好喜歡飯館前飄香的牛肉湯、羊肉湯的味道,第一次吃到酥脆的油璇兒,天吶這叫油璇兒的餅跟肉湯簡直絕配!

啊啊啊本來琢磨著寫一篇正經的洛陽評的,但是寫了油旋兒,怎麼能少其他美味啊!

掛著「河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牌匾的鍋貼店,門前排隊的人群折著站了一條又一條,那裡的鍋貼是我吃過最好吃的鍋貼沒有之一!薄薄的皮,包裹著雞蛋液的鍋貼底部被煎的金黃焦脆,咬一口肉香四溢,湯汁都能爆滿嘴,配上一碗熱騰騰的粥,人間美味啊~!還有肉塞的爆出來了的肉夾饃,裡面放很多蔥花,但是味道一點也不沖!北方的大蔥實在是比南方的大蔥好吃太多了!從來不吃大蔥的我竟然在那裡三天半頓頓放大蔥!還有同學媽媽做的漿麵條,天啊,漿麵條絕對是我們那群去過阿姨家的小夥伴里在洛陽吃到的最愛!酸酸鹹鹹,雖然麵湯一體都是稠糊糊的,南方人可能以為自己吃不慣,但是是真的超好吃啊!一口氣吃了兩大面碗啊!撐到躺在床上起不了身啊!面里再放點同學家自己做的辣椒油,加點蔥花,世上還有比這更好吃的麵條了嗎?還有燴面,燴面的口感,真的是在南方吃不到的,彈性十足,勁道又不硬,燴面的湯都是大骨熬成,白花花,重點是還不油膩!依舊撒上很多大蔥花,滴點辣椒油,啊!世界多麼美好~! ヽ(○′?`)??

↑ ↑ ↑ ↑ 就是這家「非遺」鍋貼!超好吃!吃的時候太激動忘記拍下來。。。

↑ ↑ ↑ ↑ 驢肉湯和油旋兒~!還沒喝過驢肉湯,同學那天發給我們看的時候,我的哈喇子流了一上午哈哈,下次去洛陽一定要喝!

↑ ↑ ↑ ↑ 古老的夕陽西下

↑ ↑ ↑ ↑ 古墓博物館裡望見的日落

↑ ↑ ↑ ↑ 鼓樓上的日落

↑ ↑ ↑ ↑ 安靜的清澈的洛河

↑ ↑ ↑ ↑ 洛浦公園小道上,清早出來散步爺孫倆

↑ ↑ ↑ ↑ 鼓樓。當時還和小夥伴去鼓樓上轉悠了好一會,看上去很久沒人打掃它了,樓里的房間,有一些灰塵和零星散落的蜘蛛網。鼓樓里有一座鑄鐵大鐘,卻不見鼓的蹤影。洛陽有句老話說「東邊撞鐘西邊響,西邊撞鐘東邊鳴」,說的就是鼓樓的鐘撞響後,遠處在白馬寺的大鐘也會隨之而鳴。三天半時間太短,沒來得及去白馬寺,下次一定補上~(〃&>▽&<〃)/*

↑ ↑ ↑ ↑ 鼓樓下的石板路

↑ ↑ ↑ ↑ 老街。很喜歡這條街,走在老街上就感覺自己是從古代穿越過來的小可愛,哈哈

↑ ↑ ↑ ↑ 麗景門以及門下的小商鋪,門樓下有一家特別大的唐三彩專賣。(圖來自洛陽的小可愛同學)

↑ ↑ ↑ ↑ 洛陽的街道。這條路上的梧桐還挺年輕,不記得是哪條路了,梧桐樹個個都非常粗壯(圖來自洛陽的小可愛同學)

↑ ↑ ↑ ↑ 東方美術館。(圖來自洛陽的小可愛同學)

↑ ↑ ↑ ↑ 怎麼少得了龍門石窟。我拍照技術不行,照片遠遠表現不出龍門藝術的偉大,當時站在巨大的佛像下,整個人都在起雞皮疙瘩的,龍門石窟佛窟數量之多,不爬斷兩條腿是看不完的,當時帶我去玩的同學(這枚小可愛已經帶過好幾次同學來龍門石窟了2333)看著又高又陡的石階,說,我就站在下面等你。我這麼有活力不怕累,區區高一點的台階能難得住我?爬到一半我才醒悟,簡直是too young too simple啊!ヽ( ?? ?)?!!!佩服在我前面爬上去的洛陽老奶奶,佩服古人的智慧。最後~把在龍門石窟拍到的錦鯉送給看到這篇答案的小可愛們~( ????? )祝你們今後一切順風順水~有機會一定要來洛陽玩呀!這裡山好水好人好景好哇~!


想不到比司馬光的詩更好評價洛陽的了「煙愁雨嘯奈華生,宮闕簪椐舊帝城。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2017年1月3日更新

好喝的湯

1陸渾水庫的鐵軍羊肉湯

2龍門三旦羊肉湯

3民族橋馬小道牛肉湯

4東花壇馬傑山牛肉湯(感覺現在一般)

5洛浦路南關小碗牛肉湯

6民主街劉記丸子湯

7西街不翻湯(近麗景門南側那家)

8政和路定鼎門街司馬家驢肉湯(新店)

9孟津鐵謝

10爽明街中州路張記羊肉湯

11待續

2016年2月17日更新

百度貼吧河南吧搬過來的,丁丁在洛陽 的帖子

洛陽的軍工實力介紹1、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原名第一拖拉機製造廠),中國重要的坦克、裝甲車及軍用牽引車研發製造基地。

2、中信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原名洛陽礦山機器廠),中國重要的大口徑火炮研發及製造基地。現為中信集糰子公司。

3、洛陽軸承集團有限公司,(原名中國軸承三廠),中國軍用高精度精密軸承及重型特大型軸承研發製造基地。06年曾試圖與德國舍弗勒公司進行戰略重組,後被中央軍委緊急叫停。

4、洛陽銅加工集團有限公司,(原名黃河冶煉廠),中國炮槍彈外殼最主要的生產基地。現為中鋁集糰子公司。

5、河南柴油機集團有限公司,(原名第407廠),中國軍艦用柴油發動機重要生產基地。現為中船重工子公司。

6、洛陽北方企業集團。(原名第5111廠),中國步兵常規武器製造基地,現為中國北方工業總公司子公司。

7、洛陽5715工廠。中國軍用低壓電器生產基地。

8、洛陽中集凌宇汽車有限公司,原名5408工廠,中國軍用越野汽車主要產地,現為中集集糰子公司。

9、中航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原名158廠,中國戰鬥機及武裝直升機航空插接件唯一生產基地,現為中航一集糰子公司。

10、洛陽航空電器廠,原名632廠,中國戰鬥機及武裝直升機航空電子元件生產基地,現為中航一集糰子公司。

11、洛陽煉油廠,中國中部最重要的軍用航空煤油生產單位,隸屬於中國石化集團。

12、中國船舶材料研究所,原名725所,中國唯一的船舶材料研究機構,中國海軍幾乎所有艦船材料由該所研發,隸屬於中船重工。

13、中國空空導彈研究院,原名014中心,中國機載導彈最重要的研發生產基地,隸屬於中航一集團。

14、中航光電研究所,也稱613所,中國戰鬥機及武裝直升機活力控制系統及導彈姿態控制系統研發製造單位,隸屬於中航一集團。

15、黎明化工研究院,中國運載火箭及導彈燃料唯一研發生產單位,隸屬於原化學工業部,即現在的中昊集團。

16、洛陽軸研科技(原洛陽軸承研究所)中國軍工專用特種精密軸承生產基地。

17、洛陽南峰航空精密機電公司,原名南峰機械廠202廠,空空導彈總裝廠。

2016年2月13日更新

更新下答主知道的比較多金的洛陽單位,725所,軸研所,612,613,黎明化工院,中石油,中石化,電業局,洛陽鐵路運通集團,各大醫院,煙草局,石油一建,各大銀行,各大建築設計院,中原信託,這些單位的特點是非極端崗位以外即使不當領導正式職工的正常工資也高於洛陽平均工資且福利待遇比較完整,希望知友補充討論

2016年1月18日更新

偃師:答主年齡不大,生活閱歷也就不多,只能從自己有限的見識裡面來談這個問題,說說周邊的縣城吧,先說偃師吧,一部分劃成了伊濱區,大多數房子都還空置,不少項目也都停工,感覺死氣沉沉的,連伊濱區的公務員小區伊水苑原定的交房時間也一拖再拖…偃師整體感覺做生意的都挺有錢的,洛陽為數不多的在滬深上市的公司偃師就有一個,通達電纜,在深市,還有個校友家做的門業公司規模也挺大,在伊濱區管委會的唆使下也上了四板,雖然沒什麼用,洛陽師範在伊濱區搞了新校區,關林八中好像也弄了一個校區,就連駕照考試的科目三也在伊濱區弄了個考點,對了,隴海線上還有偃師火車站,過去洛陽早上6點多出發去鄭州的4738就停,偃師還有個大型雞肉加工企業,山東新希望六和集團,過去是肯德基的供貨商,跟雞有關的所有東西他們都有,從開元大道向東開走洛偃快速通道用不了40分鐘就能到少林寺,感覺整個洛陽西南方向都是偃師的地盤,碧桂園在洛陽的第一個項目也是在伊濱區做的,洛陽新街向南建了一座橫跨洛河的橋,直接到伊濱區,偃師當地做辦公傢具的廠特別多,偃師萬安山搞了一個野生動物園,不過還沒開,薰衣草莊園那片不知道算不算偃師,還有個滑雪場,偃師政治地位在洛陽應該是挺高的,沒有人叫偃師縣,都是叫偃師市,應該是縣級市,突然想到,偃師縣城在哪兒呢,怎麼感覺好像都沒去過?

洛陽市區:沒有大一些的會計師事務所,規模較大的多是依託某大型國企的業務…洛陽鐵路地位自從鐵路分局撤銷之後慢慢衰退…在市區生活工資達到4000—5000可以過的非常安逸…沒有正規的攀岩館…機場航班太少,每次去看飛機都要等半天才有一架,還是民航飛院的訓練機…大型地產商萬科和金地都沒有進駐洛陽…市區道路綠化帶異常奢侈…牡丹花會期間市區房價暴漲,影響情侶開房不說,本市車還單雙號限行…公園真是多…市區中間有條河造福了多少釣魚愛好者…金融業比較落後,只有銀行和保險,證券,沒有信託,基金,剛有了融資租賃,平安銀行剛剛入駐…存量房過剩,市區房價是難漲了…早上的各種湯可以用滴滴香濃,意猶未盡來形容…周邊縣城尤其欒川休閑旅遊的地方真多…澗西的大廠礦自從國企改制後日子不好過了…2014年9月以後的擔保公司倒閉潮讓洛陽不少人家破人亡,親友反目成仇…市區商業中心越來越多…沒有雷克薩斯,謳歌,英菲尼迪的4s店…絕對的河南省重要城市,市委書記是副部級省委常委…工商業真心不發達,不進體制內單位在外面找工作你試試…目前沒有賽百味和吉野家…市民普遍鄙視鄭州…市民普遍沒去看過牡丹花會…檔次目前最高的商場應該是西工王府井…不少好單位不斷外遷…大型教育培訓機構進駐洛陽普遍干不過好老師自己辦的輔導班…青旅數量河南省第一…城市文藝指數河南省第一…省內武裝戰鬥力量第一…省內城市宜居指數第一…白馬寺真的沒什麼好看的啊,還跑那麼遠…自從建了新區體育館,多來了多少明星開演唱會…


一直仰慕洛陽的盛名,春節期間在洛陽逛了幾天。路上和滴滴司機聊天,說到周王城廣場。之前因為市政府搬遷,將原來的市政府拆掉,建一個噴泉廣場,結果建設過程中挖出了東周時期的寶貝,就在原址建造了一個博物館。不僅如此,現在的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也是在建設城市道路的過程中意外發現的。這樣的話,洛陽確實是一個遍地寶藏的城市。

或許正是這樣,慕名而來的人們必然對洛陽城寄予了極高的期望,畢竟在我們經常接觸的歷史教科書或電視劇中,洛陽經常是以某個朝代都城或陪都的面貌出現的。至少在我的想像里,洛陽城會有許多古代的建築和宮城景區。這或許是我對於洛陽的一種期許。

然而當我真正置身於洛陽城的時候,心裡卻產生了巨大的落差。一年之前的春節去過開封,開封之所以聞名是和北宋王朝的汴京之名密切相關的。而開封的悲劇在於作為地上懸河的黃河從開封北邊盤旋而過,每一次的黃河水災便給開封城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因此,在開封城形成了城摞城的獨特景觀。去年在城北的大宋武俠城玩耍,在人跡罕至的一個小土坡上看到了當年開封城的古城牆,不禁驚嘆這些泥沙的威力。泥沙既然可以將高聳的城牆完全淹沒,而開封城內的古建築必然也在現在的地面之下。現在的開封裡面有一處處後來建造的包公府、清明上河園、龍城公園、天波楊府還有大宋武俠城,這些建築雖然是仿建,但不可否認的是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滿足了慕名而來的遊客們對於開封城的期許。而開封也利用汴京的盛名將開封打造成為一個獨特的文化旅遊城市。甚至坐落在開封城裡並不太出名的河南大學都透露者一絲古樸的氣息。第一次見到河南大學的東校門確實挺震撼。

相較之下的洛陽似乎並沒有很好地利用起歷史遺留下來的獨特的文化資源。就連頗負盛名的武周宮城都被建設成為一個徒有其表的豪華觀光場所,門票死貴,但內容卻極其空洞,120塊錢門票就兩個地方。這次去洛陽就感覺各地的景點實在值不了那麼貴的門票錢。相比之下,開封景點門票的性價比會好太多。比如在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明堂景區就一些現代陳設,地方也不太大,裡面可參觀的東西也不太多,40元門票。晚上七點半有一場演出,10分鐘,如果有人願意坐到台上觀看,另付30元茶水錢。當時就在感嘆,洛陽人真是將賺錢的技術發揮到極致了。當然,在天堂景區,80元門票,9層塔。這兩個地方除了裝修華麗,真正可供觀賞的地方並不太多。

在洛陽最有感覺的地方還是國花園,雖然這個時候枝蔓上還都是些小小的花苞,看不了什麼。但在公園裡邊散步,看到一家老小在公園裡便打鬧,確實覺得洛陽可能是個適合生活的地方。在國花園裡散步總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愜意。

個人通過對洛陽和開封的對比,覺得作為一個文化旅遊城市,開封有著比洛陽更成功的經驗。在河南作為農業大省的定位中,適當地利用歷史文化資源發展旅遊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如何打造自己城市的文化特色必然是一個值得考慮的戰略問題。前一段時間,在《大秦帝國之縱橫》,裡面數次提到函谷關的重要戰略價值。我還曾經真相去函谷關看一看,然而在隴海鐵路的邊上,函谷關如今只是一個默默無名的土包子而少有人問津了吧。想到這些,心裡總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

總體而言,河南作為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省份有著其它省份無法比擬的優勢。河南的任何一個地方在歷史上都有著無數的故事,尤其是有著數千年建都史的洛陽城,如何利用這些優勢去促進地方社會的發展是一個具有重要價值的問題。真心希望在現代社會發展的過程中,這些城市能夠找准自己的定位:我們不僅需要豐厚的物質資源來滿足自己的生活,也需要深厚的文化資源來作為心靈皈依的港灣。


洛陽的經濟發展主要依賴於工業和旅遊業。工業基本上依賴的都是建國後的部署,由於體制以及地域原因,洛陽的工業現在和東部沿海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大了。我主要說說旅遊業吧。

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城市,洛陽現在最的的問題是沒有傳承(國內大多數歷史名城都這樣,但洛陽更甚)。 在歷史書上看到洛陽有著5000年的文明史和十三朝古都。但在洛陽的大街小巷中,你無法感知到這裡是曾經的經濟和文化中心,無法觸摸到曾經5000年的滄桑和歷史。我曾經注意到從洛陽東邊310國道進入洛陽會看到有個漢魏洛陽古城的路標,那個路標所指示的地方是 漢朝東城牆,現在上面長滿了雜草,並且大多數已經腐化成土坯,埋沒在秋天的玉米地里…

提起洛陽的歷史,一般還會提及到西安。但由於洛陽建都距今時間都比較長了,再加上古代北方少數民族三次南下屠城,因此不如西安那樣還有城牆,大小雁塔之類的古建築(雖然西安的城牆上的磚基本上都換過一遍了)。 西安和洛陽都在歷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他們的傳承做的都不夠好。洛陽最差。

在歷史傳承方面做得最好的是蘇州。雖然蘇州的觀前街,蘇州園林,獅子林等都是經過重建的,但這就是傳承。洛陽沒有。甚至連一個歷史古街都沒有。 因此來洛陽旅遊,除了龍門石窟,白馬寺,洛陽牡丹花,再也沒有其他有趣的東西了。

說到景點的有趣, 洛陽在旅遊建設方面實在太差。 人們來洛陽旅遊,沖著人文歷史。 洛陽在龍門石窟,白馬寺等旅遊景點建設上,只有歷史,沒有文化。 沒有在歷史的基礎上做進一步的提升。 很多來洛陽旅遊後的人,再提起洛陽,除了知道兩個旅遊景點,再沒其他印象了。曾經在火車上碰到洛陽旅遊回程的旅客,他們談到洛陽 無不嘆息,洛陽的麗景門是洛陽城裡唯一一個保留了城牆的地方,但進入麗景門的小街上,雖然建築都是仿古,但門口的廣告招牌花里胡哨,讓整條街道看起來雜亂無章。龍門石窟在洛陽市區南邊,白馬寺在洛陽市區東邊。 你看這兩點連起來的一條線上經過洛陽市區,除了不倫不類的麗景門,再沒有其他的景觀了。

除了過去的輝煌和牡丹花,洛陽正骨醫院也值得洛陽人自豪。正骨醫院毗鄰白馬寺。因為這兩個重點項目的存在,隴海鐵路線上還專門有個白馬寺站。 在上世紀80年代,白馬寺站雖然站小,但過往的旅客非常興旺,有做生意的,旅遊的,還有看病的。不過隨著正骨醫院遷到洛陽市區,白馬寺站逐漸熄寂,到今天只看到有那麼個小站還在,但已經沒有火車駐足了。

先到這裡吧,以後再補。


作為一個在洛陽工作的外地人,談一點感受。

洛陽市官方宣稱是中原經濟區的副中心城市,工業基礎雄厚,近年來河南省也計劃幫助其升級為「高端智能裝備製造業基地」,一批軍工企業、央企都在發力機器人等智能裝備製造業,官方GDP3500多億元(2015年),去年可能會達到3700億或是更高。如果你想來洛陽工作,建議你有上述相關專業背景,此外工作機會一般。工資水平一般,3000元左右吧,當然,優秀的你肯定不會被埋沒,那些月工資1萬左右的人還是不少的,做生意就更不用說了,靠自己了。房價看地區,全市均價據說在5500元每平方,而洛龍區可能達到6500了。如果你來洛陽置業,值得考慮,目前洛陽城市建設迎來了一個新時期,地鐵一號線、王城大道快速化、古城路快速化等項目都在進行中。物價不算太高,計程車起步價6元,購物的地方一般就是王府井百貨,建業凱旋廣場,丹尼斯百貨,新區泉舜購物中心,長申國際…

洛陽市下轄八個城市區(其中伊濱區尚未得到國務院批複),九個縣區,如果拋開經濟數據和主導產業外,各縣市區都有不錯的旅遊資源,可惜開發較為粗放,如果你手握數百億,不少自然資源還是值得開發的。每年4月的牡丹文化節是洛陽外來遊客最多的時候,此外3月至10月,都可以來玩,尤其是各縣市區都有不少自然景區資源。我想,也許這就是既往數千年的先輩們為何選擇洛陽定都的原因吧。當然,如果你只看得上「名山秀水」,對不起,除了龍門石窟外,你就繞道去其他地方吧。

說說洛陽的不足,個人感覺:西邊西安,東邊鄭州,夾在兩座省會之間,讓洛陽發展挺受限的。可能河南省也注意到了,一個省份要有雙中心,也意圖把洛陽打造為副中心,至於效果…只有時間能證明。就業機會目前不是很多,如果想創業,瞅准了機會,這裡不少方面都是剛起步呢。居住環境的話還算不錯吧,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洛陽最大的問題就是發展思路不清楚,既往的數千年歷史和豐富的各類資源多到讓執政者手足無措,工業,商業,服務業,城市建設,旅遊…說不出為什麼,感覺都不是那麼好,旅遊方面甚至看起來還不如一直主打宋文化的開封發展的好,大唐屬於西安,大宋屬於開封,洛陽呢?牡丹花?2015年中國重點城市排名中,洛陽好像位居前60名,但相比其他省份的副中心,如青島、廈門、大連等等,差距太大了,如果你也去過類似常州的城市,你會發現,其實洛陽洛陽可以拿出手的資源實在太豐富,缺的是持之以恆的科學發展思路。

作為一枚來這座城市工作的大學生,以上所述可能還過於粗略,畢竟一座4500年建城史的都市,不是兩年就能看透的。洛陽的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吧。


洛陽如果天是藍的沒有霧霾的話。我鐵定去那裡養老定居。

物價低,人淳樸,麗景門和老街上的吃的,不管是不翻湯還是洛陽水席。好吃好吃。

而且去景點只要四十多分鐘。

我是東北人。東北就是晴空萬里,論親民和文化,照洛陽差遠了。


在洛陽讀書的西北漢子(o^^o)

感覺洛陽就是有種懶洋洋漫不經心的感覺

卻還有著屬於貴族的傲氣

對所有人都和善

之前去外面做團日活動,在站點等公交,當時還留著劉海

一起等公交的老奶奶就很認真的跟我探討女生留劉海好不好看

舉出小鹿純子的例子,覺得女生沒劉海有精氣神

一旁的老爺爺就笑著看我倆說話

某天晚上一個人溜達到泉舜去看電影,看完電影去負一樓的卡薩米亞買蛋糕(炒雞好吃),坐到音樂噴泉的邊上,還有大叔在唱民謠,雖然被熊孩子射了一身水,瞬間覺得洛陽真的是一個很溫柔的城市

最後用老城的圖片做結尾啦


洛陽土著……

洛陽的米皮涼皮漿麵條各種湯,還有海碧,價格實惠量大,路邊隨便一家小店都特好吃……

洛陽的牛肉湯羊肉湯驢肉湯羊雜湯不翻湯丸子湯小碗湯……各種各樣……我還是最愛豆腐湯,鮮美極了……隨便添湯不要錢……餅絲薄軟泡在湯里那味道香極了……

洛陽的辣椒一點都不辣,特別香……

自然風光很不錯,景區年卡有洛陽旅遊局哦……

牡丹花雍容華貴好看極了……有的比小孩兒臉都大……


洛陽是一座國家級的城市,甚至是世界級的城市,只可惜放在河南省被耽誤發展了。來河南,如果沒去鄭州,那只是錯過了一次霧霾;沒有來洛陽,等於錯過了一次穿越歷史的機會。


從政治來看,洛陽市市委書記一般由河南省省委常委(副省部級)兼任,是高配的地級市,政治地位較高,並且還是國務院批准的較大的市,在河南應該僅次於省會鄭州。

從經濟上看,洛陽的經濟支柱主要是第二產業,國企較多較大,民營企業與第三產業仍有待發展進步。GDP已經超過3000億,在中部省份排第五,中部非省會第一。

從人文上看,洛陽市是世界四大聖都之一(當然這個頭銜有點虛),曾經的世界第一大城市,中國的千年帝都,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旅遊可以一去。

總的來說我覺得洛陽是一個好城市,有著美好的過去。在現在及未來中原經濟區的較快發展之下,洛陽應該會有良好的發展前途。


不知道該怎麼說。

一句話概括,洛陽是一個古都。

中國幾乎所有的古都都有自己獨特的脾氣。洛陽骨子裡是有點排外的。

但是他的優點讓人無法迴避:永遠能給你驚喜。


我是洛陽人。

說我的看法吧。

文化:這裡龍門石窟,牡丹,白馬寺就不說,相信會有很多人描述,具體你查百度百科吧。我要講的是洛陽最神秘的文化--盜墓文化了。相信這裡不會有多少人說,因為這東西需要懂行情,這是一個不光彩卻極其令人好奇的文化。,我的成長環境周圍比較多老洛陽人,所以略有耳聞,這裡就不多說那麼多,有緣的人可以領略一二,也不要強求,畢竟他是一個很神秘的圈,中間也參雜太多利益關係。大致講下為何洛陽會有這種文化,因為洛陽邙山嶺是一個墓群,古時很多達官貴人,風水地理,依山旁水,有「龍脈」,雖然它已經被一條渠斷了,聽老一代人說,就在龍脈附近的白馬寺附近的一個地方在解放時,出過一個團體,這個團體說來也可笑,從出生,到後來拉幫結派。竟然要造反,最後卻因為那個暗自稱帝的夫人的一場誤會土崩瓦解,這裡我也不多說了,畢竟這是一個被封口的秘密,相信很多後來的洛陽人是不知道的。這是事實,但是不是迷信,因為那個龍脈,我就無法回答了。洛陽挖地開房,政府都要盯著,因為洛陽下面都是坑,防空洞和墓。於筆者來說,鬼吹燈 盜墓筆記 這種杜撰看看就好,不用太當真。

飲食:洛陽飲食以湯麵為主,又以清真食物為多,因為洛陽廛河和老城居住著大量回族。其實到洛陽,最應該嘗的是以下幾個食物:,老城的機車工廠工廠新疆大盤雞,洛陽滋補燴面,馬傑山牛肉湯,楊氏食樓的連湯肉片,馬坡燒烤,老城夜市。水席其實是噱頭,洛陽本地人很少吃。老城麗景門那邊的果子油茶,老洛陽人最喜歡吃的是漿麵條,糊塗面。

環境:洛陽應該是周邊城市最乾淨,最寧和的了。

居民:洛陽外來人改革開放以來,逐漸增多,在此就不算在內,大體上講述安逸,平和,落葉歸根。大多數洛陽人有很強的戀家情節,但又在河南省在外的名聲而糾結,所以大多數人都回說,我是洛陽人,不提河南。可能有許多人要反駁筆者了,但如果你如果問身邊洛陽的朋友,大致都會有此感慨。

另外,洛陽其實是一個很排外的城市。這裡的排外並不是說居民多排外,是由於文化,行為的隔閡,還有就是洛陽這個地方的某種現象,在此我只能說現象,因為老洛陽都知道這樣一句話,洛陽地邪。至於怎麼邪乎,大體上就是外來居民常常會感到生活上各種不如意。如果你說空穴來風,那麼主席和小平同志來洛陽城門前望了望,始終不肯進去,某將軍到洛陽城參觀,之後一個月內就有了國內第一大冤案,是不是巧合呢?只能看讀者你如何理解了。

方言:我看上面有人回答洛陽方言複雜,其實洛陽的地道方言不是河南話,河南話只是對河南省內所有方言的統稱。正統的洛陽方言叫洛陽話。很多生活辭彙在其他河南地方中是沒有的,洛陽話是沒有三聲調,並且許多詞後面都有特別的音節。洛陽話在全市都是通行的,洛陽人都能聽懂。另外,老城,廛河的回族對宗教信仰看的很重,請不要在他們面前攜帶豬肉,如果被看到,並得知是豬肉,會立即遭到討厭。

工業:各種國家重工業和軍工廠。雖然洛陽可能在外人看來不起眼,但是它和西安可以說是天朝的要害。因為洛陽周圍的山上隱藏著大量軍工廠。

關於神韻:其實洛陽是一個有很多故事的城市,它有些許許多多的秘密,上官婉兒的墓是在真的在長安么?洛陽許許多多的奇異故事,只有老一輩才知道些許吧。

告誡:去洛陽旅遊,請窮游自游,你沒有必要跟團,洛陽公交很方便,而且統一一元,某些線路1.5元。

筆者這篇只是粗略敘述下洛陽的基本情況和你在百度百科或其他作者那裡看不到的東西,筆者也是個懶人,不想寫那麼多文縐縐的東西,文人騷客知乎也不缺我一個,這篇評價為筆者的真實感受,僅供博君一笑,裡面若有言辭讓您迷惑,請一笑置之。

現在洛陽也不再那麼多文墨騷客了,它現在的特徵是淳樸,寧靜,與世無爭。如果你要單看筆者這篇文章而妄下定斷,筆者也不多解釋了。洛陽的寧靜只有在這之中生活長大或者要過一輩子的才會懂吧。

如果有疑問或錯誤歡迎指正。


推薦閱讀:

TAG:城市 | 旅行 | 文化遺產 | 古都 | 洛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