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人怎麼才能去美國工作?


喜歡這個題目,就跟考試看到一道自己做過的題一樣。12年我寫過一篇博客,講自己從北京到美國工作的流程,以後有朋友問到,都是送一個鏈接過去:

去美國工作:簡單問答

我本科在北京工商大學念經濟學,碩士是在北大軟體學院拿的,屬於半路出家的IT人。在北京的工作經歷,是一家軟體公司實習一年,一家藥廠工作二年半多些。11年有出國念書或工作的打算,於是考GRE,也趁去美國開會(SAS Global Forum,SAS用戶組的會議)的機會,拜訪過一些學校和公司,回北京後就一直發郵件打電話寄簡歷,拿到兩個電話面試機會,一加州一北卡。矽谷米貴,就選了現在北卡的僱主,一家給藥廠做技術諮詢的小型公司。我有軟體工程的學位,但不(會)做前端不(會)做後端不(會)做移動開發,走的是生物統計/IT諮詢的路子。全文見下,說:

這半年斷斷續續跟一些朋友聊,如何在北京找美國的工作。幾番電話郵件下來,發現自己重複了不少東西,這裡索性一起整理下。

在北京拿學位,跟留學生相比,最大的劣勢是,我們可能根本沒有去美國工作的念頭。我09年畢業,甚至都沒有去上海工作的想法。對我來說,北京上學,北京工作,似乎就是一種默認的狀態。其實對美國僱主來說,你在北京拿學位,跟在美留學生在法律身份上是一樣的(都是H1b)。只是留學生跟我們一樣,默認的找工作地點就定在美國,然後才是其他優勢,比如英語說得多些,面試也方便些等等,——但是,你看到,這些東西也不是排他性/獨斷性的。

我身邊接觸的在國內拿學位,然後去美國工作的朋友,有這麼幾種類型:

  1. 公司內部轉崗:這個很直接,跨國企業(大小無所謂)里有這個機會
  2. 在國內直接申請
  3. 國內公司外派,包括人力資源外包
  4. 以親屬、訪問學者身份去美國,然後直接在美國找工作

我講純DIY的第二種。先說一下美國當前的經濟形勢。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純個人觀察而已。美國經濟現是在復甦,不過就業形勢還不樂觀,——先不用著急,說到就業形勢,那是宏觀經濟學的概念,是要解決的是好幾百萬人的就業問題,但在具體的科技(IT+數學/統計等理工科)領域,美國還是開工不足,需要大量從中國和印度招人,這裡的「大量」,就是每年好幾萬的概念(具體數字我沒查,3-5萬?)。所以在這個細分市場,形勢不會那麼緊張,而且在矽谷,對來自中國和印度的工程師需求一直很旺盛。以下具體說些,不分重點。

基本流程

  1. 面試;如果成功,公司給offer。
  2. 公司向美國勞工部門申請名額;如果成功,會寄過來一些法律文件,I-797之類,這個你現在可以不研究。
  3. 自己申請簽證,出行。

第三步跟自己出國旅行一樣準備就行,第二步,一般公司會聘一個律師來處理,自己跟著做準備材料就是,現在不必操心。其實關鍵是第一步,而這就跟我們找任何一份工作一樣,找機會,準備面試。

我說跟國內找工作一樣,是因為,即使我能在美國找到一份工作,在國內面試其他企業,也一樣存在被刷的可能。每個人需要的只是「一」份工作而已,去美國找,不比國內易,也不比國內難。

查了下個人記錄,都是去年(2011年)的事:

4月初去美國開會,拉斯維加斯,在會場上見到我現在的老闆,閑聊了一會。

同年5月,上旬,一位在加州的朋友問我感不感興趣去美國工作,他幾年前從法國去的美國,正要辭職,想讓我頂替。我當然來了興緻,就一直跟加州聯繫。由於最終沒有接受加州的offer,這一支的故事就不講了(後來我再把這個職位推薦了一個去美國旅行兼找機會的朋友,可惜未成)。

5月中旬,我寫郵件問北卡,就是我現在的單位,有沒有空缺職位。

北卡這邊到7月初才給我答覆,說可以看看。7月中旬我正式提交簡歷,而這之前我給他們看過我的博客之類。

北卡的面試在8月初,談過兩輪,用了電話+Skype視頻。8月底正式拿到offer。這是第一階段。

然後就一直跟公司請的律師聯繫,準備各種第二階段的材料(學歷證明之類),到11月初,正式拿到美國勞工部門的類似批文,叫做I-797的表格。有了這份表格,我就可以去美國大使館申請簽證了。

第三階段,我12月中旬拿到簽證,2012年1月1號離開的北京。然後我在原單位的最後一天是2011年12月31號(實際上31號我請了一天年假,所以物理存在的最後一天是30號)。

現在回顧一下,我拿北卡的offer時間(8月份)有點晚,在第二階段,公司多花了幾千塊錢,在勞工部辦了一個所謂快速審批的服務,所以能夠在11月份審批下來(到那個時候,年度份額可能都快用完了)。要是上半年拿到offer,下半年準備材料,時間就比較鬆快些。

學歷

教育背景很重要,本科以上吧:從信號傳遞的角度來看,碩士拿出來就比本科要好聽些,博士更要比碩士好看,而且大量集中在上面提到的IT+數學/統計等理工科裡面。當我提到大量、大多,就是從整個人群里,那個群體的機會大些。如果你不處在這個勝算大的群體里,你就需要在其他方面有超強的資質來補充。

然後畢業院校,我的感覺是不那麼重要。畢業於北大清華當然是加分項目,但是大多數人不是從那裡畢業的。美國的大學教授會對中國的大學多些了解,但對大多數僱主來說,知道有北大清華也算是有國際視野了。

當然,畢業院校,還是有些底線要求的,比如,這個學校是有資質頒發大學畢業證書的,美國那邊也有學位認證的機構。

技能

這個問題是,在國內接受的專業教育,能夠勝任美國的工作嗎?

這個好回答,有的可以,有的不可以,因人而異,有些人還不能勝任北京的工作呢。就我稍微熟悉的IT+數學/統計領域,大夥也接觸英文教材,用的計算機CPU也一樣,網路也(可以)一樣,說不能勝任就有些氣短了(當然是類似的工種)。在跨國公司呆過的朋友,這點會有更多體會。

關於是否能勝任,補充一句,if you can make it here, you can make it anywhere.

英語

英語重要嗎?當然是非常重要。但要掌握到什麼程度,這個不好說,但至少不會是最重要的:英語好的,美國本土有的是。所以對個人而言,能多好就多好,底線就是順利完成面試。

還有,去美國工作不需要英語成績,不需要托福、GRE之類。當然,有比沒好,多比少好。

對我個人來說,英語口語稍遜,但寫得多,也算是能平衡一點了。

面試

如果有機會去美國面試,這是最好不過的情形。對雙方成本都低的,就是電話面試。

面試其實都差不多,在國內找工作,有時也得英語面。你在國內面試成功的經驗,幾乎可以照搬過來,無非突出自己能幹活,會溝通以及其他加分的項目。

跨洋通話,保持信號流暢很重要。Skype效果很好,如果對方可以不用電話的話。

薪水

其實薪水是最不需要擔心的事,如果對方是一家正規公司的話,不論大小。碰上賣人的公司(外包),那就要小心點。

這份薪水非常透明,幾乎可以google到。首先,它不會太高,否則公司不高興。然後它也不會太低,否則美國老百姓不高興。怎麼說?招募外國人,直接得就影響美國人的就業(搶飯碗啊),所以美國勞工部門把這薪水盯得緊:太低了不就是鼓勵公司去海外招人嗎?最後這份薪水,大致就是市場的正常水平。

說是正常水平,但其實還是有一定的討價還價的餘地的,只要最後雙方相談甚歡。而且跟國內一樣,最好的討價還價策略是手頭還有另一個offer。

在技術領域,一般薪水還可以,遠遠達不到在美國領政府救濟的標準。

福利

同上,只要薪水正常,其他福利,如醫療保險之類,都是跟公司一起走,而且外國人的身份也沒有任何影響。

還有,可以向公司要求搬家補助。

渠道

說到這裡,其實唯一需要操心的只是面試一關。而這之前,找到真實有效的招聘信息最為重要。信息流向分兩種,山向穆罕默德走去,或者穆罕默德向山走去。

向山走去,就是直接跟用人單位接觸,比如一起開個技術會議,寫郵件直接詢問。

讓山走過來,在web2.0的時代,就是寫博客,在郵件組發言,參加開源活動等等,總之,最好讓僱主知道,自己是真實存在的!

能夠想像,如果我們直接從北京申請美國的公司,對美方公司來說,我們的存在感是很弱的。互聯網的存在主義,就是能夠搜索到的,存在感就強一些。增加存在感的,比如,至少得有一個顯示真實姓名的、聯繫人數大於2的LinkedIn頁面!

說到存在感,對方公司的google存在也是你需要看看的。

人品

什麼時候人品都很重要。我是說,找工作時,僱主一般會要求你提供兩個人做reference check。我畢業找工作時,給巴斯德提供了三位聯繫人,在北大的導師、一位清華的教授以及一位SAS北京的前同事。去年找現在這份工作,我給單位提供了兩位,一位巴斯德同事、一位SAS美國的朋友(為了增加他們的存在感,我也附上了他們的LinkedIn頁面鏈接)。雖然我人品存在遞減的趨勢(3—&>2),但還是可以找到一些啟示:

  1. 目前工作單位很重要!幾乎毫無例外地,僱主喜歡提到你的現任同事對你的看法,意思是說,在單位里,你至少得找到一位不會用英語拆你台的同事。
  2. 有在美國的朋友幫你說好話也是加分項目。這大概跟留學找人寫推薦信一樣。

行動行動

去年上半年,我對出國的概念,還停留在旅行或者留學上面,那時還跟Crazy Hou討論過去美國念博士的想法,而且居然考了一次成績不光彩的GRE。等有朋友提醒其實可以嘗試直接出國工作,我的熱情一下子被激起。整個過程一路有朋友幫忙,對我個人來說,是不能簡單用幸運來概括的。

那時我沒也沒多少概念,行動行動就是。我們當然可以做更多的研究,然後成為出國諮詢專家,但這就不必出去了,在北京將有這更輝煌的人生(新東方、老羅、李笑來。。。)。其實在這個時候,倒是應該問問自己問什麼想出去看看(這是一個大問題,或者甚至不是一個問題)。

假設你已經想出去工作,最後還有一則故事結尾:

某君天天祈禱,上帝或者其他神靈,說保佑我中彩票云云。上帝心感其誠,終於顯靈,撥開雲端對他說:大哥,要中彩票,您也得先買一張啊。


就我知道的情況,小說幾句。

一、第一種,最直達的,直接找美國的工作。只要技術過關,英語過關,再加上一點運氣,公司幫你申H1B一次過關,就行了。周圍認識的人里有從百度當PM直接去西雅圖Amazon做研發的,也百度做前端去Facebook的。這種方式的好處是自主可控性高,時間快,難的是聯繫上美國的公司以及抽H1B時需要一點運氣。

二、讀書。樓上已經說,申請CS碩士,一年半畢業,29個月的OPT,找到工作基本沒有問題。在讀時可以申請助教,可免一半甚至全部學費並拿一些工資。我自己算這類,也有好幾個認識的人是這樣。

三、公司外派。我沒有認識的人是這樣的,聽說也不是很靠譜,主要是不由自己掌控,不推薦。

再說美國IT業的工資。全美平均工資只有四萬而已,而一般情況下程序員起薪大多在7W-11W之間,如果在德州這樣物價房價低的地區,簡直……有一位國內工作三年後在TAMU讀了碩士的朋友,現在Austin剛工作,年薪8.2W,獨幢的別墅和豐田的新車已經開上了。貸款幾年內還清。

當然,也有不那麼好的,好山好水好寂寞。不過,如果你不想天天吸毒氣,不想被北京的房價壓彎腰,不想在池深王八多的環境里待了,不想一輩子就這樣的了,不想自己的孩子重複自己遭遇的一切,大膽嘗試下吧。

當然,其實國內也不是一無是處,大把大把的創業機會,我沒能去嘗試也覺得很遺憾;國外沒那麼好,一個中國人要成功必定需要付出比美國人更多的努力。都是選擇,都可以,不要反覆在選擇上浪費時間就好。


有三種途徑:

1.進入在美國有分部或總部的跨國公司工作一年以上,然後內部transfer至美國部門。(L1簽證,法律允許配偶工作)

2. 直接應聘美國公司,很多IT企業看中ACM比賽經歷、奧賽也行。不過,按照目前H1B申請來看,名額很快用完,4月份申請,10月1號才能工作,要看對方是否能等你半年。(H1B簽證,法律不允許配偶工作)

3. 留學,然後找工作。時間長,代價也很大。好處是,找不到工作,也可以海龜,拿北京戶口。(F1轉H1B,配偶不能工作)

任何途徑都要努力工作或者學習,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

http://www.imagong.com 有更詳細內容


2017/5/1更新

最近私信詢問的人比較少了,不過還是想更新一下,當是給知友一個參考吧。

上次提到老大有意promote成SDE III,但10月份並沒有成功(當然,主要還是自身原因,老闆已經很努力給爭取了),直到今年4月份這次才成功。本來是應該開心的,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原因有二:一是因為自己其實已經工作10年了,混了這麼久才到SDE III,感覺還是挺差的,而且再到principal的希望感覺很渺茫,主要原因是自己在leadership方面還是相當欠缺的,而這短期很難有本質上的改善;二是薪資的漲幅比自己的期望低很多:base只漲了10%(略低於150k),package漲了20%不到,大概是250k+,跟去年實際收入差不多(不過去年公司股票表現不錯,今年實際收入基本很難再漲到300k的了)。看到一畝三分地上不少人抖包袱都比本人高得多,FG之類的就不必提了,甚至有些拿到我遜的SDE2,base都比偶這個SDE III的高,心理還頗有點不平衡的。所以有點掙扎要不要看看外面的機會。然而考慮到綠卡還沒有到手,又不太願意節外生枝——突然挺有一種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覺。

2016/6/6更新

由於一直還有知友詢問,所以更新一下最新情況,以供有意到西雅圖工作的知友參考。

工作方面,到總部之後的感覺就是機會多很多,也有各種有意思的項目。之前想從中國transfer到總部的原因之一就是想看有沒有機會升到SDE III——我遜的SDE III還是挺難的,至少給我的感覺是這樣——這一點還算順利,老闆有意今年promote,但能不能成就不好說了;以前總覺得自己技術還成,但來這邊接觸過一些SDE III和Principal SDE之後,感覺與他們的差距還是不少,特別是在leadership方面。所以只能說儘力爭取吧。

薪酬方面倒比我過來之前預期的好很多,2015年由於我遜股票表現不錯,實際稅前工資剛好過了200k的門檻(調薪時的期望值是180+k),今年的期望值也過了210k。還是那句話,跟牛人比,這個工資實際上並不高(考慮到本人已經工作將近10年了),但自己已經算滿意了。

綠卡在這邊滿半年後就開始申請了,目前已經完成了PERM和I-140兩步,就差最後一步,也是最久的一步了:排期到了交485了,以目前的綠卡排期來看,估計還得等幾年才能拿到;為了加快速度,讓律師給同時file了EB-2和EB-3。這樣的好處是,到時哪個排期先按哪個交485。此外,當初過來的時候拿的工作簽證是L-1B,由於有最多5年的限制,考慮到可能綠卡還沒排到工作簽證就失效了,於是第二年申請轉為H-1B,運氣比較好,抽中了。故此現在不必擔心了,工作簽證可以一直用到綠卡到手為止,唯一的希望就是在此期間別不幸被裁。。。換H簽證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好處:可以選擇跳槽,L就不行了,只能為一個僱主工作。

房子在剛來了幾個月後還是買了,house,不過不是新房,650k不到,2400sq ft左右,離公司比較遠,單程得20mile左右,但環境我和LD兩人都相當喜歡,最重要的是學區很不錯(小學初中高中都接近10分)。也慶幸當時買得早,西雅圖地區現在房價也漲了不少(像我家已經漲了110k左右),後面過來的同事買房都得加價幾萬甚至十來萬買,而我們當時還砍了1萬多,表示相當幸運。

由於上班遠,第二年買了第二輛車(一輛敞篷小車)。父母過來住過半年,因此還把之前的QX50給trade in換成七座的QX60了,感覺一家人出門坐一輛車比開兩輛溫馨一點。美帝這邊嚴重依賴汽車,沒有車基本哪都去不了。但兩輛車都是貸款買的(這邊稱之為finance),好一點的是利率都很低,0.9%。

據說大多美帝人民都月光,我家現在情況也基本如此,每個月稅後到手8k不到,房貸將近3k,車貸1k多,小孩上私立幼兒園1k(好消息9月份滿5歲就上公立的了,免費,可以省一筆錢)——當然,我說的是base部分;公司給的股票倒是不用動,我也沒賣,因為目前漲得不錯,就當投資了。這樣一年倒是可以存個60k左右。

西雅圖的IT工作機會還是相當多的——雖然跟矽谷沒得比,但房價也友好很多——這兩年內已經被獵頭騷擾過無數次了,FLAG也都找過我,不過考慮到目前做的項目還挺有意思,加之綠卡還沒到手,不想節外生枝,所以都是婉拒了。

有知友問重新選擇的話還會不會來美帝,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在這邊生活質量比在帝都高太多了,基本所有方面都是。缺點當然是有的,原來的回答裡面提過,不過於我們來說可忽略。當然,每個人看重的東西不一樣,所以這些都只能當參考了。

========原來的回答=========
本人剛剛從北京Transfer到亞馬遜總部,之前在北京的稅前年收入差不多在45W左右(算上股票),和LZ有點接近,所以斗膽在這裡回復一下,僅供參考

我在亞馬遜中國工作了兩年不到,上一家公司的收入較差,大概稅前也就20W左右。老婆一直是全職在家,所以存款也不多,在北京買房很難。另外一點就是搖不到號,有小孩之後發現沒車相當不方便:北京計程車拒載相當嚴重,有時想打的出行都很難,周末想開車全家出去玩也不可能。再考慮到北京空氣污染的問題,以及本人非京戶小孩以後上學的問題(有工作居住證,但不知這東東是否真管用),最終還是決定到國外來看看。運氣也比較好,申請Internal Transfer成功了,給的offer是base 13W,加入股票差不多能有16+。這個收入相對於牛人來說肯定差不少,不過自己比較滿意了。

來了西雅圖後,總體覺得相當不錯。空氣環境啥的就不用細說了,比國內好太多了;吃的呢,這邊中國人也不少,有唐人街和中國超市,就算外面吃不習慣,自己做也差不多了。車的話,不用搖號,價格也比國內便宜太多了,我就入了之前在國內看中的英菲尼迪QX50,價格不到國內同配置一半。住的方面,現在租的是一個朋友介紹的house,200來平,兩層,比北京寬敞太多了,1800刀一個月(但因為是友情價,所以不太具參考價值)。買房也不難,10%的首付,這邊70萬刀可以買到相當不錯的house了,所以現在也在看房中,估計半年內會自己買。

當然,這邊的生活可能就沒國內那麼精彩了,相對會單調一點,但我本來就比較宅,所以倒也沒啥不習慣的。還有就是上下班交通也堵,不過好在這邊的人開車比較規矩,不會完全堵得走不了,就是速度慢點而已。

我也有在LinkedIn上註冊,每年四月前後H簽證抽籤的時候,就會有很多國外的獵頭聯繫你矽谷那邊的職位。不過聯繫我的都是一些小公司,大概一年也就給個9萬刀差不多,在矽谷完全無法生活。當然,估計是大牛的話,可能就會有大公司主動聯繫了。

最後幫東家打個廣告:歡迎大家應聘亞馬遜,transfer到美國的機會是相當多的。當然,要求你是level 5以上,performance rating也要好點


在北京有房有車年薪40w+過得爽爽的好嘛,何況一般在國內老婆也會工作,稅又低點,家庭年收入稅後50w也不是難事。

我覺得MITBBS上所謂的加州30w貧困線那個是扯淡,海外的中國人一樣好攀比,跟水木worklife版的門檻年年提高一個道理。客觀數據可以參考一下WSJ「幸福線」的數據(有點老,但是基本靠譜吧...):What Salary Buys Happiness in Your City?

但加州碼農11w確實也就是碩士剛畢業的薪水而已,兩個人生活沒問題,但是想要過上跟國內一樣省心的生活怕是難。

光從待遇考慮的話,一般人如果兩邊都了解的話應該不會選加州的11w的...

當然除了錢之外,加州有各種其他的優勢,只是如果真的是在國內40w+的實力英語又不太差的話,顯然應該能拿到更好的加州offer。


我來說說切身體驗吧,看來不是廣告貼,我是今年公司內部從北京transfer到加拿大的。

這麼說吧,$11w活的下去,就好像¥11w也一樣在北京能活下去一樣,想要保持北京的習慣生活,$11w遠遠不夠。

IT工作的錢總體不少,溫飽一定是夠的,比大多數行業掙的都多。

關鍵是國外的生活方式能不能接受,在國內猜,不一樣,必須切身體會。

你把國內的房子車子都賣了,義無反顧的來了以後,才知道。有返程機票的時候感覺都是不一樣的。


小弟是國內讀的本科,工作了幾年之後直接去美國工作的。談談自己的經歷和身邊人的經歷吧。

我是2004年從國內某名校軟體專業畢業的,畢業之後在一家諮詢公司待了一年,後來去了某知名IT公司無聊的待了3年。

08年的時候辭職自己做一些項目,當時一個大的客戶是美國的一家創業公司。幫他們做了挺多的工作(前後做了3,4年)。 後來公司CEO來中國的時候在一間會議室里一起工作了一周。他回美國之後不久邀請我加盟他們,我考慮再三拖了大半年之後還是決定去了。其實在國內的時候,做項目不比在美國做工程師拿的少,時間上還特別的自由。出去的主要目的是開闊眼界,進一步提高自己。

當時朋友的朋友(現在是朋友),當時在國內創業,做的小有起色。年收入在百萬左右吧。不大也不算剛起步了。Google的獵頭找到他,先是電話面試,然後報銷全程機票去Google總部面試的,進去了。現在他全家都搬來了,天天蹭Google餐廳,呵呵。

我的前同事(就是在國內某知名公司時候的同事)他最近也來了美國。那個公司在矽谷正好有個研發中心,他是L1內部transfer過來的。過來的title就是architect了,相比我現在還是可憐的engineering的title要炫目不少。

我的另一個朋友很聰明,我覺得你可以借鑒。現在很多美國的公司是中國人開的創業公司,他在Linked In上維護很好的Profile。這家公司找到他,在中國面試完了之後直接H1b就過來了。


單純想移民的話 考慮下澳洲 論生活澳洲比美國舒服多了 至少有醫保啊 一年四周假期 + 兩周事假 + 公眾假日 生小孩各種補貼(雖然已經縮水很多了)這種是美國沒有的 物價比美國貴 收入差不多

英語過關考慮去考個雅思 然後去做個職業評估看能評估幾年工作經驗 儘可能湊夠60 基本上現在湊夠60分遞交EOI一個月到兩個月就能刷到 然後遞交189 PR(永居)基本1到2個月就可以下籤 湊不夠60湊55分然後看下各省的州擔保(尤其NSW) 夠格就申請州擔 這個可能周期長點 大約3個月到半年下擔保再遞交190 PR 一般也差不多3到6個月下籤 上面說的189 190都可以帶著配偶一起申請下來就是兩個人都是PR 比什麼H1B強多了

還有就是可以關注下加拿大 不太了解但是貌似比澳洲容易 你一定要去美國工作的話拿了加拿大的PR去美國也可以 怎樣都比H1B強


北京有房有車,年薪42萬,不比去矽谷折騰11萬差。

主要看自己長遠打算,對國內環境沒信心,想移民的就出去吧。 長遠還是想待在國內,那折騰個毛啊。


不知道你是否互聯網人才。之前看到新聞介紹給你:

致力於把中國IT人才帶到矽谷

哪上班 | 好工作近在咫尺

把中國的IT人才帶到矽谷去,非社交類IT圈智能招聘平台「哪上班」推出「就職矽谷」頻道

PS 我不是他們的員工,也不是他們的5毛。

我也正在創業,到處找高手程序員呢,所以我知道這個網站


說一個設計師的吧。獻給廣大想認真做設計而不是被迫變成設計管理者的人兒。

走o1 visa。

1. 作品要屌。

2. 英語要好。

3. 天生傲嬌,不接國內客戶項目。

4. 和國外(最好是美國)客戶成為朋友。

5. 國外客戶很開心,然後贊助你。

6. 因為第1條再順便得幾個獎和被採訪。

7. 找個移民律師提交材料給移民局。

Boom!

然後你就來美國了。

祝好運。


如何才能去美國 內地普通大學生,除了留學,還有其它機會去美國找工作嗎?

這年頭美國公司,尤其是矽谷的公司對程序員都非常的饑渴。如果你是比較優秀的程序員的話,可以通過認識的人內部推薦公司。但是不止這樣,很多公司都願意看中國的優秀人才。

除了像Linkedin這種社交網站可以通過人找工作的,美國還有個網站,叫Hired, 這個網站註冊了以後可以填寫自己的詳細信息。他們會一期一期的舉行人才拍賣會,然後會有僱主來競價。這個價格基本上就是offer的價格。這個模式爽的地方就在於先知道工資再去決定面試誰,不用費了好大勁拿到一個摳門的offer。這個網站最近再搞國際招聘,也就是非美國的求職者也可以在上面申請,寫自己的簡歷。如果被招聘公司看中他們會負責機票住宿找你去美國面試。我不知道這個活動效果怎麼樣,但是我知道我的矽谷的朋友用了這個網站找到了一個很牛的創業公司的職位,工資漲了很多,職位也升了一級。他現在在裡面乾的非常爽。


原來美國11w刀的工作就可以令到國內42w的人糾結了。。。

邏輯有問題吧


關注微信號「技術留學」,一條好路子是申請ITU:

1.是容易申請,只要托福成績就可以。可以省去一年多準備GRE的時間和一千多刀的申請費

2. 入學後很快可以半工半讀(臨近矽谷機會多多啊)。適合在國內已經掌握一些技術的人。當然如果你想全職讀書也可以。

3。碩士學位一年半讀完,而且學費便宜才兩萬多刀。拿著碩士學位找工作好拿H1B。

4. 臨近矽谷,找IT工作容易,那可都是六位數的年薪呀!


11w刀在矽谷真的活得下去嗎?還拖家帶口。這不是第一個答案所在網站策劃的軟廣告?


作為一個在美國呆過10年的人,我得說兩句,我是06年去的美國,那個時候去美國非常難,現在好像簡單一些。我那個時候去美國的原因是因為我的女朋友去美國留學,然後你知道的,異地戀的話基本上沒戲,所以我也就去美國留學了,但是一呆就是10年因為什麼呢,因為當時我覺得美國能學到很多,但是慢慢才發現,現在我們的國家已經很多方面超過美國了。

所以我選擇回來,是因為要辦移民的一些手續。非得本人來,麻煩死了。


一句話,肚子有墨水,智商異於常人,清晰的邏輯思維,驚天地泣鬼神的IT技術,最重要的能力極強被人看重,最後一步拿到綠卡,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


1


國內出國機會蠻少,可能還是因為大家資源和圈子沒有


矽谷號稱貧困線是家庭收入三十萬。他沒想明白。



直接從國內出去可能比較困難。如果你經濟條件允許的話可以申請美國Computer Science的碩士,兩年到一年半左右畢業。如果從學生簽證F1轉H1B簽證會容易很多。因為你可以先用OPT工作一年,然後因為你的工作是STEM種類,OPT可以再延期17個月。所以一個有29個月的期限一邊工作,一邊等待辦理H1B簽證。而且最近IT就業比較好,周圍的同學如果不挑剔的話全都找到工作了。


我在矽谷生活、上學、工作以及創業多年。矽谷是it人的天堂,大部分華人從事著碼農的工作,工作壓力不會有國內那麼大,有較多的時間享受生活,比如去moon bay玩玩,南瓜節還有奧特萊斯。在矽谷除了技能之外,人脈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我認識一個女華人mia,不做技術,做商業分析師,不喜歡天天苦逼的寫代碼,現在也在google和ebay做商業分析師,這個職業很少華人知道,mia的英語非常好,這種工作相比於碼農來說,也能更快的融入美國生活。

就先想到這麼多來回答你的問題,如果還需要了解可以加我微信:18320813981


推薦閱讀:

雅思建議自學嗎?
在國外真的該跟外國人一起玩嗎跟留學生一起就是不能被人理解嗎?
使用RoomHunter租房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工作後有必要出國留學嗎?
【留學求助】東京工科大學和帝京大學怎麼樣?大學院可以選嗎?

TAG:矽谷創業公司 | 互聯網 | 出國 | 信息技術IT | 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