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否還有 Live Aid 這樣的演唱會了?
人的情緒是有限的,積累後才能爆發,爆發後會疲勞。
我們的情感都消耗在facebook, weibo, Qzone上那些虛偽膚淺的雞湯感情帖上了。哪裡還打的起精神把我們的感動周期調整到同步,在那一剎那共同爆發?
我們的生活被網路碎片了,情感也是。大概是因為,這幾十年來,我們的社會一直在向著一個平凡,甚至平庸的穩態前進。
現實生活里,很少有人願意和做事擰巴的朋友打交道,不過我們卻會在不經意間,帶著擰巴的生活態度處世。比如說,國內各行各業的大牛,拚命要出國吸資本主義空氣過安逸生活的大有人在。當然,真出了國,也多少會懷念在國內吃香喝辣,吸著霧霾為夢想打拚的日子;又比如,和平年代人們對戰鬥與榮耀莫名的衝動和嚮往,似乎早已忘記了血肉橫飛後痛定思痛的年代;再比如,單身的時候感覺不如嫁了(娶個)算了,結婚之後卻又……咳咳。
說到穩態。在波動性比較大的事情上,經歷波峰波谷之後,人們會趨於接近穩態的平衡狀態。聽上去似乎便是儒家的中庸之道。
舉個栗子:年少戀愛的時候,身體里有無窮的動力,那時你可以想像力、靈感、創造力全開,你彷彿可以把一切不可能變成可能。這一刻你在波峰上。而下一刻失戀的剎那就跌落波谷。「藝術=女人+酒+毒品」,身處波峰的體驗讓人慾罷不能。而相應的,婚後生活便更趨於穩態。它限制你的自由和好奇心,消磨你的靈感和創造力,但同時讓你的生活更加平穩安定,少了些驚喜,卻同時也規避了很多風險波折。適婚年齡內已婚的比例總是大於百分之五十:穩態並不完美,但它大概可取。
Live Aid是最高的波峰,群英薈萃群賢畢至,而且它特別正面特別公益,影響力也特別大。但Live Aid只有一個,只有一次。之後2005年的時候的時候,Live Aid的策劃人鮑勃·吉爾多夫又策划了LIVE 8,想要重溫舊夢,卻不出意外的反響寥寥。同樣伍德斯托克也可以看成是波峰(或者波谷),但近一個世紀可是也只有兩次這麼偉大的音樂盛宴啊親。演唱會偉大是因為偉大的藝人(我們現在也有)、偉大的追求和偉大的場面結合到了一起,僅此而已。
現在的音樂產業更工業化更標準化,因為利益驅使,各方都在朝著穩態走去。我們關心的更多的是Marketing,是回報和現金流,是形象維護,是權衡利弊。我不能確定也不敢妄言我們這個時代是否產生過和滾石、Beatles、Queen、齊柏林、Neil Young一樣經典,會像他們在我們心中的偉大地位一般刻進我們的下一代心中的偉大樂人。但我們這個時代絕不是音樂凋零的時代,因為樂人的偉大隻和作品有關,我們不該把形式也當做重要的評分標準。而當代的偉大樂隊和偉大作品實在太多(為了不招惹口水這裡就不列舉了)。可以肯定的是信息時代讓音樂傳播變得如此簡單後,隨著人均鑒賞量的指數性提高,當代人對音樂的鑒賞能力一定是遠超從前的。如今有更多的人願意花錢埋單,演唱會日夜不停,音樂節遍地開花。
Always look on the bright side.
若是要複製Live Aid的經典,我們需要一些閑人,一些閑錢,但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找到一個合作的節點或者契機。雖然不確定人們是否還需要Live Aid 2,但我依然翹首以盼。
回憶才最美麗。高曉松老師說過大師成批來成批走 mj、queen 、david bowie 、beatles都走了,再次聚齊這些頂級巨星,幾百年後吧
推薦閱讀:
※錄製合唱現場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演唱會動輒一兩個小時,歌手是如何堅持下來嗓子不啞的?
※為什麼歌手唱現場時戴入耳式監聽耳機,有人戴一邊,有人兩邊都戴?有什麼區別呢?
※如何在後搖現場優雅的表達自己對於樂隊的愛與敬?
※為什麼後搖樂隊成員在現場表演時總喜歡背對觀眾對著鼓手?
TAG:音樂 | 演唱會 | 現場音樂LiveMus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