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聽課有什麼用?

大學很多東西都靠自學,很多時候自學比聽課省得多時間。為什麼我們要聽課?在聽課的過程可以多獲得什麼呢? 注意:這個問題的站在如何使個人更好發展的角度上提出的。


有選擇地聽,有些老師的課學堂上知識含量比較大,他會進行一些拓展,會講一些前沿的研究現狀,這些是書上較難看到的。

有些老師有很多個人的觀點,不一定對,但可能會給你帶來很大的衝擊。

嗎呀!!!我大學時基本就喜歡這兩類老師,而且可憐地只有兩位,加起來。

當然,還有一類老師我也是比較喜歡的,那就是組織大家討論的,但討論要看環境,如果周圍的同學都不大想學習,那個討論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了,我遇到過這類老師,但沒上到這種有意義的課堂。

其他課,可能有放鬆的作用;隨便聽聽,你就當是在聽歌,如果真不行,就拿出自己想看的書來看吧。雖然有點噪音,但總逃課,可能會掛科掛得比較慘。

還想學的話,去網上看視頻,聽講座,自己在圖書館找書看。

一個優秀的老師就是一本讓你讀不完的書,你總能從他身上,從他所講的課上得到一些新的東西。因為他比你懂得多,他在前面引導你,會讓你走得更快,方向更對。

但,確實,我所在的大學遇到太多沒有價值的老師了;坐在教室里確實感覺是在浪費時間。

那是一種糾結:去聽無聊的話,感覺是在浪費時間;逃課,也會怕點名,期末成績之類的。

有的時候,你需要果斷。


耳濡目染的一點印象而已,這一點印象其實很重要,是你入門的第一步。

你還想通過聽課洞悉天道??


時間過了這麼久,大學也滿上就念完了,想法也有點不同了,訂正一下。

大學聽課有沒有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老師的水準和學生的興趣。一棒子打死有失偏頗。那些認為大學聽課沒有用的,大都是在課上沒學到東西的人。反之亦然。

=======以前答案的分割線===========

我覺得大學上課還是有用處的。平日里大家都說大學上課沒有用,因為大學主要靠自學,課堂上學不到知識或者學到的知識已經過時無法投入實際生產中去,還不如逃課自己學習獲得的知識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說法沒有問題,但問題在於很多人並不能真正的投入到所謂的課下學習中去。就我所見到的人中絕大多數以「自學」名義逃課的人都沒能做到真真的自學,要麼發獃,要麼打遊戲反正就是各種荒廢掉了,到期末刷刷書搞定及格線。堅持自學的人中真正取得成功的人我只見過一個(真乃神人也)。逃課自學絕對是一件需要極大毅力、極大付出才能得到回報的事情。離開了課堂就意味著你離開了可以請教的老師、交流的同學、進度明確的學習計劃、良好的學習氛圍。千萬不要以為自己就是那千分之一的有大毅力者,從數學上講單次獨立試驗概率小於百分之五就已經是不可能了…所以自學的質量難以保證。大學教授的課程雖然有一部分與現實脫節,但是在基礎知識方面還是比較完備的。微積分再過一百年也還是微積分(如果你吐槽微積分沒有用…好吧我敗了),這一類課程沒有什麼過時不過時的,大學裡自學的課程應該是學校不教授的、與實際應用相聯繫的技術才對。

具體的來講我覺得上課的作用有以下幾點:

  • 經過老師講解的知識要比自己從課本上直接獲取要輕鬆,因為已經是提煉了一遍的知識其結構更加明晰,方便記憶。

  • 跟隨課程可以保證你自己的學習進度。如果要自學的話很難規劃自己的學習進度,一般人的計劃大約都是「一個月學完這本書」之後就沒了。而課程會精確到一周學幾次,每次幾學時,學多少內容。

  • 克服惰性。有人在屁股後邊催著。

  • 有交流的環境。同學之間很方便的。

  • 上課會有一個任你發問的老師。中國學生上課不喜歡提問,實在是一大遺憾。有的問題自己解決或需要花一兩天,但問老師很快就能解決,效率上要高很多。而且還可以問一些課本的延展性的問題。

  • 一定的學習氛圍,人有從眾心理嘛。

  • 和導師建立良好的關係。哦,這個保研面試都會有用的。

  • 通過考試並取得良好的成績會為你建立自信心。有一種這個技術我會的感覺。

當然如果碰見一下情況就逃吧,沒什麼好猶豫的。

  • 導師扯淡。上課除了念PPT就是念PPT,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講什麼的……

  • 壓根就不想學這門課。比如你一心想要成為全世界最牛X的程序員,結果學校讓你上植物的栽培技術……

  • 課程扯淡。中國學校里也就那麼幾門,比如:馬哲啊馬哲啊馬哲……

沒什麼用

如果你能夠保證自己在聽課這個時間段內得到更多,那最好就不要去聽課了。

但是,有些時候,我們發現沒什麼工作可以做。

這種情況下,還是可以去聽下課的,唯一的好處是減輕了逃課的負罪感

但是,還是第一句,大學聽課真沒什麼用


聽課有沒有用,關鍵看老師所講的內容是否在書本的基礎上進行了拓展,如果老師所講的內容均可以通過書籍自學到,那麼我的意見是聽課不如自學,即使有所拓展,那麼也應該是有選擇的聽課。因為上課時間與課堂容量是不會因你的需求而調整的,上課的時間也許正是你效率很低的時間,老師的語速與側重點也不一定適合你,而自學完全是根據自己的狀態與需求進行調整的,這樣時間的利用率會更高。

聽課只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


我也思考過這個問題,後來才發現上大學聽課,聽課本的知識一般是聽進去了然後第二天會忘記,真正記住的是講課老師和時不時蹦出的他們的感悟、經驗之類的話


1.畢業季到來,有人以自己四年堅持寫日記自豪,有人為自己四年堅持早起為豪,而堅持每堂認真聽課為何不能成為一件引以為豪的事哪?

2.不要騙自己上課刷知乎,微博,看小說,背單詞來的更有效率。首先不從知識積累等方面考慮,但從學習態度,學習毅力方面,你認為老師照著經濟學ppt念無趣不如自學時,你有何信心保證自己可以沉下心好好看一本或幾本你認為更有價值的著作。聽課更是一種沉下心的學習習慣。知識並不是那麼重要。

3.無論老師講的多麼枯燥,記住,他們起碼比你懂的多,大學老師知識儲備起碼還是比一般本科生要高的。跟比自己懂得多的人謙虛總不會錯。

4.老師無意對課程的體會,對某段話的理解,偶爾的跑題感悟人生,都可能會讓你受益匪淺,站在巨人的肩膀會省去盤山公路之苦。

ps:認真聽課反饋並不直接,也不像速效救心丸,但它會潛移默化改變著你,別對它抱著那麼功利的態度。

以上不考慮把上課時間擠出來去搞學生工作,文娛活動,考前突擊還拿獎學金的學神~


對於學習知識毫無用處,不過每當上課時,所有的同學都會聚到一起,大家可以說說話,拉近同學感情。


其實從學習效率的角度來講,聽講確實不是最佳的學習方式。但我要說的不是這個。

聽講有沒有用,取決於講和聽講的雙方,如果講課的老師水平一般,只是照本宣科,而你又沒有進行課前預習,聽不聽意義不大,不如課後好好看兩遍。

如果你課前預習了,有很多疑惑,碰巧講課老師水平又很高,能給你講授很多專業前沿的東西,解答了心中很多的疑惑,瞬間你就有中茅塞頓開的快感,這種聽課才是最有意義的。

其實很多時候,很多事,分人。


如果你的老師非常厲害的話,那麼每一節課你都一定要爬起來趕過去的。

我的刑法總論是張明楷老師教的。那時候,早上八點的課,迎著風蹬車過去,然後一坐就是一整個上午。雖說學藝不精,但若是沒聽過課,我對於他所寫的那本太黃太厚的刑法也就只能理解十之一二,聽過至少可以再多上兩三成的理解。

而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即使老師沒有那麼高的學術造詣和授課技巧,如果他足夠的認真負責,或者說是「虐」,每周上課可以"push"你按時按量完成所需的閱讀和練習。這相當於是對自修進度的約束,可以避免拖延症爆發。

最後,如果這個課和它的授課老師真是到了「一無是處」的地步,人在教室,干自己的事吧,萬一撈到一耳朵期末重點,趕上個點名呢。


拿平時分,防止老師期末給你59分


聽課的作用:

  1. 灌耳音:了解課程的重點,老師總結出精華
  2. 獲得明確的學習進度

聽課的缺點:

  1. 聽不懂跟不上時讓人萬念俱灰,想死啊,又巨困

德語在學者表示,除了專業必修。。其他真沒什麼有用的。。。大學還是在於自製及對自身的發掘思考,大學人與人之間真的差很多。。


對於大學而言,最重要的不是聽課,而是討論。

老師提綱挈領,總攬學科,學生梳理邏輯,強化細節。

一個學者是否優秀,和講課好壞基本無關,例如愛因斯坦,例如狄拉克。

只有去提問,去探討時,才能發現他們思想中的火花。


聽課有什麼用?那你有本事別聽啊!拿不到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的又不是我。。

什麼!題主說從自身發展角度討論。。

聽課就是老師把他在這個領域上哼哧哼哧學了十幾二十年的東西在幾十個課時全部輸送給你,你想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不是比自己學來得快些?

如果你非要自學的話,請轉知乎如何堅持4小時集中注意力


不聽課有什麼用

花了學費,高昂的生活費,不聽聽課,看看圖書館的書對的起嗎。

那幾千有可能自己留著創業成功呢。

聽課是為了獲得知識。

一個及格的老師,講課就是有價值的。

一個優秀的老師,講課是很吸引人的,

從聽課中可以獲得很多課本上所沒有的知識。

與老師的互動也可以頑固自己的知識。


能有出勤率這個平時成績,另可以加深老師的印象,增加跟老師的學術溝通機會,至於課堂上講的內容,80%的課自學都行,20%的老師真心NB,聽了受益匪淺。


我現在也有這個困惑,覺得聽課在浪費時間。當然,可能和專業有關。我們社會學專業本來就對自己課下的閱讀要求非常高,理科專業或許不是這樣。


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像我一樣,不喜歡電路,代碼,可是現在發現自己除了電路和代碼,其他的專業知識還真不知道!管他有沒有用,興緻高就去聽聽,沒什麼興緻就做自己想做的事。


沒用,聽了考試複習的時候會有一點映像,好複習一點,但考完就忘了,所以我一般都是一邊干別的事一邊聽課的,比如說一邊練字一邊聽課,又不會太枯燥又可以有選擇性地聽課


為了知識的脈絡,老師浸染一個專業多年,能自己學的教科書和網路都有,難的是理論發展的脈絡,知識延展的體系,有哪些坑,那個人為什麼當時這麼說,這些東西都基本是經驗性的,不是專業人員很難立馬get。


推薦閱讀:

不想學習的時候如何逼迫自己去學習?
大學上課的意義何在?
為了考大學而花很多錢補課有用嗎?
Linux 內核學習的經典書籍及途徑?
怎樣進入學習狀態?

TAG:學習 | 大學 | 學習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