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環球時報》的受眾構成是怎樣的?


我的價值觀念在短暫的三年里幾乎已經推倒重建一次。

在大學之前經常去的地方就是中華論壇、鐵血論壇和新浪首頁,當然也算是環球讀者一員。因為比較關心軍事、時政和民生類新聞報道,而自己所關心的議題在如上媒體上帶有明顯的右翼傾向,使得自己成為一名比較傾向左派的中立青年。

大一的時候南方系與環球系的價值觀爭執正甚,我那會兒完全認同孔慶東等人對南方系漢奸之定位,花很多時間在網上尋找南方系賣國報道的證據,而網上也有大量對其報道的案例摘選和評價,看後感到非常氣憤~哈哈。而且習大大上台後的中國夢的宏偉藍圖更是增加了我對這個國家積弊雖繁但前途光明的認知,在同學邀請之下寫了兩篇中國周邊惡鄰環伺,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而時間站在中國一邊,中國必將崛起,中華民族必將重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巔之類的文章。彼時接受讀者們敬佩和讚賞的感覺無與倫比呀~

經過這兩年,當自己眼界開闊一些了,終於開始認識到這個世界的複雜性,和自由、民主、法治對於一個國家的進步和人民的福祉之重要,也開始脫去意識形態的外衣,客觀理性地傾聽存在於這個世界的各種針鋒相對的聲音。因為一個自由開放的社會必然允許反對派的存在。而民主、自由和法治顯然對於解決全球各個國家的發展問題來說不是一瓶萬金油,但卻應該成為執政者的執政理想,肩負其為國民賦予的受託責任,為這個國家的所有者——人民,設計和維護必要的法治制度,降低其執政團隊的舞弊和瀆職風險,維護最低限度的公平公正公開,保障公民的自由遷徙,自由就業和基本人權,並在執政到期日向國家的所有者如實報告其執政期的各項業績和目標的達成情況,國家的治理現狀。

在這一點上,無關左還是右,而是一個國家政府本該有的樣子,如果出發點是人民,無論是左右,其目標應當一致,動力應當同源。

…………………………………………………………………………………………………………………

偏題太遠了~還是說說問題吧,我所知道的環球時報的受眾大概屬教育經歷較有限,社會地位較為低下,個人財富比較稀少,因而受限於上述三點原因導致其沒能力接觸更高層次的人,沒能力接受更高深和異樣的學識導致其盲目地相信這些向其量身定做的媒體,並且愛好時政軍事新聞的勞苦大眾。至於其他受眾,因為沒有接觸過,不妄加評價。


LS那種答案帶著偏見,不妥

就我觀察,《環球時報》的受眾主要有三類人:

1、受教育程度較低但關心時政的人,這類人通常情況下同樣熱愛CCTV的新聞聯播。比如黨政機關老幹部、公立學校老教師、的哥、保安、農民工兄弟等等

2、左派人士、左派青年、當代紅衛兵、「愛國者」、「軍事愛好者」等等

3、考研學生


國內奴才太多,因為信息阻斷,他們本身就帶有仇視國外的傾向。或者說,當時國內大部分人都是xx教育出來的,都在盲目排外。但是,往往他們缺乏了解國際國內大事的渠道,其他電視報紙又談得很少,更多的是信息饑渴,所以一頭扎進臭名昭著的 《環球時報》。在長期閱讀後, 臭名昭著的 《環球時報》 構建的騙局模型又能因為信息阻斷而顯得合理,讓他們覺得外國在威脅中國,打壓中國。因此很多人都有指點江山的美麗錯覺,這也是促使他們不斷花錢買報的原因。

《環球時報》 出的報道,迎合了他們的口味,尤其是國際形勢,國內軍事分析什麼的。

有人總結得好:環球時報的騙子三板斧:

在民族立場上,無恥宣揚崛起中國論;

在民生問題上,無恥強調複雜中國論;

在民主進程上,無恥堅持獨特中國論。

由於其論調,有力的彌補了很多漏洞,對於沒有接觸到更多新聞的人,大部分是沒有足夠分辨能力的。無論年齡大小,職業,階層。要不然, 臭名昭著的《環球時報》 的發行量不會那麼大。畢竟讀者是自己掏錢。

我接觸了好些地方的《環球時報》不同階層的讀者。但是,不敢告訴他們這是一份邪惡的報紙。


20161130更新:評論區里跟我說「貴國」不能自由上Google的同學,可能你沒有察覺,跟任何一個中國人說「貴國」,都是件特別沒有意義甚至特別傻的事情。如果你是跟哪位公知學的,覺得這樣說可以體現你跟一般的妖艷賤貨不一樣,我沒資格評論什麼,但公知是以此為生,所以他們宣揚「自由=自由上Google」「民主=老子要投票/老子粉絲這麼多肯定是老子當選」這類思想可以理解,你在一個知乎小透明這裡都用這種口吻,確實跟一般的妖艷賤貨不一樣。另外,在你眼裡,我或許也是值得好好批判一番的五毛,但我這個愚昧的五毛,一直都在自由上Google,你不嫌棄的話我可以告訴你怎麼上。

20160826更新:樓下那位感嘆國人不讀書、缺乏獨立判斷能力和精神的同學,如果你自信自己比一般人書讀得多讀得透,請繼續保持就好。畢竟我的回答總結起來其實就是兩句話,「沒有絕對客觀和公正的媒體,環球不是,別的什麼媒體也絕對不是。但這不妨礙它們共存,畢竟一個人的智商沒法靠看不看新聞聯播來體現」「管好自己,提升自己,少聖母心泛濫操心別人」。

或許你在這個問題下只看到了「擁護環球」和「看不上環球」兩種觀點,如果真的如此,那恰恰是你我的差異所在。你樹立了一個只看新聞聯播和幼稚小說,連康德都沒聽過的腦殘形象,怒斥了他一通,自然也會有人將你塑造成城鄉結合部來的小朋友,說你上了幾天網關注了幾個公知就以為找到製造了你慘淡人生的罪魁禍首。這種討論毫無意義。因為我相信,那不是你。而你卻以為所有與你觀點不一致的人都是你想像的模樣。這恰恰是你我的差異所在。

—————————分割線—————————

對@陳濤 的回答表示難以贊同。觀點統一不統一倒是其次,只是對情緒化和偏激的表達方式不認同。

作為普通讀者,我一直叮囑自己,要對自己和他人的判斷力保持信心。所以看到不一樣的觀點和結論,我盡量不用「無恥」「誤導」這樣的詞去攻擊,恨不得封殺它。

因為我相信真正荒謬的東西沒有市場,也相信如果我已經苦口婆心向大家宣告了我所掌握的「真相」甚或「真理」,但仍然有人要相信「荒謬」,要麼我掌握的東西錯了,要麼他們和我的利益訴求並不一致,要麼是我宣告的方式不對,總之一定另有原因。

「別人都是被洗腦的SB,只有我才是清醒的,我要救他們!」——個人認為,如果一個人總這樣想,一定是生病了。

對於特定的新聞報道,我傾向於自己做基本的判斷,再看各家媒體所提供的細節和線索,不斷修正自己的觀點。而不是說,我愛南周,所以它天然正確、天然代表屁民;環球五毛,所以它說的都是狗屎,中國不複雜,中國不特殊。

很多時候,我不支持也不贊同環球,但我不會不分語境和情境地罵它,因為我不希望最後只有南周一種聲音,跟我不希望只有人民日報一種聲音一樣。

「真搞不懂怎麼會有那麼多人看環球…」

「居然還有人看新聞聯播,看爺爺我啟蒙啟蒙他」

或是

「這人居然看南周這種沒邏輯、編故事的渣報,真腦殘」

所有有這樣想法的同胞,這種劃分辦法是不是也太粗放了?

選擇看同一份報紙的群體觀念各不一樣,每個人對某一特定社會問題的看法又不盡相同,對特定事件的不同報道哪裡靠譜哪裡不靠譜有著自己的判斷,怎麼可能憑「環球時報」或者其他類似的標籤就劃分完畢了呢?

價值觀的多元化,是我們一直期盼看到的結果。所以我覺得高興,大家如此不屑的環球時報,並不能讓所有人買賬,但作為多元化的代價,你也要習慣,自己的觀點並不總能讓所有人買賬。

想要把不同聲音消滅掉,這本身就跟我們自己所喊的自由不相符。你不能否認其他跟你不一樣的群體的訴求同樣是正當的。

我們不需要說服所有人的觀點都跟我們保持完全一致,尤其在我們誰都不敢宣稱自己掌握真理的情況下。這樣如果有一天我們自己錯了,起碼還有一半人走在正確的路上。

我爸媽是普通工人,既喜歡看南周,又愛看環球。前者反應現實問題,後者強調「有度」,針對具體事情具體取捨,在他們看來似乎並不矛盾。

第一次答題,有點亂,也似乎沒有扣題。致歉。


新義和團,

就差一個新的慈禧了……


簡陋而寡聞者居多

沒有翻過牆,沒有獨立思考能力,容易被單方面的煽動性報道左右,多翻翻牆,凡事多問幾個為什麼,不輕易相信任何報紙文章,自珍自愛原理環球日報


環球時報是不是真的瘋了?

有意思的是這個反對陳濤的人,是匿名的。好像他理性就會招致攻擊,這不是對他自信的自身與國體的巨大貶損么?

環球時報的群體性質,我認為我給發的這篇文章里就表示地較為明確了。若仍以看新聞聯播、聽大流行、看還珠格格大聖歸來喜洋洋郭敬明為自豪且自信其判斷力,那就真是意思也不差。

我說說讀書的判斷力。實際上中國有幾個是可以說是以中國的康德帶給中國人判斷力的,但這類基礎閱讀,沒有人明白,也少有實踐者。


國內,我估計沒有幾個大學生自己去大量讀胡適、魯迅、宋教仁、先秦;他們也不讀國外,伯林、卡爾維諾、哈耶克、阿多諾……教科書絕對是很悲哀、很糟糕的。一點邏輯學都不培養,出現這種情況也就不奇怪了。

沒有思想的自我鍛造,總是被引導,就不會真正克服殖民。殖民不僅有殖民的地緣政治,也有思想殖民。耄時代什麼西方作品都不許人看,就是自我殖民的大境界,完全使人變成輪椅上的了。國民、學生普遍成了打雞血的群體,形成了一種不看書就敢瞎批判的風習。


人應該挖掘傳統中不那麼被狹窄化了的東西。


雖然「學」是學成什麼樣,那還另說。大部分學生,不算學,也不算學會。非但沒學會,還學反了。不僅學的精神是扭曲的——他們畢業了就要投靠利益集團,繼續賣國;而且學的內容是倒錯的、淺薄的。

莎士比亞一般被讀者讀成了超越性的文本,而中國讀者很難認為傳統文學是有超越當時社會的東西,普遍被教科書教導:只要是傳統,就是糟粕;就要破四舊……一點腦子也沒有


像課本上的文章,普遍就被狹窄化了,只許你那麼讀,不許你用別的方法讀……這多無聊!多壓抑人性!中國課本里最豐富的大概就是魯迅,結果愛好科幻、先鋒派的魯迅被學生無法接受,被老師教成一個糟老頭。法國則不然,高中生就能寫出思想性極好的作文,歷年法國作文都比中國作文好得多,題目就看得出來,我國學生,到了大學畢業,博士畢業,老年,都是政治哲學、軍事思想上幼稚的兒童,只能聽指揮,自己沒有推演。這樣的學生有創造力就怪了

用我一個朋友junyuwei的話說:


(每當我用黑色的眼睛看待人事,看其濁暗,我都會自愧,是否看錯,都會入幾分癲狂,因為我也沒入黑暗,呵,才不是那種渾身散光環的沒入黑暗。有些懂魯迅那股子自嫌自咒願自毀的情緒了。)

https://www.baidu.com/s?ie=utf-8f=8rsv_bp=1tn=monline_dgwd=%E7%8E%AF%E7%90%83%E6%97%B6%E6%8A%A5%20%E4%B8%BB%E7%BC%96oq=%E8%83%A1%E9%94%A1%E8%BF%9Brsv_pq=a0a3b1f5000813a6rsv_t=0d3d47d9AvDtmYfzUPZYTRbrMxFIh2yBaAQ0J5BmhFBdU6gltvzBQDwG90L8jIfhnQrqlang=cnrsv_enter=1rsv_sug3=22rsv_sug1=3rsv_sug7=100rsv_sug2=0inputT=3387rsv_sug4=4749

順便跟這個匿名的支持者說一句(我是對支持匿名回答者,而不是針對匿名這位,因為我和愛新聞聯播的人說不了話,他們說不出什麼的。你期待他們說大著作還是大思想?),你們可以看看四五年後,喜歡先鋒文學、民國著作、希臘哲學的人和新聞聯播環球時報讀者的區別。


比如我

曾經愛看

現在時不時翻翻

平時看新聞主要用 bbc和今日頭條

有時候回內地也買一份

雖然不認同民族主義情緒的過分渲染

但自然的、樸素的民族凝聚力的缺失,至少在我身邊,是廣泛存在的

當你深處逆向民族主義情緒伴隨著比環球時報更加煽動而空洞的言論之中時

你自然會想去尋找一些信心

我想這也是人之常情

口號喊多了讓人噁心

但這並不能代表口號沒有存在的意義

我只是討厭樹了一個看環球時報的人都教育程度低下的靶子,然後肆意攻擊的人,有的人甚至連翻牆都翻出了優越感。

恕我直言,你們跟你們討厭的人沒有任何差別。


推薦閱讀:

報紙為什麼不能取代雜誌?
你所熟知,或较为大众的领域中,有哪些东西,在媒体、网络上以及日常生活中经常错误地乱用,以致我们已经习以为常?

TAG:媒體 | 報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