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中有多少技法出自傳統武術?

散打全稱武術散打。本人不否認傳統武術的實戰能力,亦承認散打(散手)是對傳統武術的繼承和發展,更適合擂台搏擊。然而非常想知道散打中的各項技法的出處,哪些具體招式/組合是出自傳武流派(如側踹之於少林,轉身鞭拳之於醉拳),哪些不是(如格鬥式)?

ps:拒絕噴子,無論陣營屬於傳武還是其他格術。


散打算中國武術,是有繼續傳統武術的成分,但更多是經過整合、發展。借鑒,甚至照搬同時代的搏擊技術而形成新的符合中國人的格鬥術。

散打的發展;

1979年之後。當時由於國內武術熱的興起,為全面繼承和發展武術這一古老的文化遺產,國家體委決定先在北京體育學院、武漢體育學院、浙江省體委三個單位進行武術對抗項目的試點,

1979年5月在廣西西寧市舉行的全國武術觀摩交流大會上進行了彙報表演。同年9月,第4屆全運會期間,又調北京體院、武漢體院、浙江省和河北省散打隊在石家莊賽區進行了公開表演。

1980年10月國家體委調集試點單位的有關人員開始擬定《武術散手競賽規則》(徵求意見稿),通過實驗修改,於1982年1月制定了《武術散手競賽規則》(初稿),並且按照此規則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舉行了全國武術散手邀請賽。自此,散打運動員按照「積極、穩妥」的精神,每年都舉行一次「全國武術對抗性項目(散手)表演賽」,不斷試驗,逐步發展。當時散打比賽的場地是:在平地上鋪一塊9米直徑的圓形地毯或在軟墊上鋪設帆布蓋單,並標有中心點,距場邊0.5米畫一警戒線。比賽時要求穿戴護具,有圈套、護頭、護胸和護襠。

1985年又增加了體操鞋、護腿板。其後又將體操改為「赤腳穿護腳背」,並增加了護齒。在判定方法上,規定將對方摔打出界而自己站在界內可以得2分,逼使對方出界可以得1分。後來在技術方法、得分標準,禁用方法等方面幾經曲折與變化,例如當時的散打比分成兩種形式,一種是戴頭盔,允許擊頭;另一種是不戴頭盔,不允許擊頭。最後逐步取得一致。

1988年9月,在甘肅省蘭州市舉行的全國表演比賽項目,已基本成形,也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認識、了解和喜愛。同年10月在深圳舉辦的國際武術節上,首次向國內外全面地展示了現代武術散打的風姿。

1989年,現代散打運動被國家體委批准為正式比賽項目。

從以上發展歷程來看,散打肯定是中國武術的一種,在各種比賽、書籍中,散打都要在前面加「武術」二字,才是全稱 武術散打。

在這裡可以說一個小插曲,八十年代前,很多傳統武術看不起散打,總稱散打就是拳擊加腿加摔,還不時有人去挑戰散打,但都無勝績,經過這幾十年散打高速的發展,傳統武術已經習慣了散打,沒有人再會否認散打的技術體系。

另一個很有意義,也讓人很是疑惑的問題,在新中國的武術發展史上,曾進行過一次大規模的對民間武術的徹查和整理活動,即對中國現存的民間武術進行深入挖掘整理,在當時稱之為「武術挖整」,是一次全國性的調查活動。

這次全國範圍內的武術挖掘整理工作是在原國家體委武術挖整組的領導下進行的,在各級體委武術挖整組的積极參与下,動員了全國8000餘名專職武術工作者和業餘愛好者,耗資100多萬元(僅國家體委投,地方地委沒有計算在內),被稱為是我國武術發展史上空前的「普查武術家底搶救武術文化遺產」的工作。通過最後的總結,初步查明了流傳於全國各地的129個拳種;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編寫的各種拳種理論、技術和傳播、發展的典籍《拳械錄》和《武術史志》等651萬字;錄製了70歲以上老拳師拳藝394.5小時;通過「獻拳經拳譜、獻兵械實物、獻功法技藝」的「三獻」活動,收集文獻資料482本,古兵器392件,其它實物29件。

當年挖整高潮中,《中華武術》等武術通俗雜誌上登載過一些挖整的文章,大多數都是通俗性的作品,學術含金量普遍不高。挖整結束後,1993年出版了一本《中華武術拳械錄》,這是唯一與挖整有直接關係的「科研成果」,然後就沒有了下文。還有所謂的482本武術抄本、稿本和秘籍,還有392件古兵器,全部沉睡在管理箱里。不知是武林秘籍不便公布,還是價值不高。


謝 @滇池泡 的邀請。

散打的打法和傳武招式之間具體的關係,我也不是特別了解,畢竟我不是梅惠志,也不是李寶如。所以只能靠猜測推理。

邊腿,橫踢,掃腿還有空手道那個什麼蹴,這些腿法的發力方法,動作都各有不同,說明他們並沒有互相抄襲。以此可以判斷出,邊腿是中國武術里獨有的,根據動作來看,估計是十二路彈腿和戳腿。

側踹和正蹬的話就不用說了,世界上哪個武術會沒有這兩個腿法?尤其是正蹬,這些控制距離的腿法使用冷兵器時也仍然有效。這種人人皆會的腿法,根本沒有抄襲的必要。

回身的鞕拳等技術估計和八卦掌有關。

快摔就不用說了,中國跤。

架勢的話,其實沒有那麼多講究。帶上拳套後為了效率,所有拳法都會變成同樣的架勢,但虛領頂勁,含胸拔背,沉肩墜肘這些東西是不會變的。估計只有在純摔跤(不帶拳套)的時候才會看見標準的三體式(勢)

散打在「抄襲」方面同樣也很流氓,學了很多國外的技術,幾乎是什麼好用學什麼。可以說是世界上最不固步自封的拳法之一了。

題外話:

我一直想吐槽一下散打規則。

根據我的了解,散打在研究之初,嘗試過很多規則,讓那些傳武習者互相比試。最後演變現在我們所熟知的散打規則。

散打規則是非常適合傳武習者安全對練的,比如世界上幾乎所有纏抱類的摔角都有插眼掏襠的技術,而散打的快摔就避免被踢襠插眼,不帶柔,就避免了足球踢,所以散打的規則讓散打可以應對街頭格鬥防身等等各種需求。只要散打拳套換成MMA拳套,估計會更加適合傳武。傳武很多都擅長短打——眾所周知摔跤略優於拳法(很多人認為摔跤的街頭實戰能力比拳擊強),那麼會摔跤,懂扯把的人扯著扯著一拳hang上來就更噁心了。帶著拳套就是長拳的天下了,擅長短打的武術自然吃虧。

如果我有說錯的地方,歡迎評論區討論。


散打創始人之一的 @李寶如 老先生就在知乎,需要了解散打歷史的可以關注老先生的專欄或者 @扇貝君 同學的專欄。

我沒有學過傳武,所以對於具體哪些技術起源於傳武不太了解,只說一些自己聽到和看到的事情。

1,和李寶如老先生一起開創散打項目的還有梅慧志老先生(前段時間動靜比較大的徐曉冬就是老先生的弟子),兩人都是摔跤運動員,梅老先生的八卦掌背景大家都聽說過,所以早期的散打技戰術中,可能有比較明顯的八卦掌痕迹。

2 ,散打以踢打為主,摔拿從屬。第一批的散打運動員多是是從摔跤轉過來的,散打的摔主要是快摔,作為踢打得分的補充手段。

3,除了李梅兩位老先生外,還有一位比較知名的參與創設散打項目的人士大家可能沒聽過,拳擊教練王守忻。散打的拳法相比於傳統武術,其實離拳擊體系更近一些。不少地方體校是直接拿著拳擊教材在教散打拳法。


視頻封面武術陰狠腿法,擂台搏擊中不能使用!學會鬼扯鑽,天下英雄打一半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視頻封面武術一定比現代搏擊弱?十路彈腿側踹告訴你:散打源於傳統武術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視頻封面泰安跤龍武館: 散打自學基礎07-前邊腿的標準與快速打擊方法youku.com視頻

先看看我與助教拍攝的散打教程,如果你想了解散打與武術的關係,那麼散打的鞭(鞭)腿,是最能夠幫助你理解的了

我們好多朋友都說,散打的腿法是模擬的跆拳道,其實不是的

首先散打的邊腿,與泰拳有很大差距;邊腿要求,起腿時候,沿著中線起來,然後翻胯,打擊對手

而泰拳一般腿法都是走大弧線,沒有如此嚴格的要求


ok,以上是散打邊腿簡介,看明白了嗎,接下來我們看看武術中南拳北腿,著名的腿法:

十路彈腿,彈腿,顧名思義就是提膝,彈腿,這與我們如今散打技術中的邊腿如出一轍

只不過彈腿進攻的位置,更多的是心口,下陰,咽喉等位置

況且,十路彈腿中的2路,左右直拳加彈腿踢襠,7路前手直拳加側踹腿 10路 前腿正蹬虛晃,加後腿正蹬

如果我們用現代搏擊的眼光來看,這是在散打比賽,乃至泰拳比賽之中都非常常用的技術

因此南拳,北腿,古代拳法,並非如我們想想的如此垃圾

少林拳的打法,講究速度,擒拿,摔法,甚至還有兵器格鬥

可以說,過去的打鬥規則,要必現在的擂台搏擊要豐富許多,而我們現在的擂台搏擊,相對安全性更高,大家更多的研究技術,招法,因此更加美觀

可以這樣理解,散打的邊腿,是直接由武術的腿法演變而來的,最強有力的證據,就是側踹腿的出現

國際上,沒有任何一種武術,把側踹腿拿到主要戰術方面,我們散打中有進攻側踹腿,反擊側踹腿,這都是非常非常有代表性的戰術

而這,只是其中之一...........

歡迎關注專欄:實用形意

武術散打百科全書1 :基礎篇 - 功夫者 - 專業武術,格鬥,自由搏擊,空翻,健身養生-在線教育平台_培訓機構 - Powered By EduSoho

自學散打的朋友,可以看看我們在功夫者拍攝的散打教程

希望我們能夠拍攝出網路上技術最全面的散打課程


在它出生的時候,所有技術都來自傳武。

但任何競技運動,一旦發展起來,兩到三代以後,就會優化出相對更適合這項運動的技術。


所有摔法,大部分腿法,少部分拳法。值得注意的是,發力、防反技術非常好的繼承了傳武,甚至可以碾壓現在很多內家大濕的「發勁」、「講手」。

比如對方拳來我這怎麼拍怎麼掛怎麼反擊,出拳迎擊時怎麼用自己的手臂擠開對方的拳頭,接上手後怎麼封堵對方打擊,怎麼順勢打擊對方漏洞,或者再怎麼貼進去摔,人家散打拳手練的比你傳武大濕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肘膝技術其實一直沒有被剔除,因為大家都知道的中國特色官僚原因,比賽加以限制,一直躺在教材里而已。


散打早期的規則制定有問題。

越早的散打,就是沒拳台,在一個圈裡比的那種,傳武味越濃——因為當時國內外交流少,只能從傳武里選擇動作試水。

但是呢,當時的規則太強調得分,觀賞性不強。路就斷了。到了散打王爭霸賽的階段,規則導向和選手技術開始普遍參考踢拳了。

其實傳武的觀賞性不在重拳對K,而在於控制性打法。

(話說,要想看重拳對k,還不如像k-1那樣規定摔法不得分……)

現代商業比賽當中,規則對技術的導向是決定性的。ufc辦到今天,技術同質化導致的觀賞性下降也成了問題。因為大家都會本能的選擇最優解。

今後民間組織制定傳武比賽規則應該綜合一下。比如參考柔道中「一本技」的規則:如果用若干規定的反關節技術,在自己站立或蹲踞情況下控制對手三點著地超過一定時間,或者在上述情況下做出有效的GNP,就結束比賽。

給打點流和推手流都留空間。你看傳武味立即就會出來。


拳法里的鞭拳肯定是。

幾乎沒見過其它現代格鬥術里有這招。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手是兩扇門,全憑腿打人」?從實戰的角度,拳擊是不是更高效?
合金裝備V中的CQC在現實中屬於什麼流派?如何訓練?
持握方式對冷兵器的性能和用途有何影響?
擂台對傳統武術的限制有多大?
如何看待2016.9.11這起街頭鬥毆?

TAG:武術 | 散打 | 中國武術 | 傳統武術 | 格鬥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