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詩的文學教育是不是一個笑話?

感覺很多中學生對現代詩的眼光還停留徐志摩、林微因、戴望舒那個時代。連北島、顧城、海子都少有人讀過。

歐陽江河曾反對過將汪國真的詩編選入中學課本,大概意思是說這會影響學生對現代詩的總體印象。

如今確實是這樣,很多人都認為詩是詩人個人夢幻意淫的產物。可真正知道詩歌已經進入後現代文學化的人真是寥寥。(並且知道怎麼讀懂後現代詩的人也並不多)

現代高中教育已經開始教學生讀意識流還有魔幻現實主義、荒誕派等等了。但詩歌真是一片慘狀。

那麼現代詩的文學教育是否真的是一個笑話呢?在別國或是台灣的詩歌文學教育現狀是否又會好些?


目前來看幾乎是一個笑話,但問題不出在現代詩本身。

首先出於官方對意識形態把控的要求,教材里:激進的詩不能選,揭露社會現實的詩不能選,關於性的不能選,不符合官方美學的不能選,政治諷刺的不能選……(懶得羅列了,歡迎補充)

其次,由於現在的中小學老師大抵都是混日子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出身,且可能幾乎從未研究甚至了解過現代詩,連皮毛都不懂,怎麼指望他們講現代詩?

最後,現在人心浮躁,中小學生精神狀態越來越糟糕,只知道打遊戲或二刺猿或死讀書的毫無思考能力且對於思考越來越懶惰的青少年占很大比重。現代詩即使教育質量上來了,用好的方法教他們好的作品,他們也未必當回事。尤其在這樣一個功利化很重,人們又無下限地追求俗的時代,詩未必會越來越小眾,但喜好詩意的人和不通詩意的人的隔閡必然會越來越大,大概是猩猩與智人的差距。


不是笑話,是假話。

執行力有問題,那才叫笑話。


體裁不限,詩歌除外


謝邀。

詩歌的經典化需要一個過程。不修當代史是傳統的做法。你現在認為很好的最新作品,不一定真有文學史意義。無論新體舊體。

如果你有足夠的公信力,你可以把你喜歡的愛豆寫入歷史,但是你沒有。詩歌史到一段時間就需要一個總結是沒錯,但是誰來做鍾嶸,是一個嚴肅的問題。

新體詩的歷史至今不足百年,而且總是跟過多的政治因素糾纏不清。需要留待後人評判的東西太多,還是不要過早為自己樹碑立傳的好。


謝,謝邀?

我對整個國家的中學語文教育不是很了解,只能從我自身經受的教育講一講。希望能為您帶來幫助。

坐標江蘇,文科生。

首先,我的高中課本中是選入了北島、顧城、海子的詩的,每人選了最著名的一首,老師也沒有直接跳過,而是花了幾節課來講。同時蘇教版的初高中課本里也有卞之琳、聞一多、徐志摩、戴望舒等活躍於三十年的詩人的詩,以及食指的《相信未來》。

所以我對題主問題中的部分描述表示質疑。

但是你要說對現代詩有多重視……那的確不算多重視。背兩句名句(不是用於默寫,而是不是用於作文)、記幾個流派,足夠應付考試。

至於魔幻現實主義啦荒誕派啦……很遺憾,我們也沒怎麼多說,知道名字和代表作而已。

我是到了大學要考研才系統地了解了一點這些東西的,或者說,在考研之前,我對現代文學幾乎一無所知……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

那麼我高中語文都學了什麼?

大概分一下應該學的東西: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外國文學——這些是文學的。

古代漢語與現代漢語——這些是語言學的。

我們高中對上述科目的重視程度:

古漢語>現代漢語≈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外國文學。

文學理論或多或少在古代文學裡有所涉及,語言學基本上是沒有專門教學的。

為什麼要這麼安排?

以我有限的智商來分析,這個重視程度,大概是和科目的靈活性呈反比的?

高中要掌握的語言知識可以說很死了,一百二十文言實詞,還有屈指可數的虛詞,字音字形,語病,就那麼多。

也就是傳說中的「基礎」。打好了這些基礎,才有可能在文學的海洋里遨遊而不是淹死是不是[滾

最最重要的是

高中生已經很可憐了,在現代詩之前,或許還排著一大溜的等著灌給他們的東西……誰又能說出「現代詩的教育是更重要的」這種話?


謝邀

不完全是。

詩人對語言的改造,只與他如何去生有關。

而我們要狂信般的,認為詩歌對任何現狀都有包含力。

詩人如果可被教育,那隻能被所有事物教育,一人,一組織,一體系,都不行。

給予什麼是不重要的,不給予什麼,才是最大的影響。然而如今不給予的,很少,你都可以找到,總有方法能讀到。這個只能靠自己去找,握著鏈子爬。


謝邀。

我想到了幾年前的一場網民關於詩歌惡搞的狂歡,一個更好笑的事件。

中國最有後現代精神的,也是前幾年第一次被全國網民集體批判惡搞的詩人,是烏青。他消解了任何意義,主題對詩的綁架,一般人從他的詩里看不到任何可以解讀的點,沒有激情,優美,象徵,隱喻,甚至連一點點抒情都沒有,他的詩完全就是廢話分行。帶著以往詩歌教育和閱讀經驗,想尋找什麼意義的傳統讀者,在他詩里只會找不到任何值得一說的地方,只有不想從他詩里尋找什麼的人,會發現詩本身。

他的詩,第一次捅破了詩和語言之間的窗戶紙。語言即世界,而詩,不是為了表達這個世界,詩為了表達詩本身。烏青徹底放棄了語言所能表達的,關於人的一切慾望,還給了大家一個徹底而純凈的詩。

然而讀詩的大眾,哪裡是關心詩本身,他們只是想在詩里尋找既有閱讀經驗和人生經歷的共鳴,他們需要雞湯,情感,哲理,意義,他們需要需要語言能表達的一切,唯獨不需要詩。當烏青真正天才般的詩歌寫出來,他們讀不到他們想讀到的一切,就爆怒了,接著是不斷討伐,嘲諷,和惡搞詩歌,演變為網民的一場合謀的狂歡。


謝謝邀請!!!

第一,對於文學,這種傾向於「唯心」的學科,不是不能教,而是很難教。

因為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補充一點,文藝心理學是採用的是經驗,實證和歸納的方法,研究的內容有:

一,作為體驗闡釋的藝術家

二,作為體驗展現的創作過程

三,體驗形式化的藝術作品

四,作為二度體驗的藝術接受

藝術接受者如果沒有自己的生命體驗,實際上是不可能領悟藝術作品所蘊含的生命體驗的內容。藝術接受過程是對藝術家原體驗的接受和升華。藝術接受的最終效果是通過接收者的審美體驗達到人性重建,達到培養感情和理性和諧統一的全面發展的人的目的。

所以,讀到這裡,就會發現,其實作為中學生,體驗其實很蒼白,再來看看我國的教育,他們的時間都幾乎花在做題,考試上,那還顧得上體驗呢?當然這是我的一點假設。

詩歌只是少數人的事。

第二,聯繫我國教育,幾乎歷來重理輕文,我們民族是實用主義很強的民族,再此,聯繫我們國家的政治,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主流,(在意識形態上),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包括哲學,教育,文學,等思想產物,可別忘記我們國家是發展中國家,還沒到小康社會呢,所以發展文學教育其實是很困難的,飯都吃不飽,哪裡還管什麼文學,詩歌呢?經濟發展才是硬道理。但精神文明建設同樣重要,習總書記,在文藝工作論壇上,明確了文藝指導方針:既要走向群眾中去,也要從群眾中走來,說明白了就是文藝要以人民群眾為核心。而這最好的方式無疑是通過教育,通過語文課堂。

所以綜上,現代詩文學教育是否是個笑話?我既認為是個笑話,也不是個笑話。


謝邀,現代詩一點都不懂,不過高中教育是通識教育,教育一個高中生需要了解的比較經典的本國文學,不是把所有知識都灌輸給學生


謝邀。

我覺得現代詩的教育效果和當初制定課本的初衷基本吻合。

這樣說:大學之前的教育基本是為了讓學生有一個綜合發展,並不局限某一領域,為的是讓學生在素質上達到標準,而現在的教育,完全做到了這一點。高中生素質其實是普遍優於大學生的。

我覺得題主可以深入考慮一下教育的目的,而且不要把眼光局限於(如:現代詩)某一領域上。


與優秀的現代詩不期而遇是件很美好的事。

除非你主動接觸現代詩,現代詩不會主動找你的,現代詩的文學教育只能通過語文課本和語文老師的自由發揮,然而考試又不考……

要是高考多出幾道現代詩題型,多來幾個詩歌分析和寫作,現狀或許會有所改善吧(手動滑稽)


謝邀!

現代詩其實有很多特別優秀的作品。我讀過很多諷刺意味很強的(這些在大陸是沒有的)。也讀過很多字句特別優美的(中國的,外國的)。

個人認為無論是現代詩還是古代詩,都是為了表達感情的。詩歌往往能比文章更深刻地去表達作者某一時刻的心理動態。

如果是純粹為了寫詩而堆砌出來的,那可真就是算不上詩歌,只能算笑話了。

詩這東西,無關笑話。喜歡的人,無需教育他,他依然心領神會。不喜歡的不感興趣的人,給他最好的教育,他也覺得詩的本身很裝逼,像笑話。


詩歌是一場自我修行,當你把它看成一種教育,詩就失去了它的精髓。本身就是一種笑話。詩是自發的,而不是強加的,當你看清詩的本質,就不會有這個問題。


被邀了竟然⊙_⊙

其實平時挺喜歡現代詩的,,,有時也胡亂塗抹一些拙得不能再拙的作,,,但是畢竟還是更喜歡古詩詞,,,,要是問中國古代韻文方面鄙人還勉強可有兩句可拋磚引玉,,,,

現代詩嘛,,,我雖然是大學生

,,,但是認識只停留在徐志摩戴望舒那個時代←_←還不如很多高中生,,,

因為平時看民國史比較多,所以對徐那個時代那些作家生平確實比當代詩人了解的多,,,,而且像我一樣很多人讀現代詩喜愛一種距離感,民國詩人距離感強反而有一種跨時代共鳴,,,當代詩人有些,,呃,,怎麼說,,,也不叫道不同不相為謀,,,就是有種莫名沒興趣←_←

不知道題主哪個省的,,,不知道你們那裡高中語文是怎麼交,,,,

反正我是北京的,,北京海淀,,這個無可爭議教育全國領先吧

我個人感覺,高中語文教材的的確確是取各時代各種文學精中之精,

因為高中教育時間非常有限,,,重理輕文的悲劇現實下留給語文的時間,,,,,呵呵

在這麼有限的時間裡當然要學精粹中的精粹,所以教材要編的像文苑英華的英華的英華的英華,古文觀止的最令人觀止最觀止的,,,文選的選的選,這種篇目,

我印象中學的現代詩只有兩篇,

雨巷詩人的雨巷

和再別康橋

這是公認的兩篇最能代表現代詩之精品的了,不會有異議的,

恕我直言看來北島顧城海子等沒有能趕上

在浩如煙海的文學作品形式類型什麼的中,現代詩,只不過是韻文的一個分支,

就按主流劃分詩歌、戲劇、散文、小說

高中語文,都要學到

這些都要學,詩歌只是一部分,

而對於我國,所有人都知道,不可能反駁的絕對真理就是

古代詩歌的成就遠遠高現代詩

所以當然要擇其精而學

本來就不能「喧賓奪主」

所以現代詩少學點沒什麼不可,因為有興趣可以自己去看,沒人攔著也,,,

但是什麼現代詩教育,如今的沒什麼可評頭論足的了,因為根本就不存在,

是不是笑話當然肯定不是,

高中階段就沒空教育這個

愛好者自會自己學,不愛的也沒必要學←_←

而且題主說學校讓讀什麼意識流什麼荒誕派什麼,,,,恕我直言你們那裡教育真是超前啊,,,,

恕我直言在我看來高中生根本讀不懂也不應該讀什麼意識流什麼超現實主義什麼荒誕派←_←

魔幻現實主義還能看看

那些流派或者風格高中階段不要碰為好

不知道題主是什麼樣一個教育環境反正我覺得這是錯的

最後我覺得題主有一句話說的真是,,,

什麼叫「詩歌一篇慘狀」

題主這句話看來眼裡只有一些現代詩

完全無視古代詩歌,

中國大學之前的詩歌教育,中心應該是古代詩詞的,是絕不應該喧賓奪主的

不管是從詩經開始到樂府到建安正始太康永明到唐詩和宋詞散曲明清彈詞,更不必說其他韻文,辭賦之類

哪一個拿出來不比中國現代詩文學成就高?

教育重點當然是這些

現在的教育做的已經是可圈可點了,

我印象中高中語文一半時間是學這些(當然剩下一半應該是「古文」了)

以後麻煩不要籠統的說什麼「詩歌教育一片慘狀」這種話


謝邀,對現代詩不是很了解。我認為現在的文學教育可以說是個笑話,都是為了迎合考試製度,沒有做到真正的美學教育,大部分學生對詩的理解也是照搬書本上的解析。


現代詩的文學教育存在問題,這個現狀是可以肯定的。但是問題的根源單單是出在文學教育上嗎?竊以為不見得,根本的問題是教育功利化導致的美育的缺位和哲學教育的單元結構。文學教育實際上是一種代際傳承的文學接受,而基礎教育的重點在培養閱讀理解的能力和一定的文學欣賞能力,高等教育里除了相關的文學專業和藝術專業,文學教育幾乎不受重視,因為確實沒有什麼必要,如果要求所有人都有很高程度的文學審美能力,那麼文學專業也不需要專門設置了。這隻能是一個水漲船高的過程,水平面可以上漲,但永遠不可能漲到船甲板上,除非是船沉了。而水怎麼漲,就需要從源頭加大排水量,即美學教育和哲學教育的提高,這些才是不僅僅是教人認字寫字的文學教育的根本。

從文學史上來考察,現代詩的對義應當是傳統格律詩或者包括古體詩和詞、曲等在內的傳統詩體,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詩歌歷史的大國,這樣漫長的歷史中,傳統詩歌的審美體驗模型已經融入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審美是有自己的穩定性的,沒有足夠長的時間去重新建構新的美學體系就必然會導致在接受層面上的錯位。這不僅僅是傳統與現代之爭,而是一種對話上的不平等。傳統詩歌是詩歌,現代詩歌也是詩歌,但在沒有釐清現代與傳統的距離和差異之前,就將兩者納入到同一個詩歌範疇里來討論,必然會導致不對稱,比如我隨便一翻就能看到有人認為詩歌就是抒情言志的。當然這種錯位是真實的,也是歷史的,不能因為這種錯位的產生而簡單地批判漢語現代詩自身的價值問題,因為它自己就是在一個倉促慌亂的歷史階段里誕生的,而且在此後的長期時間內,關於漢語現代詩自己的理論建設工作依然做的很不足。從白話詩開始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完成這個工作,當然有許多研究者在做努力,但很多功夫都花在了從現代詩源頭上外國做歷史路徑流變的考察,這個狀況到了大概十多年前才有改觀,不過學術研究的成果到普及教育的階段還需要很長時間的準備,而且在美育長期缺位的狀況下,這樣的準備工作尤其任重道遠。

至於國外的情況,各有不同,但總體上看詩歌的式微在全世界都一樣。另外還有台灣,台灣在國民教育上對現代性的接受上比大陸要起步的早一些,這跟他們的歷史也有關係,從藍星那一幫人開始,一直到後來搞詩歌的舞台藝術,搞圖像詩,以及包括對外國詩歌的翻譯,一度比大陸要走的遠,但是至於現在來看,教育成果到底怎麼樣,也不好說,這存在一個比較的標準問題。


謝邀。

首先詩的定義是:以抒情以言志。

現代詩更是完全突破了格律形式,追求自由和熱情的表述。

言論自由是沒錯,可是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階段,國內教育能上教材的基本是社會主旋律和經典文學題材。

現代詩的性質就決定了它的推廣,很多詩歌作品帶有濃厚政治、經濟敏感色彩,不符合社會主旋律的真善美,不能放在一群連世界觀都尚在確立的小,初,高中生階段。

詩是好的,是國粹經典的不斷革新,至於教育和推廣,任重道遠。


謝邀。

我認為不能完全算笑話,畢竟真正能理解並享受文學之美的人不多,特別是現代詩尤其是朦朧詩派,因為很多同學把握不了主旨,不知其所云,所以對現代詩沒有特別大的興趣,大多數人都習慣直截了當。那些非朦朧詩的現代詩,他們感覺語言又太直白,不美,不欣賞。

其次我覺得,現在社會上也考慮到上述情況,所以對現代詩的教育也就是淺嘗輒止(也不能這麼說,可能我心中學習詩歌的方向不太一樣),機械地給學生們灌輸詩的理論性知識,這樣一來就極容易把現代詩的美破壞。我個人來說最不喜歡做的就是散文詩的閱讀理解,常常是我這麼理解,答案偏偏背道而馳。

還有一點挺讓我難受的——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我能說我還是很喜歡讀詩寫詩的嗎?


謝邀。作為當代高中生,來說說身邊的同學們。

本人高二文科生,身邊的女生大多喜歡言情穿越一類的小說,很少有人喜歡讀詩的。最多抄幾句網上流行的話矯情一下。

但是就我個人認為,我們的語文老師還是很不錯的,不像前面有提到的那種混日子的人。我認為他還是個不錯的人,有自己的見解和想法,講課時也強調我們應該去感受文字的美。

就我自己,我更喜歡唐詩宋詞多一些。現代詩讀的不多,喜歡的也就那麼一兩首。

我記得高中語文第一課講的就是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

我們老師其實講的不錯,但是好多同學都沒有理解它的意思。只是看一看,讀一讀,誇一誇最後一句很美。

個人認為文學這東西真不是什麼人都能理解的。教育是一方面,個人也是一方面。現在的高中生,就我自己見過的說,喜歡這類東西還能有點自己的感受的,真沒幾個。

而且將原本自由,美好的詩詞非要按照標準答案寫的那樣理解它的意思,也是一件悲哀的事吧。


謝謝。

不懂現代詩。只知道讀詩的越來越少,如果連語文教材里都不選現代詩的話,那詩歌就真完蛋了。所以,笑話也是話,比靜悄悄要好多了。


推薦閱讀:

求對個對子,李廣射岩,弓雖強,石更硬。?
有哪些值得推薦的中文詩集?
你所讀過的最深刻的詩歌是什麼?
「英語文學性極強」是怎麼表現出來的?跟漢語相比呢?其他語言的文學性如何呢?
你認為最好聽的語言(方言)是什麼?

TAG:教育 | 文學 | 詩歌 | 後現代主義 | 現代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