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請問如何如法的供養佛?

方法和手段都有哪些?

請知道的師兄談一談.


大般涅槃經

八十高齡的佛陀,走完了他人生中最後一次旅程。在拘屍那的沙羅樹林里,他的人間遊行將要在此結束。

「阿難,在這沙羅雙樹間鋪一個朝北的床鋪吧,我很累了,我想要躺著。」

阿難鋪了床,世尊右肋向下,兩足相疊,正知、正念,安靜的躺著。

那時,根據經上記載的,沙羅樹忽然在它不該開花的時候開滿了花,灑落在了佛陀的身上。天空中有曼陀羅等天界花,從虛空散佈於佛陀身上。美妙的音樂也在天空中響起。這些都是為了供養佛陀而來。

這或許是經典的編撰者,為了描寫佛陀的這最後的莊嚴而作的修飾。但在這裡,卻記著佛陀最真實的垂訓:

「阿難,雖然沙羅樹開滿了非時花,從虛空散落各種香花,天空中傳來美妙的音樂,但是,不應該以這種方式來尊敬、供養如來。阿難,只要優婆塞和優婆夷,比丘和比丘尼,能夠住於法,隨法而行,這就是對如來最崇高的供養了。所以,阿難,你們應該住於法,隨法而行,照法去做。應當這樣學才對。」

大般涅槃經有太多的地方,讓我讀來覺得感動,彷彿回到兩千多年前,在那片樹林里,見到了這位一生踐行解脫之道的佛陀。在臨死前,他仍在對著比丘們說:如果你們對法還有任何的疑惑,趁著現在問我吧,不要等到以後因為面對著我卻沒有問而懊悔。如果你們出於對我的敬重而不願意發問,那請你的朋友代替你提問也好。

最後,以阿那律的偈結束吧:

沒有了入息出息,

對像這樣心已住立者來說,

不擾動,只向於寂靜,牟尼死了。

以不動之心,忍受苦痛,

就如燈火的熄滅,

那是心的解脫。


複次善男子。言廣修供養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會圍繞。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現前知見。悉以上妙諸供養具。而為供養。所謂華雲鬘雲。天音樂雲。天傘蓋雲。天衣服雲。天種種香塗香燒香末香。如是等雲。一一量如須彌山王。燃種種燈。酥燈油燈諸香油燈。一一燈炷。如須彌山。一一燈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諸供養具。常為供養。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舍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比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分。諭分。優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修行出生諸佛故。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故。此廣大最勝供養。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供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不可盡故。我此供養。亦無有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普賢行願品》


《維摩詰經》

即時月蓋王子行詣藥王如來,稽首佛足,卻住一面,白佛言:『世尊,諸供養中,法供養勝。云何名為法之供養?』

佛言:『善男子,法供養者,諸佛所說深經,一切世間難信難受,微妙難見,清凈無染,非但分別思惟之所能得。菩薩法藏所攝,陀羅尼印印之,至不退轉,成就六度,善分別義,順菩提法,眾經之上。入大慈悲,離眾魔事及諸邪見,順因緣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空、無相、無作、無起。能令眾生坐於道場而轉法輪,諸天、龍神、乾闥婆等所共嘆譽。能令眾生入佛法藏,攝諸賢聖一切智慧。說眾菩薩所行之道,依於諸法實相之義。明宣無常、苦、空、無我、寂滅之法,能救一切毀禁眾生。諸魔外道及貪著者,能使怖畏,諸佛賢聖所共稱嘆。背生死苦,示涅槃樂,十方三世諸佛所說。若聞如是等經,信解、受持、讀誦,以方便力為諸眾生分別解說,顯示分明,守護法故,是名法之供養

又於諸法如說修行,隨順十二因緣,離諸邪見,得無生忍。決定無我,無有眾生,而於因緣果報無違無諍,離諸我所。依於義,不依語;依於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於法,不依人。隨順法相,無所入,無所歸。無明畢竟滅故,諸行亦畢竟滅;乃至生畢竟滅故,老死亦畢竟滅。作如是觀,十二因緣無有盡相,不復起相,是名最上法之供養"


複次善男子。菩薩成就十種法。得善巧供養一切如來。何等為十。

一者 以法供養。即供養一切如來。非財供養。

二者 如說修行。即為供養一切如來。非財供養。

三者 為利益安樂諸有情故。即為供養一切如來。非財供養。

四者 為攝諸有情故。即為供養一切如來。非財供養。

五者 隨所作事皆為利益諸有情故。即為供養一切如來。非財供養。

六者 不舍離誓願。即為供養一切如來。非財供養。

七者 不舍菩薩所作事業。即為供養一切如來。非財供養。

八者 如理思惟故。即為供養一切如來。非財供養。

九者 心無厭倦故。即為供養一切如來。非財供養。

十者 不舍離菩提心故。即為供養一切如來。非財供養。

云何為法供養

善男子。以法身即是諸如來故。法供養已即為供養一切如來。

云何如說修行

謂如說修行成如來故。

云何為利益安樂一切有情

謂如來出現為利益安樂一切有情故。

云何為攝受諸有情

謂如來出現攝受一切諸有情故。

云何為利益諸有情

以所作事業皆為利益諸有情故。

云何不舍誓願

以舍離誓願不能利益諸有情故。

云何不舍菩薩所作事業

若違背菩薩所作事業。即不能供養一切如來。

云何如理思惟

謂不如理思惟。不能供養諸如來故。

云何心不疲厭

謂心若疲厭。即不能供養一切如來。

云何不舍菩提心

以舍離菩提心。即不能供養一切如來。何以故。善男子。以諸菩薩為利益有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無有情則諸菩薩不現等覺。是故以法供養。即得供養一切如來。非財供養。

善男子。菩薩成就此十種法即得善巧。承事供養一切如來。


佛陀入滅了。


千萬般供養,不如法供養。

就像我的一句話介紹。

前提是,供養的是正法,而非邪法。

南無佛法僧


您好。

如教修行供養。

假令供養恆沙眾,不如堅勇求正覺。《佛說無量壽經》。


推薦閱讀:

求問地藏經的誦讀方法和全文註解,以及注意事項。
有哪些匪夷所思的、讓人倍感神奇的佛經?
有他心通是什麼體驗?
你對佛教信幾分?
為什麼這樣的因會得那樣的果?憑什麼?

TAG: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