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學佛的信心是怎樣日益堅固的?

俗話說:「信為道源功德母」。

但求真的路上難免伴隨著許多質疑與困惑。

希望路過的善知識們能不吝分享一下各自的心得體會,同時給迷茫中的末學們提供些指導或建議。

感恩!


補充三個戒邪淫的感應,覺得對某些師兄會有些警醒和幫助:

1,夢到自己在列車上用手機還是mp4看黃片,鼻子忽然流血不止,我連忙跑到列車衛生間用冷水敷額頭,血止住了。又回座位繼續看,才一動念,鼻血又湧出來,我便再跑進衛生間止血,卻毫無效果,慌張之際,有個中年男子給我一顆葯,並說:不要再犯了,很危險的。吃了葯,血立時止住了。

2,我受梵網經在家菩薩戒,參加法會的某天夜裡,我夢到自己進了別人的卧室,看到兩個赤身裸體的美女以貴妃卧的姿勢靠在床上,我走過去摸了摸其中一個,只是摸。

被摸的女人問我:怎麼不繼續?

我:我受菩薩戒了,不敢破戒。

此時,這女人化出原形,是一位豬頭人身的護法神,他對我說:是的,不要破戒。

3,一天下午,一師兄帶我見一位來漢地結緣的仁波切,見面後,仁波切為我講解邪淫:邪淫啊,不要犯,什麼是邪淫呢,就是不能和已婚的。

我還跟著附和:對,不可犯邪淫。

這位仁波切又再三強調,和已婚的是邪淫。

我又一邊口頭認可,心裡感到奇怪,難道和未婚女性就不算邪淫嗎?怎麼老強調已婚。

隔了半年左右,我鄰居閃婚了,妻子也頗有姿色。有時候老公不在,就會到我家坐坐,孤男寡女的。老實說,心猿意馬了,而且我隱約覺得她看我眼神也有點怪異。然後我忽然想起那位仁波切的話,心中一驚:不會說的這事吧。本來就受菩薩戒了,有仁波切的話,更不敢造次。便故作冷漠,最初她並沒意會,久了,就再也不來了。

。。。。更新完畢。。。。

最初,以解苦為信,或者說,沒空考慮信心,只是想找答案。

接著,以感應為信,我朝拜普陀山時,三步一拜繞塔,當晚夢到自己吐出一團白煙,這團煙化成好幾隻動物走了。我曾殺害過小動物,懺悔。

當時同去的一些師兄看到觀音菩薩站在天上,我沒看到,還記得自己當時為此痛哭了一會。

去遼寧海城大悲寺的路途中,認識一個開小旅店的老闆,他也曾在法會親眼見過菩薩出現在天上。

還有,遇到過一次有神通的師兄。能覺察我的念頭,我一言不發,他能和我心裡對話。

最後,修證為信,對照經典發現一樣,這個就不細說了,師兄們肯定都有的。

但目前還不敢說自己是佛弟子,因為我聽說只有明心見性者才能信心堅定不移,我還沒明心見性。不敢誇海口說信心堅固。

這就是我信心建立的過程。


信心確實很重要,但沒有所謂的:信為道源功德母。

佛陀曾對葛拉瑪族人做過如下開示:

不要因為你聽過許多次而接受;

不要因為你相信前人或傳統而接受;

不要因為很多人都這麼說而接受;

不要因為這符合你讀的經典而接受;

不要因為聽起來合理而接受;

不要因為這符合你的信仰而接受;

不要因為你的老師如此宣揚而接受;

只有你親身體驗與了解啦這個道理,並發現這個道理是完滿的,對個人或他人都有幫助,這時候,不僅要信仰它,而且要實踐它。

任何形式的盲目信仰都是有害的,例如:有一味葯,可以包治百病,但你並未品嘗過,你只是聽某些大師,某些教授做過廣告宣傳,因此你便產生了盲目的信心,與此同時,那些大師教授大力宣揚,你應該積德行善,你傳"教"給他人時便會有無量功德,在死後會怎樣殊勝。於是你出於盲目信心便開始見人便說,這味葯如何如何好,直到因為這種瘋狂而所有理智的人都遠離了你。

如果從第三視角來看,這樣的人很可笑,但這種人在生活中比比皆是,甚至知乎宗教板塊一抓一大把。

愚痴的人們不在乎事實的真相是什麼,只要符合我所想的,我就固執的認為這是事實,人們已經不寄希望於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脫離痛苦,凈化自己的心,而是希望等待死後達到某地成佛成聖。

這就是所謂的強調信心得來的結果,這樣的信心和傳銷有什麼不同?

再看一遍佛陀對葛拉瑪族人的開示:

不要因為你聽過許多次而接受;

不要因為你相信前人或傳統而接受;

不要因為很多人都這麼說而接受;

不要因為這符合你讀的經典而接受;

不要因為聽起來合理而接受;

不要因為這符合你的信仰而接受;

不要因為你的老師如此宣揚而接受;

只有你親身體驗與了解啦這個道理,並發現這個道理是完滿的,對個人或他人都有幫助,這時候,不僅要信仰它,而且要實踐它。

稍微有些理智的人都會發現,盲目的信仰和佛陀的教導是背道而馳的。

真正的信心是什麼?

是你體驗之後所產生的信心。

舉個例子:你並未使用過X牌子的肥皂,你不知道它的去污能力是否好,當別人推薦給你時,你保持著懷疑,但你還是決定去嘗試,你在嘗試後,發現去污能力還不錯。於是在接下來的一年中,每次洗衣服你都使用這個牌子的肥皂,每一次效果都非常的好,於是你對這個牌子的肥皂產生出了信心。恰巧你的朋友向你詢問,哪個牌子的肥皂比較好?你開始向你的朋友推薦,並且信心十足的保證,X牌的肥皂非常的不錯。你的信心來源於無數次的實踐體驗產生出的信心。

佛法的核心在於滅苦,凈化我們心中的諸多情緒煩惱。而佛法的信心也如洗衣服般,我們經人推薦,嘗試某一種修行方法,目標是為了凈化我們心中的煩惱,去除我們的情緒煩惱,剛開始我們帶著懷疑,但第一次嘗試後,我們發現,這個方法很不錯,可以非常有效的去除情緒煩惱,於是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堅持練習,於是我們發展出了信心,對這個方法的信心。

只有經歷了實修實證,在實際的體驗之後升起的信心,才能稱之為正確的信心。


學佛的信心???

為啥當下的普遍情況一個兩個信心都杠杠的,但學的不是佛呢?


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多讀誦金剛經和心經,金剛經是能斷一切邪知邪見的佛經,經常讀誦能生出般若智慧和正知正見。心經也是般若部的重要經典,這兩部經能讓我們藉助空性的力量,生出根本智慧,在這紛亂的世間分辨是非對錯。


靠練這個,定力得以實質性的提升

無相念佛

南無佛法僧


第七、唯識宗

一、定義

不承認外境,而承許依他起諦實存在的宣說佛教宗義者,就是唯識宗的定義。

二、派別

唯識宗分二派:實相唯識派和假相唯識派。在持青色眼識中,青色現為青色的相,就是實相派與假相派爭論的焦點。

實相唯識派主張,在持青眼識中,青色現為青色般地存在。假相唯識派主張,在持青眼識中,並非如青色現為青色般地存在。為什麼這樣說呢?這二派雖然都一致同意,在持青眼識中,青色現為青色、青色現為粗相、青色現為外境。不過,實相唯識派主張,在持青眼識中,青色現為外境已受無明染汙,而青色現為青色及青色現為粗相,並未受無明染汙。假相唯識派主張,不但青色現為外境已受無明染汙,青色現為青色及及青色現為粗相,同樣受無明染汙。因此,主張如根識現到粗相般的相是存在的唯識師,就是實相唯識派的定義。主張如根識現到粗相般的相是不存在的唯識師,就是假相唯識派的定義。

真相唯識派分三:能取所取等數派、半卵對開派、種種無二派。關於這三派的差別,智者說法不一。拱如·傑千桑布所著《中觀千帖論》一書中說:取名能取所取等數派,是因為他們主張,取蝶翅花紋的眼識執花紋時,境的方面提供了青、黃等一一不同相,而具境方面也如實現起青、黃等一一不同相。取名半卵對開派,是因為他們主張,如是取境時,境的方面提供了青、黃等一一不同相,而具境方面則沒有生起青、黃等一一不同相。取名種種無二派,是因為他們主張,如是取境時,境的方面沒有提供青、黃等一一不同相,只是提供個雜色,而具境方面沒有生起青、黃等一一不同相,只是現起個雜色。

種欽雷巴桑布和班禪索南札巴等人說:取名能取所取等數派,是因為他們主張,如同青、黃二體性相異般,持青、黃的眼識中,也有若干體性相異的眼識。取名半卵對開派,是因為他們主張,雖然整體而言,青色與持青眼識二者皆是心的自性,但二者卻是異體的。取名種種無二派,是因為他們主張,如同花紋上的青、黃二色同體般,同樣地,持青的眼識、持黃的眼識也是同體。

《大宗義》一書中說:取名能取所取等數派,是因為他們主張,持花紋的眼識見花紋時,與花紋上青、黃等色數量相等的同類識頓時生起。取名半卵對開派,是因為他們主張,青與持青眼識二者,就其生成的時位來看,二者一前一後;然而就識緣境的時間來看,二者是同體的。取名種種無二派,是因為他們主張,持花紋的眼識見自境時,與境紋上青、黃等數相等的同類識並不頓時生起;唯獨持花紋的眼識,是持花紋上青、黃等色的根識。上述三說,何者較妥,請自受持。

能取所取等數派又分為二派:一派主張八識,另一派主張六識。種種無二派也有二派:一派說六識,另一派說單一識。

假相唯識派分有垢和無垢二派。有人說,因為一派主張心的體性受到無明習氣染汙,所以稱為有垢派;另一派主張心的體性絲毫不受無明習氣染汙,所以稱為無垢派。也有說,因為一派主張,佛地雖離無明,但仍有錯亂現,所以稱為有垢派;另一派主張,佛地無無明,也沒有錯亂現,所以稱為無垢派。

唯識宗又分隨教行唯識宗和隨理行唯識宗二派。隨教行是尊奉《瑜伽師地論》的唯識宗派;隨理行是尊奉《七部量論》的唯識派。

三、釋名

因為此派倡言一切法只是心的體性而已,所以稱為唯心宗或唯識宗。又,此派從瑜伽的基點確立道行的實踐,所以也稱為瑜伽行行派。

四、主張

(一)根的主張

(1)境

一切所知攝為三性,因為一切有為法是依他起,一切法性是圓成實,其餘是遍計所執。雖然這三種法都是自方有、自性有,然而是否諦實存在是有差別的,因為遍計所執諦實無,而依他起和圓成實二種法是諦實存在的。

雖然勝義上不存在,但在分別識前存在者,就是遍計所執的定義。它分二類:名言遍計所執與無相遍計所執。前者如所知,後者如二我。

依因緣等增上而生,且是圓成實的所依,就是依他起的定義。它分二類:清淨依他起和不清淨依他起。前者如聖者的後得智、佛的相好,後者如有漏取蘊。

二我隨一所空的真如,就是圓成實的定義。它分二類:不顛倒圓成實與不變易圓成實。前者如聖者的根本智,後者如法性。不顛倒的圓成實雖然被列入圓成實之一類,但卻不是圓成實,因為它不是所彼能盡除障礙的、清淨道的究竟所緣。

又,所知分為二類:世俗諦、勝義諦。以觀察名言的理智量獲得之境,就是世俗諦的定義。虛假的事物、世俗諦、名言諦同義。以觀察勝義的理智量獲得之境,就是勝義諦的定義。空性、法性、圓成實、勝義諦、真際、真如同義。凡是勝義諦皆遍於自相有,而世俗諦則皆不遍於自相有,以依他起雖然是自相有,遍計諸法則自相不存在故。又,虛假不一定皆虛假的存在,因為依他起雖是虛假,但並不是虛假的存在。

經部宗、唯識宗、中觀宗自續派,對於三時和無遮的安立方式都是相同的。

色等五境非外在義,因為五境是在阿賴耶識上,共與不共業的習氣習氣之力,由內識之實體而生起。實相唯識派主張,色等五境雖非外境,仍可成立為粗相;假相唯識派主張,不能立為粗相,以若有粗相則必為外境之故。

(2)具境

因為隨教行者主張八識,所以他們認為阿賴耶識就是補特伽羅的事例。隨理行者則主張意識是補特伽羅的事例。

隨教行者主張,阿賴耶識緣內在的習氣,而其相不間斷,性為無覆無記,唯與五遍行的心所為伴,其相應的心王極堅固等為其特色。在有覆與無覆二者之中,屬於無覆無記,因為斷善根的相續中有阿賴耶,所以阿賴耶不是善,上二界也有,故非不善。染汙意緣於所緣─阿賴耶,其行相是認阿賴耶為我的行相,性為有覆無記。其餘六識的安立方式和一般的說法一樣。

量分現量與比量二種。現量有四種,自證現量和瑜伽現量遍不錯亂識。實相唯識派主張,在凡夫相續的持青眼識中,青色現為青色相是不錯亂識。假相唯識派主張,凡夫相續的根現量都遍於錯亂識,而其相續中的意現量則有錯亂與不錯亂二種。

(二)道的建立

(1)道之所緣

四諦的差別法─無常等十六行相、常一自在之我空,是粗品的人無我。獨立自主我空,是細品的人無我。色與持色之量的異體空、色在持色分別心的執著上自相存在之空,是細品法無我。二種細品無我都是空性,然空性未必是二種細品無我之任一者,因為滅諦和涅槃二者都是空性。

主張諸有為法與認持彼法之量同質,諸無為法與認持彼法之量同體。

(2)道之所斷

道之所斷有煩惱障與所知障二種。煩惱障如粗、細二品的補特伽羅我執及其種子,還有六根本煩惱及二十隨煩惱。所知障如法我執及其習氣。又,諸菩薩以斷所知障為主,不以斷煩惱障為主。小乘諸有學以斷煩惱障為主,不以斷所知障為主。

(3)道之建立

主張三乘中的每一乘都有資糧、加行二道,見、修二道以及無學道等五道的建立,而大乘在五道之上更有十地的建立。

(三)果的建立

定性小乘行者,以修補特伽羅無我的圓成實為主。修行至究竟時,依止小乘道金剛喻定,斷除全部的煩惱障,並同時現證小乘阿羅漢果。由於聲聞與獨覺二者所修的無我和所斷的煩惱毫無差別,所以聲聞和獨覺二乘都有八向住的建立。又,由於獨覺必定是欲界生身,所以沒有二十僧的建立。然而聲聞、獨覺二乘的果位並非毫無差別,因為有延長與不延長百劫修集福德資糧之差別,因此果位也有勝劣之別。

隨教行者主張,專趨寂滅的小乘阿羅漢不能轉入大乘道,菩提圓轉的阿羅漢可以轉入大乘道。而且是從有餘涅槃轉入,不是從無餘涅槃,因為此派主張究竟三乘。隨理行者主張,小乘阿羅漢可轉入大乘道,因為他們主張究竟一乘。

具有大乘種性者,以修法無我的圓成實為主。且以修三大阿僧祇劫資糧的方式,五道、十地循序上進。最後,以最後心的無間道盡斷二障,並於色究竟天證得自利方面斷、證圓滿的法身,及利他方面事業圓滿的二種色身。若依照某些尊奉《阿毗達摩集論》的看法,顯然還有以人身而成佛的情形。

主張佛經有了義和不了義的差別,因為《解深密經》中所說的前二法輪是不了義經,末法輪是了義經。了義與不了義的差別是這樣的:經文字面明說的義理不能如實被接納認可的經典,是不了義經。經文字面明說的義理可以被接納認可的經典,是了義經。

主張涅槃有有餘涅槃、無餘涅槃、無住涅槃三種。佛身有法身、報身、化身。法身又分自性法身和智慧法身二種。自性身又分自性清淨的自性身與客塵清淨的自性身二種。

由於唯識宗有上述的主張,所以被稱為宣說大乘宗義者。

結讚:奉行牟尼教法者,所說唯識諸宗義;此文由據善說撰,智者理當歡喜入。


中學時期曾試著打坐,有些稍特殊的體驗,從此相信禪定、神通、開悟之類事應該是有的。

後來遇到有幾位漢傳及藏傳高僧,有知道我細微心理活動的能力,或者知我很私人的事,別人完全不應知道的,還有的顯示預知的能力,因此相信修行有成就的高人或聖人,世上是肯定有的。

再有就是多看書,佛教書,或閱微草堂筆記那類書(聊齋志異則質量、價值較差),多讀之後你就知道輪迴之類事,或奇怪靈異類的事,應該是有的,因為記載太多了。(靈異事例現代新近發生的也有很多。)

中國現代教育、社會文化,還有新聞管制,造成很多人對那類書完全無知。簡直可以說,在古文化方面,有很大比例的中國人的見聞、見識近乎於是文盲的級別。


靜坐幾年都好像沒進步。由此,從圖書館查看了道家靜坐姿勢,突然反思,靜坐為平衡,為放鬆。忽然頭頂澆灌清涼,身心轉變由此開始。深信不疑。

隨著進步,意識清醒,心結減少,習氣脫落,與楞嚴經,園覺經,道德經,互相對應。

才明悟真實不虛。


龍泉寺的僧源學歷應該是獨步天下了吧

哪裡也很注重一本藏傳佛教次第鮮明的乾貨論著

就是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

腦補一下清華的理工男的物理科學哲學素養

去看看這部論著,應該會很增強信心

再接地氣點,推薦學誠法師,濟群法師微博,

白話點推薦慧燈之光叢書


煩惱少了很多。。。發自內心熱愛生活。。懂得感恩一切。。。會找事物兩面性。。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不管學啥,把學到的東西,拿到現實生活中實踐一下。

是騾子是馬,牽出來溜溜,別信廣告,看療效。

看看煩惱是不是確實少了,人際關係是不是確實好了……

信-解-行-證……無限循環。


做任何事情的信心都來自於你從中得到利益


只有基督教才注重信心,佛法是講求證悟。


因為知道每天都在死

因為知道身體不是真的我

因為覺得主觀思維不是完整的我

因為從修行以來,一直不願意接觸佛法,而無論何時佛法卻一直在給我暗示明示。


一方面是覺得當人很痛苦,看到我家的貓想到以後它老了也很痛苦。另一方面,比如前些日子一個雨天,晚上下了班,八點多鐘,電動車在一個急剎車後死活加不了油門了,只能坐在電動車上俯著身子用腳往前劃,過了五六分鐘,路燈打在一隻折斷了的蚯蚓身上,我當時已經走過了,發了慈悲心,又拐回去把他扔到路邊的草叢裡。結果,電動車馬上就好了。


對佛教道理的日漸清楚和認同


普門品說求財得財,求妻得妻,你讓我一個吊絲相信什麼,誦了好幾年大悲咒,也沒見起色


皈依


蓮舟集,七十空性論今詮


修。證。

按師父教的去修。

果然出現師父預計的結果。

自然就會相信嘍。


推薦閱讀:

學佛了覺得人生都是假象,可以偷懶了。慢慢發現好像一點懶也偷不到?
如何實修才能更快解脫,早日出離輪迴?
唯識學與心理學是什麼關係?
作為佛教徒,可以追求人生過得有趣么?

TAG:佛教 | 上座部佛教 | 大乘佛教 | 佛法 | 漢傳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