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PLC可以算是高端PLC?

可靠性?穩定性?信息安全?網路連通能力……哪些是未來我們對高端PLC最需要考慮的?

常常聽說西門子、施耐德、AB是三大高端PLC品牌,那麼這裡的高端是指什麼呢?嚴苛環境還是高速、高性能?所謂的高端PLC,究竟「高」在哪裡?


告別工控行業幾年的人不邀自來,也貢獻一點我的看法,最近很少接觸相關的知識,可能儲備已經有些陳舊了,不過基本的概念還是有的。
其實純粹是看一些答覆看不下去了,呵呵,請原諒我先吐槽一下……
------------------------------------------------------
「我們知道,工業現場有兩類測控系統。一類叫做生產過程式控制制系統,簡稱DCS;一類叫做供電設備和電力測控系統,叫做SCADA。」——摘錄
DCS是生產過程式控制制系統的簡稱?那叫分散式控制系統好吧!確實DCS更多是針對過程工業的,但這麼下定義也太任性了些。SCADA叫做供電設備和電力測控系統?那是數據採集與監視控制系統好吧,敢情就成了電力行業專用的了?
----------------------------------------------------------
「例如某工業現場有一台水泵。監視和控制這台水泵的流量、壓力等參數屬於DCS的範疇。目前測控參數大多利用變頻器來執行。DCS監視變頻器的上傳的參數信息,並實時地發布調控命令給變頻器;對於拖動這台水泵的高壓電機本身的工作參數,以及各種供配電的開關電器,其測控就屬於SCADA」——摘錄
針對一台水泵還開發倆控制系統,一個管監控水泵的參數,一個管監控水泵電機的參數,真開眼界啊,你們單位還真是很有錢呢!
順便問一下,管理起來方便不?累不累?
----------------------------------------------------------
後邊的內容槽點也很多,不過也不多說了,下面說正題。
1、先說DCS、PLC、SCADA三者之間的區別
首先明確一點,DCS和SCADA是系統,PLC是控制器;DCS和SCADA是概念,PLC是器件。

DCS系統最早是運算放大器、加法器等模擬器件發展來的,剛開始的時候僅有模擬計算功能,適用於過程工業;PLC是繼電器等邏輯電路發展而來,剛開始的時候只有邏輯功能(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最早的時候,二者之間的區別還是比較大的,也各有一批廠家分別生產DCS系統(如橫河、福克斯波羅、霍尼韋爾等等)或PLC(如西門子、AB、施耐德等)。但隨著計算機產業的發展,現在早就沒有那麼大的區別了(說白了都是計算機),DCS能幹的事情PLC也能幹,PLC的廠家也開始跨界生產DCS了。非要談區別,無非就是DCS一般都針對流程行業做了優化,更方便流程行業的開發,專業性更強;而PLC則沒有針對某行業的優化,各行各業都能用,不過應用開發比較麻煩。(這一段的PLC是指由PLC為核心構成的控制系統)。

SCADA是另外一個概念,引用百度百科上的一句話「SCADA系統是以計算機為基礎的生產過程式控制制與調度自動化系統。它可以對現場的運行設備進行監視和控制。」最初的SCADA系統是以計算機為核心的控制系統(SCADA的發展歷史不太熟悉,如有錯誤請多指正)。目前常見的SCADA系統,一種是依舊以計算機為核心,通過各種網路連接現場數據採集單元(RTU等)的;另一種則是以PLC為核心,計算機通過與PLC的連接,獲取現場數據採集單元的數據。

總結如下:
SCADA更偏重於監視,往往涉及的區域更廣,如一條鐵路的各種現場數據採集監控,如一個城市的燃氣站的數據採集監控等等;
DCS更偏重控制,往往連續性更強,如某一個化工廠的生產線控制系統等等;
而這兩者的控制核心皆可以由PLC來組成。

2、再說高端品牌PLC
西門子、施耐德、AB也談不上是什麼高端品牌,只不過這三家市場佔有率更大,賣的更多,話語權更強,更能貼金而已。參考手機行業,高端手機品牌從摩托羅拉到諾基亞再到HTC再到三星,風水輪流轉,也轉了好幾次了,工控行業更穩定點罷了。
高端和不高端也都是相對而言,每個廠家都有自己的高端產品,也有低端產品,你拿一個西門子200系列愣說是高端也不合適。
再說了,只有適合的PLC,沒有最好的PLC,還是針對具體需求選型吧,你要是僅控制幾個水泵,還有幾個水泵電機,選個西門子200就夠用了,沒必要配個DCS,再配個SCADA,還得上高端……

3、最後也試著回應下題主的主題,關於高端PLC,畢竟離開行業幾年,可能知識面已經沒有那麼高端了,如果說錯的話,歡迎指正。
首先,是可靠性,毋庸置疑,如果PLC三天兩頭當機,它各項參數再牛掰,也沒有任何企業願意使用。提可靠性,一當面是產品本身的質量過關,另一當面,則是必須能支持冗餘乃至多重冗餘。
其次,是運算能力:能支持更多的點數,能以更快的速率運算輸出。
再次是庫函數,或者可以理解為對各行各業的開發都有優化,更便於開發。
最後是信息安全,尤其對涉密單位或者軍工口,是重中之重。
個人理解主要就這麼幾點,至於網路能力啊、編程語言啊、可擴展啊之類,都是最基本的要求,不能滿足的產品早就死光了,更不用說高端了。
全屏手打,言簡意賅,如有反對意見,歡迎打臉……


說高端PLC,找了一些有特點的貨色(當然受限於個人的工作範圍,歡迎補充):
1.性能高端
西門子家,最牛逼的PLC是啥?S7-400H?我原來也以為是這樣的,直到後來發現了這貨:
SIMATIC TDC

這貨看上去就骨骼驚奇。。看看官方介紹:
SIMATIC TDC 是一款模塊式多處理器系統,由一個或多個機架構成。機架配備有 CPU、I/O 模塊和通訊模塊。多處理器運行使性能幾乎可以無限擴展。使用可擴縮硬體的模塊式系統結構,實時操作系統最小採樣循環周期100us;由於具有 64 位構架的 CPU;能夠實現最高的性能,每個機架最多可以配備 20 個 CPU 進行同步多處理;由於使用了 VME 匯流排系統可以在 CPU 之間實現極高的通訊性能;同步耦合最多 44 個機架;使用 STEP 7 工程組態工具實現了圖形組態連續功能圖(CFC)和順序功能圖 SFC(順序功能圖);C語言,功能塊生成器。

劃重點:
一個機架最多20個CPU,最多44個機架同步。也就是最誇張配置880個CPU並行工作。100us級別的掃描時間(對比普通PLC一個掃描周期10ms的水平)。

這頭性能怪獸。。。主要適用於大量閉環控制迴路。我在鋼鐵廠的軋鋼生產線上看到過,精度要求極高,而控制的軸又特別多。。。

2.安全PLC(多重冗餘系統)
在過程行業,安全儀錶系統(sis)是總稱,負責保護人員,設施和環境安全。具體有應急關斷系統(esd),有毒可燃氣體關斷系統(fgs),高完整性壓力保護系統(hipps),反應堆保護系統(prs)等。這個東西在化工,石油開採(特別是海上),核電領域是非常重要的。一出事情,全世界所有媒體妥妥上頭條。

一般常見的大型安全PLC有,SIEMENS公司的S7-400FH、ABB公司的800xA-Hi、ROCKWELL公司的Triplex AAdvance、Triconex公司的TRICON系統、Honeywell公司的FSC系統;HIMA公司的H41q和H51q系統、GE公司的S90-70 GMR系統、Emerson公司的DeltaV、Yokogawa的ProSafe等等。

三重冗餘(tmr),四重冗餘(qmr)是這個領域的主流配置。表決邏輯一般都是2oo3D或2oo4D。即3選2和4選2。D的意思是diagnose診斷降級功能,即發現某一塊cpu故障,可以自動切除故障cpu。此時,2oo4D的可以降到2oo3D運行;2oo3D的可以降到1oo2D運行;1oo2D的還可以降級到單機使用。

Rockwell的AAdvance , 很明顯是2oo3D結構(底座是3的倍數,上圖只插了兩個板卡做1oo2D)

ABB 的800xA-Hi,使用的是2oo4D結構。

SIEMENS的S7-400FH (這貨其實比較奇葩,它和S7-400H的PLC惟一的外觀區別,就是那兩個黃色標誌,即安全認證標誌)

你們以為這就無懈可擊了? 德國HIMA公司,作為最老牌的安全儀錶系統公司,專門顛覆你的想像:

HIMax是HIMA公司最新推出的產品,支持可變冗餘結構,實現兩重化冗餘、四重化冗餘、六重化冗餘、八重化冗餘。。。。。。運行時自由切換冗餘結構。。。。。。
恩,可靠性分析中常用一種可靠性框圖,一般的PLC分析可靠性時看上去是這個樣子的:

工作中常用的冗餘PLC系統一般都是這樣子的:

三重冗餘的樣子:

八重冗餘。。。。。我不想畫了。。。畫不出。
另外,這種系統還要考慮感測器、執行機構的冗餘,電源部分的冗餘,分散位置安裝(如果裝一個柜子里,萬一柜子過熱可能把所有模塊都弄壞了)。

啰嗦那麼多,這個安全怪咖到底有多安全呢。按照IEC61508規範,SIL4級別plc的平均使用時失效概率(PFDavg)小於10的-4次方。如果工廠發生事故徵兆,那麼控制器99.99%是可以及時判斷並動作的。如果工廠一年發生一次事故徵兆,那麼平均一萬年才會遇上一次由於控制器失效導致的事故。。。。

當然,這只是plc的部分,實際概率還需要加上感測器和執行機構的失效概率。
什麼?你們工廠一年發生10起事故癥候?那好吧,改成千年一遇。。

什麼?你們廠一年可以發生100起事故癥候?改成百年一遇。。。感覺這特么才符合中國國情。

什麼?你們廠一年可以發生1000起事故癥候,還沒有安全系統?厲害了word哥,你們是想毀滅地球吧。


有意思的問題。
舉幾個我工作中的例子吧。
第一個例子:工業現場信息採集和通信管理PLC
我們知道,工業現場有兩類測控系統。一類叫做生產過程式控制制系統,簡稱DCS;一類叫做供電設備和電力測控系統,叫做SCADA。

下圖是ABB的中檔PLC的技術說明,可以看到其中的通信介面及規約。

例如某工業現場有一台水泵。監視和控制這台水泵的流量、壓力等參數屬於DCS的範疇。目前測控參數大多利用變頻器來執行。DCS監視變頻器的上傳的參數信息,並實時地發布調控命令給變頻器;對於拖動這台水泵的高壓電機本身的工作參數,以及各種供配電的開關電器,其測控就屬於SCADA。

生產過程參量的變化相對緩慢,且干擾也較弱。例如流量、溫度、壓力、物料等等,其變化周期為一般為數秒,甚至更長;電力測控過程的參量的變化快速,干擾強烈。例如開關電器的開合、電壓尖峰突變、電流突變和短路電流衝擊等等。在這些過程中,變化周期一般短於1秒,甚至短於5毫秒。
不管是SCADA還是DCS,在現場都有PLC櫃,目的是採集信息,並執行通信管理和信息交換的任務。
我的工作屬於SCADA,我們在現場一定會配套通信管理機。開始我們使用一般的PLC,結果發現問題百出,且集中在內存分配、通信程序中斷處理等問題上,有時甚至會自動複位重啟,給現場帶來巨大的顛覆性的衝擊。
另外,PLC的EMC等級特別重要。不少低檔的PLC,在工業現場,特別是在變電站高電磁環境下,甚至會發生損毀和自燃。
所以,在這種工作條件下,必須採用中檔的PLC。此類PLC的通信介面和通信速率要足夠,電源的抗擾能力也要足夠。
第二個例子:互投冗餘系統
所謂互投冗餘,指的是兩台PLC的CPU同時工作,一台主用,一台備用。一旦主CPU死機,備用CPU必須無縫切換。
此類PLC常用於發電機轉子測控。
大家都知道交流電的頻率是50赫茲,可想而知發電機的轉子轉速有多快。執行測控的PLC,若一旦出現CPU死機,則必須在幾個時鐘周期由備用CPU替換。
這種雙CPU的PLC屬於高檔PLC,也叫做PLC的硬體冗餘。
PLC也有軟體冗餘,它可以工作在速度較低的環境下。例如ABB在地鐵工程中為車站配電室(供電配電室、環控配電室、牽引配電室)配套的PLC冗餘一般為軟體冗餘。即便它的速度較慢,但也必須採用中檔的PLC。
在這裡,AB的PLC用的特別多。AB的PLC見下圖:

==================
從這兩個例子我們看到,採用什麼檔次的PLC,完全由控制對象的工作特性以及它的工作環境來決定。與設計工程師的個人愛好無關。
也因此,審查和確定某款PLC,不但要從它的樣本參數看,還要看它的型式試驗參數,特別是EMC性能、系統穩定性和可靠性。


因控制工程網的編輯之邀,我參加了目前正在幾個網站論壇舉辦的「高端PLC大討論」活動,撰寫了一篇討論文章,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

今天我將從一個用戶的地角度,來看待現在自動化行業PLC的未來在哪裡。作為一個從業自動化十幾年的老司機來說。不得不說現在的自動化行業已經是「百家爭鳴,花開千朵」的情況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就在中國邁向製造強國提出來中國製造2025願景之下,就在德國倡導的工業4.0發起之際,就在美國舉起工業互聯網大旗之時。所有的自動化的廠商和行業資深人士全部提出來,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IT和OT融合,IT就是信息技術,OT就是運營技術(自動化技術)。這些雨後春筍般的先進的技術理念,超前的解決方案,猶如梨花帶雨般毫無顧忌的滋潤著國人的對自動化和信息化融合那饑渴的求知慾望。

我希望自動化用戶們,理性對待這個知識膨脹的時代。冷靜的坐下來思考一下,你到底需要什麼?而自動化產品又能給你什麼?切入正題,我們今天就來看一下,做為用戶你真正需要的是什麼PLC?PLC的功能不想在這裡做重複定義,大家基本上每天都在跟它直接和間接打著交道,可以說PLC已經成為自動化行業的代名詞之一。IT和OT在融合的道理上,我給大家提幾個思考點,無關乎哪個廠商的產品。

1、PLC的高可靠性。大家試想一下,PLC近10年在幹什麼?一直在擴展功能。而在穩定性上大不如以前。估計很多廠家人的開始準備手裡的板磚了。不知道有多少人還記得西家的S5,羅家的PLC5,施耐德的莫迪康984,那個時代的產品,穩定性極高,現在的產品經常有要求加G3防腐等,在那個時代,什麼保護都沒有但就是不出故障,一款PLC5在滿是碳粉的鋁車間運行15年,備件都沒有換過,就是不敢拔下來吹掃檢修。那這裡是為什麼呢?其實那個時代的電路板還不是高度集成,PLC的設計人員需要對電路板和元器件做參數設計和選型,在那個時代這些設計人員都是電路發燒級別,所以當時的PLC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極高,當然價格也是不菲。但操作的人性化可以說極差,礙於那個時代操作系統的發展背景。但現在的PLC的可靠性呢?由於高度集成的晶元的出現,現在PLC的電路板很簡單了,你打開看一下除了晶元和簡單的外圍電路沒了。而這種高集成的好處就是簡單,但壞處就是可靠性大大降低。對於EMC的測試,有時廠商也是沒有辦法,集成的晶元就是有問題,那咋辦!還是希望做為用戶先關注PLC本身的穩定性,要知道作為大型的PLC,尤其是冗餘架構的產品,首要任務是啥,穩定運行控制程序,本本分分的把IO按照邏輯進行採集和輸出,再考慮其他吧!

2、PLC的功能性。接下來我們談談PLC的功能性,西家的TIA如火如荼,S7-1500風生水起。其實更多是談論功能,比如工具軟體的統一(組態和監控放在一起),控制功能的統一(運動控制,傳動控制,過程式控制制),可以支持WEB的診斷(1500的新功能),一個CPU上集成了多個網口(就是把以前通信卡集成了)。其實大家可以看出來自動化廠商就一個目的,「融合」,把以前分散在不同產品結構上的功能集成在一起,還非常驕傲和自豪對客戶說,我們研發出來劃時代的智能PLC,更是未來兩化融合的基礎。看到這我就想笑,好像沒有集成這些功能,就會阻礙自動化行業飛奔的腳步一樣。作為用戶真正需要的功能是SDC(軟體定義控制器),也就是未來編程組態的工具統一標準化,可以通過一個編程工具對各家的PLC進行編程組態,無論是控制還是監控。對於各家PLC只需要提供運行環境就可以了。因為PLC所用的CPU晶元在快速的迭代,性能和功能都是成幾何倍數增加,就像ARM打算挑戰intel一樣,嵌入式CPU已經不是吃乾飯的了。那未來我在這裡大膽的猜測一下,個人覺得HMI這個產品將消失,取而代之是基於PLC base的web監控。其實大家就可以把未來的PLC當作一台小的計算機,沒有它做不了的工作,這個時候你再試想一下功能性的問題,也就不是問題了。
3、PLC的開放性。在這裡我們主要是討論網路,其實這個問題本不想多談,因為一說這個問題就會引起太多廠商的共鳴,為什麼呢?其實大家都知道自動化的主戰場未來10年都是在通訊協議層面上,無論是Profinet,Ethernet/IP(CIP)還是Ethercat和Powerlink,都是在爭奪客戶產品的市場佔有率,更是工業乙太網組織遍地都是,都恨不得再弄個GB/T啥的,甚至想把/T幹掉,那樣就可以在自動化領域贏得先機。(很多人會問,哥你把Modbus tcp忘記了吧,不是Modbus tcp已經被odva收編,協議棧已經被CIP集成)。那用戶就會問哪個協議好呢?其實沒有什麼好不好,就看你選哪個,工業通訊協議分兩個陣營,分為標準TCP/IP和基於標準TCP/IP兩種,(Ethernet/IP和PowerLink是標準TCP/IP協議棧,而Profinet和Ethercat是基於TCP/IP的協議棧)這兩種是截然不同的作為客戶如果你選了標準TCP/IP的協議意味著你可以在標準的IT架構上使用工控產品,而無需考慮協議轉換的問題,對於未來TCP/IP的先進性也不需要擔憂,他就是構建這上的7層協議而已。而如果選擇基於TCP/IP的協議的呢?什麼叫基於?其實就是自行修改了TCP/IP的報文甚至修改了2層的通訊晶元(Ethercat)那這種協議的好處就是針對工控的應用而研發,在構建IT和OT融合的時候,邊界設備需要使用這個協議廠商支持的網路設備。在基本控制(IO,上位機,site to site)上這兩種沒有太多的區別,對於用戶絲毫感覺不出來,在開放性上可能標準TCP/IP的協議廠商會有一些先天優勢。但在特殊行業和領域,對於要求通訊速度極快的領域,基於TCP/IP的協議還是有自己的優勢,你想呀!原本150位元組的TCP/IP的報文被精簡了,那將是一個讓你輕鬆和愉快的事情,更甚者在MAC這層已經發出去了,呵呵!這方面我對施耐德最近搞的M580還有用M580開發的昆騰+,號稱是真正一網到底的ePAC還是有些期望的。
4、略
5、略
其實應該還有很多的可以拿出來討論和分析的特點,如果大家對此有更多的想要聊的和深入探討!


要說高端PLC,實際上主要是指冗餘PLC,特別是在過程式控制制方面,冗餘性能基本就決定了PLC是否可用。個人認為,從傳統看,Modicon的昆騰系列PLC冗餘性能是最有優勢的,在石化、冶金、水泥、水電、能源、交通、機場、環保水處理、礦業等等行業用昆騰的最多,再不行就用DCS了。聽說施耐德出了一個昆騰+ ePAC,大有取代原先的昆騰產品,不過還沒有實際用到過,看看是否能經得起市場檢驗。


工業控制器的發展路線會是:

硬體不斷升級:

例如老版本的民用CPU工業化,比如說以前的ATOM系列,後面可能是現在的i3,i5低壓版本;

軟體不斷通用化:

比如說支持高級語言編程,或至少是C語言,basic語言之類的,比如說跑通用的操作系統,linux或是wince之類的。


所以按照這個思路來看,PLC目前的發展基本上到頂了,因為PLC本身還是偏硬體的,而發展的角度來說,是需要軟硬體全面升級。

所以再向後面發展的話,PLC的硬體平台會被整合到新的系統之下。

等新的平台價格降下來之後,就是產業全面升級了,比如說這些年提出來的PAC概念。


上面的交代完畢,和題主的問題有關聯性,現在來回答問題:

什麼樣的PLC算是高端的?

當然是價格貴的,越貴的越高端。

貴是表象,一般貴的,都會具有以下特性(也就是貴在什麼地方了):

1,開發調試環境首先要高大上,支持語言編程,豐富的調試和監測工具;

2,豐富的硬體介面,滿足五花八門的組網、級聯、擴展和外設接入需求,以及系統對接;

3,串口、LAN口,光纖,甚至無線等等介面,甭管你有沒有用,全都支持,以及在這些通用介面上的協議,以及在協議基礎上擴展的各種組態或系統級應用;

4,是不是得配個APP控制或監測?是不是得有安卓和ios版本的?

5,提供各種五花八門的專業程序包,號稱0開發的那種,焊接,搬運,分揀、識別,視覺等等等等。


層主萌新,公司屬於風電領域,用的控制器基本上屬於軟PLC的,德國beckhoff,bachmann,還有忘了哪的DEIF,貌似挺貴的,哈哈哈,高端應該算的上吧,畢竟一般公司用不起的。


三大高端PLC品牌都用過了!
最高端用過的是SIL2等級的PLC。西門子的,AB的。調試難度確實不小


直接點說,高端plc必然有高端的性能和高端的價格,一些知名品牌的高端plc系列比如:三菱的q系列,西門子的400系列和新的1500系列;還有一些專註高端運動控制的外國品牌只做高端plc比如:德國的路斯特和倍福;


針對問題本身,有的回答里都提到了。可靠性,掃描時間,帶離散量點數,帶模擬量輸出點數,擴展性,這些都可以看作PLC系統級別劃分的依據。比如說,有相應安全完整性等級認證的LOGIC SOLVER為核心的PLC,繼電器也有相應SIL等級,用於SIS的PLC通常認為是高級的。

下面針對DCS,PLC, SCADA的問題說兩句。
先說我自己的結論:DCS,PLC,SCADA是不同的東西,不同的概念,基本沒有相互之間的從屬關係。

DCS,演化的過程是從氣動單元組合儀錶,進化到電動單迴路控制器,再到DCS。針對的是工藝過程式控制制(process control)。中間短暫的有過集中控制的概念,但發現風險集中了,不能接受,就發展了DCS,分散控制系統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硬體結構是現場儀錶,接線箱,編組櫃(有時沒有),I/O卡件櫃,控制器櫃(有時和I/O卡件櫃合併),電源櫃,繼電器櫃,安全柵櫃(針對本安系統),等。現在的DCS系統也可以完成邏輯判斷,順控等功能。DCS通常還會有和其他PLC,SIS,上位數據網路等的通訊介面。

PLC,演化的過程是從固態邏輯,到繼電器組,到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它的初衷正如它的名字,處理邏輯判斷,順控,batch等。後來才擴展出PID控制(能做一部分DCS的事情)。PLC的演進說的不一定準確,但是和DCS的區別還是明確的,不會有大型化工裝置用PLC做核心的工藝控制,只會用SIL認證的PLC做SIS,以及一些設備包的單獨控制。

SCADA,像它的名字一樣,主要用作數據採集和監控。比如化工廠電氣專業MCC系統自己的監控系統。再比如油氣長輸管線沿途各加壓調壓站門站會通過SCADA系統把數據集中到一個控制中心。最主要的區別是它意在信息收集和顯示,而PLC和DCS更要輸出控制信號。對SCADA不算熟悉。

PLC 和DCS是兩個不同來源,有不同特長的東西,雖然發展至今已有互相滲透的情況,但使用範圍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啥破問題也有人回答


小白說一句,適合自己項目需求的PLC是最好的PLC。


什麼樣的手機算高端手機?

這個問題不是讓大家解釋什麼是PLC、DCS、SCADA


西門子可以算是高端PLC,施耐德和三菱不敢苟同,至少說在上萬點的系統中不如AB的PLC。

懂得沒上面的人那麼多,但是目前看高端PLC主要是在穩定性、處理速度、可擴展等幾個方面,拿市面上主流的幾個全套解決方案提供商來看,三菱的PLC主要集中在小型機場,中大型PLC的編程邏輯不是很好,不適合大型程序;ABB的思路是以驅動為主,控制系統為輔,所以強項在於變頻伺服等;真正厲害的是西門子,整體思路以控制系統為主,圍繞著S7-400系列發展整體方案,所以在大型綜合項目上西門子的佔比很多。除此外像AB之類的大型PLC,在很多系統集成商和設計院處很受喜歡,也會有出場的機會,其他的可能應用會比較集中一些,沒有上述廣泛。

至於像科研或者航天航空之類高達上的場景,我覺得參考性一般,所以就不太考慮了


上百萬一台的?
比如tdc...


穩定性
看其他評論寫了一大堆,在我眼裡根本沒這必要,只有穩定性才是真的。


匯流排組網、複雜浮點運算、故障自診斷還有滿足實時通訊更短的掃描周期等等 有當然現在有些都向運動控制方向發展了 做成了運動控制器 比如西門子的運動控制器C系列就是300來的


一般高端PLC指的是大型PLC,因為貴……

大型PLC所選用的平台是有先天優勢的,穩定性、可靠性和擴展能力都比中型和小型要好得多。
性能則不好說,如果純粹說程序執行、運動控制、I/O響應速度,中型系統往往有優勢。

現在西門子和施耐德都在逐漸剝離大型PLC,用DCS做過程式控制制,PLC來做離散控制。

AB倒是堅守大型PLC,不過漸漸變得獨木難支了。可靠性、穩定性和情懷,未來都會輸給成本。


挖坑待更

如果說DCS也是PLC的話,那我也算是接觸過高端的PLC控制系統了。
一段話簡單概括DCS與PLC的區別:DCS較PLC來說,無論是人機界面、編程、數據傳輸、控制方式、控制點數量、冗餘點位都更勝一籌。其在較大的連續生產裝置的作用是簡單的PLC控制系統所望塵莫及的。


推薦閱讀:

現在工控這個行業發展前途如何?

TAG:自動化 | 工控 | 電子技術 | 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