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韓春雨事件」?
(http://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11909 參考:8月11日澎湃新聞對於韓春雨事件的長篇報道)
1.澎湃的新聞有標題噱頭,希望大家不要只關注韓寒這個點。2.盡量就內容本身給出您的看法。力求公正客觀,通俗直接,強調學科知識、證據、來源出處。引用應保證切實可信,避免因引用的真實性問題而出現前端爭議。3.討論時避免出現情緒過激、一句話無意義評論、玩文字遊戲、官場厚黑論。避免諷刺挖苦與文革式攻擊。回歸科學本身。4.同時歡迎基因編輯領域碩博、老師和相關審稿人、高校學者、了解韓春雨的人發表您的看法。
5.任何惡意回答歡迎大家舉報。
我看回答里有不少知友提到這個問題的:
『』韓春雨認為,唯一正規的學術質疑方式,是質疑者把實驗過程和數據寫成論文投稿給《自然·生物技術》,期刊接收了,轉給原作者,原作者才會做出回應,以更多的實驗過程和數據應對質疑。『』
這一條有不少知友進行了質疑,的確,看上去像是不合理。我做一下我的猜測,我猜想韓所說的讓質疑者把實驗結果投給自然生物技術,期刊轉給他之後他再回應,這個指的可能是對論文的comment。
對正規學術期刊而言,如果你對別人發表的論文有異議,期刊允許你向其投稿對這篇論文的comment,如果期刊認為有理,作者應當進行回應,那麼期刊就會接收這個comment並且將其轉給原論文作者,由原論文作者提交一份reply。comment和reply常常都需要送去進行peer review,如果都通過了review,就會一起公開發表。當然,原作者也可以選擇不回應,也就是說不寫reply,不過那樣會不太好。
這種你來我往,大家都是用實驗數據說話,真理越辨越明。
這種comment-reply方式,相比較而言,是最正規的學術質疑方式(之一?),我猜測韓所認為的『』唯一正規的學術質疑方式『』,指的就是這個,因為他所講述的,恰好正就是論文的一個comment-reply流程。如果他意指這個的話,那還真沒有什麼不對的。
當然,這不代表別的渠道的質疑就應當忽略,學術上的事情,不管什麼渠道,有道理的都應該公開討論的,這樣才有利於科學進步。僅回應期刊的正式comment,有時也不見得很好。
個人觀點,不對的請批評指正。問我怎麼了解關於論文comment的流程的?因為我也遇到過論文被comment啊。。。
------------更新:nature biotechnology上發表的comment還是不少的,每期都有。
增添韓老師受訪的原文摘錄。
在多種場合下,韓春雨承認的一點是,NgAgo現在還不穩定,需要優化改善。但他不能等到技術優化了之後再發表論文,「這是科學發現,競爭非常厲害。」他舉例說CRISPR在剛問世時,效率也不到1%,都是慢慢改進的過程。
------《對話韓春雨:公布所有數據不等於韓寒公布手稿嗎》韓春雨認為,這些研究工作並不是他一個人的責任,所有的科學家都可以做的,「這一個東西提出來之後,其實就是提供給全世界了,讓全世界科學家一起去解決這裡面的問題。」------《韓春雨詳解新版實驗方法要點:新舊方法無本質區別》============================================
以下回答完全是沒有證據的胡言亂語,僅僅是某吃瓜群眾的胡思亂想,請同志們不要相信、不要相信、不要相信。看到現在,我覺得老韓的 NgAgo 是做出來了,只是效率差的一塌糊塗。而且韓老師沒有隱藏什麼的關鍵技巧, 「80%歸咎於實驗被污染,剩下的是實驗者的操作技術不過關 」。
老韓的意思是: 「各位生物同行們,你們能不能給點力!我的實驗又不是假的,就是效率慘不忍睹而已。我自己的實驗室條件不好,培養的學生時不時拖後腿,新撥的款要買設備招人還需要時間,還得看你們啊! Idea 都告訴你們了,protocol都寫給你們了, 你們能不能態度認真一點(細胞別污染了啊注意),能不能把自己的絕活都拿出來把 NgAgo 的效率改進一下(我要刺激你們一下了啦,做不出來就是沒經過基本訓練操作不過關)! 我都已經賭上了我們老韓家,包括我爹我哥的名譽,面對輿論質疑在這裡死扛,你們動作倒是快一點啊喂! 」
回到2014年5月的一天,老韓在河北科大分子藥物學研究室里,遇到了十年科研中唯一的一次"一窺神跡",自己猜想的 idea work了! 就是效率太差。翻過學校半人高的圍牆跑回家,回到離實驗室5分鐘騎行、58平方米的老房子後,老韓韓整晚失眠。擺在韓老師面前的有三條路:
1) 在自己實驗室的條件下完成 NgAgo 的改進工作。但是實驗條件太差了,經費還是跟同學借的,這要干到猴年馬月啊。萬一被別人搶先了,悔恨終生。2) 把結果不好的 NgAgo 發表了。但是結果不好,就不能發好雜誌,影響力小不能得到大家承認。將來其他頂尖實驗室完善了 Ago,這篇結果不好的文章並不能作為該方法的突破結果,只能是探索過程的小波瀾而已。3) 宣稱結果很好,搞個大新聞。首先這樣大家都知道這項工作是我老韓做出來的! 然後,一方面,吸引國家項目對我的實驗室投資,建實驗室招人,我自己來優化;另一方面,衛星放出去了,吸引全世界頂尖實驗室重複我的實驗,我的方法又不是假的,大家集思廣益八仙過海總有能優化的不錯的吧。 如果短時間內改進成功,不論是我自己的還是別人的,新做法就是我說的「高超技巧」,完美~;如果一兩年才改進成功,雖然中間難熬,但是總算翻轉劇情、沉冤得雪,依然成功~;
如果需要幾十年才改進成功,嗯...,這一輩子只有這一次遇到如此華麗的idea,賭了!目前,能夠讓老韓有點信心的,也就是老仇說改進了,雖然之後 Nature 採訪他又匿名了;還有某開生命學院做生物信息的某山老師,自己不做實驗,但依然能指點從生物信息學角度指點江山,「一劍封喉」的指出實驗的關鍵所在,而且提出種種建議。
老韓在河北科大工作,自帶「潛心研究、一鳴驚人的普通科研人員」光環,或稱逆襲光環,目前支持者不少:看不到希望的底層科研人員支持他,認為國內對他無情打壓;愛國青年對這種為國爭光的事情,到處疾呼再給老韓點時間;一些善良的人們從對韓的報道中產生了對韓人品的信心,也認為他沒有造假動機;不少從事實驗科學的年輕人,從自身經驗出發,覺別人重複不出來很正常的嘛。科學網上演的國內國外的政治鬥爭(真逗),知乎上演的是粉黑之爭。
這件事老韓做的對不對呢? 如果 NgAgo 最後優化成功,首先是造福人類,然後是為國家爭光,再然後是為底層科研人員帶來曙光。壞處呢,第一是進一步損害中國科研人員的信譽,當然有人根本不在意這個;第二是不擇手段搶科研成果的戲碼,讓大家的科研道德底線又低了一些,當然有人更加不在意這個。
孰輕孰重,我也不好說。但從科技進步人類發展的角度講,我希望 NgAgo 的成功,但是不看好韓老師的 NgAgo 的成功。對這項技術的跟進,支持國家投點錢試一下。
關於韓所謂的comment-reply
comment-reply有一定的適用範圍,主要適合問題有相對確定的邏輯、理論,可以依據基礎理論方法進行獨立分析、推導、發現原論文的問題並明確指出問題在哪裡甚至正確的是什麼,特別適合於物理、數學以及高度依賴物理、數學、邏輯的學科。
而對於生化實驗類文章,高度依賴於具體的實驗材料、條件、過程和步驟,在信息不明、條件無法完全相同的情況下,很難完整再現論文的條件,所以除非顯而易見
的,一般很難發現原論文中的問題到底在哪裡。特別是在原文方法開始就無法重複的情況下,難以確定是論文的問題還是重複實驗中的問題,這樣就很難寫出有理有據的comment,並進一步形成
comment-reply的互動。你的comment不可能是這樣:「我重複不出來,所以我猜論文有問題」、或者「我猜論文的哪一步有問題」。因此,生化學科大量的文章無法重複,但能夠有效comment的數量卻很少。
所以,對生化相關學科,郵件、討論組、電話這樣的討論與互動,要比所謂comment-reply的更有效,可以進行相對有效的信息
交流。事實上,韓事件中,在韓拒絕有效溝通的情形下,各國專業人士正是用郵件、Google討論組、甚至MITBBS這樣的方式交換各種信息、相互討論,
形成了對論文方法正確性的基本共識,然後分別向NBT雜誌提出申訴,NBT匯總信息審查後發起了調查。
韓春雨說comment-reply是唯一正確的方式顯然是否定了論文通信作者的本義、否定了韓事件各國同行事實上採用的有效溝通交流方法。韓明知生化學
科很難comment-reply的特點,卻強調comment-reply是唯一正確的方法,並拒絕和各國同行進行有效的溝通互動,顯然是在隱瞞什麼,
並且自絕於相關的科學社區或科學共同體。上一次,《Science》已經拒絕了韓的投稿,下一次恐怕所有的頂級期刊,都會拒絕韓的投稿。
不懂學術的人瞎起鬨,把整個事情給搞得烏煙瘴氣。
韓老師原來不開口,還以為是高深莫測。這篇訪談一出來立刻顯了原型。先不說拿韓寒比是不是恰當,且看這句話「如果別人重複不出來,那麼要把重複不出來的方法,數據,結果寫成論文投稿給雜誌,雜誌再轉給我,我才能正式回應」。
他是不是以為大家都閑的沒事幹了,做不出的東西還要寫論文投稿?如果他是真心實意這麼認為的,說明他缺乏最基本的常識。如果他是揣著明白裝糊塗,那麼就是人品問題了。看了一下報道以及大家的回復,我個人傾向的解釋是這樣的:
1. 「與韓寒公布手稿類比」,韓老師想要表達的是這種做法並不能使方等人停止攻擊。韓寒當年公布手稿的結果相信大家也看到了,信者恆信,疑者恆疑。
2. 韓老師在訪談中提到,初版本的NgAgo並不成熟,他們正在努力研發2.0, smart版本。在這種處境之下,他採取的策略是先發表論文佔領山頭,但是隱藏一部分重要的細節,以防止其他研究組(實驗條件遠優於韓老師組)領先於他們做出更好的版本。我並不完全贊成這種做法,只是覺得情有可原,因為其中涉及到credit, 專利等問題,不是大家想像的那麼簡單。
3. 不透露相關學者姓名的做法是否恰當。一開始我也感到疑惑,後來仔細想了想,我認為有方的參與之後,這種做法是恰當的。了解方質疑邏輯與策略的人都知道,他一旦找准了一個目標,一定會把該目標的支持者也連帶著質疑甚至抹黑。說實話,現在有誰的身上是完全乾凈的?對於絕大多數學者而言,造假雖然談不上,但是一些小問題還是很常見的,比如誇大學術成果,credit之爭等。誰也不想這些問題經由方的話語權而被輿論無限放大。
我相信韓老師不會故意造假,也期待韓老師組能夠順利做出更好更穩定的NgAgo版本。同時,我認為學術界不應該被輿論所綁架,所有對於論文的質疑應該通過正式途徑解決,而不應由公眾輿論(包括媒體)不斷發表外行且不負責任的言論。
三個地方不太能理解,希望懂的人解惑
當記者詢問公開更多數據是否有利於重複實驗的開展時,韓春雨的回答是否定的:「公布也沒用,那不等於韓寒公布手稿嗎?」
恕我不能理解韓老師把數據當韓寒手稿的比喻,何況人家韓寒手稿最後還是公布了的。我覺得這個地方是記者不懂,記者應該直接問原始數據。那麼也就不用故左右言其它了。原始數據不是實驗的各種竅門。舉個例子,某人去超市買東西,超市給他開了一張購物小票,這個人拿小票去報銷東西,填了一張報銷單。公司財務看了,要求其不僅僅提供報銷單,而且要貼購物小票。在這個例子里,購物小票就是原始數據。那諸位覺得要求提供購物小票是一件很過分的事情嗎?
韓春雨認為,唯一正規的學術質疑方式,是質疑者把實驗過程和數據寫成論文投稿給《自然·生物技術》,期刊接收了,轉給原作者,原作者才會做出回應,以更多的實驗過程和數據應對質疑。
真的是這樣嗎?不能直接給文章通訊作者寫信?那既然不能,文章何必有通訊作者?
有人提出想參觀韓春雨的實驗室,韓春雨不同意:「這也不合理。張鋒從來沒有讓任何人進實驗室,作為學習參觀。在改進技術的時候,你進去拍下來,那就是商業間諜。」
我們實驗室經常有人參觀。從來不存在泄密的問題。大概是我們做的比較Low?
看完之後還是有點感動的,但是韓老師,咱們能不能用數據說話?中國的學術界存在著一定量的造假,這點事毋庸置疑的,當年的漢芯就是很好的例子。假的真不了真的也遲早會得到驗證。之前跟師姐討論了一下,這個事件最大的焦點就是實驗的可重複性,說實話,生物實驗比較難重複,我和師姐畢設的時候就卡在顯影小半年,試劑換了個遍,一直到我答辯前才搞定。我們發這種影響因子3、5分的文章都力求數據可靠可重複,怕造假毀一生,很難想像nbt這樣的高水平文章竟然還有人敢做假,這簡直就是拿自己的科研生涯做賭注。如果韓老師的實驗有人複製出來了,那麼他的嫌疑就可以洗脫,如果複製不出來,我想,最起碼,韓老師的科研生涯是完了。更可能,會對國內的生物界造成一次重創,畢竟當年的小保方晴子,日本人可是付出了血的代價……
看完這個報道之後更覺得像造假了
人家實驗室條件不比你的好?人家的學生不比你的學生優秀?什麼玩意就「80%實驗有污染,剩下的實驗技能不過關」?我大二養293T的時候就知道貼壁不牢,你高超的實驗技能就個這玩意?你這麼多年連個教授都沒評上還這麼叼?
那你要是有什麼秘技倒是公開出來啊,就算你是真的你一個人藏著掖著和假的有什麼區別。多大的人了做點東西還要整個科學界擠牙膏似的一點一點擠你,是你自己根本沒貨吧。連個數據都不敢公布,說話動不動就是競爭這麼激烈什麼別人會搶你的利益怎麼怎麼樣的,一副小肚雞腸的市井之人的模樣。你技術要是真的文章都發了還怕拿不了錢?
還有平時都在百度貼吧上面晃悠,說出來的那些話一點都沒有那種做出大事情的人的格調。講真的這種姿態太丑了。估計是老韓想拖著等經費到賬吧。總之經費到賬不怎麼成問題了,可喜可賀啊(手動白眼)。大家都是匿名啊
相信實名寫下這些答案大家會遭遇很多困擾,就像我現在遭遇的一樣
看了好幾遍這篇新聞,寫一點東西吧
韓春雨在對自己工作的評價時態度是一致的
先是手動擋,之後1.0T版本和2.0 smart 版本很快會來
詳情見新聞里插孔上的那張小紙片不過我希望最好來個1.6T版本吧,這樣效率會高點的韓老師對方舟子不是很滿意啊
不然怎麼會說韓寒的事情
韓老師竟然不自覺地跟韓寒站在同一隊,畫面感很美嘛我們目前為止沒有看到官方的表態啊
只有媒體記者調查而且還只是在採訪通訊作者之後還可以採訪另外四個作者熱點一個一個地爆嘛小保方晴子事件的時候,雖然媒體很活躍,官方調查機構也沒有缺席在我們這裡官方一直沒說話啊韓老師之前公布了protocol,一群人問怎麼看
我只能說看好啊,之前的protocol雖然效率低,但是也有人重現過,知乎上不就有嘛
韓春雨的實驗被其他實驗室重複出來了嗎? - 匿名用戶的回答吃瓜群眾的瓜皮都要啃沒有了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有一個合適地交代或者等著媒體把這五個作者一一爆破吧基本上韓對網路上的疑問做了一一的解答,也算是一個統一的回復了。但是新聞的小標題有錯誤引導(看新聞不看完整的人基本上也就是被小標題引導的命)。標題黨的狀況類似於以下案例
郝海東在昆明機場剛下飛機,就有記者對他發問:「請問你對三陪小姐有什麼看法?」郝海東沒有被記者牽著鼻子走,反問:「這裡居然還有三陪小姐嗎?」次日報紙頭條新聞的標題就是:千里迢迢,海東今日飛抵本地。心急火燎,脫口便問三陪小姐。
第二次,又有記者採訪郝海東:「請問你對三陪小姐有什麼看法?」郝海東學乖了:「對不起,我對三陪小姐不感興趣。」轉天的報紙大標題是:「見多識廣,海東夜間娛樂要求高。不屑一顧,本地三陪小姐遭冷遇。」
第三次,記者居然還是就此發問:「請問你對三陪小姐有什麼看法?」郝海東回答得非常乾脆:「我對三陪根本不感興趣!」沒有想到,報紙上的標題更不像話:「慾海無邊,海東三陪已難滿足。得寸進尺,四陪五陪才能過癮!」
第四次的時候,各媒體郝海東與三陪的題材比比皆是,面對記者發問,郝海東一言不發。報紙的標題依然引人眼球:「面對三陪問題,郝海東無言以對!」
第五天,記者問同樣關於三陪的問題,郝海東終於急了:「你們要再問關於三陪的問題,我就去告你們!」於是,報紙上的題目順理成章地寫道:「郝海東一怒為三陪!」
郝海東忍無可忍,把所有刊登他與三陪新聞的報紙都告上法庭,他想事情總可以得到解決了。沒想到報紙的標題無動於衷:「法庭將公開審理郝海東三陪小姐案」。
韓國人發現的NgAgo的RNA剪切功能其實是一個很有用的功能。有很多原因,比如人們對於轉基因食品的抵制,使得直接修改DNA序列的技術在現實運用過程中遇到了種種問題。而在作物生長過程中,根據天氣的變化,臨時改變目標基因的表達模式,就可以在不修改遺傳物質的前提下得到想要的表型。這個思路在醫學上也有很大的應用前景。
如果韓國人的發現得到證實,韓春雨的貢獻不應被否認。不錯,AGO蛋白的核酸切除功能不是韓最先發現的,但NgAgo是一個常溫下就能正常工作的DNA-guided 核酸內切酶,這是一個新發現。NgAgo之能進入生物學家的視野,完全是韓的貢獻。韓不放這一炮,沒人會在乎NgAgo是什麼玩意兒。綜合現有信息,韓最初的確是看到了一些東西,而且應該是十分有意思的。他文章中後半部分的內容,也就是目前得到最大質疑的,嚴格來說還沒有定論。如果最終被否定,那麼說明韓對他最初發現的現象的理解出了很大的偏差,導致後續實驗驗證方向完全跑偏。對於NgAgo的故事後半部分的走向,由於涉及道德或學術規範,在沒有直接證據的情況下,我不認為想像或演義有什麼實際意義。
我們更應該反思的是,在國內學術圈紛紛質疑韓的時候,為什麼是一個韓國研究組率先發現了NgAgo的RNA剪切功能。對於出現爭議的學術發現,我們應該學會理智對待,道德的歸道德,學術的歸學術。不能因為質疑一點,而否定其餘。我們中國人,太善於且熱衷於道德批判了。
此回答文不對題,現在看韓老師的事情已經完全偏離了學術討論轉變成人身攻擊實在忍不住吐槽一下。我是在等結果是否可重複的,其實我內心是希望看到實驗結果能重複出來的那天看看原來罵韓老師的那些人是否會承認自己是井底之蛙。
建議看看科學網南開大學高山的博客,在韓老師還沒公布protocol的時候高山已經根據生物信息學知識透漏了一些技術細節,原來一些做不出圖三的可以做出來了,看下面的評論更是有意思,一幫做生物學的就跟看不見分次投遞(轉染)似的,連文章都看不懂,還能重複出實驗來?高山推測的實驗細節全中,有一些沒推測的高山也給出了解釋,莫名的在我這裡增加了一些可信度。
有些事情真不好說,做不出來真不一定是造假,也有可能是人挫。關於高山老師說好多人沒了試劑盒就做不了實驗這事我通過看評論覺著是真的。btw,評論真是有意思,就是一秀智商下限的地方。
還有說到重複性,顏寧的博文說50%的cns重複不出來了吧,咋沒見這麼大動靜。學術界隱藏些私貨是共識吧,你說所有的文章都可以無痛重複那我也懶得跟你說,讓我懷疑你混沒混過學術圈。一個月重複不出來就去鬧?如果是這樣,國際學術大牛天天都沒功夫寫論文了。哪個論文里沒點私貨?私貨幹啥用的?說不好聽一點,私貨就是個門檻,一個過濾業餘選手的門檻。自己基本功差還怪別人咯?
當然我不是說韓一定沒造假,如果韓真造假的話學術上自有規矩,用不到一幫不搞學術的外行瞎逼逼。
還有兩三個月開獎,坐等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還是傻逼多。韓之前說有20家重複出了,現在又改成7,8家重複出了,令人無法信服。
蠻同情韓,估計他或學生急於出成績,誇大了實驗結果,才弄成現在這種尷尬的局面。真心希望韓CY最後能把實驗做出來並公布了,因為如果NgAgo成功了,那對於中國學術界無疑是巨大的振奮!這樣諾獎級的成果也算是為國爭光了。但是就最近韓春雨的所做、所言,我打心底直覺上感覺----這事有點懸!
不光瞎起鬨,媒體也老是導向於造假
韓春雨老師每天工作到2、3點鐘摸索protocol 3.0版本的條件,確實很令人感動啊。
只是不知道韓老師將公布實驗數據和韓寒公布手稿類比,有何深意?韓寒公不公布手稿,其作品都早已上架,就算韓寒是代筆,其作品本身的價值是不會變的。然而韓春雨現在的問題是實驗根本無法被重複,不提供原始數據,就是實際上粉碎了別人重複實驗的最後可能。就算科研界不判定韓春雨造假,他那篇NBT文章也是必然會被否定的。
如果連爭議點是「誰做出來的」還是「能不能做出來」都分不清楚,那麼韓老師的邏輯思維水平未免太差了點。這個天天都被修改,有黑,有粉。
~~~~~~~~~~~~~~~~~~~~~~~~~~~~~~~~~~~~~~~~~~~~~~~~~~~~~~~~~~~~~~~~~~~~~~~~20160904 19:23這是一篇網易的新聞,居然這麼久了沒評論。嚇壞了,真是太可怕了。我就當春哥的結果都是真的了。順便送一句傻人有傻福吧。手動取關所有相關話題。
就韓春雨公布的239T貼壁不牢容易掉落和更換血清這兩項,個人覺得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
看來是個水貨,要真是真東西能這麼沉得住氣?早就據理力爭了,對吧。
韓春雨說話真是顛三倒四的,6月份在中科院的採訪說有20家實驗室重複出來了結果,現在又說只有6、7家做出來了圖四,這讓大家怎麼相信他。
推薦閱讀:
※韓春雨是不是被仇子龍坑了?
※去韓春雨實驗室實習親自嘗試驗證他的論文如何?
※離一月份只剩十天了,為什麼韓春雨一點動靜都沒有?
※截止 2017 年 6 月,韓春雨事件有哪些進展?
※如何評價韓春雨拒絕提供原始數據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