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是否會在可預見的將來與英語並駕齊驅成為科研界主流語言?

目前國際上的頂級期刊大部分以英語寫就,大多國家的博士博士後都要求英語水平甚至大於本國語言水平。說漢語的人口非常龐大,中國的科學研究也在努力追趕國際水平。曾經在化學領域有很大號召力的 Angewandte Chemie 主語言是德語,很多數學方面的研究以法語完成,漢語作為一門簡練而形象的語言(更準確的說是中文),能否憑藉受眾廣大而成為主流科研語言?

這裡漢語是指包含中文,各方言等等一起的語言體系,中文也不僅僅是白話文,嚴格意義上這種漢語和所謂的英語等外語並非對應或類似,這裡姑且看做相應的中文表達體系。


【多圖預警!】【更新並添加了新圖】
很遺憾的告訴你,在可預見的將來不會。很多優秀的回答已經從各個方面解釋了(但不知道為什麼被水軍踩了下去)。
有評論說我

只說明現在不會,沒說明將來不會

什麼叫做「可遇見的將來」?不是說一萬年之後怎麼樣,而是說下一個五十年,一百年會怎麼樣。上個世紀,我們見證了學術語言從英、法、德三足鼎立變成英語一家獨大的過程。這個過程基本建立在二戰之後英語國家(主要是美國)興起而歐洲大陸衰落的歷史進程上。而英語一家獨大之後,大家都知道馬太效應,體量只會越來越大。而中國呢?在全球現代化的進程中,前半段一直被摁著打,後半段自己打起來了,最近幾十年才稍微穩定一點有所成長。——但是人家比你長得更快。
「可遇見的將來」,就是說在當下世界格局沒有大變化的情況下。沒有世界大戰,西方文明不會莫名其妙的集體亡國滅種。
這種情況下,漢語在短期內很難有機會從一個邊緣化的區域小中心語言演變成全球語言。有些人可能只是不願意麵對這個事實而已。

我想從更高的層次上來說明理由。甚至,題主包括很多人拿德語法語以前的地位和漢語作比較,這其實都是不恰當的。
為什麼?因為漢語和英語代表的兩種文化,文化輸出能力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上。沒錯,全世界講漢語的人最多。但人最多並不代表影響力最大。而這篇回答想用比較多的圖表來說明,漢語和英語的差異不是按人口來算世界第一/第二語言的差異,而是整整一個數量級的差別

1.文化圈
先來看這組(漢語 | 英語 | 法語 | 德語)文化圈對比:
下圖全球的漢文化圈:講漢語以及受漢語很大影響的地區——主要在東亞,注意已經包括了日韓等不說中文的國家(File:Map-Chinese World.png)其他國家也有海外華人聚居地,但是人口太少數,對當地主流文化沒有深遠影響力。

下圖是全球以英語為母語/官方語言的國家(wikimedia.org 的頁面):主要就是盎格魯圈。這還不包括北歐很多民眾掌握英語很好的國家(如荷蘭和瑞典)

下圖是全球說法語的國家(wikimedia.org 的頁面)

很明顯,漢語、包括漢文化圈,基本只有在東亞有影響力。當然,歷史原因大家心知肚明——殖民時代英法是殖民大國,而中國險些自己都丟了國家主權,更別提輸出了。

2.文化交流和語言中心化程度
可能有讀者會不服,說非洲那些前英法殖民地也很難有什麼自己的文化影響力和輸出。這並不錯,所以我們要繼續考察下一個指標。如何去衡量文化的輸出能力呢?這可能很難做出定論,但我們不妨來看一下這幾個指標:
翻譯數量。書籍的翻譯衡量了信息,而且通常都是比較優質的信息,從源語言向另目標語言的流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這樣一個資料庫,大家可以去搜索玩。上面可以追蹤1979年到2015年,35年間全球的翻譯數目。Index Translationum: UNESCO Culture Sector
維基百科。這是漢語是否會在可預見的將來與英語並駕齊驅成為科研界主流語言? - 純徒屌絲的回答提到的。
推特。好吧,這條中文被自動踢出局了。但是網路信息,尤其是具有文化和學術影響力的優質信息,相對於書本翻譯和維基百科來說,要低一個檔次。
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利用上述三個指標做了這個數據可視化平台:http://language.media.mit.edu/visualizations/books 大家也可以去玩。
這裡是幾個可視化結果的截圖。
圓圈代表這個語言的使用人數。英語(ENG)和漢語(ZHO)難分伯仲。然而,線條的粗細和密集程度代表了交流的頻繁程度。可以看到,ENG 穩穩地佔據了世界預言中心的位置,就像鐵路網的中心樞紐一樣,四通八達。而 ZHO 則呆在下面的角落,和英語有尚可的連接度,和其他語言的連接就稀稀拉拉了。

下面這張圖,圓圈的大小切換成了「語言中心化程度」。ENG 當之無愧是世界霸主,而法語和德語則緊隨其後,是次級別的語言中心。而 ZHO 不仔細找都看不見了,甚至不如日語(JPN)和俄語(RUS)。這就是為什麼上文我提出的觀點,漢語和英語的影響力根本不在一個量級上,和德語法語也差一個量級

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資料庫上扒下來數據,繪製成圖:
下圖是按源語言統計的數目,英語超過了其他所有語言總和——名副其實的輸出霸主。漢語排在15名開外。

下面是按目標語言的數目,前五分別為德法西英日(輸入大國),漢語在10名開外。

從絕對數量上就能看出兩種語言的體量。

3.翻譯體量和出版物體量
如果我在考慮語言的使用人口,計算一下人均的翻譯量,漢語和英語的差距則更大。語言使用人口使用了https://www.ethnologue.com/statistics/size 的最新統計數據,包括了母語和第二語言人口的總和。
翻譯量按源語言統計(人均)——信息輸出

翻譯量按目標語言統計(人均)——信息輸入

再來看出版量。儘管出版量不能確切的衡量文化輸出/輸入的能力,卻可以對一個國家/語言的知識產出能力給出一個總體的參考。IPA report says global publishing productivity is up, but growth is down 給出了一個2013年的各國出版體量數據。注意,這個數據是按國家區分的,和語言有一定的差異。但是,如果我們假設一個國家內的圖書出版大部分是本國的官方語言/母語,然後作個圖,還是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下面這張圖是合併了數據源中官方語言相同的國家的出版量之後做出的統計:

4.學術語言體量
至於學術論文的語言,英語也是絕對優勢。本人沒有 Web of Science 的賬號,找到一張比較陳舊的截圖,是全世界非英語學術論文的百分比,一直在下降。和圖裡比現在又20年過去了,可想而知。有 Web of Science 入口的讀者可以自己去玩。這個趨勢,是二戰之後就沒有變過的,可預見的未來,也不會有變化。

且不要說,英語是程序員的標準語言了——難道非要逼我用「易語言」嗎?


從各方面的數據都可以看出,漢語不僅絕對體量趕不上英語,人均更是落後,而文化輸出力更是被甩了一整條街。在這種現狀下,想要讓漢語成長為至少和法語、德語類似的次中心語言,在可預見的將來——沒有世界大戰、文化大動蕩、西方現代文明全線崩潰——的前提下,都十分困難。而做不到這一點,是不可能要求作為人類文化生產和交流環節中一小部分的學術語言能夠率先出現大變化。

漢語在現代世界的格局下,從來都是,現在仍是,可遇見的將來也基本是,一座

十三億人的信息孤島

你當然有權在漢文化圈裡自嗨,但牆外的世界大到難以想像。

而對於漢語使用者來說,與其在這裡打嘴炮,非要和英語一爭高下,不如好好學習自己的母語也好好學習英語,考慮如何利用自己的雙語優勢,為現代文明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為東西文化的交流牽線搭橋。

本文第二段的數據和信息來源來自劉周岩的
漢語對現代文明的貢獻有多大--百度百家
但是我去抓了最新的數據重新繪製了圖表


這個地球上談到科研能力,除了聯合國五常加上日本德國,其他的國家那點東西大可以無視。

在這七個國家中,除了英國和美國,另外五個國家科研使用的語言都不是英語。

英語只是這些國家的科研工作者跨國互相之間交流時使用的語言。

而在各國內部,科研工作進行時和記載科研成果的正本,一定使用各國的主體語言。

北風之神潛艇和東風系列導彈的技術文檔絕不可能是英語。

可以把各國的科研工作看做是蓋一座科技塔塔,國家的科研成果越多越豐富,代表這座科技塔建的越高越大,而各國的科研能力,就是各國生產蓋塔的建築材料的能力。

各國並沒有共享一座科技塔,而是各自在建造屬於本國所有的結構相同的科技塔。

但是蓋一座科技塔與在實際中蓋一座實體塔有兩個重要的區別。

實體塔高度相近的地方建築材料可以很多可以互換,二層塔的磚拿到一層塔的其他位置也能用。

而科技塔每一個位置都有且只有唯一的一塊無可替代的東西作為建造材料。沒有這個東西,雖然通過其他途徑也有可能繼續把科技塔往高處蓋,但這只是暫時繼續,終究會因為結構缺陷在未來影響到塔的增高和穩定性,不得不停下來。想要繼續蓋塔,只能把這個缺失的東西造出來,添到空位上去。

結構相同和材料相同的實體塔不同的塔與塔之間建築材料可以互換,任意一座塔的建築材料可以用到另一座塔上。

而構建科技塔的建築材料和製造工藝製作具有唯一性,所有塔的建築材料只能自制。

但有一個可以作弊的方法,就是拆一塊其他國家的塔上的材料來研究,如果能搞清楚材料的本質就可以嘗試複製一塊相同的東西出來,蓋在本國的塔上。而如果失敗,就只能老老實實的研發,直憑本國的能力到把這個東西做出來。

古希臘人構建的科技塔建築材料的基礎是古希臘語。這座科技塔無論是想要使用還是繼續往上建都只能使用古希臘語。但不一定非得是古希臘人。

英國人想要建造屬於英國人的科技塔,但是從頭開始建太慢,所以英國人把古希臘人的科技塔拆開來研究,用英語做為基礎材料複製出性質相同的建築單元,構建了一座英語塔。

在同一時期,法國人、德國人、俄國人也做了相同的事情,他們使用本國人的語言構建了屬於本國人的科技塔。

英國人的科技塔在某一時期之內建的最大最高,但其他國家的科技塔也很有特色。為了可以快速建塔,各國互相學習彼此的語言,為的是研究對方的建築材料從而複製出來,最終目的是建造本國的科技塔,而不是為對方建塔。

雖然所有國家的科技塔根基相同,本質相同,結構相同,但沒有一個國家會使用古希臘語或者拉丁語繼續建造。

在現代,美國的科技塔建的最大最高,因為建造科技塔需要的三個條件,資金、人才、建造慾望,在這三個方面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與美國人相比。

美國擁有最充裕的資金,最多的建築人才,最強烈的建造慾望,所以可以生產出最多的建築材料,美國科技塔的升高速度比其他所有國家的科技塔都快。

因為美國人說英語,所以這是一座英語塔,但不是屬於英國人的科技塔。英國人想要增高英國塔,材料還是要自制。

其他所有國家都面臨相同的問題,本國科技塔的建造速度遠遠比不上美國科技塔的增高速度。好在一般情況下學會一個東西總比創造一個相同的東西要容易些。所以所有國家的科技塔建造者都在學習英語。但所有這些人學習英語了解美國科技塔的最終目的都是複製出相同結構的建造材料建到屬於本國的科技塔上,而不是為美國建塔。

同時各國獨立研究出的具有本國特色的比較重要的可以用來建造科技塔的建築材料,各國都不會用英語生產出來,因為英語生產出來的建築材料在本國塔上不能用。

中國本來有一座很有特色的科技塔,但這座塔已經被放棄了。中國從最底層開始建造了一座全新的中國塔。這座中國塔的升高速度很快,因為大部分位於科技塔低層的建築材料都不需要中國從新研發,而且複製起來很容易。

知識本身沒有立場,但承載知識的人有國籍。

各國科研工作者在構建屬於本國科技塔時候使用的語言一定是本國語言。所以英語只是在英國和美國的科研界作為主流語言在使用。

這不是一座屬於所有人共有的科技塔,而是結構和本質相同但歸屬完全不同的好幾座高低不同、外觀類似、規模不等的科技塔。

如果有一個國家,可以擁有比美國更充裕的資金、更多人才和更強烈的建造慾望。那麼這個國家的科技塔高度和規模遲早會超過美國科技塔。

而當這個國家的科技塔高度和規模超過美國科技塔,其他所有國家的人都會去學習這個國家的語言。但他們學習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幫助這個國家建造,而是拆開建築材料研究,好複製到本國的科技塔上。

但是無論如何,各國科研工作者進行科研工作時候主流語言一定是本國語言。

-

有些國家根本沒有自己的科技塔,也無力建造,這些國家的科研工作者使用英語來幫美國建塔,作為回報美國允許這些國家使用美國科技塔不太重要的部分和功能。

-

只有在一個國家的整體實力和對國家未來的預期達到一定程度時候,這個國家才會建造屬於本國的科技塔。

如果一個國家只有一名科研工作者,那麼相對於學習一門外語,用本國語言建造一座科技塔工程量實在太大,超出一個人的能力極限。

相對的如果歐洲各國建造本國科技塔之初繼續使用古希臘語或者拉丁語,以後參與建造的每一個科研工作者都必須再學一遍外語,這種對時間和精力的額外消耗累計起來遠遠大於重新建造一座新塔的成本。

而且科技塔不是建出來就完了,科技塔的功能具有實用價值。如果本國的科技塔不使用本國語言建造,那意味不僅僅科研工作者,科技塔的使用者也必須每個人都學一遍外語。大幅度增加了科技塔的使用成本。同時這會造成本國語言對本國國民的實用價值低於外語的情況,結果會造成他們原本的語言消失。

-

語言本身有擴容功能,在遇到某些比較簡單或者重要的由其他語言承載的信息時候,與其重構複製一份本質相同的東西,不如直接吃掉擴容。

a2+b2=c2 的表達式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數字寫成,但可以在很多其他的語言中都通用,因為這些語言擴容了。在這種時候a2+b2=c2不被視為外語。


在座的各位!
如果有一天,我們中的走出學術界的一方巨擘,請大家記住這個約定!
全世界受苦難的學生們皆感激你的努力:
在全世界推廣漢語的數字讀法!
在全世界推廣漢語的數字讀法!

在全世界推廣漢語的數字讀法!


實際上,科學界在歷史上就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讓一種語言占統治地位過。曾經的拉丁文和德文統治的年代,統治力都完全不可以和今天的英語同日而語。在科學界讓漢語挑戰英語的難度遠高於幾十年前英語取代德語的難度。


先說答案:可預見的將來,不會。從某個角度來說,就像日語一樣不會。

雖然中國經歷過落後,充滿了科教興國的狂熱,科技也一直井噴,但還是不會。

不過,我想其實很多關注這個問題的人,真正感興趣的是漢語vs英語,或者東亞vs歐美在語文上的終極走勢,而不僅僅是拘泥於某幾本頂級科學期刊用什麼語文來寫。

那我覺得這個大的演化走勢問題,是可以好好梳理一下的。

這個大問題,本質上是 漢字vs表音文 已經走上了無法相會的陌路。

漢字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她的特性已經註定了是小圈子自己嗨的文字。因為有青藏高原,因為有蒙古高原,獨特的季風氣候演化出了東亞人獨特的容顏,也讓漢字能夠成長為一個文化圈。

歷史上,漢字跟西來的拼音文打了好幾次時間差

1、婆羅米字母、粟特字母在西域大面積流行的時候,中土已經到了南北朝,漢字文學早已高度發達,並伴隨著漢傳佛教和吳音,全面傳入日本

2、婆羅米-悉曇體傳入了西藏,粟特-維吾爾體傳入了蒙古又傳入了滿洲,女真人曾模仿漢字造文但後來失傳,最終使用蒙古字母

3、漢語官話和日語,在11世紀後用漢字逐步磨合出了白話文學

4、16世紀末,中國和日本短暫參與了大航海時代,但17世紀航海派被剿滅,中日兩國全面鎖國,清代和江戶代進入了文化沉澱期,白話文學得到空前發展,漢字圈的優越感極度高漲

5、19世紀西方進入工業時代,巨大的國力差距擊潰了漢字圈的優越感,100年前的1917年,不論是中國還是日本,知識分子苦想的問題已經變成了「漢字是劣等文字,會被淘汰」

6、但因為漢語(官話)和日語在西文入侵之前,白話文學已經攀上高峰,漢字跟口語緊密結合,所以,韓語和越南語最終離開了漢字圈,漢語和日語繼續走到今天

7、計算機發明後,隨著運算速度不斷飛升,漢字適應了新時代


為什麼說 漢字和表音文,已經徹底走上了陌路?幾個點

A、伴隨漢字走到今天的語言,只剩下了漢語和日語,所以「文化孤島」是一點都沒錯,漢字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你如果不在中國或日本生活,周遭沒有漢字持續在刺激你,學漢字將極為艱難。國內小孩3歲玩ipad就認一大堆字,國外的華裔上中文學校上到仇恨漢字,存在巨大差異

B、漢語官話和日語,在長期演化中,音節數量不斷暴跌,今日已經遠遠低於常用漢字數量,兩種語言已經自行演變成「很不適合音譯,也不太容易意譯」的語言,音譯的辭彙面目模糊,意譯則模稜兩可,從而成為所謂「神秘的東方力量」,加劇文化孤島效應

C、有一些語文功能,表音文雖然也有潛力,但卻難以挖掘,而漢字卻在物盡其用

(1)拼縮詞,「日漫」「注會」「高大上」「累覺不愛」,「社畜」「特急」;日語甚至將外來詞也當做「字」來進行拼縮,「ゼネコン」「サ高住」「リア充」;這一機制理論上表音文是可以用的,英語的拼縮法叫做portmanteau,會用來製造新詞,但說實在的效果差太遠,因為表音文的字母、音節不具辨義性(或辨義性很弱),拼縮出來的新詞辨識度跟漢字完全不能比(網民 vs netizen);對於已有的片語,歐美多數還是用「字母縮寫」,比如PC,辨識度更低。

(2)記憶輸入法,漢語由於全漢字,從而能夠最大程度將輸入進行智能化、記憶化,甚至首字母化,日語的輸入法也已經全部都有記憶功能;同樣,這一機製表音文理論上是可以用的,但大部分人還是一個個字母往裡敲

D、由於英、拉丁、希臘是3個不同語族,詞形差異大,表音文沒有訓讀機制,歐美科學辭彙跟常用詞脫節程度不斷飆高破頂;沒有拼縮的習慣造成雪上加霜,不斷製造變態級科學辭彙


這些徹底的不同點,隨著社會的演進,已經開始把 漢字 vs 表音文 往兩個不同的方向拉扯,在21世紀也許還不會有多麼大的影響,但影響肯定會變得越來越大

無論歐美人以後學中文會不會越變越吃力,中國人學英文都不會越變越吃力

他們有沒有辦法了解我們,是他們的事;但我們一定要了解他們。

中國從鼓吹漢字拼音化,一直走到今天,世界頂級期刊用英文寫,編程敲幾個字母,並不會阻擋中國的科技進步。

我們的漢字已經決定了我們是孤島,但孤島也有2個大型民族,有15億人,未來在產業和科技上要吊打英語圈,是太夠了

但就算有吊打的那天,還是要學英文,要把他們世界裡所有的知識,都挖乾淨。


得看中國科研人員佔全人類的比例了……雖然中國人口眾多,但有影響力的學者說實話人數還少的很,而且其中大部分能熟練使用英語。目前看除非有一天中國把美國+歐洲都揍趴下了當了老大才有這種可能性。
跟語言本身真的沒關係。


漢語的國際地位其實和漢語本身無關,主要還是取決與中國的科技和經濟發展水平。如果未來主流最新的科研成果是由中國人用漢語發表的,如果外國人會說漢語意味著巨大的職場優勢,那麼中文就會在世界各國的基礎教育中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正如德語在二戰之前是當之無愧的科技語言,而英語的流行是建立在大英帝國鋪滿全球的貿易體系之上。
從現實上講,自冷戰以後,學習漢語的人數有爆發是增長。家父是90年代初參加工作的對外漢語教師,從最初的韓國留學生潮,到經歷的國家崩潰後來華的前社會主義老大哥的年輕人,再到受中國模式吸引的亞非拉學生(某非洲國家現任總統就是北語,北大畢業的)。現在,大量傳統意義上的發達國家的學生也開始學習中文。
從漢語本身的特點來看,漢語其實是一種相當優秀的語言。不可否認,對於來自非儒家文化圈的人來說,漢語是非常難以掌握的(在德國波鴻魯爾大學,漢語本科的畢業率只有10%左右),但漢語的複雜度主要體現在音調,漢字讀寫及辭彙的豐富度上。而其他被認為複雜的語言,例如阿拉伯語德語,斯拉夫諸語的複雜度則體現在繁複的語法,冗長的單詞上(以德語為例,每個句子4個格,每個名詞3種性,複雜的詞尾變化規則絕對是每個德語學習者的災難)。
反觀漢語,音調四聲的存在決定了漢語可以用雙音節辭彙涵蓋絕大多數的生活所需,這在全世界絕無僅有。而漢字的存在,則同時確保了漢語的靈活性和穩定性。漢語可以通過對已有的漢字進行排列組合來產生新的辭彙,而不必生造發音和拼寫方式(當然,其他語言也可以用組合詞 ,在德語論文中,一個詞佔半行,一句話佔4頁的情況並不鮮見 ,導致德語的閱讀速度比中文低30%左右)。另外,漢字的組合方式一旦固定下來,詞義可以在千百年中保持相當長的穩定。因此,現代的中國人仍有能力閱讀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唐詩宋詞,元明小說。相比之下,有些三四百年歷史的英語德語老書,對於今天的英德母語者已經晦澀難懂了。任何語言的發音總是在變化之中,對於拼音語言來說,發音的變化會導致拼寫的變化,而這種變化的累加可以分化出新的語言。漢語則幾乎不存在這個問題。
如果說中國是百國之合的話,所謂的漢語就是百語之匯。曾經在中華大地上生活過的各種民族和文化,對為漢語豐富的辭彙庫做出過貢獻。此外,我們不忘記,曾經給中華民族帶來深重災難的日本,也曾為漢語的現代化做出過貢獻。正是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完成了漢字文化圈與工業化後的西方文明的對接。涵蓋了大量政治,經濟,科技辭彙和式漢語已經成為現代漢語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另外,有人認為漢語本身的特點就不利於國際化推廣。我認為這是無稽之談。因為漢語曾經就是一門相當國際化的語言,韓國電影?天軍?中有一個細節: 當古代的朝鮮村民和蒙古入侵者進行交流時,雙方用的是漢語。不難想像,漢語交流也廣泛的發生在蒙,朝,日,越,藏,回,滿,維之間。
如果"可預見的未來"中包含: 中華文明完成工業化再造,人民幣國際化,中國科研在越來越多的領域處於先進地位,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把中國作為標杆的話,漢語的國際化是一件大概率事件。


如果中國能做一次日不落帝國,那麼是有可能的。或者學西班牙,把整個拉美也殖民了,這樣起碼能跟英語分庭抗禮。就目前漢語在世界範圍的普及度來說,就像是一個孤島上的人在自娛自樂。語言格局沒有戰爭的干擾是不會被打破的,你不把他們打趴下再強迫他們學,他們為什麼要學一門對他們無用處的語言?興趣愛好除外。就連在中國生活的老外都沒有多少完全精通漢語,更別說學術寫作了。


可能性為零。如果中文成為科研的通用語言,就意味著中國的期刊取代Nature和Science成為頂級期刊。但中國最落後的就是軟體。說的難聽點,中國就算髮表的CNS超過美國,甚至中國獲得的諾貝爾獎超過美國,中國的學術期刊的權威性也只能達到PLOS的水平。別的不說,這次Springer大規模撤稿中國學者的論文,如果換成中國的學術期刊有底氣這麼做嗎?更有可能是有關部門稍微施壓一下就不了了之了。所以說中國這幾年科研水平能夠和國際接軌,還要感謝有CNS這樣的評價標準。如果沒有CNS,中國的科研人員只能發表在國內的期刊上,中國的科研還不知道發展成什麼樣。

說真的,如果我是一個五毛,我不會糾結中國的學者用中文還是英文寫論文這種虛無縹緲的事,我會更關注一些務實的東西。我會十分清楚中國就算硬體超過美國,軟體也絕無可能達到美國的水平。所以我不會為中國學者用英文寫論文而痛心,但我會為中國的英文論文數量超過美國而自豪;我不會為中國的企業在納斯達克上市而痛心,但我會為中國企業在納斯達克的市值超過美國企業而自豪;我不會為中醫的消亡而痛心,但我會為中國的西藥的數量超過美國而自豪;我不會為中國的傳統武術被泰拳,散打打敗而痛心,但我會為中國的泰拳,散打選手奪得冠軍而自豪。


我覺得不行。並不是因為漢語本身的缺陷,主要是這兩個原因:

  • 很多術語目前只有英語有統一說法;
  • 在許多(如果不是大部分)領域,漢語文獻的質量仍然很低,且沒有上升的勢頭。

蘇俄有著相對發達的經濟,相對完善的科研能力,很大的社會政治經濟影響力,某些領域世界頂尖。可是就是在蘇聯最頂峰的70-80年代,俄語也沒有成為國際通用科研語言。


當年羅馬強大的時候,一伙人說拉丁語嚴謹,拉丁語甚至統治歐洲上層超千年。
當年法國強大的時候,一伙人說法語美妙
後來英國強大了,一伙人說英語什麼來著?
所謂漢語漢字的難學難寫從來都是偽命題,當年來中國經商的葡萄牙商人,神父牧師們怎麼不覺得難?中國最早的拼音還是明朝時來中國的神父創造的。部分阿拉伯人家族在朝廷為官數百年,怎麼他們不覺得難?他們寫奏摺還得寫文言文呢。

==============================================================

漢語不能成為世界科研語言根本原因是因為中國科研力量不足。

而中國科研力量不足的根本原因是中國科研人才太少。

而科研人員少的根本原因是現存知識的翻譯量太少。不懂英語的人難以獲得信息。

知乎上就有不少研究生曾經埋怨過一些已經出版好幾年,早已公開的外國文獻,完全找不到中文翻譯。更可悲的是,有些文獻被中國某些公司被購買了版權,他們卻不翻譯。還有的,就如這問題下的某些答案,他們根本不屑於翻譯,雖然不排除他們的漢語或外語太差,根本翻譯不了,畢竟學術翻譯是個高端技術活。

就中國現在的翻譯環境來看,絕對不是什麼樂觀的情況,外語系的教學已經脫離當年科研為主,現在基本是以經貿為主。科研界的主力翻譯是科研專業的學生,但科研專業的人大多把翻譯作為副業,或者乾脆不翻譯,直接看原文。


1945年日本投降當天,很多被愛國主義蠱惑洗腦多年的日本人,私下議論是不是因為日本贏了戰爭所以天皇要講話。這魔幻主義的一幕終於發生在中國了。

全國會議上政治家在討論是否要解除對外國科研信息的封鎖,這種情況下竟然還有人討論漢語成為世界科研主流語言的可能性。


我們很多同胞對現實的認知水平,甚至還不如沖著72個處女去搞自爆的恐怖分子,人家起碼知道自己的實力遠不如對手,只有靠自殺襲擊才能形成威脅


可能性當然有。
拉丁語、德語都曾經是學術界通用的語言。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是拉丁語寫的,高斯的手稿很多也是拉丁語;愛因斯坦奇蹟年的三篇論文是德語寫的。
但是我覺得變更語言並非是好事,特別是近百年來,積累了很多英文寫的文獻,而且一直有人系統性地把第一語言不是英語的科技文獻,翻譯成英文。
變更語言增加的溝通成本實在是太大,不划算。


如果將來世界五百強有四百家是中國公司,世界前一百名的大學有一半以上是中國大學,全世界的優秀學生和各界精英拼了命往中國跑,那漢語不僅是科研界主流語言,更能代替英語的地位。


本來還想說也不是完全沒可能,畢竟中國已經是第二大經濟體,漢語人口也是最多的。結果一看是科研界,還是趕緊洗洗睡吧。


還是要看歷史的進程。


很難,近乎不可能。
以前主流科研用語發生變遷,不僅僅是後來者先進,也少不了前者的作死:拉丁語是因為太老,除了逼格一無是處;德語被淘汰是自戕,手動毀滅。
現在的科研較之以前,彼此交流增長了太多太多,從本科開始的國際交流跨國求學比比皆是。中國人和德國人開會說什麼,自然是英語,即使是中國人自己交流,很多專業辭彙也是用英語,一些詞想用漢語還真不知道怎麼說。。這一套體系想更換,成本實在太高了。
漢語要想趕上甚至超越英語,好比龜兔賽跑,不僅需要中國人努力奮鬥,還需要兔子自己懈怠,那英語會不會跟德語一樣掉鏈子?很難,除非安拉照耀美國。


名詞數量太少了

漢語就這麼個缺點,其他都還可以。


目前看沒可能啊!
漢語作為研究工作語言的人群基本上只局限於中國,就是中國自己的研究論文也是高精尖的全是用英文,頂級期刊也沒有。
讓我們想想看如何讓世界上大多數科學家都用漢語來發表研究論文?
第一,英語國家科技水平大幅衰退。
第二,中國科技水平大幅領先。
第三,中國科學家用漢語發表研究論文。
第四,英語國家不能把漢語論文翻譯成英語。
第五,英語國家的頂級科技類期刊喪失權威性,只有次一級的論文在發布。
這一切的前提,就是中國要有壓倒性優勢才行,比英語上位那要難多了,英語和拉丁語啊,德語啊,法語啊區別根本就沒那麼大的。
然而中國有個最大的關卡是馬上要到來的人口減少,目前的青年一代已經是歷史高峰,新生一代比這一代要少,而且大學入學率也很難繼續提高了,人群中適合搞研究的總是那個百分比,擴招來擴招去,新擴的也不可能突然就聰明起來。那麼科研人數減少,怎麼保證大幅科技領先呢?我們要跟全世界的英語使用者對拼啊,英語和漢語,對於兩邊都是外語的人來說,明顯英語容易學習啊!
這就是路徑依賴,沒有特別大優勢的時候,英語越來越變成通用語,贏者通吃。
其實呢漢語在細分市場上肯定還是有優勢的,比如在漢學界,外國學者肯定要學漢語的。再比如,圍棋界,原先是中韓都學日語,後來韓國圍棋領先,中國棋手又開始學韓語,現在中國圍棋趕超,日韓棋手又要到中國學。不過人工智慧一出,下一回合不知如何了。
再比如,動漫界日本一枝獨秀,日語也變成工作語言了。
時裝,法國。
機械,德國。
英語不僅僅是第一語言的使用者帶來優勢,更是作為更多人的第二語言,這才可怕。


推薦閱讀:

北京話在逐漸長出長母音和擦音韻尾嗎?
台灣人用「超」表示「很」是向屈原學來的嗎?
每個字的聲母都是翹舌音的十字句有哪些?
「棒子」 稱呼的由來?

TAG:語言 | 文化 | 語言文化 | 漢語 | 語言比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