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漢典」這個網站?

漢典:http://www.zdic.net/
我用好多年了,挺好用的,目前就看到 http://zhuanlan.zhihu.com/p/19703437 這麼一篇講漢典的。


謝謝邀請。我使用「漢典」的時間可能比題主要長,大概有八九年了,所以對「漢典」這些年普及漢語、漢字所做出的貢獻也相當清楚。

比較公正客觀地來說,「漢典」是個好網站,而且其作用至今不可完全替代。

1. 「漢典」存在的必要性

相對於大陸官方的不作為,台灣地區官修了許多在線辭典開放給全體國民乃至全世界的人使用,它們包括但不僅限於: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教育部成語典
  • 異體字字典網站首頁
  • 小學堂
  • 國際電腦漢字及異體字知識庫
  • ::遠流:: 活用中文大辭典

可以看到這些在線辭典的域名都是以 http://edu.tw 結尾的,而且它們的研發單位一般是台北當局教育部、台北當局中央研究院(相當於北京當局科學院+社科院)。這些辭典的涵蓋範圍,包括先秦漢字、歷代字書、現代使用規範等,可謂應有盡有。而且是官方製作,品質方面有保障。

附帶一提,西方國家的大型辭典,也大多數完成了數位化,並且免費開放使用。

比如牛津詞典(英語):Oxford Dictionaries

又比如格林詞典(德語):W?rterbuchnetz


比較有意思的是,格林辭典的數位化工作竟然是德國高校與中國人一起合作完成的(參:電子格林詞典在中國製作完成)

而大陸官方,卻連一個像樣的完全開放的在線辭典也拿不出手。

筆者唯一知道的一個官方在線辭典是首頁--漢語大詞典 康熙字典 知網版,由出版社直接授權使用(相對來說品質上算是有保證)。但是不交錢是沒法用的。

另據知友 @江可兒 評論中補充,2015年新出的《辭源》第三版有在線版(地址:辭源),但是同樣要付費使用。(筆者查詢到《辭源》第三版還有U盤版發售,售價698RMB,價格與紙質版相當,相比《漢語大字典》等大部頭來說還算親民)
其實商務印書館還做了一個官方的工具書資料庫,能夠檢索《新華字典》、《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現代漢語詞典》等商務出版社出品的字典、詞典,但是也要付費使用。地址可見:商務印書館工具書

台灣方面在上個世紀已有數位化辭典的卓識:

教育部將「重編本」交臺灣商務印書館排印出版時,雙方簽定合約,規劃隔5年便再作修訂。故於1987年,教育部即展開《重編國語辭典》修訂工作;前後花費
大約6年時間,在1994年完成《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簡稱「修訂本」。此次修訂,收錄詞目16萬餘,另附十餘種附錄;由於若排印為紙本規模過於龐大,
臺灣商務印書館估算後決定放棄印行,故此版本未印製紙本,改以電子版本面世。(引自教育部國語辭典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而大陸方面辭典編纂數字化的認識,大概還停留在上個世紀使用小卡片+稿紙的年代。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詞典》、《辭海》等大部頭被擱在圖書館裡吃灰,卻從不出開放的電子版使用(從剛才知網版的《漢語大詞典》來看,出版社是完全留了電子版底稿的)。

《永樂大典》之所以失傳,有一個原因就是部頭太大,流傳不易造成的,所以沒留下什麼副本。現在《四庫全書》、《四部叢刊》的流傳、使用,很大程度上託了數位化的功勞。

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來,人們(特別是處於受教育階段的年輕人)查閱辭典的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既然通過手機就能搜到我要查閱的信息,為何還要翻閱那些厚重且昂貴的大部頭(效率太低)?

辭典數位化的需求與缺乏官修在線辭典的不對稱,促使了民間在線辭典的產生。而「漢典」,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2. 「漢典」資料來源及點評
「漢典」的資料很豐富,搜集自網路上各類開放或不開放的資料庫,並對其進行了整理。由於原始資料本身就良莠不齊,而「漢典」也沒有專門的研究機構做校訂,所以其內容很多時候自相矛盾(或者出現字頭張冠李戴的現象),因此使用時千萬要注意甄別。另外使用了很多未經授權的資料,也是漢典的一個軟肋。

2.1 漢字基本信息
比如漢字的讀音、部首、異體字關聯、形碼編碼等信息,主要來自Unicode官方資料庫(http://www.unicode.org/charts/unihan.html)以及各大形碼輸入法公開的碼錶,比較可靠。

2.2 基本解釋和詳細解釋
漢典關於字、詞基本解釋和詳細解釋的來源很複雜。
筆者可以確定的是,漢典收錄了以下三種辭典的內容(主要參考自:「漢典的來源是什麼」):

  1. 《漢語大詞典》:未見出版社的授權信息,其內容可能是直接或者間接提取自《漢語大詞典(光碟繁體單機3.0版)》(香港商務印書館)以及出版社流出的《漢語大詞典訂補》出版檔(見《漢語大詞典訂補》可檢索PDF_漢字吧)。可能受到版權方的壓力,目前漢典在線版已下線這部分內容。
  2.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即本文第一個網站。按照「教育部國語辭典公眾授權網」的授權,漢典使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的內容是合法的。
  3. 《高級漢語詞典》:這本書的 ISBN 號是 9787806171905,1996年海南出版社出版,作者是王同億。漢典使用的電子數據應是提取自《金山詞霸》的詞典,很可能沒有取得授權。

《高級漢語詞典》這本書的水平其實不高,特別是「字形分析」部分,很多時候在瞎說,但是它是「漢典·詳細解釋」的主幹部分。
筆者在對部分漢字構形加以修改有多大可行性? 這個問題下,曾對題主錯誤的思想進行了糾正。後來看其問題編輯,才知道誤導他的正是漢典:「解釋一下為什麼舉了這兩個例子。教字是因為之前查漢典的時候看到上面有寫「從攴從孝」,而且其他國家採用的也都是左孝右攵的寫法,加上沒有認真看解釋,於是產生了錯誤的想法。」
漢典「詳細解釋」的「字形分析」部分(也即《高級漢語詞典》「教」字條下)是這樣的:「教:會意。從攴( pū),從孝,孝亦聲。「攴」,篆體象以手持杖或執鞭。在奴隸社會,奴隸主要靠鞭杖來施行他們的教育、教化。本義:教育,指導」
所以對於兩個部分,建議謹慎使用,引用時最好核對一下紙質版的辭典。《高級漢語詞典》的部分也最好不要輕信。

2.3 康熙字典和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和《康熙字典》的文本部分,我不知道來源,但是文本質量還算高,主要問題集中在錯放字頭,這一點 @金波 老師的查《說文解字》不可盡信「漢典」已有說明。建議斟酌使用。對於《說文》而言,更推薦的做法是使用說文解字綜合檢索系統。

2.3 音韻方言
音韻方言部分,主要來自韻典網的授權,比較可靠。

2.4 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部分,主要是使用各類現成的字體來顯示字頭。這些字體包括:甲骨文字體、金文字體、北師大說文小篆(以及方正小篆)、方正楷體以及按照各個地區字形規範要求做的明體(宋體)。
其甲骨文、金文、小篆部分頗為雞肋,每個字只列一個字形,而且還存在嚴重的錯放字頭的現象,建議無視之,使用小學堂比較靠譜。
筆者主要看重的是「字形對比」模塊,對於了解現代各個使用漢字的國家或地區的用字規範很有幫助。

2.5 漢典書法
另外「漢典」還有一個「漢典書法」欄目,所列書家字形還算豐富。比較需要警惕的是,其中來自「顏真卿」的字形,多半是假貨,請直接無視之。可參顏真卿時代已經有簡體字了嗎? - 趙瑾昀的回答

3.結尾

儘管「漢典」存在著諸多不足,但是總體上來說,這還是目前查字比較方便的好工具。我們只有清楚地知道「漢典」哪些部分不可靠,有了甄別能力,才能更好地利用其有價值的部分。
在大陸官方不作為的情況下,如果不去使用台灣官修的辭典,還只能求諸「漢典」這類因為缺少專門的研究機構負責而存在較多不可靠部分的「民間字典」了。
關於缺少專門的研究機構負責的「民間字典」的危害性,我還想再用 @金波 老師的一個真實的案例作為結尾,讀者請參:禹的部首為什麼是豎心旁,按部首查字法應該接著查幾畫呢? - 金波的回答


我是提問者。感謝趙瑾昀的解答,我提問後,只邀請了他,沒超過一天,他就詳盡地解答了問題,更引起廣泛的討論和關注。這樣的好人,目前我在知乎上遇到的不多。

其實我用漢典,也很久了,說不好也真有八九年了。不過我只是隨便查查,沒能力考究,也沒太關心漢典內容的深度和準確度。不過一直以來的總體印象是,這個詞典網站比較信得過,比用百度查漢語字詞靠譜得多的多的多——我一般是用Google搜字詞,然後點開漢典看,而以百度搜索,第一頁大概看不到漢典。(我查字詞頻率沒那麼高,所以沒把漢典加到瀏覽器書籤)

舉個我對漢典的習慣用法,把一個詞或短語,在漢典里搜,看有無結果,以此判斷,這個詞語是成文的、可靠的,還是生造、臆造的東西。雖然我不是漢語研究者,但我在漢語使用上,還是有一定講究的意識,像「驚為天人」這種詞我是從來不用的,因為它是假成語。不過,「然並卵」這種特別粗俗的網路流行語,我倒不抵制,因為這種說法用法,沒有迷惑性,誰都知道,正經的文章不適合用這種詞。

很多年前,我也是一個辭書愛好者,中英文詞典買了不少,百科全書也買,都愛翻看。一度非常熱愛編寫Wikipedia,反過來則對百度百科深惡痛絕(但我不討厭百度知道,「知道」算是開創性的,百度百科對維基,卻是劣幣驅逐良幣的影響)。我用上漢典,我懷疑就是當時通過維基了解到的,當然這個不太記得清了,憑印象說的。

國內出版的紙本詞典,好東西還是很多的。舉兩個我比較喜歡的,順道推薦一下,一是古代漢語詞典 (豆瓣),二是多年前讀周有光先生的文章,從而知道的ABC漢英大詞典 (豆瓣)——這本詞典的編撰,非常獨特,誰翻誰知道。(周有光先生的文章:http://www.huayuqiao.org/articles/yuwenjianshetongxun/7106.htm)

國內的辭書編撰成果,是值得肯定的,或許比起Merriam-Webster等,還有差距。例如像Merriam Webster"s Dictionary of Synonyms (豆瓣)這個,漢語似乎還沒有一本這種水平的同義詞詞典。但總的講,漢語辭書的水準是不低的。

然而無奈的是,電子化和網路化這塊,國內的漢語詞典,就完全沒法看了,亂七八糟的有一些,像樣的幾乎沒有。反倒是英漢詞典,還有金山啊、有道啊等,算是正經在做的。台灣方面,趙瑾昀已經介紹的很好了。再看英語世界,Oxford Dictionaries,Collins Dictionary,Dictionary and Thesaurus,這都是頂級水準的詞典,在線免費使用。當然,它們的App是收費的,這也無可非議。

中國的互聯網產業很發達,世界領先,但中國的網路詞典產品,真是相當的落後!

我是個愛書之人,商務印書館是我最尊敬的中國出版社,我想這無需解釋。工作後,我曾有幸與商務印書館的同仁、領導有過來往,並且恰好是在數字出版這塊有過交流,那時他們對電子出版還是很保留的,部分程度我可以理解他們的顧慮——這已是好幾年前的事兒了。時光如梭,時至今日,很遺憾,商務館作為中國出版的頭牌,最重要的詞典出版機構,你們的作為,真是落伍了。

拉拉雜雜寫這麼一些,其實也沒什麼核心思想,只是不吐不快,非要總結一下的話,那我想說,相形之下,漢典真是很可貴!


漢典網並沒有多少原創內容,辭條信息多為碼農雜撮網路流傳的現成電子辭書餖湊而成。對於其中的錯誤,漢典沒有能力組織通曉訓詁的學者匡謬正訛,因此來源越雜,錯誤越多,時常自相矛盾。漢典舊版詞條多拷貝自電子版《漢語大詞典》,錯誤亦循其舊。如」榆關「條目,《漢語大詞典》電子版將」山海關「誤寫為」古海關「,舊版漢典照抄不改,更不要深究」榆關「究竟是不是《漢語大詞典》編者誤注的」山海關「。近年可能由於版權問題,新版漢典詞目改宗台灣《國語辭典》。《國語辭典》是一本編撰水平較低的辭書,錯漏極多,漢典也基本沿襲了《國語辭典》的錯誤。我們隨手就可以找出幾例:

」瓠落「之」瓠「,應從《集韻》黃郭切,讀huò,漢典音讀誤為hù;

」殽亂「之」殽「通」淆「,音xiáo,漢典作yáo;

」屈「字作「窮竭」義時讀jué,漢典作qū。

另外還存在《國語辭典》本來正確的內容,被漢典碼農複製出錯的情況,亦屬常見。例如:

同一條目中,②處《國語辭典》音讀bì為正確讀音,漢典在①處誤寫作pì。

作為一家小網站,漢典的影響畢竟有限,可怕的是這些內容正在被百度大規模複製並擴散:

目前高質量的辭書往往通過民間自發掃描數字化,在小圈子內實現共享,用於學術研究。而幾億網民天天接觸的東西竟然是某家網站為了規避版權問題而採用的有問題的工具書,這是非常可悲的。國家如果不重視這個問題,短期內靠民間力量可能無法扭轉這種局面。


漢典和搜韻,寫古詩詞必用


我多次想給他們捐款,但他們酷酷的只收比特幣。


最近在高中實習,所以從自己的使用角度來談一談。

高中古文的教學一直是重點。相比於散文、小說教學,古文的教學在知識性這個方面要求更多。課本上重點古文篇目,要求掌握相關實詞、活用、特殊句式,以及掌握許多虛詞在不同情況下的用法和意義。雖然這些東西教材上都已經給出了權威且應試的答案,但是硬塞給學生,效果是不好的。漢典的作用在這時就顯現出來了。比如查詢「宮」這個字的解釋,我選擇「詳細解釋」時,下面會根據詞性、語音、意義等分條羅列出不同的意思;選擇「說文解字」時,可以查看東漢時這個字的讀音和注音方式;查看字源時,可以得到不同時代字體的寫法。
對於我來說,漢典能夠提供關於某個古文字詞相對全面且豐富的解釋,這大大超過了一本古代漢語或者漢語大辭典的用處。其中,字源一項我個人特別喜歡。在古漢語教學中,我會告訴學生,漢字的造字方法,最初意義,語義演變,而不是直接告訴他們為什麼「宮」有時候解釋為房屋而有時候解釋為宮殿。我其實試圖在還原漢語這種語言本身的學習樂趣。當我在黑板上畫出「宮」的甲骨文寫法並告訴他們造字的意思和秦漢前後字義不同時,我明顯感覺他們對此很有興趣。或許這些高考都不會考,但是天花板有多高,會影響他們以後能成長到什麼程度。這個天花板不應該是某一類考試,而應該是對於知識本身的求知慾。而營造、保護這種求知慾,需要教師能夠提供足夠準確的信息。漢典確實是我目前能藉助的非常好的工具書,更何況它不單免費,而且免去了我必須隨身攜帶詞典工具書的必要性。


良心網站,是幾乎所有字典類網站的信息來源,不過錯誤實在不少,尤其是多音字和部首部分。


我們語文老師曾將她熟識的一位老先生獨力(獨力!)編纂的古漢語字典交由我們整理 很多打不出來的字就只能從這上面複製
這是我平生所見過 最有情懷的網站 沒有之一


當初一個文字學老師推薦的,到現在用漢典也有兩三年了。
網站用的不多,用kindle時候使用的比較多,查字詞比較全面,與漢語大詞典內容和體例相近,古漢語的好幫手。


目前使用過的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漢字網站了,古字和冷僻字基本都能查到,一直納悶這個網站是誰做的


沒有人用「國學大師」這個網站嗎?直接查詢影印版古籍感覺比較靠譜。→_→


好多年前就知道這個網站,一直都是輕度使用者,很佩服建站的團隊。這兩天在使用時發現一個錯誤能反饋給管理員修改一下嗎


這樣的網站有好處,但是把漢語發展研究頭重腳輕的特點潛移默化地賦予了漢語本身。每個人都可以從資料庫里得到漢語的其一,而以為自己得到了幾乎全部。殊不知漢語發展中期後期還有其二。很多時候讀者會把早期漢字演變的內涵強加到中後期漢字上。看起來好像很對很專業,實際上早已南轅北轍。


當時為了完成作業偶然間發現的,後來學習古漢語後只要查字典就一直使用,很不錯,方便快捷


每次幫人家取名字 都會打開這個網站。很好用。


現在還在我的收藏欄里,真愛!免費,強大,古文必備。希望越來越好。


推薦閱讀:

為什麼普通話語音「bo / po / mo / fo」的拼音韻母是「o」而不是「uo」?
外國人要多厲害 漢語要學多久 HSK要考到多高級 才能準確無誤地看懂繁體字?
岑參的正確讀音是什麼?
「嗯」的拼音是什麼?
對部分漢字構形加以修改有多大可行性?

TAG:古漢語 | 漢語 | 詞典 | 在線詞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