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庭文化或社會傳統里有哪些不合理的做法和觀念,卻被代代相傳的保留了下來?
比如傳統的重男輕女的觀念,它曾經給我們的上一輩帶來極深的影響和壓力,影響到他們的父母對待他們的教育、生活方式時的態度和決策;
中國的家庭系統中還有哪些常見的不妥的做法?如果某一代覺察到這些是不妥的,他們有可能衝破這些影響嗎,可能的做法有哪些呢?=====本題來自知乎圓桌 ? 以家的名義,更多家庭相關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首先是:父母永遠是對的!
有次我跟父親爭論一件事時,他說:「為什麼?因為我是你爹!所以我就是對的!」 雖然我並不知道這兩者有何邏輯聯繫,但也讓我無言以對。 從小到大,他們永遠是對的,無論有理無理,無論是對是錯,反正最後認錯的人總是我,他們自持吃過的鹽比我吃過的飯都多,經歷過所有我經歷過的事,在他們了解或不了解的領域指揮我該如何如何讓做,一旦我稍有不從,有好結果便罷了,要是出了一點差錯,必定一頓口誅筆伐,說我不聽老人言。但如果聽了他們的,還是沒成,那就只能不了了之… 唉,雖然我不知道這種情況對我產生了何種影響,但我覺得肯定不是什麼好的影響。還有就是:打擊式教育。
首先我並不知道是否有打擊式教育這種名詞,捂臉,我只是根據字面意思這樣說。 總之我從父母口中很少聽到誇獎,大都是打擊… 就比如我小時候喜歡踢球,他們說我貪玩。 我數學考了100分,他們說光數學有什麼用,要全都考100分啊。我學習業餘愛好是不務正業。
我做好一件事,就是有什麼可高興的,比你強的人多了去了。 在外面受了委屈,遇到挫折,一說出來就是你這算什麼啊!想當年我們如何如何都沒有叫過苦,現在一點小事就這樣,以後你能幹什麼…… 現在長大了,又怪我沒自信,沒主見,唉。 總之就是無論你做什麼,怎麼做,都只有挨批的份,雖然我知道一直以來我們以謙虛為美德,但我想那應該是在獲得肯定和誇讚之後,教導孩子不可驕傲,而不是省略了這一步,直接不給任何肯定的打擊。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認為只要能保證你的衣食住行,供你上學,就是一位好父母了。這點我覺得才是最可怕的,他們從不關心我喜歡什麼,討厭什麼,需要什麼,就一味的將他們認為對的東西強加於我。 他們從來不會管你遇到什麼困難,有什麼客觀原因,反正做錯事,是你學壞;學習不好,是你不努力;你自卑,你懦弱,你不會交際,你對人生沒有規劃等等,全都是你自己的錯,反正他們已經盡到供養你的義務了,你學好是父母教育有方,你學壞就是你自己的錯。俗話說養育之恩,但我覺得很多父母只是「養」,卻沒有「育」。讓孩子在他們畫好的框架中成長,後來卻怪他沒主見。一遍遍的打擊之後,怪孩子沒自信。
他們從來只問結果,不問過程,就像段子常說的,高中之前都不許你談戀愛,但一到大學就問為什麼找不到女朋友。 他們總是覺得,為什麼很多簡單的事情孩子不知道,很多簡單問題孩子解決不了,卻沒想過自己是否盡到過「育」的責任。 而且,缺乏交流和溝通會讓孩子非常的孤獨和缺愛,因為現在大都是獨生子女,很多事情除了父母她們並沒有其他人可交流,但很多父母往往只在乎孩子是否吃飽穿暖,卻忽略了孩子精神上的需求,我覺得這非常的不合理,但我也不知道如何解決,因為教育孩子是非常私人的事,外人貿然插手往往會弄巧成拙,所以我只能避免讓我曾受到傷害的事不在發生在我的孩子身上。但大家都是第一次為人父母,做再多準備也會有考慮不到的地方,所有我會和他交流,問他覺得我哪裡做的不對,而不是覺得自己給了他生命,就能主宰他的一切; 我會尊重他的意見,聽他的想法,告訴他我愛他,雖然我可能會有這樣那樣做的不夠,但我會改正,會學習,我要和我的孩子一起成長,只希望當他長大成人後,還能自然的說出他愛我,當他回想起童年時,會覺得自己有一個愛他的好爸爸。『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就跟你爸離婚了!』殊不知,每天生活在吵架和抱怨之中的我,更痛苦。
那種傳統的嫁、娶觀。
兩個人結婚了,男方的家庭會覺得是「娶進門」,也就是說,他的兒子並沒有變成家裡的男主人,男主人還是公公,女主人還是婆婆,只是增加了人口。而作為「領導層級」的老人,對新夫妻難免干涉,矛盾產生的時候,媳婦最難做。而女方的家長呢,嫁女兒懷著失去之心,含辛茹苦養大的掌上明珠要「送人」了!怎麼辦,要彩禮!一是補償,嗚嗚嗚,女兒是「別人家」的了。二是增加女兒將來過得好的概率(有財力)。卻不知道讓多少人錯失去所愛,選錯了對象。婚後,去女兒家做客都難免畏畏縮縮,面對女婿一點孝敬就感激涕零。其實,無論男女方家長,都能明白,結婚了,孩子組成了新的家庭,那他們就獨立了。雙方父母在新家庭里不過是客人,尊貴也只是客人,男方女方都沒什麼特殊的。這一點,女方家長普遍無所求,可男方家長几乎都控制不住。彩禮是個陋習,把婚後女兒自動的定義為「別人家的」同樣是可怕的陋習。可悲的是,社會上很多人都這麼想,這麼做。文化的基礎和核心是哲學,每種文化都體現在這種文化的具體的價值觀念、價值取向和思維方式上。而每種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又體現在每個民族的生活方式中。因此有些學者把文化定義為是一種生活方式。中國文化也可以說是中國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學前兒童教育與文化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在內容上都存在著必然的、內在的聯繫。一般來說,在相對穩定的社會中,社會的文化傳統與學前兒童教育大致保持著相對適應和功能互相配合的狀態。
一方面,一定社會特有的文化傳統(包括一定社會的政治指導思想、道德觀念、價值取向、風俗習慣、思維方式等)蘊含在整個社會中,滲透在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它強烈地制約著人們對子女的教養方式和教育內容;另一方面,這種特定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又使傳統文化在下一代身上得以再生。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庭教育。中國古代以農立國,家庭不僅具有生產和生活的功能,而且具有突出的教育功能,子女在家學私塾中、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中完成教育。中華民族自古十分重視子女的家庭教育,家教文化成為了中華民族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在中國家庭教育史上,不但出現了孟母斷機、岳母刺字這樣的教子有方的楷模,而且許多名人、許多家族都立有家戒、家訓、家規和家范。
中國傳統文化中積累了豐富的學前兒童教育經驗,留下了許多寶貴的遺產,但也有消極的、陳腐的、不科學的內容,因此,我們要辯證地看待我們的傳統文化,分析傳統家教文化中的不利因素。
下面我簡要說一下中國古代傳統家教文化中的消極因素:
1.傳統文化中「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思想依然影響著眾多的家長
傳統的家庭教育中充斥著功名思想,教育目的就是為了獲取功名,光耀門楣。當今許多家長依然過於重視攫取功名的考試,把考大學作為子女未來的唯一出路,對孩子的學業寄予厚望,甚至是不切實際的期望。為了使自己的孩子早成才、快成才、成大才,有的家長盲目地進行「過早教育」和「過度教育」,這裡就有一個極端的例子。2005年12月24日,年僅3歲、身高不足1米的鄭博,只因不肯識數認字,死在了親生父母的棍棒下。
2.家長本位的親子關係不利於兒童獨立意識、獨特個性的培養
傳統文化中的等級制度把人分為三六九等,上下尊卑、等級森嚴。表現在親子關係上就是「父為子綱」。父親在家中享有絕對權威,子女必須絕對服從。朱熹在《童蒙須知》中寫道:「凡為人子弟,常低首聽受,不可妄自議論,長上檢查或有過失,不可便自分解。」這是家長本位的教育模式,一味強調家長意志,完全忽視子女的意志,扼殺其創造精神和健全的個性。當代的許多家庭仍然把順從、聽話、老實看作好孩子的標準。長期處於這種環境下,孩子時常表現出自信心不足,主動性、獨立性、自學性和進取精神差,缺乏強烈的主人翁思想和創新慾望。
3.傳統文化中的中庸之道不利於兒童創新及競爭意識和健全人格的培養
「中庸之道」作為儒學的重要思想,已經滲透到我國傳統的家庭教育之中。古代童蒙讀本《太公家教》中說:「言不可失,行不可虧。他籬莫越,他事莫知……口能招禍,必須慎之。見人善事,必須贊之;見人惡事,必須掩之。」教育孩子從小學會不說對自己不利的話,不做對個人不利的事,學會迴避矛盾,明哲保身。這種利己的教育觀念不利於培養兒童的創新和競爭意識,不利於培養兒童正直正義的人格。
4.此外,把子女當作私有財產的觀念、重男輕女的觀念、崇尚體罰的觀念等傳統家庭教育觀念也根深蒂固,至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現代人的教育思想。
------------------------------------------
純手工碼字,只是把這幾年所學的專業性知識班門弄斧了...
完全原創!!!侵刪!!!
只交流學習/早教/幼兒教育/兒童教育/家庭教育/教育/發展等話題
想了解更多也可以看我其他的回答和專欄:
淺談學前教育(幼兒教育) - 知乎專欄
傳統文化中的家庭教育(利與弊) - 知乎專欄
文章轉載自:傳統文化中的家庭教育(利與弊) - 知乎專欄
傳統具有時空的合理性,沒有不合理的傳統,只有不合時的傳統。事實上也很難有世世代代保留下來的傳統。我想說個觀點,其實現在這個大變革時代,很多觀念都是可以相互共存的;比如可以遵守傳統的孝順,常伴父母身邊,也是符合現在的道德需求的;但是如果家長健康開明,想西方一樣老少兩個家庭相對獨立,比較平等也是符合道德要求的。現在意味要求反傳統和一味說要保持優良傳統的那些主流理論都是比較扯淡的,很多都是政治訴求和政治表演而已。[某校長洗腳秀、全民拜孔子等]現代社會依然有子女眾多的大家庭,維護兄友弟恭父慈子孝的傳統也非常好;有更多的是獨生子女家庭,再來要求這些沒有根基的東西,既不現實也不實際。比如前些年說要求回家看老人寫入法律的事情;如果都是獨生子女,養一個孩子夠累了,還要每年回幾個可能相隔幾千公里的地方去看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外公外婆丈母丈人以及丈母丈人的父母岳父母嗎?再優良的傳統既然根都沒有了,談那些還有什麼意義呢?
看了很多回答,很多人沒有理解傳統的概念。傳統指的是合理的文化實踐,而不是一些醜陋的概念。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有歷史依據的,而不是很多人想像的民間做法。但是及時是優良傳統,很多不適合時代發展(科學發現了更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了;有些已經沒有社會根基(比如人口太少,沒有了兄弟姐妹就沒有了很多儒家文化的社會基礎,前文的兄友弟恭父慈子孝等)了。
個人認為是中國這種家族形式的抗風險機制,即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機制。
請原諒我給這個機製取了這麼惡俗的一個名字,但是沒有什麼比這句俗話更能讓人理解中國式家族的特點了。在傳統中國的家族裡,不管你如何墮落,如何作死,只要你不誠心違反「家規」,只要你堅守孝文化,無論你是多廢物的人,多沒有能力,都能享受到這個機制的好處。
而這個機制的好處就是,家族內部只要有一個人經過打拚進入了統治階級,就能把家族內部的所有人都拉入統治階級,最次也是個高端中產階級。眾所周知,統治階級佔有社會上最多的資源,而佔有最多資源的家族就能留存下去,開枝散葉,既能享福於當世,又能流芳於後世。既符合人類作為一個動物的需求(即把自己祖傳的染色體流傳下去),又能滿足自己作為一個人類的需求(揚名立萬),這是任何一個人類家族所能得到的最好的東西。
就好比打DotA一樣,四個輔助保一個大哥,最後大哥頂著BKB強拆對面基地,大家都能從此之中獲利,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所以這是一種中國特色抗風險機制。
當然你說外國就沒有嗎?當然有,他們甚至強行內部通婚來保證自己的權力不被稀釋,但是隨著法國大革命以及歐洲內部的一系列革命,這種家族抗風險機制幾乎完全消亡。但是在中國,這種機制陪伴中特社這種官本位社會制度得以流傳了下來。
而這種奇葩的機制流傳下來的惡果我們也看到了。
比如一個鳳凰男考上大學了,全村人砸鍋賣鐵供他上大學(看起來很讓人感動),等到他有了錢之後,便傾盡全力幫助老家人,由此便引發了自己和城市妻子之間的矛盾。
一個官員上位之後,便把自己家親戚強行塞到自己的管轄範圍內,有的初中甚至小學學歷且沒考過公務員的人都能堂而皇之地坐在管理崗位上,花著納稅人的錢,瞎他媽指揮。
一個平民姑娘和一個公子哥真心相愛了,七大姑八大姨都來找公子哥要錢,最後生生拆了這樁婚事。
以及我們在知乎上看到的種種奇葩的問題,什麼要求快結婚,要求我找個大家都做的工作,要求我考公務員,包辦婚姻等,都是源於這種早已過時的抗風險機制。一整個團體都把自己的希望投射在家族內的某幾個人身上,家族內的這幾個人雖然享受著家族內部供給的各種優秀資源,卻也要承擔家族內部各種奇怪的責任。
在物資極大豐富,人與人之間關係日趨多樣化的今天,這種抗風險機制無疑是過時的,不合乎理性的以及不可接受的。而我很高興看到,知乎是抗爭這種機制的前哨之一,這裡許多優秀的答主都在努力地完善和科普這種機制的弊端,在教大家如何從心理上和實踐上抵抗這種機制的迫害。而且據我觀察也確實有許多人受到了這種影響,積極創建和跟從屬於自己的圈子,自發地淘汰這種落後的機制,我感到十分欣慰。
綜上所述,我認為這種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機制是不妥的,並且在我們這一代(至少在我死之前)是有可能完全破除的。
以上有哪些被人誤解是傳統卻是在近代開始就行的?
這題下能看到不少。前面答案說的足夠詳細。
我談一點自己的感受,中國的父母的生活重心會按照這樣一個路線圖遷移,並且循環式的。
二人時期,此時沒有孩子,家庭重心圍繞著二人核心展開,包括父母都傾注極大關注;
擁有子女時期,此時生活重心開始向孩子身上偏移,隨著時間的發展,這種偏移越來越嚴重;
擁有孫輩時期,爺爺奶奶似乎獲得了新生,出現隔輩疼現象,重心徹底偏移,失去自我。
中國人大概越年輕越自我,越年長越失去自我,越關注下一代。
你們可能會覺得我說的有點極端,不要緊……知乎上的各位大都來自大城市,自然沒見過愚昧落後到封建時代的四五線農村是怎樣的一片黑暗。
以下皆是我親眼所見所了解的真實情況。1.勸和不勸分;男方對女方的控制夫妻感情已經破裂,女方仇恨到想要殺死對方的程度,男方的家族明知如此還在厚顏無恥地勸和不勸分,娘家對此事態度克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太多事,女方顧及自己臉面,更因為男方的道德綁架——你說了讓所有人看我們笑話,對這個家,對孩子不利,所以你不能說,但我可以繼續這麼做。你沒有權利維護你那可憐兮兮的自尊。男方對女方暴力威脅,言語謾罵,精神控制。以孩子為由,以財產為威脅,軟硬兼施,逼其繼續生活在男方的控制和精神施虐之下。而孩子從小生活在這種病態家庭,人生觀,安全感,性別觀,家庭觀,自信心,自尊心,愛人的能力,被愛的幸福感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嚴重傷害。男方家族會勸阻男方,但不會對男方採取有力措施,同時勸女方多忍耐。本質是出於醜陋的家庭榮譽觀,絲毫不將女方當做家人看待,也不將女方當做人來看待。在他們眼裡,維持表面上的和諧,比尊重女方得現實感受更重要。也就是他們的面子,比女方的人性尊嚴更重要。我們這一代有希望破除這種陋習。我們這一代的女性,被欺負到這種程度時是有可能站出來反抗的。2.重男輕女性別歧視即使是在發達國家也還廣泛存在,但若要論我所見,真是觸目驚心。平等相處真的那麼難!在中國各個場合無不如此。女生學個工科專業學的好會有人說,女生怎麼工科可能學的這麼好?女生打個遊戲玩的好會有人說,妹子技術會這麼好?女生啊不用那麼拼了,只要嫁的好老公,不愁沒錢花。然而有誰知道什麼叫換到保暖失去自己一世不甘願?這些都算好的。在一些偏遠的地區,女孩得到家庭的經濟支持,家庭溫暖也會少於男孩。即使這男孩是她的弟弟。女生只有23-28這段時間值錢,過幾年就不行了,貶值了。所以趕緊找個男朋友,就算沒有中意的也趕緊找個坑先佔上,別沒有,再不找好男生都被佔光了!女性在經濟能力,知識背景方面成為精英超越大部分男性後,反而會被冠以女強人,女博士之類的標籤。成為令人恐懼的第三種性別。說到底男性還是覺得女性不配比他們強。這些,就真是讓人扼腕嘆息。要想破除,何其之難。女權主義者還需要很大的付出和犧牲。3.婚姻觀真愛一文不值,能看見的錢是最穩定的保障,到歲數趕緊結婚比什麼都重要。男方家裡恨不得從牙縫裡省錢供給一套婚房,女方家裡恨不得把對方家底全拿到眼前挨個數一遍。雙方長輩心裡稍有不順,就從中作梗,想方設法破壞婚姻。具體的去看裸婚吧,總結得很好。這一條是最容易破除的,因為我們沒有經歷過文革。我真心的祈求,下個時代讓這些都消失吧。這個還是匿名吧……說說我們這個大家庭的婚姻情況。是的,我主要想說的就是長輩對於小輩的婚姻的控制。我並不是什麼專業人士,懂得分析和調研,我只是想敘述一下我看到的事實。
我還小,尚且不到20,但除了下面有一個小了一兩個月的表弟和一個上高中的表弟,其他的哥哥姐姐都已經結婚。但就我所知,他們的婚姻,沒幾個是幸福的,以至於我現在天天杞人憂天。
多的不說,說說我三舅媽生的三個孩子。
先說說大姐。她生性老實,沒有主見,老家話就是「耳根子軟」,相當好騙的那種。又是因為是大學老師,畢業後就留校任職,一直在學校里呆著,自然沒有社會上的人通曉人情世故。談的第一個男的,就遭到了全家的否定。因為是很久遠的事情,我不記得具體了,反正無非是「工作不穩定」,「賺的錢還沒你多」,「學歷不夠」,「一看就人品不行」這種。總之他倆分了。然後我們家裡人就開始操心婚姻大事。安排相親什麼的。這個時候,我姐自己找了一個男的。(以下故事全部來自親戚口述,畢竟我能了解的只有一面之詞)我姐太傻,喜歡人家喜歡的不得了,就去人家家裡住。給他洗衣做飯,照顧婆婆。可那時候還沒結婚啊,她這樣子跑過去多掉架子,我們家裡人就生氣了。他們開始勸分。各種勸,甚至是逼。然後我那一輩子軟弱的姐姐,做了一件很偉大的事——她偷了戶口本去領了結婚證。她太天真了……她以為這樣就可以用一個紅本本攔住家人。可是沒有。領了證之後家裡人鬧的更厲害了。然後我姐被迫離婚。這時候的她還很年輕,婚紗都沒穿過,可是已經是個離異婦女。
後來的相親之路可想有多艱難……二手貨一向是要大打折扣的。那段時間,我姐過的很苦。她變得更加懦弱。那時候我一個人在外地求學,不知道具體情況。總之等我回來後,姐姐已經再婚了——還是那個男的。他們倆結了離,離了結,不過這次,全家不得已同意。沒有辦法,已經沒有更好的選擇。但我姐依然不幸福……家裡聚會的時候,所謂的親戚們(多數是見風使舵的人,你們應該知道的)經常會當面數落她的懦弱和不是,說她丈夫的不懂事,說她太愚蠢云云。是的,那個男的確實不怎麼樣,他玩心很重,在我姐給她洗衣做飯的時候當面帶著別的女人出去兜風。婆婆也不好,我姐懷孕的時候都不會幫她的忙,還罵她。這確實不是什麼好家庭,當年有分開的理由。但我看到的是,我姐在不得已接受了這個不得已的選擇後,還要經受家人的冷嘲熱諷,當面和背地裡的數落,年年當反面教材。她變得越來越懦弱,現在我們家人說她老公不好的時候,她只會笑。再說二哥。他是個軍人。我們家的男兒郎八成以上都是軍人。他常年呆在男人堆里,基本上沒見過女的。有次回家探親,火速和一個初中女同學粘在了一起。那是他當年在農村讀書的時候的同學,畢業後在一個髮廊里給人洗頭,我看了照片,頭髮又黑又長,桃花眼,身材火辣,確實是個勾人的女人。我哥被她迷得不要不要的。那個女孩為他留在城裡(我們家很早就全部搬到了城裡),我哥給她錢包吃住,每天還跟做賊一樣找借口出去見她。可終歸是發現了——全家人都很惱火。我的三舅媽踩在凳子上,罵那個女人狐狸精。他們覺得我哥儀錶堂堂(這倒是真的),一個農村洗頭妹配不上他。我記得當時我哥坐在陽台角落,我在他旁邊寫作業,可能那時候我太小他們覺得我什麼都不懂,我的三舅媽就當著我的面罵我哥。我的媽媽和小姨,則拿著逼問出來的酒店地址找那個女人,勸她和我哥分手。我哥那麼一個大男人,鐵青著臉一句不吭。我就記得他氣急了說的一句話——我和她上過(床)了,我得對人家負責。真可惜,當時雖然才十一二,可我早熟,我知道這句話什麼意思。我舅媽聽到這句話差點沒從樓上跳下去——她說那個女孩臭不要臉,這次是更加堅定的要求兩人分手了。必須的。不惜一切代價。
總之還是分了——我哥回了部隊,很有幾年沒有回來。就前兩年,我小姨找了一個什麼遠房親戚的鄰居的女兒,介紹給了我哥。人家大學文憑,知書達理,除了有點矮沒什麼了(不是歧視。這是家人原話。因為我們家女孩都全部170左右。我嫂子才150多)。可是我哥才初中文憑,只是去當了個兵,兩人各有短板,也算可以了。剛開始我哥真的不樂意的,他看不上我嫂子的外貌。但被家人全票通過娶了她,在探親期間很快有了孩子。現在我小侄女半歲了,嫂子和舅媽住在一起帶她。我哥也慢慢愛上了嫂子,逮上放假就歸心似箭。他買了房買了車,算是什麼都齊了。對了,我一直覺得,這是我們家人湊成的最成功的一對。最後說說三姐。她今年28了,還沒有結婚。哦對,甚至還沒有男朋友。
我這個姐姐聰明,高考六百多,上了個醫學院,學醫藥的,已經工作了幾年。一直超級老實,我媽跟我說她是三個孩子里最膽大最機靈的一個,我之前怎麼都不信。因為她在家人面前都是不會反抗的。說什麼都是笑。但家人說的最多的 ,就是她的終身大事。我一直不怎麼了解家裡這些糾葛,也沒有試圖去弄明白為什麼傳說中機靈的姐姐這樣木訥。後來我姐去我們學校看我,在甜品店裡告訴了我這些。她說,她初中學習特別好的時候,談過一個男朋友。可是被她媽發現了。狠狠的打了一頓。從那以後,她變得特別懂事,直到大學畢業,都不敢談一次戀愛。所以慢慢的,感情上的事情,也就容易吃虧。那一次打的得有多狠,可以讓一個人性情大變,惦念到大學畢業都不敢再犯,你們可以自己想像一下。兩三年前我姐找了一個男朋友,新疆的。我們家人當兵都在新疆,西部大開發的時候就過去了。但慢慢地也開始遷往內地老家,留在那的人越來越少。家裡人不同意,說到時候我姐一個人嫁過去怎麼辦,必須得找個近一點的。而且那男的確實不太懂事,家人見他問起來如果以後嫁到你們家太遠怎麼辦,他居然說,機票太貴,那就別回去了。我們家人抗拒心理更重。我姐當時借著去新疆玩見了那個男的,我舅媽居然默許了,我姐在他家住了幾天。後來我們家長輩發現後大發雷霆。我姐這時候犯了一個和她哥一樣的錯誤——她暗示兩人已經生米煮成熟飯,表示一定要跟了他。可是這麼一來,我們家人是非拆散他們不可了。反正,到現在我姐還對那個男的念念不忘,但已經不可能在一起。我們家人幫我姐找了個博士,學歷很配我姐。可是,一方面覺得我姐嫁個學歷低的他們覺得虧,一方面又嫌這個男的個子不高還丑。我姐確實好看。但我聽家人說了好久那個男的多醜多醜,不知道是不是已經準備太足,看到照片只是覺得普通,痘痘多,卻不覺得特別丑。但這個不好看但有學歷的男的和那個家遠且不懂事的男的,他們寧願選擇這個。現在我姐的感情還是飄忽不定,她和博士處了一段時間,心裡還是新疆那個。我們家人又在勸她辭職,不要在外地呆了,回我們老家去,找個工作,安個家,也好給她安排相親,找老公。我小姨甚至已經給我姐找好了工作,暑假的時候我姐還請一天假回來面試完又回去了。不過猶豫了一段時間,我姐就同意了。她估計今年一過,就要回到老家去。我三舅媽的三個孩子的感情狀況,差不多就是我們家長輩對晚輩感情狀況干擾程度的縮影。基本上總結兩句話——自個兒找的都不是好東西,只有長輩挑的才是最適合的。而且,對於長輩的選擇必須遵從。
我發現,我們家小輩不管剛開始怎麼鬧騰,最後都會沉寂下來,家長說什麼就是什麼了。甚至逼的走投無路的時候,都會選擇以同居和失身相逼。可是這並沒有什麼卵用。我們家人,婚姻里不相信真愛,只有利益的均衡。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逐漸長大了,我現在慢慢覺得我家人干擾婚姻確實有一些道理,他們初衷真的是好的。想想我兩個姐姐,喜歡上的還真不是個東西。但他們戀愛經驗的缺失,又是年少時過度的家教引起的。家裡人的要求就是,大學前一個不要談,畢業找一個合適的就結婚。可是,茫茫人海,怎麼就確定一個人就是終身?
我總覺得這是一個悖論。因為題主的問題是逐代遺傳。那我就提一下,我的媽媽,我的小姨,我的舅舅等,當年找對象八成以上也都是被強制否定了的。這算不算是一種代代相傳的習俗?
至於這一代能不能改變,我是不知道的。我真的恐懼。有時候想想我以後帶個男生回家會遭受的種種挫折,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那種獨自一人面對全部長輩的否定的壓力,想想都無法承受。我能理解一向懦弱的姐姐為什麼偷戶口本,單純的姐姐選擇直言已經上床。我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可以打破他們有理有據的分析,他們總有辦法證明那些人和我們不合適。
感覺畢業找工作都不會比在我們家結個婚難。我不知道這種長輩的全方位式干擾利弊如何。我只知道,除了我二哥,兩個姐姐現在都不幸福。一個的婚姻生活已經定型,在婆家和娘家雙面受氣,還有一個,馬上30了感情歸屬卻遙遙無期。不知道是誰害了誰,還是誰幫了誰。
這就是我能想到的,中國傳統家庭里,包辦婚姻的毒瘤吧。我們都是父母的東西,是不容有思想的。
有孩子以後最深切的感受:1.女人要「孝且順」婆婆:面對一個愚昧和囂張的婆婆,不說她危害孩子,說的委婉回你一句「我帶大好幾個孩子呢」;若說的直接罵你不懂尊重長輩;不讓她帶孩子說你嫌棄她,讓她帶麻煩事更多。如果哪天婆婆串門走親訪友,或是和丈夫有單獨相處的時間,接下來就有婆家七大姑八大姨來給你講讓著老人,孝敬公婆等等大道理,好人好報啥的也會教你哦。2.重男輕女:自從生了我女兒,各種人見了都勸我再生一個兒子,再三申明不生了身體不好,條件有限,人家繼續念叨。3.男人可以禽獸,女人必須安靜美好。男人混蛋,女人如果據理力爭,就會說你不識大體;相反如果女人犯了錯,那男人是可以自由審判的。
中國的家庭文化,往往是不講邏輯的。大致總結一下就是——當自己跟長輩說「理」的時候,長輩往往說的是「禮」。長輩與自己談的不是同一件事物,談什麼平等?!比如——窺探子女的隱私。長輩說,「這是為你好」。大齡青年有暫時不想結婚的原因。長輩說,「你已經老大不小了」。弟弟就是想吃大梨。受到「孔融讓梨」的影響,長輩說,「大的應該讓給哥哥」。子女對長輩有意見。長輩說,「要孝敬/尊敬長輩」。……我們這一代,就應該愛真理勝過愛長輩,而不是被傳統禮儀束縛著。下面附上我寫的專欄文章,看看中國人為了宣傳「孝」,做了什麼。比爾蓋茨說過孝敬父母?放狗屁!
……
「To honor your parents」在西方國家的文化和語境中,應該翻譯為「以父母為榮」,而不是「孝敬父母」。
無論是分析消息來源,還是探究外國文化,完全可以懷疑這類文章就是中國人為了宣傳孝文化意淫出來的。比爾蓋茨說過要孝敬父母?放狗屁!
……
最可恨的就是這類文章的作者——
利用國人的盲從意識,讓人輕信並相信,而不是懷疑。
利用我們的長輩不懂英文,靠錯誤翻譯誤導長輩。
借用外國人的嘴巴和名聲,宣傳所謂的中國文化。
利用國內的「國學熱」,對國學經典一知半解,宣傳錯誤的觀念。
……
同時,我們的長輩可以因為認同文章中的中國文化,不惜睜著眼睛說瞎話,忽略文章中的事實錯誤,一口咬定錯誤的東西反而是正確的。
在這裡我並不是為了批判「孝」這個觀點,而是想說明,利用這種手段搞宣傳,讓我覺得非常噁心。如同中國的「感動中國」,不談上榜人物是否真實,卻希望靠榜樣的力量給群眾上一堂思想教育課,讓社會充滿正能量。
很可惜,國人的感性思維佔了主導,認為對方的觀點適合自己,不遺餘力地擁護對方的觀點,卻不會逆向思維,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問題,讓思考能力和分辨能力成了並不重要的東西。
……
有一句話說得好,「這個世界上可怕的不是道德敗壞,而是無知」。我想在這句話的基礎上再加一句「比無知更可怕的,是繼續無知」。
……
父母的年輕生活圍繞孩子,孩子的年輕生活圍繞父母…………………………真的應該是父母有父母的生活,孩子有孩子的生活
1、我是為了你好,你聽我的,將來不會後悔。2、女孩子就是要穩定,離家不要太遠了。3、女孩子嫁個好老公就行了,讀書幹什麼。4、我是你老子,你還敢頂嘴?5、你都二十好幾了,還不結婚,等你以後結婚都沒人幫你帶孩子了;6、隔壁老王家的孩子每次考試考第一,月入過萬,每月花錢不超過五百,我怎麼生了個你這麼不爭氣的東西;7、和你同齡的都結婚了,老婆孩子都有了,我看著你就急;8、這次期末考得怎麼樣?沒拿獎狀啊?你要加油哦,你看你哥哥每年都拿了balabala。。。。。9、老是看這些亂七八糟的書!課本就沒見你回家看過!待補充
我要說的不僅僅是家庭的常態,而是整個中國的常態,即:習慣性的袒護弱小者。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一個家庭里老大都比較木納老小比較靈性,女孩都會被家長冠上乖巧愛學習的名頭,一打架就是男孩欺負女孩大哥欺負小弟,這種習慣推而廣之就是愛哭的孩子有奶吃,所以在中國,【示弱是一種爭強的手段,而強者往往是最弱的。】
我五個月前剛生完孩子,女孩,長的可愛,特喵的,還坐月子的時候,七大姑八大姨來看我就和我婆婆說,明年可以在要一個,qnmb的 要孩子你自己不會生啊,跑我家來逼逼ˊ_&>ˋ
1.重男輕女。媽媽在我很小的時候說,幸虧為我家生了兩個兒子,才能有現在的地位。那時候聽了,傷心一地,我是中間的女兒。小時候爺爺只給男孩壓歲錢,沒給過我。家裡的房子,財產是給兒子繼承的。弟弟意外去世後,墳墓上只寫著胞兄,沒有我的名字。女孩子被邊緣化了。2.缺乏溝通。凡事以父母的意志為主,孩子是沒有權利有思想的。涉及到結婚對象,父母不滿意時,最常見的威脅方式是斷絕關係。3.重養,不重教育。
男女雙方結婚時,約定俗成地認為男方應該多出錢之類的
家庭不是為了家庭幸福而是為了什麼傳宗接代七大姑八大姨文化,干涉文化重男輕女依然存在有很多作秀成分,家醜不外揚,離婚是恥辱之類 完全不顧及個人利益和感受
推薦閱讀:
※在親密關係中,雙方的平等能否使這段關係更加穩定?
※痴迷依戀型人格是不是特別難以建立穩定的親密關係啊?
※被人真心喜歡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什麼是親密關係,怎麼維持親密關係?
※婚姻是美好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