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是否曾是黏著語?

日語,韓語,曾受漢語影響很大,但他們都是黏著語,漢語卻是孤立語,難道傳過去的時候不傳語法嗎?再者,韓語字母起初是用來輔助漢語的,那更應該類似漢語,但現在韓語為何演變成黏著語?


不好意思把這個答案給忘了OTL

我們先從現狀倒推,現在可以證明的是,漢語和日語確實發生了語言接觸,如漢字、辭彙的同源。社會語言學中語言接觸程度是從「辭彙借用」到「語言聯盟」到「語言替換底層殘留」的連續統。

首先,漢語和日語的接觸不可能是語言替換語言替換要求若干民族在地域上比鄰而居(不能一衣帶水),接觸極為密切不平衡(指經濟文化、人口的不平衡),則經過長期的雙語或多語並存階段後,各語言相對平衡的狀態會打破,經濟文化和人口佔優勢的民族的語言會替換其他民族的語言,成為唯一的勝利者。被替換的語言不再使用,只在優勢語言中留下自己的一些特徵。(比如滿語被替換後在底層留下「齊齊哈爾」等辭彙)。

其次,漢語和日語的接觸也不可能是語言聯盟,語言聯盟在地域上要求比鄰而居深度接觸(指有大量同地混居的人口,有通婚關係)的若干民族,許多人會成為雙語或多語者。如果接觸是相對平衡的,則各民族的語言會長期地「和平互協」,不僅各民族的辭彙會互相大量借用,音系和語法上也會互相感染而趨同。唯一兩個被承認是語言聯盟的是巴爾幹半島和印度南部,而日漢語言之間的接觸也不符合條件。

那麼最後,我們能認定漢語和日語就只能是辭彙借用等級的接觸了,即如果不同的社會、民族在地域上不相鄰,接觸上也只有一般的貿易往來或文化交流,則語言的變動就只限於吸收對方語言中有而自己語言中沒有的事物或觀念的名稱,也即只有文化層面的、為數有限的借詞

因此在沒有達到語言聯盟以上等級的情況下,漢語和日語的語法確實是沒有關係的,因此古漢語是不是黏著語(當然漢語學界認為古漢語可能是屈折語?)跟日語無關,同樣的,日語是不是黏著語也與漢語無關。


題主,你怎麼手滑把越南語也拉進來,那可是地地道道的分析語啊,孤立得不要不要的。


在漢語傳到日本的時候,日本已經有自己較為完整的語音辭彙和語法體系,但沒有自己的文字,也就是說他們日常生活中的對話都很正常,有自己的文法,但是不能寫下來。漢字的作用只是用來記錄他們自己的語言的,如果不用漢字來記錄,而是用另外一種黏著語的文字來記錄,也不是不可以。

所以說日語在漢字傳入之前已經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體系了,漢語對他們來說不過是一種外語而已。


不認為漢語古代曾經是黏著語,我不是語言學專家,但是也學習過幾種語言的結構特點,黏著語是一種非常穩定的語言體系,可以歷經上千年而不變。同時黏著語也是一種高效多產而且邏輯性很強的語言系統,其辭彙構成一目了然,新詞與舊詞有很強的聯繫性,詞根與附加成分之間的連接十分自然,極少有不規則情況出現,所以黏著語的一個特點是一類辭彙的基本型往往有相同的結尾,比如日語的動詞原型都以lu結尾,極少有其wu段假名結尾的,也一目了然;土耳其語動詞原型詞尾都是-mek/mak;滿語動詞原型結尾都是-bi。匈牙利語和芬蘭語一直保留著數量龐大的詞尾附加系統,我甚至都認為印歐語里的格範疇是受到北方黏著語人群的影響才逐漸發展的,之前最早時像亞非語系那樣只有主賓屬三個格。

漢語很明顯並不是一個特別穩定的語言,幾千年來變化巨大,漢語方言甚多,古漢語讀音如何到現在也不敢確定,只能推測。加上漢語的辭彙母音變化很多,衍生詞我認為很可能以母音曲折或者附加新成分組成,但是由於漢字的影響現在很多變化都難以考證了。

綜上,漢語很難推測最早的形態,不過屈折語的可能性更高。


記住母系社會這個階段。語法一定是母系傳承的,辭彙可以是父系傳承的。日本先祖是阿爾泰語族,後南島族入侵成了父系,阿爾泰語族成了外婆家的了


朝鮮語和日語是奇葩 語法上是阿爾泰語系 和蒙語、滿語是一支子 和漢語關係很遠

但是語音上又和南島語系相似

只是由於長期藩屬天朝 受漢語影響太大 吸收了很多漢語辭彙

然並卵

日語還有來自法葡西荷德意俄等亂七八糟許多外來語

二戰後 日本人戰敗後對戰勝國米英鬼畜盲目跪舔 日韓語也都增加了海量的英語辭彙。。。看動漫的宅們注意聽的話會發現一大堆 比如computer之類 英語辭彙出現密度不亞於漢語辭彙

所以如果看辭彙的話 日韓語都是萬國牌

但不代表日語就是日耳曼語系了 從哪來回哪去

學習能力果然令人髮指

事大主義還是事大主義 只不過事的那個大佬換人了而已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國護照上的姓名拼音轉寫不標註聲調?
為什麼漢語中「二」會有蠢的意思?
為什麼有人說普通話時會使用某些明顯不屬於普通話的方言詞?
父母來自不同方言區,該如何對孩子進行方言教育?
方言以後會走向滅絕嗎?本地的方言會在有生之年走向滅絕嗎?

TAG:語言 | 語言文化 | 漢語 | 語言演變 | 語言比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