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有效指導一年級孩子讀書?

孩子讀書速度快,感覺有數量沒有質量。


孩子為什麼不喜歡讀書?因為你錯過了兩個階段

錯過了孩子的閱讀敏感期,孩子對閱讀的熱情就再也提不上來了。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家長想方設法讓孩子多讀書,可孩子就是沒有興趣的原因。那麼什麼階段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


如果自己家的孩子有這些特徵,家長們就要注意了,因為這些代表著孩子的閱讀敏感期來了:


1.無論什麼書都翻來看,無論能不能看懂都一本正經地看,能看懂的會反覆看;


2.凡是有書的地方,比如去到書店或圖書館,興緻很高,看個不停,一會翻看這本、一會翻看那本;


3.喜歡聽故事,也會時常編故事給大人聽,想像力豐富;

4.指著書上的字閱讀,即使大多數時候看不懂,會自編髮音上去。


閱讀敏感期一般是在孩子4歲半到5歲半的時候來臨,有些智力較好的孩子會提前,只要智力正常,一般不會超過6歲。6歲後的閱讀相比於6歲前,孩子更難養成興趣習慣,所以6歲前也稱為兒童閱讀的黃金期。


其次14歲前還有一次彌補機會,被稱為兒童閱讀的白銀階段,錯過了之後孩子的自我閱讀意識就會弱很多了。

美國著名生理學家瑪莉安·伍爾夫通過研究兒童閱讀時的大腦變化發現,兒童閱讀是左右大腦兩個區域都一起運行的,而過了這個時期,學習語言的能力開始退化,我們成年人在閱讀時,往往是只有一個大腦半球在工作。


閱讀敏感期,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1、家庭要有閱讀的氛圍


如果想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家裡大人是最好的榜樣。家長們每天在孩子面前讀書,受大人的影響,孩子會更樂意接觸書本。家裡最好提供讀書的條件,比如孩子有讀書的地方,並且不被打擾,有適合兒童閱讀的兒童書,更有助於孩子養成興趣。


2、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應該讀哪些書


9個月-1歲:色彩鮮艷的大圖案硬紙書(紙板書),刺激大腦發育,大人通過讓寶寶一邊看,一邊說出事物的名稱,為寶寶說話打好基礎。


1-2歲:大幅圖畫的圖書,最好跟日常生活相關,比如炊具、電器、傢具、寵物、玩具等,更利於孩子閱讀和接觸。

2歲-3歲:父母適宜給孩子閱讀一些簡短、有趣的故事,力求用孩子聽得懂的口語表達出來,而不是書面語。


3歲-4歲:給孩子選擇有細節和情節的故事,但注意最好還是以大量圖片為主,圖片能促進孩子的想像力,有助於孩子喜愛上閱讀。


4歲-5歲:推薦有故事情節的連環畫,比如《西遊記》等,有情節有圖案,不僅吸引孩子眼球,還能讓孩子持續閱讀下去。


5歲-6歲:這階段孩子會對科學類的兒童故事比較有興趣,有助於孩子思考,還能促進孩子的動手能力,當孩子有此類需求時要努力配合,否則孩子會由於各種阻力而放棄。


6歲-7歲:幻想類童話一方面能滿足孩子想像力馳騁的需求,孩子還能在有趣和輕鬆中感受愉悅,有助孩子沉浸在閱讀的海洋。


8歲-10歲:可以適當接觸歷史故事了,並且也到了孩子可以自由流暢閱讀的階段,讓孩子養成獨立看書的習慣吧。


10歲-12歲:除非是非健康類書籍,建議家長不要限制孩子的閱讀類型,只要孩子喜歡,大可放開手,開卷有益有助孩子建立廣泛興趣,建立更全面的知識。


各年齡段讓孩子閱讀的大原則是:孩子喜歡看的就不要阻止,但在不同階段父母可以推薦建議的方式,而不是強迫孩子一定要讀哪類型的書。


3、讓孩子複述故事效果好


複述故事,培養的是孩子的記憶力、邏輯思維、表達能力、表演能力,一般來說,經常複述故事的孩子,語文水平也較高。不建議任務式的要求孩子,否則會阻礙孩子閱讀的動力。嘗試把自己當成虔誠的聽故事的吧,孩子會越講越起勁。

4、閱讀還能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孩子們在閱讀和聽故事的時候,他們往往喜歡將故事的主人公往自己身上套,甚至把自己當成了故事的主角,當大人對主人公越讚賞,孩子就會越希望自己就是那個人。主人公的正面言行和品德,也更容易滲透到孩子身上,讓孩子的正面言行會更正面,負面言行會得以修改。所以說好書是一輛正能量收割機。


閱讀與學業從來就是不矛盾的


一位當了小學生家長的媽媽發現,再美好的計劃都跨不過上學這道坎兒。在孩子上學之前,這位媽媽一直堅持給孩子讀各種故事,也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但是,自打一上學,孩子閱讀的時間被一點點地擠掉了,「又要完成學校的作業,又要保證孩子睡眠,只能有所取捨。」這位媽媽說。


這位媽媽的苦惱絕非個案。在巨大的應試壓力面前,如何平衡閱讀和學業,是擺在很多父母面前的一道難題。


一項調查表明,59.2%的學生只用很少的一部分時間來閱讀課外書籍,甚至有6.2%的學生閱讀時間為零,只有12.3%的學生花在閱讀方面的時間比較多。


國外大量研究證明,家庭作業越多,孩子可能會越笨。重複的練習是孩子最討厭的事情,這隻能提升孩子掌握知識的熟練程度,但是對孩子智慧的發展並無作用。


依據孩子讀教科書和課外書的情況,教育專家朱永新把孩子分成了4種類型:


1.既不愛讀教科書,也不愛讀課外學,「這樣的孩子肯定是愚昧無知的」;


2.既愛讀教科書又愛讀課外書,「這樣的孩子必然發展潛力巨大」;

3.只讀教科書不讀課外書,這樣的孩子可能成績不錯,但是卻沒有什麼發展潛力;


4.不愛教科書只愛課外書,「這種孩子也許成績不理想,但還是有希望的。」


所以閱讀和學業從來就是不矛盾的。孩子們在閱讀敏感期養成了讀書了的好習慣,以後才會愛讀書。


父母要和孩子討論,引導孩子讀書。孩子讀書速度快父母就把速度放慢,他看完一章就問他講了什麼?這時候父母要拿出小孩子的好奇精神,多問為什麼,孩子打不上來載和孩子一起在書中找答案。讀書不在多而在於精。

本文由公眾號「文藝青年媽媽會」授權本平台轉載(有刪減),內容皆為劉磨磨原創,歡迎關注。

緣起:Stage of Reading Development(估且直譯為《閱讀的發展階段》)是台灣閱讀推廣大神林文寶爺爺(據說業內人稱他為阿寶)在一次給小學老師和家長的閱讀講座中提及的,講座中語焉不詳,只說是本理論書籍,磨磨按圖索驥,在圖書館找到了。(林文寶 ,台灣第一位兒童文學博士生導師、曾擔任台東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兒童文學研究所第一任所長,台灣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董事長。)

一掃核心:1在嚴肅、嚴謹的研究中,一個人的閱讀能力會經歷哪些階段?

  • 第0階段:前閱讀階段,6個月-6歲,也有的文獻寫0-6歲,差別不大;

  • 第1階段:初步閱讀階段(初步解碼),6-7歲,1-2年級;

  • 第2階段:開始流暢、確認階段,7-8歲,2-3年級;

  • 第3階段:為了新東西而閱讀的階段,9-14歲,4-9年級;(這是一道坎,請家長特大注意);

  • 第4階段:多樣化的、多維觀點階段,15-17歲,10-12年級;

  • 第5階段:創造和再創造階段,18歲+,讀大學以後(按1980年代美國大學40%入學率,可能只有這麼多的人能到達第5階段,可能更少,殘酷啊)

二聊引子:2閱讀不就是讀嗎,怎麼還有發展階段?

作為一個嚴肅的編輯,磨磨會直奔「閱讀能力發展5階段的特徵」等乾貨嗎?


肯定不行,我們首先要看看,關於閱讀的發展階段,這個問題,是如何被提出的,結果重要,過程也很重要嘛。


1.閱讀——是我們社會中唯一的、最重要的技能。它不是一下子就學會了,而是從出生開始一直在學習如何閱讀,短則十幾年,而長的則長達20餘年。


2.我們關注的是,一個人是如何從讀蘇斯博士的《帽子里的貓》升級到讀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


從最基本的閱讀技能到最複雜的,對於一個閱讀者來說,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閱讀能力有哪些發展階段?每個階段的特點是什麼?哪些因素可能會阻礙閱讀能力的停滯,而不是發展到更高級的階段?

3.上述書中提出了關於閱讀的新觀點:閱讀發展階段主題。書中對5大閱讀發展階段都給予了明確的解釋,對應的年齡段,以及學校和家庭如何幫助孩子去發展閱讀能力。


4.這5大閱讀發展階段,是呈連續性的,從前一個階段到後一個階段,閱讀能力(尤其是語言理解能力)提高最基本的表現就是可以讀越來越複雜的閱讀材料,認識的低頻詞越來越多,越來越講閱讀技術,越來越抽象。


對閱讀材料的反應是,理解越來越具普遍性、正常(而不是理解偏了),更具推理性、批判性和建設性。


5.在每個階段,閱讀者可能會持續用他已經學會的閱讀技巧和養成的閱讀習慣,但如果持續時間太長,可能會阻礙閱讀者升級到更高的閱讀水平。

本土化一下:從念押韻的兒歌「小老鼠上燈台偷油吃下不來」到讀古作《離騷》 ,嗯,一個閱讀者經歷了哪些跨越性的變化,他的語言理解(解碼)能力、他的閱讀效率,從眼前的、熟悉的題材,到非常抽象的,閱讀者是如何理解的?噢,原來這中間經歷了十幾年的發展和變化。


此時出現了畫外音:磨磨你再不放真正的核心內容,給你差評!!!

三看階段:3閱讀能力發展5階段,到底是怎麼回事?

說明:原書對於每個階段都有一個定義,但真的灰常灰常理論,因為要把閱讀這事真的講清楚,涉及心理學、語言學、神經科學,磨磨水平有限,不敢亂來。


但磨磨找到了一條捷徑,原書中有兩張關於總結5個階段的表格,包括每一階段的特徵+在這一階段孩子在學習什麼+孩子如何達到這一階段+學校會做些什麼+家裡會做什麼,磨磨做了一下整合。


第0階段:前閱讀

對應的年級(年齡):學齡前(6個月-6歲);


此階段主要特徵和能達到的能力:

這個時候的孩子雖然還不識字,但他會假裝閱讀,會拿著一本家長給他讀的書一邊翻頁一邊複述這個故事。他可能會念出字母表的某些字母(A,B,C),能認識一些標誌,比如紅綠燈、店招牌等;能寫出或者打出自己的名字;會用書、鉛筆、紙頭搞法搞法,但別當真,因為他是在玩。

孩子如何能獲得這一階段相應的能力:

從小就有大人(比他大的哥哥姐姐也行)念書給他聽,當孩子表現出對書和閱讀的興趣時,大人會給予積極的反應和熱切的讚賞;書啊、紙頭啊、鉛筆啊、積木啊,還有一些字母啊,家裡都要有。


此階段閱讀和聽的關係(搞教育的人都關心這個問題):

這一階段的大部分孩子都能聽懂圖畫書和大人講給他們聽得故事。

在6歲左右,他能聽懂上千個單詞,但只能認識其中的一點點兒。


學校老師會做什麼:

老師念書給孩子們聽,當孩子們翻閱書籍,表現出他們在看書時,他們在亂寫亂畫時,會得到老師的鼓勵。教室里常會出現字母的形象展示。


家長會做什麼:

大人讀書給孩子聽,和孩子聊天,給孩子提供書籍、紙頭和鉛筆,當孩子在為讀書和寫寫畫畫努力時,大人要表現出非常感興趣。大人帶孩子去動物園、博物館等。

第1階段:初步閱讀和解碼(解碼是語言符號學裡的一個概念,簡單來說,比如有人給你打個手勢,你看懂了,知道他是啥意思,這個過程就是解碼)

對應的年級(年齡):一年級和二年級的開頭(6-7歲);


此階段主要特徵和能達到的能力:

孩子通過在看書上印的單詞和爸爸媽媽念出來的單詞之間來來回回,學習字母的字形和發音之前的聯繫。他也可以讀一些簡單的文字材料,含有一些反覆出現的比較常規的詞;當遇到一個單音節的詞時,他會利用技巧和自己的觀察力把這個詞讀出來。

孩子如何能獲得這一階段相應的能力:

家長或老師會告訴孩子字母的形-音之間的聯繫,並在孩子閱讀實踐的過程中給予指導,讓孩子有意識注意到這一點。孩子閱讀一些簡單的材料,利用了高頻詞或某些特定音節的詞語。在這一階段,孩子可以自主閱讀,並在閱讀中記住一些字母組合模式、學習新的單詞和作者的想法。


此階段閱讀和聽的關係(搞教育的人都關心這個問題):

在這一階段,孩子能夠閱讀的語言難度遠遠低於他能聽懂的。在第1 階段結束時,孩子能聽懂4000個甚至更多的單詞,但只能認識600個左右。


學校老師會做什麼:

課堂上已經在用文選(學校專用的,類似我們的課外閱讀彙編讀本,80後讀書時,每學期發一本,人教版的)和作業書。已經能自主閱讀的孩子會從學校圖書館借書來看。老師開始教寫作和拼寫。


家長會做什麼:

大人讀給孩子聽,同時孩子念的時候也要傾聽並給予反饋;給孩子提供書籍,還有紙和鉛筆供他們寫。帶孩子去能滿足他們興趣點的地方,去探索。

第2階段:確認和閱讀流暢

對應的年級(年齡):2-3年級(7-8歲)

此階段主要特徵和能達到的能力:

閱讀更流暢了,不再一個詞、一個詞地讀,當發現新的詞語時運用解碼和猜詞的技巧也能讀下去。會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讀的是什麼意思上。也能寫一些了。


孩子如何能獲得這一階段相應的能力:

孩子能接受到發展解碼能力的直接指導;閱讀面(有指導的自主閱讀)更廣,熟悉的題材、有趣的題材,來提升閱讀的流暢性。在閱讀相對應級別的閱讀材料中發展語言理解能力、辭彙量和對概念的理解。


此階段閱讀和聽的關係(搞教育的人都關心這個問題):

在第2階段快結束時,孩子差不多能認識3000個單詞,能聽懂9000個,聽的效率仍然高於閱讀的效率。


學校老師會做什麼:

課程上會有文選類的書籍、作業書,還有平裝本的書,老師會教拼寫和簡單的寫作;和第1階段相比,默讀變得更有實質意義;使用學校和班級的圖書館。


家長會做什麼:

把書提供給孩子自主閱讀,但同時大人或哥哥姐姐也會讀書給孩子聽;會經常性地去公共圖書館;限制看電視的時間;會安排有教育意義的旅行。

第3階段:為了學習新東西而閱讀(注意啊,質的飛躍從這裡起步哈)

對應的年級(年齡):4-9年級(9-14歲)

A段:中間過渡階段4-6年級

B段:初中,7-9年級


此階段主要特徵和能達到的能力:

閱讀是用來學到的新東西,獲得新的想法,獲得新的知識,體驗新的感受,學習新的態度,通常是在持一種觀點的材料中(和下一個階段比,稍微簡單點)。(閱讀在這個時候就開始成為學習的基本技能了,難怪說小學三四年級是一個轉折點呢)


孩子如何能獲得這一階段相應的能力:

閱讀和學習教科書、參考書、大眾讀物(tradebook,美國出版界的專有名詞,類似我們的平裝本,比精裝本開本小,便宜一些,定價在7.99或9.99元以下)、報刊、雜誌,從中汲取新的想法和價值觀、生僻的辭彙和語法結構;系統學習辭彙,通過討論、回答問題、寫作等來回應所有的文章。閱讀越來越複雜的小說,與類似的閱讀材料。


此階段閱讀和聽的關係(搞教育的人都關心這個問題):

在第3階段開始,對於同一個閱讀材料,用聽來理解依然比用閱讀來理解更有效。


不過在第3階段結束時,通過閱讀和聽來理解的效果是差不多的;但對於那些在閱讀方面非常出色的孩子來說,自己讀可能效率更高。


學校老師會做什麼:

文選類閱讀書籍和作業書的難度在增加;在閱讀、學習和完成書面作業時,會用上相應科目的教科書、百科全書;會用字典,會做特定主題的辭彙表(老美經常用這個方式來學習單詞,比如從A-Z的各種動物、植物、建築等等)。學校和班級的圖書館對孩子們開放。


家長會做什麼:

回家後有安靜的時間閱讀、寫作業還有完成課程項目(比如研究「美國孩子為什麼喜歡看小屁孩?」);從圖書館借書,去博物館等教育旅行;兒童專用的百科全書、字典,隨查隨用;限制看電視的時間。


讀書和行路,兩件事是一件事!

上圖為上海剛開放的上海自然博物館(新館),人太多了,還是再等等吧,估計暑假會再現世博排隊場景。

第4階段:多維觀點

對應的年級(年齡):高中10-12年級(15-17歲)


此階段主要特徵和能達到的能力:

閱讀量、閱讀材料的種類、難度都比前一個階段增長了很多,體現了一種多樣化的觀點。


孩子如何能獲得這一階段相應的能力:

廣泛的閱讀和學習以下這些內容:物理、生物和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經典的和通俗的文學;報紙和雜誌;還有對於單詞和單詞各部分的系統研究(構詞法,據說在國內的英語系,構詞法的學習是在大三,看起來挺深的,可能有點類似中文系學古代造字六法,會意字、象形字、形聲字等)。


此階段閱讀和聽的關係(搞教育的人都關心這個問題):

對於比較難的閱讀材料,通過閱讀來理解比通過聽來理解要好一些。

而對於發展弱一些的孩子來說,通過聽來理解可能和通過閱讀來理解,效果差不多。


學校老師會做什麼:

教科書、學習參考書以及其他閱讀材料的複雜程度越來越高,在學生的課程寫作(比如文學、社會、人文學科和技術類的學科的小論文)中都有體現;老師閱讀指導的重點更多地放在了提高閱讀效率(速度)、辭彙的積累、學習技巧和批判性閱讀。


家長會做什麼:

家裡報紙、雜誌、字典和參考書等,家長和孩子討論,限制看電視的時間以保證有充裕的時間閱讀。

「兒子,咱們聊聊最近的復旦視頻抄襲門事件吧」(是討論一個話題,不是談談學習成績的談話,挺難的,在我們屌絲的成長中,似乎沒有)

第5階段:建設與重建

對應的年級(年齡):大學以及以後(18歲+)


此階段主要特徵和能達到的能力:

閱讀是出自自己的需要和目的(專業上的和個人志趣上的);閱讀有助於將一個人的知識與別人的知識結合在一起,並創造出新的知識來。它是一種快速而高效的學習方式。


孩子如何能獲得這一階段相應的能力:

廣泛閱讀難度越來越的材料,閱讀的需求越來越長遠,超越了即時的、看了馬上就能用的需求。


因為要寫論文、通過考試、寫散文和其他文體的文章,這些都要求閱讀者建立內在的知識體系和觀點體系。(還是那句話,國內大學的文科教育似乎真的要改進了,不然都以為可以混過去)

此階段閱讀和聽的關係(搞教育的人都關心這個問題):

閱讀要比聽效率高得多。


學校老師會做什麼:

閱讀一切有必要閱讀的,課程學習、個人興趣、消遣都行。


家長會做什麼:

好像沒家長什麼事了……


從閱讀發展的5大階段,MM學習到了以下幾點:


1.閱讀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2.閱讀不是自然而然就能發生的事。


3.閱讀的學習不是孩子一個人的事,老師、家長、公共圖書館形成支持系統。


4.閱讀能力的發展是一個長線過程。0-6歲,雖然變化最大,但從人的一生來說,大體都屬於前閱讀階段有它的任務,7-8歲是初期,真正意義上的發展是中年級;而能讓人走遠,能通過閱讀獨立思考的應該是在初中高年級到高中。


5.閱讀材料的多樣性非常重要,各學科都要有,不是語文老師一個人的事

更多好文章歡迎關注小步讀書。


推薦閱讀:

兩歲半的小孩如何立規矩,立什麼規矩?
怎麼教育孩子?
孩子說話喜歡拐彎抹角怎麼辦?
孩子十歲了,喜歡讀書,可是不知道給他讀哪些書比較好?
孩子的玩具被不認識的小孩拿走了,孩子哭鬧不止,要怎麼引導孩子面對這個情況?

TAG:教育 | 兒童教育 | 父母 | 能力培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