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音樂是不是真的一定要通過和搖滾爵士等更加國際化的樂種相結合才能得到發展,並被大眾認可與接受?
最近一陣子看第三季我是歌手,感慨很多阿。
尤其是昨天譚維維的那首《康定情歌》讓我激動地落淚。我是歌手這個舞台是真的感動到我了,除了略微有些浮誇的觀眾,整個節目帶給我的溫暖不是一絲一毫。無論是第一次在這樣受廣泛關注的音樂節目上看到節目組認真地把伴奏人員標註上姓名,樂隊名,並且得到歌手特別的介紹,還是歌手們對待編曲認真的態度,或是導演的那句「這個節目最初的目的是讓人們關注音樂,無關乎輸贏」,它都異常的吸引著我。不過昨天那期節目引發了我的一些思考。
近幾期的節目,以韓紅為首,歌手們都紛紛嘗試原生態元素和中國民族的元素,從笛子,二胡,嗩吶,到古箏,我很開心看到這些險些被modern music沖淡的「老祖宗」的東西又返回到了人們的視線中。可以說現在的媒體除了專業的民樂圈,很少有人關注民樂的發展。春晚是一個舞台,還有CCTV音樂頻道也會經常播放一些民樂欄目,不過音樂頻道最近貌似也減少了民樂欄目的播放量反而會放一些已經過氣的明星演唱會實況錄像,那個清晰度就不吐槽了,真的是很老的錄像了。所以我看到我是歌手這個節目會經常請出一些民樂大師與這些歌手同台,心裡很溫暖的。只是依然還是曇花一現,這些民樂如果不solo基本還是會埋沒在電吉他電貝司和西洋樂的光輝之下---- solo?solo好啊,也一定要和搖滾或者爵士來一個有些奇怪的結合,才能贏得台下觀眾的掌聲。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這話是真的沒錯,雖然我不是內行,但是我也能看出來這個古箏彈成Jazz是真的太奇怪了,新鮮是一時的,但是也會很快地被人忘掉。我真的不相信古箏的名曲《漁舟唱晚》會比這個還要缺乏藝術性、視聽性或欣賞性。很多以前音樂學院的老師為了各種不同的原因都放棄了老本行而真的「玩兒」起了音樂,不過也有很多真的成功了。把民樂玩進搖滾樂隊,爵士樂隊,走上真正的國際舞台。我為啥會以一個不太贊成這種做法的態度來闡述這事兒?我也不知道。可能因為媽媽是搞民樂的,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一些把民樂搞得花里胡哨陰陽怪氣的節目還在中央台地方台各種熱播。揚琴、二胡去演奏流行樂曲的調調,當然是可以,但是它們沒有了midi作為BGM真的啥都不是了。一種可以演奏很多聲部,各種和弦的樂器,特別是以演奏和弦而作為出彩點的樂器,例如揚琴,若非要讓它去演奏一段簡單的千里之外,那這個樂器的價值真的會大打折扣。可是如果這是一種能把中國民樂推廣出去的方法,我根本沒有資格去批判它,因為人家至少為推廣和宣傳付出了努力,就算初衷並不符合我的設想,但是目的卻是達成了。
當然以上只是我的個人觀點,我還是願意在這裡虛心的提問這個困擾了我很久的問題:難道中國的民族音樂是不是真的一定要通過和搖滾、爵士等更加國際化的樂種相結合才可以得到發展,從而更加被大眾認可與接受?民樂獨立發展的空間真的很有限么?
卸腰
中國民樂要想走向世界,與西方音樂結合不是必須,但是對其推廣有很好的作用
不知道大家熟不熟悉郭雅志老師。郭雅志_百度百科
郭老師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被稱作「中國第一吹」,代表了中國民樂管樂演奏的最高水平,尤其是嗩吶,他發明了嗩吶的活芯,使得嗩吶可以變調演奏並且吹奏半音階。郭老師近些年開始研究如何將民樂帶進現代音樂,比如爵士,搖滾,電音等等。2012年秋季,郭老師來到了伯克利音樂學院進行學習,高音薩克斯作為主要樂器。
今年春季學期我很有幸和郭老師在同一個樂隊上課,我們的樂隊演奏西歐凱爾特民族音樂,郭老師在樂隊里在使用薩克斯之外,還嘗試使用中國民族樂器比如嗩吶,管子進行演奏,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讓來自愛爾蘭的老師非常驚喜。
這是郭老師在伯克利演出的視頻,多種風格串燒的《辣妹子》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YxMDc3MDk2.html本人作為一個業餘吹笛子的,也曾經在美國人的樂隊里吹笛子作為solo樂器演奏自己原創的「古風」歌曲,效果也非同凡響。
上學期的時候我觀看了神韻交響樂團的演出,在原創的交響樂中加入一些民族樂器,外國人也評價甚高。
如果是純粹的民樂演奏,西方人會覺得很酷,但是不會熱愛,就像一個從來沒聽過交響樂的人被拉過去聽交響樂很可能睡著一樣。只有循序漸進,在西方人熟悉的音樂風格里加入民樂,會讓西方人覺得眼前一亮,從而願意去了解民樂。我是學民族器樂的,專業是古箏,同時也彈了十多年的古琴。說實話,「我是歌手」我沒有看,很遺憾。但是你的問題,我可以試著回答一下。民族音樂裡面也有很多比較細的劃分,比如我彈的古箏和古琴,就是完全兩個頻道上的感覺,一個是大眾的,一個是小眾的。大眾音樂,有一個特點,就是新鮮,因為新鮮意味著刺激,刺激帶來快感,但過於新鮮,就意味著保質期未知。但是嚴肅音樂,或者說是文人音樂,是經過了歷史檢驗的,它們會更多的注重精神內質,注重思考。所以小眾的音樂,在時間的淘洗之下,變化不大,因為美的本質不會變得太快,保質期很長。至於加爵士樂這種方式,不是不可取,只是喜歡不喜歡而已。時間自然會將不好的淘汰掉。好與不好,交給歷史吧。我們誰也不知道在沒有錄像錄音的古代,有沒有更奇怪的組合情況呢?但是留下來的,才是經典。
我聽了譚維維那個歌,一點都不懂民樂的我還是想說兩句什麼。我自己覺得,那個歌挺「日本」的。首先編曲我覺得頗有米米club的意思。歐美好像甚少這樣玩的,urban funk顯然不同,酸爵士嗎?也不太一樣。Basia,Matt Bianco那樣的東西原理倒差不多,但也是比較peripheral。但日本你聽kome kome也好,Zoo也好,真正佔據流行中心的大火,dance感(而非electronica感)也很強。譚維維那個歌我只是陪我媽粗粗一聽啊,不是特別仔細,所以我貼一段米米club,網易雲音樂 聽見好時光,你感覺一下。覺得不像,就算啦。而譚維維那首歌所有的人聲,我覺得有些地方邏輯不是非常清晰(王勇在韓紅那首歌裡面那段古箏也是……當然那首歌我覺得奇怪的地方就太多了),還是有些懸置的地方,所以你覺得這是「一個有些奇怪的結合」,至少我個人是有共鳴的。這個應該就是所謂的「缺乏說服力」吧,讓人有一種為xx而xx的牽強之感。但是它背後的想法,還是清晰的。民樂唱段,在這樣的一段音樂里,基本上就是一個sample的角色:譚維維和伴唱,並不是上這兒來宣揚民樂的,不是上這兒展示民族唱腔、康巴文化或者四川話之類的東西。它只需要喚起一個「民族」/「地方」的印象,就夠了。「民族」意味著某種新鮮的東西出現了;「跑馬溜溜的山上」不是中宣部式社會主義好,也不是瓊瑤式你儂我儂。那麼換到另一邊也一樣,編曲裡面的funkiness也不是重點:樂隊也不是上這兒來cosplay James Brown的,也只是起提醒大家「某種新鮮的東西出現了」的作用。你不能跟相聲演員較真他老生唱的不好。如果這兩個根源完全南轅北轍的東西能夠和在一起、還有相互襯托的奇妙感覺,那麼就更成功了。我個人覺得效果不錯,雖然還有餘地。下面插敘一段。在20世紀80年代的流行樂界,已經有一群人開始具有這個意識,比如Paul Simon、David Byrne、Peter Gabriel、David Sylvian、坂本龍一,等等。他們分別在……世界各地吧,採風,扎進原始部落,獲得了許多珍貴的節奏型和和聲素材。包括這次看到的王勇(他要不是這次出來,我真想不起來他了),也是一位在日本表演過他的世界音樂嘗試(是和眼鏡蛇一起吧當時)的藝術家。其實,這種我們姑且稱作「意識」的東西會興起,也不是沒有其時代背景的;在一個「一切堅固的都煙消雲散了」的時代,意識形態鐵幕都即將被信息和資本的流通所衝垮的時代,人們對於新鮮事物的渴望和接受能力達到了一個高峰,似乎一夜之間,任何人都被賦予了產生意義的權力(朋克、hip-hop亞文化等等),如此一來,民族/世界元素被吸納到資本的循環當中,而成為搖滾樂敘事的一部分,變為一種或anachronism,或對現代性的反思(?)的表現形式而為人們所接受,是順理成章的。換句話說,我相信即便Graceland這張專輯原封不動在70年代的美國出現,也是不會有多大反響的。看起來扯得有點遠……應該還是有不算跑題的餘地的。其實說到這裡已經比較明晰了,雖然我不懂民樂,但顯然,通過以上的分(che)析(dan),這樣的音樂肯定不是民樂的出路,反而是與之相對的搖滾樂之類音樂的出路。在英文當中夾雜拉丁語、在白話文中夾雜文言文,絕不是使拉丁語、文言文與時俱進的嘗試,只是想讓我們自己看起來比較cultured的嘗試。其實最後,又還是歸結到一個老問題:全球化對於本土文化的衝擊。「美國化」/「麥當勞化」還是「全球本土化」(Glocalisation)?我傾向於前者。我們這個社會依然保有強烈的現代化衝動(好吧沒有這個東西,我自己瞎說的),別的不說,就近看看知乎上高票答案裡面的價值觀就行了。音樂無法脫離其社會屬性存在,你如何能要求奔波在鋼筋森林、每日渴望除魅的人們,能夠自發地《漁舟唱晚》?簡直比我這篇回答還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民樂,如同使民樂誕生的相應社會生態,它們最多是一種象徵「新鮮」的點綴,一種如同中醫的「替代醫學」,一種"alternative"。木已成舟了;新鮮過後,還要回到日常。所以最後,你的問題我的回答是,不是。因為即使「大眾」接受,接受也的是被包裝過後的那個整體產品,而那個產品的意義是「新鮮」。但是我還覺得,即便如此,也不要悲觀。《一代宗師》里有這樣一段台詞:
武學千年,煙消雲散的事兒,我們見的還少嗎,憑什麼宮家的就不能絕。葉先生,武藝再高高不過天,資質再厚厚不過地。人生無常,沒有什麼可惜的。
我突然想問問龔琳娜和老鑼對這段話是怎麼想的。包涵了……我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改掉大量同義重複的毛病啊。
前面幾位在「現代音樂結合民樂」這個方面已經講得好了,我在這裡再作為一個彈鋼琴也偶爾演奏民樂,從另外一個角度補充另外一點看法,希望啟發題主和大家(正在手機答題所以有語句問題,每寫一個draft 我就存一下,請容我慢慢編輯)
中國民族音樂不等於中國民族樂器。中國民樂可以被概括為善用Pentatonic scale,常常是program music,有強大的敘事性,最後曲式是homophonic Heyerophonic 。對於民樂的使用只是其中的一個identity 。
這樣來看,中國民樂的弘揚並不contingent to 中國民族樂器的使用。事實上,很多引用了中國民樂特徵,或者創作初衷就是為了弘揚中國民族音樂的Western Art Music樂曲,都取得了成功甚至在世界範圍內獲得了聲譽。
Yellow River Piano Concerto黃河鋼琴協奏曲應該是最有說服力的例子之一。實際上如果你認真地研究過這個曲子(或者在2014年May 參加了IB Music 的考試lol),你會發現這個曲子並不是大家通常認為的「以抗日為主題創作的鋼琴協奏曲」而已。雖然曲子本身沒有真正用到任何中國民族樂器(我沒記錯的話2nd Movement 引子那段兒有一點竹笛而已),曲子本身非常信達雅地展現了中國民族音樂的魅力。很多方面都utilize Chinese national music element ,比如每段音樂其實都是敘事性的,都在講抗日戰爭中的一個故事或者圖景;比如弦樂rhythmic motif 對漁民喊號子的模仿上;比如Homophonic ,非常波瀾壯闊的,歌頌的,詩篇上;再有我個人最敬佩的,作曲家Xian Xinghai 和Yin Chengzong為首的Editing Committee 用西洋樂器模仿中國民族樂器(裡面多處用鋼琴模仿古箏,用小提琴模仿二胡)的片段,作為四種樂器都會的,我覺得我應該有資格說我覺得這些模仿都非常精妙傳神。
雖然Yellow River Concerto還運用了浪漫主義時期的鋼琴協奏曲的很多特徵,比如說絕對受Rachmaninoff 影響的有力的,跨八度的,Piano Cadenza 。但是我(和很多scholar)都認為Yellow River Concerto是對中國民族音樂進行了多處推廣。所以應該可以說,雖然幾乎沒用使用民族樂器,但這首樂曲,它絕對讓中國民族音樂走向了世界。
另外一個我想提的例子,是The Yao Dance(瑤族舞曲)。鮮為人知的是,這個充滿了中式浪漫氣息的管弦樂作品,背後是有作曲家動人的心意的。這個心意和此時此刻題主的想法可能其實還挺契合的。(待會兒繼續寫)只要能讓聽眾產生心靈的共鳴,形式都是次要的。
我不大懂音樂,只是感覺為了形式創新而創新形式挺愚蠢的,不如發掘民樂如何更好地表達現代人的情感。
ps:憂傷的感情用二胡加鋼琴的組合表達簡直無可匹敵?本人從小學習二胡演奏,現在從事MIDI作曲編曲混音等工作,自學的管弦樂以及爵士樂。個人感覺民樂想要發展,必須要融合進西方的和聲體系里去,如果只是演奏民間小調,很難登上世界的舞台,具體可以參考和田薰如何將日本民樂與交響樂進行結合,轉換成和式交響風。
我覺得這不關搖滾化爵士化的事
從題主問的問題中,我們可以看到,現在要某種音樂興起,得靠市場和媒體去帶領。好像是某電視節目請來了一位古琴家來演奏一曲,之後便出現了古琴熱。那位古琴家就只是僅僅介紹了一下和彈了一首琴曲而己。這就是媒體的力量了。當然,搖滾化爵士化也是手段之一,但也必須透過市場和媒體去傳播。看了下樓上的回答,沒人能答到點子上,當然都是客觀原因,不能怨他們。這個客觀原因就是中國古樂處於絕跡狀態,古琴曲這種言傳身教而沒有過多文獻資料而且不以音樂為主的文人音樂,只能是傳統音樂的一種,古樂也不止民間小調和地方戲曲,這兩者都是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宮廷音樂並為了適應人民大眾的審美形成的民間特色,而宮廷音樂無論是詩詞唱法還是雅樂燕樂都幾近失傳,連《魏氏樂譜》這種價值極高的資料都是歸化日本的魏之琰之孫在日本完成的很可能已經日本化的樂籍,《九宮大成》實為崑曲南北曲集合,《白石道人歌曲》僅限宋詞,還多有訛傳,研究古樂難上加難。而日本雅樂雖然吸收了不少唐樂,但也早已不是正宗中國音樂了。並非反對民族器樂和西方音樂接軌,但別說接軌的並非古典音樂這種有著複雜體系結構的音樂,我們對自己的音樂都不了解,還怎麼進行文化交流?
其實《忐忑》才更加接近傳統民樂。問題是你接受嗎
從生活中你可以接觸到的人看看,總體大環境就不好。我是藝術特長生出身,高中時候一左一右的都是藝術生,雖然我沒堅持走聲樂的路,但是交了很多學藝術的好朋友。現在上班三年了,我說說現在我的學民樂的同學都在幹嘛。
同學a,學二胡專業的,畢業了以後去做銷售了。
同學b,學吹奏樂器的,最後考研留校了。以上兩個人代表大部分人的去向,只有極少數人去了專業的樂團。相反學聲樂的,學西洋樂的從事本專業的同學反倒在比例上比較多。以上。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