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無黨派民主政治是否可行?

考慮到多黨議會制度也存在很多弊端,黨派利益鬥爭往往是以犧牲國家利益為代價的,另外地方政府的行政獨立性有時候也會造成效率低下,資源分配不均的弊端。

同時反觀中央集權式的一黨制,無需多言也存在根本上的缺陷,自不待言。

與其搬來西方的政治制度,或者沿用東方的傳統(中央專制),我覺得都不是最適合中國的制度,我們是否有智慧發展出更適合我們的,符合生產力發展的,充分考慮到人性弱點的,均衡的政治制度?

是否有介於泛民主政治和中央集權之間的政治體制?


說一個物理學上的概念:不穩定平衡

度娘鏈接:不穩定平衡_百度百科

無黨派民主政治其實就是個不穩定平衡,而黨派民主政治是個穩定平衡。

前者就像一個小球放在一個斜坡的頂端,暫時靜止,但是一旦有任何觸動就會滾下來。

後者就像把小球放在一個碗裡面,小球會來回滾,但是始終在碗裡面。

簡單來說,在無黨派民主政治中,一旦任何兩個人一起組一個黨,那麼他們相對別人就有優勢,那麼這個黨就會發展壯大,超過其他的未組黨人士。而未組黨人士為了對抗他們,只能也組黨。最終結果仍然會回到黨派政治

在理論上,無黨派的民主政治是可能的,甚至是可行的,可行的條件就是有非常強大的外部力量去遏制組黨、結社,或者說有強大的外部力量確保每個人都處於原子狀態

當然,這種情況下,你還願意叫這種政治為民主政治,那麼中國現在肯定是民主燈塔,至少中國除了TG之外還有民盟等其他政治團體。


最接近無黨派民主政治的是蘇聯解體後的原獨聯體國家政治。

特點是:政治權力集中於一個無黨派的總統。政黨雖然存在,但由於立法機構沒有實質性權力而難以發揮作用。

代表人物有:俄羅斯的葉利欽、烏克蘭的庫奇馬、白俄羅斯的盧卡申科、哈薩克的納扎爾巴耶夫等

這種體制實際運行中存在很大問題,最突出的是,雖然總統並不參與政黨,但實際上圍繞總統個人形成了一個強大的政治派系,政治運行更接近於傳統的君主政治。總統身邊工作機構,尤其是總統辦公廳的權力極大,廷臣壓倒朝臣,以至於民主政治變成了每隔四年選舉一個獨裁者的遊戲,並不能真正體現民主政治的作用。

另外,政黨的作用其實也在不斷強化的,總統為同反對派作鬥爭,主動扶持親總統的政黨,現在頗具規模的有俄羅斯的統一俄羅斯黨、哈薩克的祖國之光黨等等,最後也出現了向政黨政治的復歸。

========================================

接著說,當你談論黨派鬥爭犧牲國家利益的時候,你強調的是作為整體的國家利益。但對於作為個體的選民而言,他們首要的是關注個人利益。如果把國家利益視為國境內利益的總值,那麼可能會有這種情況:出台某政策,我收入每月減少2000,但你的月收入會增加10000,對於國家利益而言,增加了8000,但是我為什麼要同意?代表我這個階級利益的政黨就會同代表你這個階級利益的政黨展開鬥爭。最後妥協的結果很可能是你增收10000後,國家收走5000,補貼給我。這樣我收入增加了3000,你收入增加了5000,皆大歡喜。而一些民主的批判者只看到政策遲遲不能出台,卻看不到背後關於利益的博弈與平衡,是不對的。


(づ??????)づ寶寶看動漫的時候,特別閑的想過一個問題:(下面答案你們看看就行,可能沒有完全回答問題)

為什麼集團糾紛應指定全權代理人?(《NO GAME NO LIFE》盟約第7條:集團糾紛應指定全權代理人)

原來在某回答里就提到了塞繆爾·亨廷頓對政黨的發展規律提出了一個四階段模式:

1.宗派階段:通常為政黨從傳統到現代的過渡時期,少數政治精英以其野心在短暫聯合下展開權力鬥爭,在議會內部形成不同派別。如果沒有議會,主宰局勢的政黨往往會變成革命密謀集團。

2.兩極化階段:議會中的派系與社會勢力聯合組成政黨,形成兩極化格局。如果革命性政黨要改變現行制度,那麼國家中政治力量很可能會分化成革命派和反革命派。

3.擴展階段:政治領袖通過各種辦法得到群眾的擁護,以實現自己控制政權的目標。在革命模式或民族主義模式中,革命性的政黨儘力號召群眾,通過獲得民眾的支持來推翻現有體制或驅逐帝國主義,實現自己的目標。

4.制度化階段:在議會內部發展出來的政黨常常會形成兩黨制,如果有外力介入則會形成多黨制,而革命性的政黨則會建立起一黨制或一黨為主的政黨制度。

可以看出,政黨的確是從組織中的小團體,派別中衍生出的(管理學概念),在一定力量主導下,有一定階級擁護的組織。而不是本於政府的需要所出現的這也就是政府比政黨誕生早了幾千年。

所以依照上述,政黨的產生應當是民眾需要政黨,一個諾大的國家,社會群體的分類導致不少階級的產生,這時候每一個階級自然希望能夠有在政府中為自己發聲,維護利益的組織,在發生糾紛時,能夠聯合力量獲得成功,這種情況就成了政黨,即出現的集團代理人。

所以寶寶贊同了 @lammer ren 的答案,即論述了政府如果無黨派會出現不穩定狀態,管理學認為任何組織都會出現小團體,政府作為組織,而且在外界龐大的民眾與階級推動下,自然也會產生團體,最後形成政黨,這種情況在民主政治下應該是不可逆的。

所以題主所述:黨派利益鬥爭往往是以犧牲國家利益為代價的,這是階級在國家層面的博弈,並不是完全片面的犧牲國家利益,而政黨就是民眾指定的集團糾紛的全權代理人。

另外地方政府的行政獨立性有時候也會造成效率低下,資源分配不均的弊端,這是府際關係之間的博弈,與政黨關係不是很大。


不可行,完全不可行。

「黨派」是一個名稱,實質是一群人有規律的集合。廢除黨派,充其量只能在紙面上廢除,實際操作中,意見相同相近的人自然會聚集到一起,形成實際上的黨派。這種實際上的黨派根本無法禁止,除非你把這些人都關押起來,互相不準見面和聯繫。

在古代中國,一樣有牛黨李黨,東林黨閹黨浙黨的自然分割,他們並沒有召開一個成立大會,宣布政治綱領,就是聚會,除去法律制裁外無法禁止。所以無黨派政治是不可行的,除非單獨囚禁。


現代民主政治一個特點就是「代理人」政治。社會各階層、階級訴求不同,統治階級為了穩定,讓各派在不推翻自己的前提下選出代理人,組建政黨,進入議會和國家機關。黨派政治就是這種現代社會各階級、階層撕逼的結果。

無黨派民主政治只有一種:古希臘奴隸制民主。

統治階級足夠小,有民主權利的人足夠少,政治訴求足夠接近,就不需要明確的黨派。但即便如此,現代以前的西方議會還是分派別的。


國內無黨,帝王思想。黨內無派,千奇百怪。


一樓說的很好,就不穩定性進行一下補充,才疏學淺,掛一漏萬,望不吝賜教:

日本和德國實行的議會內閣制是一個不錯的比較,首先政黨在議會中的席位分配不同於美國,是按照地區代表制和比例代表制相結合的方式分配,比例代表制即按照政黨在全國競選中支持者佔有的比例分配議會席位。這種選舉方式的優點是可以更全面的代表社會個階層利益,缺點是政黨數量多,即使最大的幾個政黨,也沒有一個可以佔到議會半數以上席位,只有通過政黨聯合競選,以便佔有議會多數席位,進而組織內閣,這樣便導致內閣不穩,因為即使是政黨聯合中的一個微小的政黨因為意見不一致而不再支持內閣,內閣便得不到議會多數支持,從而只能解散內閣重新選舉,或是內閣解散議會,重新選舉議會。 這也是日本這樣的國家,為什麼政府更迭相對頻繁的原因,因為內閣的任期不是固定的,只要得到議會多數支持,就可以一直執政(內閣首相由聯合競選黨派中的大黨黨魁出任)。

由此可以推想,如果是無黨派的情況下,那麼如何聯合形成一個穩定的內閣呢?

如果是議會總統制,那麼法案提交給議會,議會怎麼形成多數進行支持或是反對議案呢?

畢竟變成一盤散沙,致使機構停止運作,所殘留的不過是不停的爭吵罷了。

一戰後,德國的情況於此類似,國內派系眾多,無法形成多數統一意見,議會嚴重分裂,無法正常運轉,最後將立法權等委貸給下級分支機構,最終導致國家政權被希特勒奪取。

PS:關於比例代表制+地區代表制相結合的選舉方式,上文只提到了比例代表制,沒有提到地區代表制,這是因為這兩種方式的結合,最終結果更多的是以比例代表製為主。兩種方式的結合也是為什麼這樣的國家議會席位不固定的原因所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相關專業資料,在此就不班門弄斧了。

再做一點補充,為了防止政黨數量過於龐大,比例代表制也設置了一個門檻,即一個政黨要佔有議會席位,其在選舉中獲得的選民支持率不得低於一定比例(如5%或是更低),不同國家規定的比例也有不同。低於這個比例,沒有資格獲得議會席位。


考慮到社會因素是可行的(不對,應該說理想環境)。

  • 渴望被其它所有(或者絕大多數)社會成員承認的統治者。
  • 渴望被社會承認的個體組成了這個社會(國家)。
  • 這個社會的理想為:普遍的幸福。
  • 這個社會的個體普遍平等、均質。

這種情況下是可行的。但實際政治非常複雜,我懷疑我上面說的社會(國家)只能是一個,就是說它是世界上唯一的國家。這個國家,只需要是只有一種文化:現代文化,並且是憲政國家就可以。

上面的情況是否不可能呢?不是。法國大革命之後,世界就朝著這個角度曲折發展了,是否能夠最終實現?未知。


我認為歐洲的代議制民主相比美式民主更適合中國這種強敵林立的國家。但我個人對黨派政治持懷疑態度,因為當前幾乎所有多黨制多家政黨都在往中間道路靠攏以爭取更多的支持者。黨爭中,為了反對而反對沒有任何的意義。所以我更傾向於改組tg,改寫黨章,設立各級議會,但繼續保持一黨獨大,貪腐的弊端可以通過類似香港「廉政公署」的機構規避。

另外美式民主也設置了符合美國國情的選舉人團制度防止全民直選的弊端。

當我們只靠媒體來了解一個人施政能力時,我認為投票是否會被蒙蔽?

按我的理解,民主的目的是協調各方利益,尊重包括多數方與少數方所以人的觀點,而不僅僅是多黨制、直選這些形式。在不同的問題上同一個黨派的人也有不同意見,難道一個議題就要建立一個黨派嗎?

所以我認為,能充分協調各方利益的政府就是民主政府,但這絕不是簡單的「投票直選」就能做到的。

中國這麼大,可以允許在人均GDP達到美國一半的時候在一個縣、市開展政治改革試點,做的好繼續推廣,做的不好就推倒重新改。千萬不要拿國運當賭注,我們賭不起。


無非變成暗地裡的「結黨營私」罷了,把黨爭陣營劃分擺到明面上算是西方難得的政治亮點了,你還要取消?


題主您好,關於您的最後一句話,是否有介於民主政治和中央集權的方式,仔細想想不就是中國的政治現狀嘛。


共同利益的集合,換種方式


題主說的不就是自由民主主義唄


現代政治的實質就是政黨政治,任何政治制度和體制都不可避免地打上現代政黨的烙印。


推薦閱讀:

為何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國網友冷淡看待各種基於愛國目的的抵制外貨活動?
中國古代有沒有類似於西方的近代文官制度?
如何評價知乎上美國大選的相關帖子被微博大v貼出之後遭到嘲諷的行為?
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能否在阿富汗,利比亞等地區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適用?社會主義能不能適用於中東問題?
為什麼現在世界主流國家裡沒有無產階級革命了?

TAG:歷史 | 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