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沒有普通話,詩人用各自方言作的詩,為什麼如今用普通話讀出來依然押韻呢?


古時候有「普通話」……


首先,要明確的是,古時是有「普通話」的。在周朝,這種「普通話」叫雅言。各地的諸侯在自己的封地自然說當地的語言,但覲見天子時就要說「雅言」,即首都話。在唐宋,洛陽話是全國的共通語。寫格律詩,都是要用洛陽話寫的,寫歌行體則會用自己的語言。
再者,也不是所有的詩詞到現在都押韻了: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這首詩的入韻字是塵、新和人。
普通話中,塵(t?"?n)和人(??n)仍然押韻,但它們和新(?in)已經不押韻了。但在廣州話中,它們分別讀ts"?n、s?n和j?n,是押韻的。在閩南語中,它們則分別讀tin、sin和dzin,也是押韻的。中古漢語(《切韻》音系)中,它們分別構擬為*??in、*sin和*?in,都是平聲。普通話、廣州話和閩南語平分陰陽後,濁聲母的塵和人均派入陽平,而清聲母的新派入陰平。


主要指唐宋的一些詩歌吧 上古的恐怕很難押韻了
列一首我比較喜歡的粵語歌 天龍八部主題曲 &<難念的經&>

吞風吻雨葬落日未曾彷徨
欺山趕海踐雪徑也未絕望
拈花把酒偏折煞世人情狂
憑這兩眼與百臂或千手不能防
天闊闊雪漫漫共誰同航
這沙滾滾水皺皺笑著浪蕩
貪歡一晌偏教那女兒情長埋葬

這是一首粵語歌 你用普通話讀 覺得押韻嗎?
以現在漢語方言來說 雖然發音各不相同 但是語音上具有良好的對應關係
比如這首歌裡面 粵語押的是ong 普通話讀也押韻 押的是ang 粵語的ong跟普通話的ang有對應關係
簡單說 粵語里讀ong的 普通話里有很大機會讀ang
因為現代的各個漢語方言有同源關係 有同源關係的語言 一個特點是在語音上有良好的對應關係
但是這種對應關係 不是每個字音都一一對應 還會受辭彙擴散 語言接觸等各種因素的影響

比如 還是&<難念的經&>這首歌裡面

笑你我枉花光心計 愛競逐鏡花那美麗
怕幸運會轉眼遠逝 為貪嗔喜惡怒著迷
責你我太貪功戀勢 怪大地眾生太美麗
悔舊日太執信約誓 為悲歡哀怨妒著迷
啊 捨不得璀璨俗世
啊 躲不開痴戀的欣慰
啊 找不到色相代替
啊 參一生參不透這條難題

粵語裡面 逝、勢、誓、世、慰跟計、麗、迷、替、題這幾個字也都是押韻的 都是ai
但是普通話裡面 逝、勢、誓、世跟慰,跟計、麗、迷、替、題 就不押韻了
但這裡還是顯示了一些對應關係 粵語里讀ai的 跟普通話的shi的韻母以及di的韻母有對應關係

用普通話或者其他漢語方言來讀古詩 雖然實際語音跟古代的語音不同 但由於具有這種對應關係
還是會在某些情況下押韻 某些情況下不押韻 這主要跟各個方言的演化規律有關


古代有官方統一的發音,即那時的普通話受限於傳播效率和教育水平,普及率沒有現代普通話這麼高。
古代詩詞用現在的發音朗讀仍然押韻,很大程度上是我們現在大部分字的讀音繼承了其古代讀音,或者只是發生了細微的音調變化,穩定程度很高。
不過,具體數據不詳。


終於逮到語言學的問題了。恰好知道一點。
首先,我們來糾正幾個概念。
我們現在使用的語言,(限漢族)包括方言和共同語統稱為現代漢語。
普通話就是現在的共同語。他是以北京話為基礎語音,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
也就是說,普通話屬於共同語的歷時上的一種。
漢民族共同語自古就有,
先秦時期叫雅言
兩漢稱通語(楊雄《方言》)
明清稱官話
民國叫國語
新中國後叫普通話
所以說,古人作詩寫文可能是有各自方言的影響,但是大部分還是受共同語的影響大。就像古人做官什麼的,基本上都要會共同語的。。。其次,押韻這個問題,又可以另起一篇了。由於語音發展的不

不平衡,各地的語音又會發生不同變化,但是作詩用的韻,用的一般是韻書里的韻。比如平水韻,廣韻,切韻什麼的。就像武則天那時候的科舉考試,學子們就要用唐韻來押韻。各個時期有不同,不過整體上還是相同的多。
所以很可能詩人寫詩的時候,他讀起來已經不押韻了。因為經過時間變化,同一個韻部的讀音可能分化了。
至於為什麼現在讀起來還是押韻呢 這個問題感覺太大,分幾種情況吧。有的是因為語音的整體規律變化,比如這個韻部可能讀音跟古代都不一樣了,但是這幾個韻的變化一致,所以還押韻。有的則是因為語音沒有發生大的變化。

但是總得來說,不押韻的多。

,尤其是時間距今久一點的。而且,你會發現用很多古詩詞用普通話讀不押韻,而用粵語或者閩南語讀,反而更押韻。這是因為粵語,閩南語,客家話等其實保留古漢語語音多於北方方言。
大概回憶了一下學過的內容,加點自己的理解。部分細節上可能還有待查書完善。因為在外面,手機手打的實在不易。如有錯誤或是敘述不清楚還請大家指出。後面我再完善答案,爭取多舉點例子。


又是一個直接定性的...古代有共同語的,歷代都會頒音韻書作為發音的標準。周時有雅言,孔子在講學時就是使用的雅言。中古時期一般是以洛陽音韻作為官話


北京莫不是從未來穿越回來的?


因為我們學的都是課本有意選不呦口的,當你真正讀夠多古書時,你會發現普通話是個盜版的東西很不順的


用方言讀了一遍,還能接受


古代也有規定「普通話」吧,也就是官方的那種……其實很多古詩詞用今天的閩南語粵語之類來讀,更押韻!很多南方方言更接近古語,而且你沒發現很多普通話的字和方言的拼起來其實韻母是一樣的嘛。 。


推薦閱讀:

「憧憬」的詞源是什麼? 是「惝怳」。
日語中,在什麼情況下需要使用漢字?
關於古希臘語和拉丁語的(主要是關於希臘語的、關於發音的)一些小問題?
漢語拼音能否經過改造成為一門語言?
天津和北京離得這麼近,為什麼口音差距這麼大?

TAG:語言 | 語言學 | 普通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