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去過北京嗎?」里的「有」是怎麼來的?何時出現的?

感覺這樣的表達也是近些年才出現的,口語中好像這樣使用得很多。是受英語的助動詞 have/has/had 的影響,還是來自方言?好像一些南方省份這樣說的比較多。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加一個「有」更符合雙語者的邏輯?漢語里還存在類似現象嗎?


這個的專業叫法叫然否句對稱/不對稱。
如北方話,已然是「吃了」,未然是「沒吃」。贛、湘、吳語相同,然否句不對稱。
而閩、粵、客家方言中的部分點,則存在然否句對稱的現象。如閩語,已然是「有食飯」,未然是「無食飯」。

現在的口語普通話中,出現瞭然否句逐漸對稱的趨勢。已然句中說「有吃過」的還不多(經常作為強調式而非常式出現),但是疑問句中出現「有沒有吃過」或「有吃過嗎」的已經不少了。
我認為這是受到南方方言的影響,或是直接是母語為南方方言的人說普通話時不自覺遷移進來的。
北方話然否句不對稱,因此在接受對稱的說法時,容易理解;反過來,南方方言然否句對稱,就不容易理解不對稱的說法了。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是南方方言影響北方方言。

這裡的「有」,確實和英語的助動詞have相當,但我認為,這是一種自然的、常見的詞義引申軌跡,並非受英語影響,只是平行變化而已。


漢語系語言當中, 至少在閩南語有這種將「有」字虛化, 置於動詞前(及物, 不及物動詞, 包括
表狀態的不及物動詞), 用來表達過去 存在 某個動作, 或者該動作仍在進行中, 等等的用法。
請查見 → 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於搜尋欄內鍵入「有」字搜尋, 顯現的結果選單當中, 白話音ū, No.14的詞目內, 便可見介紹。

而1873年付梓初版, 收錄有廈門/泉州/漳州這系語言語詞 (但以收錄1842年開港, 傳教士常居的廈門當地使用語詞為主)的白話辭典, 《廈英大辭典》(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the Vernacular or Spoken Language of Amoy) , 便就收錄了「有/ū」字的這種用法 ---
-------------
「我有講」goá ū kóng, now I have said it.
「有燒金, 有保庇」ū sio-kim, ū pó-pì, if you burn paper (in worship) you will certainly get protection (from the gods).
-------------
請見如下所附該辭典相關頁次影本 -- 「有/ū」詞目最後, 亦即該頁右欄最上面。

或見 http://ip194097.ntcu.edu.tw/memory/TGB/thak.asp?id=115page=620 同頁
(1873年初版/原版本並未附有漢字, 有漢字詞目者, 為後來版本添加。)
所以, 是的, 漢語系語言(Sinitic languages)裡面, 是有語言, 至少閩南語,
將「有」字虛化, 置於動詞前的這個用法/現象。


動詞前加「有」字,古已有之?〈洛神賦〉裡曹植問御者曰:「爾有覿於彼者乎?」不知今日動詞前之「有」是否繼承此結構。


「有XX」肯定來自南方漢語影響,較大可能是一個南方(東南?)的合力

但目前也就「有X過」擴散程度較高,連北京都可以不時聽到

就我較了解的閩南語來說,「有XX」在閩南語極度高頻,

所以相應地區,可以說絕大多數人的普通話都充斥著這個語法

廈門普通話(其實說白了就是高度接近台灣腔)還有很多在標普看來更誇張的用法

程度較淺的是加動詞:有看了,有在看,有嚇到,有在練,有在拼

程度較深的是加形容詞(也可以認為是動詞用法):「她今天有辣」,(女學生)「他戴眼鏡有帥誒」(但這個我覺得應該是把「在」砍掉了,本來應該是「有在帥」)

另外「有夠」成為固定搭配,「他拽這樣,有夠誇張!」

不過我已經很久沒在廈門生活了,這裡頭的廈門普通話是十幾年前我上中學時期的校園語言。

當時是台灣電視劇、流行音樂最流行的時代,已經分不清楚這裡頭有多少比例是來自於男女學生的模仿。可能就算不模仿,因為閩南語的關係,這些句式一樣會在廈門產生,就像台灣也是因為閩南語一樣。

另外台灣腔內部差異也是有的,馬英九vs周董講的就不太算是一種腔調,當時的廈門中學生講話90%跟周董一個腔調,現在是怎麼樣就不知道了。


大大們都表達了自己觀點,我也就不回答問題了,但想隨便說兩句
其實覺得這個現象有點蛋疼。英語中使用have做助動詞,減弱了屈折成分,增加了分析成分,其他幾種語言也是這樣(法語、意語等)讓have承擔屈折,後面一個動詞用pp來表達實意,是一個比較經濟的用法(否則得話所有動詞都要承擔屈折的功能,拼寫會很複雜,也會不好學)
但中文本來沒這個問題(你吃我吃都是吃,昨天吃今天吃也是吃),因而這個「有吃」的「有」可以說毫無疑義,反而變的更麻煩了(平添了一個助動詞)。怪不得會被當是病句= =


  • 蔡維天 (1998)〈閩南語和台灣國語中的「有」─談句法學中的社會因緣與歷史意識〉,臺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研討會,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

  • 蔡維天 (1998)〈談「有」的重析現象-句法學方法論的個案探討〉,語言學研究方法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臺灣。

  • 蔡維天 (2002) 〈普通話和台灣方言中的「有」〉,首屆國際漢語方言語法學術研討會,黑龍江大學,中國。

  • ===========================================================================

  • 參見上述文章,即可。


同意@sapereaude的答案。
這裡補充,廣州話中「有」也有此種用法。例如,「我有講」,「我有去」等。但是,正確的普通話似乎不存在這種用法。


Have you ever been to Beijing? (大霧……)


膠東話裡面有類似現象,比如威海話裡面,習慣在問題裡面加「是」,「你有去過北京嗎」到了威海話里就變成「你是去過北京?」。離開威海很久了,印象中是這樣。


花大量時間學習外語的人會比一般人對語言更加的敏感。

這句話的「有」字我認為是一種語氣的加重,類似於英語中用do或does等助詞加重語氣突出想說的內容,日語中也有類似的現象。

至於這個「有」,台灣人說國語的時候用的比較多,可能是大家看台灣影視劇中潛移默化被感染的,大陸普通話很少這麼說。


這是一種自然語邏輯生成的,非常常見。

當人們提問時,腦中浮現一張到北京的圖景,這一圖景,被人們抽象表述為「經歷」,這裡,「擁有」也是一種具體動作被賦予抽象意義的現象,因為人是無法「擁有」沒有實體的東西的。

可以認為全句是這樣的:你(主) 有 (謂)「去過北京」(賓,抽象,經歷) 嗎(疑問助詞)?

據我所知,在日耳曼語系中,英語有這樣的用法;在拉丁語系中,法語有這樣的用法;在日語中也有這樣的用法,甚至她直接用動詞原型+koto(事情)來表示動詞已經名詞化,直譯的話就是 北京去過事情,有嗎?

為什麼北方少見?因為北方以官話為主,而官話認為南方自然語俚俗,刻意與自然語特徵劃清界線。

簡單地說,因為我國現今通行標準書面語逼格太高。


坐標京津冀交界處,這三個省市的人說話不會加這個有字。


可能是「Have you ever...」裡面的have吧。。


作為天津人,表示在津京冀地區,上述句子中加上 有 這個字,感覺應該是病句。


其實,這是漢語中的複合過去時,參考法語:
Tu es allé à Pékin ? 你有去過北京嗎?
Tu as d?né ? 你有吃過晚飯嗎?


好了,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到此結束。


想起廣州話是對稱的……
你無去過北京么?
你有去過北京么?


你有去過北京(的經歷)嗎?
北京に行ったことありますか?


藉助兄弟民族語言的語法來理解可能會簡單點。
「你有去過北京嗎?」中「去過北京」這個短語整個名詞化了,充當名詞的作用。就如「你有錢嗎?」中的「錢」一樣。
這種表達方式及用法,在某些兄弟民族語言中十分常見。
————————————————
按照漢語語法,這句話也對。「有」可為動詞、形容詞、副詞等詞性。此句中的「有」作動詞。同「他知道開完會了嗎?」句式一樣。


既然我可以說「我沒有去過北京」表示表示否定,那我自然也可以說「我有去過北京」表示表示肯定,跟英語有毛關係啊!


主語和謂語之間的「有」是受台灣國語的影響的典型案例。


推薦閱讀:

上海人說滬語是否經常夾雜普通話?為什麼?
普通話有重音嗎?
「說服」讀作「shuō fú」還是「shuì fú」?
為什麼粵語聽起來比普通話硬點?
男朋友說話有山東泰安口音,如何改善口音,學好普通話?

TAG:語言 | 語法 | 語言學 | 普通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