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佛教徒的主要工作是什麼?

經過許多答主的解釋,發現原描述問題太多,暫改為:佛學研究已經很深入,想有新的研究成果幾乎不可能,那現在僧人是為什麼出家,出家後又主要幹些什麼呢?

原描述:「佛學文化主要是唯心主義哲學,現在哲學體系很完善了,研究佛法的價值比較小了吧,如果不為了研究佛學,現在的僧人是為什麼出家呢?」


『佛學文化主要是唯心主義哲學』這話完全是題主自己的主觀臆斷,事實上,佛教把名法(心意識部分)和色法(物質部分)視作一樣地位,都是無常、苦、空和無我的。佛教恰恰是反對唯心主義哲學的(也不是唯物主義)。

那佛教徒,特別是題主提到的出家眾平時在做什麼呢?我先用佛經的內容來說明出家眾應該做些什麼,然後再說說現代出家人在做些什麼。

第一部分,出家者日常做什麼工作?

如是我聞:一時,佛游拘樓瘦,在劍磨瑟曇拘樓都邑。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一道凈眾生,度憂畏,滅苦惱,斷啼哭,得正法,謂四念處。

若有過去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悉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

若有未來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悉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

我今現在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我亦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

云何為四?

觀身如身念處,觀覺如覺念處,觀心如心念處,觀法如法念處。

這個是佛經的制式,以『如是我聞』開頭,此是佛弟子中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在集結佛經時說的話,意思是我從佛陀那裡聽到的是這樣的。

阿難回憶到,佛陀那個時候在劍磨瑟曇拘樓都邑這個地方說法,告訴比丘們,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如來都是用四念處法門來獲得無上正盡之覺的。那什麼是四念處呢?

觀身如身念處,觀覺如覺念處(也稱觀受如受念處),觀心如心念處,觀法如法念處。

這裡我採用的是漢傳佛典,只是說有一道,在南傳的佛典里,則把四念處稱為「唯一道」,認為是佛教修行的唯一方法。而在漢傳佛典里只強調了,三世諸佛都是以四念處法門證得無上正覺的。

四念處的修行,是佛教徒出家眾和在家眾的修行方法。或者可以說,就是佛教的修行方法,如來們以此修行得覺悟,弟子們以此修行斷生死。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云何觀身如身念處?比丘者,行則知行,住則知住,坐則知坐,卧則知卧,眠則知眠,寤則知寤,眠寤則知眠寤。

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什麼叫觀身如身念處呢?走的時候知道走,站的時候知道站,躺著的時候知道自己躺著,睡覺的時候知道自己睡覺,睡醒的時候知道自己睡醒了,休息的時候知道自己在休息。

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所謂保持正念,無論你在做什麼,保持清晰的覺知,這個是正念修行。

複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觀分別,屈伸低仰,儀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諸衣缽,行住坐卧、眠寤語默皆正知之。

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再者,平時行住坐卧倒時候,抬頭低頭,伸手收回,儀容庠序,行住坐卧、眠寤語默皆正知之。總之,要保持絕對清醒,如實觀自己的身體的行為,如實的!

這個樣子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這個就叫觀身如身。

外出托缽的時候,也必須保持絕對的正念,伸手接受供養時要知道自己動作的過程,穿袈裟和托缽等威儀都要正念清晰得覺知。

(外出托缽時保持正念,內心正念知道:我正在走,我正在走,左腳、右腳、左腳、右腳…………一直保持正念不放逸)

(接受供養時也對手部動作的屈伸保持正念)

複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生惡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斷滅止。猶木工師、木工弟子,彼持墨繩,用絣於木,則以利斧斫治令直;如是比丘生惡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斷滅止。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再者,有惡念不善念的時候,以善法念對治。就像木匠師傅,木工弟子,拿著墨繩,來做木匠活兒的時候。(那種一拉緊,就特別直的木工道具。古時候沒有直尺,用這種道具做直線用),用這個墨繩來鋸木頭,讓木頭出來都是直的。

修行也是如此,有不善的念頭出來的時候,用善法對治。

這個樣子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這個就叫觀身如身。

複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齒齒相著,舌逼上齶,以心治心,治斷滅止。猶二力士捉一羸人,處處旋捉,自在打鍛;如是比丘齒齒相著,舌逼上齶,以心治心,治斷滅止。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再者,修行的時候要牙齒緊扣,上下嚙合,舌頭頂住上顎。以心治心,如同兩個大力士捉住一個很瘦弱的人,不斷逼打。

這個樣子,齒齒相扣,舌頭頂住上顎,以心治心,治斷滅止。

這個樣子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這個就叫觀身如身。

複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

(一)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

(二)入息長即知入息長,出息長即知出息長,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

(三)學一切身息入,學一切身息出,

(四)學止身行息入,學止身行息出。

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再來,念入息知道是入息,出息知道是出息,入息長知道入息長,出息長則知道出息長,入息短要如實觀照入息短,出息短則如實知道要出息短。

學一切身息入(此處身指呼吸身,非全身身體的意思),學一切身息出。

學習停止身體活動而出入息,學習停止身體活動而觀出入息。(這個是四禪境界,生理活動停止)

這個樣子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這個就叫觀身如身。

這個就是安那般那法門,也稱安般法門,是利用呼吸來入禪定的方法。一般正結跏趺坐來休息此法門。佛制出家人應該在森林處正結跏趺坐修行此安般法門獲得禪定。

(在森林處為佳)

(正結跏趺坐修行)

複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離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離生喜樂無處不遍。猶工浴人器盛澡豆,水和成摶,水漬潤澤,普遍充滿無處不周;如是比丘離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離生喜樂無處不遍。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休習安般之後,非常容易得定。觀身如身到這個地步後,就能證初禪了。

初禪叫做離生喜樂。其感受潤澤全身,無處不在。就像搓澡工拿著澡豆(古時候的肥皂,要先發一發的那種),潤澤全身,無處不在。這個樣子得初禪。

這個也是觀身如身的法門。

再讀一遍,太有韻律了。

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複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定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定生喜樂無處不遍。猶如山泉,清凈不濁,充滿流溢,四方水來,無緣得入,即彼泉底,水自湧出,流溢於外,漬山潤澤,普遍充滿無處不周;如是比丘定生喜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定生喜樂無處不遍。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再來,修行觀身如身更加深入,就能獲得二禪,定生喜樂。也是潤澤全身,無處不在。就像山泉一樣,清凈不濁,充滿流溢。像噴泉一樣,從泉眼迸發出來。

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複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無喜生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無喜生樂無處不遍。猶青蓮華,紅、赤、白蓮,水生水長,在於水底,彼根莖華葉悉漬潤澤,普遍充滿無處不周;如是比丘無喜生樂,漬身潤澤,普遍充滿於此身中,無喜生樂無處不遍。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觀身如身法門繼續深入,就有無喜生樂。也是潤澤全身,無喜生樂,無處不遍。這個就是三禪境界了。就像蓮花的根,在水底一樣,這個根潤澤一切莖葉。修行觀身如身的,也是這樣。

這個無喜生樂,有的地方也叫離喜得樂。是三禪的境界。

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複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於此身中,以清凈心意解遍滿成就游,於此身中,以清凈心無處不遍。猶有一人,被七肘衣或八肘衣,從頭至足,於其身體無處不覆;如是比丘於此身中,以清凈心無處不遍。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再者,觀身如身,以清凈心意解心開,遍布全身。身體中,清凈心無處不遍。就像一個人,被衣服從頭到尾覆蓋。這個是四禪的境界。

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複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念光明想,善受善持,善憶所念,如前後亦然,如後前亦然,如晝夜亦然,如夜晝亦然,如下上亦然,如上下亦然,如是不顛倒,心無有纏,修光明心,心終不為暗之所覆。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白天晚上都有修光明相。無論身上身下,身前身後。胸部背部,頭上腳下,都要修光明心。心中不給黑暗吞噬。

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複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善受觀相,善憶所念。猶如有人,坐觀卧人,卧觀坐人;如是比丘善受觀相,善憶所念。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再者,善於觀受相,善憶所念。就如同另外一個人,坐著的人觀躺著的人,躺著的人觀坐著的人;這個樣子修行。

如同另外有個人觀察自己一樣,這個是總結上面的觀身如身念處的一個技巧。

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複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此身隨住,隨其好惡,從頭至足,觀見種種不凈充滿:『我此身中有發、髦、爪、齒、粗細薄膚、皮、肉、筋、骨、心、腎、肝、肺、大腸、小腸、脾、胃、摶糞、腦及腦根、淚、汗、涕、唾、膿、血、肪、髄、涎、痰、小便。』猶如器盛若干種子,有目之士,悉見分明,謂稻、粟種、蔓菁、芥子;如是比丘此身隨住,隨其好惡,從頭至足,觀見種種不凈充滿:『我此身中有發、髦、爪、齒、粗細薄膚、皮、肉、筋、骨、心、腎、肝、肺、大腸、小腸、脾、胃、摶糞、腦及腦根、淚、汗、涕、唾、膿、血、肪、髄、涎、痰、小便。』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接著說不凈觀。從頭到腳,要仔細觀察,觀種種不凈,我身體有頭髮,毛髮,指甲,牙齒,皮膚,血肉,筋骨,骨頭、心、肝、脾、肺,大腸,小腸,胃,糞便,腦,脊髓。有淚、汗、唾液、鼻涕、膿血、血液、脂肪、骨髓、痰,尿液。就像器具乘了種子。有眼睛的人都能看見。

就是要透視自己的身體,給自己照個X光。

從頭到腳,細細觀察。這裡佛陀說了兩遍,大家要仔細體會。是按照四大來區分的。

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複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觀身諸界:『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猶如屠兒殺牛,剝皮布地於上,分作六段;如是比丘觀身諸界:『我此身中,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觀身如身,就是身體中的地、水、火、風。

就像屠宰牛的時候,把皮剝了,各個器官部分在地上仔細觀察。

修行者也要如同庖丁解牛一樣,分析自己身體的組成部分。

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複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觀彼死屍,或一、二日至六、七日,鳥鴟所啄,豺狼所食,火燒埋地,悉腐爛壞,見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觀屍體,比較驚悚一點。看屍體腐爛,要想自己也是必死的,以後我的身體也是這樣。這個是不凈觀和無常觀雙修。

複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見息道骸骨青色,爛腐食半,骨鎖在地,見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看屍體腐爛的細節,我的身體也是如此。和上面基本一致。

複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見息道,離皮肉血,唯筋相連,見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複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見息道骨節解散,散在諸方,足骨、骨、髀骨、髖骨、脊骨、肩骨、頸骨、髑髏骨,各在異處,見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

複次,比丘觀身如身。比丘者,如本見息道骨白如螺,青猶鴿色,赤若血塗,腐壞碎末,見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復如是,俱有此法,終不得離。』如是比丘觀內身如身,觀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身如身。若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觀身如身者,是謂觀身如身念處。

(觀身如身念處結束)

云何觀覺如覺念處?

比丘者,覺樂覺時,便知覺樂覺;

如果覺得快樂,如實知道,如實觀察。

覺苦覺時,便知覺苦覺;

如果覺得苦,如實知道,如實觀察。

覺不苦不樂覺時,便知覺不苦不樂覺;

如果不苦不樂,如實知道,如實觀察。

覺樂身、苦身、不苦不樂身,

身體舒服,不舒服,沒什麼感覺到時候,都如實知道,如實觀察。

樂心、苦心、不苦不樂心,

喜歡現在的心理狀態,不喜歡,覺得很苦,或者沒什麼感覺,都要如實知道,如實觀察。

樂食、苦食、不苦不樂食,

對有東西吃的時候,產生喜歡,不喜歡,無所謂的受的時候,都要如實知道,如實觀察。

樂無食、苦無食、不苦不樂無食,

沒有東西吃的時候,有喜歡,不喜歡,無所謂的受的時候,也都要如實知道,如實觀察。

樂欲、苦欲、不苦不樂欲,

產生慾望的時候,喜歡有慾望的境界,討厭有慾望的境界,無所謂的境界,都要如實知道,如實觀察。

樂無欲覺、苦無欲覺、不苦不樂無欲覺時,便知覺不苦不樂無欲覺。

沒有慾望的時候,喜歡沒有慾望的境界,討厭沒有慾望的境界,無所謂的境界,都要如實知道,如實觀察。

如是比丘觀內覺如覺,觀外覺如覺,立念在覺,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覺如覺。若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觀覺如覺者,是謂觀覺如覺念處。

這個就是觀覺如覺念處。

觀內覺如覺,觀外覺如覺,立念在覺,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覺如覺。

觀覺如覺念處,有的經典上又名:觀受如受念處。

這個比觀身如身短多了,觀覺如覺結束了。

云何觀心如心念處?比丘者,有欲心知有欲心如真,無欲心知無欲心如真,有恚無恚、有痴無痴、有穢污無穢污、有合有散、有下有高、有小有大、修不修、定不定,有不解脫心知不解脫心如真,有解脫心知解脫心如真。如是比丘觀內心如心,觀外心如心,立念在心,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心如心。若有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觀心如心者,是謂觀心如心念處。

接下來是觀心如心念處。有欲的時候知道有欲如真。無欲的時候知道無欲如真。有嗔,有痴無痴,有污穢,無污穢,有合有散、有下有高、有小有大、修不修、定不定。任何心理狀態,都要如實知道,如實觀察。如同第三者,旁觀者,觀照自己的內心活動。

心有解脫,知道是解脫相,如果沒有,知道沒有。不能騙自己,心裡是什麼樣就什麼樣。都要如同真實一樣知道,觀察。做到絕對清醒。

是謂比丘觀心如心。若有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觀心如心者,是謂觀心如心念處。

觀心如心念處竟!

云何觀法如法念處?眼緣色生內結。比丘者,內實有結知內有結如真,內實無結知內無結如真,若未生內結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內結滅不復生者知如真。如是耳、鼻、舌、身,意緣法生內結。比丘者,內實有結知內有結如真,內實無結知內無結如真,若未生內結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內結滅不復生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觀內法如法,觀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法如法,謂內六處。

什麼是觀法如法念處呢?眼根緣色(視覺神經系統認取對象),如果有結(系縛的意思,也就是煩惱的意思)。要知道有結如真。沒有結,要知道沒有結如真。

沒有生起結,知道沒有生起如真。沒有結,剛剛生起來的時候要如實知道。已經有了結滅掉的時候,也要如實知道。

不光是眼根緣色。耳根緣聲,鼻根緣香,舌根緣味,身根緣觸,意根緣法。生起結,沒有結,沒有的時候生起,有的時候滅掉。都要如實知道。

這個樣子,觀內法如法,觀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法如法,謂內六處。

複次,比丘觀法如法。比丘者,內實有欲知有欲如真,內實無欲知無欲如真,若未生欲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欲滅不復生者知如真。如是瞋恚、睡眠、掉悔,內實有疑知有疑如真,內實無疑知無疑如真,若未生疑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疑滅不復生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觀內法如法,觀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法如法,謂五蓋也。

有沒有五蓋纏身,都要如實知道。慾望有沒有,都要隨時知道,有慾望知道有慾望,沒有慾望要如實知道沒有慾望。本來沒有慾望的,生起慾望的時候,要如實知道。本來有慾望,滅掉了。這個過程也要如實知道,非常清醒。

瞋恚、睡眠、掉悔,很疑蓋也是這樣。如果有,知道有,如果沒有,知道沒有。如果本來沒有,生起來的時候,要知道過程,如實清晰得觀察。如果本來有,現在滅掉了,也要知道過程,如實清晰得觀察。

如是比丘觀內法如法,觀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法如法,謂五蓋也。

複次,比丘觀法如法。比丘者,內實有念覺支知有念覺支如真,內實無念覺支知無念覺支如真,若未生念覺支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念覺支便住不忘而不衰退,轉修增廣者知如真。如是擇法、精進、喜、息、定。比丘者,內實有舍覺支知有舍覺支如真,內實無舍覺支知無舍覺支如真,若未生舍覺支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舍覺支便住不忘而不衰退,轉修增廣者知如真。如是比丘觀內法如法,觀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法如法,謂七覺支。若有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觀法如法者,是謂觀法如法念處。

修行七覺支,也是如此。

(一) 念覺支,心中清明,常念於禪定與智能。

(二) 擇法覺支,依智能選擇正法,捨去假法。

(三)精進覺支,精勵於正法不懈怠。

(四)喜覺支,獲得正法而喜悅。

(五)輕安覺支,身心輕快安隱。

(六)定覺支,入禪定而心不散亂。

(七)舍覺支,心不偏頗,不執著而保持平衡。

內心有念覺支的時候,要知道有。沒有的時候,也要如實觀察到沒有。剛剛升起念覺支的時候,也是一樣,如實觀察知道。有念覺支的時候,不忘不退轉,都要如實觀察自己的真實情況。不要騙自己,如實觀察。其他六個覺支也是如此。

如是比丘觀內法如法,觀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見,有明有達,是謂比丘觀法如法,謂七覺支。若有比丘、比丘尼如是少少觀法如法者,是謂觀法如法念處。

這個就是修七覺支的法門。

經文開頭講:

若有過去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悉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若有未來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悉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我今現在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我亦斷五蓋、心穢、慧羸,立心正住於四念處,修七覺支,得覺無上正盡之覺。

是的,三世諸佛,都是這樣修行的。都是在四念處正住,修行七覺支,獲得無上菩提道。本師釋迦牟尼佛,也是在四念處,修行七覺支,獲得無上正盡之覺的。

若有比丘、比丘尼七年立心正住四念處者,彼必得二果,或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得阿那含。置七年,六五四三二一年,若有比丘、比丘尼七月立心正住四念處者,彼必得二果,或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得阿那含。置七月,六五四三二一月,若有比丘、比丘尼七日七夜立心正住四念處者,彼必得二果,或現法得究竟智,或有餘得阿那含。置七日七夜,六五四三二,置一日一夜,若有比丘、比丘尼少少須臾頃立心正住四念處者,彼朝行如是,暮必得升進;暮行如是,朝必得升進。

如果七年堅持修行四念處,必得二種果報。如果不得阿羅漢果,就一定是阿那含果。(阿那含是一還果的意思,一生之內,必然證阿羅漢果)。別說七年,如果六年,五年,四年,三年,二年,一年。認真修行四念處,都可能證果。

別說一年,如果七個月認證修行四念處,必然得到阿那含果,或者阿羅漢果。別說七月,認真修行,六個月,五個月,四個月,三個月,二個月,乃至一個月認真修行,都能證果。

別說上月,七天認真修行,乃至六天,乃至一天一夜認真修行。如果認真修行只有須臾之短,立心正住四念處,早上修行,晚上就有實實在在的進步。晚上修行,第二天早上就有實實在在的進步!

少少須臾頃立心正住四念處者,彼朝行如是,暮必得升進;暮行如是,朝必得升進。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陀說完這部經後,比丘們都很高興。以此修行。

佛陀在世的時候,是應該這樣修行的,那佛陀入滅後呢?

漢傳大乘的典籍《大般涅槃經》的記載:

阿難,如汝所問,佛去世後,以何為師者?阿難,屍波羅蜜戒,是汝大師,依之修行,能得出世甚深定慧。

阿難,如汝所問,佛涅槃後,依何住者?阿難,依四念處,嚴心而住。

——《大般涅槃經》

從漢傳的佛典來說,佛陀涅槃後,以戒為師,以四念處為修行的方法。

南傳把四念處當做唯一的修行方法,南傳的相應部經典里記載:

『喬達摩大師,是什麼因、什麼緣;為什麼如來滅度後,聖教不能常存?又喬達摩大師,是什麼因、什麼緣,如來滅度聖教得以常存?』

『婆羅門,這是由於沒有實修;由於不多修行四念處,如來滅度後,聖教不能常存……』(相應部-尼柯耶,大品)

佛陀把四念處是否有人修行作為佛法是否會昌盛的唯一原因。唯一!

以上,是佛教的出家人該幹什麼,至於現在佛教的出家人在幹什麼,待續。估計會得罪非常多的人。


吃飯睡覺打豆豆

。。。。。還是要解釋下的分割線你們以為我真的只是賣萌么你們。。。。

出家不是為了去工作,也不完全是為了研究佛法,更不是有一個外在的佛法吸引了誰剃了頭鑽進深山出家。

2500年前,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成道後說的第一句話是:「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學佛,並不是說因為外在的一個「佛法」有魅力吸引了我們,而是我們本具佛性的顯發,是由內而外生髮出來的離苦得樂、成聖成賢的希願。

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是在馳逐外境,而外境總是在變化之中,追逐外境,就會被這些牽引束縛而時喜時憂、起起伏伏、不得自在,這就是迷。通過學佛,開發內心慈悲與智慧的寶藏,就能夠從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等人間種種的痛苦中解脫出來,從貪、嗔、痴、慢、疑等種種煩惱的覆蔽中解脫出來。不但自己覺悟,還幫助他人覺悟,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獲得清凈、自在、寂靜、永恆的心靈之樂。要達到這個目標,不是一生兩生、三生五生的事,而是要生生世世去努力的。

至於出家的生活,可以講兩個小故事來解釋。

從前有個和尚剛出家的時候,問師父,出家人應該怎麼修行,師父告訴他一個故事:「叢林里過年要分橘子,分好後,出家人就去領橘子。」他告訴小和尚,「你上去領橘子的時候,最近的那一份就是你的。」為什麼呢?他說:「你不需要特地去找最大的,也不需要特地去找最小的,特地去找最大的橘子有貪利之心,特地去找最小的橘子就有貪名之心,出家人要隨緣。」

還有一個故事,也是小和尚和老和尚的對談。

有源禪師拜訪慧海禪師,請教修道用功的方法。

他問慧海禪師:「和尚,您也用功修道嗎?」

禪師回答:「用功!」

有源又問:「怎樣用工呢?」

禪師回答:「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有源有些不解的問道:「如果這樣就是用功,那豈不是所有人都和禪師一樣用功了?」

禪師說:「當然不一樣!」

有源又問:「怎麼不一樣?不都是吃飯、睡覺嗎?」

禪師說:「一般人吃飯時不好好吃飯,有種種思量;睡覺時不好好睡覺,有千般妄想。我和他們當然不一樣。」

這就是出家人的修行,當年趙州禪師的一碗茶,也不過是平平淡淡的吃茶去,哪裡還有什麼複雜的東西,明明了了,當下即是。

所以,佛教徒們,只是在吃飯睡覺打豆豆罷了。


這是鹵煮短期出家的過程

那個右下角藍色衣服的光頭,就是鹵煮

這個是上早晚課的時候啊,就是集體誦經

然後就是每天乾的事除了吃飯就是打坐了!

每天9個小時

然後偶爾長老還會給我們上上課啊!

對!你沒看錯!還有筆記本電腦和投影儀,現在佛教就是這麼先進!

。。。。。。

當然鹵煮只出家了20多天而已啊,真正的出家人,還要學習戒律,經典,每半個月誦戒等等

比較高級的,還會翻譯佛經,四處講法,如我們長老

另外,佛法不是研究的啊!是實踐的啊!

打坐打坐打坐,恩,基本就這個樣子

----------------更新的分割線-----------------

多加幾張圖吧,看大家好像很開心的樣子

這個是我們緬甸總部帕奧禪林的

這是集體誦戒

這是打坐


不知道您的佛教徒定義是什麼?我是皈依的佛教徒,目前職業是律師。

另外,佛學不是唯心主義哲學,佛學的確有很小一部分內容比如唯識宗看著有和唯心相似的地方,但其他的內容特別是中觀完全不是唯心的。在物質和精神的關係,中觀是兩者皆破,要麼二者皆不存在,要麼二者皆存在。

再此外,佛學不是為了成為一種哲學文化而存在的。佛學是為了實實在在讓生命獲得更圓滿的價值而存在的。一個僧人出家,如果是真的僧人,出家自然是為了自己的生活發揮最大的價值,就如樓上所說,自覺、覺他,或曰自利、利他。


自覺。覺他。


我的主要工作是盡未來際的菩薩道

雖然比較懈怠……


目連。我常長夜於諸眾生如父母想。愍其孤窮無有財物。往來生死險難惡道。愚痴無智常盲無目。誰能示導。誰能救護。唯我一人應示應救。

目連。我念是已。若有眾生惡口罵我。我不還報。若切責我我亦不報。若瞋若打我終不報。所以者何。我應常與一切眾生畢定安樂。應除一切苦惱衰患。今我不應與諸苦惱。是諸眾生誰能忍者。唯我能忍。我今當學眾生忍法。善寂滅法。柔和順法。當如調伏大象。不如不調伏象。

目連。譬如調伏大象入戰陣時心不退縮。能忍鼓聲螺聲角聲大叫喚聲。聞如是等可畏音聲不驚不畏。能忍寒熱蚊虻毒蟲風雨饑渴。能忍種種鋒劍所傷。弓弩箭槊刀鉾戟劍鐵輪鞭打。皆能忍受不驚不畏。直衝戰陣不退不縮。目連。調伏大象不作是念。我於賊陣不能沖入。但作是念。我當勝此賊陣。

目連。我本行菩薩道時。發大心愿亦復如是。於諸眾生調伏其心。若諸眾生惡口罵我。我不加報。於我有諍我亦不報。若以刀杖瓦石加我。及奪我命。我於爾時。心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不分別是則可受是不可受。是應親近是不應近。於是事中。無憂無悔無有恚恨。於菩薩道心無厭離。不作是念。我今不能入大賊陣。但作是念。我能破是大惡賊陣。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度脫三界無量眾生。

目連。我本行菩薩道時所行忍辱。於諸眾生所有慈悲。若以言說不可得盡。

複次目連。過去久遠有外道仙人。名為忍力。受如是法。我於眾生不生瞋恨。

爾時有魔名為惡意。而作是念。我今何不往詣仙人壞其忍法。令發起瞋恨退舍忍心。即遣巧罵千人前後圍繞。惡口罵詈妄說其過。穢言鄙詞苦切備至。行時亦罵。到聚落亦罵。入聚落亦罵。食時亦罵。食已亦罵。從座起亦罵。從聚落出亦罵。還至住處林樹亦罵。立亦罵。坐亦罵。卧亦罵。經行時亦罵。乃至息入息出亦罵。常隨逐罵。種種不凈醜惡罵詈。無有休息。

目連。爾時千人為魔所使。於八萬四千歲。惡口罵詈忍力仙人。

爾時惡意魔。於忍力仙人入聚落時。自以屎灌其頭上。著缽中塗衣缽身。以糞掃灑其頭上。

時忍力仙人。八萬四千歲。健罵千人惡口罵詈輕賤。心終不瞋恨。乃至不生退沒之心亦不自言我有何罪。終不生怨恨。八萬四千歲。亦不以惡眼視惡意魔。亦不自言我有何罪。

目連。是健罵千人罵於忍力仙人。過八萬四千歲已知不可壞。生凈信心懺悔除罪。作是言。汝以是事欲求何法。我亦願得是法。

目連。是健罵千人。於仙人所得清凈心。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仙人既受供養。而亦不生貪愛之心。

目連。汝謂爾時忍力仙人。豈異人乎。勿作是念。則我身是。我時受是忍辱法。惡意魔所遣千人。惡口罵詈不休不息常輕於我。亦不能令我心異。

目連。健罵千人。於忍力仙人生清凈心已。懺悔罵罪。隨學忍力仙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時教化令住佛法。是千人具足是六波羅蜜。次第成佛。皆已入於無餘涅槃。

目連。汝謂爾時惡意魔。常遣千人罵詈我者。豈異人乎。勿作是念。即調達是。


這不是很簡單的問題嗎? @許哲的回答太複雜了。

先拋開現在對佛學的研究是不是已經很深入的討論,但佛教徒終究不是研究佛學或佛法的人,而是踐行、實踐、修行、弘揚佛法的人。


不是研究佛法~是踐行佛法。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我們永恆的宗旨。佛法超越了世間哲學的範疇,直指脫離生死輪迴的本質。佛法不是用來研究的,是用來實踐的。所以他永遠沒有盡頭。每一名有佛陀信仰的人,都應該做佛法的實踐者,而不僅僅是一個只懂夸夸其談的「佛學家」。「做」這件事,與生俱來,至死方休,甚至生生世世,輪迴不止,就一直都在修持。無始以來,成佛之前,這漫長的路程,離不開對信仰的實踐。這個過程中,我們佛教徒的聞、思、修也在豐富和感染他人的生活,自利利他,這是佛法永生不竭的源動力。


佛教不是一門學科,而是一門技術。在一門學科方面,你可以不斷更新研究成果,但對於一門技術,你只需要應用即可。

所以佛教徒的工作便是不斷實踐應用佛法,以了生死,自度度他。


佛教的本質並不是哲學。佛教里包含著部分屬於哲學思辨的內容,但是佛教的大部分重點都不屬於哲學。

引幾段佛經。謹作參考。

「而禪修者們,甚麼是正知?於此,禪修者不斷思維,時時徹知無常,向身內觀察,得以根除對此(心與物)世間的貪愛與嗔恨。【PS:不斷思維,時時徹知無常,向身內觀察--------這就是修行者要乾的事。得以根除對此(心與物)世間的貪愛與嗔恨-------這就是最後取得的成就之一,也稱為證得阿羅漢。】

「而禪修者們,修行人如何徹知?於此,禪修者們,修行人覺知感受正從內在生起,覺知感受相續,並覺知它們滅去;他覺知想法正從內在生起,覺知想法相續,並覺知想法滅去;他覺知(心對所緣的)每一個起心動念,覺知念頭相續,並覺知念頭滅去。禪修者們,修行人如是徹知無常。

"禪修者們,修行人如何徹知?同樣地,禪修者們,修行人在進退時徹知無常;向前方或兩旁觀看時徹知無常;穿衣攜缽時徹知無常;咀嚼、喝飲,進食、品嘗時徹知無常;如廁時徹知無常;行、住、坐、卧、清醒、說話、保持靜默時皆徹知無常。

"禪修者無論行住坐卧,彎腰或伸展,無論在從事著甚麼─登高、橫越、後退-他都在觀察著五蘊的生起又滅去。"

上述說法清楚顯示,禪修者只有藉由親身體驗感受了知無常的本質,才是正知。倘若並非透過感受修證而來,那僅算理智上明白而已,因為感受是我們與世間一切根本接觸的基礎。只有透過感受才能直接體驗。

關鍵在於以身體感受為基礎,持續覺知無常。佛陀屢屢強調,禪修者不應失去對無常的徹知,甚至僅一剎 那:。對於遵循佛陀教導正確修習內觀法門的禪修者,能於正知毫不間斷者,佛陀作出以下保證:禪修者將證得最高果位阿拉漢果,或次高的不還果。

---------文章非原創,有出處,特此說明一下~


希望林書豪通過,10月19日籃網對陣步行者,新賽季第一場比賽,林書豪受傷離場,可以提高自己的靈命,更加懂得【上帝的信徒是怎樣的存在?】【懂得上帝是怎樣的存在】。

你是佛教徒,或者基督徒,不說明你與他人就有不同的法力、不同的地位。

佛教徒或者基督徒,在俗世與不信佛教、不信上帝的普通人,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在俗世中佛祖、上帝確實不存在,上帝不會保佑俗世的基督徒,佛祖不會保佑俗世的佛教徒。

佛教徒或者基督徒,與不信者的不同,就是佛教徒或者基督徒有一個與佛祖或上帝交流的機制,知道佛法、上帝的話在他苦難絕望時候,在他幸福、發財、登上權力頂峰時候,有一個最終的希望,一個最高的監視者存在!

【法】【道】本是宇宙的根本秩序與邏輯。

人類只有謙卑的承認【一切法對人類就是緣起性空】

【一切法對人類就是無所擁有,無所獲得】

【一切法對人類就是就是無我之之存有】

【人類用了無數名相試圖表達一切法,這些名相符號都是假設,不是法本身】

【一切法又是通過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三十七道品,向人類顯示法的存有】

【一切法是超越人類存在的時空維度而存有,一切法是更高維度甚至是十一維度的存有】

大般若經說【菩薩】用了十分複雜的哲學概念,其實他想表達的就是【法的最高級別就是超越人類的存在維度,人類無法用語言表達的與定義的,沒有時間間隙,沒有空間間隙,人類無法執著與擁有的,但是又是存在於人類存在維度與時空的任何一點】。

【法永遠是人類無法完全實現的存有】,所以佛陀用【寂靜涅槃,不受後有】表達阿羅漢涅槃以後的存有,大乘佛學初期的【菩薩】也是用一些列哲學概念來表達【法的最高級別的存有】。

師兄說的極好,【我們生命背後,沒有停頓一秒的恆常存在,發現她,接近她,才有圓滿。】

贊同【非我,是止觀中,觀念升起,觀念消失,念起既覺,覺既無。由此,念不是我的一部分,而是客人。】,對【這個不是有我非我的概念,而是直接看到了,不糾纏了!】有異議。

【念覺】只是【心識】進入了一個新的層次,【念不是我的一部分,而是客人】這個客人,只是【心識】新的層次對原來【心識】處在的層次的一個定義,視同為【客體】,而此【客體】還是一個【施設假名】,你看到的不是一個【有實體性的客體】。

道家的【道】就是【法】。【致虛極】就是佛學的【寂靜涅槃】。

道家與佛家,都是源於同一的源頭。

人體的構造是十分獨特的,人的大腦就是自我意識產生的主要結構,大腦有大量的神經元結構,神經元結構的機理十分類似計算機的信息處理過程。人的生物機體,就是為了實現信息的處理。可以說,人這個生物體,就是一個信息處理的載體,信息處理的物質硬體結構。一旦人生物體死亡了,他的信息自動的就被【存在】或者說【廣義的宇宙】回收了。【存在】或者說【廣義的宇宙】是多維度的,現在超弦理論甚至推測【廣義的宇宙】的維度高於十個維度。人大腦的信息在【廣義的宇宙】的其他維度中也有備份,至於這備份機理如何就沒有理論可解釋了。

無數的運動組成時間,特定的時間組成特定的空間,廣義的時間組成廣義的空間,廣義的空間就是宇宙,所以宇宙=廣義的時間=無數的運動 。這是對宇宙的整體描述,是不錯,哲學上可以這麼說,宇宙就是【一】。但宇宙有了生命體,就有了意識,就有了分別。對於生命體,時間與空間概念就有了生命的意義,宇宙的意義也就被詢問了。生命體,是時間是否存在的提問者。沒有生命體,宇宙的物理描述也就不存在。詢問運動是啥?就缺少了提問題的人。

存在】或者說【廣義的宇宙】在最底層的結構中,可以認為是信息構成的,而信息類似現代物理的量子世界的表達。 人類最底層的結構,也是為了信息的接受,存儲,處理,轉換,發出信息的一個最底層的結構。這結構的整體又是一個信息的集合體,這個信息集合體也可以作為整體,與【存在】或者說【廣義的宇宙】相連通。這可以用人的瀕臨死亡的體驗,人的修鍊過程的天人合一予以解釋。 【存在】或者說【廣義的宇宙】的信息的一部分,也作為一個集合整體,與人類的某個人或某些人的信息集合相連通。這就解釋了,耶穌基督認為他是神的兒子,帶來了天父的話。這就證明了,古代的巫師為何會通靈。這就證明了人為何就有了自我意識,邏輯思維,文明的發展。這就證明了為何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突然就產生了。這就證明藝術家的藝術靈感為何就有了。 人體的構造是十分獨特的,人的大腦就是自我意識產生的主要結構,大腦有大量的神經元結構,神經元結構的機理十分類似計算機的信息處理過程。人的生物機體,就是為了實現信息的處理。可以說,人這個生物體,就是一個信息處理的載體,信息處理的物質硬體結構。一旦人生物體死亡了,他的信息自動的就被【存在】或者說【廣義的宇宙】回收了。【存在】或者說【廣義的宇宙】是多維度的,現在超弦理論甚至推測【廣義的宇宙】的維度高於十個維度。人大腦的信息在【廣義的宇宙】的其他維度中也有備份,至於這備份機理如何就沒有理論可解釋了。

菩薩當念作是學,當念作是住;當念作是學,入中心不當念是菩薩。何以故?有心無心。」

  舍利弗謂須菩提:「云何有心無心?」

  須菩提言:「心亦不有,亦不無,亦不能得,亦不能知處。」

  舍利弗謂須菩提:「何而心亦不有,亦不無,亦不能得,亦不能知處者?如是亦不有,亦不無,亦不有有心,亦不無無心。」

  須菩提言:「如是,亦不有有心,亦不無無心。」

  舍利弗言:「善哉!須菩提,為佛學佛而學者,不說空身慧,空身慧而說最第一。菩薩從是中已得阿惟越致學空,終不復失般若波羅蜜。如是菩薩以在般若波羅蜜中住,欲學阿羅漢法,當聞般若波羅蜜,當學,當持,當守;欲學辟支佛法,當聞般若波羅蜜,當學,當持,當守;欲學菩薩法,當聞般若波羅蜜,當學,當持,當守。何以故?般若波羅蜜法甚深,菩薩如學。」

道行般若波羅蜜經十卷 道行品第一

【菩薩】首先是心識意念而有,心識意念而持有菩薩的形象,心識中的意念不可認為真的有【實體的菩薩存有】,為何?

心識是緣起緣滅之法,心識不是真有【實體的心】存在。

心識【亦不有,亦不無,亦不能得,亦不能知處】,心識活動是【法】【道】的顯現,不是俗世的客體,說心【有,或者沒有,或者能獲得,或者在某處】。

心識的【亦不有有心,亦不無無心】,就是說【法】【道】已超越人類的思維與語言,不可說【有此心】,也不可說【無此心】。


成佛啊


好比如說,如果你真的懂得佛,你現在就不會問這個問題了。


引用長者的一句話:這只是你的感覺。

佛教一直致力於研究感覺,這個是不能替代的,因為象牙塔里的博士們和人民群眾離得太遠了,他們的感覺他們也研究不清楚,清楚了也沒什麼用。


就不說佛教也不說題主眼中的佛教哲學對不對,題主既然說哲學已經很完善了,那為什麼不問問現在還有那麼多人在研究哲學?


與自己作鬥爭


出家的寺僧相當於基督教的牧師神父,主要任務是傳播佛學,你可以把出家人看做是一名教育家


論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進步意義,閑著幹嘛?


我就想知道如來是不是多寶道人化胡為佛。。。文殊普賢菩薩原來是不是闡教金仙。。。准提和接引在佛教里是啥地位。。。


佛,現在好悠閑的生活,會不會有抑鬱症啊?


推薦閱讀:

一個人去外地工作時怎樣的感受?
跟領導相處你有哪些心得?
如何去華爾街工作?
化工專業應如何擇業?
如何看待阿里巴巴集團2015年春節取消全員紅包?

TAG:生活 | 佛教 | 宗教 | 工作 | 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