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FM」的盈利模式是什麼呢?
新發現了一個電台叫「喜馬拉雅」,可以發現好聲音,聽音樂,聽各類小音頻,學習的,消遣的,各色各樣。同時,也可以自己發布分享自製音頻資料。他們有APP,移動互聯網這塊的應用很好。讓大家分享自己的東西的同時,可以利用好碎片時間。我感覺UGC這塊是他們做的很好的地方,但沒有門檻准入的UGC有可能帶來質量不高的東西,容易使用戶體驗降低。我對他們的盈利模式(如果說什麼精準廣告投入這樣的就算了)、產品運營覺得很好奇,他們盈利模式是什麼樣的?是否有知友知道?他們的這些音頻來源是否需要付版權費用購買?這樣類型的電台其實很多,但是是否有做的很好的範例?
喜馬拉雅電台借鑒了Soundcloud的用戶自生產內容模式,提供了聲音內容的發布平台,喜馬拉雅自認為的盈利模式是廣告+付費會員,並且認為廣告是大頭,無論是國外的已經上市的潘多拉還是Spotify或是Soundcloud都有著自己不同的目標,國內市場豆瓣FM與喜馬拉雅都盯著汽車領域,因為目前包括未來電台仍將作為汽車的一種重要的附帶品,司機不可能盯著屏幕看剩下的就只能聽了,目前汽車領域也在進行著劃時代性的變革,不久就將成為移動互聯網佔領的另外一個領域,並且傳統的電台強制性的播放節目用戶沒有選擇的餘地,而豆瓣FM、喜馬拉雅支持用戶點播,這在一定程度上會直接將傳統的電台清出市場,效果可以從目前的智能電視上看到。
至於未來的大盈利模式,我個人覺得廣告與付費會員兩種,根據中國人的習慣,廣告收入會多餘會員付費。
喜馬拉雅電台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一款app,因為比較喜歡,關注的也比較多。最近在微信上看到一篇訪談,關於喜馬拉雅電台創始人以及喜馬拉雅電台的一些內容。挺有價值,想來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也會有一定幫助。搬運工一下。
————————
我們的口號是「重新發明電台」。傳統的電台廣告很多,內容沒法自選,體驗不好,尤其是其內容高度同質化。我們希望喜馬拉雅有所不同,在內容消費上,是個性化訂製體驗,在內容生產上,是社會化生產,百花齊放,而不是傳統電台的老三樣。
喜馬拉雅豐富的內容,能夠伴隨你起床、上下班、健身、做家務和安眠,隨時隨地伴隨收聽,這是音頻帶來的全新的健康生活方式。
做平台最大的問題是所謂「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所謂有了買家就有賣家,有了賣家就有買家,但是一開始你二者都沒有的時候要怎麼辦?我們最初考慮是找音樂人作為天使用戶,但是調研發現,他們生產的內容太少,不能培養用戶的收聽習慣。後來,我們鎖定了那些喜歡生產內容,但是缺乏展示平台的人,包括網路電台、廣播電台的主持人,他們在喜馬拉雅如魚得水。
從產業趨勢來講,大家都看得到,就是移動互聯吞噬一切。正如梁信軍(復星集團創始人之一,現任公司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說的:「我已經無條件向移動互聯網全面投降,全面擁抱。」縱觀產業創新的趨勢,我們會看到很多項目都有其自身的演進邏輯和發展方向,我們要做的是怎樣去找到和把握這個方向。從模擬機時代到如今的可穿戴,產業的趨勢是越來越向「我」走來。另外一點就是產業越來越細分,同人民的衣食住行息息相關,不斷的細分來滿足人民的需求。而市場越來越發展和細分,其規模會以量級的方式增長。創新流動趨勢規律總結起來有三句話:
一切為了「我」:「我」最重要,創新的方向朝「我」的方向流動
為了「我」的一切:行業不斷細分以最有效率滿足「我」的需求
形變而神不變:滿足需求的形式不斷在變(演化),人性不變,所有需求都可在歷史中找到映射。
而整個媒體行業的發展趨勢也是這樣的,過去,傳統媒體同時壟斷渠道和內容。但是未來會有以下幾個變化趨勢:
傳統媒體邊緣化:去中間化去中介化。(正在下沉的大船)
新媒體平台集中化:渠道贏家通吃。(馬太效應,落後者追趕成本會越來越高)
內容生產細分化專業化:媒體人自媒體人的機會(從地理切分到品類切分)
傳統媒體的限制主要有版面、頻率和時段資源。其過去成功的關鍵在於掌握了壟斷性的資源。而新媒體沒有這些限制,擁有近乎無限的版面和時段:突破時間空間限制。他成功的關鍵就在於內容質量與用戶體驗。用戶的自由意志至上,看什麼,什麼時候看都由用戶來定:什麼樣的時間是黃金時間,我有空的時間就是黃金時間。
回到媒體平台層面,什麼樣的媒體平台能夠勝出呢?我們認為全能者才有機會勝出,即既要擁有基本面的資本、人力資源,管理結構等等優勢,又要擁有執行層面包括市場、產品、運營和技術的優勢。這是一個全能競賽,必須各個方面都優秀才能夠勝出。
那麼媒體人應該往何處去?新媒體時代,是傳統媒體的冬天,卻是媒體人的春天。我們理解的媒體人的機會是微創業的機會,你只要搞定內容,我們會把其他的一切做的很好。前面我講了很多例子,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優秀自媒體的特點:
定位清晰:細分內容品牌
娛樂化:再嚴肅的東西也要娛樂化包裝;姿態低,不端著,自嘲讓用戶平視甚至俯視你。
互動性:不只是做內容,還要經營粉絲;微信公共賬號,評論互動。
我的體會是:互聯網創業成功關鍵要素,同樣也適合於自媒體微創業。原理上是一模一樣的。就像雷軍的七字訣:
要專註,就是定位清晰,專註一個細分品類,不要大而全。
要摳每一個細節,單點突破,做到極致
口碑,目標是成為用戶選擇這個品類時毫無疑問的第一選擇
要快速試錯,快速迭代
幾個問題:
首先,我要不要去微創業?
我認為現在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現在也是一種圈地運動,圈的是品類。掌握某品類下的用戶,你就會贏家通吃。另外一個就是找到剛需。從歷史中尋找痕迹,從自己的生活經歷中尋找痛點,最終通過三維度廣度、強度和頻度來驗證需求。
第二個是要不要建立自己的平台?
很多人沒有平台就沒有安全感,認為用戶不是我的。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建立了平台,用戶也不是我們的。我們的用戶有30%是微博登錄的,50%是QQ登錄的,用我們自己的賬號登錄的只有20%。現在已經沒有你的我的區別,只要在你的平台上消費了你的產品,就是你的。用羅振宇的話說是:U盤化生存:自帶信息,不裝系統,隨時插拔,自由協作。把內容做到極致,利用平台的競爭,使自己成為每個平台想要爭奪的資源。
我可以同時做多個嗎?
這個也是很多人的想法,捨不得某些部分。但我們的建議是只做一個單品,做到單品突破,只聚焦一檔欄目,快速試錯,了解你的典型用戶和典型場景;要讓你產品成為該品類用戶理所當然的第一選擇。另外就是關注留存:老用戶是否持續看你的節目?
做文字的好還是做音視頻的好?
文字相對來說切入比較簡單,但是我的觀點是往音頻、視頻方向走,原因是用戶越來越懶,而且想變得更懶。能讓用戶變懶,用戶就會開心。還有就是音視頻媒體有更強的變現能力,有更高的ARUP。比如粉絲經濟:會員VIP (類似羅輯思維),以及在長時間的節目中,有很多機會做軟植入。大家做內容的會有一個條件反射,那就是我的內容拿出去給別人用了我是不是就虧了?我能不能內容直接收費變現?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這樣的內容是起不來的,反過來我們看羅輯思維的例子,他免費讓人們消費他的內容,他賣的不是內容,賣的是情感。當一個內容用情感來定價的時候,它的價值就可能無限增長。所以不要讓用戶為內容付費,而是為情感付費。
我認為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
一個是年收入過千萬的自媒體人會出現。
另一個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是專業化互聯網媒體製作公司出現,許多傳統媒體解構或轉型,新的移動互聯網公司會出現。
自媒體人媒體公司與媒體平台共生共同繁榮,自媒體人與平台方的博弈也會持續:但競爭會形成動態的平衡,發現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
本文為喜馬拉雅網路電台創始人余建軍先生於推陳出新Ⅱ——移動互聯時代媒體人的「道」與「路」沙龍上所做的發言。
目前還沒看到版面上直接插入廣告,像懶人聽書(真心影響感官)那種方式。
除過廣告,可能還有:
播放節目過程中分享一些產品,不生硬,引導用戶去買。
拉商家做節目或幫商家做節目,拿分成。
針對於細分人群做特定的節目,比如老人養生啊什麼的。
喜馬拉雅算是UGC了,個人也可以發布聲音,只要做得好,說不定可以像淘寶那樣是吧?雖然羅振宇在知乎被黑得很慘。
但是他的得到APP真的教了整個行業做人。
經過使用及搜集資料,喜馬拉雅的盈利模式來自於三個方面:廣告盈利、內容付費、硬體銷售
1、廣告盈利
1)、廣告位透出:首頁banner
2)、音頻廣告:熱門音頻片頭增加10-15秒的廣告
2、內容付費
1)、付費精品:用免費資源維持大量的用戶,再使用付費精品提升意見領袖的收入,獲得雙贏。
2)、粉絲打賞:打賞和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打賞機制相似。
3、硬體銷售
喜馬拉雅自營硬體的銷售,對應開車場景的「隨車聽」,全球資源最強的有聲圖書館「聽書寶」、對應睡前故事時間的「舒克智能兒童故事機」等等。
內容引用:喜馬拉雅FM連發三款智能硬體 開啟隨時隨地「新聲活」(組圖)
目前互聯網的硬體構成就是電腦+移動
解構成的元素就是人+信息+商品+服務
傳統三大媒介中電視和報紙已經被顛覆,就之剩下由於汽車行業興趣被重新重視的廣播電台,喜馬拉雅扮演的就是顛覆者大角色。
喜馬拉雅給自己的定位是移動語音平台,設想一下如果某些個人或者自媒體可以產生高質量的聲音內容,用戶是不是願意付費訂閱?為了自己喜歡的主播送個花送個航空母艦啥的?
用戶在室外聽廣播,勢必會耗費流量(當然更多用戶會選擇wifi下載大形式),喜馬拉雅也可以和運營商合作推出定額的流量包,或許也可以是一種盈利的途徑?
傳統的彩玲也可以小賺一筆?
關於版權我想說的就是,可以利用UGC的名義規避版權,即使有責任也不是主動侵權。
雖然目前的盈利模式有可能比較單一或者說是模糊,但是顛覆傳統的東西總歸是會有機會的!
喜馬拉雅估值30億,邏輯思維估值13億,吳曉波估值20億。為何一個平台,內容供應商的估值接近平台自身?緣何聽眾會駐足喜馬拉雅?都是因為內容,緣何內容會圈在平台,是因為與聽眾鏈接的渠道有技術和運營成本相對普通內容供應商比較高。
那麼當內容的產品模式和商業模式明確以後,內容供應商脫離平台自成一個生態體系是必然。
其次,中國私家車1.27億,機動車3.2億,也就是至少有2億的司機,人均駕駛每天時間為35分鐘。但是35分鐘不是通過視覺讀屏,而是通過聲音作為媒介。語音讀屏的頻次最多就2次,所以通過讀屏作為廣告入口的盈利模式,感覺在各種收入來源中佔比應該是最小的。
喜馬拉雅中付費頻道近半年崛起,「趙雷」在雲音樂中按照專輯付費(一張專輯和雲音樂的VIP會員費是一樣的價格)收聽,這些都預示「消費群體願意為內容買單」已經開啟了,專註產品和內容本身,以產品自身和內容來作為收費的「來源和依據」成為現實。「想A做B從C上收費」已經是過去式,「想A做A從A上收費」已經開啟。
內容供應商在平台長大後,必然會自成一個生態平台,例如付費節目中有一個「學聽古典音樂」的欄目,累計播放350萬,那麼你猜他下一個贏利點會是什麼?一定會圍繞古典音樂來整個資源,因為他手上就有古典音樂的終端精準消費者。那麼一定是會向古典音樂境內境外培訓、門票、樂器、古典音樂方面的求職招聘等各個維度延伸。
再如「王軍堅律師」,現在也開始收費了,專註在創業企業的股權和期權法律細分領域上。現在是35萬的播放量,但是用戶不是C,而是B。那麼除了音頻收費外,現在也開啟了諮詢、顧問、案件受理等業務,但是你以為這些都是他自己在做嗎?當聚集了潛在精準的消費群體的時候,一定會超B2B2C或者是B2B2B的方向發展,以自己作為渠道整個產業鏈。
音頻只是一個入口,當內容供應商在細分領域聚集一定的精準消費者後,一定是會服務轉型。
不要臉的來漏個臉,我是喜馬拉雅fm廣告華南代理,所以這個由我幫你解答啦!
首先就不去扯那些大的行業分析,宇宙理論。咱不懂,咱也不操心
你要是廣告主你需要知道的只是這個渠道這個喜馬拉雅值不值得你投,效果怎麼樣。
你要是像我一樣賣廣告的只需要知道他們給我帶來多大的利益,跟手上其他渠道對比下來如何,值不值得跟客戶去說
所幸做下來都覺得很新穎,效果挺好!只要客戶覺得效果挺好,那氣勢她的盈利模式就不用擔心啦
主要對外你可以用的廣告來自開機大圖,首頁焦點圖,分類頁焦點圖,主播定製,banner,節目冠名等等等等,主要形式就是直客,4a的採購,廣告銷售
你不可以用的有他們參與的網盟,流量互換,雲測app間的推廣
還有最近他們自營的收音機,和10多個汽車廠家裡的fm台合作也在兜售中
總之新的模式在開發,正常的廣告位做的也不錯
主播收益:
1.系統廣告播放量。
以我的經驗來看 播放量2w收益大概3塊錢?越多播放量 廣告費越多 直接打入主播賬戶
2.聽眾打賞。
3.自己原創節目的軟廣【需要一定影響力】。
4.付費音頻。
即購買買喜點才能聽的節目
喜馬平台收益:
1.用戶使用流量。
與各大企業 或者各行業知名人士 明星等合作擴大影響力 這個是需要喜馬自己談合作 版權之類的吧 有些應該是合作 而不是買版權 大主播們的節目里通常會提到:喜馬拉雅獨家 或者 喜馬拉雅與×××××共同製作播出。
2.投放硬廣。
另外 有聲讀物音頻製作需要作者或者出版社同意 不光文稿 有時BGM也要。
原創節目版權自然在於自己,但BGM一定要注意。一定。
我就因為讀一本有聲書播放量21w+時沒有版權而被喜馬下架。難過死。
諸如我等粉絲不過萬的小小主播也不知道能幫喜馬賺到多少錢。
播放量大的平台如:夏說英文 十點讀書 糗事播報 段子來了 內涵段子等 都有自己的主播和公眾號 可以賣東西 投廣告。 反正 有固定聽眾 就是錢阿。內容內置廣告。每次聽采采之前都要聽一段廣告。。。不過廣告也挺好玩。。
我是視頻行業的,對比起音頻,更加多媒體吧。但是不管對於製作方,還是對於觀眾,門檻都高了若干倍(製作費和移動流量)
不要小看這若干倍,或許可以填補生態鏈上的空缺。
比如,視頻行業搞IP開發,從成千山萬的文學作品中去找合適拍成影視作品,這中間是幾百萬個裡面選一個。所以投資太大的,就只能找個恐龍蛋,正常孵肯定出來就是個恐龍,但是孵不好出來就是個死胎。風險也挺大的。
音頻則是賦予了在鴨蛋中找到天鵝蛋的機會,從文字到音頻投入比影視要小多了,輸出只多了一個維度,想像空間卻可以豐富很多--再加上cos play, 聲優,直播等互動形式的運營,可以避免在大人投入開發這個環節上閉門造車。
音頻在行業發展周期上要比視頻慢好多,視頻都已經走過廣告,內容收費這些模式,進入生態階段了,音頻卻還沒跳出用流量換收入的框框。可能是規模還沒燒到位。其實音頻更符合移動和碎片化的生活習慣的,看好音頻。
我喜歡段子來了,采采毫無節操
一般也就是廣告和付費內容
音頻廣告有一定門檻,很難做成廣點通那種規模,所以應該還是後者,付費內容一般有這幾塊
1.聽課內容(學習,技能培訓),平台太多,很難做到極致
2.深度專業內容,喜馬拉雅用戶太分散,很難做的過「得到」,「知乎」
3.幼兒親子內容,做的平台比較少,但這塊內容屬於剛需、轉化率也很高,很有可能是喜馬拉雅主要的付費內容收入來源
我直接來做一個搬運工吧,以下內容均來源於芥末堆的報道:
三天賣了近2億元,淺談喜馬拉雅FM知識付費
在進軍知識付費賽道之前,喜馬拉雅的收入主要來源於流量廣告、社群和硬體這三個部分,「去年(此處指2016年)下半年,我們就發現整個內容付費的收入就已經超過了流量廣告、社群、硬體這三塊的總和。」此前,在芥末堆的一次採訪中,喜馬拉雅FM副總裁張永昶透露,「我們做了四年的時間,終於找到了真正的變現模式。」
「耳朵經濟」產業鏈:內容+大數據+智能終端
不論喜馬拉雅FM是否有學習電商「造節」的跟風嫌疑,從首屆知識狂歡節的5088萬到如今的1.96億,其都已經撬動了一個巨大的戰場。而從其現在的布局來看,內容、大數據與智能終端正在成為喜馬拉雅FM在音頻領域最大的護城河。
以上,侵刪。
資料來源:
三天賣了近2億元,淺談喜馬拉雅FM知識付費
ps. 相信知乎也在研究它,已經是一個很大的「競爭對手」了。
喜馬拉雅的盈利方式分為,全新廣告盈利,智能硬體盈利,粉絲經濟盈利,有聲出版內容盈利。
未來潛在的盈利模式,應該就是廣告
靠收費課程抽成盈利,非常的可觀。不過它上面很多課程在公眾號里都能免費聽,比如網課大全
可以說一個題外話嗎
我想知道在路上直接用流量聽喜馬拉雅很費流量嗎
我只知道喜馬拉雅這段時間被黃健翔,馮小剛,孟非,郭德綱給包了
互相給對方抬轎子,聽著煩這也是我作為一個喜馬拉雅新人很關心的話題,歡迎大家給我多提建議。我的喜馬拉雅電台是 敦寅談房。
推薦閱讀:
※自媒體里的內容,是UGC?PGC?OGC?
※大眾點評如何吸引用戶去評論呢?
※豆瓣、新浪微博、人人、開心內容重合度大嗎?誰更原創?
※web2.0環境下用戶生成內容的動力機制?這些內容又是怎樣組織的呢?
※視頻領域在 UGC 方向上還有發揮空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