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有+動詞」這種用法?

最近內地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這種表達方法,但是我個人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在我的印象中,「有」後面通常是加名詞,「有沒有」後面才能加動詞,每當我看見字幕組把一句話翻成「有+動詞」這種形式的時候我就不爽,好吧,我這個人就是比較死板,大家怎麼看待這種用法?


個人可以接受這種語言的變化,雖然自己平時不會用,既然在理解上沒有問題,便不會阻止別人去使用。語言需要規範,但這種規範也需要隨著社會的變化進行相應的調整。

稍微搜索了一下,對於這種用法,有專門的學術論述。

以下內容節選自:語言變異:漢語「有+VP」句簡析

2.「有」修飾謂詞用法的成因

我們知道,影響語言變異的因素很多,其中語言接觸、傳媒誘導、語言內部要素互動以及人的社會類推心理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八十年代以前,由於政治原因,我國大陸和香港、特別是台灣地區處於相互隔離狀態,本來相同的語言卻在一些語言要素的發展變化方面呈現出不同的面貌。改革開放以後,尤其是九十年代以來,我國大開國門,香港、台灣的小說、電影、電視劇等文化產品如潮水般湧入大陸;於是,在語言接觸中,港台語成為漢語共同語下的一種強勢地方語言,中國大陸地區學說香港、台灣普通話或模仿他們話語方面的某些特點,便成了一些年輕人尤其是新新人類的時尚標誌,而「有」字用在謂詞前正是港台話的一個顯著特點。例如:

(12)但是,誰又有規定過,對一個小學時代的朋友,應該懷有什麼樣的感情才適當呢?(台灣偶像劇《薰衣草》)

(13)我是他的導師,他退學有經過我同意嗎?(台灣偶像劇《流星花園》)

(14)——你怎麼喜歡跟人家到處搭訕啊?

——我哪有啊?(台灣偶像劇《流星花園》)

以上各例選自兩部極受大陸青少年喜愛的台灣電視劇,劇中人物的言行特別是話語方式深刻影響了一大批青年。「有」字句的流行便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

從漢語共同語吸收方言成分的角度說,香港話和台灣話作為漢語的一種地方語言,它的許多富有表現力的方面自然會引起普通話的關注而被吸吶。既然「有」字修飾謂詞在語義和語用上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它被漢語普通話引進是有其一定的價值和合理性的。但是,並不是台灣、香港所有的「有」字句都能被大陸所吸收。例如我們並不說:

(15)姓羅的年紀有大一點,但是也不太老。(陳雨航《去白雞彼日》)

(16)可看有真確?(吳錦發《堤》)

其次,由於「有」字修飾謂詞的句式已大量「入侵到」大陸廣播電視節目和網路中,這些掌握著話語權的大眾傳媒對廣大受眾的強制性誘導,自然會對人們的言語行為和話語習慣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必然會導致「有」字句使用群體和範圍的不斷擴大。

此外,「有」字句的產生也與語言內部要素的相互影響密切相關。一般來說,普通的「S—V—O」簡單句中充當謂語的動詞通常只有一個,若有兩個以上的動詞出現而不構成「連動式」或「動結式」時,其中的一個動詞總是退居「次位」,而另一個動詞則往往擔負「主位」的作用;在「有」字句中,「有」後的實義動詞顯然是句子結構的核心成分,而「有」在「有」字句中則處於輔助主要動詞的次要地位,再加上它的意義比較抽象,動作意義不強,在具體的語用過程中,它的動詞性就逐漸削弱,進而變成了謂語中「主位」動詞的修飾成分。

最後,「有」字句的大量使用也與人們的語言類推心理等因素密切相關。大家知道,表示領屬、存在或估量的「有」,其對應的否定式是用「沒有」或者「沒」來表達的,反之亦然。例如:

(17)我看這井有十幾米深。/(17′)我看這井沒有十幾米深

(18)他昨天沒有來上班。/(18′)他昨天有來上班

在這裡「有」和「沒有」是一對彼此對應的語言形式,即「沒有」是「有」的否定式,「有」是「沒有」的肯定式。類似的配對形式還有「是——不是」、「好——不好」等。這樣,人們在使用語言時往往形成一種類推心理傾向,即說話人常常把結構、意義或聲音上相仿的詞和句歸為一類,常以類推原理創製新詞或句子。比如「有」和「沒有」表示一對相反的概念,既然「沒有」可以否定動作行為的已經發生,那麼「有」相應地也應該能夠肯定動作行為的發生,於是出現「他昨天有來上班」這樣的句子,自然也就顯得順理成章了。

余 論

眾所周知,漢語中的虛詞大都是由實詞語法化(grammaticalization)而來。「有」字在修飾謂詞時是否能像「把」「被」等詞一樣作為一個虛詞被確定下來,進入規範的漢語書面語,這個問題還有待語言實踐的進一步檢驗。我們認為,在中國大陸地區,「有」字句的使用目前雖然還局限在新新人類等社群的口語或一些比較前衛的廣播、流行小說、網路等媒體中,使用範圍還遠未普及到全民的各個階層,但作為一種業已存在的話語現象,對這種「小百姓語言的趨勢」(胡適語,節引自香港《詞庫建設通訊》總第3期)進行觀察和剖析應當不是沒有價值和意義的。

通過上文對大陸社群語中的「有」字句的討論,我們大致可以得出如下幾點基本的認識:

①「有」字句不是大陸話中一種自源性的句法格式,而是漢語內部港台語與大陸話相互接觸影響的產物。

②就語義表達來說,「有」字句中的「有」起著將句子的語義焦點(semantic focus)固化的作用,它著重強調其後動詞所表動作行為已經發生、完成或間隔性持續的輔助性動詞,其意義已相當虛化,其句法作用與助動詞大致相當。

③從句法結構上講,「有」字句中「有」後的謂詞性成分一般只能是動詞,而不能是形容詞,這跟港台語「有」字句中「有」後既可接動詞又可帶形容詞的用法明顯不同。

④從漢語辭彙語法化的角度看,「有」字句中「有」的語法化程度還遠不如「著」「了」「過」高。它們的區別在於:在語義上「有」雖可表達「著」「了」「過」的一些用法,但還不能說完全涵蓋了後者;在句法結構和語用功能上,「著」「了」「過」作為謂詞後附的粘著性強的句法成分,用法已相當固定,而「有」作為謂詞前「嵌入」式的添加成分,則是一個用法尚不固定的成分。

綜上,「有」與「著」「了」「過」在句子中有疊合或兼容的作用,這幾個詞在現代漢語的共時平面上共存,它們的使用頻率和傳遞信息的能力無疑是不一樣的,「有」的指涉範圍比「著」「了」「過」寬泛,但表示的意義卻不及後三者清晰明確。它們之間未來的競爭和消長情況,為語言分析和語言預測提出了新的課題。

以下內容節選自:「有」修飾謂詞用法成因補議

我們認為,「有」修飾謂詞用法的成因,至少還應該有以下幾個:語言共性的生髮、對稱機制的需求、相關格式的促成。

1. 語言共性的生髮。「有」修飾謂詞用法的形成,跟人類語言的共性密切相關。因為從人類語言共性的角度看,「領有動詞向完成體標記的發展是人類的一個普遍現象,不論是方言中的『有+VP』完成體格式的存在,還是普通話『有沒有+VP』的產生與發展,都反映了人類語言的這個普遍現象。」(石毓智、李訥2001:268)首先,從理論上說,領有動詞發展出體標記的用法是完全可能的。認知語言學的創始人Langacker曾經以英語為例對這個問題做了很好的論證。他認為,領有動詞的基本語義可以分解為兩個部分:(1)在過去某個時間佔有某種東西;(2)該東西在某一時間參照點仍然具有一定用途。這兩部分語義正好對應著完成體的語法意義:(1)發生於過去某個時間的行為;(2)該行為與現時有關聯性。這種語義上的聯繫使領有動詞順理成章地發展出體標記的用法來。其次,許多語言的領有動詞都發展出了完成體標記的用法。例如英語,領有動詞have在完成體「have+過去分詞」中成為一種標記。其他如法語、瑞典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等都存在著這種情況。(石毓智2000:146)漢語的「有」修飾謂詞用法的形成,正是在語言共性的深厚土壤中生髮出來的。

2. 對稱機制的需求。人具有一種天生的對稱本能,人類語言也存在著廣泛的對稱機制(伍鐵平1999:60)。語言的對稱機制有可能會推動不對稱的句法結構向著對稱性發展。就漢語完成體來說,其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是不對稱的。漢語完成體的肯定形式是「VP+了」,而否定形式是「沒有+VP」。這種不對稱的句法結構如果要向對稱性方向發展,唯一的途徑就是發展出「有+VP」的結構以達到和「沒有+VP」對稱。因為時態助詞「了」是沒有相應的否定形式的。楊、董二位先生在文中也提到了這個問題,他們認為這跟人們的語言類推心理有關。這當然是對的,但類推是個過程,產生這個過程的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麼,我們還需要通過語言對稱機制的需求來解釋。

3. 相關格式的促成。「有」修飾謂詞用法的形成跟近年來「有沒有+VP」的大量出現有關。邢福義說:「(『有沒有+VP』)這一句式已有進入普通話的趨勢。儘管它能否完全普通化仍然得等著瞧,但目前人們已很愛用這一句式卻是可以肯定的。」(邢福義1992:336)石毓智說:「『有沒有+VP』為漢語普通話中的一個新興問句。它始見於本世紀初的文獻中,在最近一、二十年有了迅速的發展。」(石毓智2000:148)「有沒有+VP」是新興的正反問句,在具體的語境中,疑問句一般都是需要回答的,正反問句也不例外。對「有沒有+VP」問句來說,肯定的回答形式應該是「有+VP」,否定的回答形式是「沒有+VP」。在語言中,「沒有+VP」已經是穩固的語法形式,而「有+VP」則受到了「VP+了」的排擠。但儘管如此,「有+VP」還是會因為它自身具有深刻的理據性而出現在語言中。「由於在一般陳述句中,『VP+了』已經根深蒂固,而且使用頻率極高,使得『有+VP』出現的可能性極小。但是,以正反問句作為一個突破口,在普通話中『有+VP』已經有了『VP+了』的功能。由於這類問句的出現有其深刻的認知根據,並且也是正反問句發展的自然結果,又與漢語的固有語法規則相容,它必然會繼續發展。隨著這類問句使用範圍的擴大,『有+VP』有可能首先在該類問句的答語中作為突破口,從而在陳述句中也具有『VP+了』的功能。試設想,如果一個小孩經常聽到『你有沒有吃飯』之類的問話,那麼最自然的答語應該是『有吃飯』。如果在兒童語言的習得中出現了『有+VP』的說法,就有可能在某一代人中穩固下來,而成為完成體的另外一個變體。」(石毓智2000:147)那麼,近年來出現的「有」修飾謂詞用法正是適應了這樣的一種趨勢。

我們認為,「有」修飾謂詞的用法最早應該是出現在「有沒有+VP」問句的答語中的。隨著這一現象的不斷增加,「有」修飾謂詞的用法被類推到其他陳述句中。再以後,「有」修飾謂詞用法被進一步類推到疑問句中。我們從楊、董二位先生舉的例子可以看出,有的句子似乎可以看作是「有沒有+VP」的答語,有的句子只是一般的陳述,就不宜看作是答語,有的句子已經是疑問句了。

「有」修飾謂詞用在疑問句中以後,跟「有沒有+VP」形成了互補:前者是是非問句,後者是正反問句。它們無論從共時看還是從歷時看都存在著差異,有著不同的語法特徵和語用傾向。這些問題還應該進一步研究。


施水液說香港沒有這個用法,這是不對的。粵語一直會說「我有去過」,在日常對話裡有 + 動詞很常見。

大陸中文從香港、臺灣、日本借來的詞彙和說法多不勝數,深入生活各個層面,而且這個過程仍在進行中。


yau a!


中文版的現在完成時


-你也有吃嗎?

-有吃有吃,當然有吃。

    ——《沒完沒了》經典對白

對很多人來說這是很正常的語法。普通話不是唯一。


我發現了一個重大問題,「有沒有吃飯「,可以說「沒有吃飯」,但不能說「有吃飯」,然而,「能不能吃飯」,可以說「能吃飯」,「是不是說過」,可以說「是說過」。能,是能願動詞,是,是系動詞,它們都是廣義上的動詞,但卻可以放在動詞前面,唯獨「有」出了問題,這說明,陳述句中,漢語的確是採用了「過」和「了」表完成,這樣更具有靈活性。賓語為名詞,可以說有蘋果,沒有蘋果,因此得出,有沒有蘋果?這樣的正反問句。而在陳述句中,殺過人,沒殺人,因為肯定句中沒有肯定詞,所以得不出「有沒有殺人」這樣的正反問句,在古代,應該是以「殺了人沒」「殺過人沒」這樣的形式造正反問句,現代漢語白話文,雖然出現了「有沒有殺人」這樣的正反問句,但仍然保持了陳述句傳統習慣,使用「過」和「了」表示完成和進行態。因為陳述句標誌是謂語動詞,所以完成標誌放在動詞後面,更具有靈活性和動態性,因為動詞和動作一旦開始,就具有線性向後運動的趨勢,動詞後接「了」的作用,那種即時性,是「有」絕對不能代替的,而動詞後的「過」,即時性不那麼強 ,但依然體現了線性向後趨勢的運動特徵。「有沒有」問句是一種變通,有加動詞的陳述句,就有些自行其是了。部分人認為,動詞前加「有」表示強調,但實際上,請看三國演義的「我已殺之」這句話,雖然「殺」字前有「已」,但平心靜氣讀下來感受更明顯的是「殺」,如果把這句話換成「我有殺之」,繼續使用上句的語氣語調,仍然感到「殺」字更明顯,必須在加重「有」字語氣的前提下,才能發揮其所謂的強調作用,所以,在陳述句中,要強調句中的謂語動詞,喜歡用「有」的人,會在動詞前加一個「有」,然後重讀這個「有」,而我 認為這種用法不規範,我採用的辦法是,直接加強動詞的語氣,比如「我見過他」,喜歡用「有」的,會說「我有見過他」,然後加重「有」的語氣,而我的方法是,加重動詞「見」的語氣。表示強調的結果是一樣的,但是,他付出的成本是加一個「有」字,加一個重音,而我僅僅是加了一個重音。不僅僅如此,我進一步覺得,動詞前加「有」是對整個句子結構和語氣的破壞。在陳述句中,主語和謂語聯繫極其緊密,因為主語是謂語動詞的動作發起人,謂語是主語發出的動作,在主語和謂語中間插上一個「有」字,等於將主語謂語隔離開來,「我殺過人」,由謂語「殺」直接呈現在主語面前,即使「殺」字不重讀,那種氣勢也躍然紙上,而加個「有」字,說明、解釋的成分更大,而動作的生動性反而明顯降低。其次,句首和句尾,是句中最顯著的部分,也是聲律上最重視的部分,這正是詩詞的韻腳落在句尾的緣由,句尾如是,句首類推。假若,一個強盜,吹噓自己經歷豐富,他會說,殺過人,搶過劫,販過毒,擂過鼓,當過兵。換言之,有殺過人,有搶過劫,有販過毒,有擂過鼓,有當過兵,句首千篇一律,節奏安在?再次,句首的位置,居高臨下,即使不是有意,放在句首的詞語,也會對全句造成高屋建瓴的壓力和作用力。請看,「她傷害過我們每一個人嗎」、「她有傷害我們每一個人嗎」,「傷害過」的「過」,很明顯,僅僅只能限制動詞「傷害」,作動詞的附加成分,而這種表示動作完成的標誌,也僅僅只需要它限制動詞,超出的作用,就是語病,在「她有傷害我們每一個人嗎」這句話中,由於謂語動詞僅僅排在主語後面,而「有」字又排在謂語前面,在類似長句中,很容易造成「有」字對整個句子的壓迫,這種影響具體體現在哪裡?請看,在句中,重音可以根據需要放在不同音節上,在上句中,重音可以分別放在「她」、「傷害」、「我們」、「每」、「人」、「嗎」,重音位置不同,表達的語氣和語意就不同,在含有「有」字的句中,「有」字處於這個句首這個特殊位置,或多或少形成了對幾乎整個句子的輻射,即便出於本意,需要加重後面其它詞語的語氣,強調其它句子成分,」仍然受到「有」字的干擾,總覺得前面有個影影綽綽,遙相呼應,即便「有」字不重讀,也會受到妨礙,產生兩個「強調」的錯覺。綜上所述,我覺得,漢語的傳統語法,是不存在用「有」字表示完成的,而且這樣使用也不利於句子的表達和美化。這種用法,很可能是英語的影響。 下面轉發一段我在網上找到的專業論述,很有參考意義 漢語跟緬甸語,格陵蘭語,巴拉圭的土著語言瓜拉尼語幾個少數語言一樣,沒有傳統西方語言學定義的「時」(tense) ,但漢語有「態」(aspect)。

這些語言不是通過語法來描述時態(比如屈折語裡面動詞屈折變化,黏著語里後面加時間綴詞等等),而是通過添加辭彙而體現時間。

漢語的「時」必須添加時間詞如昨天,現在,後年等等。而態則由「了」,「過」,「完」,「在」這些語法助詞體現。

比如「了」,「過」,「完」表示完成態,「在」表示進行態。這些都不是「時」。這些「態」可以與「時」任意搭配。

類比英語過去時完成態:我昨天吃了飯。

類比英語過去時進行態:我昨天在吃飯的時候看見了那條新聞。

類比英語現在時完成態:我吃過飯。

類比英語現在時進行態:我在吃飯。

類比將來時完成態:我明天下了課就去圖書館。

類比將來時進行態:你明天去操場肯定能看見我在打球。

至於為什麼,就好像問為什麼其他語言有語法時態一樣,無法解答。 如果這種語法出現,我覺得漢語乃至於漢民族就完了。為什麼這麼說呢?一,我覺得文言文有氣勢,同時覺得中共黨史出版社的《中國共產黨歷史》以及類似書籍,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有氣勢,如果動詞前加「有」,文言文以及大陸民國以來白話文的這種特點將徹底丟掉,這種不加「有」的特點是承接自古漢語,一旦改變,將是漢語幾千年來的決定性蛻變。二,是哪些人在加「有」,是康熙來了等娛樂節目,是廣東,福建,浙江,安徽的部分地區,都是一些群眾,並不懂語法,如果不懂語法的人發明出來的「語法」被中央接受,意味著漢語語法可以隨意篡改,只要是微博黨,微信黨傳播開的語法,統統可以接受,如果是這樣的態度,意味著國家對人文科學,對傳統文化的忽視,如果是英語語法改造漢語,同樣說明國家對國文教育和人文傳統的巨大忽視。長此以往,文化只會越來越落後,人人都去追求物質利益,文化,以及文化所承載的矯正人性,升華人性的作用漸漸喪失。


你有沒有吃過飯?你有沒有去過美國?

——————————以下是我的評論里 @李塗逸 的回答——————

我發現了一個重大問題,「有沒有吃飯「,可以說「沒有吃飯」,但不能說「有吃飯」,然而,「能不能吃飯」,可以說「能吃飯」,「是不是說過」,可以說「是說過」。能,是能願動詞,是,是系動詞,它們都是廣義上的動詞,但卻可以放在動詞前面,唯獨「有」出了問題,這說明,陳述句中,漢語的確是採用了「過」和「了」表完成,這樣更具有靈活性。賓語為名詞,可以說有蘋果,沒有蘋果,因此得出,有沒有蘋果?這樣的正反問句。而在陳述句中,殺過人,沒殺人,因為肯定句中沒有肯定詞,所以得不出「有沒有殺人」這樣的正反問句,在古代,應該是以「殺了人沒」「殺過人沒」這樣的形式造正反問句,現代漢語白話文,雖然出現了「有沒有殺人」這樣的正反問句,但仍然保持了陳述句傳統習慣,使用「過」和「了」表示完成和進行態。因為陳述句標誌是謂語動詞,所以完成標誌放在動詞後面,更具有靈活性和動態性,因為動詞和動作一旦開始,就具有線性向後運動的趨勢,動詞後接「了」的作用,那種即時性,是「有」絕對不能代替的,而動詞後的「過」,即時性不那麼強 ,但依然體現了線性向後趨勢的運動特徵。「有沒有」問句是一種變通,有加動詞的陳述句,就有些自行其是了。部分人認為,動詞前加「有」表示強調,但實際上,請看三國演義的「我已殺之」這句話,雖然「殺」字前有「已」,但平心靜氣讀下來感受更明顯的是「殺」,如果把這句話換成「我有殺之」,繼續使用上句的語氣語調,仍然感到「殺」字更明顯,必須在加重「有」字語氣的前提下,才能發揮其所謂的強調作用,所以,在陳述句中,要強調句中的謂語動詞,喜歡用「有」的人,會在動詞前加一個「有」,然後重讀這個「有」,而我 認為這種用法不規範,我採用的辦法是,直接加強動詞的語氣,比如「我見過他」,喜歡用「有」的,會說「我有見過他」,然後加重「有」的語氣,而我的方法是,加重動詞「見」的語氣。表示強調的結果是一樣的,但是,他付出的成本是加一個「有」字,加一個重音,而我僅僅是加了一個重音。不僅僅如此,我進一步覺得,動詞前加「有」是對整個句子結構和語氣的破壞。在陳述句中,主語和謂語聯繫極其緊密,因為主語是謂語動詞的動作發起人,謂語是主語發出的動作,在主語和謂語中間插上一個「有」字,等於將主語謂語隔離開來,「我殺過人」,由謂語「殺」直接呈現在主語面前,即使「殺」字不重讀,那種氣勢也躍然紙上,而加個「有」字,說明、解釋的成分更大,而動作的生動性反而明顯降低。其次,句首和句尾,是句中最顯著的部分,也是聲律上最重視的部分,這正是詩詞的韻腳落在句尾的緣由,句尾如是,句首類推。假若,一個強盜,吹噓自己經歷豐富,他會說,殺過人,搶過劫,販過毒,擂過鼓,當過兵。換言之,有殺過人,有搶過劫,有販過毒,有擂過鼓,有當過兵,句首千篇一律,節奏安在?再次,句首的位置,居高臨下,即使不是有意,放在句首的詞語,也會對全句造成高屋建瓴的壓力和作用力。請看,「她傷害過我們每一個人嗎」、「她有傷害我們每一個人嗎」,「傷害過」的「過」,很明顯,僅僅只能限制動詞「傷害」,作動詞的附加成分,而這種表示動作完成的標誌,也僅僅只需要它限制動詞,超出的作用,就是語病,在「她有傷害我們每一個人嗎」這句話中,由於謂語動詞僅僅排在主語後面,而「有」字又排在謂語前面,在類似長句中,很容易造成「有」字對整個句子的壓迫,這種影響具體體現在哪裡?請看,在句中,重音可以根據需要放在不同音節上,在上句中,重音可以分別放在「她」、「傷害」、「我們」、「每」、「人」、「嗎」,重音位置不同,表達的語氣和語意就不同,在含有「有」字的句中,「有」字處於這個句首這個特殊位置,或多或少形成了對幾乎整個句子的輻射,即便出於本意,需要加重後面其它詞語的語氣,強調其它句子成分,」仍然受到「有」字的干擾,總覺得前面有個影影綽綽,遙相呼應,即便「有」字不重讀,也會受到妨礙,產生兩個「強調」的錯覺。綜上所述,我覺得,漢語的傳統語法,是不存在用「有」字表示完成的,而且這樣使用也不利於句子的表達和美化。這種用法,很可能是英語的影響。 下面轉發一段我在網上找到的專業論述,很有參考意義 漢語跟緬甸語,格陵蘭語,巴拉圭的土著語言瓜拉尼語幾個少數語言一樣,沒有傳統西方語言學定義的「時」(tense) ,但漢語有「態」(aspect)。

這些語言不是通過語法來描述時態(比如屈折語裡面動詞屈折變化,黏著語里後面加時間綴詞等等),而是通過添加辭彙而體現時間。

漢語的「時」必須添加時間詞如昨天,現在,後年等等。而態則由「了」,「過」,「完」,「在」這些語法助詞體現。

比如「了」,「過」,「完」表示完成態,「在」表示進行態。這些都不是「時」。這些「態」可以與「時」任意搭配。

類比英語過去時完成態:我昨天吃了飯。

類比英語過去時進行態:我昨天在吃飯的時候看見了那條新聞。

類比英語現在時完成態:我吃過飯。

類比英語現在時進行態:我在吃飯。

類比將來時完成態:我明天下了課就去圖書館。

類比將來時進行態:你明天去操場肯定能看見我在打球。

至於為什麼,就好像問為什麼其他語言有語法時態一樣,無法解答


個人感覺是受到英語的have + 動詞現代分詞 這一結構影響。

例如,

Have you been there?

中文就很自然的想成 你[有]去過那裡嗎?

雖然這個「有」在這裡很多餘。


這樣用是官話沒學好,受到其他語言/方言影響產生的,香港、台灣和大陸年輕人中挺常見。

標準的北京話和國語/普通話都不會這樣用。我認為這種用法很不正式,這樣說的人漢文不好。

剛剛在 Steam 繁體版看到「由於非常熱門,因此這款遊戲有在您的搜索佇列內」這句話,難受死了,除了「有」的用法不合國語,「由於」「因此」也很西化了。iPhone 繁體版也有「由於您的 iPhone 尚未連接 Internet,因此 Safari 無法開啟網頁」這樣的句子。

余光中說:

「有關」、「關於」之類,大概是用得最濫的介詞了。「有關文革的種種,令人不能置信」;「今天我們討論有關台灣交通的問題」;「關於他的申請,你看過了沒有?」在這句子里,「有關」、「關於」完全多餘。最近我擔任「全國學生文學獎」評審,有一篇投稿的題目很長,叫「關於一個河堤孩子的成長故事」。十三個字里,「關於」兩字毫無作用,「一個」與「故事」也可有可無。

「關於」有幾個表兄弟,最出風的是「由於」。這字眼在當代中文裡,往往用得不妥:

由於秦末天下大亂,(所以) 群雄四起。

由於好奇心的驅使,我向窗內看了一眼。

由於他的家境貧窮,使得他只好休學。

英文在形式上重邏輯,喜歡交代事物物的因果關係。中文則不盡然。「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其中當然有因果關係,但是中文只用上下文作不言之喻。換了是英文,恐怕會說「因為清風徐來,所以水波不興」,或者「清風徐來,而不興起水波」。上列的第一句,其實刪掉「由於」與「所以」,不但無損文意,反而可使文章乾淨。第二句的「由於好奇心的驅使」並沒有什麼大毛病 (注四),可是有點啰嗦,更犯不著動用「驅使」一類的正式字眼。如果簡化為「出於好奇,我向窗內看了一眼」或者「為了好奇,我向窗內看了一眼」,就好多了。第三句的不通,犯者最多。「由於他的家境貧窮」這種片語,只能拿來修飾動詞,卻不能當做主詞。這一句如果刪掉「由於」,「使得」一類交代因果的冗詞,寫成「他家境貧窮,只好休學」,反覺眉清目秀。

有些台灣人自詡中國丟失傳統文化,他們保留,卻連漢文也這麼西化;Windows 里用微軟正黑體和新細明體,印刷體也和中國一樣手寫化了!而且標準字體根本不合傳統。真沒臉說。


我覺得是由於「普通話的口頭表達」受了「書面語」以及「方言」的影響,


-你有沒有看過?/你看過沒?

-有。/ 沒有。/有,看過了。/沒有看過。/有看過。/看了。

都可以理解及接受。

也許樓主是覺得這是XXX腔而不喜歡, 可是無論是東北腔的人還是台灣腔的人,我都覺得只是正常人。

筷子和勺子都可以用來吃飯的。

你要是實在不喜歡看到別人用勺子吃飯,就盡量避免跟這類人接觸就好了。


很常見,但我不會這麼用,因為 「動詞+過」 是我習慣的用法,若換一種說法必定是有原由。我想題主不爽的不是這個語法,而是一些人背後改變自己說話方式的理由。這些微小的改變,往往沒有必要,然而誰也不好妄下評判。


閩東方言區的表示.... 這個很正常呀..


語氣上更強調,腔調上更港台


have sth done(口胡)


漢語語法本來就鬆散不像其他語言的語法比較嚴謹,只要不影響意思表達是沒關係的,當然了,我個人認為這種鬆散的語法更有魅力呢。


推薦閱讀:

「縱橫捭闔」的「縱」,讀「zōng」還是讀「zòng」?
普通話說得好就可以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嗎?
如何教外國小孩子漢語?
現在普通話發音是否合理?
新華字典附錄漢語拼音方案的字母表對應符號是怎麼回事?

TAG:漢語 | 語文 | 語法 | 現代漢語 | 漢語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