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如此強大,為何韓戰,越戰中均戰敗?
美國如此強大,為何韓戰,越戰中均戰敗?是什麼原因導致的,請深入分析 一下
@鬼狂歌 的止盈點止損點理論非常到位。
簡而言之,朝戰和越戰都是冷戰中美國試圖打破地緣平衡的努力最終失敗的例子。
羅斯福去世後,繼任的杜魯門缺乏全局性戰略眼光,加上麥卡錫集團的興起,在對外政策上片面強調意識形態輸出和反共布局,忽視了地緣的平衡。朝戰是妄圖以局部戰爭的投入達成全面戰爭也未必能如願的戰略目的——將東北亞方向上中國的緩衝區壓縮到0,把東三省變為冷戰對抗前沿。如果說前期的全面進攻,有麥克阿瑟的獨走和對中國軍隊出兵的速度、戰鬥力估計不足的因素,那麼五次戰役結束以後仍然持續消耗戰而不是以體面姿態退出戰爭,就是美國方面的決策失誤了。實際上當五次戰役結束後,戰線基本穩定,狹小的朝鮮雲集了雙方數百萬地面部隊,而美國限於戰略重心與對抗重點都在歐洲這樣一個大前提,不能採取諸如兩棲登陸、戰略轟炸等擅長的方式打擊中國本土,被迫在山地打消耗戰——這樣的事實已經意味著失敗。
越戰則是更加弔詭的,首先美國國內的環境已經不利於長期對外戰爭了,黃金時代的經濟繁榮帶來了思想的解放,美國人民不願意活在意識形態對立的陰影下。而60-70年代正好是蘇聯總體實力快速擴張的時期,美國的決策者看到了在東南亞方向遏制蘇聯的必要,卻錯誤地(再次)選擇了介入手段,整個越戰中,美軍地面部隊始終在越南南方與游擊隊捉迷藏,空中力量則在蘇、中成套援助的防空體系面前損失慘重(彼時的蘇聯遠不像二戰後那麼虛弱,中國更是已經有了現代化軍事體系),」有限度干涉「這樣的隔靴搔癢的方式,根本不足以在兩個大國的戰略核心利益所在的地區形成突破。
技術上,美國是不缺乏擊敗對手的能力的,無論是北朝鮮、北越,還是中國、蘇聯,可是美國人缺乏的是正確的戰略選擇,正確的資源規劃,正確的決心。
試想,在擊潰金日成主力野戰兵團以後,聯合國軍迅速與三八線停戰,然後南北朝鮮和談,提出一系列限制雙方軍事化的條款,半島兩個政權去武裝化——此時中蘇根本沒有出兵干涉的理由和必要;然後像真實歷史後來那樣以經濟利益輸送給南方,建設如西德那樣的冷戰樣板,不要支持朴正熙等獨裁軍閥,而是用政治經濟資源收買南勞黨,適當時機扶植一個不那麼激進的南方政權,提前與北方妥協,分化北朝鮮勞動黨(60年代之前金日成並不是一言九鼎的,詳情百度」延安派「),把西方陣營」軟實力「發揮到極致。——試想這樣東亞地區冷戰的形式就會很不一樣了,當然美國50年代的內政環境的確不允許華府當局做任何意識形態上的妥協,只能說是歷史無奈了。
越南方面同理,吳庭艷政權可以說是少見的幾乎把所有支持者都推向對立面的傻逼統治集團。。。但凡美國人在政治上稍微靈活點,怎麼會提前讓越南統一啊!!!(這對中國也很被動啊!1979說明了一切!)。換個思路的話,就算一定要除胡志明政權而後快,那也應該發揚美軍戰略機動的能力,直接突襲金蘭灣——當然這就要冒和蘇聯全面開戰的風險了。。。所以這種戰略規劃本身就是得不償失的。
美國人的問題是他們的力量來的太快了,太迷信力量本身了。。。」天之道,損有餘補不足。「這種智慧,新大陸應許之地被慣壞的牛仔們暫時是學不會的。
人民不支持
因為後邊是中國
中國的三個戰略要點就是朝鮮 越南,緬甸
這三個地方不穩,那就是清末了
所以惹到這幾個地方,中國都是拼全力的
而美帝逼近重心在歐洲,他要是全力扔進來,那歐洲就姓蘇了,最後美帝被蘇聯圍困在美洲半島上很好玩?所以沒用全力的美帝對上用了全力的,這·····
當然八十年代莫名失去了兩個
長者親政後抓緊擦屁股總算哄回來了,雖然貌合神離,但好歹也比清末好多了
瀉藥,怒答。
準確說來美帝在韓戰和越戰中都沒有敗,只是沒有勝利而已。當然,對於美帝這種級別的選手而言,沒有獲勝,就是輸了。
美帝在韓戰和越戰中之所以不能取勝,是因為美帝的對手從來都不是金太祖或者胡老爺,而是這兩位背後社會主義陣營的兩大巨頭USSR和TG。
兩方的實力其實差不多,誰都沒能力畢全功於一役,只能陷入消耗戰、持久戰。相比之下,美帝作為資本主義陣營的頭號,戰略上是防守的;作為免煮柿油的頭號,需要顧及的也是最多的。所以兩場角逐最終都是以美帝先離場為結局。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當政治解決不了問題咱們就實力說話。這就是當今國際社會的遊戲規則。小國根本就沒有政治話語權,永遠是大國的傀儡和博弈的棋子。明白了這句話我們再來看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
朝鮮戰爭開始的前一年,美蘇對抗已經開始了。柏林危機引發了冷戰的爆發,相比較東亞,歐洲才是美國的命根子,美國的戰略目標不在東亞。只是麥克阿瑟這個狂人非要戰爭擴大化,結果搞的美國騎虎難下用二戰剩餘物資打了一場並不想打的局部戰爭(二戰結束後到朝鮮戰爭期間,美國瘋狂的裁軍,朝鮮戰爭爆發的時候美國發現自己在亞洲太平洋地區竟然只有一艘福吉谷號航母可用,隨後啟用了大批封存的戰艦和物資)。中國純粹是被金大胖這個隊友給坑了,也是硬著頭皮和美帝干(國內剛剛解放,根基不穩,匪患橫行特務四處煽風點火,還有黨國留下的經濟爛攤子)。
其實朝鮮戰爭如果從軍事戰略角度上來說中國贏了,我們穩住了朝鮮獲得了一個戰略緩衝地區,保護東北工業區。從國家層面上來說我們也贏了。朝鮮戰爭讓世界重新認識了中國,奠定了中國的國際地位,用實力說話證明了自己(中國第一次單挑聯合國成功了五大流氓得罪了兩個)。
越南戰爭,一開始法國人打,法國人打不過美國人來,但是從一開始的奠邊府戰役開始越南戰爭就有了中國人的影子(又得罪了一個五大流氓之一,五大流氓中國都交過手),加上當時中國說過不準越過北緯17度線(還是實力問題,美國人忌憚中國人參戰,朝鮮戰爭打怕了。)美帝沒有實際性的消滅北越的根基,進行地面戰爭,只是進行空軍轟炸,加上蘇聯和中國的援助,美帝要直接和兩個大國直接對抗,戰爭從一開始就註定了這是一個大坑,美帝依然奮不顧身的往裡面跳了進去。
分析了這麼多只是一句話,戰爭打的就是實力,越南戰爭是中美蘇利用越南進行對抗博弈,美國VS蘇聯,中國。失敗。隨後爆發的蘇聯入侵阿富汗:蘇聯VS美國和中國,失敗。
可見戰中從來就不是註定一對一的中世紀的式的單挑。背後涉及到多方的博弈和較量。
順帶說一下利比亞戰爭,中國最後一批撤僑的飛機剛剛飛過印度洋上空,那邊就迫不及待的開始了。我說你們五大流氓配合的太天衣無縫了吧。。。。(卡大佐得罪過中國,就更不要說美國,英國和法國了)。。。。
兩次失敗都不是軍事上的失敗,而是戰略上的失敗。
而且在朝鮮不能說是完全意義上的失敗,起碼最低戰略目標已經達成了,保全了韓國,邊界基本恢復戰前狀態,說是「失敗」也並不公允。應該算是平手,而且對手是中朝蘇三家,這個平手也並不丟人。
在越南才是真正的失敗,這場戰爭毫無意義,所有失敗都是由於戰前的戰略決策失誤造成的。公元1950年,軍功卓著的麥克阿瑟是世界第一強國美國的西太平洋地區總司令,擊敗並控制東亞大國日本,率領聯軍入侵中國的東大門朝鮮。遇到一群共產主義狂熱下的黃種人軍隊。在裝備精良的優勢情況下,卻終因兵力懸殊,寡不敵眾,外加南朝鮮、土耳其、澳大利亞等豬隊友的配合,遺憾地輸掉了朝鮮戰爭。
公元751年,軍功卓著的高仙芝是世界第一強國唐朝的西域地區總司令,擊敗並控制中亞大國石國,率領聯軍入侵大食(阿拉伯帝國)的東大門怛羅斯。遇到一群宗教狂熱下的穆斯林軍隊。在裝備精良的優勢情況下,卻終因兵力懸殊,寡不敵眾,外加葛邏祿(豬隊友)的倒戈,遺憾地輸掉了怛羅斯戰爭。美國是律師是商人,不是屠夫和殺人狂。它打仗是為了好處,如果沒好處,或者好處有限,他就收手撤了,不是為了征服和屠戮的快感。
商業文明總是把資源投到更好的生意上去。啥事它都要算個成本,一旦不符合他預期,立馬改變策略。
不要把美國的退讓當成失敗或者慫,老美重里子不重面子,和我們東方國家的面子文化有很大的區別,所以用我們的思維去理解他們的行為,會得到很多誤解。
多說句話,現代美國戰爭史上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敗,如果美國使全力,中俄加一起也不是他對手,更不用提什麼越南朝鮮了。一個使十分力的弱者和一個使三分力的強者相比,弱者也有可能勝利,但這並不能證明弱者比強者更強,對美國而言這只是一場局部戰爭,但對朝鮮和越南而言卻是國家的災難!
韓戰美國(或者說聯軍)輸了嗎?除了北韓、中國外沒有人這麼認為。
- 戰前南北韓以三八線為界。停戰後以雙方實際佔有地為界。總體邊界在很多地區向北推移了。
- 停戰前中朝要求全部遣返戰俘,聯軍要求戰俘自由選擇。最後戰俘自由選擇遣返。
政治上中國和聯合國都是贏家。中國確立了大國的地位。聯合國也不再是一個道義上的機構,而成為一個值得依賴的有行動的實體。韓戰雖然很血腥,它卻給二戰至今長達六十多年的「新和平」時代打了一劑強心針。美國也是贏家。它成功的反擊了蘇聯陣營搞的小動作,掀開了冷戰的第一章。冷戰最後以蘇聯瓦解而告終。台灣、日本、韓國也都是贏家。它們美國的盾牌後面有了一個和平環境,經濟騰飛了。
名義上韓戰並沒有結束。也許最後的贏家和輸家還沒有定論。《黑天鵝》裡面有一個主張就是人們(尤其是歷史學家)喜歡在事情結束後去分析原因,來說明所有事情都是清晰可見並且原因充足的,只不過是那些人沒有意識到。他們不願意相信世界有隨機事件(即黑天鵝事件)發生的,沒有所謂的必然原因。很多改變世界的事件,都是隨機事件…即…運氣…
因為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只是冷戰這場世界級大鬥爭中的兩場戰役。美國最終的目的是贏得冷戰這場總的大鬥爭的勝利。如果這兩場戰役的進程會影響總的勝利的話,那麼美國人沒有別的選擇,只有從這兩場戰役中退出。
越戰光花錢了,人也死了不少,到到最後發現划不來,不打了,而且越南打游擊,一打游擊,這就沒頭沒尾了。太耗人了,人家一天花5毛,你一天花1000美金,再強也耗死你了,
朝鮮戰爭沒有輸,只是覺得目的達到,懶得打了,中國也一樣,而且那時候差點要用核蛋蛋了,幸虧沒耗下去。
不請自來(如果說強大只是單指武力武器方面 美帝是毫無疑問的第一)
贊成一二樓的說法。主要是當時政府在戰略眼光問題,兩次美國戰敗都是源於國內的不穩定。
首先我覺得題主表述有錯誤。
美國並沒有在這兩場戰爭中戰敗。
它只是沒有打贏而已。
當然了,你要是覺得自尊心強如美帝者把沒打贏當成戰敗也可以。
什麼叫做戰敗?
你可以艾特日本君和德國君來回答一下。
這兩個地區都與中國接壤。
蘇聯在阿富汗的遭遇也以此類推。
耗不起。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也是一樣。
就是一句話,爺只是沒興趣陪你們玩命。這兩場仗,都是政治意義大于軍事意義的,對於美國來說,既然基本的政治目的達到了,那麼美國還有什麼理由無意義的用國民生命為所謂的勝利虛名買單呢?你說美國輸了,但是這兩仗對於美國都沒有任何傷筋動骨,戰爭都是在他人地盤上打的,國內無論經濟還是社會秩序,完全沒有太大的負面影響。
因為光腳不怕穿鞋的
韓戰美國並沒有輸。
韓戰起因是金正日突然發動對南韓戰爭,破壞了戰後秩序,美國等國家得到聯合國合法授權阻止金正日,最終將戰線穩定在開戰之初,恢復了秩序。輸家是中國,被逼迫站隊在北韓一方,出兵交納給蘇聯投名狀,失去了在美蘇之間斡旋可能,自絕於西方社會,在不久之後又與蘇聯交惡,孤立於世界,耽誤了幾十年的發展,又使得美國開始大力扶持日本台灣作為對抗共產主義橋頭堡,統一台灣自此遙遙無期。根據美國國會和政府解密的記錄,並沒有說明聯合國軍要進攻中國的證據。
越戰美國贏了每一場戰鬥,卻輸掉了整個戰役。
六七十年代是美蘇爭霸的高峰,是蘇聯飛速發展,國力接近美國,對外全面爭霸的時期,雙方在各個領域展開全面競爭和對抗,意識形態的對立成為國際關係主要因素,蘇聯和中國大力對第三世界國家輸出革命。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美國領導層將阻止紅色意識形態擴散作為首要戰略目標,提出了多米諾骨牌理論,即一個國家的赤化將導致不可阻擋的一個接一個的國家赤化。在此指導下,美國領導層決定全力阻止共產主義擴散,大力支援武裝南越,逐步升級為深深介入的戰爭。
被紅色意識形態擴散嚇壞了的美國人,忽略了北越對南越戰爭性質本質是統一國家結束分裂的民族之戰,支撐北越的除了意識形態,更重要的是民族主義,而美國的阻止共產主義的目標卻顯得虛無,,所以美國武器無論多麼先進,都只能深陷越南泥潭。對越南戰爭民族主義國家統一的性質的誤判,導致美國輸掉戰略。
輸掉越戰的原因,還有美國決策層的猶豫不決,自縛手腳,對戰爭的緩慢升級,對目標的小心選擇,讓武元甲,胡志明看到了美國的軟弱,堅定了他們的信心。後期的大規模滾雷行動,出動上百家b52對北越全面轟炸,才迫使北越回到談判桌,美國人有了台階撤出了越南,沒多久北越撕毀協議,大舉進攻南越,可美國深陷越戰泥潭十幾年,極為疲憊,從上倒下都無力再次進入,導致北越統一越南的戰略目標最終達成。
推薦閱讀:
※美軍軍種之間有哪些齟齬?
※美軍的海豹突擊隊是最牛的特種兵團嗎?如果是,和他們最接近的是哪家?
※美國是霸權主義嗎?
TAG:越南戰爭 | 美國軍事 | 朝鮮戰爭1950-19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