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莊周夢蝶,蝶夢莊周」怎樣理解?
在一個沒有電子遊戲的時代能想到這個概念,這便是我佩服莊子的原因。
後人解讀的太有浪漫主義色彩了,我從現實的角度解讀下。在我看來,莊周應該有兩層夢境,他先夢到了自己變成了蝴蝶。然後以蝴蝶的身份又做夢變回了自己。在現實與理想之間搖擺不定。莊周希望像蝴蝶一樣自由,這裡存在一個本我和超我的問題。本我即莊周,超我即蝴蝶。如果兩層夢境成立,那麼莊周必先在第一層夢境化蝶,實現超我,然後在第二層夢境回歸本我。從精神分析層面上說,夢境越深,越是潛意識的體現。這裡又可以分為兩種理解,第一種,莊周的深層次意識里是被現實禁錮的,化蝶永遠只能是他的幻想。換言之,給他化蝶的機會,他也不會這麼做。第二種,在他人生的晚年,他找到了現實與理想的平衡點,即從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回歸到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
莊周不是莊周,蝶也不是莊周,那個能變的才是莊周,
能變的,也就是不變的。
明白嗎?明白了就知道莊周是莊周,蝶也是莊周,也就知道了莊子的逍遙,
到底是怎麼個逍遙啦我知道我這人嘴巴非常毒,但我還是要說在我之前的十個回答沒一個對莊周夢蝶給出正確的闡釋,理解也不是曲解啊。
莊周夢蝶是《莊子·齊物論》里的一個寓言,整篇齊物論的核心就倆字,「喪我」,就是遺忘自我的意思。「喪我」的意義就在於可以「物化」,「物化」這詞就是出自於莊周夢蝶這個故事的最後一句,意思大約是「化我於物」,用莊子自己的話解釋:「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 莊子借這個莊周夢蝶的寓言實際想表達一種「天人合一」的境界,那為什麼要這個境界,其實是因為「道」是一切之根源,所以人和萬物是平等的,故有此觀點。
所以即便是要自己理解的話,首先我覺得得從「天人合一」這個深度出發吧,至於覺得想像力特酷的,那是文學角度……回去好好翻翻高中語文課本里的這篇課文,看看當年課上都記了些啥,抖這種機靈挺無聊的。
不知道,聽過一個叫笛卡爾把人分成兩半的,哈,身體和意識,身體活在意識里?還是意識活在身體里?哈,我思故我在,哈,是蝶也是莊周,哈哈哈,不過腦洞這麼大的人少,神經病人思路廣,哈,非正常人類
在意識世界裡,我是莊周也是蝴蝶,兩者可相互轉化。
在意識世界裡不存在絕對的真理 也不存在物質的界限。
假如我們在清醒的時候,就是一天中不做夢的那些時間」才是真真正正的做夢」,原來我們夢中的自己才是自己,那人們對當前的所有不如意都會改變態度。只是一場夢,沒什麼大不了的,做完這個夢我就醒了,想想是不是很激動?如今人們生活壓力普遍大,精神上需要放鬆,才能更好支配我們體力上的工作,也算增加效益了。所以我自己理解就是莊周夢蝶給我們一個態度,就是要過得逍遙,至於怎麼才算逍遙,在每個人的心裡。
果然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在古代文學史的課上一邊刷著各位在蝶夢莊周的問題下的回答一邊聽著諸子百家音樂劇睡著了。夢裡的那個我、又做夢、夢見自己是一個叫大梁的國君,有個叫大燕的會來討伐我,因為第一重夢好像知道第二重夢的歷史進程所以一直在努力改變,然而在第二重夢裡我認識到的本我實際也只是第一重夢的我,而不是現實里的本我。後來就凍醒了。跟以往做夢不一樣,這次夢境里的事都能記個大概,然後我就去查戰國歷史上的梁國和燕國,發現沒有什麼太大幹系。就在我失去希望的時候,不經意的發現五代里也有叫這名字的兩個國家,在真實的時空里燕國最後還真的是被梁國滅的!而我夢裡的、另個夢的平行時空,兩國之間的恩怨竟如同出自一轍。
可我完全沒有了解過這段歷史,腦子裡是怎麼虛構出的這個情節,這未免也太巧合了吧。
首先,把中學社會主義理論那套整來的請走開!
我們現在人類認為,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是--客觀真實存在的,非虛擬。但現代天文學認為(跟莊子觀點類似),我們之所以認為這個世界是客觀真實存在、非虛擬是基於我們的感官,能見到觸碰到,我們待得時間很長,我們幾乎都在這個維度里。
但是,設想一個問題,如果你一生有100年壽命,其中99.99年你「夢」見自己是A生物,這99.99年在「夢」里度過了;剩下的0.001年自己是B生物,那麼你到底是A生物還是B生物? 那麼你的「夢」到底是不是夢?我們覺得夢之所以是虛擬的,是因為基於這個物質世界的為參照物,一個驚天漏洞是:我們已經基於自己的認識和實踐,先入為主地認為這個世界是真實的,才以它為標準去鑒定這個「夢」是虛擬的,但是這個世界是真實還是虛擬的不也需要一個參照物啊?,在這個例子中,如果你不先入為主去亂找參照物,那麼以什麼為參照物呢?那麼,如果參照物沒有,或者參照物不同,虛擬和現實(客觀存在)的界定會被徹底顛覆。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生活的所謂現實存在的物質世界如果是虛擬的、不存在的,或者說我們這個世界是一場夢,那麼只有夢醒的時候才知道是不是夢。或者說我們這個物質世界的空間只是眾多空間的一個維度,那麼我們這個空間也有可能是虛擬的,並不存在。
這個有點類似盜夢空間的邏輯,最後男主人公可能一直都在夢裡,夢醒了過了一輩子發現還是一場夢,然後可以再死一次,發現這一生都是一場夢,沒有朋友沒有親人,全是虛擬的,只要這場夢足夠真實。那麼虛擬和真實的界定標準就被顛覆了。而莊子提出的就是這個問題。
莊子這個問題,幾千年前就被提出了,但後人一直認為是莊子的浪漫主義、無為、逍遙情懷之類的,但現在這個觀點討論最激烈還是歐美,中學老師每次講都說莊子發神經,尤其是噁心的思政課教材還拿莊子開涮,但實際上沒有領略到這個命題的精髓。近年物理學家發現,現在這個空間(宇宙)存在不僅僅是物質和意識,還有既不能定義為物質,又不能定義為意識的「東西」,也就是這個世界並不是由物質決定的,無論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都是too young too simple
同於,空華兼求果,陽焰更覓魚。
有沒有一種可能性是世間萬物看似是彼此獨立,卻存在某種千絲萬縷的關係,莊周胡蝴蝶可能是一種精神的兩種存在形式,毫不相關卻共同追求自由。人人做夢都會夢到與自己不相關的人、物、事,這些人物事可能就是自己身上某種特質得另一種存在形式或者寄託。
其實我們很多人都有「活在夢裡的想法」,特別是那種很身臨其境的夢,醒來就會有這樣的疑惑,莊子只不過第一個把它說出來而已
我的想法比較淺薄,但是個人認為,就好比是「人生如夢,夢如人生」一樣的命題,就是一種存在與虛無的思考。我所經歷的人生究竟是真實還是虛幻,我們是由高於我們的存在所捏造的故事,還是自成傳奇,本就真實。
在時間的洪流里,現代物理學的邏輯下,一切都是可能的,遠遠超出我們限度的事物,都是可能的。
你發春夢,夢到床戲,床戲正HIGH,忽然醒來,醒來發現,剛剛做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