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影除了進影院還有哪些版權渠道?

都看得到比如像CCTV的電影頻道、海外電影節等組織的市場等,另外還視頻網站情況如何,這些渠道通常能拿到多少版權收入?分別適合什麼投資量級和類型的電影?


如果我沒理解錯,你說的「哪些版權渠道」,應該是問:還有哪些不同的發行渠道和收益渠道
發行渠道意味著收益,但收益又不止來自於發行渠道,所以下面分兩方面說一下:

一、電影常規的發行渠道主要有:
1、傳統院線
2、電視TV(含VOD點播等)
3、音像製品DVD、BlueRay
4、網路版權
5、航空、鐵路
6、總政、武警
7、海外發行收入
????

二、其它可能的收入渠道主要有:
1、傳統商務開發,贊助、植入、授權等
2、創新營銷,資源整合,創造新價值
3、國內政府獎獎金、補貼等
4、海外電影節獲獎獎金
5、衍生品收入、品牌授權等
????

1、傳統院線
在好萊塢,一部電影院線票房分成收入(片方在票房收入中分成比例與國內差不多)大致占影片整體收入的30%以內,這是一個平均數字,最近應該這個比例持續下降。這個說明國外版權保護機制健全,片方能從其它渠道穩定的持續的收回錢來。

國內,這個比例相當高,有的最高超過90%,低也低不到60%以內,《喜羊羊》這種特例不算,因為它根本就是電視動畫的衍生品,電影不是它的龍頭產品。所以,電影在國內,基本情況就是,如果院線票房失敗了,基本也沒啥其它指望了。

國內院線這個概念,除了首輪院線,還有二級院線和農村院線(其實就是流動放映隊,直接點播數字化放映,觀影人次驚人,但收不上錢來基本,片方隊這塊收入也基本不做考慮,記得上次看某次數據,點播最高的是《舉起收來》,那個汗呀。。。)

2、電視
國外電視版權時間比較短,一般是在3年到11年之間,而且規定播出次數,超出部分單算錢。還有一些大片,賣給電視台按播出次數賣,播一次,收一次的錢,CCTV6就買過這樣按播出次收費的大片播出權。所以,國外電視版權是片方收入重要組成部分,不說好萊塢,比如歐洲,法國,國家法律規定,Canal+這種電視台都有扶持法國電影指標的。

國內,基本CCTV6相對壟斷,比較霸道,首先版權要簽就簽50年,然後費用按一個票房檔次,不同檔次不同計算方法,反正最多也就幾百萬人民幣,超過千萬的大片電視版權,很少見。雖然上海東方電影頻道按理有競爭關係,或者全國地方台差不多有七八個省級電影專業頻道,其實可以組合起來聯合買片,跟CCTV6競爭,但看上去,短期內打破這個壟斷沒戲,這是阻礙電影市場化,影響片方收益的重大問題,好多年了,不知道啥時候能解決。

VOD點播,有時也是包含在電視部分一起賣了,但在國外這部分常常也單拿出來賣。

有前輩說,中國電影要大發展,就看何時能打破央六的壟斷,話有點極端,但其實很有道理的。

3、音像製品

從02年《英雄》開始曾創下了1700多萬的音像版權天價,然後音像版權曾極大刺激了電影行業的發展。

但十年不到,現在一部普通國產電影,可能二三十萬都賣不出去。

現在大型的音像出版商,都是當年盜版商漂白了自己過來的。但無論黑白道,都未料到互聯網發展,互聯網的盜版,不但打擊了正版音像品,其實受打擊最大的是,盜版音像商(其實本也沒啥區別)。

4、互聯網版權

這塊收入在我看來是盜版陣地的轉移,也把收益從音像版權轉向了網路版權。

當然,這塊版權最近兩年飛漲,一個是跟視頻網站連續燒錢有關,另一個也是互聯網發展速度飛快,這塊版權是電視劇和電影,相互拉動。

電視劇網路版權飛漲,主要是因為各大衛視獨播劇逐步成為主流,整個市場需求極速萎縮,網站對熱門劇需求加大;同時,原來大量「兩低一高」傳統電視觀眾群體,開始轉移成為互聯網用戶,比如,你看下自己的父母是否已經學會在網上看電視劇了?

而電影網路版權收入的飛漲,則更誇張。今年年初的《武林外傳》賣了100萬出頭,緊跟後腳跟上映的《將愛》就被樂視以400多萬高價拿走(他是獨家賣斷,再分銷的路子,分不出去,就拉了四五個視頻網站,搞聯盟,一起搞收費,結果幾個月下來,收費收入100多萬,遠遠不夠啊),前一陣據說《武俠》已經開到1000萬了,眼愁著當年《英雄》DVD天價版權「盛世」再現。

所以,現在這塊版權趨勢,片子出來看票房,票房只要好,你能多拖倆月再賣,沒準價錢就又高好多。

有朋友問,你不賣,網站就不盜版你啊?嘿嘿,當然盜啊,不過現在都有成本了,業內不少公司,因為音像版權費太低,乾脆不賣,專門打盜版,現在國家支持反盜版,證據只要確鑿,一般會賠個幾十萬,收入也不錯。
互聯網現在也是不錯,有專門的服務公司,幫你監察網路盜版情況,不跟你收錢,幫你收集網路證據,然後起訴,官司打贏了,罰款跟你一起分。
很多香港公司,在內地,就是這個路子,但主要針對老片為主。

5、航空、鐵路

這塊一般被人忽視,其實還是能賣點錢回來的,可以按不同航空公司賣,也可以賣給代理公司,別人分銷。
只是國內還是不太合理,一般期限比國外長,價錢又低很多。

6、總政、武警

這塊收入,要看片子類型,要正面、積極,太暴力血腥,價值觀模糊,肯定是沒戲的。
錢不多,但對於低成本片子來說不能不重視。

7、海外發行收入

這塊一定要小心。
我們對國外市場不熟悉,要跟有經驗和信譽的大公司合作。
國內有自己獨立海外發行能力的電影公司,幾乎沒有,華誼曾經有,現在這部門也撤了。

我是這麼理解這個事的,其實國內市場足夠大,幹嘛總惦記著海外市場?
華誼電影收入90%來自馮小剛,除了夜宴,馮小剛電影基本都是本土化的,華誼海外發行團隊就是從《夜宴》開始正式成立。
我覺得華誼海外發行團隊不再成為公司發展重點,是值得業內朋友關注的。

但其它片種則不同,比如電視劇、動畫、紀錄片,我覺得海外是市場都有得做。

對電影來說,海外市場里,好萊塢類型片佔主導。

華語片在海外市場最後一次有點響動應該就是《青紅》,當然我說得是藝術片海外市場。
華語商業片海外市場,在《無極》之後迅速跌入冰點,好久沒翻身,這兩年甄子丹海外還是有得賣得,但不知這兩年走勢如何。
《投名狀》不知現在北美版權賣出去沒有,這都三四年了。
海外買家很簡單的,看你有Jet Li,就設定這片子要打,結果沒打,就賣不動,因為故事老外看不懂。
別看這次《武俠》劇作結構骨骼驚奇,但Donnie Yen至少動手打了三場,還是有的賣的。

海外發行,基本就是自己賣,或者給代理公司。

代理公司合作分三種:
1)一次性賣斷,以後人家賺了多少跟你沒關係,比如《英雄》。
2)保底分賬,所謂MG(最低保證金),先給你一筆訂金,後面賣多了跟你分。
3)純代理,不保底,賣多少,扣除發行成本,剩下才是你的。

還有一種,直接合拍片,然後全世界範圍打通分賬,這是中國未來走向好萊塢(不見得是作品,很可能是資本優先)不可逆的趨勢。

不少國內公司對海外發行完全沒有概念,不知海外發行成本都比較高,一定要小心甄別團隊和信譽,不要被對方保的高價忽悠了,不然往往是合同簽的很高,給你點訂金,然後拿片子,一看片子不好,或者賣不出去,很可能寧可不要訂金了,片子也退你。
但,那個時候,這個片子已經發不出去了,肯定砸手裡了。
國產片在海外市場各種教訓太多了。

當然,中國人也沒少懵老外,唉。。。別提了,可以寫書了。

我個人建議,別動不動就幻想海外市場,跟國產電影一般來說,沒什麼關係。
海外市場是一個地區或者一個國家為單元來賣,它對國產片來說,不是說你覺得2萬美金賣不出去,1萬就能賣出去,它的概念是,能賣就有一個應有的價格,不能賣,就是0,一分都沒有。

一般國產片,現在如果有兩個能叫上名字的港台一線,海外還能賣賣東南亞,別惦記歐洲、美國、日本、韓國。。。跟你真沒什麼關係。

國產藝術片海外市場,僅存賈老師一人了,因為藝術青年們大多都背叛自己去拍國產四不像類型片了。

(未完,待續)


上面的人回答很詳細,
我再加一個時間表吧

電影上映2個月內 國內市場

2-3個月 海外市場

4-6個月 付費頻道

6-9個月 DVD

24個月後 普通電視頻道免費觀看


中國電影的資金其它回收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

1.版權收入:主要指電視放映權和互聯網播放版權銷售。這部分收入裡面,CCTV6的收購費用為140萬-400萬每部影片,主要根據影片的題材、頻道打分制度、觀眾期待度、演員陣容、最終票房決定。網路版權價格波動較大,從幾十萬到幾百萬不等,主要跟觀眾期待度、演員陣容、最終票房有關。

2.海外銷售:主要是海外其他國家包括港澳台地區的發行收入、版權收入。這部分收入目前較低,增長潛力大。

3.商務合作:主要是植入式廣告、營銷合作、活動冠名等方式獲得的收入。

4.授權及衍生品:主要是影片形象、片名、重要視覺元素等授權使用,以及版權衍生品的銷售收入。

5.政府補貼:主要是政府主導的文化產業補貼、地方政府專項補貼等。

6.行業補貼:主要是攝製3D或巨幕格式的影片,票房達到一定數量後,享受專項的行業補貼。票房在5000萬到1億元之間,獎勵100萬元;票房在1億到3億元,獎勵200萬元;3億到5億元,獎勵500萬元;5億以上重獎1000萬元。

今天會上學習的,分享~


期待您在植入這一塊的更新!


我對cctv6收購電影的電視和網路版權比較熟悉,因為一直在做這個。這個渠道比較適合300萬以下的投資,因為最高收購價也是這個。


網路啊 像愛奇藝 騰訊視頻等


推薦閱讀:

使用計算機中的文字型檔是否涉嫌侵犯著作權?
你使用過盜版作品嗎?數字時代的版權問題有比較好或比較成功的解決方案嗎?
在哪些情況下,引用他人在網路上發布的內容,需要得到原作者的授權?
《許川知乎時間》上引用的知乎內容經過官方和相應用戶授權了嗎?
非官方製作字幕對電影版權方來說算侵權嗎?

TAG:電影 | 發行渠道 | 著作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