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敦刻爾克》 要設置喬治意外死亡的情節?


謝邀。

我覺得喬治死亡的意義在於它的「不體面」。

類似的不體面的死亡,其實這部片子裡面還有其他的。比如電影里有一個細節:

高炮兵上船之後,船隻又被擊沉了,幸好那個法國人及時打開艙門,他們逃了出來,坐上了救生艇。

這時候,有人想上艇,被硬推了下來,打算自己逃走的人對他們說,你們在這裡,會有船來救,而且水也不是很冷……

第二天,岸邊之所以發現漲潮了,是因為屍體被衝上來了,這裡有一個特寫鏡頭,可以看得出,就是昨晚上沒來得及上船的人。

這樣,沒有死在敵人手中,卻死於自己人的懦弱和貪婪,從中可以窺見人性。

而喬治的死,用比那個士兵的死,擁有更多豐富的細節,並且更深地顯示了這一主題。

首先,我們會發現,喬治什麼都沒做。作為水手,從把這艘船開過來接人的角度,他其實沒有幫上什麼忙。

但是,沒有幫上忙的人照樣也是英雄。只要他選擇出發,就是選擇了風險,他的死就是捐軀赴國難。

其次,喬治是一個極度普通,甚至說得上無用的人。他這輩子最大的夢想是出現在報紙上,卻似乎毫無可能。而這一次撤退,為他提供了人生的高光時刻。

片子結尾的時候,船東的兒子為他在報紙上登了一個豆腐塊。就與前面他的人生理想相互照應。

我們可以想見,一個最最普通最最無用的人,都為國家付出了自己全部的努力。那些擁有更大能力的人,會怎麼樣呢?

此外,喬治的死,使這一條的支線的情節,變得曲折豐富。

在電影的三條線里,想撤退卻一次次失敗的那條線相當曲折生動;在天空狙擊敵軍的飛行員,也非常吸引目光;與之相比,救援的小船的故事線就相對平淡了。

假如只是父子兩人駕駛小船過來,救了一個,又救了一個,最後救了一堆。這條線就會在另外兩條線的映襯下黯然無光。

但加入了患上了戰爭創傷綜合症的飛行員,出於對轟炸的恐懼,跟船上人打了起來,甚至誤傷了對方,就顯得很有嚼頭了。

喬治從受傷到死,其實戲份並不多,卻讓船上每個人,都變得鮮活生動。

這是大師級的手筆。

同類「四兩撥千斤」的細節還有一個!當他們踏上英國的土地,有一個老紳士來給這些軍人發毛毯。他淚流滿面,撫摸軍人的面孔,卻一眼都不看他們。

事後,有軍人抱怨,說這老先生看不起他們。但我卻覺得,老先生不是不願意看,而是不敢看。

他恐怕就跟船主一樣,家裡有一個為了這場戰爭而捐軀的兒子。因此,見到這些回家的年輕人,忍不住悲從中來,卻不忘自己的職責,繼續為國家奉獻……


不請自答。關於這個問題,導演本人在劇本附錄的訪談裡面有詳細解答,節選翻譯如下。訪談就是諾蘭家兄弟倆的對談。

(前略)

資料來源:Nolan, Christopher. Dunkirk. Faber Faber. Kindle 版本.


作為諾粉,雖說《敦刻爾克》於我來說有些隱隱的失望,但不得不說,在整部片子的三個分故事裡,我最喜歡的就是這個。

《敦刻爾克》是個實驗性很強的電影,諾蘭慣用交叉敘事,這基本是人盡皆知的,《敦》雖延續了諾蘭一貫的風格,卻也有著極大不同,《敦》中的三個故事不僅時間跨度不一,獨立的故事情節也是平淡地出奇,單拎出來,基本連戲劇故事都算不上,只能是戰場的紀實。但這恰恰就是《敦刻爾克》的過人之處——真實。

戰爭片這一類型基本從電影結構完善開始,就是電影體系中的一大分類。徘徊在生與死的邊緣,無時無刻不讓觀眾腦部緊繃,是戰爭片的一大天然優勢。但是若想做到這一點,又必須通過或緊湊、或誇張、或波折的劇情加以渲染,使之更加具備戲劇張力。

然而,這樣的設定又多少會與現實產生脫節,特別是那種描述普通士兵浴血奮戰的片子,若是突出主旨,至少得有個主角吧?主角又牽著主線,是整部電影的突出主體,所以故事的反轉、戲劇的張力也多體現在他的身上,更不能隨意的領便當走人。所以說,一個關於戰爭的故事,即使再怎麼從場景、尺度上進行還原,也很難體現出戰爭最大的殘酷——那種說死就死的極度不安全感。

什麼是戰爭?戰爭可以說是一種合法的殺戮,雖說可以報有或正義或邪惡的目的,但若是身臨其境,那種朝不保夕的危險環境下,也許下一秒就會不明不白的中彈死去,敵軍士兵會瞪著血紅的眼睛奔向你,你不殺了他,他就會殺了你。極端環境下,最容易激發人性之惡,而戰爭恰恰是各種性惡的展列舞台。恐懼、迷惘與蹊蹺,往往才是戰爭中渺小個體的真實寫照。

《敦刻爾克》最大的好處,就是將三個十分平淡的故事(也許連故事都稱不上,更像報紙里的軼事摘抄),通過自身的結構及剪輯,拍得不平淡,雖說主角的意識弱了許多,但起碼把殘酷性充分還原。

喬治的死,也許在看慣了浪漫主義商業大片的觀眾眼中,也許很狗血。的確,身為志願救援團隊的一員,沒有為救援行動犧牲,甚至連敦刻爾克的海灘都沒看見,就在船上一次不經意的推搡中,極小的概率下碰到後腦勺,沒多久就死了。聽這樣子,也許說狗血的便宜了,簡直可以稱作窩囊。但是正是這種窩囊,才往往是戰爭的主旋律。

人生沒有主角光環,生命都是脆弱的。二戰悍將巴頓將軍打得德軍滿地找牙,卻是在一次外出打獵時遭遇車禍不治而亡;朝鮮名將李舜臣藉助龜船擋住日本萬千鐵騎,卻在最後時刻被流彈命中犧牲。統帥都能有這麼多不可抗力,難道還指望浴血賣命的小兵有三頭六臂嗎?喬治的死,相比於《血戰鋼鋸嶺》中的道斯,才是更常見的戰場寫照。

另外,喬治的死,基本可以全部怪罪於基里安·墨菲飾演的士兵,若不是他非要掉頭回去,與船上的人發生爭執,喬治也不會出現意外的。在這一點上,諾蘭設置的情節也很有趣:喬治在船艙躺著,士兵在外面待著。愧疚的士兵曾兩次向彼得詢問喬治的安危,好玩的是,喬治還沒死的時候,彼得答了句「很不好」;但到最後喬治死了,彼得卻說了句「還不錯」。

這點足以體現諾蘭的人文關懷,觀影的時候,我曾挺害怕喬治的死會引起船員和士兵的衝突,可是這種出乎意外的處理,卻讓我感到了一絲暖意。

士兵是受過戰爭創傷的,他的害怕與焦慮不難理解,雖說做出了極為出格的舉動,意外害死了一條生命的,但這也並不是他個人的過錯,而是戰爭造成的悲劇,人的懦弱與渺小,渲染了那時的迷惘與無助,士兵的行為害死了喬治,但並不意味著他應該承擔所有過錯,更何況他還因自己的行為深深地自責。

彼得第一次還在氣頭上,但當看到了敦刻爾克的殊死救援時,他也深深感知了士兵的不易。喬治是彼得的好友,若是想怪罪士兵也是理直氣壯的,但他最終並沒有這樣選擇,而是借用善意的謊言,實現了彼此的寬容。

人生已經如此艱難,別讓已經發生的事,成為了困擾自己的負擔。

這個設定,給我諾一個大大的贊。


因為真實 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 一艘小船晃晃悠悠地前往戰爭前線。

在那個人心惶惶的時刻,連在船上的爭執意外都可能造成人的死亡。更不用說那些深陷在炮火中的人們。

我覺得這是最體現出戰爭殘忍的一幕。還有最後那個失手殺了他的人問說「他還好嗎?」

船長的二兒子沒有告訴他,這個孩子已經死去的消息。而是說「yeah.」

船長聽到了,給了他一個理解的眼神。

這就是戰爭,連這樣無意的爭執都會造成死亡。而正是因為戰爭的殘忍,也使得人們多了理解和原諒。


展現英國民族的善良與寬容,側面映襯其引以為傲誠實可貴的契約精神。


喬治是跟那個不肯返回的士兵(暫且簡稱為逃兵)爭鬥時受傷的,這個事件直接停止住了一個矛盾紛爭。而這紛爭如果沒停住,可能就是逃兵掏槍用武力逼迫,老爺子要麼妥協回頭,要麼倔強不屈導致流血衝突,無論哪個結果發生都會對這次營救不利。所以喬治的受傷其實是有很大意義的。

再說重傷死亡,是諾蘭一筆帶過的一個劇情細節,有知友說過諾蘭的初衷也是為了表示生死無常。對於此我是贊同的。喬治本身也不喜歡學校和家裡的平常生活,自己的一生也平淡無奇,也想參與做一些像這次營救那樣的國家熱血大事,以獲得身邊人的不同眼光的看待。所以那天早上他也跳上了船,其實也是他自己做出的一個決定。他肯定知道有危險,但還是跟著去了,因為他真的也是想出一份力,真的不想就這麼一直平平凡凡下去。然後結果真的如他所願,他在這次營救中起到了很大作用,最後也被人們認可為少年英雄,家人朋友老師同學都會對他另眼相看:這個小夥子才不是像他看起來那樣的一個慵懶無奇的人。

喬治的死亡也說明了在這樣的歷史事件里,確實曾經是有了很多這樣默默無聞的平常人,把生命花費在這裡了。一個人的生死無常看起來沒有多少意義,或者說作用甚微,但是成千上萬、十萬百萬的人生命的投入力量的積累,就能鑄成了這樣那樣的歷史進程。歷史的推動也有喬治他們那些平常人的一份力。

相信諾蘭電影裡面的任何情節都是有意義的,都是為了劇情主題作論證的。對於諾蘭的電影,請反覆推敲,請不要吝嗇腦力,請反覆推敲。總有新發現,不會錯的。

看到很多人包括諾粉說對諾蘭的這部電影很失望,我就想起最近喜聞樂見一句話:人們總是習慣對好人苛刻,對壞人寬容。

諾蘭作為一個電影大師/奇才,幾乎沒有什麼低分片,作為一個絕對的良心電影人,我們對他是太苛刻了(發現劇情不爆款看的不爽看不下去就批),還是對其他導演(比如國內的某些爆款電影,發現比其他同期好點就捧上天覺得國產雄起了)太寬容?


福柯有篇重要著作叫《無名者的生活》,我想會提及福柯的諾蘭一定不會沒看過。在人生的長河裡我們所銘記的都是那些或多或少能留下身影的角色,而更多人卻只是被歷史塵埃所掩埋的沉默者。不是每一個人都會在歷史場景里扮演一個人物,甚至有幸成為英雄,那些平凡人才是我們更加真實的歷史,我想諾蘭深刻的明白這一點,所以安排了這樣一場看起來意外卻別有深意的死亡。


喬治的人設,其實是代表了一些不能參與戰爭,但又渴望為國家做些貢獻的年輕人。這群年輕人是未來,被成人保護在身後,但他們有自己的倔強,即使死亡,也要死在離戰場最靠近的地方。這是導演對未來年輕人如何看待戰爭的一種期望,一種指引,一種如慈父般的教導。

年輕觀眾更容易代入到喬治的身上,這就是導演設置人物的目的。


喬治的死與那個被救的士兵有直接關係。試想,一個極其恐懼死亡,逃避死亡的人,因為自己的懦弱卻把死亡帶給了別人。電影通過這種劇情逆轉造成的反差對觀眾的情感觸動是震撼的,當然這也體現了戰爭對人性的扭曲,所造成的傷害是巨大的。


可能是以下幾個原因:

1.死了就是死了,死亡本身就不存在什麼意義,對大多數人來講,生死都不具備意義。

2.喬治死亡有利於進一步塑造人物性格,刻畫人物形象。

3.用喬治面對自己將死事實的態度以及船長兩父子面對喬治的死的處理方式來表達對戰爭的態度,傳遞導演觀點,即面對戰爭,何為正確?高貴的人怎麼做?

4.用喬治之死的不必要性映射戰爭的不必要性。

5.反映出戰爭年代,大多數人的命運:默默奉獻,默默犧牲。


這個設定太有趣了,喬治極其平庸、廢柴的死去,在這場轟轟烈烈的大營救中毫無作用。

因為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是歷史舞台上不起眼的一棵草、一粒灰,而正是這些默默無聞的民眾才造就了歷史


戰爭之中,受傷的不只是參戰的人。

還有可能誤傷到無辜的人。


我覺得是給觀眾體驗戰爭的無力感絕望感,戰爭面前人人平等 生死基本靠運氣。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語文考試的閱讀理解。這背後編劇團隊到底做了哪些討論,我們作為觀眾不可能給出正確答案。我從觀眾的角度看,這個劇情有些突兀,如果安排成他去開鎖著的門,結果被撞開門的士兵撞到,我覺得更自然一些。這種有人突然無理取鬧,害死人的劇情,感覺都很狗血。

這個地方是整個電影唯二讓我覺得不自然的,還有一個是滑翔的英國飛機幹掉一架德國飛機。

而對於隔壁徒手反彈rpg的高票房影片,我唯一覺得自然的地方就是于謙……


你知道你這個問題劇透了嗎?那我現在怎麼辦?


推薦閱讀:

創作一個電影劇本的基本流程是怎樣的?
主角發大招秒 BOSS 後,為什麼要念一遍招式名?
編劇怎樣培養和提升自身的故事思維?
《歸來》中焉識真認為方師傅對婉瑜的傷害只是用鍋勺打過她嗎?
建築師喜歡電影,喜歡劇情,可以轉行做電影剪輯嗎?或者有相關的工作可以考慮嗎?謝謝?

TAG:電影 | 電影鑒賞 | 電影編劇 | 敦刻爾克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