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無印良品的無印餐堂 (MUJI Diner)?
6月3日,MUJI將在上海淮海755店開出一個「全球首發」的新業態——MUJI Diner(無印良品餐堂)。
全球首家MUJI Diner即將開業,無印良品要承包你的衣食住行!
金子招牌把自己的評價歸結為兩個問題:
1.一個零售商為啥要開餐廳?
在零售店裡開餐廳的零售商其實不少,比如很多人都會想到的宜家。但山本直幸說,無印良品開餐廳不是受什麼宜家的啟發。他聲稱,早在1990年代,日本東京的零售場所就開始提供咖啡、甜點作為休息的經營模式。「把零售和餐飲結合起來,每個零售行業的公司其實都有這樣的暢想。逛累了可以有一個地方度過閑暇時光。」山本直幸說。
其實你從日本的TSUTAYA(蔦屋書店母公司)等公司身上也能看到這種複合經營的影子。它們做複合經營的目的也很相似,就是通過提供差異化體驗傳達品牌理念、吸引顧客。
從空間設計上,你就能看出無印良品想要通過這件餐廳實現的目標——在體驗和品牌理念、商品之間製造連接性。餐廳和坐席所處的位置一面環牆,另外三面被與食物有關的圖書區、展現各國飲食文化的器皿、無印良品的自主品牌零食和餐具環繞。而用來做餐廳不同功能區隔斷的,是無印良品的餐具和烹飪工具,更不用說,在此就餐使用的餐具都來自無印良品。
這家餐廳其實由原先的Café Meal MUJI改造而成,配合定位改變,餐廳旁邊的所謂「Open MUJI」空間會開放出來,除了提供與食物相關的書籍可供免費借閱,還不定期舉辦食文化主題的沙龍活動,而沒有活動時,它就變成另一個「讓顧客可以停下來小憩」的地方——這是引流功能的一部分。實際開出後,無印良品會觀察顧客在店鋪內的流動方向。把餐廳開在3樓而非1樓大廳,也有把顧客向上層銷售空間引流的作用。
吸引顧客的最終目的還是銷售商品。起碼在吃這件事情上,你可能接下來會成為無印良品廚具、碗碟、零食等一系列商品的買單者——第一批菜單中收錄的日本伊賀縣媽媽製作菜品時使用的土鍋,也來自無印良品。無印良品稱,他們會通過衡量「顧客在店鋪平均停留時間」、以及「每平米銷售額」等指標,看新業態的引入是否真的為店鋪創造了商業價值。
2.為什麼把全球首家MUJI Diner開在中國而非日本?
「因為中國飲食文化淵源流長,並且中國一直講究醫食同源,在營養均衡、以及飲食的陰陽方面需要採用對身體平衡的原則,這點和無印良品的理念非常契合。」 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的總經理 山本直幸說,畢竟,能接受他們所謂「健康飲食」以及」醫食同源「概念的消費者也只有亞洲國家有了。
但更有說服力的可能還是「中國經濟勢頭的迅猛」。事實上,無印良品第一家酒店選在深圳開業而非日本,原因也類似。
就無印良品自身而言,它目前需要在中國市場製造下一個增長點。
很多人把無印良品當成服裝公司其實無可厚非,畢竟,在它的整個商品結構中,服裝是銷售佔比最大的那部分,2016年的份額接近50%,其他包括生活雜貨、傢具、食品等整個加起來才趕上服裝的份額,其中,食品和傢具佔比分別只有4.6%和3.4%。
2016年起,無印良品開始提出把傢具和食品作為接下來的發展重點,看起來,食品更像那個切口。「食品和文具很像,對於客人來說都是比較容易接受、理解的商品。」山本直幸說。也就是說,從食品這種相對於傢具單價更低、消費頻次更高的商品入手,讓中國顧客更理解和接納無印良品的生活理念後,他們才進而更有可能買走那些體積更大、單價更高的無印良品傢具。
除了開餐廳,無印良品接下來還將為食品引入50個SKU,把整個食品的產品種類提升至近300個。
感覺這是無印良品在增長無力的情況下不斷的去開拓新的市場
多寫一點吧
個人感覺MUJI開拓餐飲市場不僅僅看重的是利潤,實際上是在試錯,不斷調整的cafe meal 的戰略就明顯表達的這一點,事實上可以和MUJI hotel這些聯繫起來,這些都是MUJI在傳統百貨之外開闢的新市場,而且都在其中賦予MUJI的精神來反哺百貨,用其中的行動來具體詮釋MUJI的精神,感染更多的人去理解MUJI,當然就可以轉化成消費人群。輸出自己的文化比打折吸引顧客的轉化率更高吧
上面那些說賣的貴撈錢坑爹的。。。你也太小看MUJI了吧。。。雖然本來我也沒期待多好吃,但是我想像的至少是環境優美,服務流暢,食材新鮮,口味清爽,就像他們宣傳的那樣。全國成都有一家,上海有兩家muji cafe,全球只有上海有一家muji diner。但是從大眾點評上對比,cafe和diner的菜單是有很多重合的。
先說入店流程,我是4點20到的,被告知午市最後進入時間是四點,四點半開始排號,晚餐五點開始。於是我就等了一會,拿了1號,在店裡讀了會讀庫。(淮海中路店賣不少的書,很多是美食有關,有免費閱讀空間)。
五點進去以後,點菜,一個沙拉是35左右。因為我當時不怎麼餓,就選了兩個前菜拼盤,這樣可以多嘗一道菜。每天的前菜有五種,當天有三道都是雞肉,這已經很不合理了。然後我點了米蘭炸豬排和一個新疆風味雞肉洋蔥西紅柿涼拌的菜(實在選不出來了。。)。服務員告訴我,不能自己選???也就是說,五種現成已經做好的前菜,你點2,3,4拼盤,都是隨機配給你的,上菜了你才知道是什麼。why??這個時候我就非常不爽了,和他們說了一通,如果你給我兩道雞肉怎麼辦?之後又來了一個服務員,說他們自己也覺得這樣不合理,但是剛開業,balabla,然後給我點了我選的兩道菜。
兩道菜48。從價格上來看,拼盤的分量應該不少於單點一份前菜吧?然而拼盤一道還沒有我拳頭大。。。字面意義上的兩口。雞肉還好,但是沒覺得食材有任何特別之處。豬排就很無語了。。非常油膩,完全不脆,一口咬下去就是劣質豬肉裹麵糰還滲了一嘴油。非常噁心,嘗了一口就放棄了。
因為我一個人,被丟去了吧台坐。期間目睹了5,6個服務員在吧台里爭論某款啤酒上菜需不需要杯墊。真的很煩,一個人吃飯,坐吧台就不是人啊?要被服務員這樣吵,沒有任何服務意識。就先不提上菜培訓有沒有做好。。
總而言之,不會再去。無印良品是一個不缺新聞熱點的品牌。
樓上「金字招牌」(我敬仰的一財周刊)提到了,MUJI Diner開在上海的全球最大旗艦店3樓,替代了原來的Café Meal MUJI項目。在此店在2015年末開張時,此項目是宣傳的最大亮點,同時搭配MUJI Books和Open MUJI,使三樓成為了旗艦店最大賣點之一。
如今,配角們都在,Café Meal不到一年就被換下。雖然都是賣吃的,但從定位、產品設計、顧客引導和消費動線來看,兩者有很大區別。前者賣的是簡餐和咖啡飲品,後者是正兒八經要賣正餐和酒了。從快速輕便的簡餐過渡到具有儀式感的正餐,這是Café Meall事業部推動的最大改變,並需要傳遞給用戶一種更高一層的消費體驗。
MUJI Diner- 也許是良品計畫(無印良品的母公司)一直希望打造的項目,但一年時間便將 Café推翻重新講了一個故事,作為一個日本企業,這樣的做法是不是相對激進了些?
我們不妨在此做個推理,推敲看看MUJI Diner項目成立與背後公司策略的關聯線索,看看這個日本公司在打什麼牌,以下內容僅個人YY,不背任何責任哈。
猜想一 「品牌咖啡館」的概念已被玩爛了,MUJI表示「你們玩去吧我走了」
我們來數數哪些和餐飲不搭界的各種大牌都來摻過一腳吧:Chanel、Vivienne Westwood、Burberry等超一線奢侈品大牌;LINE、熊本熊、柯南等IP; 也有moussy 這種服飾品牌。
不論各家品牌開咖啡館的目的如何,「品牌咖啡館跨界」這個概念的確已經是爛大街了。良品計畫在千禧年就成立了 Café Meal MUJI 事業部,距今有16年的時間。不願隨大流的MUJI 發現全世界的品牌都在做咖啡館概念後,決定推陳出新、不拘泥於眾生,想走得更快,那就儘快時間做 Diner 吧。
猜想二
關於提升門店的業績
上海開了三家Café Meal,選址分別是淮海7553樓、上海大悅城北座3樓、中山公園龍之夢B1樓。我自己的主觀判斷是,除了新開業排長隊,之後上海人對它關注就降低了。還有就是,據說口感的確是「一般」。
圖下是上海大悅城店,工作日中午店內也沒什麼人
餐飲和酒替換咖啡簡餐,一定程度上會幫助店鋪提升消費頻次和客單價,進而提高門店營業額和毛利率,酒的毛利率是不言而喻的。澎湃新聞的一篇文章也論證了這一猜想。
但也有朋友表示異議,旗艦店的目的不是為了營收、利潤率這些數字,而是為了展示和品牌宣傳。加之餐飲這件事本身是很麻煩的,所以根據它其他現有門店的情況,恐怕也很難從旗艦店複製出去。
猜想三
以 Diner為基點,將整個品牌故事線做延展
值得注意的是,三樓的整體陳列邏輯和用戶動線都圍繞「食」做了很大的調整和升級,這是傳統零售做「連帶銷售」的思路了,但它布置的非常巧妙,營造出一種用戶置身於一個美食文化教育鋪里的感覺。MUJI Books 選取的書與「食」結合,甚至是將書進行欄目化的分類;OpenMUJI 開出了系列飲食活動以做浸入式的消費者教育;連FOUND MUJI也是與廚房類家居為主。可見,MUJI並沒有隻單一做了飲食升級,它將整個場景都做了很大改變,似乎立志將「食」的故事說到底了。
圖下是周邊兩個板塊細節圖,MUJI Books將「食」做了專業分類,可見團隊前期準備功夫了得:
在產品故事有足夠吸引力的情況下,事業部在有限的時間裡需要琢磨出一套新的可串聯其主品牌在生活方式領域新的故事線路,在MUJI里「品美酒」、「吃佳肴」,聽上去就比較合乎情理了。
目前家居類/文具類的小件產品是年輕人去逛MUJI的首選,MUJI希望通過Diner將消費習慣增加一條「食」,以此做到品牌故事線路的延展,以及所謂的「生活儀式感」的完整性,即立志於打造「衣食住行」全品類的生活方式類雜貨鋪。
當然我只是去現場圍觀了下,並沒有花錢體驗過MUJI Diner,個人認為「性價比不高,且自己不是忠粉。」據體驗過的朋友反饋,菜品本身「誠意不夠」,不會選擇再去。旗艦店對品牌來說也許就是需要花心思創新吸引人不斷前往嘗鮮並記住他們吧,但如果產品本身把控不到位,還是會有cafemeal 營業額一般的尷尬問題,之後MUJI 還會推出什麼?我們且看著吧
我的微信個人公號也有更詳細的分析。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參與我訂閱號(微信搜索「銳裘」)關於MUJI Diner的投票,輸入關鍵詞「無印良品」或「MUJI」,一起來看看大家對MUJI做美食興趣到底如何~
???是不是第一家MUJI dinner我不知道,我知道的事15年我去日本的時候,MUJI就有賣飯的了。套餐那種吧。
匯率還會是10:1嗎?
歪個樓,這是我第一次去日本的無印食堂吃飯拍的照片。
味道真的一般,但是食堂整體裝修風格和食物的外觀確實是延續無印一貫的審美。上海的無印食堂不知道會怎麼弄,還挺好奇的。今天剛去淮海中路店的三樓拔草。
1 周六排隊。 我之前有八桌 大概等了40min2 晚餐五點開始。 鬆餅五點四十才能上。 飯都吃完了。鬆餅等了半個點 然而太難吃 什麼鬼東西。 3 服務員目測都是兼職大學生 涉世未深 懵懵懂懂4小插曲 點了兩杯啤酒 小姑娘服務員把一杯都扣我身上了。
體驗感太差 吃的基本都是涼的 和 那種妙鮮包加熱淋上去的。 東西不怎麼好吃 一般般。 價格 就不做評論了。一共點了 兩杯啤酒 一個五拼的前菜 (1炸的豬排太難吃。 2烤南瓜沙拉。3奶油蘑菇意麵。4 三文魚,後來又點了個三文魚重了,5 雞肉洋蔥)。 三文魚。 大盤雞。 鬆餅 還有個 蘋果牛柳。
從一個目前在muji diner兼職的角度來說就是
服務的角度:因為兼職生大於全職,且都是學生,所以你懂的有點亂糟糟
口味的角度:除了甜品味道不錯其他性價比都極低
————————————————————————————————————————
如果打算來muji diner兼職 個人覺得還是不要來了
老員工抱團 自己宛如智障
其中一個全職對待兼職非常無理取鬧
無論你幹什麼她永遠有一萬個理由來罵你 曾經還有小姑娘在餐廳被罵哭
我記得當時上班打冷盤的時候 被她在收銀台冷嘲熱諷說:「啊呀我覺得今天的冷盤打得醜死了 。」
我內心:。。。。。
反正馬上和工作886 也不會去muni diner 吃
滿足了你小資,拍照發朋友圈的需求。食物味道一般。
星巴克開在美國就是永和豆漿,開在中國就是高大上裝逼聖地時尚劇背景板。同理,MUJI在日本就是個雜貨鋪,開餐廳哪裡有賺附加值?中國可以把客單定高一點嘛,反正有粉絲買單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