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非常老奸巨滑的人?


必須是裴矩啊。

在《大唐雙龍傳》中,邪王石之軒化名裴矩進入隋朝朝堂最終顛覆隋朝。歷史上的裴矩也許不會武功,但是人生經歷和老奸巨猾的程度比邪王有過之而無不及。

裴矩世家出身,曾在北齊任職。北齊滅亡後被楊堅看中,招入麾下,之後平定嶺南、討伐突厥、經略西域、隨征遼東、總領北蕃、從幸江都(百度總結的很到位,直接抄了)。

在楊廣為帝之時,裴矩獻媚逢迎無所不用其極,堪稱奸佞,可以說是楊廣最看重最喜愛的大臣之一。

但是在宇文化及政變之後,裴矩卻沒有被驍果軍殺害,原因是因為裴矩曾建議楊廣將江都寡婦和單身女子分配給驍果軍將士……

武德元年,宇文化及稱帝,裴矩被封尚書右僕射、光祿大夫、河北道安撫大使,爵至蔡國公。

武德二年,宇文化及兵敗身死,裴矩被竇建德擒獲,竇建德對裴矩極為看重,任命他為禮部尚書兼尚書右僕射。

武德四年,竇建德被李世民擒獲,裴矩降唐,被授殿中侍御史,封安邑縣公。

武德五年,裴矩被拜為太子左庶子,後改任太子詹事。

然後重點來了,武德九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太子餘黨退守東宮負隅頑抗。李世民命裴矩勸降,並在登基後任命裴矩為民部尚書,當時裴矩已年近八十。

在經歷了無數起起伏伏終於塵埃落定以後,裴矩同志搖身一變,成了敢於直言的諫臣,數次上書李世民勸諫。不過好日子沒過多久,貞觀元年,裴矩終於病逝了,時年八十歲。

裴矩同志一生經歷了北齊、隋、許國、夏國和唐一共五個大大小小的政權(加上北周就是六個),全都身居高位,備受重用,其八遍玲瓏的本事真是讓人嘆為觀止。

但是這還不是最重要的,隋末到唐初的這幾十年間,和裴矩有相似經歷的也不是沒有,但最讓我感到佩服的是他的站隊和賣隊友能力。

要知道,裴矩曾被任命為太子詹事,那可是絕對的心腹,太子一黨的核心成員之一。但是,在李世民政變之後,裴矩幾乎是立刻就獲得了重用,甚至當上了民部尚書這樣的高官。由此我們可以輕易得出結論:裴矩是李世民安插或者收買的間諜(雙面間諜),要知道裴矩進入太子府的時候已經75歲了,玄武門之變的時候已經79歲了,以年近八旬之齡大玩無間道,真是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

年近八旬是老,由佞臣變為直臣是奸,一生身居高位是巨,八面玲瓏和轉身賣隊友是滑,老奸巨猾這個詞簡直就是為他量身訂造的。

如果裴矩都算不上老奸巨猾的話,世上就沒有人當得起這一評價了。


周文王脫身羑里

漢高祖遺囑周勃

司馬懿老態龍鍾

謝東山跨門絆腳

長孫晟愛護突厥

武則天關心王室

馮長樂三呼萬歲

鐵木真遠征西域

朱元璋分封諸王

徐閣老連環毒計

乾隆帝妙算和珅

袁世凱智登帝位


歷史上三大奸人,曹操、袁世凱、XXX。從小到大排列。時間順序上恰好是從前到後。其他皆不入吾法眼。王莽這麼有名,也不能進前三。

白居易曾寫一首詩談到王莽之奸: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年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

可見王莽的奸名之大。可惜他還不入流。

說了半天,什麼是奸?

通俗地說,奸就是表裡不一,表面一套,背後一套,表面好,裡面壞,是白心的紅蘿蔔。

奸雖然壞,但是奸又與壞不同。壞是裡面壞,表面也壞,腦門上貼著壞蛋的標籤,如土匪強盜之流。而奸呢,是裡面壞,外面好,是披著羊皮的狼,讓人防不勝防,這些人的危害更大。壞人害了你,你會恨他,也會提防他,而奸人害了你,你還得感謝他八輩祖宗,賣了你還得幫他數錢。這就是奸和壞的不同。說到這裡,我就要佩服漢語的精妙了。意思有稍微的不同,漢語都要用不同的字詞來表達,這是其它語言無法比擬的。比如,舅和叔伯,在英語里是同一個詞,這讓人很難區分。優秀的語言,不光要博大,無所不包,還要精細,無微不至。

因為奸是裡面壞,外面好,所以就離不開佞。什麼是佞?佞就是偽言善辯。能把黑的說成白的,能把白的說成黑的;能把對的說成錯的,能把錯的說成對的,能顛倒黑白,混淆是非,讓人深信不疑。所以,奸需要佞來偽裝,粉飾。奸人如果沒有佞才,很快就要被人識破,也就不能成奸人。真正的壞人和真正的好人,因為表裡如一,所以都不需要用佞來偽裝,粉飾。

有些奸佞,很不幸運,志大才疏,及早就被人識破,所以身敗名裂。而有些奸佞,可能一輩子甚至永遠都不會被人識破,而名垂青史,蓋棺也蓋不住。

大奸大佞之人,做出事來,自然是精妙絕倫,鬼神莫測。

奸佞之人,都要用紅皮來遮蓋白心,所以古今奸佞,所言所行幾乎都如出一轍,無非就是指鹿為馬,瞞天過海,偷梁換柱,挾天子令諸侯,所以我們觀一既可以知二,舉一即可以返三。

先說說排名第三的曹操。表面忠於漢朝,嘴裡無時不為漢家天下擔心,暗裡卻做著篡位的準備,挾天子而令諸侯。他是奸人裡面的佼佼者,被稱為奸雄。

這種人說出話來,做出事來,一般人看不懂。例如他說忠於漢朝,可是如果有一個大臣真鐵杆忠於漢朝,曹操表面上讚許他,暗裡一定把他搞掉。如果有一個大臣對漢朝不滿,曹操表面上要批評他,懲罰他,暗裡則要視為知己重用。

按今天的道理來說,天下誰都可以坐,曹操當然也可以坐,他推翻漢朝我不反對,可是要推翻就直接推翻是了,何必又當婊子又立牌坊,兩樣的好處都占著?這是我不能容忍的,我最恨的就是表面一套,背後一套的人。


1、司馬懿。他雖然足智多謀,但早年一直只是作為謀士為曹操出謀劃策,直到曹丕繼位後才受到重用。後來在和曹爽的鬥爭中,他先是裝病裝瘋賣傻主動示弱,等到曹爽放鬆警惕後,他乘機一舉將其蕩平,並以此為契機大肆剷除異己,為晉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嚴嵩。他六十三歲才當上宰相,但此後權傾朝野長達二十年,先後害死了夏言、仇鸞,又炮製了沈鍊、楊繼盛等大案,做了大量禍國殃民的壞事,一直到八十多歲才下野,如果不是老奸巨猾,是不可能在位這麼長時間的。


呂不韋,玩了手奇貨可居。作為一個唯利是圖的商人,做成這種比一本萬利還要暴利的生意,從一個商人做到當時世界第一強國秦國的宰相,權傾朝野。儘管無商不奸,做到他這種份上也夠老奸巨猾了吧!


馮道啊!五代老油條,妥妥的。屹立數朝(注意,不是數個皇帝,而是數個不同的朝代)不倒,還一直官居高位。簡直是綠水長流,青山常在。


有個叫封德彝的,老奸巨滑


朱溫。

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曾評價朱溫「處四戰之地,與曹操略同,而狡猾過之」。

朱溫年少時家貧,在大戶中幫傭,但品性頑劣愛爭強斗勇,偷雞摸狗。後黃巢叛亂,朱溫便前去投奔黃巢,短短几年的打拚,就成為了軍中的大將。

在與唐朝河中節度使王重榮的戰鬥中,由於兵少,朱溫幾次戰敗,只得向黃巢求救,但書信總是被負責軍務的孟楷攔阻扣壓,「又聞巢軍勢蹙,諸校離心,帝知其必敗。」於是,朱溫便與左右商議,投降了對面的王重榮。朱溫投降唐朝廷後,唐朝廷任命朱溫為汴州刺史、宣武軍節度使但要等收復京城長安後才能去赴任。朱溫便與各路唐軍合圍長安,和昔日並肩作戰的兄弟軍隊兵戎相見。黃巢無法抵擋,只得退出長安。

最終在朱溫、李克用等人的圍剿下,黃巢軍敗。朱溫擔心年輕的李克用會在將來對自己不利,於是先下手為強。朱溫約李克用宴會,等李克用回到驛館,命人放火圍攻。但碰巧遇上暴雨,李克用僥倖逃脫,最終讓李克用與之結成死敵。

但當時時局未定,天下分崩。朱溫還要解決許多人,朱溫的狡詐再次凸顯出來。當時西面秦宗權繼黃巢後反唐,這是當時朱溫最先要解決的問題。最終朱溫聯手兗州的藩鎮朱瑾、鄆州的藩鎮朱宣滅掉了秦宗權,後又誣陷朱瑾、朱宣將二人誅殺。經過多年的陰謀與戰爭,一一除掉了朝廷內的剩餘將領,把控大半個唐朝。

昭宗回到長安以後,朱溫又與宰相合謀誅殺宦官,廢神策軍,從此昭宗便處於朱溫的掌控之下,成為傀儡。904年,朱溫逼迫昭宗遷都洛陽,後擔心其聯手李克用等人,於是派人將其殺害,立其子哀帝。907年四月,朱溫由唐宰相張文蔚率百官勸進,稱帝,改名為晃,建都開封,國號為「梁」,史稱「後梁」。此時海內割據,淮南有楊行密為吳。兩浙有錢繆,為吳越。湖南有馬殷,為楚。福建有王審知,為閩。嶺南有劉岩,為南漢。劍南有王建,為前蜀。

朱溫和曹操有一定的相似度,出生於戰亂之際,善打仗,甚至都曾挾天子令諸侯,但朱溫的狡詐較曹操多疑有過之而不及。朱溫先加入黃巢攻打唐朝,又叛離黃巢仕唐,反打黃巢,最後又弒帝稱王。而曹操終其一生未敢稱帝。凡是有可能會妨礙到朱溫的人,無論是敵是友,朱溫都會利用各種卑鄙的手段來除掉他。朱溫還吸取唐末藩鎮的教訓,對手下大將嚴防打擊,一旦出現驕傲自大或者任何可疑的將領,或殺或囚,以絕後患。但朱溫卻始終沒有約束自己的品性。朱溫在藩鎮時每次作戰,如果將領戰死疆場,所屬士兵也必須與將領與陣地共存亡,如果生還就全部殺掉,名為「跋隊斬」。


清末大學士王文韶,綽號琉璃貓。


占坑

祖珽,馮道,徐階


推薦閱讀:

你對楊絳逝世有怎樣的感受,如何評價她?
有哪些別人覺得顏值高而你不覺得的名人?
章子怡和撒貝南之間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一夜成名的感覺是怎樣?
余文樂結婚了,你有什麼想說的?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名人 | 歷史謎團 | 歷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