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特朗普真的實施了減稅政策,美國和全球經濟會有什麼變化?


特朗普一系列政策的國際間競爭加劇的後果。原有的工業化國家數量有限,而中國崛起讓世界上工業化人口的數量大大增加。以往的美蘇爭霸是市場經濟道路和計劃經濟道路之爭,市場經濟最後輕鬆勝出。而這一次中美之間的競爭是一黨制下的市場經濟對多黨制下的市場經濟之爭。中國政府政策連續,美國政府政策經常變化。兩種制度都有好處。前者如果走對了,形勢大好,如改革開放;如果走不對,也可能誤入歧途,如大躍進。後者的制度優勢則是善於糾偏。不會一路向左走到黑,也不會一路向右走到黑。特朗普的政策上不知道是能繼續執行至少7年還是再過3-4年就可能被廢掉。因此,對每一次「美式改革」的影響需要冷靜看待。

在目前世界各國競爭的背景下,各國政府的日子都越來越難過。債台高築是世界的普遍現象。在07-09年,歐洲曾經刮過一陣減稅風。從小國開始,最後一路減到德國。

為了增強對外國投資者的吸引力,英國日前提出減稅計劃,遭到歐洲大陸強烈批評。即將卸任的財政大臣奧斯本上周提議,將英國企業所得稅從目前的20%降至15%以下。其實英國早就是高稅收歐洲大陸的剋星了,奧斯本已計划到2020年將企業所得稅逐步降至17%。按照奧斯本的設想,英國企業所得稅要降至與香港和新加坡同等水平,甚至接近愛爾蘭的12.5%,這在英吉利海峽對岸的歐洲大陸掀起軒然大波。德國財長朔布爾立即指出這是一場「打到底線的競爭」,認為任何稅收政策競爭必須「公平」。歐委會經濟事務委員莫斯柯維奇警告,「不要在我們之間開展稅收政策的惡性競爭」。法國財長薩班向英國喊話,「無論你們在不在歐盟,我們所有人都要採取友好姿態」。至於法國人理解的「友好姿態」,就是威脅中止所謂「金融護照」談判(即允許英國銀行在歐盟範圍內自由開展業務的許可)。薩班說,英國減稅行動「當然不會改變金融護照本身,但也不是一種好的啟動談判的方式」。薩班的威脅口吻再明顯不過了。
面對英國旨在促進增長的減稅措施,歐洲大陸的本能反應不是爭相效仿,而是向英國發出警告,這種現象很不好。法國和德國企業在本國繳納的所得稅分別高達33%和29.65%,其實法、德企業可以從英國減稅政策中獲益。現在的問題是,由英國減稅引發的歐洲大陸狂躁情緒有可能擴至其它領域,如切斷歐洲大陸與英國金融服務市場的准入渠道。法國希望英國脫歐能創造機會,讓巴黎成為新的歐洲金融中心,吊銷英國銀行在歐洲大陸的金融護照顯示有利於法國實現這一目標。德、法領導人或許希望通過恫嚇手段迫使英國放棄減稅行動,然後繼續分享英國的金融技術訣竅。這是英國新任的梅首相及財長哈蒙德要應對的挑戰。

單獨的減稅政策也並不一定能夠挽救經濟,還需要多種政策形成合力。特朗普減稅只是很多政策中的一項,我們可以對這些政策綜合起來看。

首先,共和黨的減稅政策是和減福利同步的。政府不再收那麼多稅,同時也要相應的減少福利。這樣的政策是有利於高收入群體的。在原有政策下,高收入人群需要承擔更多的稅來供養低收入人群。政策改革避免了低收入人群從高收入人群身上收福利稅的局面。其目標是為了讓美國能夠更多的吸納高端技術人才,避免低端產業人口大量移民美國。

其次,美國對國內企業減稅,是以準備對特定國家增稅,提高貿易壁壘為背景的。這樣,企業的總成本能夠略微降低,同時達到避免某些國家的產品大批量湧入的目的。這樣的政策對中國、墨西哥及其他幾個對美貿易頻繁的國家而言是很不友好。美國減稅能夠直接吸引更多的投資,讓留戀美國市場的企業更願意將生產基地設立在美國本土。

再次,特朗普更換了美聯儲主席,明年準備開啟加息進程。分分鐘下一場貨幣戰爭一觸即發。人民幣如果不能同步加息,必然再次開啟貶值通道。

相比於美國,歐洲忙於英國脫歐,德國忙於政府更迭,整個歐洲缺少一個長期穩定的全球化戰略。日本隨著老齡化的加劇,日本製造最近又醜聞頻出。從全世界來看,只有美國和中國的政策相對更清晰。美國要加強製造業的競爭力、吸引高科技人才、利用金融優勢繼續剪全世界的羊毛;中國則要開發亞洲和非洲,斷掉歐洲的後路。現在歐洲人均GDP最高的英國即將完成脫歐了,義大利西班牙的人均GDP降到了只有美國的一半。

在美國各項政策的狂轟亂炸中,中國能不能持續去槓桿,避免外匯和房地產市場崩盤是極為重要的。


正好昨天宏觀的老師提了一句,大致引述一下:

川普不僅要減稅(減少財政收入),還要增加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財政支出),結果是財政赤字擴大,美國國內市場利率上升,美元走強,吸引外資進入美國,貿易赤字進一步擴大。( 這裡有個小問題,川普很有可能會實施限制進口的政策)

短期內這樣做有利於美國經濟發展,損害了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中國)的利益。
由於目前世界經濟發展主要依靠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高速增長,長期內這樣做將損害全球經濟增長,對美國也是不利的。


作為業餘經濟學愛好者,我恬不知恥的來回答這個問題。
個人認為短期內是可以提振美股,吸引相當一部分投資迴流,但長期而言其實是一把雙刃劍,因為減稅確實可以吸引一部分資本和人才,但是美國經濟的根本問題是稅收么?是產業空心化導致的高失業率,以及由此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問題,而產業空心化是美國在全球化大背景的幾十年里,過於貪婪的使用了金融、軍事和科技的霸權導致的後遺症。美國人缺的是美元么?是投資么?開玩笑吧,美國現在最大的問題美國人不為美國夢而奮鬥了!貨幣只是一種媒介,當今世界衡量一個國家的真正財富是什麼?是資源,尤其是掌握高科技的人力資源!而這些人去哪裡,哪裡毫無疑問就是世界的中心。
對比中國在全球化的體系里,本來就是一苦命打工仔,把家裡弄成血汗工廠和霧霾實驗室,而資本是逐利的,在美國他們永遠不可能像在中國一樣壓榨工人、工程師和程序員,而且美國減稅也不是長久之計,必然會帶來軍費縮減,戰略收縮的連鎖反應,好比七傷拳,先傷美,再傷中,這註定是一個博弈的過程,爭奪人才的過程,美國的優勢在於其全球影響力,硬實力、強勢的文化以及象徵自由的民主制度,而中國的優勢在於龐大的人口基數、更多更快的發展機會以及政府發展GDP的決心,如果真要死磕到底,倆誰先倒下還真難說呢[呲牙]


對於對抗經濟衰退或推動經濟增長,來來去去就是諸如改革、實施積極的或叫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實施積極的、擴張性的財政政策。
至於是實施三者、還是實施改革與擴張性財政政策、抑或實施改革與擴張性貨幣政策就需要看當時的具體情況而定!
如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美國經濟陷於滯漲,非但沒實施積極的貨幣政策的空間,反而要實施緊縮性的貨幣政策(通脹高達兩位數),能推動當時美國經濟增長的政策道路就只有改革與實施擴張性的財政政策。
時任美國總統里根就決定實施以供給側為重點的改革與以減稅為重點的擴張性財政政策。
而現今美國經濟不存在滯漲,通脹率極低,存在繼續實施擴張性貨幣政策的空間與能力,而且美國政府債務率較高了,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的空間與能力不大。
再加上像當前通脹率很低的環境不常有;未來也將再次出現像上世紀80年代滯脹的情況(個人預計在未來十年左右美國再次出現帶有高通脹為特徵的經濟衰退),那時候就不能實施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反而要實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推動經濟境長的就再次只剩下改革與擴張性的財政政策,而要實施擴張性的財政政策,財政政策就必須擴張性的空間。
假如現在美國政府真的實施以減稅為主的擴張性財政政策(其實就是寅吃卯糧),那麼未來美國真的出現以高通脹為特徵的經濟衰退時,美國面臨既缺實施擴張性的貨幣政策的空間,也缺乏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的能力,只剩下改革一條腿,這就比較慘了!
所以,我個人給美國及川普的建議是:要以改革和實施擴張性貨幣政策的兩條思路來解決當前的問題。


感覺減稅肯定於民生有利,但對經濟的作用不大,更多是個政治加分秀。
不僅美國,全世界都一樣,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問題,似乎真的難解。
關鍵是美國中下層,特別是傳統非大城市區域的就業與經濟發展問題。
這也是全球化發展下,歐美等國家共同面臨的大問題。即一般的傳統製造業及工作崗位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從而造成歐美國家中及下階層的工作機會與收入減少。
不過,特總統的加大基建投入與限制非法移民,確實是個正解。


川普的減稅據說要降低20%之多,即從35%下降到15%,如果這樣,意味著企業的利潤將會增加近30%,對應股市和經濟都會是一個正面的影響,比如股市可能會上漲10-20%甚至更多。(具體是下降多少,還沒有非常明確的數據,但根據他的說法,10-20%應該是有的)

但減稅的直接負面效果就是政府赤字如何解決,目前來看最大的可能應該是強迫美國企業將海外利潤迴流並徵稅(通過稅收和各種手段),同時由於股市上漲,將手中的部分企業股份出售(08年金融危機時變相購入的),應該可以解決大部分的赤字問題。
如果川普更強調小政府和獨立化,那麼收縮軍費開支,也是可能的。

這個政策對於美國可能是利好,但對於其它國家,可能是致命的。因為大量美元的迴流,以及製造業的吸引力,會使得資本大量從國外撤回,造成各國經濟動蕩,是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當然如果說一下就把稅降這麼多,可能性也不大,畢竟步子大了,容易扯著蛋,但資本或者政治有時候不是看你步驟,而是關注你的目標或者說結果,以及為了達到對應目標的決心。

如果川普能證明自己減稅的目標及決心,那麼意味著美股將會持續很長時間的高點,而資本迴流又會給股市帶來更多的資金,就形成一個正向的反身性。

這件事的不確認性非常高,第一競選時的言論是一回事,真正上台後落地又是一回事,第二如果美國真的實施這個政策,意味著海外大量資本的迴流,基本上所有國家都受影響,甚至是嚴重的經濟波動,難道美國想與全世界所有的國家為敵嗎?

我是華麗的分隔線----------------------------------
終於特總實施了減稅政策,接下來通過應該也是大概率事件,只不過最終減稅只是從35%降到21%,比上台時的宣傳要低,但也仍然算是達到了承諾。


減稅這個事,對美國和日本是最有利的,為什麼這樣說,是因為基本的商業規則,美國利用這個規則剪羊毛,是個陽謀,就算看明白了,也沒辦法阻攔。這個商業規則就是減稅時,最有利,最受益的是有品牌影響力和定價權的企業。我來打個比方吧:

現在一雙一般的Nike鞋子大概是500元左右,李寧的一般鞋差不多250,就按這兩個價格進行估值,為了便於理解,不做非常詳細的財務計算,只大概計算一下。假設減稅比例相當,Nike一雙鞋子按500賣,可以拿到額外的50元利潤,對應李寧就有25元。那麼現在考慮降價,Nike說我降40元,多出來的10元利潤我自己留著,李寧也按同樣的策略,降20元,多留5元利潤。那麼對於購買Nike的老用戶,可能會因為Nike降價40元多買一雙,但不會因為李寧降價20元買入李寧,但反過來,李寧的老用戶可能會因為Nike降價買一雙,而放棄李寧的一雙甚至兩雙鞋子。這個涉及到行為經濟學等一系列分析,不展開說了,但大家應該有這種體會。就像雙十一降價打折,往往都是大品牌的天下,完全沒有小品牌的身影。

因此減稅,是給擁有品牌溢價權的企業搶佔市場的機會,而這類企業美國和日本最多,中國還處於發展階段,相對來說,受傷可能會很大。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每次金融危機後,財富都會更加集中,因為富有者有更多的機會和準備搶走貧窮者的資產。


【關鍵詞】市場活性、流動性、流轉中心

【邏輯】

US對內(美國國內的影響):

增加消費動力—增加產業動力—增加就業

—增加產銷動力—流動性—增加市場活性

—增加產業資本流入

—搶佔或增強流轉中心(以產業方式)

—反應到貨幣上就是,主權信用增加,則貨幣增值

—則增強美元價格或為增發的美元賦值(以金融方式)

—進一步搶佔或加強流轉中心地位(以貨幣方式)。

US對外(各國國內的影響):

破壞行情,強迫各國為了保住資本出逃減少稅率,或限制流動性

—刺激和反饋到產業

—刺激和反饋到生產、消費、就業等

—市場活性降低

—導致流動性減弱、總量減少(以產業方式)

—導致為保證流轉中心地位和流動性需要更多財政壓力

—導致對內發債或貶值(以金融方式)

—為保證匯率,防止對標一攬子貨幣貶值,則購買和持有美元;

—則進一步失去或削弱流轉中心(以貨幣方式)

總體上:US以暫時的財稅損失來換得長期的未來,手法是:搞亂市場,趁機牟利

簡單例子:

一條街有X個理髮店,有錢人看這塊市場可以。

於是這個有錢人開了一家裝修不錯的店,惡意降價。則其它店也受不了客戶質疑跟著降價,否則客戶都跑了。然後大家一段時間後發現這個好痛苦,被擠垮或慘淡經營,能咬牙堅持的也忍不住希望和談。

然後這條街的理髮店事業都是他的,或明顯受他控制的。

他可以重新規定價格,也可以低價收購倒閉的店,也可以控制其他店攻擊不聽話的。

就算有1、2個夫妻店不倒閉,也無所謂了。

因為,此時的這個有錢人深信:大勢在手,天下我有

【聲明】非經濟專業,如理解有誤,歡迎指正。


美國減稅可沒有那麼容易,聯邦的預算都很難砍,國會也未必同意,總之有可能就是說說而已,實施難度極大。


美國的目的很明確了,川普先是明確阻止低端人群移民,減稅就是吸引高端人群定居美國。川普的理想國就是一個人人富裕,沒有窮人的美國。嗯,十分理想化。

我只想說,做夢去吧。川普所有的政策都在激化美國國內不同階級的矛盾。美國大型的暴動,槍擊案,留學生被襲案多起來,很少人會冒著風險移民甚至去留學。美國短期最應該解決的是社會矛盾,槍支問題,而不是經濟問題。而且如果有過於偏向性的財政策略,反而會造成更大的社會矛盾和貧富差距,都是埋雷。

對全球其他國家的美資企業來說,是逼他們迴流。意思就是美國要自己關起來門來,不顧什麼自己的大國臉面了,也談不上什麼國際關係了,你國家因此產生了社會動蕩是你國家的問題。這樣的美國,最終只會產生一種情況,不按規則玩,全球多地政府明裡暗裡鼓動群眾抵制美貨。美國要閉門造車,要與全世界為敵。你以為以前世界其他國家會買你美貨,真的因為價廉物美?還不是因為美利堅這塊高高在上的世界第一有責任心的國家,民主燈塔,了不起的NASA(美國政府一直努力去做的,給全世界洗腦。),製造科幻的能力,給人們,尤其年輕人很多想像空間帶來的附加值。

現在這些苦心經營了多年的形象到川普都不要了,讓我想起了一個任性頑皮的老小孩。川普真的做到了!


美國減企業所得稅,中國肯定跟上。然後 最可能的結果是 中國的房產稅會加速推出


這個問題夠申請幾個課題,寫幾篇論文了,出本書了。。。我發現大家都喜歡問和回答比較宏觀的經濟問題,什麼中國經濟預測,什麼全球化趨勢。然而極少數答案能系統的分析一下,比如從減稅制度設計是怎麼樣,理論上有什麼作用,與之類似的減稅在歷史上有哪些強關聯的影響,然後對比當時和如今的全球經濟狀況(又要涉及到用什麼指標),然後類比推論出今天可能會產生什麼影響,還有哪些可能干擾因素沒考慮進去,這一思路考慮一下。天啊。。這得做多少功課。。反正我不敢一兩句話就回答這麼大問題。。。。( ⊙o⊙ )我選擇匿了


之前和團隊有做過這方面的研究,正好晚上有時間來回答一下。減稅是非常複雜的一件事,需要很多數據才能推演,這裡說的只是大概邏輯。

關於美國減稅這個問題,現在媒體報道很多,但看著都非常頭疼,因為沒有太多有用的信息。有用的信息應該不到20%。接下來我會先給出我的結論,然後在闡述理由,相關引用有時間下次再附在後面,有時間的朋友可以幫我引用找一下。

=====================================================================================分割線===========================

1.減稅政策只是劫貧濟富,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終還是美國中產階級買單。

2.減稅政策不會造成大規模企業搬回美國,也不會造成美元大規模迴流。

按照邏輯推理,減稅將導致企業利潤增加,然後企業投資增加,然後就業增加,然後百姓收入增加,然後消費增加。這就良性循環的推動了經濟增長。但這只是理論,法律落地產生的結果經常和邏輯推理相差甚遠。

首先我們看一下特朗普減稅法案從提出到通過的一些細節,從這些細節我們就能看到很多問題。

立法的主要工作是研究。研究法律出台產生的後果,然後得出各種數據,就像現在議案上的各種減稅數據,都是通過研究而來的。問題來了,是有由誰來研究這個法律,然後來寫提議的呢?

大部分工作是由華盛K街的智庫寫的(體系外的智庫)。說到這裡有必要闡述下研究立法機構了,她分為體系類的和體系外的智庫。對於我們的大中國來說,體系類的智庫就如社科院,體系外的智庫就如天則所。對於美國來說,體系內的智庫如國會研究局,體系外的就如K街,哪裡有好多好多好多的私人研究機構。在里根時代,大幅裁員智庫也就裁員了很多,有的部門多達1/3。對於他們的工資,10萬美元就非常高了,而K街的私人機構工資開的很高,特別是有國會經驗的人,工資就更高了。

眾議院和參議院的各個議員都有個辦公室,他們身邊都有一群助理,但大多都是小年輕,他們對制定這麼標準的法律沒有太多的經驗,所以大部分研究都是華爾街的各位大佬地下的研究機構做的。(有貓膩)。

所以,一份法律出台,要知道他的目的,就要看寫提議出的人是誰。

在投票那天,少數黨的領袖說了這樣的一句話,在投票前四小時,他們才拿到最終的議案。400多頁,少數黨申請延遲一天投票,被否決。(像不像 紙牌屋的情節)。

後來,David Stockman (里根政府時期預算部部長)對這份議案分析,寫了幾篇文章,文章中他把減稅法案中每個數據是誰提出的?目的是什麼?都有分析。(後面有時間我把文章轉過來)他得出來一個結論:法案忽悠中產階級的人去買1萬多億美元的債務,去給1%的人發獎金。這個就是核心,其他的那些都是說給選民國會聽的。

1.4萬億的減稅有1.3萬億是給企業減稅,剩下的3%才是給中產階級的。這個是這份議案的核心,其他400頁全是障眼法。這其中的3%中的80%又被3.3%的大佬拿去。老百姓是不幹的,但是議案在減稅中有很多修飾性東西。具體的數據後面有時間分析。說多了都是淚。。。。

ECI在8月有個調查,跨國公司平均上交稅收在16%。

CNN調查25%的跨國公司給美國上交稅收為0,如GE。

有很多地方都是稅收天堂,如愛爾蘭,盧森堡。稅收都不到10%,愛爾蘭很多只有1%。

這樣的稅收優惠,對於他們來說,沒有多大吸引力。

因此,資金迴流還有待其他數據來推演。

剩下的,全球經濟分析,有時間再來。

(我們很多評論都是一抹黑的評論)


說說我的觀點吧,這個新政不新,很多人都說跟當年裡根總統的新政有相似之處,在我看來也差不多,只不過呢,人家既然知道里根當年面臨的問題,也知道里根新政出台後的成效和弊端,當然會考慮到由此產生的負面影響,是有counter plans 還是可以放著不管也無所謂(不是所有措施都會公佈於世的)他們會想的嘛。畢竟川普是做企業出身的,能解決企業收入問題就能讓企業解決工人的收入問題,上次賣飛機事件大家也都看出來川普會賺錢了吧。另外,唉,算了不說了
以下是原答案

……………分割線………………
一般人的的智商、信息更新率、看問題的眼界、預見性跟美帝總統的智囊團比起來還是有差距的,美帝出台任何政策都是由一群高智商而且信息更新很快的群體集體決策,所有大政方針都是經過難以想像的縝密思考、各類可行性分析和預測、對比和辯論才做出來的。

我們在這裡三言兩語,只能對其做一些很粗淺的評論。我不贊同沒事就diss人家絞盡腦汁才得到的成果的做法,這樣不對。


美國稅改政策包括:

1 企業的最高稅率從目前的35%降到20%

2 個人所得稅最高邊際稅率,則從39.6%降低到35%

3 其他不同檔次的個人所得稅也有顯著的下調

4 大幅度地簡化稅收制度,從七個稅率級簡化為三個

5 美國人在全球哪個角落賺錢都要交稅,現在只交當地所得稅就可以了。

最後一個改變非常重要,它鼓勵那些在海外賺了錢的人,把錢拿回到美國去消費、去投資、去從事各種各樣的經營活動,這樣就能夠進一步增強美國企業的活力。

特朗普自己是成功的房地產商,他知道35%的稅收意味著什麼,如何分餅決定餅的大小。當人們知道自己能夠佔有的剩餘收入增加了以後,他們工作的積極性就會改變,那麼餅就會變大,最後無論是企業、個人還是政府,所分得的餅就會越多。

稅收的下降激發了企業家的活力,增大了生產和私人的投資,產能的利用率也逐步升高,生產逐步擴大,崗位需求由此產生,就業率上漲,工人工資上升,個人消費上升,股票和房子的需求加大,帶動GDP上漲。

這時候配合著加息和縮表,美元匯率逐步升溫,出口下降,進口減少。這就是為何特朗普要去拜訪各國拉生意的緣故了,一方面要促進國內經濟,一方面又不希望產生太大的貿易逆差。

全球的經濟馬上就被美國給攪和開了,這不,英國跟著升息了么。德國法國紛紛抗議,他們受不了啦!可是中國非常沉穩,也許是按兵不動,也許是沒想好。

http://weixin.qq.com/r/6C6rs37EfyMArTrQ93v6 (二維碼自動識別)


以上只是我原文乾貨的一部分,想看全文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謝謝支持~


會增加跨國並且大量利潤留在國外企業的稅收,美國國內企業降稅將有利於投資。美國對其他以美元為錨的國家產生的影響可以看其貨幣政策。


步子太大容易扯著蛋


不少看空這次特朗普減稅計劃的觀點,基本都會提到以下兩點根據:
1. 」減稅+基礎設施建設」看起來不是開源節流,反倒像是節源開流。無疑會讓美國赤字進一步加大;
2. 如果減稅計劃對經濟復甦這麼有效,特別是對資金和就業雙迴流,為什麼奧巴馬不這麼做?奧巴馬也不是傻子。

對於#1,要理解特朗普政府的「開源」,需要全面看待特朗普的政策,而非減稅計劃。特朗普的阿拉伯之行與東亞之行,立刻讓自己的富裕盟友共同出資解決美軍的軍費開支,軍工訂單的增加還可以讓政府狠課一筆稅金。
即使單看減稅計劃,雖然稅率降低,但稅收的計算公式還有另一個因數,徵稅金額。一方面,海外資金迴流僅10%稅率,另一方面,公開各種類似banana紙的文件,斷絕投機取巧。對於企業,海外避稅的選項顯然不再那麼誘人。加上美企回國投資建廠(企業稅),就業人數增多(個人稅),甚至就業人員薪水增加(個人稅),都能讓徵稅金額大幅增加。如果特朗普賭對了,單單只是減稅計劃就可以達到減少赤字的目的。
至於「節流」,特朗普政府剛剛宣布推出聯合國的「難民」大會,我相信這是整盤大棋的其中一小步。特朗普從一開始就媒體上表現出對穆斯林難民、墨西哥非法移民和類似黑命貴團體的敵視或不屑。受過良好教育且子女優秀的特朗普真的是這樣的人嗎?至少商人不會看錢的膚色。現在作為政客的他這麼做是有目的的,就是要讓那些想來美國過大爺生活的人對美國望而卻步
過去美國的福利政策養了很多遊手好閒的無恥之徒。有整天在醫院隨便吃喝且囂張跋扈的人,有子女3+的無業單親媽媽住著政府cover月租和水電氣費的房子,卻毫無感恩之心無度用水用電的人。這類人在美國不算少數,砍掉一些福利,可以驅使他們不再好吃懶做,減少囂張氣焰。人都是犯懶,但社會政策可以決定一個人是否可以成為勞動者

對於#2,既然減稅這麼好,為啥奧巴馬不這麼做呢?因為奧巴馬出自民主黨,被削減福利的群體幾乎都是民主黨的基本盤,如何民主黨犧牲小我成全大我?同時我也不認為傳統的共和黨能完成這一步壯舉,因為政客都是虛偽有把柄的。共和黨這麼做,不僅會坐實「富人黨」的指責,而且負責制定減稅計劃的人也一定會被政敵攻擊到體無完膚,陳芝麻爛穀子的事都得翻十遍。
減稅必然是由特朗普這類的人來做。1. 整日被全民攻擊這是每天都在發生的事,nothing to lose;2. 共和黨甩鍋給特朗普,畢竟特朗普不算真正的共和黨人;3. 特朗普本來就是富人,自己都毫不掩飾地大談「I am rich」;4. 個性張揚的特朗普是一個希望能青史留名的政客,而非短視的政客,他看重的是未來,賭的也是未來。

總結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堅信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來推動各方面的變革,通過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來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經濟結構的優化和增長動力的轉換。小小的建築商人特朗普的減稅政策,絕對不會對中國經濟造成壓力


一.對美國經濟來說,稅改法案的通過,是重大利好!

1、很明顯,稅負降低後會刺激企業投資。作為經濟三大馬車之一的投資便有了最強勁的動力。

2、減稅有助於刺激居民消費。我們日常消費的每一項內容,大至買房,小到買包煙,吃碗面,都無處不充斥著消費稅,房產稅,增值稅,營業稅等等各種。只是有的是加成在商品成本裡面由消費者買單,有的是由服務或商品提供商負擔,但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終還是消費者買單。企業稅負成本降低,在利潤相同的情況下,價格下降的空間就更大。商品價格便宜了,自然買的人更多。這便刺激了經濟三大馬車之二的「消費」。

3、美國跨國公司的海外利潤迴流。這也是顯而易見的,本國稅負相對國外有了明顯降低,利潤相對更高,資本都是趨利的,都會自發湧向收益最大化的地方。


二、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早在稅改法案剛提出之時,德國法國就紛紛發表聲明聲稱:「此舉將對本國企業造成嚴重衝擊,德、法無法接受特朗普這麼大規模的減稅」。

在特朗普減稅計劃正式得到立法通過並落地後,全球主要經濟體,都將不可避免地跟進,有望形成一輪全球減稅浪潮。

三、對中國的影響

1、刺激在華的美國資本迴流。

2、資本外流的壓力。

3、人民幣重回貶值通道。

4、中國的資產價格泡沫可能被動萎縮。這裡的資產價格泡沫,指的是房價。

行政干預與嚴格的資本管制下,資產價格的破裂,發生的可能性很小。但是隨著美國經濟三大組合拳的持續施壓,中國資產價格泡沫,將持續承受被動萎縮的壓力。

這三大組合拳即是:加息+縮表+減稅。

四、留給中國的時間還有多久

此前不久,英國央行已經啟動十年來的首次加息。而就在本周,韓國央行亦宣布近六年來的首次加息。而老大哥美聯儲在本月也將完成本年度的最後一次加息,在次之前,參議院通過特朗普稅改法案,可謂時機正好。中國至今還沒有調整過基準利率,但在全球央行都在先後開啟加息通道的進程中,留給中國『獨善其身』的時間並不會太多。


美國要大量發行國債了,買還是不買這是一個問題。


會越來越成熟的,畢竟總統只能代表國家意志。


推薦閱讀:

不貪污的廢物庸官和能做事的貪官,哪種危害更小?
為什麼專制政府都喜歡控制性?
如何看待北京控煙與沙甸禁酒?
將不動產納入增值稅抵扣範圍,對地方政府和經濟實體意味著什麼?
武漢給大家的文化形象是怎樣的?

TAG:經濟 | 中國經濟 | 政府 | 金融 | 全球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