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育優秀的思考方式?改進大腦的學習訓練方法,提高思維能力和效率?
美國著名的認知神經科學家達瑪西奧(A.Damasio)在研究意識時感嘆道:還有什麼比「知道如何知道」更困難的事情呢?
若想有意識的培育思考方式,首先必須要對人類大腦思維的機理和工作過程有所了解;鑒於這個問題在哲學與科學上都尚未最終研究透徹,所以我們就從人自身對此的感覺和體驗上,以及已經被科學實驗證實的研究入手進行分析。
思考可以簡要的分成兩大類主要情景:
1、熟悉的場景和經驗。
這種情況下,在看似繁多複雜的工作任務中,實際上人並沒有進行非常深入的極限思考。這時所作出的選擇和執行的細節,都是依據自身和所處環境的經驗而做出的決定;而能夠做得有多好,取決於對整體環境的學習程度和經驗積累的深度。
即使再艱難的決定,也無非是在記憶中搜尋所有相關的、已知的細節,進行排列組合、權衡之後取最優解;而這時,會讓人感覺思考困難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涉及到的細節過多,排列組合的數量使人達到了大腦運轉能力的極限,需要將任務分解並落實到書面計劃之中,然後從主幹到末枝逐層逐個的去解決;二是這個決定涉及到的因素,雖然已知一點但卻是並不熟悉的,需要快速的學習並掌握才能解決;三是所有可能的排列組合中,並沒有自己想要的結果,只能退而求其次。
在這類情景中的思考若要變得優秀,通過不斷的深入學習環境中已知的細節和知識,熟練掌握之後變成了自己的切身經驗,就能輕鬆駕馭;依靠思維慣性就可以順暢的運轉,就像半自主的下意識運動一樣自然。
在自己所擅長或熟悉的領域,思考方式可能是很優秀的;但在陌生的領域,在沒有學習的情況下就會表現得很糟糕。例如一個經濟學家來到了生物學或者量子力學的會議上發表演講,他曾經引以為豪的、優秀的思維方式看起來就會像一個弱智;但若他有所了解和熟悉,即使不專業也會表現出機智。
從表觀上來看,似乎是思維方式導致了極大的個體差異,但實際上是取決於學習的方法和努力程度。
而學習方法在信息流動高度發達的今天,早已不是一個障礙,而是已知環境的一個組成部分。
以高考為例,理科中並沒有極度高難的知識點,但競爭逐年變得激烈,只能人為的將問題變得複雜,加入很多的變化、條件限制和誤導陷阱。但知識點本身卻是不可能發生變化的,畢竟知識是為了生活變得更美好而解決現實問題才產生的,不是創造出來逗自己玩的。此時有兩種辦法:
A. 了解這個知識點的前世今生,它是為了解決哪些問題才被發明出來的,是怎樣一步步的完善到現如今的程度,在實際生活中都是如何被運用的。知其所以然通透了,無論再怎麼變幻你也會認識它熟悉它,能夠解決它。
你想啊,一根鐵棍從高空落下砸到混凝土地面,在這個作用力問題中,即不需要考慮鐵棍的形變、原子間的力、作用過程的時間,也不需要考慮混凝土的強度、隨著作用力和時間的增長而變形破裂等現實中的複雜情況,完全都是理想狀態的高中題目再變也變不到哪裡去。
電場、電勢、電壓、電位、電平這些概念都是因何而起?如果你了解了它們,它們就再也難為不到你;但若你只是認識它們而缺乏了解,那它們換張臉再出來就能把你嚇個半死。
文科也是如此,如果你帶著渴求和強烈的探知慾望主動的去了解,知識點就會像故事一樣深刻在你的腦海中,想忘都難。就像院里愛說的老大媽,誰家的狗狗和誰家的狗狗懷了第幾胎都會記得一清二楚,但你讓她背一本歷史書試試?
B. 我才不管你是怎麼來的有什麼用,我就是想解決你。
也有辦法,衡水中學,題型分解,暴力闖關。你一個知識點也不是孫猴子,能變哪去?總結分析出來10種變化,每種都做上10遍;100個知識點各10種變化,就做上10000遍,一直做到you服了me。但這種方法的不足之處是必須洗凈腦中雜念,要做到腦中只有題型和考試,才能有效的發揮。
2、陌生的場景、未知的事物與體驗,需要思考的甚至不存在於記憶和已知世界當中。
在這種情況下,思考終於到達了極限的臨界點,探索、培育和訓練優秀的思考方式對於突破來說,至關重要。
我們需要認識到的是,人只能使用過去的記憶碎片,去拼湊未來的景象,在已有知識進行無數組合的基礎之上,才能勉強獲得到一點點超出過去認知的情景。人類正是憑藉這一點點、一點點「超出」的積累,才發展出現今的科技水平。
人的想像力,實際上極其匱乏,根本無法想像出與記憶中的認知完全沒有聯繫的事物。
比如,回到幾千年前,說地球是圓的,這個問題能夠想像出來但理解不了,站在下面的人不就掉下去了嗎?對於引力,在當時沒有任何事物能夠體現出來這個特性,認知中不存在這一知識。
再回到幾萬年前,說機器人,這個既無法想像也無法理解,什麼是機器?鐵做的人……什麼是鐵?像石頭一樣硬的東西做的人……那叫人形石頭不是人,再說怎麼會動呢?關節裡面有軸承,四軸的、五軸的……..我扭扭你脖子看看,唉!怎麼不說話了呢?不是說你那個軸能轉一圈的嗎?
正在生火的原始人,「我思故我在......」,你是白痴嗎?把你烤了,看你還在不在?
我們閉上眼睛,體驗一下思考的過程:
A. 熟悉的問題:設定一個目標之後,你的意識在大腦的記憶中,主動搜尋合適的碎片來一步一步的組成可執行的計劃,間或衡量一下合理性,替換碎片或挪動其位置。
B. 未知的問題:設定一個目標之後,你首先嘗試用已知的碎片,看能否拼湊出解決方案;在嘗試未果之後,你的腦海中開始空白,只空懸著一個目標;稍後,你的意識無法在主動的控制下去搜索記憶,一個接一個的古怪念頭開始跳入被動的意識之中;每跳入一個你會權衡一下再否決,否決一個念頭之後,下一個又開始跳進來;你的目標越強烈,念頭的湧現和跳入越不受控制;跳到最後,就是一片焦急的空白,你感覺一直在涌並且要跳,但就是什麼都出不來;有時你會感覺到就要抓住那稍縱即逝的念頭了,但總是10抓9.9999空。
這其中的關鍵問題是,假如你僅有建造大樓的經驗和記憶的話,那麼你的古怪念頭只能是一個又一個奇形怪狀的大樓;之後,這些奇形怪狀的大樓又成為了你記憶的一部分,變成新素材開始湧現;但一直到最後,你除了更加奇形怪狀的大樓之外,還是什麼都沒有得到。
如果此時你還有關於飛機的知識,那麼你可能會得到一個長著翅膀在天上飛的大樓;若你又擁有輪船的影像,則可能會得到一個長著翅膀的船、托著一棟奇形怪狀的大樓在天上飛的情景。
以上的想像要說明的是,對於未知問題的思考,這個過程不受人的主觀意識控制,而完全是由潛意識所支配的。
在設定目標之後,潛意識就開始了自動的工作,其工作的自覺性和強度,隨著對所設定目標的渴求程度和慾望的強弱而變化。
所以,我們經常會聽到在睡夢中、或完全沒有在想這個問題的時候,突然跳出了靈感的故事。
在這個潛意識思考的過程中,可以被使用的素材種類無疑是至關重要的,素材越廣泛,組合出來的念頭就越多,出現合適靈感的概率就越大。
但這裡面又存在兩個新問題:
A. 潛意識基本上都會遵循你一直以來養成的思考習慣(潛意識也是你自己,只不過難以主動的控制),也就是說很難打破思維定勢,面對未知問題時,這是一個極大的束縛。在這種情況下,潛意識所提供的思路,可能是你連想都不用想就會直接斃掉的。越是循規蹈矩的人,在思考未知問題時,就越早的陷入焦慮的空白狀態。
B. 同時思考的因素越多,對大腦的要求就越高,通常情況下大腦的並行處理能力不強,開不了幾個線程。在絕對的清醒狀態下,注意力系統無法關注更多的焦點。
比如一邊開車、一邊接電話這件事:
1)在熟悉的道路上,通話內容是熟悉的事情,駕駛技能幾乎保持100%;
2)在熟悉的道路上,通話內容是陌生的事情,駕駛技能下降到80%;
3)在陌生的道路上,通話內容是熟悉的事情,駕駛技能下降到80%;
4)在陌生的道路上,通話內容是陌生的事情,駕駛技能下降到60%;
5)在陌生的道路上,通話內容是要求口算有前因後果的應用題、或者是必須回答一些邏輯問題,駕駛技能下降到0~40%;
(註:以上情景數據完全是主觀粗略估算,並無出處。)
對於思考來說,另外一個比較大的影響是,隨著人口數量的日益增加、社會關係更加複雜多變、瑣碎事件的干擾持續不斷、信息碎片無所不在等因素的侵襲,產生了現代社會最大的危害之一:慢性緊張和焦慮。
這使得身心充分放鬆,成為了一件困難的事情。人處於神清氣爽、耳聰目明的鬆弛而清醒狀態之中時,思考和記憶的效率是不言而喻的。
綜上所述,若想提高思維能力,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培育、針對性的訓練和改進,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幫助。
1、建構、改進、完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2、保障自身所擅長領域能夠做到優秀的基礎上,儘可能多的擴展知識面和技能,為潛意識思維活動提供更加廣泛的素材,以提高靈感湧現的成功率。
3、有意識的主動採用靈活多變的思維方式。
不陷入習以為常的慣性推動模式,360度全方位思考可能不夠。想像自己是一個球心,你的思維即可以向四面八方輻射,又可以站在球面的任何一個位置、以任意角度來看位於中心的自己。給予思維不受限制的、最大的靈活性,可以湧現出極具創造性、高品質的靈感。
4、訓練大腦的多任務處理能力。
可以從類似於一手畫方、一手畫圓的運動控制開始,雜耍表演者在這方面比較厲害。之後可以擴展到思維上,比如一邊看視頻記住裡面的對話、同時在腦中演算數學題;經過針對性的長期練習後,這方面的能力會得到明顯增強。能夠同時參與進思考的因素、線程越多,形成的排列組合方式就也越多,得到自己想要結果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例如,Office的設計師曾經說過,他需要在頭腦中想像一大堆盒子,同時在幾十個房間之中不停的移動變換位置;記憶大師們,則稱自己為腦力運動員。
5、鍛煉類似於夢境的潛意識情景和影像構建能力。
每個人可能都會有這種體驗,在清醒狀態下的腦海中構建複雜的情景時(比如一棟大樓、一座城市),因為注意力系統的存在而使焦點只能聚集在少數的細節上,焦點之外則是比較模糊的沒有完整的影像,無法兼顧里里外外眾多的零部件;但在夢中潛意識卻能輕易的整合記憶碎片,構建出細節清晰的完善場景。
特斯拉曾經表示自己擁有這種能力,很多實驗不需要具體的一步一步的去反覆嘗試;自己在躺椅上閉上眼睛,就能控制系統所需的各個零部件在腦海中不斷的組合、運轉、測試、完善,直至形成一個完美的方案;然後直接按照這個構想去實施,就能將有效的機器設備做出來。這個可能性是存在的,因為與其成就相比,特斯拉一直也沒有太大的團隊支持。
但在進入由潛意識主導的狀態過程中,如果沒有強大的自控能力和針對性練習,而保留一點點自主意識進行引導的話,則與做夢無異(睡著了),根本得不到有意義的結果;這類似於在睡眠癱瘓或夢魘中,努力的想要將自己叫醒的那一絲自主意識。
可能的理想狀態:
1、保持身體鬆弛但頭腦清醒,用主觀意識抑制住不斷跳躍湧現的潛意識活動;
2、然後努力停止主觀意識活動,進入思維空白狀態;
3、此時就像睡著了但又沒有真正的進入沉睡,這是關鍵的平衡點;
4、若能維持住這種狀態,就嘗試著慢慢的引導潛意識去構建自己想要的、全息影像的情景;
5、關鍵在於,這個時候一定要用非常非常微弱的主觀意識像一個旁觀者那樣,去觀察和引導潛意識,此時主觀意識就像完全不存在一樣;
6、若主觀意識哪怕稍微強那麼一點,也會打破這種極端微妙的平衡,而轉為了純粹的主觀意識思考,與清醒的正常狀態無異;
上面所說的這種潛意識構建場景的能力,可能更多的是完成創作和實施的細節,極大的提高靈感驗證和兌現的效率。可以嘗試一下,看能否在腦海中構建出一部零件眾多、能夠運轉的機器來,先用已知的、熟悉的設備來做例子。
6、尋找、練習、掌握和適應一種,能夠有效、快速的放鬆身心並集中精神的方法,使思維和記憶能力進入最佳工作狀態,事半功倍。
心理學家早已發現,當我們處在中等清醒程度時,能最有效地完成任務。因此,清醒程度是至關重要的精神狀態的一個重要因素。 實際上我們可以通過放鬆使自己產生α波,幫助人們學會放鬆的一個重要方法是,告訴他們什麼時候產生了α波,從而能夠熟練的進入並維持這種狀態。而現在,市面上還真的已經有了這種產品。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理查德·戴維森和同事們已經發現冥想對大腦活動的影響,可以降低應激激素水平,同時提高免疫力,他認為即便是一天只做三次冥想,每次只持續幾分鐘,對於非專業的冥想者也同樣能夠帶來益處。冥想的真實效果我們仍然不是很清楚,但能獲得更有效率的休息卻是我們多數人都能夠切身體驗到的,尤其是對處於雜亂狀態的大腦來說,能夠恢復平靜而清爽的狀態。
7、隨著腦科學研究的發展,未來可能會出現提高大腦基礎技能的方法。
例如在後天性學者症候群現象中,自閉學者、白痴天才的大腦不需要經過學習和訓練,即可激發出超凡的數學、音樂和藝術等才能;但是這種案例非常稀少,基本上自閉的還是自閉、白痴的還是白痴。
不過,這可能揭示出,像先天本能一樣,大腦的結構中還存在著一些我們尚且無法有效感知、激發和利用的、特定的處理單元。
如果科技發展到了,可以通過掃描大腦神經元的連接結構,而檢測出某個人哪一方面的處理能力更強,也就是說這方面的天賦更加突出;從而及早採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學習和訓練,那麼勢必會使得這一特長充分發揮,這也可以算作是大腦開發的一種途徑。
額葉、顳葉損傷病人,退行性腦疾,癲癇等案例的研究中,有很小的一部分病人表現出了類似於後天性學者症候群的現象,在沒有受過任何訓練的情況下,展現出了高超的繪畫技巧、宗教體驗感增強、對於數字或文字極度敏感等諸多異乎尋常的技能和體驗;但是,在病情繼續惡化之後,這些幾乎憑空出現的新技能又會消失。
梵高很可能是一個典型案例,因嚴重的妄想症而住進精神病院的他被診斷為癲癇;在對色彩異常敏感的同時,他對宗教的體驗感也極強,梵高每個周日會造訪三四家教堂;當了一陣神父之後被解僱了,據說是他的狂熱令人反感。
在科學家所作的一些實驗中,通過外圍磁場或經顱磁刺激等多種方式,人為的干擾與刺激額葉或顳葉,會短時提高被試者的感官靈敏度,對於色彩、影像、數字和音樂等在主觀意識上的體驗相較於平時會更加強烈。這意味著打破腦區之間的平衡,干擾或抑制某個腦區的功能,有可能會提升其它腦區的活躍程度。
極為罕見的超憶症(HSMA)現象,更是為大腦記憶的研究開啟了一扇探索之門;但目前超憶症患者的記憶過程無法區分主、次,重要的事情會淹沒在瑣碎的細節之中。
8、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努力是一切的基礎,無可替代。
-------------------------------------------------------------------------------------------------------
註:這個回答並沒有非常嚴謹的科學理論和實驗驗證支持,相關領域的研究依然困難重重進展緩慢,僅為思考如何更加有效的思考提供一種思路,望能理性交流與探討,謝謝!
反問題主,什麼是優秀的思考方式
謝邀。
多從別人的角度出發思考問題……實話實說,從我的角度來看你這個問題有一些投機取巧的目的存在。什麼是優秀的思考方式?比如在學習的時候,你不去玩手機,不去和別人聊天,專註於你看的書本效率自然就提高了,如果你這時候腦袋裡想的不是書本上的知識,而是想著我如何能優秀的思考,那就等於一點效率也沒有了。我覺得你要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堅持做下去,等到過了一定的時間你自然會發現自己有了一個質的飛躍,所以不要太急功近利。還有就是要勞逸結合,偶爾也要運動一下,不要太機械化,大腦血液流通暢快了,學習才有效率。
謝邀,最高票已經回答很完善了。補充一個,關於提高效率的方式:運動。
思維強化工具Instrumental Enrichment
天朝熱愛教育,
但是全世界2000家機構實施的教育體系直接被忽視了........唉 一到關鍵的教育投入問題,zf就萎縮了國內僅有一本1989年出版的介紹書籍《思維工具強化---佛斯坦智力開發課程》,找馬雲家可以購買,作者劉育明博士現在美國國家教育研究中心。跪求有識人士能夠出版或者發布相關教程,或者有教程者分享一下相關教程資料,起嗎可以讓天朝教育愛好者開開腦洞.........註:本貼即是介紹也是希望撒下個火種,希望可以燎原--------------------------------------------------------------------------------------------------------------------------------------------
矽谷巨頭為何偏愛以色列?聽聽FB、谷歌和微軟的高管怎麼說
作為一個國家,以色列誕生至今只有68年的歷史,但它卻已經享譽整個科技行業,成為了全世界最具創新力的科技中心之一,甚至吸引很多矽谷跨國公司趨之若鶩,在這裡建立了研發中心,並收購了大批的以色列創業公司。
目前約有300多家跨國公司在這個只有900萬人口的國家建起了研發基地,谷歌(微博)、Facebook微軟和英特爾都位列其中。
可是,究竟是什麼讓以色列成為了創新的溫床?上述美國科技巨頭的高管都在上周舉行的特拉維夫DLD創新大會上,向大約300名科技行業從業人員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谷歌開發者合作夥伴宣傳主管唐·道奇(Don Dodge)說:「我在谷歌的工作是在世界各地旅行,跟開發者、創業公司和投資者溝通。我去過世界各地,中國、日本、澳大利亞、歐洲各地、北歐,幾乎每個地方都去過了。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能像以色列這樣跟谷歌擁有相同的思維方式。」
「以色列真的是一個創業國度。你們像我們一樣思考,你們打破常規,創造未來。你們都充滿創造力。這真的很特別。」
道奇表示,
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等地都有成本更低的工程師,但往往都不如以色列優秀。「關鍵是創新、創造力、冒險精神,而且還要理解市場規律。這是以色列的優勢。關鍵並不是在於成本。」
英特爾獨創性合作夥伴項目(Ingenuity Partner Programme)總經理羅伊·拉蒙(Roy Ramon)表示,英特爾是以色列最大的僱主之一,在該國共有1.1萬員工。
微軟全球加速器總經理扎克·維斯菲爾德(Zack Weisfeld)表示,該公司25年前就在以色列設立了辦事處,如今在該國的研發團隊已經擴大到1000人左右。「這是我們在雷蒙德之外開設的第一個研發中心。」他說。
維斯菲爾德接受採訪時對BI表示,以色列正在發展很多「深層技術」。他還補充道,微軟希望與創業公司展開合作,還有可能收購在人工智慧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的創業公司。
亞馬遜和蘋果等公司也在以色列的研發中心開發新技術,只是沒有那麼大張旗鼓而已。
一位蘋果員工在該公司的位於特拉維夫以北約15公里的研發中心外面對BI表示,以色列的蘋果工程師正在為「iPhone 8」開發硬體。
蘋果赫茲利亞研發中心約有800名員工,這個研發中心已經創立約4年時間,部分職能由蘋果硬體高級副總裁喬尼·斯羅吉(Johny Srouji)負責管理。斯羅吉今年2月接受彭博社採訪時,曾經介紹了蘋果以色列研發中心的內部情況。
蘋果是在收購了兩家創業公司之後設立這一辦事處的,分別是2012年收購的快閃記憶體設計商Anobit和2013年收購的3D感測器開發商PrimeSense。蘋果此後還收購了以色列相機公司LinX。
知情人士表示,蘋果使用赫茲利亞的研發中心開發晶元、存儲器、攝像頭和無線技術。據《以色列時報》報道,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2015年訪問以色列時曾經表示,赫茲利亞辦事處是蘋果在全球的第二大研發中心。
亞馬遜也在以色列設有研發中心。
--------------------------------------------------------------------------------------------------------------------------------------------以色列以猶太人為主,猶太人同阿拉伯人實際是同人種同基因的,
阿拉伯人痴迷於伊斯蘭教!
40倍人口優勢的阿拉伯世界與以色列打了5次大規模戰爭!!
以色列的人口素質全球第一,猶太人全員平均智商110分。
因為他們極端重視教育!!!!
從小全員接受了思維強化工具Instrumental Enrichment教育。
--------------------------------------------------------------------------------------------------------------------------------------------
以色列弗耶斯坦教授及其認知結構可變性理論和思維工具強化課程
(2014-08-07 18:44:11)
標籤:翻譯自wiki 譯者 -石盤江
教育
魯文·弗耶斯坦
(Reuven Feuerstein)
魯文·弗耶斯坦(1921年8月21日出生於羅馬尼亞的布圖沙尼, 2014年4月29日逝世)是以色列臨床、發展、和認知心理學家,以其智力理論著名於世,認為「智力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改變的」。這個理論的基礎是人類智力可以通過中介干預而得到改變。弗耶斯坦畢生致力於發展和完善他的理論及其運用體系,包括:認知結構可變性理論,中介學習經驗理論,認知地圖,缺陷認知機能,學習潛能的動態評定法,思維工具強化課程,以及塑造可變性環境。這些相互聯繫彼此不可分離的理論和實踐,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系統開發學生認知機能和培養學生元認知能力的技能和工具。
弗耶斯坦是以色列耶路撒冷弗耶斯坦學院(The Feuerstein Institute[i],前身是國際學習潛能強化中心)的奠基人和主任。50多年來,弗耶斯坦的理論和運用體系在世界上8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臨床上和課堂上得到了廣泛地運用。弗耶斯坦關於智力可塑性的理論激發了2000多項科學研究和無數的有關不同人群學習的個案研究。一、理論和應用體系
魯文·弗耶斯坦有兄弟姐妹9人。1940年到41年入讀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的教師學院,1942年到1944年就讀於布加勒斯特的奧勒斯科(Onesco)學院。由於德國納粹的入侵,弗耶斯坦未及畢業拿到心理學學位就開始流亡生涯。1945年定居於巴勒斯坦後,他在那裡教授納粹大屠殺(The Holocaust)的倖存兒童,直到1945年。他在那裡看到那些家庭和文化在大屠殺中被摧毀的兒童們需要得到關注。這樣,他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關心流亡到以色列難民兒童的心理和教育的需要。
在就讀於日內瓦大學的時候,弗耶斯坦師從安德烈·雷(Andre Rey[ii])和讓·皮亞傑(Jean Piaget[iii])教授。他在那裡完成了普通心理學和臨床心理學兩個學位的學習。那時,心理學中有三個學派,即「心理分析學派,行為主義,和格式塔心理學」。他上過卡爾·賈施沛斯(Karl Jaspers[iv]),卡爾·榮格(Karl Jung[v]),巴巴爾·英海爾德(Barbel Inhelder[vi]),瑪格麗特·羅斯里·烏斯特(Marguerite Loosli Uster),以及勒坡爾德·頌迪(Leopold Szondi[vii])的課。1970年,在法國的巴黎大學(the University of Sorbonne)獲得發展心理學博士學位。他的主要的研究領域是發展、臨床、和認知心理學。
弗耶斯坦曾任歐洲青年阿利亞(為歐洲青少年移民服務的組織)心理服務處主任。這個職位負責把來自歐洲大陸不同地區的猶太青少年移民安置到以色列不同的教育機構接受相應的教育。1950年代,他參與了由數位日內瓦學派成員參加的一項有關摩洛哥人,猶太人,以及北貝(Berber[viii])兒童的研究。這些兒童一到以色列就需要接受一系列測量,包括IQ測量(智力測量)。他們的成績很差,毫不奇怪。然而,弗耶斯坦注意到,只要向他們提出問題,給以適當的中介干預,他們的成績就能夠顯著得到提高。
弗耶斯坦見證了許多這類移民兒童在得到額外的心理上和教育上的幫助和關注以後成績得到提高的情況以後,開始質疑智力的穩定性。「如果不先去測量兒童已經獲得的知識和智力技能,而是先去評估他們的學習能力,結果會怎樣?如果智力不是一種固定的特性,不是測一次就能定終身,結果會怎樣?如果智力是可以教會的,是一種學習的能力,結果又會怎樣?」正是有了這些想法,弗耶斯坦開始與傳統的智力理論分道揚鑣。今天,他的這些思想稱為動態評估(Dynamic Assessment).
弗耶斯坦一方面不斷收集資料支持他有關教育重要性的觀點,另一方面在輔導兒童的學校學業方面和幫助兒童在獲得高智商分數方面滿足兒童們的心理需要。「這個時期收集了許多心理學資料,這些資料為我發展文化差異的概念和文化剝奪的概念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有些當初被認為是無法教育的孩子通過弗耶斯坦的工作最終被正常學校接收而且學得不錯。這段時間他也開辦了一些講習班,提出了他有關認知機能低下兒童有潛力改變的假說。
他觀察到新移民學生來到以色列後應對不熟悉的環境產生困難,他稱之為文化剝奪。他區分出文化剝奪和文化差別。文化差別的兒童在其母體文化中獲得了適當的中介學習經驗(Mediated Learning Experience, MLE),在新的文化中面臨挑戰時能夠從容面對,適應良好,他們具有良好的學習潛能。然而,文化剝奪的兒童,由於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在他們的母體文化中,被剝奪了中介學習經驗,或者表現出學習潛能的降低。
人們比較過弗耶斯坦的理論和俄國心理學家維果斯基(Lev Vygotsky[ix])的理論。維果斯基認為兒童與其世界的相互作用是由其所屬文化提供的符號工具作為中介的。像這位社會心理學家一樣,弗耶斯坦幫助人們更進一步地了解了人類的認知機能,如邏輯記憶、主動注意、分類知覺、和自我調節行為。弗耶斯坦用中介學習經驗理論彌補了這個理論的缺陷,認為人類中介者起著最主要的作用。弗耶斯坦認為,所有的學習活動可以分為直接學習和中介學習。由另一個人所中介的學習對兒童來說絕對是必要的,因為中介者幫助孩子獲得必要的學習技能,使其能夠有效地直接學習。
儘管弗耶斯坦提出了中介學習經驗理論,其核心是認知結構可變性理論(Structural Cognitive Modifiability), 該理論解釋了缺陷認知機能的可變性。弗耶斯坦認為一個人的學習能力不僅僅由這個人的基因型決定,恰恰相反,可以通過中介的作用,對人的認知機能進行強化。「在認知結構可變性理論中,認知強化不僅僅是某個特定行為的發展,而是結構本質的改變」(即內部認知的改變而不只是外部行為的改變)。弗耶斯坦說他深受拉比謝內松(Rabbi Menachem Mendel Schneerson[x])的影響。
與過去的發展心理學家不同,弗耶斯坦理論的中心是正常兒童相對於認知機能低下兒童的發展。皮亞傑認為,正常兒童通過自身的自然活動和問題解決的經驗,心理和智力就會逐漸向邏輯和抽象思維的方向發展。弗耶斯坦的工作和研究說明,對所有兒童、特別是幼兒和認知機能較低的兒童的教學的關鍵在於中介關係。
二、認知結構可變性和中介學習經驗理論
弗耶斯坦最重要的理論就是認知結構可變性理論。
認知結構可變性理論起源於弗耶斯坦對認知機能低下兒童的興趣。他發現許多這樣的兒童通過認知活動能夠改變自己,使自己適應社會的需要。他通過與這些兒童的工作,確信人類的認知結構的確是可能改變的,於是他著手收集資料,尋找這種可變性的理論依據。通過幾十年的工作,認知可變性理論得以建立起來。 這個理論的建立,幫助其開發出大量不同的認知強化課程,而這些認知課程,又反過來成為這個理論的支柱。
認知結構可變性就是「人類改變或者矯正其認知機能結構從而適應不斷變化的生活環境的要求、獨特的自然傾向[xi]」。這種改變的能力與兩類人-環境相互作用的方式有關,即直接學習和中介學習,二者均與不同的認知機能的發展以及高級心理過程的發展有關。
弗耶斯坦認為人類的發展不只是生物學意義上的生長,也包括社會文化方面的發展。認知結構可變性理論起源於兩個概念—結構和可變性。弗耶斯坦把這兩個概念看成是心理和認知結構的行為表現的主要原因。認知結構可變性理論產生於三個不同的方面:
1. 人類是生物學上的、社會-文化方面的、和中介學習經驗三者之間相互作用的產品;
2. 典型行為代表著機體的某種狀態而非機體之特質,這一點導致有關智力的一個新的有關機體適當性的定義;
3. 通過內部和外部的行為,產生新的認知結構,新的認知結構的產生導致大腦的可塑性。
認知結構可變性理論基於人的成長的概念,人的成長是人類進化的特徵,是人的認知潛能轉化為推理能力的特徵,同時也是不斷探索、解決由於周圍環境引起的不同問題的特徵。
認知結構理論的中心是中介學習經驗理論(Mediated Learning Experience, MLE)。弗耶斯坦把人類認知結構的可變性歸因於人類的中介學習經驗。中介學習是人類交流的典型渠道,具有人類結構化變化的獨特特徵。弗耶斯坦提出了許多概念化的工具,比如認知地圖,認知機能缺陷,以及過程定向等等,用以標示和規範認知結構可變性理論的運用領域。
在學習理論中,有兩個重要的理論模型:一個是行為主義的刺激-反應模型(S-R, Stimuli-Response),另一個是皮亞傑的認知模型,即刺激-機體-反應模型(S-O-R, Organism)。
弗耶斯坦的中介學習理論來源於皮亞傑的認知理論模型。該模型在刺激和機體之間以及機體與反應之間個加入了一個人類中介者(H,Human),成為著名的S-H-O-H-R理論。弗耶斯坦把中介學習經驗定義為人與環境相互作用的品質。「中介學習經驗把塑造認知過程作為文化傳遞的一個副產品,其遠遠超越於一個教學模型,」。在中介學習經驗理論中人與環境的相互作用,通過一個人類中介得以實現。這個中介的意圖就是把皮亞傑學習模型中的三個成分通過一種有意義的方式轉化為一個相互協調的整體。弗耶斯坦把重點放在人類中介或者稱為「H」上。中介學習經驗與產生中介交流的語言或者內容無關。
弗耶斯坦認為中介學習是人類交流所特有的屬性,是人類自主可塑性的決定因素。中介學習經驗在人類進化的趨勢以及人類心理(認知)機能的變化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缺乏中介學習經驗就會剝奪機體的自主可塑性,從而導致缺乏或者降低機體的認知可變性。
中介學習經驗理論探討的問題是,不同認知發展的本源是什麽?這個問題包括研究機體(學習者)和環境(學習經驗發生的背景)。機體方面包括遺傳,成熟水平,以及其他方面;環境因素指的是可感知的刺激,社會-經濟地位,及教育機會。這個理論暗示著人類的認知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有遠因(不同環境引起的反應的因素),而中介學習經驗則構成認知發展的近因。
中介學習的產生需要有一個中介者的參與,這個中介者可以是幼兒的看護人,可以是家長,也可以是老師,等等。中介者介於刺激(或者學習者的反應)和學習者之間,目的是向學習者中介刺激或者反應。這個干預就是中介。中介者(最初是母親或者奶媽)通過改變刺激的強度、背景、頻率、或者呈現的順序來改變給兒童的刺激,引起孩子的注意和感知。如果提供的中介經驗不適當,就會造成認知機能發展障礙。
學習潛能的動態評定和思維工具強化課程的臨床經驗為弗耶斯坦給缺陷認知機能分類提供了依據,他的分類包括心理活動的輸入、加工、和輸出階段。心理活動的缺陷可能在其中一個或者所有階段發生,但是不會在所有的時候所有的條件下在所有階段都發生。
三、認知地圖
動態評估過程的另一個重要概念就是需要理解作業的特性和個體操作之間的關係。認知地圖借用多個參數來描述人類的心理活動,使人們能夠對個體的操作進行分析和解釋,找到問題的所在,並在相應的方面誘發必要的改變。把握這些參數在主試和被試的交流過程中非常重要。認知地圖有7個參數:
· 心理活動的內容
· 認知階段
· 表達心理活動的渠道或者語言
· 心理活動所需要的認知操作
· 複雜性水平
· 抽象性水平
· 心理操作的效率
認知地圖是動態評估過程和運用學習潛能動態評定法(LPAD)的重要成分。認知地圖反映在LPAD工具的構造上,也反映在主試為被試選擇測量工具、決定測量時間和對同一個測量工具關注的程度,以及選擇中介的類型和中介的性質方面。
四、動態評估:學習潛能評定法
學習潛能評定法(LPAD)是一個以認知結構可變性理論為基礎,評估認知潛能的動態的探索方法。潛能(propensity)代表著獨特的動態的變化過程,這個動態過程與弗耶斯坦關於智力本質的概念是一致的。在他的理論和測量方法學上,智力是「個體在向較高水平的適應過程中所經歷的變化的潛能」。這個智力定義強調了變化的重要性,也區分了弗耶斯坦對智力的認識與把智力看作是一種客觀實體的理論之間的差別,後者認為智力的本質是可以度量的、可以預測的、而且也是固定不變的。 學習潛能評定在測量側目的、功能、和方法上與傳統的、靜態的、心理測量學的方法有本質的差別。
五、智力測量與動態評估之間的差別
動態評估的中心是接受人類認知機能可變性的觀點,而不是把智力或者認知機能看成是固定不變的。學習潛能評定工具的目標在於試圖克服標準化測量的局限,通過觀察兒童的作業過程,為推斷兒童的認知機能發展是否適當提供依據。學習潛能評估的有關問題是:
1. 是否觀察到被試有其它的缺陷影響其認知操作?
2. 被試是否願意改變所觀察到的缺陷?
3. 被試在多大程度上會有所改變?
4. 誘發兒童達到所期望的變化需要什麽樣的投入(訓練的內容,反應的通道,心理活動的階段)?
5. 需要投入多少才能達到所期望的變化?
6. 在多大程度上能夠保持這種變化?
7. 通過中介強化所引起的在某一個方面的變化能夠在多大程度上遷移到別的方面?
在動態評定中對被試的反應在三個水平上進行分析:(1)表面機能水平的評估;(2)探索提高被試表面機能的條件;(3)評估被試的可變性-- 通過給被試提供有關認知機能和方法的中介干預,誘發被試認知結構方面的變化,隨後評估這種中介運用於被試思維過程和表面機能的效果。
弗耶斯坦和他的同事們認為在某些時候和某些條件下常規的智力測量是有用的,比如,需要把個別兒童的操作和常模組的兒童的平均水平進行比較,才能確定這個孩子的起點,隨後,根據兒童在這個起點水平的操作,做出培訓補償的計劃方案,使其儘快達到正常兒童的水平。另外,在團體課程設計、課程開發、以及團體心理和教育特性的研究方面,常規智力測量也是必不可少的。
認知結構可變性理論以及理解學習潛能需要對評估有一套不同探索方法。大量的研究表明與傳統評估有關的一些假設是難以成立的,這些假說限制了大量的兒童、青少年、以及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機會,限制了他們從心理治療或者行為治療中獲益的機會。也就是說,我們需要一種對被試進行叩問的方法,找出怎樣才能對他進行教學,怎樣才能揭示出他的學習潛能,怎樣才能讓他能夠運用它的學習潛能;我們不只是要知道這個他能不能學習。
在動態評定和傳統測量中主試向被試提出的問題有所不同:
動態評定的問題是:
傳統測量的問題是:
1. 這個人的最佳表現是什麽?
1. 這個人的典型表現是什麽?
2. 他能學習什麽?
2. 他知道多少?
3. 通過什麽樣的教學才能幫助他達到預期的水平?
3. 他自己獨立地能夠學得多好?
4. 過去的學習在哪些方面有缺陷,怎樣矯正那些缺陷?
4. 他哪些學習的內容還沒有掌握好?
學習潛能評估的方法有兩個顯著的特徵:(1)把人的思維、感知、和學習當作是一個流動的過程進行評估;(2)仔細制定認知原理和認知過程的教學計劃,並對教學結果進行有效地評估,看看教學活動是不是使被試發生了改變,在遇到類似問題的時候是不是更有能力、更有效率解決問題。評估過程的目的是:
1. 找到被試已經發展好的認知機能
2. 診斷出被試有缺陷的認知機能
3. 評估被試對於認知原理和認知方法教學的反應
4. 估計出克服其認知機能缺陷需要怎樣的投入和需要投入多少
5. 讓主試和被試感受應對不同類型作業的過程
學習潛能評定法的工具材料是根據特定的方法設計和選擇的,這些特定的方法需要有理論上的和方法學上的指導,並且運用適當的工具,因為:
1. 每個工具需要運用一個或者多個重要的認知過程
2. 每個工具有一系列作業構成,代表著特定認知機能的廣泛範圍
3. 每個工具的作業和材料對被試具有內部吸引力、有趣味、有一定的難度,正好需要主試進行中介干預
4. 這些工具已經在動態評定中使用多年,而且被用於大量不同的被試,經過實際的檢驗,適合於用作評估學習潛能的工具
5. 完成這些工具所的作業,需要運用不同水平的高級心理過程
6. 這些工具的內容得到了適當的控制,被試的機能不依賴於他們對作業的熟悉程度和先前已有的知識
7. 工具所需要的心理通道廣泛,包括語詞的、數字的、圖形的、以及感知觸摸的通道
工具的構成反映出學習潛能評定的目的和目標,強調的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而不是傳統測量那樣的靜止的過程。與傳統測量相比,動態評定的工具有四個基本的變化:
1. 工具的結構:在完成每個工具作業的時候,被試有機會運用其認知儲備和策略解答問題(主試只是觀察)
2. 被試和主試的交流:主試積極主動地、以干預者的姿態運用工具,提供中介,積極主動地與被試交流,提供強化和反饋
3. 由結果定向到過程定向的轉變:學習潛能評定法由強調結果轉變到強調過程,就是說,尋找被試成功或者失敗的原因
4. 結果的解析:在學習潛能評定中,總體的評價或者一般性的評價分數不受重視;重要的是尋找被試的最佳認知機能和詳細的、有關其認知操作的特徵圖,通過這樣的特徵圖來描述被試的認知機能和機能缺陷
每個工具是根據相同的結構原理構成的,解答所選擇的作業、問題、或者問題情境,不僅需要特定的解決問題的行為,而且需要通過運用有關的認知操作掌握特定的認知原理。所謂認知操作可能是分類、排比、排列、邏輯運算、類比或者演繹推理、或者任何其它的心理操作。要想適當地運用一個心理操作,需要依賴於個體先前的認知儲備、以及個體的態度和動機方面的因素。給被試呈現作業的語言或者認知通道可以是圖像、數字、圖畫、圖形、語詞、或者邏輯-語詞運算符號。
根據作業所側重的心理通道或者所需要的心理操作,動態評定工具可以分為以下幾類:點的組織和複雜圖形測量主要注重於被試的視覺-運動機能和知覺組織機能;位置學習測量、平板測量、聯想回憶、16個詞的記憶測量側重於記憶,當然也包括學習的成分;瑞文漸進矩陣(彩色的和標準的兩種),以及弗耶斯坦他們自己根據瑞文測量開發的B-8 到B-12的測量變式,心理表徵設計測量,數字漸進測量,和組織者測量,需要高級認知過程和心理操作的參與。
每套測量工具由易到難,開始給被試的是簡單的問題,通過提高問題的新穎性和複雜性問題的難度逐漸提高。同一套工具較後面的問題慢慢地產生多樣的變化,比如變換問題的情境、變換客體之間的關係、變換問題呈現的語言(通道)、變換解答問題所需要的認知機能、或者心理操作。
認知結構可變性理論、中介學習經驗、認知機能、和認知地圖之間是相互聯繫的,它們之間是一種動態的、可變的關係。認知結構可變性理論是一個總體的理論框架,認知機能用於描述所觀察的個體或者學習者心理操作的質量,認知地圖描述主試和被試相互交流的本質。運用學習潛能評定需要在理論上和實踐上不斷地和靈活地運用所有這些成分。
六、弗耶斯坦思維工具強化課程—標準課程和基礎課程
弗耶斯坦思維工具強化標準課程是一個認知干預或者稱認知強化課程,適用於個別化教學也適用於課堂教學。弗耶斯坦揭示了使其工作根植於教育活動的特殊教學法(中介學習經驗)的需要。為達此目的,他開發了14套紙筆作業(也稱工具)。這些作業由易到難,與任何具體的學科內容無關。作業設計給經過適當培訓的教師用於提高學生的認知機能和培養有用而又有效的思維習慣。如果孩子在某種認知機能方面表現較弱,教師或者其他人就應該提供專門的中介干預,幫助其正常地發展。
1、弗耶斯坦思維工具強化的標準課程
弗耶斯坦思維工具強化標準課程的目標是矯正基礎思維技能的缺陷,給學生提供作為獨立的學習者所必要的概念、技能、方法、操作、和技術。這套課程旨在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次認知能力。由於這套課程與具體的學業內容無關,所習得的技能可以有效地遷移到所有的教育活動和日常生活情境之中。
迄今為止,這套標準課程已經在世界上成功地運用於:
· 作為學業成績低於智商期望的兒童、普通兒童、以及天才兒童的強化課程
· 為新移民和小數民族學生提供學習強化
· 在工業、軍隊、和商業領域作為在職培訓課程
· 為新移民和小數民族學生提供學習強化
· 為大腦受傷和精神障礙人員提供認知康復訓練
· 為新移民和小數民族學生提供學習強化
關於這個方法的有效性的研究曾在許多不同的樣本人群中展開,包括美國摩托羅拉(Motorola)公司的工程師,巴西農村社區的貧困家庭的學生,衣索比亞的聾啞、非文盲移民,以色列耶路撒冷的自閉症兒童和唐氏綜合症兒童,美國俄亥俄洲數學水平較低的學生,美國奧勒岡閱讀能力較弱的中年級學生,以及其他許多不同的人群。
弗耶斯坦思維工具強化課程也包括在美國教育部推薦的教育改革方案之中。由於這個課程的歷史悠久、應用廣泛,弗耶斯坦思維工具強化標準課程是研究得最深入的認知干預課程。已有1000多項有關這個課程的出版物,以及數百項有關這個課程在不同人群和不同訓練條件下的有效性的分析。弗耶斯坦思維強化課程適合於學習能力較低的兒童,同樣適合於正常兒童和天才兒童,所有這三類兒童接受弗耶斯坦思維工具強化以後,認知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這個課程適合於所有年齡的人群,不只是兒童。
2、弗耶斯坦思維工具強化的基礎課程
2000年,弗耶斯坦新增了思維工具強化的基礎課程,用以預防幼兒(3到8歲兒童)的學習問題和幫助年齡較大、認知操作水平較低的兒童提高認知機能。弗耶斯坦認為兒童的學習問題可以通過較早的干預、適合兒童年齡特點的培養、以及新近發展起來的有關腦科學的研究加以預防。為達此目的,需要選擇那些對於今後學習所必備的認知技能對幼兒進行系統化地培養, 把重要的技能中介給孩子,幫助其轉化為思維加工的技能,從而促進其學會和發展如何思維。
弗耶斯坦思維工具強化的基礎課程一共有7個工具,根據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可以滿足幼兒園兒童2到4年的教學。每個工具重點培養一個方面的認知技能,這些技能都是今後學校學習所應該具備的條件。這些工具可以為幼兒園課堂集體練習、小組練習、也可以一對一地練習。基礎課程也可以與標準課程相連結。
美國阿拉斯加州的開端(Head Start)計劃,美國密西根州Holly市、以及以色列、英國、義大利、印度、和日本,目前正在探索弗耶斯坦思維工具強化的基礎課程的運用,對象包括幼兒、也有一些特殊需要的兒童。
(2014年4月29日,所有注釋由譯者所加)
[i]http://icelp.info/about.aspx
[ii] André Rey (1906–1965) 瑞士心理學家,最初開發Rey-Osterrieth 複雜圖形測量 和Rey 聽力辭彙測量。這兩個測量都是神經心理測量工具。
[iii] Jean Piaget (French: [?ɑ? pja??] (1989年8月9 日 – 1980年9月16 日) 瑞士發展心理學家和哲學家,以其兒童認識論(epistemology)研究著名於世。他的認知發展理論和認識論觀點統稱為發生認識論或者遺傳認識論("genetic epistemology")。皮亞傑重視兒童的教育,他曾是瑞士國際教育局主任,1934年他提出「只有教育才能拯救我們的社會於急劇或者緩慢地毀滅」。1955年他在日內瓦創建了國際發生認識論中心並自任主任至死。該中心合作的數量之多影響之大,以至於學術界稱之為「皮亞傑工廠」。美國心理學教授馮.格拉斯費爾德(Ernst von Glasersfeld)稱皮亞傑是「認識的結構主義理論的鼻祖」。所謂認識論或者稱知識論,是一個有關認識本質和範疇的哲學派別,關心的對象是什麽是認識(知識),怎樣獲得認識(知識),以及在何種程度上可以認識某個客體或者實體。其研究的問題主要包括(1)人類是否真的能夠認識世界,有一些什麽樣的認識;(2)人類的認識是不是先天的(即是否在出生時已經形成),或者是否所有有意義的認識都是通過經驗獲得的;(3)認識是否是一種固有的心理狀態;(4)確定性是否是一種認識形式;(5)認識論的主要任務是否是為所有的知識提供判斷或者只是描述哪些東西已經知道了以及那些知識是怎麼來的。
實際上,中國古代哲學家早就討論過認識論的問題。比如莊子的濠梁之辯,就是有關人類認識的問題。引述如下:
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遊從容,是魚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iv]Karl Theodor Jaspers (1883年2月23日 – 19692月26日) 德國精神病學家和哲學家。
[v] Carl Gustav Jung (/?j??/; German: [?karl ?ɡ?staf ?j??]; 1875年7月26日 – 6 1961年6月6日), 瑞士精神病學家和心理治療家,開創分析心理學。分析心理學的中心概念是個性化,個性化是整合對立面而同時又保持相對獨立的心理過程,包括整合意識和潛意識。榮格認為個性化是人發展的中心。
[vi] B?rbel Inhelder (1913年4月15日–1997年2月17日) 瑞士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最著名的合作者。Inhelder 最重要的發現是「形式操作」(formal operation)階段發生在兒童期到青少年的轉化期。形式操作思維的特點是兒童開始運用演繹推理和假設推理。
[vii] Léopold Szondi (Hungarian: Szondi Lipót, pronounced [?l?opold ?sondi];1893年3月11日 – 1986年1月24日) 匈牙利精神病學家。1935年出版Szondi 非語詞投射性格測量。
[viii] The Berbers (Berber: ????????) 是一個小數民族的名稱,發源於埃及尼羅河谷,阿爾及利亞、摩羅哥、突尼西亞、利比亞、茅利塔尼亞、馬里等國都有Berber人。
[ix] Lev Semyonovich Vygotsky (Russian: Лев Семёнович Вы?готский or Выго?тский, born Лев Симхович Выгодский,Lev Simkhovich Vygodsky) 維果斯基(1896 年11月17日–1934年6月11日) 蘇聯心理學家,人類文化和生物社會發展理論、又稱文化-歷史心理學、的創始人。維果斯基的主要工作在發展心理學,他提出一個兒童高級認知機能發展的理論,該理論把兒童推理的出現看作是兒童在社會環境中的實踐活動的結果。維果斯基早期認為推理的發展是由符號為中介,所以與文化實踐、語言乃至普遍的認知過程相一致。維果斯基提出最近發展區的概念(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一般理解為新知識的獲得依賴於先前的學習和可能得到的教學。維果斯基在世時他的理論在蘇聯一直受到爭議。1930年代,他的觀點被引入西方,但是仍然默默無聞。直到1970年代,他的理論在西方發展和教育心理學中得到重新認識。
[x] Rabbi Menachem Mendel Schneerson (1902年4月5日 –1994年6月12日), 又稱 the Lubavitcher Rebbe 或簡稱the Rebbe. 他所領導和創立的猶太組織極大地擴展了傳統猶太教(Judaism)在全世界猶太人中的影響。利用他們在世界各地的聯繫,他們成功地在70多個國家的1000多座城市建成3600多所學校、幼兒園、和猶太教堂。他除了在猶太人中是一位受到廣泛尊敬的拉比外,同時也是一位出色的數學家和科學家。
[xi] 原文是:The unique propensity of human beings to change or modify the structure of their cognitive functioning to adapt to the changing demands of a life situation。
譯後記:
2013年10月8日,弗耶斯坦教授在給我的電子郵件中,建議我把維基百科上的這篇文章翻譯成中文。我---石盤江於2013年10月9日開始翻譯,昨天終於翻譯完成。今天早晨收到弗耶斯坦研究所的電子郵件,告訴我弗耶斯坦昨天去世了。謹以此文的中文譯本紀念這位偉大的導師。
2014年4月30日於美國新澤西州
什麼是題主你需要的優秀的思考方式,我想這是你需要首先考慮的。如果不明確這個問題,人云亦云的盲目建立思考方式,可能並不那麼高效,甚至會有害無益。就像對一名商人而言優秀的思考方式對一名哲學家而言卻可能如同災難一般,建議題主結合自身的需求與環境的要求對自身所需要的「優秀的思考方式」加以考量。如何培育優秀的思維方式,或者說如何培育適合題主你自己的思維方式,我建議題主閱讀一些關於批判性思維方面的書籍。可以先從一些淺顯易懂的書籍入手,例如布魯克·諾埃爾·摩爾的《批判性思維》,或者理查德·保羅的《批判性思維工具》。批判性思維又稱作「對思維展開的思考」。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批判性思維就是對思考過程進行的評估,它並不涉及具體事物,它不能為我們做出決定、提出假設,但它可以驗證思考的過程是否合乎理性,使得理解問題時的眼光更為敏銳,論證問題時的邏輯更為嚴密。而這或許對解決題主你的問題有幫助。希望這份建議能對你建立適合自己也適應環境的思考方式有所啟發。
推薦一種思考方法:六頂思考帽
六頂思考帽假定思維最大的敵人就是混亂,我們總是在同一時間內做太多的事,情感與理智,創意與分析,直覺與論證,這讓我們思維效率低下。
根治混亂的方式在於保持敏銳,保持敏銳的方式在於專註,一段時間內只做一件事。但是為了專註而又不失全局,有必須在不同的時間內思考不同的事,這就造就了地圖式的思考——六頂思考帽。
六頂思考帽把思維地圖分為六個部分:事實、情感、好處、壞處、創意和控制。分別對應這白色思考帽、紅色思考帽、黃色思考帽、黑色思考帽、綠色思考帽和藍色思考帽。
所謂事實,指由觀察和聆聽獲得的真相,而非想像。
所謂情感,喜怒哀樂皆是。
所謂好處,就是一件事情所帶來的利益和機會,這種思考方式還要求列出原因,即為什麼是好的。
所謂壞處,就是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損失、問題、障礙和壓力。
所謂創意,就是創新,這涉及到水平思考,水平思考和邏輯思考,即垂直思考相對立的,是一種多角度多側面看待問題的方式。核心假定在於世界是可能性主導的而不是確定性主導的,因此我們應該多角度多側面的看待問題,尋求事物的發展(事物能成為什麼),尋求事物的未來,而不是去確定事物是什麼。多角度多側面的發散式思考是創意產生的一個最重要的手段。一個簡單的技巧叫做頭腦風暴,就是確定一個主題,任由自己聯想,不要去評價,把他們寫下來。直到自己想不出新點子的時候,才停下來評價。
所謂控制,就是確保事情按照目標和計劃發展,這關於目標和計劃的制定。
試想當我們把所有的因素都列舉出來的時候,我們就,獲得一張完整地圖,無論我們是追求利益還是真相,制定計劃,還是確保實施都有了依據和指導,這樣是不是方便很多。
首先要考慮的是什麼是優秀?你是想做別人眼中的優秀,還是自己內心的優秀。如果你是前者那麼請把自己移步到後面來。因為後者是成熟男性該有的境界。至於思維如何優秀,這就涉及到三個方面的問題。
其一:看書,多看書,鍛煉自己的大腦。但必須形成聲音和圖像以及框架,大腦才會加速運轉,很快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多看書的原因是一本書往往觀點有局限,且一定要多看同類型的書思維才能全面。那麼有同學肯定會問怎麼形成聲音、圖像及框架呢?有本書叫《記憶宮殿》多看看。 其二:暫且稱之為「識人」,第一級別:記住一些其他人說的很經典的話,在適當的時候為己所用。更高級一點的就是記住整個的對話,比方說談判過程中對手先說的是什麼後說的是什麼,他為什麼會這麼說;還有就是關鍵信問題的時候,他是怎麼回答的。分析一下他為什麼這麼回答,分析他的心理。還有就是記住對方的原話,當時的眼神及面部表情 。這樣長此以往,他的好的說話方式,方法,技巧會變成了你的。(當然套路也可以學,希望大家不要主動去害人)最高境界:必要的時候,記住自己以及對方所有的對話,並復訴出來。如果這樣的去努力做:你的圖像記憶,你的分析能力就會加強。有了對人的分析,就會有對人的全面思維,就很難被忽悠被騙。其三,對事的全面分析。打個比方說你去上班做的是銷售,那麼問題來了,你必須得有一個目標,你是為了賺錢還是為了學習能力,還是為了在職位上有近一步發展。好!假如你是為了賺錢,那麼怎麼才能賺錢:1,工作必備的專業知識,禮儀,禮態。2,對客戶吸引力的強度。3,會不會與人合作(內部,外部合作)4,能不能為客戶提供工作之外的效益。5,和公司各級人員的關係。這個時候再去分解,1,工作必備的專業知識包括:產品知識,成功案例,企業文化,商業模式,產品賣點,公司產品是否壟斷透明,競爭對手等等。2、市場調研了解客戶需求,找到可以達到平衡的切入點。個人魅力:誠信的人最討人喜歡,有內涵的人最吸引人。我一個英國的留學回來的朋友說「英國人不是最紳士的名族,中國人才是,接受過古文化傳統教育的人才最紳士」。所以我建議年輕的時候應該多看看四書五經。據說馬雲坐飛機的時候翻閱最多的就是道德經。還有就是會喝酒會聊天等等。總之要根據客戶來,他喜歡什麼樣的人你剛好就是,你剛好也會。你會的越多,功能性越強,那麼吸引自然就強。3之後不詳細講了,總之就是先定個目標;然後發散再發散無限發散,發散越多思維也越全面。
以上3點是不可分割,又各有不同。個人觀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x我不是來作答的我是來說明題主問題大意的,
題主很明確的問了,
什麼是優秀的思考方式?怎麼後天培養自己擁有優秀的思維邏輯?(就像百度騰訊小米麵書微軟等ceo那些人的思考方式)。通過什麼樣的學習或者特別的訓練可以提高自己學習的效率;思考的能力,以接近或是達到那些優秀者的程度?
但是我們看看這都是些什麼答案,連題主問題的含義都沒理解透的答案你指望它能用?????
特別是其中還有個純複製粘貼加一點修改,答非所問的答案都能有兩百多個贊????請按照題主所問的內容有針對性的用自己的語言回答,靠表面上的專業,看著爽,霸氣,字多複製粘貼來搏位有意思爽是吧,說不到點子上和白說浪費自己答題時間有什麼區別。
我不說任何事物,我說絕大多數事物都可以進行一種更高效更省力更快捷的運作原則。
比如這就為什麼社會財富總聚集在一小部分人手中,財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
一家企業的發展來源於一小部分職員的努力,而不是花費更多時間的普通員工。
一小部分的推銷員帶來了絕大多數的利潤,而卻不是跑的最多撒汗最多的
一條萬字複製來的回答卻只有很小部分篇幅有參考價值,
而有的人付出很小的力量就能撬動更大的石塊,是誰豪言「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
這個支點是什麼?是你不用蠻力死拼的思考
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非常有限的,不是光靠堅持消耗時間就能達到目標的,學習和競爭不光拼體力,拼時間,拼精力,拼努力,拼玩命,一大部分人什麼都拼光了卻還是輸給一小部分人?因為除了努力還要拼思維拼方法,拼深度。
所以有人回答「看這個問題有一些投機取巧的目的存在, 不玩手機,不和別人聊天,專註看書效率提高就好了, 想著如何能優秀的思考,那就影響效率了」 這?這?這?
___?
我想說你自己不覺得這個回答夠可笑么,題主問如何高效有思維的學習工作,你說這是投機取巧的,堅持做就好了?這思路是否有些呆板?
答題前提的前提是理解透題主問得啥才能有針對性的答題,路過看到知乎的這些答題者實在要說一說,不怕某些人噴,想噴你就噴吧。
覺得對就點贊讓這些複製黨認識自己的問題
自己被害,就想想你的被害對誰有益 自己受益,就想想幫你的人想從你這裡得到什麼
優秀的思考力,我先給它一個定義:高於其他人的思維模式。
那麼怎樣判斷你的思考高於別人呢?我認為還是要表現在行動上,否則思考的再完美,在別人看來也只是紙上談兵。
很多傳統的領導力培訓或輔導的目的是改變你思考的方式,教你學會反思你是誰以及你要成為誰的問題。的確,自省和反思是成為一個優秀者的黃金法則。首先要提高自我意識,認識自己。問問自己變優秀的目的是什麼,內心深處真實的自己是什麼樣的。這些問題的答案能在你成為一個優秀者的道路上起到引導的作用。各種書、節目以及課程里所推薦的成為優秀者的方法中都包含了這一點,它們都告訴你,你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揚長補短,才能成為一名優秀者。
如果你嘗試過這些方法,你就會發現它們是非常有局限性的。雖然在很大程度上,它們能幫助你認識到你當前的能力以及領導方式,但是我們會發現,當前的想法恰恰是阻礙你繼續前行的絆腳石。所以你需要改變的是你的思考方式,而只有一種方法能改變它:改變你的做事方法。
亞里士多德發現,一個人如果表現得很有美德,那他最終會成為一個有美德的人,即多做好事就會變成好人。他的這一說法得到很多社會心理學家的證實,研究表明一個人若改變了他的想法,是因為他的行為先發生了改變。簡單來說,改變是由外而內,而並非由內而外產生的(如圖1-1)。正如管理專家理查德·帕斯卡爾(Richard Pascale)所說:「成年人更傾向於先做而後產生新的想法,而不是先想再以一種新的方式去做。」
因此,想改變思考模式,擁有一個優秀的思考力,首先要改變做事的方法,只有你的行為改變了,你的思想才會改變,你的思考才會改變。
時間有限,大致的講一下。推薦閱讀:
※為什麼人類大多數是右撇子?
※tRNA到底有多少種?
※自學生物競賽的建議?
※如何看待「NgAgo介導的DNA依賴的RNA切割是有效的。」?
※室友發了Nature主刊,自己只發過中文雜誌究竟是怎樣的體驗?